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小学科学教室装备标准
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

xx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培训提纲(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编制总体介绍)省教育生供办实验室管理科科长陈鸿中学高级教师一、《标准》编制的背景二、《标准》编制过程三、《标准》的框架与主要内容四、《标准》与省相关《评估标准》的关系五、执行《标准》的几点意见六、当前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七、贯彻执行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和发布的《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主要内容如下:一、《标准》编制的背景1、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新课程对课程资源的新要求3、课改对教育装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4、义务教育法对办学条件和学校建设有关规定5、贯彻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4个教育行业等有关标准二、《标准》编制过程1、2006年1月成立编制工作组2、制定《福建省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条件装备工作方案》上报省1教育厅3、调研我省中小学学校基本情况、装备状况和相关学科教材使用情况4、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了解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对装备的要求。
重点了解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设的要求。
5、查阅相关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资料6、收集资料(广东、山东、江苏等省装备标准)7、确定编制标准的基本原则、框架、主要内容和要求8、征求意见①2006年9月形成《高中标准》初稿,06年11月和12月两次召开标准征求意见会,同时还向“新课程背景下的达标、示范高中评估标准”课题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
并通过各设区市教学仪器站向我省各级高中学校广泛征求意见,意见汇总后又进行修改,八异其稿,形成送审稿。
②2007年初形成《初中、小学标准》初稿,1、4和5月召开3次标准征求意见会,还通过各设区市教学仪器站向我省初中、小学广泛征求意见,意见汇总后又进行修改,几异其稿,形成送审稿。
9、审定(论证)①2007年2月8日省教育厅在福州召开《高中装备标准(送审稿)》和《高中仪器增补目录(送审稿)》审定会,顺利通过审定。
小学科学实验室装备标准

小学科学实验室装备标准摘要科学实验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探索科学知识,小学科学实验室的装备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实验用品和安全设施三个方面,介绍小学科学实验室装备的标准。
引言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的场所,对于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选择和配置实验室的装备,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能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实验室硬件设备标准小学科学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包括实验台、实验椅、实验室仪器设备等。
实验台应具备稳固、防火、防腐蚀的功能,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椅的高度应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学生。
实验室仪器设备应根据小学科学课程要求进行选择和配备,如显微镜、天平、温度计等,以满足学生进行基础实验的需要。
实验用品标准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实验用品主要指实验器材、实验材料等。
实验器材应选择质量好、安全性高的产品,材料可靠持久。
如试管、烧杯、滴管等常用玻璃器皿,应具备耐高温、不易破裂的特点,以防范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隐患。
实验材料如化学试剂、植物标本等,应来源可靠,符合实验需要和教学要求。
安全设施标准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施、安全出口、急救箱等。
实验室应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火灾等意外情况。
实验室内应设置合适的安全出口,便于学生在紧急情况下有序疏散。
实验室内还应有急救箱,方便进行急救处理。
结论小学科学实验室的装备标准对于学生的科学学习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和配置合适的硬件设备、实验用品和安全设施,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验条件,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索和发现能力的培养。
同时,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视,做好安全设施的设置和应急措施的准备,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确保学生的安全。
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室装备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选择和配置,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安全。
小学科学教学设备配置标准

