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十六周导学案

合集下载

导学案三下16课

导学案三下16课
课题
绝招
执教人
李玲
时间
步骤
环节
导学流程
教学提示


激情导课,预习先行
一、导入
介绍绝招:就是绝活、绝技,是人们或先天条件,或后天努力,在某一些方面表现出超众的行为。像有的人可以动耳朵,有的人可以把手指向后贴到腕上;像有的人跑得快,跳得高,力气大等等。
二、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绝招
三胖二福小柱子
摔跤倒立算术
要练出来的,要有用
教学反思
“三步六环节”导学案核心设计
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绝招
时间
课时
1
执教人
李玲
教材解析
人们之间进行的绝招比赛时常有的事,在孩子们中间就更常见了。人们,尤其是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产生了绝招的比赛。这就是《绝招》的生活来源。
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人物对话。
2、学习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1)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教师进行阅读指导。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师介绍方法: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查阅。默读课文疏通文意。


民主导学,合作探究
任务一: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策略:

第十六周导学案

第十六周导学案

上秦镇中心学校导学案教学课题《和时间赛跑》单元/周次第单元第16周学习目标1.技能目标: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等情况。

2.认知目标: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交流,结合自己生活实例,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珍惜时光”这一深刻哲理。

3.情感目标:通过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中心“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重点难点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达到对于课文中心“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的真正理解。

教学资源2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导学设计学案添补第一课时【导入】(行动吧,学习才会更有力)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谁先猜到:“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

学生可能猜到谜底“时间”。

然后教师问:“同学们对时间这个概念,是怎么认识的。

”引出对时间不断流逝永不复返的认识。

让学生交流预习时搜集的材料,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教师小结: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不断流逝,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和时间赛跑(板书),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和时间赛跑》。

【自学】(认真学习,我就能很好的完成)学生问学,教师指导阶段。

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读后你明白了什么?第一问:学生在课前反复读课文基础上会回答:(1)外祖母去逝,爸爸和“我”谈话;(2)观察太阳变化;(3)观察小鸟飞行路线;(4)和太阳赛跑;(5)和作业赛跑五件事。

如果学生说不全,引导其他学生补充。

[这一环节设计,培养了学生抓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第二问:质疑问难:四人小组活动,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共性问题。

在学生回答后出示预先写好的问题:(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什么意思?(2)“我”把什么当作一个谜?(3)“我”怕什么?(4)“说不出的滋味”是什么滋味?(5)“虽然明天还会有新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什么意思?【展示】(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学生评说,教师精讲。

(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解决前四个问题学习方法可采用指名朗读,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16课导学案及自主学习单.doc

16课导学案及自主学习单.doc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16《找骆驼》导学案学习目标1. 学会根据阅读提示提出问题(1、商人的骆驼有什么特点?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3. 读懂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学法预设朗读、自学、勾画圈注、合作互帮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同学们见过骆驼吗?骆驼长得什么样?有哪些本领?如果在沙漠中行走的人不小心丢失了骆驼,那该有多糟糕啊!可有个商人偏偏遇到了这事,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找骆驼的!二、师生共商学习目标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让学生看阅读提示,找出提出的两个问题,(1、商人的骆驼有什么特点?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这两个问题就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汇报走失骆驼的三个特点。

4、学生自主思考商人的语气该怎么读,老人的语气又该怎样朗读。

并自己试着练读。

5、批注(生自学)1)老人看见了什么?用直线画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

2)老人知道了什么?用曲线画下来。

四、合作互帮阶段1、我们要弄明白: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可以有这么几种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1)填表:老人看见什么知道什么并在小组内练习说话,用上因为......所以......,因果关系造句。

(2)其他方法弄明白: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2、同桌分角色表演朗读商人与老人的对话。

