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女升职记,在清朝做个宫女容易吗?

合集下载

历史趣谈揭秘清朝后宫选秀女争宠上位非常手段

历史趣谈揭秘清朝后宫选秀女争宠上位非常手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清朝后宫选秀女争宠上位非常手段
导语:清朝明确规定,八旗秀女阅看时,必须着旗装,严禁时装。

而且,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好色”也是极不名誉的,“美女祸国”从来都是帝王和他
清朝明确规定,八旗秀女阅看时,必须着旗装,严禁时装。

而且,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好色”也是极不名誉的,“美女祸国”从来都是帝王和他们的大臣们翻云覆雨的护身符,因而这一标准总在若即若离、讳莫如深的扑朔迷离中。

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开始的一幕就是清朝皇室大选秀女,许多八旗出身的名门闺秀进入了选秀的行列。

经过层层筛选,17岁的女儿甄嬛与沈眉庄、安陵容3人被皇帝看中而一起入选进宫。

3人进宫后由于家世和门第的不同,以及其父官职地位的不同而被册封的封号和位份也不同。

沈眉庄因父亲官居济州协领而被册封为贵人,位份较高,住进了富丽堂皇的咸福宫;父亲是大理寺少卿的甄嬛被册封为“常在”,则入住偏僻的碎玉轩;穷乡僻壤来的县丞之女安陵容地位最低,只被册封为“答应”,却和另一位“答应”一起入住延禧宫。

清朝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

旗人,是清朝独有的。

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后宫。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这套制度是在女真人原来的狩猎组织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军政合一的制度,兼有行政、军事、生产等多方面职能。

以黄、白、红、蓝四色旗帜为标志,组成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八旗。

清入主中原后,旗人又有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的区别。

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这是清政权赖以统治的
生活常识分享。

清朝入宫女子流程

清朝入宫女子流程

清朝入宫女子流程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process for young girls to enter the imperial palace and become palace maids or concubines was a highly regulated and ritualistic affair.在清朝,年轻女子进入皇宫成为宫女或嫔妃的流程是一个严格规范和仪式化的事务。

For many young girls, the process began with being selected by imperial scouts who would search the countryside for girls with potential to serve in the palace.对于许多年轻女子来说,流程始于被皇家侦察员选中,他们会四处寻找潜在的宫中仆人。

Once selected, the girls would undergo a series of examinations to test their intelligence, manners, and appearance.一经选中,这些女孩会接受一系列考验,以测试她们的智力、举止和外貌。

If they passed these examinations, the girls would then be brought to the imperial city, where they would undergo further scrutiny by palace officials, including the emperor himself.如果她们通过了这些考试,这些女孩会被带到皇城,接受皇宫官员的进一步审查,包括皇帝本人。

For those who were successful, they would be assigned roles as palace maids, serving the needs of the royal family and the concubines.对于那些成功的人来说,她们将被分配为宫女,为皇室和嫔妃服务。

古代宫女晋升顺序

古代宫女晋升顺序

古代宫女晋升顺序【实用版】目录1.古代宫女晋升的途径和等级2.宫女晋升的制度和标准3.宫女晋升的限制和特殊情况4.宫女晋升的影响和意义正文在古代中国,宫女是宫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们的职责主要是侍奉皇帝和宫廷中的其他成员。

尽管她们的地位较低,但是她们也有机会通过晋升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古代宫女的晋升顺序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的。

首先,古代宫女晋升的途径和等级。

在古代宫廷中,宫女可以通过表现优异和得到皇帝的宠爱来晋升。

她们的晋升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内务府的考试,另一种是通过皇帝的特许。

在等级上,宫女可以从普通的宫女晋升为贵人、贵妃等。

其次,宫女晋升的制度和标准。

在古代宫廷中,宫女晋升的制度和标准主要由内务府制定。

这些制度和标准主要包括宫女的职责、表现、品德等方面。

只有表现优异的宫女才有机会晋升。

再次,宫女晋升的限制和特殊情况。

尽管宫女可以通过表现优异来晋升,但是她们的晋升也受到一些限制。

比如,宫女的晋升不能超过一定的年龄,此外,宫女在晋升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特殊情况的影响,比如皇帝的宠爱、宫廷中的权力斗争等。

