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第一章 练习、答案
SQL课后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关系型数据库—基本概念和操作课后习题:========【注意:每一章后面的课后习题,是作业,也是期末考试主要的题源,期末试卷中约50分的试题就从这些题目中选取】1.各用一句话说明以下概念关系数据库,实例,属性,域,记录(元组),候选键,主键,外键1)一个关系数据库是由若干二维表和表之间的关联组成,这个库也叫一个“实例(instance)”。
2)表的第一行是“表头”,它并不是数据,而是说明每一列的数据应该“是什么”,以及取值范围和其它约束条件,“表头”的每个字段叫属性(attribute),属性的取值范围及其他约束条件叫域(field)。
属性是描述数据的数据,叫元数据。
3)每个表的各个属性不能重名,不同表的属性可以重名。
一个表也可以叫一个关系,表中的数据,有的是本表实体的数据,有的是与其它表的联系,比如“表8:选课表”,“课程号”和“学号”列是联系。
4)每张表从第二行往后是数据部分、每一行叫一条记录,或一个元组。
记录中的每一列可以叫一个字段。
6.每张表至少应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属性,可以唯一的确定一条记录,这种属性叫候选键(candidate key),比如,表5:“学生表”的“学号”肯定是候选键,而“姓名”如果加上不允许重复的约束条件,也是候选键,否则不是。
5)当一个表中有多个候选键,可以从中任选一个作为主键(prime key) ,当一个表只有一个候选键,它自然就是主键。
主键可以是数值,可以是字符串或其它类型,但无论如何主键的值不能为空,不同记录的主键值也不能重复。
6)外键(foreign key):在本表中是主键,而在其它表中可能不是主键,叫外键。
比如,“表8:选课表”的“课程号”和“学号”在该表中都不是主键,是可以重复的。
而在“表7:课程表”和“表5:学生表”中,却是各自的主键。
外键说明了一个表和另一个表的关联,是关系数据库中重要的键。
第二章关系型数据库—SQL语言本章习题(1)本章“8 小结”表中提到的重点关键词、谓词、句型、概念。
数据库与SQL查询教材第1、7、8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1解答1.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处理?解:1)数据是记录现实世界中各种信息并可以识别的物理符号,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2)信息是数据所包含的意义。
3)数据处理是指利用计算机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存储、加工、计算、分类、检索、传输等处理。
2.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什么?解: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对象和对象具有的特性、对象间的联系的集合,它是对数据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数据的约束条件是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必须满足给定要求。
3.举例说明实体的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关系。
解:一对一:班长与班级的关系一对多:班级与学生的关系多对多:学生与课程的关系4.试画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E-R模型。
解:设计一个商品销售数据库,此数据库中保存有商品记录,包括商品号、名称、单价、类别、单位。
客户记录包括客户号、客户名、客户地址、联系。
一个客户有多个地址。
销售记录有客户、商品、销售数量、订货日期和发货地址。
商品关系(商品号、商品名称、单价、类别、单位)客户关系(客户号、客户名、联系方式)客户地址关系(客户号、地址)订货主关系(订货号、客户号、订货日期、发货地址)订货明细关系(订货号、商品号、销售数量)5、解释参照完整性的含义,什么是参照关系?什么是被参照关系?解:参照完整性是指参照关系K中外部关键字的取值必须与被参照关系R中某元组主关键字的值相同,否则违法了参照完整性约束。
外码所在的关系是参照关系。
主码所在的关系是被参照关系。
6、解释选择、投影和自然联接操作的含义,参与自然联接操作的二个关系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其生成的结果关系属性满足什么条件,元组满足什么条件。
解:选择操作:给定一个关系,从中筛选出满足某种条件的记录(或元组)的过程投影操作:给定一个关系,从中只检索期望得到的字段(或属性)的过程称为投影。
SQL练习题及答案1(合集五篇)

SQL练习题及答案1(合集五篇)第一篇:SQL练习题及答案1SQL练习题:商品销售数据库商品销售数据库Article(商品号 char(4),商品名char(16),单价 Numeric(8,2),库存量 int)Customer(顾客号char(4),顾客名 char(8),性别 char(2),年龄 int)OrderItem(顾客号 char(4),商品号 char(4),数量 int, 日期date)1.用SQL建立三个表,须指出该表的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对性别和年龄指出用户自定义的约束条件。
