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地理总复习 七上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1课时 认识地球 世界的海陆分布)好题随堂演练 湘教版
中考地理命题研究 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 第2章 地理的面貌(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球仪)精讲精练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怀化课标解读课时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仪,怀化知识梳理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地球球体证据:登高望远、月食、卫星照片、海边看船大小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 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仪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纬线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圈)③不等长,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到两极缩为一点④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几条重要的纬线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南、北纬度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纬度的界线,23.5°S,23.5°N南、北极圈线:极昼、极夜最大范围的界线,66.5°S,66.5°N30°纬线: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起点(0°),向南、向北各划90°赤道以南为南纬(S),赤道以北为北纬(N)北纬:越往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往南,度数越大经线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②形状:半圆形,两条正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可以平分地球③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所有的经线都交于南、北极点几条重要的经线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东、西经度的界线,与日界线大致重合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经度的划分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180°0°经线以东,180°以西为东经度,符号为(E)0°经线以西,180°以东为西经度,符号为(W)西经度:0°经线向西一直增大到180°经纬网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怀化考点突破经纬度的分布规律1.经度的分布规律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的度数向东越来越大,西经的度数向西越来越大,最大均到180°。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1

Image
12/9/2021
第四十六页,共四十六页。
2021/12/9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六页。
山地
(shāndì)
五种基本的地形
盆地
(péndì)
丘陵(qiūlíng)
2021/12/9
高原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六页。
平原
海拔与相对高度 有什么不 (xiāngduì gāodù)
同?
地面某一个(yī ɡè)地点 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叫海拔
地面(dìmiàn)某一个地 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二、七大洲
七大洲的位置(wèi zhi)、名称、面积及分界线
赤道
2021/12/9
4
北美洲
5南美 洲
2 亚1洲
3非
洲
印度洋
6
南7极洲
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
南极7洲
2021/12/9
第二十页,共四十六页。
练习
1、世界(shìjiè)上最大的大洲------
2、世界(shìjiè)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相等
经度的划分与写法
(西经(xī jīnɡ))1800 (东经)
西经 45 (xī jīnɡ) 0
450W
450
450
300 150 00 150 300
东经 45 (dōngjīng) 0 450E
2021/12/9
第九页,共四十六页。
100 00 100
练习(liànxí):写出各点的经度
:西经 10 A
2021/12/9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七上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课时三 世界的海陆分布)基础知识梳理地理

备考实战演练
1. (2016常德)贝贝和玲玲学习完《认识大洲》这一章后一起讨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B
A. 赤道没有穿过亚洲,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B. 七大洲只有非洲同时(tóngshí)被南、北回归线穿过
C. 南极洲虽然酷寒,但大部分地区夏季平均气温在0℃以上
D. 北美洲只有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
第十五页,共二十页。
(4)特殊经线(jīngxiàn)穿过的大洋 0°经线穿过的大洋:北冰洋、 3_2___大__西_洋; 90°E经线穿过的大洋:北冰洋、 _3_3__印__度洋; 180°经线穿过的大洋:北冰洋、 __3_4___太_洋平。
七大洲、四大洋记忆(jìyì)简图
第十六页,共二十页。
(nánjí)
大洋
七大洲轮廓
第六页,共二十页。
(3)分布
(fēnbù)
大洲名称
海陆位置
亚洲
北:北冰洋 东:太平洋 南:印度洋
欧洲
北:北冰洋 西:大西洋 南:地中海
非洲
北:地中海 西:大西洋 东:红海、印度洋
第七页,共二十页。
主要分布的半球 东半球、北半球 东半球、北半球 东半球
北:北冰洋 西:太平洋
第十八页,共二十页。
2. (2016上海)沟通(gōutōng)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峡是(C )
A. 直布罗陀海峡
B. 白令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D. 英吉利海峡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重要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苏门答
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沟通(gōutōng)了太平洋与印度洋,是世界
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直布罗陀海峡沟通(gōutōng)了大西洋与地
四大洋轮廓(lúnkuò)
7年级上第2章第1课时认识地球