对自己的朗读进行自我评价。

3、全班合作读一读,男生读看见的内容,女生读知道的内容。

师对朗读进行评价。

五、交流1、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有个问题,看见了路上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怎么就能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儿跛呢?老人当时是怎么想的呢?2、谁能来讲一讲老人看见路的左边有蜜、右边有米,心里又是怎样想的?3、老人看见树叶上骆驼留下的牙印,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缺了牙齿的骆驼啃过的树叶应怎画。

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导学案

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导学案

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6.金色的草地导学

2018年新标人教版三年级语上册16金色的草地导学案时间2018-12-31 教案2018年新标人教版三年级语上册16金色的草地导学案
【创新教案】
16《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英的美景,感受蒲英给我们带的乐趣。

通过仔细品读,引导学生发现蒲英一天里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最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导入题
1出示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

(蒲英)
2介绍蒲英。

(1)出示蒲英图片。

(2)师生交流这是什么啊?大家一起说。

(蒲英)是的,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蒲英吗?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介绍蒲英。

蒲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英植物体中含有蒲英醇、蒲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蒲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

三语下16导学案

三语下16导学案

15 《争吵》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争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5.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课件、主题学习丛书一、学习《争吵》【预习达标】提示:充分读课文,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词典理解。

1.在这一课中,我认识了许多新字,积累了一些词语,把他们抄写到笔记本中。

2.用横线划出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认真读一读,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3.找出“我”与克莱谛争吵时、争吵后心理活动的语句,并用词概括“我”的心理活动变化过程。

嫉妒→→→→【合作探究】提示:认真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抓住我的前后表现和父亲对我说的话,注意把父亲的话多读几遍,细心体会爸爸的话。

1.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2.“我”叫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原因是,争吵发生后,“我”,克莱谛,结果。

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的人,克莱谛是一个的人。

我觉得安利柯的父亲真,因为。

提示:泡泡里的问题可以帮助你思考,仔细想一想。

2.父亲的话在课文中共三处,请你用红笔画出父亲说的话,想想“我”做到了父亲说的哪句话,哪些没做到?父亲的话包含着怎样的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16《绝招》导学案1.理解《绝招》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读《绝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难点是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

课前准备:课件、主题学习丛书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课前学案自学提示:这一课中有一些字非常难写,注意可以根据它们的结构去认识。

把课文读流利,理清每个人的绝招。

1.憋气腮帮子蔫蔫铲馅攥饺子攥得快尴尬撇到下巴颏咧开羡慕握拳我还积累了一些好词语,抄写到笔记本中。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找骆驼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找骆驼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找骆驼》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找骆驼》导学案教学案16找骆驼一、教学目标①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②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看,认真试探,就会有所发觉”的道理。

二、预习学案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看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三、导学案一、导入:一、齐读课题:上节课,通过课文的初步学习,咱们明白了课文要紧写了一件什么情形?二、学生质疑:商人究竟走失了一只什么样的骆驼?商人最后又是如何找到骆驼的?二、学习课文:(一)学习课文1—8末节:一、听教师朗诵课文,学生试探:商人走失的骆驼到底有什么特点?板书:左脚跛左侧驮蜜,右边驮米缺一颗牙齿二、从课文中哪个地址最容易找到这些特点?(1—8末节)你能分清哪几句是老人问的,哪几句是商人说的吗?1)分角色朗诵:同桌练习——指名演出引导评议什么缘故读得好(读出了语气的转变)2)再读课文,创新演出:要求:(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

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适当的提示语。

如:“谁说”或“谁如何地说”。

(读一读)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诵。

3)交流朗诵,学生点评。

4)适才咱们用两种方式来朗诵了对话部份,你以为提示语仍是不加好呢?什么缘故?(两人说话时,没有第三人,可省略提示语,在本课中省略提示语使文章语言简练,对话紧凑,更能表达商人急切心情)4、集体朗诵1—8末节(二)学习课文九、10末节一、老人是怎么明白骆驼有这些特点的呢?二、请同窗们读课文的第10末节,找出有关句子。

