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篇答题评分原则 二、压轴题评分细则示例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第二篇一评分时坚持的原则素材

高考化学大二轮总复习第二篇一评分时坚持的原则素材

一、评分时坚持的原则1.“多种答案”原则在一些开放性试题中,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合理的均得分;有错误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倒扣分”原则一个答案,经常有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把握,写出一对一错,或二对一错,或一对多错的答案。

这种情况反映学生抱有某种程度的投机心理,把多个可能的答案全部写出,让评卷教师做出选择。

阅卷一直坚持凡是出现多个答案情况时,只要有错误的,均要倒扣分,但不出现负分。

3.易于辨别修正清楚原则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

所以答题时,字不一定要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

即首先不能过分潦草,而且要十分清晰,易于辨认。

有两种情况存在,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和清楚,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学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

另外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最后也没有用签字笔重新圈定,导致扫描时图像不够清晰,造成重大失分。

4.“不许越线”原则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试卷、试题各自标出的划定界限时,有些可能能得到分数,但风险太大。

所以甚至每个大题中的小题之间都要严格遵守各自的界线,以防止因试题由于测试内容过多,评卷时又需切割扫描,而造成答题内容上下不着边,引起缺失。

试卷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不许越线。

5.“白纸黑字”原则即凡是试卷上写了的就有,没有写的就没有。

只凭试卷上的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及所提供的信息评分,才能真正地做到公平公正。

6.“见空给分”原则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的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者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

虽然此法可能让部分人占了便宜,但也不能冤枉一些人,而且便于操作。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答题规范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答题规范

________________。
2.“倒扣分”原则 (7)乙酸分子的管能团为酸基
①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反应条件、“===”、“―→ ”、“ ”、“↑”、“↓”等错一处或多处扣一半分数。
玻璃棒
④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 +H2O===HCO +OH-
酯化
硝化
(4)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是金钢石 金刚石
(5)配制240 mL 0.1 mol·L-1的NaOH溶液用到的主要仪器是250 mL溶量瓶、 250 mL容量瓶
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
(6)乙醇和乙酸之间的脂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苯和浓HNO3之间的消化反应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答案 (9)酚醛树酯俗称电木
③C2H4+Br2―→ C2H4Br2
,经常有





有足够的把握




对一错,



③对苯二酚
一错,或一对多错的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13)饱合溶液不一定浓,而不饱合溶液也不一定稀
(3)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定要规范,经常出现“H”与“N”连写不分的情 况。 (4)有机化学式中含有C、H、O、N等多种元素时,要求C和H连写,其 他元素可不按顺序,如C2H4ClBr、C2H4BrCl均可。
自我订正
(1)化学式、实验式、键线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不能混用,氢勿多勿少。
①已知A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篇答题评分原则 二、压轴题评分细则示例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篇答题评分原则 二、压轴题评分细则示例

二、压轴题评分细则示例(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题(14分)《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的文章《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法律思考》,该文章从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背景入手,分析了欧盟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争议焦点所在,最后对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进行了评析,并提出征收航空碳排放税是未来趋势的观点,希望在反对声中换一个视角来阐述征收航空碳排放税对于环境保护、技术革新和国际法的促进作用。

(1)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KMnO4+H2SO4=== CO2↑+MnSO4+K2SO4+ H2O(2)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

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生成气体E 和F。

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如下表:上述反应T1℃时的平衡常数为K1,T2℃时的平衡常数为K2。

①计算K1=。

②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温度T1和T2的关系是(填序号) 。

a.T1大于T2b.T1小于T2c.无法比较(3)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CO(g)+H2O(g)CO2(g)+H2(g)ΔH=-41 kJ·mol-1[已知:2H2O (g)===2H2 (g)+O2 (g)ΔH=+484 kJ·mol-1]①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 CO转化生成CO2的反应达到平衡时, CO、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增加1 molB.均加倍C.均减少1 molD.均减半(4)现以CO、O2、熔融盐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高铁酸盐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

2020年高考化学必背知识与解题方法:感悟阅卷原则

2020年高考化学必背知识与解题方法:感悟阅卷原则

模块五感悟阅卷原则一、“多种答案”原则在一些开放性试题中,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合理的均得分;有错误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参考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二、“倒扣分”原则一个答案,经常有考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把握,写出一对一错,或二对一错,或一对多错的答案。

