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合集下载

2008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数字推理 2. 数学运算 3. 4. 5. 图形推理 6. 定义判断7. 类比推理8. 逻辑判断9. 常识判断10. 资料分析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1.-1,1,5,11,19,29,( )A.30B.31C.32D.41正确答案:D解析:二级等差数列。

相邻两项的差为2、4、6、8、10、(12),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题目2、3的数如下表所示规则排列:上起第14行,左起第16列的数是( )A.16B.17C.18D.19正确答案:D解析:表格中各行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各列是公差为一1的等差数列.因此,第14行第1列的数是2-(14-1)=-11,第14行第16列是-11+2×(16-1)=19 。

3.数11应排在上起第10行,左起第( )列。

A.第9列B.第12列C.第11列D.第10列正确答案:D解析:第10行第1列的数为2-(10-1)=-7,因此11应该是在第(11+7)÷2+1=10列。

4.2,3,8,27,32,( ),128A.64B.243C.275D.48正确答案:B解析:间隔组合数列。

奇数项是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偶数项是公比为9的等比数列,所求项为27×9=(243)。

5.1,2,3/2,8/5,5/3,12/7,( )A.10/7B.11/7C.14/8D.13/8正确答案:C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道算术式或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6.某单位有员工540人,如果男员工增加30人就是女员工人数的2倍,那么原来男员工比女员工多几人?( )A.13B.31C.160D.27正确答案:C解析:设男员工x人,女员工540-x人。

云南省:2008年公务员考试部分面试真题及解析

云南省:2008年公务员考试部分面试真题及解析

云南省:2008年公务员考试部分面试真题及解析【真题一】最近自然灾害较多,上级请你组织一次防灾、减灾普查活动,你如何开展?(200 8年11月5日云南省玉溪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题第4题)【解析】考察核心:计划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解题思路】一个帽子+三个环节(计划+组织实施+总结)【参考答案】开始答题:由于最近自然灾害较多,这次防灾、减灾的普查活动直接关乎我们地区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问题,领导安排我负责这次活动,这是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认真完成这次普查活动。

对于这次活动,我打算从计划、组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来完成。

在计划阶段,首先了解领导意图,明确活动目的后,确定普查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参加普查活动人员的名单,划定普查范围和区域,预算活动经费,最终形成计划方案上报给领导,请领导审批。

领导将方案审批后,进入活动实施阶段。

根据人员名单,划分不同的工作小组,分配任务,以确保活动高效顺利地完成;不同工作小组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在普查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一定及时解决,不留任何死角,确保普查活动的彻底性。

最后,进入普查活动的总结阶段,将整体普查活动形成总结报告及建议呈报给领导,供领导做出相应的决策,对自身工作也要肯定成绩,查找不足,以便以后更好地完成组织任务。

答题完毕!【真题二】“生活就像是骑脚踏车,只有使劲地蹬才能保持不倒”请你谈谈你的看法?(2008年11月11日云南省曲靖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题第1题)【解析】考察核心: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思路】破题+分析+总结表态【参考答案】开始答题:题目中说“生活就像是骑脚踏车,只有使劲的蹬才能保持不倒”是说我们做人要有上进心、进取心。

只有积极进取才能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才能在组织中有所发展。

这种说法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一个组织,甚至是一个国家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在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我们现在处于什么位置,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不能因为一次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一次失败而一蹶不振。

云南省:2008年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汇总

云南省:2008年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汇总

云南省:2008年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汇总2008年10月23日云南省某部门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1、结合你报考的职位,谈谈你的优势和劣势?2、你和同事发生摩擦,你怎么办?3、领导让你组织一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你打算怎么办?4、你的工作失误,给单位造成负面反应,你怎么办?5、你怎么理解“法不责众”?2008年3月1日云南省公务员考试银监辖内分局面试真题——综合管理类1、简单介绍你的姓名、年龄、学校、专业等基本情况,谈谈你对报考公务员的看法。

2、银监局的工作目的是什么?3、如果给你一百万,你怎样做到既能降低风险,又可以获得最大效益?3、国家为什么要对银行进行监管?4、你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什么素质?英语题意为:1、你的优缺点2、银行的从业人员应该具备什么素质2008年10月23日云南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名师点评1、结合你报考的职位,谈谈你的优势和劣势?华图名师点评:此题考核的是考生的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要求考生在准确认识自己的职位需求的基点上,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完成题目的作答。