(性别分成男女,年龄从10到100)。
顾客表的数据用插入语句输入数据,其它两表可用任意方式输入数据。
create table OrderItem(顾客号char(4),商品号char(4),日期datetime,数量 smallint,primary key(顾客号,商品号,日期),foreign key(商品号)references Article(商品号), foreign key(顾客号)references Custommer(顾客号));2.检索定购商品号为…0001‟的顾客号和顾客名。
select distinct 顾客号,顾客名from OrderItem where 商品号='0001'3.检索定购商品号为…0001‟或…0002‟的顾客号。
select distinct 顾客号 from OrderItem where 商品号='0001' or 商品号='0002';4.检索至少定购商品号为…0001‟和…0002‟的顾客号。
select 顾客号 from OrderItem where 商品号='0001' and 顾客号 in(select 顾客号 from OrderItem where 商品号='0002');5.检索至少定购商品号为…0001‟和…0002‟的顾客号。
《关系数据库与SQL语言》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关系数据库与SQL语言》第一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 实体完整性要求主属性不能取空值,这一点通常是通过(B)A. 定义外键来保证B. 定义主键来保证C. 用户定义完整性来保证D. 关系系统自动保证2. 建立在计算机外部设备上的结构化的、有联系的数据集合是(A)。
A. 数据库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结构D. 数据文件3. 英文缩写 DBA 是代表(B)。
A. 数据库管理系统B. 数据库管理员C. 数据定义语言D. 数据操纵语言4. 数据库设计中,在概念设计阶段可用 E — R 方法,其设计出的图称为(A)。
A. 实体联系图B. 实用概念图C. 实体表示图D. 实物示意图5. 在概念设计阶段可用 E —R 图,其中“矩形框”表示实体,(D)表示实体间联系。
A. 圆形框B. 椭圆框C. 箭头D. 菱形框6. 一个教师能开多门课程,一门课程有许多教师会开,实体课程与实体教师间是(C)。
A. 一对一的联系B. 一对多的联系C. 多对多的联系D. 多对一的联系7. 两个不同型实体间(B)。
A. 只有一种联系B. 可以有多种联系C. 不能有联系D. 只有多对多的联系8. 不是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模型是(D)。
A. 层次模型B. 网状模型C. 关系模型D. 多用户型9. 对于两实体间 m:n 联系,必须对“联系”单独建立(D),用来联系双方实体。
A. 一个实体B. 一个属性C. 一个指针D. 一个关系10. 模式的逻辑子集通常称为(C)A .存储模式B .内模式C .外模式D .模式11.要保证数据库物理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 B ) 。
A. 模式B. 模式与内模式的映射C.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D. 内模式12.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 ( C ) 。
A. 数据共享B. 数据完整性C. 数据冗余很高D. 数据独立性高13. 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 D ) 。
A. 数据B. 数据模型C. 数据之间的联系D. 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14.表示数据库的概念模型一般使用 ( C) 。
sql基础1:练习和答案

Table of Contents
Practices for Lesson I................................................................................................................ 3 Practice I-1: Introduction ................................................................................................ 4 Practice Solutions I-1: Introduction ................................................................................ 5 Practices for Lesson 1 ............................................................................................................. 11 Practice 1-1: Retrieving Data Using the SQL SELECT Statement .............................. 12 Practice Solutions 1-1: Retrieving Data Using the SQL SELECT Statement .............. 16 Practices for Lesson 2 .........................
