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基础知识点

初中化学《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基础知识点

初中化学《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基础知识点一、模型与符号原子和分子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3、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扩散现象是大量分子运动的宏观表现。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分子间还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1)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扩散现象分子运动论(2)间隔 ----酒精和水混合实验(3)引力、斥力4、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6、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碳酸钙 CaCO3等7、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水 H2O 、二氧化碳 C、氮气 N2 、氢气 H2 、二氧化硫 SO2 五氧化二磷 P2O5 、一氧化碳 CO 、甲烷 CH4 、氧气 O2 、酒精C2H5OH等8、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如:氧气和臭氧;氧气和氮气9、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10、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等(同素异形体)11、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结构→性质1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13、水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

氢气与氧气体积之比是2:1,质量之比1:8。

14、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也有原子直接构成等等15、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1.图2.表3.计算机图像4.公式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1.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

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1.认清物质和构成其粒子的关系金属(如Fe Cu 等)直接构成 稀有气体(如He 等)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某些非金属(如S 金刚石等) 元素←原子 ↔分子→如氢气,氧气,水等化合物: 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失电子纯净物 构成→离子化合物(如NaCl ) 得电子2.特殊粒子的归纳(1)质子数相同的粒子:①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如Cl 与Cl -,Na 与Na +等;②分子和原子:如Ne ,H 2O ,HF,NH 3,CH 4等的质子数都是10; ③不同的离子:如F -,OH -的质子数都是9,Na +,CH 4+的质子数都是11.(2)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如Na +和CH 4+,F -和OH -,Ne ,H 2O ,HF,NH 3,CH 4等3.正确掌握化学用语的使用单根离子 粒子符号↑ 原子团(根)化学式←元素符号→化合价举例说明如下:(1)①H :氢元素;一个氢原子;②2H :2个氢原子(2)①H 2:氢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一个氢分子;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②;②2H 2:2个氢分子(3)①H 2O :水;水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个水分子;1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②2H 2O:2个水分子;(4)①Al 3+:铝离子;一个铝离子;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②2Al 3+:2个铝离子; +3(5)Al :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4.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一个某种原子的质量(1)A r =————————————一个12C 原子质量的1/12(2)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相对分子质量 → x 之比→各元素质量之比除相对→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子质量化学式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典型题分类剖析:类型一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特征[例一] 下列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选项现象解释A 100mL酒精和100mL水的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分子是有质量的200mLB 浓盐酸敞口放置浓度变稀分子是运动的C 钠离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钠原子和钠离子是同一种粒子D 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类型二原子结构[例二] 前几年科学家发现第112号新元素,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关于该新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其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12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C.其原子质量是12C原子质量的277倍D.其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之比为277:12[例三] 法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零号元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1. 原子模型: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带有放射性核和电子的球体。

原子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ans(希腊字母安斯),其中 a 表示原子核,n 表示电子层数,s 表示外层电子,p 表示内层电子。

2. 分子模型:分子是化合物的基本单元,其模型通常包括两个带有不同原子的球体。

分子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fa(希腊字母费),其中 f 表示分子中的原子,a 表示原子核,c 表示碳原子,h 表示氢原子。

3. 颗粒模型:颗粒是流体或固体物质在空间中的离散点,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带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的圆形或椭圆形。

颗粒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p(希腊字母普),其中 x 和 y 表示颗粒的坐标,r 表示颗粒的大小。

4. 细胞模型: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元,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其中包含不同数量的细胞器和分子。

细胞器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fa(希腊字母费),其中 f 表示细胞器,a 表示细胞膜,c 表示细胞质,h 表示细胞核。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

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章粒⼦的模型与符号(总结+单元测验+中考题)浙教版⼋年级科学下册第⼀章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整理§1.1节模型、符号的建⽴与作⽤1、符号:在⽣活中,我们经常会⽤到⼀些如录⾳机、随⾝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事物,我们曾经⽤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归纳总结。

我们⽣活中,⽤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和意义:⽤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事物⽤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符号可避免表达的⽂字语⾔不同⽽引起的混乱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个模型可以是⼀幅图、⼀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意。

模型可以表⽰很⼤或很⼩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1.2物质与微观粒⼦模型1、分⼦: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种微粒。