2、你和同事发生摩擦,你怎么办?华图名师点评:此题考核的是考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要求考生在认识到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确定好自己的正确姿态,把现实问题处理得有理有节有度。

3、领导让你组织一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你怎么打算?华图名师点评:此题考核的是考生的计划组织能力,在分清事前、事中、事后三个不同的计划组织阶段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每一阶段的工作做优、做细,体现出一个基层公务员的基本办事能力与情商指数。

4、你的工作失误,给单位造成负面反应,你怎么办?华图名师点评:此题考核的是考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面对比较复杂又负面的工作局面的情况下,一个优秀的国家公务员该从何角度分几个层面去解决现实问题,此题是测查一个人做人与做事能力较好的选题。

5、你怎么理解“法不责众”?华图名师点评:此题考核的是考生对社会理念的认知与把握,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考生的理论素养与职业能力表现出来,所以是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题目,我们的考生要把握好它与职位匹配的衔接将会答得更妙。

akpjkeb2_008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详细参考答案_

akpjkeb2_008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详细参考答案_

^| You have to believe, there is a way. The ancients said:"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trying to enter". Only when the reluctant step by step to go to it 's time, must be managed to get one step down, only have struggled to achieve it.-- Guo Ge Tech 2008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答案该试卷的出题背景:反腐倡廉、社会信用建设一直以来是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话题,然而,官员寻租、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正严重阻碍着经济社会发展。

以“周老虎”事件、郑州市撤销馒头办等事件为代表,反映出在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监管缺位、越位或错位,诚信缺失,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严重腐败案件时有发生。

因此,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大力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无论是反腐倡廉,还是诚信建设,都包容于政府行政伦理的议题。

该试卷的政策、法律依据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4年4月)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3.《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4.《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体系2008——2012年工作计划》5.《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行政机关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和现实办结制的决定》(2008年1月)6.《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部门及州市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2008年1月)7.全国整规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司法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等六部门《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2003年)总结近年来的经验,云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的题型设计一般为:第一题最主要的出题方式要求“概括主要问题”,而第二题的要求一般则为“针对主要问题提出对策”,第三题则为“根据某项对策”或“自拟标题”写一篇对策性文章。

200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真题8

200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真题8

2008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真题8三、形式逻辑:共有两种题型。

(一)类比推理5道题,(二)逻辑推理15道题,共20题。

(一)类比推理。

共5道题,先给出一对相关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请开始答题:71.橘∶黄A.麝∶香B.花∶红C.苹果∶紫D.草∶绿72.画圣∶吴道子A.酒圣∶杜康B.茶圣∶陆游C.武圣∶张飞D.医圣∶华佗73.地球∶宇宙A.白云∶大气B.桌椅∶教室C.树木∶树枝D.铅笔∶钢笔74.玫瑰∶情人A.花朵∶蝴蝶B.器官∶血液C.白色∶纯洁D.风雪∶晴朗75.羡慕∶追求A.伤心∶失败B.痛恨∶打击C.快乐∶哭泣D.喜欢∶愉快(二)逻辑推理。

共15道题。

每题给出一项陈述。

这项陈述被假设为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

注意:ih确的答案应与所给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就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请开始答题:76.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纳了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那么以下哪项是真的?( )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E.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77.某地有两个奇怪的村庄,杨庄的人在星期一、三、五说谎,王村的人在二、四、六说谎。

在其他日子两个村庄的人都说实话。

一天,从未来过这里的外地人刘某见到两个人,分别向他们提出关于日期的问题。

两个人都说:“前天是我说谎的日子。

”如果被问的两个人分别来自杨庄和王村,则以下哪项判断最可能为真?( )A.这一天是星期四或星期B.这一天是星期二或星期四C.这一天是星期五或星期日D.这一天是星期一或星期三E.这一天是星期三或星期六78.最近一段时期,有关要发生地震的传言很多。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事业编考试历年真题2008年-2018年完美word版(二)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事业编考试历年真题2008年-2018年完美word版(二)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事业编考试历年真题2008年-2018年完美word版(二)1、单选题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_____。

A: 议论稿B: 送审稿C: 征求意见稿D: 定稿参考答案: D本题诠释:参考答案【解析】A、B项明显不是;C项,征求意见稿不是最终的定稿,并且未经签发,也不具有正式的公文效用;D项,定稿是内容已确定,已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