SQL语言章节练习答案

SQL 语言章节练习答案一、设有如下关系模式: student(SNO, SNAME , SEX ,BIRTHDAY, CLASS) teacher(TNO,TNAME,SEX,BIRTHDAY,PRO F,DEPART) PROF 为职称,DEPART 为系别 course(CNO, CNAME, TNO) score(SNO, CNO, DEGREE) DEGREE 为成绩 写出实现以下各题功能的SQL 语句: 1.查询至少有2名男生的班号;——(难) SELECT CLASS FROM student WHERE SEX='男' GROUP BY CLASS HAVING COUNT(*)>=2; Having 语句用来对结果集进行附加筛选,通常与group by 语句一起使用。
************************************************************* 2.查询不姓“王”的同学记录;——(易)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NOT LIKE '王%' 3.查询每个学生的姓名和年龄;——(难) SELECT NAME,2007-year(BIRTHDAY) FROM student 4.查询学生中最大和最小的birthday 日期值;——(中) SELECT MAX(BIRTHDAY), MIN(BIRTHDAY) FROM student 5.查询学生表的全部记录并按班号和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中) 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CLASS,BIRTHDAY DESC 6.查询男教师及其所上的课程;——(中) SELECT , ame FROM teacher , course WHERE teacher.no=course.tno and teacher.sex='男' 7.查询最高分同学的学号,课程号和成绩;——(中) SELECT * FROM score WHERE degree= ( SELECT max(degree) FROM score ) 满足嵌套子查询的条件(最后投影的属性列可以在一个表格中给出) **************************************88 8.查询和“李军”同性别并同班的所有同学的姓名;——(中) SELECT 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ex= ( SELECT sex FROM student WHERE name='李军' ) and class= ( SELECT class FROM student WHERE name='李军' ) 要习惯用多重条件的复合运算来做题 9.查询选修“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的男同学的成绩表;——(中) SELECT * FROM score WHERE no IN ( SELECT noFROM studentWHERE sex='男')andcno=(SELECT cnoFROM courseWHERE cname='数据库系统概论')10查询所有未讲课的教师的姓名和所在系别;——(难)S ELECT name, departFROM teacherWHERE NOT EXISTS(SELECT *FROM courseWHERE course.tno=teacher.no)11.查询“计算机系”教师所教课程的成绩表;——(难)SELECT *FROM score , teacher , course WHERE teacher.depart='计算机系'and teacher.no=course.tnoand o=o思路:涉及到三个表格,教师信息表,课程信息表,以及成绩表teacher ->计算机系教师教授的课程代码(teacher,course)teacher.no=course.tnoscore-> 此课程的成绩表(course,score)o=o+ 限制条件 teacher.depart='计算机系'缺一不可!!!!!!!!12.查询选修“5623”课程,且成绩高于“001”号同学成绩的所有同学的记录;——(难)SELECT *FROM student , scoreWHERE student.no=score.noand cno='5623' and degree>(SELECT degreeFROM scoreWHERE no='001'and cno='5623')13.查询最低分大于70,最高分小于90的学生的学号;——(中)SELECT noFROM scoreGROUP BY noHAVING min(degree)>70and max(degree)<9014.查询成绩在60到100之间的所有记录;——(中)SELECT *FROM scoreWHERE degree BETWEEN 60 AND 10015.查询成绩比该课程平均成绩低的同学的成绩表;——(相关子查询)(难)SELECT *FROM score aWHERE degree <(SELECT avg(degree)FROM score bWHERE o=ogroup by o)16.查询所有女教师和女同学的姓名、性别和生日;——(中)SELECT name, sex, birthdayFROM teacherWHERE sex='女'UNIONSELECT name, sex, birthdayFROM studentWHERE sex='女'17.查询“计算机系”和“无线电系”的教师的姓名和职称;——(中)SELECT name, profFROM teacherWHERE depart='计算机系' OR depart='无线电系’'18. 建立一个学生课程成绩视图V-SSC(NO, NAME, CNO, CNAME, DEGREE);CREATE VIEW V-SSCASSELECT student.no,, cno, cname, degreeFROM student,course,scoreWHERE student.no=score.no AND o=o19从视图V-SSC上查询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的同学的NAME, CNAME 和DEGREE。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2012)配套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数据库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数据库中不但需要保存数据,而且还需要保存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B.由于数据是存储在磁盘上的,因此用户在访问数据库数据时需要知道数据的存储位置C.数据库中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D.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2.数据库系统中将数据分为三个模式,从而提供了数据的独立性,下列关于数据逻辑独立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当内模式发生变化时,模式可以不变B. 当内模式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可以不变C. 当模式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可以不变D. 当模式发生变化时,内模式可以不变3.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D.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据的效率4.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属于( A )A.系统软件B.工具软件C.应用软件D.数据软件5.下列模式中,用于描述单个用户数据视图的是( C )A.内模式B.概念模式C.外模式D.存储模式6.