01计算器01012计算器1、10位数、单行LCD显示 2、有分数计算功能3、有平方数运算功能 4、有倒数运算功能 5、有独立储存器功能(具备保留运算过程功能,关机后能清除原运算过程及数据)6、有临时储存器功能 7、有普通四则运算功能 8、有自动关机功能 9、应保留普通计算器的其他功能02一般02002打孔器1、实验室常用工具,供对胶塞和木塞打孔用2、有四支不同孔径带手柄的空芯钻头、顶屑杆(通条)组成3、每支空芯管长度为100㎜,管外径分别为6±0.1,8.5±0.1,10.5±0.1,13.0±0.1㎜4、钻头用45#无缝钢管制成,刀口经淬火处理,表面镀铬,刀刃无缺口或锯齿状,刃口角度为12~15°5、钻头圆度不大于0.05㎜6、钻头直线度不大于0.05㎜7、刀刃平面与手柄平行,并与钻头轴线垂直。
刀刃平面与轴线的垂直度不大于0.3㎜8、顶屑杆直径φ3.5×105㎜9、符合JY0001-2003《教学仪器设备产品一般质量要求》02015打气筒1、打气筒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照一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2、工作气压与规格应符合下表的对应要求T号1号0.6以上、2号3号0.4以上3、打气筒底座、管体、贮气罐、底嘴、胶管各联接部分应有良好的密封性,不漏气4、手柄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1470N静负荷作用下不应断裂或弯曲5、推杆与手柄的联接应牢固可靠,在施加980N的拉伸负荷作用时,不应脱落6、贮气罐型打气筒的单向阀应有良好的逆止性能7、贮气罐型打气筒的贮气罐应安装牢固可靠,并有足够的安全保证8、外观要求外观部分不允许有毛刺、锐角、飞边及划伤等缺陷处理的表面不允许有露底、脱落、锈蚀等其它显著缺陷未处理的表面不允许有锈蚀、裂纹等其它显著缺陷标牌(商标)不得有粘贴不牢、打印不清、不整齐等现象02041生物显微镜500×02043生物显微演示装置彩色,分辨率 450TV 线以上,放大倍数40×~1500×02045学生显微镜200×,单筒02052放大镜1、产品有效通光孔径为60mm,放大倍数为3倍的单倍数玻璃放大镜2、放大倍数误差不大于5%3、成像要求清晰,不变形、不变色,是被观察物体的真实放大,在F550型号焦距仪(利用波罗板测放大镜放大倍率的仪器)上通过放大镜镜片,应能观看到波罗板刻线的像,且能看到不少于3对刻线4、透镜表面应低于透镜框所形成的平面5、透镜的2/3有效通光孔径范围内,不允许有大于0.5mm的气泡和明显的条纹及划痕6、镜框材质、镜柄材质可选用塑料7、其它要求应符合JY/T0378《手持放大镜》有关规定8、透镜表面用手触摸非常光滑,不会凹凸不平9、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并与镜框紧密联接,不摇晃、不掉落02053放大镜1、产品有效通光孔径为60mm,放大倍数为5倍的单倍数玻璃放大镜2、放大倍数误差不大于5%3、成像要求清晰,在F550焦距仪上通过放大镜镜片,应能观看到波罗板刻线的像,且能看到不少于3对刻线4、透镜表面应低于透镜框所形成的平面5、透镜的2/3有效通光孔径范围内,不允许有大于0.5mm的气泡和明显的条纹及划痕6、镜框材质不能用再生材料制作7、其它要求应符合JY/T0378《手持放大镜》有关规定02075酒精喷灯1、有壶体、预燃杯、壶咀、喷管、火苗调节杆等部分2、壶体容积不得小于300mL,使用时,在预燃杯中倒入约2/3杯的酒精时,预燃杯中酒精燃烧约40秒钟,喷管立即喷火,预燃杯酒精燃烧完毕,喷管喷火不应停止3、壶体焊缝紧密,不得漏酒精和漏气4、喷管各焊接处用银铜料焊接,不得因喷火燃烧而溶化焊接处5、喷出口不堵塞6、壶体、壶底表面光滑平整,无凹凸起伏02101听诊器1、听诊器导管材料必须用乳胶导管,抗拉强度>17MPG,伸长率>700%2、听诊器有双用功能:即可听肺音与胎音3、听诊器的两个听诊头及耳测听音头必用铜合金并电镀。
福建省小学科学教室装备标准

福建省小学科学教室装备标准一、科学教室建设(一)科学教室设置要求说明: “每间使用面积与间数”的指标,以学校的建设规模和班额人数分别为12班~23班、24班~36班、37班~48班,每班45人参考设计;学校规模小于12班的可参照表中12班~23班的基本要求指标执行,学校规模大于48班的,以本标准中48班的数据指标为基准,学校规模每增加12班时,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1间。
初小4班不设置科学教室的,可以多功能教室兼用(每校设置1间,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60㎡)。
新建实验楼及整体搬迁的学校在科学教室和附属用房规划上应充分考虑班级数,根据发展的需要和适应课程改革对探究性实验的要求,适当增加科学教室和附属用房间数,并留有一定余地。
凡1991年起建的科学教室和其他专用教室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71㎡,城市小学2007年9月起立项新建的科学教室和其他专用教室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86㎡;科学教室和其他专用教室后排设置展览橱(柜)的,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10㎡。
科学教室和附属用房及其他专用教室除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等相关标准有关要求外,还应符合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和教育部教育行业标准《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06)等相关标准有关要求。
改建、扩建的实验室和附属用房及其他专用教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达到相关标准对各项距离(净距离)和安全通道要求的前提下参照执行。
(二)科学教室专用要求1、科学教室功能要求说明:①科学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不少于1套。
科学活动室已配备多媒体设备的,科学教室可选配。
②未设置科学活动室的学校,可在科学教室中开辟科学探究区,并配备有关仪器、器材和工具等。
③科学教室演示台可配增高活动台,规格700 mm×500 mm×200mm,阻燃面板。
说明:仪器室、准备室宜与科学教室毗邻设置,内门相通。
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