(学生交流)3、读了这些句子,感觉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教师板书:看见……明白……;看见……想……;看见……明白……4、老人是依照什么明白骆驼有这些特点的呢?你能用上“因为……因此……”说说吗?师:若是先说结果,后说缘故呢?你能用上如此的句式说说吗?出示:老人明白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凯三(3)语文16周教案

王凯三(3)语文16周教案
3)由组长记下组内经过自主学习仍没有理解的成语。
4)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汇报。
5)、师相机指导,小结并简述成语的大概意思
栉风沐雨:形容在外奔波,不避风雨,历尽艰辛。
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也比喻处境悲惨凄凉。
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和社会的力量。
见风是雨: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教学难点
知道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鼓励。
课前预习
读课文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预设
学习要点
改进建议
一、揭题质疑
1、同学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的掌声你的心情怎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为别人鼓掌?
2、揭题,板书:掌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新词,要求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
苏教版版第上册册年级:三学科:语文
教学内容
练习六
使用日期
12.15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潘丽娟
执教者
王凯
第2时/总67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增加积累,了解大概意思;
2、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尤其要指导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叙述清楚自己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手术中刘伯承一声不吭。
导入课文
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词
理清思路。。
师:说一说自己对军人的理解。
揭示课题:军神
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完成:课文中军神指(),()称他为军神。
学生按要求完成填空。
指名读课文,并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第十六周三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十六周三年级下语文教案
七、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八、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九、齐读课文,小结。
十、作业。
1.回答课后第二题。
2.阅读课外神话故事。
点滴
反思
板书设计
31..女娲补天
1..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交流、研讨修正后的课时电子教案模版
(总第课时)
集体备课
年级
三年级
集体备
课学科
语文
主备教师
何振宇
授课教师
孟俊
授课时间
月日星期
午第节
执教学校
及班级
白龙小学
三年级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八
课时
第1.4课时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像声词。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七、指名读文,正音。
3.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听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
学案
学生准备
认真完成学案
预习导学
10分钟
一、审题。
写某一活动。(写清楚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把活动的经过写清楚。)
二、读范文。
从作文书中找到与所要求写的题目一致的作文,通过读习作,学习别人的写作方式,并在小组内讨论范文中的六要素分别是哪些?
三、口语表达。
学习难点
能顺利、有条理的表达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
学案
学生准备
完成学案
预习导学
10分钟
1、区别同音字练习,同桌比一比,并指名说一说。
2、了解词语意思,体会词语用法。
3、讨论:自由选字组词。
4、小组内说说对联所表达的意思。
5、照样子,自由说说。
【知识链接】
合作探究
精彩展示
20分钟
1、同桌比一比,各组3号说说
3、小组内讨论:《元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温馨提示】
过年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学习古诗,我们能够更深刻的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
测评反馈
拓展延伸
8分钟
把下面诗句和与之相对应的诗歌名称及作者用直线连起来。
举头望明月《春夜喜雨》骆宾王
花落知多少《绝句》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春晓》孟浩然
随风潜入夜《静夜思》杜甫
合作探究
精彩展示
20分钟
1、小组内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找出描写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段落。
3、说说对北京春节的感受。
4、北京的春节里有什么特别的活动?
5、完成表格
时间
活动
你的感受
【学法指导】
测评反馈
拓展延伸
8分钟
1、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高兴、有趣。
2、给下列字注音:
拜( )年鞭炮()预()示
合作探究
精彩展示
20分钟
1、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洋溢着的喜悦:你是从那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2、你们是从那些地方感受到高潮时显得热闹的?画出来。
3、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感情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4、想象还会有哪些花灯呢?
5、想象春节过后,人们都干什么去了?
【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测评反馈
拓展延伸
8分钟
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们家过春节的各个时间段都干什么呢?
2、仿照课文说说自己的家乡过年的习俗。
【指点迷津】
盘点收获2分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我的反思
审阅签字
想一想、说一说,在你的学习及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难忘的、有意义的事情?并在小组内讨论,推选表达优秀者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
【知识链接】
合作探究
精彩展示
20分钟