这种情况反映考生抱有某种程度的投机心理,把多个可能的答案全部写出,让评卷教师做出选择。

阅卷一直坚持凡是出现多个答案的情况时,只要有错误的,均要倒扣分,但不出现负分。

三、“易于辨别,修正清楚”原则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

所以答题时,首先不能过分潦草,字不一定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易于辨认。

辨别不清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和清楚,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

另外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而没有用0.5 mm黑色签字笔,最后也没用签字笔重新圈定,导致扫描时图象不够清晰,造成重大失分。

四、化学用语的规范化给分原则——有错就扣1.化学上易混易错的汉字酯.和脂.(酯类、酯化;油脂、脂肪、脂肪烃)氨.和铵.(氨气、氨基;铵盐)硝.和消.(硝基化合物,硝化反应,硝酸;消去反应)成.和层.(加成反应;分层、层析)刚.和钢.(金刚石;钢铁、钢化玻璃)碳.和炭.(碳元素、碳酸盐;活性炭、木炭)浑.和混.(浑浊;混合)和.与合.(中和反应、中和滴定、饱和溶液;有机合成、化合反应、聚合反应)溶.和熔.(溶液、溶解;熔化、熔点)烯.和稀.(烯烃;稀溶液、稀释)溴.和臭.(溴水;臭氧)苯.和笨.(苯、苯酚)羟.、羰.、羧.、醛.、酸.(羟基、羰基、羧基、醛基、羧酸)坩.和钳.;埚.和锅.(坩埚钳)角.和脚.(泥三角;三脚架)锥.和椎.(三角锥、锥形瓶)形.和型.(平面三角形;分子构型、分子模型)卒.、萃.、翠.(萃取)2.常考易错的26个化学名词(1)萃.取、分液、渗.析、溶.解、熔融.、熔.点。

2020年高考化学考前答题指导及阅卷评分细则介绍

2020年高考化学考前答题指导及阅卷评分细则介绍

27.(14分)常用调味剂花椒油是一种从花椒籽中提取的水蒸气挥发性香精油,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花椒籽粉,经分离提纯得到花椒油。
2020届高三化学考前冲刺突破
考场评分细则
1.化学用语的“规范化”给分原则
2.易于辨识,修正清楚原则
2020届高三化学考前冲刺突破
01 八大赋分原则
3.“不许越线”原则 4.“白纸黑字”原则 5.“见空给分”原则
6.无机化学按要求 分毫不差高标准
7.有机化学严规范 应得尽得最全面
8.计算细节多防范 缜密审题思路 宽
涉及原理
A 《格物粗谈》红枚柿放摘入下,未得熟气,即每发篮 ,用并木无瓜涩三味。文气中的“气”是指氧
B
《本草经集 孔雀石(碱式碳酸铜)投入苦 该过程中涉及氧化还
注》
酒中,涂铁皆作铜色
原反应
C 《鸽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其中只涉及到物理变 化,无化学变化
硝石(KNO3)所在山泽,冬月 利用 KNO3 的溶解
制备钛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滤液1中钛元素以TiO2+形式存在,则“溶浸”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物质A为_________(填化学式),“一系列操作”为_______________。
(3)“水解”步骤中生成TiO2·xH2O,为提高TiO2·xH2O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常用调味剂花椒油是一种从花椒籽中提取的水蒸气挥发性香精油,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花椒籽粉,经分离提纯得到花椒油。
实验步骤: (一)在A装置中的圆底烧瓶中装入容积的水,加1~2粒沸石。同时,在B中的圆底烧瓶中加入20 g花椒籽 粉和50 mL水。 (二)加热A装置中的圆底烧瓶,当有大量蒸气产生时关闭弹簧夹,进行蒸馏。 (三)向馏出液中加入食盐至饱和,再用15 mL乙醚萃取2次,将两次萃取的醚层合并,加入少量无水 Na2SO4;将液体倾倒入蒸馏烧瓶中,蒸馏得花椒油。