分⼦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原⼦是不可分的。

在⽔通电实验中,我们发现⽔分⼦变成了氢分⼦和氧分⼦,它们不再保持⽔的化学性质了,该实验充分说明了:⽔分⼦是由两种不同的、更⼩的粒⼦构成的――氢原⼦和氧原⼦;这种⽐分⼦更⼩的微观粒⼦就是原⼦。

2、物质的构成:如右图由原⼦直接构成的物质:⾦属、稀有⽓体、少数⾮⾦属的固体如碳、硅。

3、①原⼦的种类⽐较多,现在已知的有⼏百种原⼦。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从⽽使⾃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是26个英⽂字母可组合成⽆数个英⽂单词⼀样。

②构成分⼦的原⼦可以是同种原⼦,也可以是不同种原⼦。

③同种原⼦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样的,如⾦刚⽯和⽯墨。

④原⼦是⼀种微粒,具有⼀定的质量和体积,通常原⼦半径⼀般在10-10⽶数量极,不同种类的原⼦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完整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整理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模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的分类:①物体的复制品②事物变化的过程③图片④数学公式、表达式或特定的词(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说明]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二、符号(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作用:①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②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③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说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三、化学模型的建立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一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

如:(1)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104.5°角附在氧原子上:比例模型棍棒模型(2)分子聚集成物质四、分子的构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分子构成的描述:以分子A m B n为例,1个A m B n分子由m个A原子和n个B 原子构成。

如1个H2分子由2个H原子构成;1个O2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1个H2O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

五、物质的构成⎪⎪⎪⎪⎩⎪⎪⎪⎪⎨⎧⎩⎨⎧⎩⎨⎧离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粒子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说明](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金刚石、石墨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2.2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新知学习
• 观察水的两种变化模型,区别在哪里?
汽化
电解
本质区别: 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间隙发生了改变; 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变化,变成了新的分子。
新知学习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3)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物质大多由分子构成, 如水、氢气、氧气、二 氧化碳、甲烷等
新知学习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随堂练习
考点二、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5. 对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水分子中含有氧分子和氢分子 B. 不论什么情况下,原子都不能再被分 C.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 D. 氧气分子的体积比氧原子大
解析:A选项,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而不是氧分子和氢 分子,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原子本身还是可以分成原子核和核外 电子的,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原子、离子也是可以成为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的粒子,所以C选项错误。
新知学习
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可以组成无数个英语单词~
那不同的原子能构成无数个分子吗?
新知学习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 分子的分类
新知学习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 分子的分类
观察上面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物质,我们可知: ①构成分子的原子数量不一定相同。
②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③同样的几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共同决定。
新知学习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 分子的分类
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那么一个原子也只能构成一种物质吗?
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造成它们内部结构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也不同。

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

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第一节模型和符号的建立和作用一、模型1、常见的模型: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等。

2、作用:代替客观对象。

3、好处:帮助认识和理解不能直接观察和复杂的事物。

4、形式:一个物体、一张图、一个表,一条线等。

5、水分子的模型及汽化过程。

二、符号1、形式:一个图形、一个字母。

2、好处:简单明了表示事物,可以避免由于外形不同的混乱,可以避免由于语言不同的混乱。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模型一、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1、分子是由比它更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

2、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3、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

4、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不保持物理性质)。

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

5、物质构成:微观上:分子(水、氧气、氢气等)、原子(铝、石墨、金刚石)、离子(氯化钠,硫酸铜晶体)。

宏观上:都由元素构成。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否生成新物质)7、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有变化,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8、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二、不同的分子1、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2、由几百种原子可组成无数的分子(110多种元素)。

3、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4、原子的体积很小,其半径一般为10-10米的数量级。