最后,宫女晋升的影响和意义。

宫女晋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她们的地位和待遇上。

晋升后的宫女地位和待遇都会有所提高。

而宫女晋升的意义则主要体现在宫廷政治和文化上。

一方面,宫女晋升可以提高宫廷政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宫女晋升也可以体现皇帝的仁爱和公正。

总的来说,古代宫女晋升顺序是通过她们的职责、表现、品德等方面来体现的。

尽管她们的晋升受到一些限制,但是她们也有机会通过晋升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古代宫女晋升顺序

古代宫女晋升顺序

古代宫女晋升顺序摘要:1.古代宫女的职位晋升顺序a.宫女到女官的晋升b.女官到高级女官的晋升c.高级女官到女尚宫的晋升2.影响宫女晋升的因素a.宫廷规矩与礼制b.个人才貌与能力c.宫廷政治环境3.古代宫女晋升的实例a.汉朝宫女晋升b.唐朝宫女晋升c.清朝宫女晋升正文:在古代封建社会,宫廷中的宫女们通过努力和才干,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的职位。

宫女们的晋升顺序大致可以分为宫女到女官、女官到高级女官、高级女官到女尚宫三个阶段。

首先,宫女们需要通过宫廷规矩与礼制的考核,成为女官。

在古代,宫廷规矩与礼制对宫女的晋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宫女们需要遵循宫廷的礼仪规定,学习各种宫廷技能,如琴棋书画、刺绣、茶艺等。

只有通过这些考验,宫女们才能晋升为女官。

其次,女官们需要凭借个人才貌与能力,晋升为高级女官。

在这个过程中,女官们不仅要具备出色的才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智慧。

她们需要参与宫廷政治,为皇帝和皇后提供有益的建议,成为宫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高级女官们有机会晋升为女尚宫。

女尚宫是宫廷中地位极高的女性官员,她们负责管理宫廷中的大小事务,对皇帝和皇后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然而,女尚宫的晋升往往受到宫廷政治环境的影响,只有身处政治斗争的中心,才能脱颖而出。

古代宫女晋升的实例可以追溯到汉朝、唐朝和清朝。

在汉朝,宫女们通过选拔考试,晋升为女官;女官们通过才艺展示,晋升为高级女官;高级女官们通过政治斗争,晋升为女尚宫。

唐朝宫女的晋升则更加注重个人才貌,而清朝宫女则需要在政治斗争中表现出勇敢和智慧。

总的来说,古代宫女的晋升顺序经历了宫女到女官、女官到高级女官、高级女官到女尚宫的过程。

不要再被清宫剧骗了!真实历史上的清朝选秀根本不是这样,反而如

不要再被清宫剧骗了!真实历史上的清朝选秀根本不是这样,反而如

不要再被清宫剧骗了!真实历史上的清朝选秀根本不是这样,反而如此残忍!宫廷选秀,是为皇家选一些美女,一入宫门深似海。

但有别于影视剧里的塑造,清朝的选秀,是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的。

所谓秀女,首先必须是血统纯洁的官员的女子,以保持满洲贵族的尊严和特权。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

所以汉人女子选秀进宫还得到皇帝独宠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每三年在八旗内部选一次秀女,其目的“或备内廷主位,或为皇子皇孙拴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

也就是说,不仅仅皇帝的后妃是从旗籍女子中挑选的,而且被选中的八旗秀女,也可能要配给皇帝的近支宗亲。

八旗制度选秀女时,首先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

挑选秀女的范围,必须是八旗女子,不属于八旗的想参加选秀,简直比登天还难。

虽然清代各朝对送选秀女都有一些不同的规定,但是基本上都是满、蒙、汉八旗官员。

在嘉庆六年,也就是1801年以前,甚至公主下嫁之后所生的女儿也要参加选秀。

秀女的年龄,要求在十三岁到十七岁之间,但是,到了光绪年间,参加选秀女的年龄,最小的是十一岁,最大的可达二十岁。

如果在旗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加选秀,下次仍然必须要参加选秀,违者上至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下至旗长及本人父母,都要受到严厉的处分。