河北衡水中学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细研评分标准,临场再练答题规范

河北衡水中学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细研评分标准,临场再练答题规范

褪色(2 分) 3SCN-+Fe3+===Fe(SCN)3(2 分)
cV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250
w(2
分)
(7)BD(2 分)
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 习 细研评分标准,临场再练答题规范(共 63张PPT)
评分细则 (1)元素符号、化学式书写不正确不得分,如把 TiCl4 写成 TCl4;化学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把“===”写成 “——”不得分;漏写“Δ”或“↓”均扣 1 分。 (2)“最后一次”“AgNO3 溶液和稀 HNO3”“白色沉淀”各 占 1 分。 (3)写成“G”不得分。 (4)出现汉字错误不得分,只回答出一种离子得“1 分”,如 “抑制”写成“抑置”“仰制”均不得分;写成 AC 不得分, 对 1 个得 1 分,错 1 个扣 1 分,不出现负分。
TiO2
用现代分析仪器测定 TiO2 粒子的大小,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 定粉体中 TiO2 的质量分数;在一定条件下,将粉体溶解并将 溶液中的 Ti2+氧化为 Ti3+,再以 KSCN 溶液作指示剂,用 NH4Fe(SO4)2 标准溶液滴定 Ti3+,至全部转化成 Ti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Cl4 在加热条件下水解生成 TiO2·xH2O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检 验 TiO2·xH2O 中 Cl - 是 否 被 洗 净 的 方 法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研评分标准,临场再练答题规范
一、评分细则示例
题目示例 (21 分)纳米材料 TiO2 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 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制备纳米 TiO2 的方法之一是 TiCl4 在加热条件下水解生成 TiO2·xH2O,经过过滤、水洗 除去其中的 Cl-,再经烘干、焙烧除去水分,最后得到粉体 TiO2。 T粉iC体l4→ 水解 → 沉淀 ―→ 过滤 → 水洗 → 烘干 → 焙烧 →

2020高考化学《评分细则》

2020高考化学《评分细则》

2020高考化学《评分细则》很多同学在考试后会有这种抱怨:自己答案正确却没拿到满分!其实是因为你忽略了答题的规范性。

越是大型的考试对答题的要求就越严格,重大考试中的“不标准答题”会直接造成非知识性失分,尤其是高考!为减少争议,高考命题组不会发布当年的评分细则,但各大高校的名师每年都会依据阅卷经验,推演出当年的评分细则参考,本文即由此而来。

2020高考化学评分细则参考一、赋分原则1.化学用语的“规范化”给分原则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甚至白字)都要参照标准扣分。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条件错误或不全等都不给分(包括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系数非最小公倍数或分数等均视为不规范而不给分)。

“Δ”“↑”“↓”“”“===”、反应条件等均应正确使用。

2.易于辨识,修正清楚原则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

答题时,字不一定要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

不能过分潦草,难以辨认。

有两种情况存在,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和清楚,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

另外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最后未用0.5 mm黑色签字笔圈定,扫描时图像不够清晰,造成失分。

3.“不许越线”原则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答题卡标出的划定界限时,由于测试内容过多,而评卷时又需切割扫描,从而造成答题内容缺失,造成失分。

答题卡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不许越线。

4.“白纸黑字”原则即凡是答题卡上写了的就有,没有写的就没有。

只有认定答题卡上的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信息,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评分。

5.“见空给分”原则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面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

6.无机化学按要求分毫不差高标准(1)严格按要求给分:填空要求填什么就写什么,答非所问者按“0”分处理。

盘点高三第二轮复习化学大题拿高分的答题技巧

盘点高三第二轮复习化学大题拿高分的答题技巧

盘点高三第二轮复习化学大题拿高分的答题技巧容易失分的化学考试大题应该怎样答题才能摆脱低分?查字典化学网分享化学大题拿高分的答题技巧给大家参考。

一、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命题特点理综化学大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分考生成绩优秀程度、便于高考选拔人才。

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第Ⅱ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1.一般有4道大题,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

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纯粹就是拼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

第Ⅱ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数据的分析,题型新颖。

二、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答题策略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

