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医院临床用血申请流程
临床用血审批办事指南

一、概述临床用血审批是指医疗机构在为患者进行血液治疗或手术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用血申请进行审核、批准的过程。
为确保用血安全、合理,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现将临床用血审批办事指南如下:二、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医疗机构及从事临床用血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三、审批机构1. 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2. 血液中心、血液站;3. 医疗机构。
四、审批条件1. 患者病情需要;2. 医疗机构具备临床用血资质;3. 用血申请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4. 用血申请手续齐全。
五、审批流程1. 提交申请(1)医疗机构向所在地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血液中心、血液站提交用血申请;(2)提交材料:用血申请表、患者病历、临床诊断证明、治疗方案、用血计划等。
2. 审核审批(1)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血液中心、血液站对用血申请进行审核;(2)审核内容包括:患者病情、用血必要性、用血计划、医疗机构资质等;(3)符合审批条件的,予以批准;不符合审批条件的,不予批准,并告知原因。
3. 用血准备(1)医疗机构根据批准的用血计划,联系血液中心、血液站调配血液;(2)血液中心、血液站按照医疗机构要求,及时提供合格血液。
4. 用血治疗(1)医疗机构按照诊疗规范进行用血治疗;(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用血安全。
六、注意事项1. 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开展临床用血工作;2. 用血申请需真实、准确、完整;3. 医疗机构应加强血液质量管理,确保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标准;4. 医疗机构应做好用血记录,包括用血申请、审批、调配、使用等情况;5.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临床用血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七、审批时限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血液中心、血液站应在收到用血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批。
八、监督与处罚1. 对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的临床用血行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2. 对因违规用血导致患者健康损害的,医疗机构和责任人将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用血申请流程

二十一、临床用血申请流程一、决定输血医治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响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医治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医治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二、申请用血应由经治医师详细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血库备血,、口头备血无效。
三、填写输血申请单时,严格按照以下执行;〔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
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二〕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三〕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到达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科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第1款、第2款和第3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四〕申请单上要写明用血时间,非急救病人用血提前1-2天备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1600mL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核准签字后送血库〔急诊除外〕。
〔五〕备用血以3天为限,逾期无效,但需延期使用者必须预先通知,以便及时补充备血。
〔六〕申请用血必须用一般管和肝素管抽取受血者血液各3mL,连同申请单送血库进行交叉配合试验。
如果用血量超过800 mL以上,标本须酌量增加。
四、受血者配血实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的,逾时需重新抽血;一次输入3个献血者血液的受血者,如仍须输血,必须重新抽血做交叉配合试验。
五、血液均有不长的保质期,全部用血量尽量按照病情需要申请,防止浪费。
六、新奇血、全血、特别用血〔包含Rh阴性血液、冷沉淀、血小板〕必须提前三天与血库预约,以便血站及早预约、别离、洗涤、分装;新奇血、全血备血必须经科主任签名报医务科核准签字后送血库与血站联系;临床特别用血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尽早输用、及时记帐,防止浪费。
临床用血申请流程

临床用血申请流程之青柳念文创作1.决议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能够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告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分或主管带领同意、存案,并记入病历.2.申请用血应由经治医师详细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检验科门诊)备血,电话、行动备血无效.填写输血申请单时,严格依照以下执行;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出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分批准,方可备血.以上第1款、第2款和第3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 4).申请单上要写明用血时间,非急救病人用血请提前1-2天备血;一次用血、备血量超出1600mL时要实行报批手续,经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核准签字后送检验科(急诊除外),并提前一周与血站接洽备血.5).备用血以1天为限,逾期无效,但需延期使用者必须预先通知,以便及时补偿备血.6).申请用血必须抽取受血者血液3mL,连同申请单送检验科备用停止交叉配合试验.如果用血量超出800 mL以上,标本须酌量增加.4.受血者配血实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的,逾时需重新抽血;一次输入3个献血者血液的受血者,如仍须输血,必须重新抽血做交叉配合试验.5.血液均有不长的保质期,所有用血量尽能够依照病情需要申请,防止华侈.8.新鲜血、全血、特殊用血(包含Rh阴性血液、冷沉淀、血小板、白细胞)必须提前一天与血库预约,以便血站及早预约、分离、洗涤、分装;新鲜血、全血备血必须经科主任签名报医务科核准签字后送检验科与血站接洽;临床特殊用血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尽早输用、及时记帐,防止华侈.9.临床支付用血时,务必认真核对,一经出库不克不及退还.10.以上未尽事宜,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准。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一、背景介绍临床用血是指医院为患者提供输血治疗或手术用血的过程。
为了确保用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临床用血申请的流程和审核的标准,确保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需要进行输血治疗或手术用血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
四、申请流程1. 患者需提供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历、检查报告、诊断证明等。
2. 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需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治疗或手术用血。
3. 医务人员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血原因、输血量、血型要求等。
4. 申请单需经过科室主任或主治医师审核,并签字确认。
5. 审核通过后,申请单交给输血科进行进一步的审核和处理。
五、审核标准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输血治疗或手术用血。
2. 根据患者的血型和血型抗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
3. 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确定输血量。
4.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血原因,评估输血的风险和效果。
5. 根据医院的用血管理规定,判断申请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六、申请结果通知1. 审核通过的申请将通知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并安排输血时间和地点。
2. 审核未通过的申请将通知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七、申请记录和统计1. 医院将对临床用血申请进行记录和统计,包括申请数量、通过率、用血量等。
2. 定期对申请记录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八、风险管理1. 医务人员需严格按照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和审核制度进行操作,确保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医务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用血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医院将定期对用血过程进行质量评估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九、制度的执行和监督1. 医务人员需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和反馈问题。
医院临床用血申请程序(标准范本)

