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必备基础点拨 高考考点集结 考.ppt

合集下载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共20张PPT)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共20张PPT)
1.练习伏安法测电阻,并测出金属丝 的电阻率。
2.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螺旋测微器】
(1)构造:
测微螺杆P
(2)原理: 可动刻度H上的刻度分 为50等份,螺旋测微器 的精确度为0.01 mm。
框架F
固定刻度 S
旋钮K
可动刻度H
微调旋钮 K′
0.486mm
0.536mm
4.078mm
1.实验测定金属电阻率的理论依据是电阻定律。 2.金属丝的电阻值可以用伏安法测出。 3.金属丝的长度应用毫米刻度尺测定,金属丝 的直径可以用螺旋测微器测定。 4.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 测量值=固定刻度整毫米数(+半毫米数)+可动
___C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1×10-2 Ω·m
B.1×10-3 Ω·m
C.1×10-6 Ω·m
D.1×10-8 Ω·m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 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C_D_____(有多个正确选项)。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读数引起 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刻度读数(含估读)×0.01 mm。
毫米刻度尺、螺旋测微器、直流电流表、 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0~50 Ω)、电 池组、开关、导线、待测金属丝等。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
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
(2)按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
七、误差分析 1.金属丝直径、长度的测量带来偶然误差。 2.电流表外接法,R 测<R 真导致 ρ 测<ρ 真(系统误差)。 3.通电时间过长,电流过大,都会导致电阻率发生变化(系 统误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7】测定金属的电阻率ppt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7】测定金属的电阻率ppt课件

2.150 mm.
实验基础 自主梳理
考点突破 题型透析Fra bibliotek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实验基础 自主梳理
2.伏安法测电阻 (1)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的比较
内接法
内容
电路图
外接法
误差原因
电流表分压 U测=Ux+UA
实验基础 自主梳理
考点突破 题型透析
电压表分流I测=Ix+IV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实验基础 自主梳理
电阻测量值
R 测=UI测测
=Rx+RA>Rx测量值大 于真实值
R 测=UI测测=RRx+xRRVV<Rx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2)两种电路的选择
内容
①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
行比较,若Rx较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x较大,宜采用电 流表内接法.简单概括为“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②比值法:当RRVx <RRAx 时,用电流表外接法;
当RRVx >RRAx 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实验基础 自主梳理
考点突破 题型透析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实验基础 自主梳理
实验目的
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进一步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原理
内容
1.螺旋测微器
(1)构造:如图,S为固定刻度,H为可
动刻度.
实验基础 自主梳理
高实三验基物础理一轮复习
自主梳理
实验七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内容 考点一 器材使用及电路设计

考点二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资料PPT课件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资料PPT课件
第31页/共80页
(2)如图所示。
(3)待测电阻 Rx=I2IR1-0+I2r2,其中 I1、I2 分别为 A1 和 A2
表示数,R0 与 r2 分别为定值电阻和 A2 内阻的阻值。
第30页/共80页
解析:(1)由于电源电动势为 4 V,电压表 V 量程为 15 V,达不 到其量程的三分之一,故电压表不能使用;可用电流表 A2 与定 值电阻 R0 串联扩大其电压量程,当作电压表与电流表 A1 配合 使用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阻值,由于改装的电压表内阻已知, 故 电 流 表 A1 采 用 外 接 法 , 改 装 的 电 压 表 电 压 量 程 为 20 mA×130 Ω=2.6 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5 Ω,无法起到限 流作用,故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此时考虑到干路最小 电流约为ER=0.8 A,故滑动变阻器只能选择 R1,经过估算当电 流表 A1 满偏时,电流表 A2 也正好满偏,非常匹配,因此满足 电表读数不得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故器材选择 ABDEGH。
(2)临界值计算法: Rx< RVRA时,用电流表外接法; Rx> RVRA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第12页/共80页
(3)实验试探法:按图所示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根接线柱 P先后与a、b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 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 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 流表内接法。
第20页/共80页
E.直流电源(20 V,允许最大电流 1 A);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1 kΩ,额定功率 1 W); G.电键和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填字母代号) 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 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 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84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84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课件