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

(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压轴题评分细则示例(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题(14分)《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的文章《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法律思考》,该文章从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背景入手,分析了欧盟征收航空碳排放税的争议焦点所在,最后对欧盟暂停征收航空碳排放税进行了评析,并提出征收航空碳排放税是未来趋势的观点,希望在反对声中换一个视角来阐述征收航空碳排放税对于环境保护、技术革新和国际法的促进作用。

(1)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KMnO4+H2SO4=== CO2↑+MnSO4+K2SO4+ H2O(2)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

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生成气体E 和F。

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如下表:物质n/mol活性炭NO E FT/℃初始 2.030 0.100 0 0T1 2.000 0.040 0.030 0.030T2 2.005 0.050 0.025 0.025上述反应T1℃时的平衡常数为K1,T2℃时的平衡常数为K2。

①计算K1=。

②根据上述信息判断,温度T1和T2的关系是(填序号) 。

a.T1大于T2b.T1小于T2c.无法比较(3)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CO(g)+H2O(g)CO2(g)+H2(g)ΔH=-41 kJ·mol-1[已知:2H2O (g)===2H2 (g)+O2 (g)ΔH=+484 kJ·mol-1]①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 CO转化生成CO2的反应达到平衡时, CO、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增加1 molB.均加倍C.均减少1 molD.均减半(4)现以CO、O2、熔融盐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高铁酸盐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Y为CO2。

写出石墨Ⅰ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写出电解池中生成FeO2-4的电极反应式为。

标准答案(1)5 4 6 5 4 2 6(2分)(2)①0.562 5(9/16)(2分) ②c(2分)(3)①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2分) ②A(2分)(4)CO+CO2-3-2e-===2CO2(2分) Fe-6e-+8OH-===FeO2-4+4H2O(2分)评分细则(1)有一系数出错或漏写不得分,数字难以辨认不得分。

(2)①小数或分数均可,写小数时应准确,否则扣分。

②参考标准答案。

(3)①无状态、无单位(或单位错)、数字错均不得分。

②写成“a”不得分。

(4)不化简成最简比扣1分,化学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

阅卷现场得分技巧(1)读题要求:坚持三读。

①泛读,明确有几个条件及求解的问题。

②细读,圈出关键字、关键词,把握数量关系。

③精读,深入思考,挖掘隐含信息,尤其是图像、图表中的信息。

(2)做题要求:①看准题目要求,不要答非所问。

②卷面整洁规范,不要潦草了事。

③遇难而过,不要强攻拦路虎。

(3)心理要求:“我易人易不大意,人难我难不畏难”——向细心要分数。

类型一热化学、速率平衡综合题1.(17分)恒温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1所示。

[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ΔH2=。

(3)恒温恒容时,1 mol SO2和 2 mol O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的数值比|ΔH2| (填“大”、“小”或“相等”)。

(4)将Ⅲ中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若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则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5)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措施中能使n(SO3)/n(SO2)增大的有 (填编号)。

A.升高温度B.充入He气C.再充入1 mol SO2(g)和1 mol O2(g)D.使用催化剂(6)某SO2(g)和O2(g)体系,时间t1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不改变SO2(g)和O2(g)的量,则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SO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7)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t1~t2t3~t4t5~t6t6~t7K1K2K3K4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

类型二热化学、电化学综合题2.(13分)利用电化学法生产硫酸,可使绝大多数硫黄直接转化为SO3,在生产硫酸的同时还能化学发电,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①1 mol S(g)与O2(g)完全反应生成SO2(g),反应的ΔH (填“>”或“<”)。

-297.0 kJ·mol-1②写出S(s)与O2(g)反应生成SO3(g)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下图为电化学法生产硫酸的工艺示意图,电池以固体金属氧化物作电解质,该电解质能传导O2-粒子。

①正极反应式为。

②S(g)在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③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装置中稀硫酸转变为浓硫酸的原因。

④每生产1 L浓度为98%、密度为1.84 g·mL-1的浓硫酸,理论上可向用电器提供 mol 电子,将消耗 mol氧气。

⑤已知S(g)在负极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请分析为提高硫黄蒸气的转化率,该工艺采取的措施有。