选中留牌子的秀女,如果一直不被复选,而记名期又超过期限的,只能终身不嫁了,违者将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

而对没有被选上的旗人女子,也有一套严苛的规定,比如落选的在旗女子,到了20岁也不准私自聘驾。

这一条规定,是乾隆皇帝下达的一道谕令:“户部通行传谕八旗,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

”选秀女由户部主办,每到选秀之时,由户部行文八旗各都统衙门、直隶各省驻防八旗及外任旗员,将备选女子呈报备案,写奏折给皇帝,由皇帝下旨决定选秀之日。

各旗选送的秀女,要用骡车提前送到京城。

秀女们抵达京城后,在入宫应选的前一天,坐在骡车里,由本旗的参领、领崔等安排顺序。

妃子晋升规则

妃子晋升规则

妃子晋升规则在中国古代,妃子是皇帝的妻子之一,也是宫廷中的重要成员。

妃子的地位和晋升是一个复杂而严格的过程,需要遵循一些规则和程序。

本文将介绍妃子晋升规则,以及其中的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

一、妃子的晋升在古代中国,妃子的晋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它关系到皇帝的婚姻和后宫的稳定。

妃子的晋升有以下几种情况:1、皇帝自行提拔:皇帝可以自行选择一名妃子,将她晋升为皇后或贵妃。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皇帝新登基或旧妃子去世之后。

2、皇帝听取宫廷内阁的建议:皇帝有时会听取内阁大臣的建议,选择一名妃子晋升为皇后或贵妃。

内阁大臣通常会根据妃子的品德、才能和家世等因素来进行评估,然后提出建议。

3、皇帝征询太监的意见:皇帝有时会征询太监的意见,选择一名妃子晋升为皇后或贵妃。

太监通常会根据妃子的美貌、身材等因素来进行评估,然后提出建议。

无论哪种情况,妃子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程序,才能晋升为皇后或贵妃。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

二、妃子的选拔和考核1、品德考核:品德是妃子晋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妃子需要有婉约、温柔、贤淑、勤劳等品质,以便能够成为皇帝的得力助手,维持后宫的稳定。

此外,妃子需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行,以便能够成为民众的楷模。

2、才能考核:才能是妃子晋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妃子需要有文化修养、才华横溢、善于处理政务等优秀才能,以便能够成为皇帝的智囊,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3、家世考核:家世是妃子晋升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妃子需要来自名门望族或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以便能够在宫廷中站稳脚跟,不被其他妃子排挤和排斥。

4、容貌考核:容貌是妃子晋升的最后一个考核因素。

妃子需要有美丽、端庄、气质高雅的外貌,以便能够吸引皇帝的注意和喜爱。

此外,妃子还需要有良好的身材和仪态,以便能够展现自己的魅力和优雅。

三、妃子的晋升程序妃子的晋升程序也是非常复杂和严格的。

一般来说,妃子的晋升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宫女选拔:皇帝会派遣太监和宫女到全国各地去选拔美貌、才华和品德优良的女子,以便能够成为宫女。

清代宫女入宫条件

清代宫女入宫条件

清代宫女入宫条件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而又充满仪式感的时期,宫廷生活更是神秘而受人瞩目。

而作为清代宫廷的核心成员之一,宫女们的入宫条件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宫女入宫的第一步,她们必须具备清朝的国籍。

这意味着她们必须是中国的本土居民,不能是外国人或少数民族。

这是为了保持宫廷的纯正性和特殊性,以及宫女们在宫廷中的身份和地位。

宫女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家庭背景。

她们的父辈若是有功名或官职的人,那么她们可以通过家族的背景来提升自己的入宫机会。

这是由于清代宫廷非常注重家族的声誉和地位,通过宫女的入宫,也可以为家族争光。

宫女们的身体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她们必须身体健康,没有严重的身体缺陷或疾病。