2021/12/9
第六页,共三十八页。
[误差分析] 1.测量金属丝直径、长度以及电流、电压带来误差. 2.电路中电流表及电压表对电阻测量的影响,因为电流表外 接,所以 Rx 测<Rx 真,由 Rx=ρSl ,知 ρ 测<ρ 真. 3.通电电流过大,时间过长,致使电阻丝发热,电阻率随之 变化带来误差.
④描点作出 U-x 曲线,求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ρ.
2021/12/9
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完成下列填空: (1)由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 d,其示数如图 b 所示,
该金属导线的直径 d=_0_._8_7_0___mm.
(2)如果实验时既要保证安全,又要测量误差较小,保护电阻 R
应选___R_2____.
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 0.5 mm,可动刻度读 数为 49.9×0.01 mm=0.499 mm,金属丝直径为 0.5 mm+0.499 mm =0.999 mm.电流表读数为 0.42 A,电压表读数为 2.20 V.
(2)因 RV≫RxRx=20..2402 Ω≈5.2 Ω,测量电路采用电流表外接 法,故最佳电路为甲电路,此时测量结果因电压表的分流而偏小.
2021/12/9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典例 3] 在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中,需要利用如图 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接通 S1,调节 R1,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②保持 R1 不变,再接通 S2,调节 R2,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 刻度的一半; ③读出 R2 的阻值,即可认为电流表的内阻 rg=R2.
2021/12/9
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时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时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测得的电 压、电流值,以及计算得到的 电阻值。
电阻率-温度曲线图
展示不同温度下金属的电阻率 变化情况,直观地反映电阻率 与温度的关系。
伏安特性曲线图
描绘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 电流之间的关系,反映导体的 导电性能。
结果对比分析
与理论值对比
与前人实验结果对比
将实验测得的电阻率与理论值进行对 比,分析误差来源,如测量误差、温 度控制误差等。
1 2 3
实验操作规范性
在实验过程中,应更加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如正 确连接电路、准确测量长度和直径等,以减小实 验误差。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在实验数据处理方面,应加强对误差的分析和处 理,如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减小偶然误 差。
实验条件与环境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如温度、湿度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在实验前,应充分预习相关理论知识,明确实验 目的和原理,为实验操作提供理论指导。
注重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
加强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学会运用数 学工具处理实验数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提高实验技能
通过多次实验操作,熟练掌握实验技巧和方法, 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实验结束后,先断开开关,再 拆除电路连接。
操作注意事项
95% 85% 75% 50% 45%
0 10 20 30 40 5
电源电压不宜过高,以免产生过大的电流而损坏电流 表或待测电阻。
选择合适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确保测量准确且不 会损坏仪表。
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应逐步进行,避免电流或电压的突变对电 路造成冲击。
电阻定律
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 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020版高考物理复习课件: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共63张PPT)

2020版高考物理复习课件: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共63张PPT)

对应演练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26-
解析: (1)电路的最大电流为 I=
6V
电压表 V1 并联一个定值电阻改装成电流表,电压表选择 V2 即可,要 求测量多组数据,滑动变阻器需要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如图。
600Ω
=0.I= ������ 1 + ������1 = Rx=
������2 -������1 ������
������
������
������1 (������0 +������1 ) ������0 ������1
=
(������2 -������1 )������0 ������1 ������1 (������0 +������1 )
1
0
,被测电阻阻值为
������ ������ 4������ ����
2 ,R-L 图线的斜率 k=
4������
���� 2
,解得
ρ=3.77×10-5 Ω· m。
对应演练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18-
创新实验问题——器材或原理的创新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的核心是导线电阻的测量,除伏安法外, 本实验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测量目的、测量方法等,要注意实验原 理、实验手段的迁移。比如电阻的测量方法变化与创新如下: 1.伏安法
对应演练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16-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铅笔芯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mm。 (4)根据画出的R-L图线及测得的铅笔芯的直径,可求得铅笔芯的 电阻率为 Ω· 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对应演练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17-
答案: (1)如图a所示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实验十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实验十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系统误差
由于实验原理、方法或仪器本身的缺 陷引起的误差。
误差来源及减小方法
• 随机误差:由于各种随机因素(如温度波动、电源不稳定 等)引起的误差。
误差来源及减小方法
01
减小方法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提高测 量精度。
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 小随机误差。
对实验数据进行修正和处理, 以减小系统误差。
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的电阻率 逐渐增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金属内部自由 电子的热运动加剧,电子与金属原子碰撞的概率 增加,从而阻碍了电子的定向移动。
实验误差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测量仪器精度、环境温度波 动等因素可能导致实验数据存在一定误差。通过 对误差来源的分析和讨论,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实验十测定金 属的电阻率
汇报人:XX 20XX-01-25
目录
• 实验目的与原理 • 实验器材与步骤 •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测定金属电阻率的方法与技巧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拓展应用与思考题
01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掌握测量金属丝电阻 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训练数据处理和误差 分析的能力
学会使用螺旋测微器 和电流表、电压表等 电学仪器
实验原理
电阻定律
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 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 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 材料有关。
伏安法测电阻
用电压表测出金属丝两端的电压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金属丝的电 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算出金属 丝的电阻。
02
实验器材与步骤
思考题三
如何利用金属的电阻率来判断其纯度?

高考物理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课件

高考物理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课件
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02022/1/102022/1/101/1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02022/1/10January 1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02022/1/102022/1/102022/1/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