医院临床用血申请程序【目的】:保证临床用血申请规范有序,防止因程序错误或不到位而延误输血时间。
【职责】:1、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遵照临床用血申请程序工作。
2、检验科工作人员负责监督工作。
3、由于申请程序错误或不到位而延误输血时间的由临床医护人员负责。
【适用范围】: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在申请输血时使用。
本规程存放在各临床科室、检验科各一份,且工作人员容易拿到参阅。
【定义】:医护人员:指我院正式在岗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医院内进修生、实习生。
【记录材料】:1、《临床科室电话要血记录登记本》。
2、《临床输血差错事故登记本》。
3、《交叉配血标本交接登记本》。
【操作程序】:蓝色字慕为医师操作内容、紫色字慕为护士操作内容、红色字慕为检验人员操作内容一、常规输血有输血指征→医生考虑→告知患者(签订输血同意书)→输血前实验室检查(输血前五项)→填写两份申请单(内容必须填写完整)→上级医师审核并签字→医师与检验科人员进行核对→临床护士采集标本(交叉配血试验项目必须单独放置一管标本)→护士核对受血者输血资料是否齐全→标本、申请单送达检验科→护士与检验科人员核对标本及申请单验收→登记《交叉配血标本交接登记本》→双方签字→申请输血程序完毕进入配、发血操作程序二、紧急输血有输血指征→医生考虑→告知患者(签订输血同意书)→输血前实验室检查(输血前五项)→电话临时告知检验科做好输血准备→及时填写两份输血申请单(未检出项目填写“待查”)→临床护士采集标本(交叉配血试验项目必须单独放置一管标本)→标本、申请单送达检验科→护士与检验科人员核对标本及申请单验收→登记《交叉配血标本交接登记本》和《临床科室电话要血记录登记本》→双方签字→申请输血程序完毕进入配、发血操作程序三、电话申请告知内容包括:受血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室及床号、有无输血史、血型、输血品种(全血、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输血量、输血时间、申请医师。
【支持性文件】:1、《临床用血规范》(试行)2、《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方案》【本程序变更】:本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写出详细书面报告(含细节),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后公布实行。
临床用血申请审批流程