这是为了确保她们能够胜任宫廷生活的种种要求,如行走、服侍皇后和嫔妃们、参与各种宫廷活动等。

同时,她们的容貌也必须符合宫廷的审美标准,这包括皮肤白皙、五官端正等方面。

除了身体条件,宫女们的教育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她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并能够背诵经典文学作品。

这是为了增加她们在宫廷中的知识储备,使她们能够跟上宫廷的文化生活,以及与皇后和嫔妃们进行交流。

宫女们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

她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包括礼仪、舞蹈、音乐等方面的考核。

只有通过了这些考核,才能获得入宫的资格。

总结起来,清代宫女的入宫条件非常严格和苛刻。

除了具备清朝的国籍、良好的家庭背景和身体条件,她们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通过考核。

这些条件确保了宫女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和身份,并且使她们能够胜任宫廷生活的各种要求。

宫女们的入宫经历充满了神秘和仪式感,成为了清代宫廷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

清朝时是这样选女人进宫的 从13岁起就被选

清朝时是这样选女人进宫的 从13岁起就被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时是这样选女人进宫的从13岁起就被选导语:清代皇帝在选后妃方面,创立了具有自己特点的“选秀女制度”,皇帝的后妃一般都要从旗籍女子中挑选,规定每三年在固定的八旗内部选一次秀女清代皇帝在选后妃方面,创立了具有自己特点的“选秀女制度”,皇帝的后妃一般都要从旗籍女子中挑选,规定每三年在固定的八旗内部选一次秀女。

选择作为后妃的秀女有严密的定制。

秀女一般从满、蒙八旗中遴眩凡年龄在十三至十六岁,身体健康无残疾的旗籍女子。

被选中的八旗秀女,有的会入宫,但有的可能要配给皇帝的近支宗亲。

八旗秀女年满十三岁称“及岁”,超过十六岁称“逾岁”。

“逾岁”女子一般不再参加选秀女活动,如因故未能阅选者,则必须参加下届阅选,否则虽至二十余岁亦不能出嫁,违者将受惩处。

清朝还有这样一项规定,凡应选的旗女,在未阅前私自与他人结婚者,也将由该旗都统参查治罪。

即使的确残疾不堪备选者,亦须各旗层层具结,呈报本旗都统,然后由都统咨行户部上奏皇帝,才能免眩。

这项规定在乾隆时期落实下来,所以清朝八旗的女孩,都少不了被清宫挑选的命运。

八旗的女子一旦被选中,就会被记名成为秀女,在记名期内(一般为五年)不许私相聘嫁,违者上至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下至旗长及本人父母,都要受到一定的处分。

选中留牌子的秀女如果久不复选,而记名期已过,那么这样的女子只得终身不嫁了,冤不冤呀!她们招谁惹谁了?嫁人还得被朝廷管制。

清宫选秀女由户部主办。

开始选秀女时,由户部行文八旗各都统衙门、直隶各省驻防八旗及外任旗员,将适龄备选女子呈报备案。

每届入选日期,均由户部奏准,然后通知各旗,具备清册。

选秀之日,秀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宫女升职记,在清朝做个宫女容易吗?本文导读:《如懿传》中的大反派卫嬿婉,在做宫女时与侍卫凌云彻有一段恋情电视剧中的情节大多出于虚构。

真实的清代宫廷中,宫女也像现在的职场新人一样,要经过磨练才能成为老手。

那么,从一个刚进宫的小丫头,到主子身边的“得力干将”,清代宫女们需要闯过哪些关卡呢?第一关丨选看宫女要想当宫女,第一步就是要进入紫禁城。

在清代,出身于内务府包衣三旗(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的包衣)家庭的女孩子,到了13岁,如果没有残疾等特殊情况,她的名字就要被登记在册,准备接受内务府的秀女选阅了。

内务府包衣三旗秀女与普通的八旗秀女,虽然名字相同,但选阅目的和被选中女子的前途却有天壤之别。

“包衣”一词为满语booi的音译,意为奴仆、某人的私属。

因此,八旗秀女可以作为后妃人选或赐婚给宗室,而内务府秀女进入宫廷之后,只能先当宫女,干活服役。

虽然清朝也有不少初为宫女,后来成为皇帝妃嫔的例子,但想通过选秀女一步登天,直接成为皇帝宠妃或某王爷爱妻爱妾的,还是争取重新投胎,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八旗选秀吧。