5、编制和解释及监督部门
第二部分第1个标准:
6、实验室装备标准
⑴实验室建设
①实验室及附属用房设置指标表
②实验室(楼)通用要求(22条)
③实验室专用要求
a、物理实验室
功能要求、实验室配置要求、探究室配置要求、仪器室配置要求、实验准备室配置要求。
物理探究室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第4条“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室,加快中学物理实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诸如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要实现这个要求,就必然要专用教室和配套的仪器设备。所以,我们在实验室建设中设置了物理探究室,并要求配置数字化探究实验系统。
配备探究室数字化探究实验系统的基本原则:系统(接口、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软件、配套实验仪器和指导书)应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及相关标准要求;测量范围和精度适度,应满足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性能稳定可靠;数据处理软件应是中文,操作简单方便,且通过认证;性能价格比高,符合国家相关采购政策,量力而行;服务方便。
2、新课程对课程资源的新要求
3、课改对教育装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4、义务教育法对办学条件和学校建设有关规定
5、贯彻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4个教育行业等有关标准
二、《标准》编制过程
1、2006年1月成立编制工作组
2、制定《福建省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条件装备工作方案》上报省教育厅
3、调研我省中小学学校基本情况、装备状况和相关学科教材使用情况
4、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了解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对装备的要求。重点了解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设的要求。
5、查阅相关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资料
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doc

xx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培训提纲(福建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编制总体介绍)省教育生供办实验室管理科科长陈鸿中学高级教师一、《标准》编制的背景二、《标准》编制过程三、《标准》的框架与主要内容四、《标准》与省相关《评估标准》的关系五、执行《标准》的几点意见六、当前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应当关注的几个问题七、贯彻执行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和发布的《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主要内容如下:一、《标准》编制的背景1、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新课程对课程资源的新要求3、课改对教育装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4、义务教育法对办学条件和学校建设有关规定5、贯彻 2006 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 4 个教育行业等有关标准二、《标准》编制过程1、2006 年 1 月成立编制工作组2、制定《福建省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条件装备工作方案》上报省 1 教育厅3、调研我省中小学学校基本情况、装备状况和相关学科教材使用情况4、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了解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对装备的要求。
重点了解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设的要求。
5、查阅相关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和资料6、收集资料(广东、山东、江苏等省装备标准)7、确定编制标准的基本原则、框架、主要内容和要求8、征求意见① 2006 年 9 月形成《高中标准》初稿,06 年 11 月和 12 月两次召开标准征求意见会,同时还向“新课程背景下的达标、示范高中评估标准”课题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
并通过各设区市教学仪器站向我省各级高中学校广泛征求意见,意见汇总后又进行修改 ,八异其稿,形成送审稿。
② 2007 年初形成《初中、小学标准》初稿,1、4 和 5 月召开 3 次标准征求意见会,还通过各设区市教学仪器站向我省初中、小学广泛征求意见,意见汇总后又进行修改 ,几异其稿,形成送审稿。
9、审定(论证)① 2007 年 2 月 8 日省教育厅在福州召开《高中装备标准(送审稿)》和《高中仪器增补目录(送审稿)》审定会,顺利通过审定。
(完整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装备标准

