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 (6)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题序罚球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恳请在以下横线上核对出来古诗文名句。
(自由选择其中6句,严禁多挑选)①牧人驱犊抵,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②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③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⑤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⑥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⑦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⑧杜牧《赤壁》一诗中蕴藏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杜甫《春望》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质朴而圆润的徽剧带着泥土与流水的芬芳,以它独有的民间艺术与民俗风情,唱遍了江南的山水楼台,也唱遍了徽州的街闾巷虎牙。
在悄然推移的光阴里,无人知晓就是谁泼了砚台的古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锦秀山河漫润在潮湿的水墨中。
沿着河流追sù古徽州苍郁的历史,还有那些铺卷而来的徽州民风,在kuàn来锏娜松中获得一种坚实与淡定的快乐。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下适当的汉字。
(3分后)悄然()追sù()kuàn()达.(2)文中存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就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恰当读法就是“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16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yì()太守决zì()浑欲不胜zān()邺城shù()老翁yú()墙走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5分)①便要.还家。
___________ 欣然规.往。
_________ _ 不独亲.其亲。
○2尝贻.余核舟一。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其两膝相比.者。
③濯.清涟而不妖可爱者甚蕃.谈笑有鸿儒..。
________ __④故人不独亲.其亲。
___________ 造化钟.神秀。
___________ 听妇前.致词⑤男有分.,女有归。
_________ 大道..之行也。
___________ 具.答之3、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1分)A.太守 / 即遣人 / 随其往B.山 / 不在高,有仙 / 则名C.感时花 / 溅泪,恨别鸟 / 惊心D.吏呼 / 一何怒,妇啼 / 一何苦4、文学常识填空。
(3分)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_。
《爱莲说》的作者___________是_______代著名哲学家。
②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_________”。
《核舟记》选自清涨潮编辑的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分)①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
②<<爱莲说>>中写莲荷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③《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 _ , ____ _《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④《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1分)A何: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爱二.选择题(14分)7.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豁(huò)然淤(yū)泥衣褶(zhé)壬戌(wù)B、俨(yǎn)然甚蕃(fān)亵(xiè)玩垂髫(tiáo)C、间(jiàn)隔矫(jiǎo)首器皿(mǐn)篆(zhuàn)文D、阡(qiān)陌与(yǔ)能郡(jùn)下遂(suì)迷8.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劳形鸿孺多髯修狭B、和睦矜寡案读废疾C、糁之衡木烽火幽咽D、清莲石壕逾墙笞痕9.下列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及郡下:到修狭:长而窄俨然:整齐的样子绝类弥勒:极B、鲜美:鲜嫩甚蕃:多曾不盈寸:满亲其亲:以……为亲C、贻:赠问津:路口缤纷:繁多的样子鲜有闻:少D、香远益清:更加孤、独:老而无子的人高可二黍许:大约才通人:仅仅10.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A、便要还家B、亭亭净植C、八分有几D、诎右臂支船11、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A.太守/ 即遣人/ 随其往B.山/ 不在高,有仙/ 则名C.感时花/ 溅泪,恨别鸟/ 惊心D.吏呼/ 一何怒,妇啼/ 一何苦1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陶渊明--西晋B、《核舟记》--魏学洢--明代C、《陋室铭》--周敦颐--北宋D、《大道之行也》--孔子--春秋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文人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这叫做“托物言志”。
最新精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

第五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河堤.(tí)池沼.(zhǎo)黏.土(nián)擅.长(shàn)B.拱.桥(gǒng)着.眼(zhuó)喧嚣.(xiāo)摄.取(niè)C.罅.隙(xià)汴.梁(biàn)钵.声(bō)舳.舻(zhú)D.地穴.(xué)遒劲.(jìn)考订.(dìng)握篙.(gǎo)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推祟蔓延嶙峋络绎不绝B.序幕城郭翰林无暇一顾C.车辙轩射踏青春寒料峭D.明艳唯愿隧道长途拔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那座建筑物不愧是由远近闻名的建筑设计师设计的,真是巧妙绝伦....,引人注目。
B.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C.以“仙人牧鹿”传说创作的“呦呦鹿鸣寨美一方”稻田艺术作品,经过50多天的精心管护,如今这幅稻田牧鹿图更加惟妙惟肖....。
D.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爸爸为了不耽误小明在校读书,撒谎说妈妈出差了,真是别具匠心....。
4.下面的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
(6分)①我国西南大旱,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②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
③虽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
④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会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干旱天气。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