清末列队待选的内务府秀女内务府选秀女每年一次,时间一般定在八月。

选看时,秀女们先按她们父亲的官阶、收入排出顺序,之后按顺序每六人一组,在皇帝面前接受选看。

选秀结束还有太监领着秀女们去吃免费的热汤饭,并赏赐白银一两,作为秀女往来紫禁城与家中的交通费,以显示皇室的“人性化”。

如果顺利通过了选看,作为宫女的职场生涯就要开始啦!第二关丨日常生活在八月通过选看的宫女,大多在次年二月正式入宫当差,也有早到当年冬天的。

进宫之后,是不是就可以每天吃饱穿暖,陪主子喝茶聊天了呢?并不是这样。

在穿着打扮上,宫女的个人形象要整洁干净,不能邋遢,所以内务府在每一季都为每位宫女准备了四套衣服(底衣、衬衣、外衣、背心为一套),方便换洗。

考虑到十几岁的小孩子长身体比较快,内务府还会每年为小宫女重新量尺寸,制作新衣。

清代宫女身为宫女,穿着打扮不能比主子还新奇华丽。

所以,宫女服装的颜色偏素淡,样式以朴素、高雅、大方为主。

宫女们所能改造的,只是领口、袖口、裤脚等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绣上些小花边、做些小装饰,让自己高兴一下。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宫女们的伙食也未免清汤寡水。

一般宫女每天的饮食标准是:猪肉一斤、白老米七合五勺、黑盐三钱、随时鲜菜(多为白菜、黄瓜、茄子)十二两。

如果运气好,到了位分比较高的妃嫔那里当差,光是主子吃剩下的饭菜,就够宫女们吃的了。

这样一来,她们自己的饮食份例就可以折算成银两送给家人或者攒起来。

所以在清代,贫困人家把女儿送去当宫女,不失为一条改善生活的道路。

但宫女们并不敢顿顿敞开肚皮吃饭。

如果饭吃得太多太杂,当差的时候闹肚子或者在主子面前打饱嗝,那可是大不敬的罪过。

所以,宫女们每顿只能吃七八分饱,还不敢吃冷饮、韭菜、鱼虾、牛羊肉等不易消化、有异味的食品,以免当差的时候失态。

吃得不能尽兴,住的条件又如何呢?宫女们一般住在离主子住房比较近的配殿或耳房,称为“下房”。

几个人合住一间,共用一张大通铺,顶多在墙上再钉个架子,放点儿个人用品。

钟粹宫宫女们的住处——钟粹宫后殿西配殿相比吃、穿,宫女们在行动上的限制更多。

被分配到各宫当差以后,没有特殊情况,绝不允许踏出本宫宫门。

进了某个宫当宫女,平日里能自由活动的,就是自己宫院里那一方小天地。

电视剧中经常有宫女趁着夜色跑出宫约会的情节,可以说完全是出于编剧的虚构。

当然,她们也不是完全丧失了踏出宫门的机会。

如果宫女得到主子赏识,就可以陪主子去听戏、跟着主子到其他妃嫔那里串门什么的,这是难得的“放风”时间。

有的时候,妃嫔还会打发本宫的宫女去其他地方拿东西或办事,但这种情况下,一般会指派两名宫女同去,或者由太监陪同。

总之,出了本宫的宫门,宫女就不允许单独行动。

想在宫里谈恋爱,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第三关丨伺候姑姑小宫女入宫后,要伺候的第一个人不是妃嫔,而是“姑姑”。