例3►[2019·原创]读“经纬网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在A的东南方向 B.B和D都在西半球 C.D地的经纬度为(50°S, 20°E) D.当D地的正午影子一年中最长时,青岛高 温多雨
分析:从图中已给的经度可以判断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故 此为北半球,C在A的东南方向;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 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此可以判断出B和D均在东半球;依据经纬 度的判读方法,可以看出图中D地的经纬度为(50°N, 40°E)。当D 地的正午影子一年中最长时,节气应该是冬至日,此时青岛寒冷干 燥。 答案:A
定义
在地球仪表面,与① 地轴 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垂直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 两极并② 垂直 于纬线的
③弧 。
形状 ④ 圆 。
半圆
长度
指示 向
从赤道向两极⑤ 逐渐缩短 两极缩为一点,赤道最长
,到
经线的长度⑥
相等
。
⑦东西 方向
⑧ 南北 方向
点拨►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是圆圈,本初子午线是半 圆。在地球仪上,赤道长度是本初子午线长度的二倍。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七年级上册
第 2 章 地球的面貌
第1课时 认识地球
考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盖天说的“天圆地方”→浑天说的“天
地 球
认识 过程
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船队环 球航行证明地球为球体→现代探测技术 确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的 形
① 不规则球体 。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

B
60°
A(60°N,60°E) ◇请说出A、B两点的 B(45°N,30°E) 经度和纬度,并判断 东北方向
0°
30°
30°
点A在点B的什么方向?
多种多样的经纬网地图(四)
南北极地图
135°
90°
180°
A(30°N,45°W)
B(30°N,45°E)
45°
A C
N
60°
135°
C(60°N,45°W) A在B的正西方向
B(0°,60°W)
W
0o
0o
本 初 子 午 线
15o 30o 45o 60o
E
西半球、赤道 在低纬度
15oS 30oS 45oS
60oS
75oS
S
o
60oN
45oN 30oN
75oN
90oN
N
说出 的地理坐标? 属于哪个半球? 属于哪个纬度范围?
C
15oN
C
60o 45o 30o 15o
C(15°N,15°W)
1.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2.自转周期 一天 3.产生的现象 昼夜更替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熟 记
请你来判断
哪个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的方向?
√
A
B
(1)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 太阳光照到的半球就是昼半球; 太阳光照不到的半球就是夜半球 (2)观察昼夜更替。那一个 方向先看到太阳? 东边先看到太阳 (3)指出“坐地日行八万里” 的纬线。 赤道
60o
0o
180o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把下列经度和所属的东、西半球连接起来。
15°W
17°E
34°W
2019年人教版地理初一上学期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陆地和海洋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
地表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地的面积)。
2、陆地和海洋的类型:(阴影为陆地)A是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B是半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C是岛屿,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D是大洋E是海峡F是海湾3、七大洲的分布: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4、四大洋:太平洋:最大、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大西洋:第二、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北冰洋:海冰覆盖,海水浅,位于北半球,跨经度360°.5、大洲的分界线:(课本33页图2.7)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二、地形1、五种地形特征: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200米;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高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陡峻;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地: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坡度陡沟谷深;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两大山系: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丘陵:地面崎岖,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小;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坦,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2、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亚洲: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低矮的高原和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中考地理 第1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上 第二章 地球的面

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物种相似,两块大 科学依据 陆轮廓相吻合,两块大陆的古老地层具有
相似性
大陆漂移的过程(模拟)
三、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示意
内容
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分 为六大板块和许多小板块
主要六大 ③_太_平_洋板块、美洲板块、④_欧_亚_板块、
板块名称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几 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⑤_太_平_洋板块
2. 地壳运动的证据:(1)在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海 洋生物化石。(2)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3)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4)地中海的 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二、大陆漂移假说
创立者 德国科学家②_魏_格_纳
基本论点
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 陆地,周围是广袤的海洋,大约两亿多年 前,原始大陆破裂成几块大陆,向外漂移, 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漂移的大陆到达 今天的位置,形成了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
盆地是1_1_刚__果__ 盆地(扎伊尔盆
地)
5. 陆地两大山脉带 (1)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如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南、北 美洲西部的 12 _科_迪_勒_拉山系,主要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 和南美洲的 13 _安_第_斯 山脉组成。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部的山脉带,大体呈东西 方向延伸,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 14 _阿_特_拉_斯山脉等。
(2)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 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④_高_度_差_。
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
4. 五种常见的地形基本类型
类型 相同点
地形特点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 在200米以下
高原
地表起伏⑤_小 海拔较高,一般 在⑦_50_0 米以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七上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课时四 世界的地形 海陆变迁)基础知识梳理地理