故选D。

第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单选题质量互变规律指出了事物进步的_____A: 形式和状态B: 源泉和动力C: 方向和途径D: 内因和外因参考答案: A本题诠释:【参考答案】A【解析】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进步的形式和状态;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和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进步的方向和道路。

所以本题选择A。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单选题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级为75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_____A: 84B: 85C: 86D: 87参考答案: A本题诠释:正确答案是A设男生的平均分为y,则女生的平均分是1.2y,依据整除特性可知,女生的平均分数肯定能够被12整除,观察四个选项,只有A选项84能够被12整除,故A为正确选项。

第3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4、单选题商品生产中,有一系列经济规律,其中最基本的规律是_____。

A: 竞争规律B: 供求规律C: 货币流通规律D: 价值规律参考答案: D本题诠释:参考答案【解析】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一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二是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

故选D。

第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裁定题“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这是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浇灌成都平原巨大作用的概述。

2008年云南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8年云南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及详解【圣才出品】
5 / 13
4.历年累计投入标准体育场地建设资金占全国体育场地 2003 年建设总投入的百分比 相对投入非标准体育场高( )。
A.53.6% B.71.6% C.77.6% D.81.6% 【答案】B 【解析】历年累计投入标准体育场地建设资金占全国体育场地 2003 年建设总投入的比 例为 1642.8÷1914.5×100%≈85.8%,则投入非标准体育场地的建设资金占的比例为 1- 85.8%=14.2%,即两者之差 85.8%-14.2%=71.6%。

C.45.3%、23.8%、12.3% D.34.4%、29.3%、19.4% 【答案】B 【解析】全国体育场地占地面积增长了 11.8÷(22.5-11.8)×100%≈110.3%;场地 面积增加了 5.5÷(13.3-5.5)×100%≈70.5%;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 1.58÷(6.58 -1.58)×100%=31.6%。
1 / 13
圣才电子书

A.85.2%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83.4%
C.64.4%
D.55.3%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全国标准体育场的建筑面积为 6416.3 万平方米,各类体育场建
筑面积为 7527.2 万平方米,则占 6416.3÷7527.2×100%≈85.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08 年云南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及详解
(共 20 题,参考时限 20 分钟)
本部分题目提供几组资料,或者是文字资料或者是图表。针对每一段文字或每一个图表。 后面有几个问题需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 理,然后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 1~5 题。 截至 2006 年 12 月 31 日,我国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公司和企业(不 含港澳台地区)共有符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类体育场地 850080 个,占地面 积为 22.5 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7527.2 万平方米,场地面积为 13.3 亿平方米。历年累计 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中包括财政拨款为 667.7 亿元,其余为单位自筹资金。以 2003 年年 底全国总人口 129227 万人(不含港澳台地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 6.58 个,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 1.03 平方米,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为 148.15 元。同第四次全 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 1995 年 12 月 31 日)数据相比,全国体育场地占地面积共增加了 11.8 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共增加了 5.5 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 0.38 平方米, 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增加了 117.09 元,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 1.58 个。 现有的 850080 个体育场地中,标准体育场地有 547178 个,非标准体育场地 302902 个。标准体育场地占地面积 15.3 亿平方米,建筑面积 6416.3 万平方米,场地面积 11.1 亿 平方米,历年累计投入标准体育场地的建设资金为 1642.8 亿元。 1.我国标准体育场的建筑面积占全国各类体育场建筑面积的( )。

2008年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2008年云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云南省2008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第l至第60题为单项选择题;第6 1至第90题为多项选择题;第91至第1OO题为分析选项题。

题号连续排列,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时请注意看清选择题的题号。

判断题的题号单独排列,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时请看清判断题的题号。

以上试题均为客观性试题,全部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成绩无效!!!一、单项选择题:(第1~60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在答题卡上涂黑。

每小题0.5分,共30分)1.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举办主体主要是( )。

A.企业 B.政府 C.个人 D.民间组织2.教育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是( )。

A.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方面所需人才B.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C.保障公民的生活质量D.揭示自然和社会规律,促进生产力发展3.下列属于准公共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是( )。

A.公共图书馆B.群众文化事业C.普通高中教育D.科技开发类研究A.多元化的投资和经营补偿制度B.科学民主的领导制度C.完善的具体运作制度D.健全的事业单位法人制度7.现代事业制度的核心是( )。