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室、现代教育装备、图书及教学软件配置标准(一)、实验室功能、配置要求名称主要功能常规教学仪器设备基本要求规划建议一、实验室(理、化、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开放实验。
按Ⅱ类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按Ⅰ类标准配备,学生分验满足四人一组组实验满足二人一组二、科学实验室满足实验教学、科学探究要求,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开放实验。
按Ⅱ类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按Ⅰ类标准配备,学生分验满足四人一组组实验满足二人一组三、探究室(理、化、生、科学)满足新课程探究性教学要求,进行演示、分组、开放等探究性实验。
按Ⅱ类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按Ⅰ类标准配备,学生分验满足四人一组组实验满足二人一组实验员室(理、化、生、科学)实验员办公办公设备准备室(理、化、生、科学)为进行实验准备和简单仪器维修。
实验准备台、橱柜等仪器室(理、化、生、科学)存放实验仪器。
仪器橱柜药品室 ( 化、生 )存放实验药品。
药品柜危险药品室(化)存放危险实验药品。
危险药品柜培养室(生)进行组织培养。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生物标本陈列室存放、陈列动、植物模型、标本和资料,展示实践成果。
标本柜四、生物园地与学校环境绿化能有机结合,开展生物教学、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
五、数字化实验室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分析软件等数字化技术,进行实验教学。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六、音乐室进行声乐、器乐的学习和欣赏,实践和彩排的场所。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器乐排练室进行器乐的学习、实践和彩排的场所。
音乐器材室存放音乐器材。
七、舞蹈兼形体室进行舞蹈和形体教学、欣赏和排练的场所。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八、美术室(含书法室)进行绘画、书法练习、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的场所。
按教育部和省颁配备目录配置美术器材室存放美术器材。
九、体育(风雨)活动室进行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活动的场所。
体育器材室存放体育器材。
闽教基〔2007〕56号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福建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福建省教育厅印发二○○七年九月..编制说明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教基[2006]16号)精神,提高我省完全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促进我省完全小学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装备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普通完全小学和九年制学校的小学部分(以下简称“小学”),初级小学可参考执行。
一、指导思想1、科学教室和附属用房及专用教室的建设,应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器材(配备标准和目录将根据课程改革需要适时修改印发),有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合格的科学教室、专用教室管理人员。
2、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3、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和实践活动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4、体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5、突出环保,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遵循“符合课标、满足教学、坚持标准、注重安全、适度超前、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编制原则1、本标准包括科学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信息技术和图书馆(室)装备4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建设、配备、管理和使用4个部分。
2、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室和信息技术装备要求分为两类,即“基本要求”和“规划建议”。
“基本要求”是学校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所需要的对教育技术装备的最低要求;“规划建议”是在达到..“基本要求”基础上,为有较高装备能力的地区和学校提出的要求。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根据经济水平和装备能力,努力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图书馆(室)的装备仍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提法分为两类,即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按Ⅰ类标准执行,乡镇中心校以下学校按Ⅱ类标准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小学科学教室装备标准
一、科学教室建设
(一)科学教室设置要求
说明: “每间使用面积与间数”的指标,以学校的建设规模和班额人数分别为12班~23班、24班~36班、37班~48班,每班45人参考设计;学校规模小于12班的可参照表中12班~23班的基本要求指标执行,学校规模大于48班的,以本标准中48班的数据指标为基准,学校规模每增加12班时,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1间。
初小4班不设置科学教室的,可以多功能教室兼用(每校设置1间,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60㎡)。
新建实验楼及整体搬迁的学校在科学教室和附属用房规划上应充分考虑班级数,根据发展的需要和适应课程改革对探究性实验的要求,适当增加科学教室和附属用房间数,并留有一定余地。
凡1991年起建的科学教室和其他专用教室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71㎡,城市小学2007年9
月起立项新建的科学教室和其他专用教室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86㎡;科学教室和其他专用教室后排设置展览橱(柜)的,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10㎡。
科学教室和附属用房及其他专用教室除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等相关标准有关要求外,还应符合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和教育部教育行业标准《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06)等相关标准有关要求。
改建、扩建的实验室和附属用房及其他专用教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达到相关标准对各项距离(净距离)和安全通道要求的前提下参照执行。
(二)科学教室专用要求
1、科学教室功能要求
说明:①科学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不少于1套。
科学活动室已配备多媒体设备的,科学教室可选配。
②未设置科学活动室的学校,可在科学教室中开辟科学探究区,并配备有关仪器、器材和工具等。
③科学教室演示台可配增高活动台,规格700 mm×500 mm×200mm,阻燃面板。
说明:仪器室、准备室宜与科学教室毗邻设置,内门相通。
5、标本室配置要求
6、生物园地配置要求
(1)应与校园环境有机结合。
(2)面积: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的实际条件确定。
可设计在校内或校外的实践基地内,也可以几个学校合设1个。
(3)园内可分植物区、常见小动物饲养区、实验区,也可有机结合。
(4)园内设施包括供水、排水、用电系统,玻璃温室、荫棚、花架、水池、
水箱、铁笼、无土栽培室、组织培养室、工具房等。
还应有安全、保护设施。
7、小气象站配置要求
二、科学教室仪器配备
按照教育部《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和《福建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并结合新教材进行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