临床用血申请、审批、会诊管理程序1、目的明确临床用血申请、审批程序与规范,要求临床用血科室严格遵守,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用血申请、审批、会诊全过程3、职责:(1)临床用血科室负责执行。
(2)输血科值班人员负责监督实施。
4、工作程序:(1)对临床用血科室应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血计划,临床医生、采血护士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及血液标本上各项内容准确无误,不得遗漏。
择期手术及治疗用血,临床科室需将输血申请单及受血者的血液标本提前1天上午10:30分之前送到输血科。
以便于输血科及时与血站预订血液成分,满足临床用血需要。
对不符合规定的,输血科有权退回重新填写。
(2)临床常规用血申请时间超过24小时,仍需继续用血时,须重新填写输血申请单及送配血标本。
(3)临床用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遵循科学、合理原则,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输血指证按《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成分输血指南》执行。
特殊情况病例详细记录。
(4)用血量在2000毫升以上,由科室领导审签、输血科会诊并签署意见,报医务部主管领导审批。
(5)对Rh(D)阴性病人或其他稀有血型、小量用血者(<100ml),机采血小板、粒细胞、冷沉淀制剂等,输血科接到申请后应尽快与血站联系,结果随时电话通知临床科室。
以上血液制剂由于价格、保存及使用对象等特殊情况,血液送到医院后,如果该患者由于特殊情况而未使用所血液制品,由输血科在院内调剂,有效期内院内无相同患者使用,调剂未果而该血液制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患者承担,血液制品由输血科按报废血液处理。
(6)临床手术科室备血在前1天送血样、输血申请单到输血科。
备血未用者,患者承担血型鉴定及配血费(稀有血液制品未使用的费用由患者承担)。
(7)对术前未备血(急诊除外)造成术中输血延误或供应不及(如稀有血型)而造成的后果,责任由临床科室各级负责。
(8)门诊病人输血,同样须履行有关输血程序(由申请输血科室提出申请、签写输血知情同意书、采集交叉配血标本、门诊缴费、输血前4项检测、门诊病历记录等),严禁将血液带到医院外输注,临床科室严禁输注患者自带血液。
医院用血流程图

(一)医院临床输血流程图根据病情决定输血1填写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填写临床用血申请、输血前检查单告知输血风险条款,选择输血方式,1逐项填写,不空项,双万签字。
交血库1r由血库联系区血库有无此品种血液逐项填写,不空项,急诊注明“急,';分级管理,大1,输血需审批。
r入库、交叉配血1核对病人信息,并与申请单一致发血r输血逐项核对申请单、供、受血者血样信息,复查供、受者血型,按操作规程交叉配血,按规定复由专人取血血后核并签字。
发、取血者逐项核对申请单,供、受血者信息,交叉配血结果,血液外观,签字确认。
由两名医护人员输血前、输血时核对配血记录单、血袋标签和受血者信息,检查血液质量后输血,不得自行贮血和加入其他药物,按相关规定输注和监护,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病程记录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血前评估),与患者沟通情况、输注起始及结束时间、输注成分、血袋号、数量和血型,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输血效果评价等。
输血量、发血量和病程记录一致,有输血不良反应及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卡及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并送血库。
输血后血袋按规定12小时内返回血库保存。
临床紧急用血的批准流程(三)输血申请审核登记和用血报批登记流程(四)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图接到输血申请单后,由血库工作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采集标本,采集前必须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腕带信息。
采集配血标本,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
住院患者转科或者转床,需要重新抽取血标本。
采集完成后必须核对标本标识与受血者是否相符采血者与血库接收标本者逐项核对申请单与血标本标签内容,签字确认。
(六)血液贮存质量检测流程图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认真验收核对运输条件、物理外观、包装是否合格,血袋是否有破损,标签字迹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完整。
标签上标明供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供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品种、血量、采血日期、效期、储存条件等。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一、背景介绍在临床医疗过程中,用血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挽救病人的生命。
然而,用血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如用血不当可能导致感染传播、输血反应等。
为了确保用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制定和实施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临床用血申请和审核流程,确保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需要用血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
三、申请流程1. 患者需要用血时,医生必须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并详细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用血原因、用血量等相关信息。
2. 申请单需由医生签字确认,并附上必要的检查报告和病历资料。
3. 医生将申请单提交给临床用血管理办公室,由专门的用血管理人员进行审核。
四、审核流程1. 临床用血管理办公室收到申请单后,将对申请单进行初步审核,确保申请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初步审核合格后,申请单将进入专家组审核环节。
专家组由相关专家组成,包括临床医生、输血专家、检验专家等。
3. 专家组将对申请单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用血的必要性、用血量的合理性、用血对患者的风险等。
4. 专家组审核结果分为通过、不通过和待定三种情况。
通过的申请单将继续进行后续操作,不通过的申请单将退回给医生,并解释不通过的原因。
待定的申请单将进一步调查和评估。
5. 审核结果将书面通知医生,并在医院内部系统中进行记录。
五、申请单的保存和管理1. 审核通过的申请单将保存在临床用血管理办公室,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归档。
归档后的申请单将保留一定的时间,以备后续需要进行追溯。
2. 审核不通过的申请单将退回给医生,并在管理办公室进行记录。
3. 申请单的管理办公室应定期进行申请单的整理和清理工作,保持申请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六、监督和评估1. 临床用血管理办公室应定期对申请单进行抽查和评估,确保审核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监督部门可以随机抽查申请单,并对审核结果进行核实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