现在各个单位的实习生或者新人,一般都会认一个老员工当师傅,带着熟悉各种业务和流程。

而新宫女们的师傅就是“姑姑”——年龄大、入宫时间久的老宫女。

姑姑和小宫女姑姑们大多已经是主子的贴身侍女,熟悉宫里的各种规矩以及主子的脾气和生活习惯,是教导新宫女的合适人选。

在老带新的过程中,姑姑们也会仔细观察新宫女的言谈举止,判断新宫女的性格脾气,进而决定这个小朋友将来做什么工作。

新宫女入宫之初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职业高度。

因此,新宫女每天除了日常的差事以外,还要为了讨好姑姑而承担许多额外的工作:为姑姑做针线活、伺候姑姑洗脸梳头、给姑姑打水洗澡……每天起得比姑姑早,睡得比姑姑晚,与现在的职场新人一样,沉迷工作不能自拔,加班加点到深夜。

即使这样辛劳,依然免不了要吃苦头。

姑姑们传授经验,并不是每天固定时间开培训班为宫女上课,而是让宫女在实践中得到真知,在干活儿的过程中即兴教学、随时点拨。

这样一来,新宫女难免会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

如果姑姑或主子脾气好,可能说两句教育一下就过去了;碰上脾气不好爱拿下人撒气的,就会受到各种责罚。

比如咸丰年间,宫女进如、进意入宫后,由姑姑素燕教导。

素燕教了几天以后发现,两个小朋友都是手残党,做针线、绣花这类细活怎么也学不会。

素燕没办法,只好教她们清洁打扫、浆洗衣裳等粗活。

清代粉红缎刺绣龟鹿纹荷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如果想要成为主子的心腹宫女,一手精巧的针线活是必须的教了粗活以后才知道,两个人不是手残,而是压根儿就没有做家务的天赋,不仅经常失手砸坏、碰坏东西,洗衣服也洗不干净。

素燕只好上报主子,在咸丰七年让进如、进意两人出宫,理由一个字:笨。

脾气更差的姑姑,史料上也有记载:嘉庆二十四年,在圆明园当差的小宫女玉蓉因为做针线活总做不好,惹得姑姑永安大怒,用木棍打了玉蓉。

偏偏玉蓉是个倔脾气,挨了打也不肯低头认错。

永安见状,愤怒值持续上涨,拿起通炉子用的铁条,又向玉蓉一顿暴打。

玉蓉身受重伤,当天下午就断了气。

当然,打死徒弟这件事也断送了永安的性命。

嘉庆帝知道此事后,下令将永安处以斩刑。

如果宫女伶俐乖巧又肯勤学苦练,那么只需要两三个月,姑姑就会让你出师,到主子面前去当差了。

如果天资不够,培训的期限可能会延长到半年或者更长,直到姑姑觉得这孩子已经可以独立当差为止。

第四关丨严守规矩无论古代现代,任何工作都有一定的工作守则。

在讲究多、忌讳多的清代宫廷,宫女们要守的规矩可不限于吃饭、行动、伺候姑姑这几方面。

白天当差的时候,站有站相是最基本的规矩。

两只手垂在身边,身体笔直地站上几个时辰,是宫女们当差的基本功。

即使站到浑身酸疼,也必须保持微笑,不能露出半点不愉快的神色。

图为清末的宫女,这种像笔杆子一样的站姿是宫女的常态晚上的睡姿也有限制:侧着身子,蜷着双腿,一只手贴在身上,另一只手平伸。

如果在床上四仰八叉地躺着睡或踹被子,是要挨打的。

说话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学问之一。

宫女们说话之前必须打好腹稿,轻声细语、言简意赅地说出来,不可高声喧哗,也不许吵架,更不许宫女之间打架。

宫女之间吵架打架,后果通常很严重,不仅会让自己受罚,也会连累带教的姑姑。

道光三年四月初五,宫女得寿、得喜因为一点小事争执起来,争着争着就演变成了人身攻击,得寿骂得喜是瞎子,得喜骂得寿是老婆子。

不巧两人在互相人身攻击的时候被人听见,结果被同时逐出宫。

得喜的姑姑全福也因为管教失职被打了60板子。

这样严厉的惩罚之下,宫女们说话只敢细声细气,平日里当差的时候,也慢慢形成了默契。

不用言语,一个眼神或特定的暗号递过去,对方就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第五关丨日常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宫女们学会了规矩,熟悉了业务,可以自己去当差了,姑姑们就会把她们正式分配到岗位上。