②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3套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每题2分,第7题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矜.jīn 男有分.fēn 箬.篷ruò髯.ránB.揖.jǐ篆.章zhuàn 糁.之sǎn 老妪.yúC.贻.yí罔.不wǎng 俨.然yǎn 壬戌.xūD.诣.yì垂髫.zhāo 豁.然huò幽咽.yè2.下列加点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是谓大同..:理想社会女有归.:回家不独亲.其亲:以……为亲曾不盈.寸:满B修狭..:清楚明白..:长而窄钩画了了矫.首昂视:举绝.类弥勒:极C.贻:赠罔不..因势象形:无不高可.二黍许:大约俨然..:整齐的样子D:及.郡下:到缤纷..:繁多的样子才.通人:仅问津.:渡口3.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A.诎右臂支船B.虞山王毅叔远甫刻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下列诗句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句是()A万家忧乐在心头 B.千树万树梨花开C.一江春水向东流D.两岸青山相对出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陋室铭》一周教颐一宋代B.《爱莲说》一刘禹锡一唐代C.《大道之行也》一孔子一春秋 D.《桃花源记》一陶渊明一东晋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古代文人表达自己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这叫做“托物言志”。
B.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作称为“诗圣”。
C.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
D.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表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雕刻技艺。
7.名句默写。
①造化钟神秀,②,一览众山小。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班级_____姓名______计分________一、基础知识(30分)1、默写(8分)(1)《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
(2)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3)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4)夜久语声绝,。
(5),恨别鸟惊心。
2、选出“之”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A.水陆草木之花B.何陋之有C.花之君子D.莲之爱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2分)A.诎右臂支船B.长约八分有奇n C.左手倚一衡木D.舟尾横卧一楫4、下面句中加点词与“其两膝相比者”中“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其一贫,其一富B.其如土石何C.吾视共辙乱D.其真无马邪5、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6\解释加点字:10分亭亭净植().陶后鲜有闻().濯清涟而不妖().同予者何人( ) .不可亵玩焉)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石青糁.之( )7、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
(2分)(1)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下联:(2)上联:下联:奇巧人神技雕刻核舟8、修改下面画横线的部分,使整句话连贯、顺畅。
(2分)王小明同学的这篇习作立意深刻,①严谨的结构,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②把它评为一等奖。
①应改为②应改为二、阅读理解桃花源记17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含答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附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种)一、知识对对碰(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俨.然(yǎn) 甚蕃.(fán) 箬.篷(ruò) 间.隔(jiàn)B、案牍.(dú) 苔.痕(tái) 鲜.有闻(xiǎn) 屋舍.(shě)C、器皿.(mǐn) 衣褶.(zhě) 虞.山(yú) 幽咽.(yè)D、和睦.(mù) 男有分.(fèn) 黍.(shǔ) 淤.泥(yū)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选贤与能B、便要还家C、尝贻余核舟一D、荡胸生曾云3、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基本一致的是()(2分)A、其两膝相比.者B、故人不独亲其亲.C、芳草鲜美..D、一男附书.至4、与所给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A、忘路之远近B、孔子云:何陋之有?C、又用篆章一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5、名句默写(6分)(1)谈笑有鸿儒,。
(2),家书抵万金。
(3)《石壕吏》中侧面交代戍边战争之惨烈的句子是:,。
(4)生活中,当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引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来自勉:,。
6、下列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并改正。
(2分)①古往今来,历代文人的笔墨都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②他们从大自然中感悟到了丰富的写作材料,或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如此等等。
③大自然像一位无微不至的伟大母亲,毫无偏心地拥抱每一位文人。
④文人们洞察了这位伟大母性无尽的爱意和纯洁高尚的品质,从而写下千古传颂的不朽名篇,领略了人生的真谛。
第句,改正:第句,改正:7、综合性学习(6分)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娜的体态,娇嫩的花朵,沁人的芳香;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莲”!(1)诵诵“莲”诗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6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1项正确答案;第7小题8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绮.丽(qǐ) 禾黍.(shǔ) 多髯.(rán) 德馨.(xīn)B.苔.痕(tái)鸿儒.(rú)矜.寡(guān) 甚蕃.(pán)C.淤.泥(yú)亵.玩(xiè)濯.清涟(zhuó)罔.不(wǎng)D.篆.章 (zhuàn) 簪.子 ( zān ) 戍.守(wù) 决眦. ( zì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4分)A.劳形幽噎器皿修狭 B.和睦轩敞案读矫首C.糁之衡木烽火隐逸 D.衣褶石壕逾墙老驱3.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自己,从而才能自己,自己,直到最后自己,自己。
A.认识成长锤炼升华完成B.锤炼认识成长升华完成C.认识锤炼成长完成升华D.锤炼成长认识完成升华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他不负责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C.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2021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六).doc

2021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六)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河堤(tí)池沼(zhǎo)黏土(nián)擅长(shàn)B. 拱桥(gǒng) 着眼(zhuó) 喧嚣(xiāo) 摄取(niè)C. 罅隙(xià) 汴梁(biàn) 钵声(bō) 舳舻(zhú)D. 地穴(xué)遒劲(jìn)考订(dìng)握篙(gǎo)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推祟蔓延嶙峋络绎不绝B. 序幕城郭翰林无暇一顾C. 车辙轩射踏青春寒料峭D. 明艳唯愿隧道长途拔涉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座建筑物不愧是由远近闻名的建筑设计师设计的,真是巧妙绝伦,引人注目。
B. 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C. 以“仙人牧鹿”传说创作的“呦呦鹿鸣寨美一方”稻田艺术作品,经过50多天的精心管护,如今这幅稻田牧鹿图更加惟妙惟肖。
D. 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爸爸为了不耽误小明在校读书,撒谎说妈妈出差了,真是别具匠心。