类型三热化学、电化学、速率平衡、电解质溶液综合题3.(14分)以下是对化学反应变化过程及结果的研究。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关于能量变化的研究已知: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a kJ·mol-1②CH3OH(l)+O2(g)===CO(g)+2H2O(l)ΔH=-b kJ·mol-1③H2O(g)===H2O(l) ΔH=-c kJ·mol-1则:2CO(g)+O2(g)===2CO2(g) ΔH=kJ·mol-1。

(2)关于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研究①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弱酸化学式CH3COOH HCN H2CO3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4.9×10-10K1=4.3×10-7(25 ℃)K2=5.6×10-11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CH3COONa、b.NaCN、c.Na2CO3、d.NaHCO3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编号)。

②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在某温度下充分反应,经过30 min达到平衡,放出热量176.94 kJ。

如果用SO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则v(SO2)=。

③下图为某温度下,CuS(s)、ZnS(s)、FeS(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溶液中S2-的浓度、金属阳离子浓度变化情况。

如果向三种沉淀中加盐酸,最先溶解的是(填化学式,下同);向新生成的ZnS浊液中滴入足量含相同浓度的Cu2+、Fe2+的溶液,振荡后,ZnS沉淀会转化为沉淀。

(3)关于电化学的研究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电池。

其电池总反应为VO+2+2H++V2+放电充电V3++VO2++H2O。

则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

用此电池电解 1 L 1 mol·L-1的CuSO4溶液,当转移0.1 mol 电子时,溶液的pH=(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类型一]标准答案(1)S(s)+O2(g)===SO2(g)ΔH=-297 kJ·mol-1(2分)(2)-78.64 kJ·mol-1(2分)(3)大(2分)(4)2 mol(2分)2SO2+O2+4OH-===2SO2-4+2H2O(1分)(5)C(2分)(6)升高温度(2分) t3~t4(2分)(7)K 4=K 3<K 2=K 1(2分)评分细则 (1)状态错、符号错、数据错均不得分。

(2)漏写“-”、“单位”均不得分。

(4)漏写单位扣1分。

(5)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6)答成其他条件不得分。

(7)连接符号有错不得分。

[类型二]标准答案 (1)①<(1分) ②S(s)+32O 2(g)===SO 3(g)ΔH =-395.7 kJ·mol -1(2分) (2)①O 2+4e -===2O 2-(2分)②S-4e -+2O 2-===SO 2、S -6e -+3O 2-===SO 3(2分) ③SO 3+H 2O===H 2SO 4(2分) ④110.4(1分) 27.6(1分)⑤硫黄(及二氧化硫)循环使用;用稀硫酸吸收SO 3(减小生成物浓度,有利于提高S 的转化率)(2分)评分细则 (1)①写成“小于”不得分。

②“系数”与“数据”对应即得分。

符号错、状态错、数据错均不得分。

(2)①②③根据标准答案得分。

④写上单位不扣分。

⑤不写括号内内容不扣分。

[类型三]标准答案 (1)(-a +2b -4c )(2分)(2)①cbda(2分) ②0.03 mol·L -1·min -1(2分) ③FeS(2分) CuS(2分)(3)VO 2++H 2O -e -===VO +2+2H +(2分) 1(2分) 评分细则 (1)写成“-(a -2b +4c )”得分。

(2)①写成c>b>d>a 得分,写成a<d<b<c 不得分,写成Na 2CO 3、NaCN 、NaHCO 3、CH 3COONa 不得分。

②漏写单位或写错均扣1分。

(3)写成VO 2++H 2O===VO +2+2H ++e -不得分。

(二)化工流程题(15分)某研究小组从一含锌废渣(质量百分组成:40.5% ZnO 、19.5% CuO、5.7% FeO、7.3% Fe2O3,其余为SiO2)中回收锌和铜,设计以工业废酸(含15%的H2SO4)为酸浸液的方案,其流程如下图(部分条件略)。

已知: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为Zn(OH)2·ZnCO3。

部分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离子Fe2+Fe3+Cu2+开始沉淀时的pH(初始浓度为1.0 mol·L-1) 6.5 1.5 4.2沉淀完全时的pH 9.7 3.2 6.7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下二价锌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与pH的关系如图,横坐标为溶液的pH,纵坐标为Zn2+或Zn(OH)2-4(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假设Zn2+离子浓度为10-5mol·L-1时,Zn2+已沉淀完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