【解析】本题考查发生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地 震发生时,在郊外应远离山崖、陡坡、河岸或大树,防 止因发生崩塌、滑坡造成伤亡。
【规律总结】
一、防震减灾措施 1. 当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有序撤到屋外的空旷地带;如 果条件不允许,应尽可能躲在墙角,随后迅速撤离出屋内; 2. 设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3. 政府及时调动救灾人员。
等高线的弯 山谷 曲部分向⑩
_高___值凸出
一对山峰等 鞍部
高线组成
山脊之间 山谷线也叫集 低洼部分 水线
两个山峰 之间的 11 _低__地__
鞍部位于山谷 线最高处
等高线 陡崖
12 _重__叠__ (峭壁)
处
近于垂直 一般以锯齿状 的山坡 表示
等高线 a. 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 地形图 b. 等高线13 _密__集__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14_稀__疏_ 上坡度 的地方,坡度较缓 的判读 简记:“越密越陡越难爬,越稀越缓好走路”
地面宽广平坦高
高原 (500米以上)
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山地 较高(500米以上)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地形 类型
海拔高低
主要特征 地势起伏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 丘陵 较低(500米以下) 超过200米
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
盆地
/
中部相对低平
2.世界陆地地形之最 (1)世界最大的平原——①_亚__马__孙__平原; (2)世界最大的高原——②__巴__西___高原; (3)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4)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5)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名称
定义
特点
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 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1课时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
(2018·青岛市北二模)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1~3题。
1.图中②点的地理坐标是( )
A.40°N,20°E B.40°S,20°E
C.40°N,20°W D.40°S,20°W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点有极昼极夜现象 B.①点位于②点的北方
C.⑤点位于西半球D.④点位于③点的西北方向
3.一架飞机从②点沿虚线方向飞往⑤点,其飞行方向是( )
A.先西北,再西南B.先东北,再东南
C.先西南,再西北D.先东南,再东北
4.(2019·原创题)2018年1月31日晚,天空中出现了“超级蓝月”+月全食这一十分罕见的天文现象。
这一现象体现了( )
A.地球的大小B.地球是个球体
C.月球的大小D.地球的自转
(2018·济南高新一模改编)某班级地理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做地球运动的实验,图中灯泡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结合地球运动的知识回答5~6题。
5.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下列现象中与图1实验有关的是( )
A.小明在美国,下午6点观看天安门升旗直播
B.西双版纳位于热带,全年高温
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
D.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不同季节长短不一
6.图1中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关系,与图2中地球公转到哪一位置相吻合( )
A.甲B.乙C.丙D.丁
(2018·聊城东昌府一模)地球按经度可划分为西半球和东半球。
如图示意的是东半球,结合图中信息完成7~8题。
7.世界四大洋中,其范围只分布在东半球的是( )
A.北冰洋B.大西洋
C.印度洋D.太平洋
8.下面关于图中四个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洲位于北半球
B.②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C.③洲发达国家最多
D.北回归线穿过④洲
9.(2018·聊城东昌府一模)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中,一年内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____地。
(2)A地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天中,A、B两地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地。
(3)当太阳直射A地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处,此时南亚地区盛行________季风,进入________(热季、雨季、凉季)。
(4)A、B所在的纬线较长的是______。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行过程中,聊城市的白昼将会变______(长或短)。
10.(2018·北京大兴一模)了解世界海陆分布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世界海陆分布拼图”实践活动。
结合下图,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此次活动。
实践步骤:
一、涂色:给陆地涂上深灰色,给海洋涂上浅灰色,见①。
二、裁剪:剪下陆地后,分别观察陆地和海洋特点,见②③。
三、粘贴:把剪下的陆地和海洋依次粘贴到10×10方格纸上,见④。
四、归纳与提升:
(1)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________,其把________分隔包围;无论在哪个半球都是________面积大。
(2)海洋与陆地面积比大约是__________。
(3)涂色过程中发现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
(4)________洲东部与______洲大陆西部陆地轮廓吻合,魏格纳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提出了____________学说,该学说的证据除大陆轮廓吻合外还有______。
①河湖分布相似②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③地形特征相似④古生物化石相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A 6.C 7.C 8.A 9.(1)B (2)90°E,23.5°N B
(3)甲西南雨季(4)B (5)长
10.(1)海洋陆地海洋(2)7∶3
(3)太平洋亚洲(4)南美非大陆漂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