小组内讨论口语表达中的六要素,并说一说个别学生在展示当中用到的优美句子。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测评反馈
拓展延伸
8分钟
本次习作应该完成好以下四个方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
2、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学习重点
通过反复读文,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难点
通过反复读文,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
完成学案
北大坪学校导学案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人:李玉霞授课教师:
课题
语文天地十一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预习导学
学习目标
1、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3、完成“日积月累”“开卷有益”“金钥匙”。
学习重点
1、语言基础训练。
2、自主学习,感悟短文内容。
预习导学
10分钟
一简单了解作者老舍。
二说春节、谈北京。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里过春节的情景。
2、说说对北京的认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找出课文的生字词语。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知识链接】
老舍: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也最长,春节在我国也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古时叫“元旦”。
预习导学
10分钟
1、组词
守( )( )( )( )
示( )( )( )( )
预 ( )( )( )( )
2、扩词并造句: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还有的
……
(元宵节上的灯多种多样)
【知识链接】
春节守岁的由来: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要的年俗。
学习重点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学习难点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
完成学案
预习
导学
10分钟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ào zhútúsūtáo fú
( )()( )
二、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4、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是来自一个什么发现?
5、他和沃特森是怎样进行合作,设计电话的?
6、他发明了电话,第一次通话是在什么时候?
【知识链接】
合作探究
精彩展示
20分钟
你从他们的发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学习《在互联网上》。
1、学生自主阅读短文,扫清文字障碍。
2、你从短文中知道哪些有关互联网的知识?
3、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对互联网的认识。
1、在写作文时,首先要做到不写错字、别字,确保作文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2、作文要多修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写出优美的句子、段落。
盘点收获2分钟
我的反思
北大坪学校导学案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教师:李玉霞。授课教师:
课题
元日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预习导学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感受节日的气氛。
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白居易
理解《元日》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这首诗通过对风俗和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全民族
的美好祝愿和共同追求。
【指点迷津】
结合所学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完成左边题目。
盘点收获2分钟
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我的反思
审阅签字
北大坪学校导学案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教师:李玉霞授课人:
吉()祥腊()月恰()好
3.回家后向你的爸爸妈妈说说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
【指点迷津】
让学生自己总结课文内容并巩固所学生字。
盘点收获2分钟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我的反思
审阅签字
北大坪学校导学案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教师:李玉霞授课教师:
课题
老北京的春节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
课题
老北京的春节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预习导学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
3.会认本课15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老北京的热闹。
学习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老北京的热闹。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
学案
学生准备
根据导学案认真自学课文,完成预习导学部分
我的反思
审阅签字
北大坪学校导学案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人:李玉霞授课教师:
课题
语文天地
课时
第三课时
课型
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
1、学生理解习作的要求。(写一写本单元你喜欢的某一活动。)
2、注意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
学习重点
能够语句通顺、重点突出的写清楚某一活动。
学习难点
能够语句通顺、重点突出的写清楚某一活动。
2、各小组互改互批,互帮互评。
3、全班交流汇报(1号)
讨论:
学生小组完成对联:(要求:对韵规则、对仗工整)
1、电话业
2、邮政业
3、报刊业
4、广电传媒业
【温馨提示】
【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总结课文,总结人物形象的能力。
测评反馈
拓展延伸
8分钟
1、同音字辨析。
2、形近字辨析。
3、体会词语用法。
4、了解词语意思:豁然开朗、喜不自禁、欣喜若狂
4、讨论:青少年上网的利弊,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三、学习《畅所欲言》。
1、说说自己平时喜欢观看或收听什么节目,以及和亲人联系的方式。
2、了解手势语。
测评反馈
拓展延伸
8分钟
课外搜集一些手势语,并写一写你所搜集的手势语表达的意思。
【指点迷津】
锻炼学生资料收集的能力。
盘点收获2分钟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通过学习和讨论,让学生从各种联系方式的变化中体会社会的发展。
学习难点
通过学习和讨论,让学生从各种联系方式的变化中体会社会的发展。
学习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