A.现代事业组织B.政府组织C.多样化的组织模式D.健全的事业单位法人制度8.在改革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其最大的阻力来自于( )。

A.对利益关系的调整B.传统观念C.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D.社会舆论9.事业单位变更登记主要体现了事业单位管理的( )。

A.灵活性原则B.动态性原则C.全程性原则D.追踪性原则10.要实现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转变,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关键是建立和推行( )。

A.考核制度 B.聘用制度 C.职称制度 D.工资制度11.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党的思想路线C.党的基本路线D.社会主义本质12.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3.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2008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第l至第60题为单项选择题;第6 1至第90题为多项选择题;第91至第1OO题为分析选项题。

题号连续排列,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时请注意看清选择题的题号。

判断题的题号单独排列,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时请看清判断题的题号。

以上试题均为客观性试题,全部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成绩无效!!!一、单项选择题:(第1~60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在答题卡上涂黑。

每小题0.5分,共30分)1.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举办主体主要是( )。

A.企业 B.政府 C.个人 D.民间组织2.教育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是( )。

A.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方面所需人才B.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C.保障公民的生活质量D.揭示自然和社会规律,促进生产力发展3.下列属于准公共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是( )。

A.公共图书馆B.群众文化事业C.普通高中教育D.科技开发类研究A.多元化的投资和经营补偿制度B.科学民主的领导制度C.完善的具体运作制度D.健全的事业单位法人制度7.现代事业制度的核心是( )。

A.现代事业组织B.政府组织C.多样化的组织模式D.健全的事业单位法人制度8.在改革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其最大的阻力来自于( )。

A.对利益关系的调整B.传统观念C.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D.社会舆论9.事业单位变更登记主要体现了事业单位管理的( )。

A.灵活性原则B.动态性原则C.全程性原则D.追踪性原则10.要实现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转变,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关键是建立和推行( )。

A.考核制度 B.聘用制度 C.职称制度 D.工资制度11.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党的思想路线C.党的基本路线D.社会主义本质12.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3.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B.社会文化的极大繁荣C.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D.政治的高度民主14.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于( )。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15.十七大报告指出,当前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A.改革创新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中华文化16.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

A.竞争机制 B.价格机制 C.供求机制 D.风险机制17.独立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最主要的市场主体是( )。

A.政府 B.居民 C.市场中介 D.企业18.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

A.按劳分配为主体,按需分配为补充B.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C.适当缩小按劳分配范围,逐步扩大其他分配方式D.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9.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A.个体业主制企B.合伙制企业C.公司制企D.“三资”企业20.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涵是( )。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21.政府制定并实行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引导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调节收入分配,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属于政府职能中的( )。

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D.管理国有资产22.社会成员及其亲属或遗孀,在遭遇工伤、死亡、疾病、年老、失业、生育等风险时防止收人中断、减少或丧失,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权利的社会保障制度是( )。

A.社会福利 B.社会保险 C.社会救助 D.社会优抚23.劳动力的技能与市场所需的劳动力技能不相适应所引起的失业被称作( )。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24.下列选项中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

A.行政立法 B.行政征收 C.行政指导 D.行政处罚25.在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共同犯罪人就是( )。

A.王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26.我国刑法在处罚单位犯罪时采用的原则是( )。

A.一罚制原则B.两罚制原则C.三罚制原则D.不罚制原则27.我国《证券法》规定证券交易所会员一般不得少于( )人。

A.30 B.20 C.15 D.4028.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不包括( )。

A.保险人B.被保险人C.受益人D.保险人的辅助人29.根据新《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

A.15天 B.20天 C.一个月 D.两个月30.根据新《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通知用人单位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3日B.5日 C.15日 D.一个月3 1.公文的语言要求是( )。

A.活泼、形象、生动、华丽B.严肃、威严、统一C.专业化、理论化、抽象化D.严谨周密、简洁明了、庄重得体32.下列公务性文体中属于上行文的是( )。

A.指示B.报告C.批复D.命令A.直接行文 B.逐级行文 C.多级行文 D.越级行文37.公文语句的主要特点是( )。

A.含义完整确切,在文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B.多使用复句C.多使用省略句D.不可使用非主谓句38.决定的主要特点是( )。

A.政策性与执行性B.强制性与教育性C.客观性与科学性D.规范性与领导指导性3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通知的写作要求的是( )。