如果不能成为主子的贴身侍女,那么工作无非是打扫卫生、洗衣服等粗活。

若是成为后妃的近侍,就必须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照料后妃的日常起居:铺床叠被、梳妆打扮、器物陈设、针线活计等等。

故宫储秀宫内景除了这些琐事,后妃的贴身宫女还要承担两件在现代人看来比较难以想象的事情:一是伺候后妃上厕所,二是值夜。

在没有抽水马桶的清代,后妃如果想解决内急问题,首先要唤太监或宫女取来“官房”。

官房是一个用木匣装着的便盆,木匣外面罩着布套。

取来官房后,屋里的太监即刻退出,由宫女伺候主子大小便。

之后再把官房送到下屋清洗。

带抽拉盖的清代便盆,故宫博物院藏在主子上厕所时,宫女不能面露难色,也不能有捂鼻子等嫌脏嫌臭的举动。

值夜则是宫女的另一项苦差。

值夜,也叫上夜、坐更,目的是确保后妃的安全,如果后妃夜里醒来想喝点水什么的,也便于照顾。

寝宫外的值夜由太监负责,宫女的值夜是在寝宫内部。

值夜时,她们会待在主子床边不起眼的地方,仔细留心主子的动静,比如睡得是否安稳、睡眠时呼吸有没有异常、要不要起夜或者喝水等等。

一段时间内没有事,宫女才可以闭目养神一会儿。

宫里的其他人知道宫女值夜的辛苦,也会为她们准备粥、点心等夜宵,但宫女经常是不吃不喝的。

原因很简单:害怕吃了夜宵之后要上厕所。

主子可以起夜,而值夜宫女要上厕所就困难了。

万一在如厕期间主子出了什么问题,值夜宫女肯定要背锅。

这又渴又饿的夜班,可比现在的夜班、加班更辛苦。

话虽如此,但值夜毕竟是重大的任务。

能够在寝宫里值夜的宫女,一般经过严格挑选,都是聪明伶俐、心细如发的人,如果不是主子的心腹,是不能够去值夜的。

因此,在清代宫女的心目中,值夜是一项辛苦却荣耀的差事。

第六关丨人际关系宫廷内的人际关系暗流涌动,十分复杂。

宫女如果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处理好与姑姑和同辈宫女之间的关系外,还要注意与同宫太监的关系,以及与妃嫔主子的关系。

相比宫女,太监具有更多的人身自由,出宫机会更多。

宫女如果想给家人送些东西,托给太监转交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并且,总管太监手里掌握着责罚宫女的权力,找一个位高权重的太监做靠山,在宫中的生活会比较容易。

慈禧乘舆照,前排为总管太监李莲英(右)、崔玉贵(左)有时候,宫女也是太监仰仗、依靠的对象。

宫女一旦成了嫔妃的近侍,太监就可以从宫女那里得到情报,知晓主子的脾气喜好,揣摩主子的心情;太监在宫中生活,洗衣服、缝缝补补等事情也多半需要宫女帮忙。

因此,虽然清宫内有明文规定,宫女与太监不能互相结交认亲戚,如果没有主位的命令也不能互相交谈,但宫女与太监的交往仍然屡禁不止。

而宫中的妃嫔相当于宫女的大boss,必须毕恭毕敬地侍奉好。

如果碰上一个脾气暴躁的,只能小心翼翼、自求多福了。

清代著名的暴躁系妃嫔,要属道光帝的玲常在尚佳氏。

道光十九年十二月,玲常在位下的一名小宫女偷拿了一绺白丝线绒,被发现以后,挨了40板子。

但是小宫女不知悔改,过了几天又偷了一绺青丝线绒。

玲常在知道后大怒,直接对着小宫女的脸左右开弓,打得小宫女鼻青脸肿,之后把她赶出了宫。

如果说这个偷丝线绒的小宫女是自作自受,那么接下来被赶走的这位不记名宫女可就有些冤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