5、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非常小。

(10-26kg 数量级)。

6、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其质量和体积不同。

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建立原子实心球模型。

2、1897年英国汤姆生发现电子,建立西瓜模型。

3、1911年英国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建立了卫星模型。

4、1913年波尔建立了轨道模型。

二、原子核的结构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五.表示元素的符号
1.元素符号:国际上通用的表示元素名称的符号。。
2、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除H、N、O、F、Cl、Br、I外,其它元素还可表示一种物质。例:H表示氢元素和1个氢原子,而Na表示钠元素、1个钠原子和金属钠。如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则只能表示几个某原子。例:2O只能表示2个氧原子,mCu只能表示m个铜原子。
A、化合物B、混合物C、单质D、无机物
例2:经实验测定某物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不可能是混合物
C、不可能是化合物D、一定是纯净物
2.比较元素、原子、离子、分子的区别
分子
原子
离子
(1)能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能独立存在,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例3:维生素C(C6H80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 )
A、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B、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中C、H、0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⑵有些离子是带电的原子集团,方法与上同,将它看成一个整体即可,称为某某离子。如:铵根离子NH4+,碳酸根离子CO32-
7、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1)元素符号前面: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如2N、2H2、2Mg2+等。
(2)元素符号右下角:表示构成分子(或原子团)的原子个数。如H2、SO42-。
一二铜,二三铁;三铝四硅五价磷;二四六硫二四碳;单质化合价为0。
5、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A化合价有正、负之分;
B在化合物里,通常金属元素显正价(氢为+1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氧显-2价);
C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最重要的一条规则);
D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E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是可变的;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
4元素的分布
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含量最多的是铝,其次是铁。
②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碳和氢。铁、碘、锌等为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应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
③海水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氢,含量较高的还有氯元素和钠元素。
考点及考试要求
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会写一些物质的分子式,并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并能根据化学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教学内容
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例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氧元素B、氧原子C、氧离子D、氧分子
3.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六.表示物质的符号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常见单质的化学式:氧气O2、氢气H2、氯气Cl2、氮气N2、碘I2、铁Fe、铜Cu、水银Hg、硫S、磷P、[木炭、焦炭、活性炭、金刚石、石墨C ]、氦气He、氖气Ne
例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氖气N2B、氧化铁FeOC、硫化钠Na2SD、硫酸SO4
3、化学式的读法:
(1)一般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
(2)当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止1个时,还要指出1个分子里元素的原子个数,叫做”几某化几某”
例2:NO2的正确读法是( )
A、一氧化二氮B、二氧化氮C、二氧化一氮D、氧化氮
4、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负二价;
例2: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该图说明了()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再分
4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
例3:冰融化成水时,发生改变的是()
七.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相对原子质量: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量就等于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种12C原子的实际质量的1/12相比所得到的比值,即: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的实际质量*1/12)
原子的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量的总和。
例1:Na2S2O3单斜晶系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醇,在空气中加热被氧化分解成硫酸钠和二氧化硫。在纯氧里燃烧则生成硫酸钠、硫化钠和硫磺。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3)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Ca2+: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
(4)元素符号正上方: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2
如:CuO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价。
(5)元素符号左下角:表示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6)元素符号左上角:表示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即相对原子质量)。如:氕氘氚
F同一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化合价也可能不同。
例3: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A.+3 B.+5C.+6D.+7
6、离子符号的表示:
⑴先写上元素符号,在其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电性。如Na+、Cl-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在不断地运动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4、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
质子(带正电):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7、我们把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在离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大于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为阴离子。
8、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氕、氘、氚。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等。
例3:满足下列条件的原子能够和氕原子互称同位素的是()
A、433 B、161 C、272D、111
5、在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中子数可以为零;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注: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为核电荷数。)
6、科学上把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铁元素就是指铁原子的总称。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A、分子的种类B、分子间的间隔C、分子本身体积变大D、分子质量变小
例4: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
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①②⑤B.③④C.①②④D.①⑤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卢瑟福:“核式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
③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明白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几种意义;
④说出化合价的含义;会查元素的化合价,能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合价并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⑤会查阅相对原子的质量并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重点、难点
分子、原子和离子微粒的性质,化合价的含义,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元素原子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区分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①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组成物质(单质和化合物)②构成分子,也直接构成物质
使用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联系元素是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原子中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
记牢关系: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是相等的;离子所带的电荷的正负与元素化合价的正负相一致。
8、如何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呢?
口诀1:正前负后;上方标价;交叉填数;约简检验。
口诀2:氢、金前,非金后;氧化物,氧在后。(有机化合物的书写除外)
例4:请写出铜、铁、硫、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以及硫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式。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3)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而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例2: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种新元素,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其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