A.主题集中B.重点突出C.语言生动D.讲求时效40.由法定责任者履行法定的事务处置权的决策性活动是( )。

A.拟办 B.承办 C.批办 D.注办4 1.公文的作者是指( )。

A.收文机关 B.发文机关 C.撰稿人 D.签发人42.下列公文中不属于需要清退范围的是( )A.经本人审阅的领导人的讲话稿B.绝密公文C.有重大错漏的公文D.被明令撤销的公文43.在公文的稿本中,已经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是( )。

A.试行本 B.暂行本 C.正本 D.定稿44.人人都有缺点,都有不足,不应该对自己高抬贵手,对别人( )。

A.严格要求 B.置若罔闻 C.吹毛求疵 D.不依不饶45.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创业难,守业更难B.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非经批准不得动用流动资金D.她走了一个多小时了46.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来( )。

A.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值得每个人的深思。

B.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应该值得每个人所深思。

C.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D.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是值得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47.1,-2,7,-20,( )。

A.4B.36C.6 1D.7248.在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花坛周围每隔1米栽一棵价格为20元的树,需要资金多少?( )A.400元, B.480元 C.500元 D.520元49.倾销是指垄断资本家为了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国外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以远远低于国内外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抛售商品的一种行为。

下列行为属于倾销的是( )。

A.某国企业为了挤垮中国民族产业,将其胶卷低于成本6元出售给中国消费者B.甲省的猪肉价格普遍比乙省的便宜C.中国某皮鞋出口公司为打开销路,在欧洲五国开展“买一送一”优惠活动D.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小麦,由于途中被水淋坏,以原价的五折出售50.能力指从事各种活动.适应生存所必需的且影响活动效果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能力决定了人们可以达到的绩效水平。

能力又可以分为智力和躯体能力,它不同于知识和技能。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行为属于能力的范畴?( )A.小余的车开得不错,领导亲自点名要他做专职司机B.小刘能背圆周率到小数点后200位C.小方今年拿到了博士学位D.小牛是个爱鸟迷,他可以跟你说三天三夜关于小鸟的故事5 1.小张比小孔重;小刘比小马重;小马比小王轻;小孔跟小王一样重。

据此可知( )。

A.小张比小马重B.小孔比小刘轻C.小刘比小张重D.小孔比小马轻52.政府之间在包干形式、收支基数以及上解额和补助数额等方面,都是通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谈判确定的,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各省的政策也不尽一致。

而且,在包干体制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相互挤占财政收入的问题,这样的包干体制事实上是包而不干,缺乏制度化的约束手段。

由此可见( )。

A.包干体制应该予以完善B.包干体制是有一些问题存在的C.包干体制不能取消D.包干体制随意性大,很.不规范53.道德与法律,都是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

当然,两者在协调对象、内容和手段上存在不同,但道德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此可见( )。

A.只有以德治国,才能使社会稳定B.必须把道德与法制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治理社会C.道德在协调人际关系上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了D.法律可以代替道德来协调人际关系54.电子商务是指通过数字通信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以及资金的转账。

下列不属于电子商务的是( )。

A.中华网每天向人们免费提供大量信息B.某新华书店建立自己的主页,提供网上订购图书业务C.网络书店在网络上接受订单,通过邮寄的方式交付书籍D.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网络银行实现转账支付55.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的事项。

下列不属于构成国家秘密要素的是( )。

A.依照法定程序确定B.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C.在一定时间内限制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D.领导人不允许则不可以公开56.在计算机语言中有一种逻辑运算,如果两个数同一位上都是。

时,其和为o;一个为o,一个为1时或两个都是l时,其和为l。

那么( )。

A.如果和为I,则两数必然都是IB.如果和为l,则两数中至少有一个为OC.如果和为O,则两数必然都为OD.如果和为0,则两数中可能有一个为l57.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所有的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刻欺骗所有的人。

”如果林肯的这个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假的?( )A.林肯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骗B.一个人可能会在某个时刻受骗C.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D.骗人的人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58.有这样一种假说:冬眠是一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

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机能上获得了进化,例如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

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某些哺乳动物在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从而具备了冬眠的功能B.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C.冬眠的哺乳动物比起人类来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机制D.冬眠的哺乳动物和非冬眠的哺乳动物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体温是否可以调节59.政府应该不允许烟草公司在其营业收入中扣除广告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