4.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 妻子对酒驾的丈夫说:“你想死别带上我!”B. 小明为了阻止过道上乱停车的行为,贴出标语:乱停车则放气!C. 医院欢送康复病人的临别赠言:但愿您身体健康,哪怕我们的药生虫也不怕。
D. 李刚邀请赵明参加父亲的寿宴,赵明高兴地说:“祝家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5.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祥子从农村来到老北京城,从饭里茶里省钱,攒了三年,买的第一辆车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B. 《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他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自测题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俨.然(yán )垂髫.(tiáo )诣.太守( yì)德馨.( xīn )B、苔.痕(tái )鸿儒.( rú)案牍.( dú)甚蕃.( pán )C、淤.泥( yú)亵.玩( xiâ)濯.清涟(zhuó)罔.不( wǎng )D、篆.章 (zhuàn) 簪.子 ( zān ) 戍.守 ( shù ) 决眦. ( zì )2.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村/中闻有此人B、濯清涟/而不妖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D、无案/牍之劳形4.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B、船首尾长约八分有奇C、具答之,便要还家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朝代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陶渊明—《桃花源记》—《陶渊明集》—晋代B、刘禹锡—《陋室铭》—《全唐文》—唐代C、周敦颐—《爱莲说》—《周元公集》—北宋D、魏学洢—《大道之行也》—《礼记·礼运》—清代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字元亮,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B、《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C、《大道之行也》选自儒家经典礼记,”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D、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7.默写(1)《春望》一诗中,“,”两句,是杜甫因感伤国事而发,后人则多借用抒写离情别绪。
(2)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4)杜甫《望岳》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二、阅读(一)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注]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8.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⑴渔人甚异.之()⑵阡陌交通..()⑶颖脱不羁.()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9.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10.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
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二)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吉,善。
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亭亭净植.②陶后鲜.有闻③而名.之不可④莫能肖.也1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15.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莲——;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16.(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的品性。
(三)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庄子·秋水》)【乙】黄帝将见大隗(1)乎具茨(2)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3)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
请问为天下。
‛小童辞(4)。
黄帝又问。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5)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注释】(1)大隗(wěi ) 传说中的神名。
(2)具茨:山名(3)涂:同“途”,路。
(4)辞:谢绝。
(5)奚:何,什么。
1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秋水时.至(2)河伯始旋.其面目(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18.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1)河伯始旋其.面目(2)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B、(1)望洋向若.而叹曰(2)若.知具茨之山乎C、(1)河伯欣然.自喜(2)曰:“然.。
”D、(1)于是.焉(2)是.进亦忧,退亦忧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20.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
三、写作21.翻开自己的成长日记,每个人都会回忆起珍藏在心中的那份感动:也许是孤独时得到的一个问候,也许是沮丧时得到的一个鼓励,也许是跌倒时得到的一个搀扶,也许是迷路时得到的一个指点……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得到来自父母、亲友、老师、同学乃至陌生人的关心和帮助,这点点滴滴的关爱,就像一颗颗爱的种子播撒在我们的心田,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会把爱的花香传递到整个世界。
请结合你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滴水之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中心;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能用本试卷阅读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100200300400100200300400第五单元1.D 2.A 3.B 4.D 5.D 6.D 7.(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⑴对……感到惊异⑵交错相通⑶束缚,约束⑷停止9.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0.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
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意对即可)11.①树立②少③说出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 12.A 13.(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14.B 15.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16.洁身自好高洁(意思接近即可)17.( 1 )按时(2 )穷尽,尽(3 )拜见,拜访18 .D 19. ( 1 )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
(或听到道理很多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 2 )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或治理天下,和牧马又有什么不同呢?)20.贻笑大方(或望洋兴叹)、害群之马。
共同点:他们都通过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足。
(或:他们都善于反思。
21.按照第一单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