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D )A.相互调用B.数据库管理系统调用操作系统C.操作系统调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并发运行7.数据库系统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C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数据的存储结构D.不会因为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8.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有关,操作系统的类型决定了能够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B.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必须经过操作系统实现才能实现C.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不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D.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户隐藏了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和文件名9.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
SQL第1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题1.SQL Server 2005包括哪些版本?2.如何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查询数据?3.简述SQL Server 2005的配置要求。
1、SQL Server 2005的版本有:SQL Server 2005 Enterprise Edition(企业版)、SQL Server 2005 Standard Edition(标准版)、SQL Server 2005 Workgroup Edtition(工作组版)、SQL Server 2005 Developer Edition(开发版)、及SQL Server 2005 Express Edition(简易版)。
2、在Management Studio中,单击工具栏左侧的“新建查询”按钮,即可打开查询分析器,输入SQL语句后,单击工具栏中的“执行”按钮,执行此SQL语句,并将查询后的结果显示在结果窗口中。
3、硬件要求:(1)监视器:SQL Server图形工具需要VGA或更高分辨率,分辨率至少为 1024×768 像素。
(2)处理器:Pentium III 600MHz以上。
(3)内存:SQL Server 2005 Express Edition最小内存为192MB,其他版本最小内存为512MB。
(4)硬盘空间:实际硬盘空间要求取决于系统配置和选择安装的应用程序和功能。
软件要求:(1)网络软件:64 位版本的SQL Server 2005的网络软件要求与32位版本的要求相同。
Windows 2003、Windows XP和Windows 2000都具有内置网络软件。
(2)浏览器:所有SQL Server 2005的安装都需要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6.0 SP1或更高版本,因为Microsoft管理控制台(MMC)和HTML帮助需要它。
(3)Internet信息服务: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Reporting Services (报表服务)需要IIS 5.0以上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
► 数据库系统对软、硬件的要求: ►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结构化 数据共享性好,冗余度低 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模型
► 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对象,事物和过程。 如学生张三、工人李四、部门的一次订货,某位 老师在某系工作。
► 实体集(Entity
Set):
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如全体学生。
► 超集: ► 子集:
► 联系(Relationship):
实体内部以及实体之间的相互关联。 如学生与老师间的授课关系,学生与学生间有班长关系。 联系也可以有属性,如学生与课程之间有选课联系,每 个选课联系都有一个成绩作为其属性。 同类联系的集合称为联系集。
数据库体系结构
► 模式的分级:
为了提高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使数 据库的用户观点,即用户看到的数据库,与数据 库的物理方面,即实际存储的数据库区分开来,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是分级的。
►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
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商会)提出模式、 外模式、存储模式三级模式的概念。三级模式之 间有两级映象。
► 教材: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基础 ► 上机环境: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第一章 概述
► 数据库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 数据模型
► 数据库体系结构
基本概念
► 信息:客观事物及事物之间联系的抽象反映。 ► 数据:
将参与联系的实体用线 段连接,同时标明联系 类型 用菱形表示实体 间 是指描述构成对象的数据项间及对象间联系的数 据组织形式。
► 常用结构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用树状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 网状模型:用网状结构表示实体之间联系。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 面向对象模型:对象的模型化
数据库体系结构
应用A 应用B 应用C 外模式2 应用D 应用E
外模式1 外模式/模式映象
外模式3
模式 模式/内模式映象
内模式
数据库
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可以是数值 数据,也可以是非数值数据,如文本、声音、图 像等。 经数字化后存入计算机。 必须经过解释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 信息是各种数据所包括的意义。
► 数据处理经过手工处理、机械处理、电子处
理三个阶段。 ► 数据处理:数据收集、转换、组织,数据的 输入、存储、合并、计算、更新,数据的检 索、输出等一系列活动。 ► 数据管理:计算机对数据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包括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存储、检索 和维护。
职工
1
管理
1
部门
一对多:
E1中的一个实体与E2中n(n≥0)个实体相联系,并且 E2中的一个实体与E1中至多一个实体相联系。 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班主任”联系。
教师
1
班主任
n
学生
多对多:
E1中的一个实体与E2中n(n≥0)个实体相联系,并且 E2中的一个实体与E1中m(m≥0)一个实体相联系。 如“学生”和“课程”之间的“选修”联系。
Relationship Model),用E-R图来描述概 念模型。 ► 观点:世界是由一组称作实体的基本对象和 这些对象之间的联系构成的。
基本E-R图要点
例:学生选修课程
姓名 学号 系别
用椭圆表示实体 的属性
课程名
先修课 主讲老师
用无向边把 实体与其属 性连接起来
学生
m
选修
成绩
n
课程
用矩形表示实体集,在框 内写上实体名
三级模式
► 外模式(External-Schema):
用户的数据视图。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模式 的子集。
► 模式(Schema):
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 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
►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又称存储模式。数据的物理结构及存储方式。
► 元或度(Degree):
参与联系的实体集的个数称为联系的元。 如学生选修课程是二元联系,供应商向工程供应零件则 是三元联系。
联系
► 二元联系集的映射基数
设有两个实体集E1, E2 , 一对一:
E1中的一个实体与E2中至多一个实体相联系,并且 E2中的一个实体与E1中至多一个实体相联系。 如“职工”与“部门”之间的“管理”联系(假定每个部门只有一 个经理,一个职工不能兼任两个部门经理。 注:一对一不是一一对应。
程序 1
数据 1
程序 2
数据 2
► 二: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计算机不但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管理。 外存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设备。 有了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一般称为文件系统, 包括在操作系统中。
程序 1 文件管 理系统
文件 1
程序 2 程序 3
文件 2
文件 3
一对多:
►设有n个实体集E1 ,
时,至多有一个实体ei ∈ Ei与之相联系,则称有一 个从Ei到E1 , … , Ei-1 , Ei+1 , … , En的一对多联系。 ►如“供应商”,“项目”,“零件”之间的“供应” 联系。 零件
n
Ei+1 , … , En ,分别给定实体e1 , … ,
E2 , … , En ,若对于 E1 , … , Ei-1,
学生
m
选修
n
课程
► 一个实体集内的二元联系
一对一:ei E,至多存在一个ej E,与之相 联系(j≠i)。
►如“职工”之间的“配偶”联系。
职工
一对多: 职工
1 1
配偶
►如“职工”内部的“领导”联系
n
1
领导
多对多:
►如“零件”之间的“构成”联系
零件
m
n
构成
► 多个实体集间联系的情况
►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 属性来刻画。 例如,学生可由学号、姓名、年龄、系、年级等 组成。
► 实体型(Entity
Type):
实体名与其属性名集合共同构成实体型。 例,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年级)。 注意实体型与实体(值)之间的区别,后者是前者的一 个特例。 如(9808100,王平,21,男,计算机系,2)是一个实体。
e
e ,e
i-1
i+1
,…,
p
项目
m
供应
n
供应商
实体(型)间两种扩展的联系
► 嵌套:
如果一个实体集A附属与另一个实体集B的属性, 则说A嵌套于B。
► 继承:
如果实体集B是A的一个子集且具有比A更多的属 性,则说B中的实体继承A的所有属性。
E-R图
► 1976年,P.P.S.Chen提出E-R模型(Entity-
两级映象
► 外模式/模式映象:
定义某一个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映象 定义通常包含在各外模式中。当模式改变时,修 改此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可 以保持不变,称为逻辑独立性。
► 模式/内模式映象:
定义数据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存储结构改变时,修改此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 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称为物理独立性。
►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阶段(60年代后期以
来):
应用程序1
数据库管理 系统DBMS 应用程序n
数据库
► 在当前信息资源海量化,信息渠道多元化,
信息载体多样化,信息传播扁平化的互联时 代里,数据管理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呈现了 面向应用多元处理的趋势。 ► 具体表现在由采集、分类、整理过渡到挖掘、 分析、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阶段。
SQL Server 2005 数据 库原理与应用基础
张伟疆 Email:zwj@
课程目标
► 了解,并结合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深入理解数
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 掌握关系数据模型及关系数据语言,能熟练 应用SQL语言表达各种数据操作。
课程教参
► 数据库管理系统: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功能:数据定义(DDL),数据操纵(DML),数据 库的建立和维护,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通信功 能。
用户
用户
用户
数据库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 应用开发工具 应用开发工具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
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硬 件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 一: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量小、结构简单,如高 阶方程、曲线拟和等)。 外存只有磁带、卡片、纸带等,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设 备。 没有操作系统,没有数据管理软件(用户用机器指令编 码)。 用户负责数据的组织、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输出 等细节。 数据完全面向特定的应用程序,每个用户使用自己的数 据,数据不保存,用完就撤走。
数据库系统(DBS)
► 数据库(DB)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 数据库管理员(DBA)
► 用户(应用程序员和终端用户)
► 系统运行环境(包括软硬件)
► 数据库:
存放数据的仓库 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 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 存储,具有高度的结构化、具有较小的冗余度、 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 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