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合集下载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 起源
1.智者学派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 ) A A人和人类社会 B道德
C自然界
D自然科学
2.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 “人”逐渐成 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 是( )
A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界的兴趣
B民主制度的发展,使公民在社会政治生 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C他们认为对自然界的研究对人类社会发 展无益 D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研究 “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
B由人所制定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人的价值和尊严是至高无上的 D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 一样的
5.智者学派思想最主要的意义是 ( )
B
A促进了当时民主制度的发展 B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C使唯物主义得到发展
D打击了奴隶制度
6.苏格拉底对知识的哲学观点是(
A
B
3.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有(
①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②认为一 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 物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 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 求一律 ④强调人的价值
A①② C②③④ B ③④ D①②③④
D

4.“人是万物的尺度”,对此最准确的理 解是( )
C
A神是不存在的,人是万物的主宰和中心


①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 识才能达到善 ②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 要根源 ③ 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④最 高的知识就是对“恶’这个概念的认识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7.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这里的“新”是指( ) A A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 学问 B首次用观察得到的经验来解析纷纭 复杂的自然现象 C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 社会 D开创了逻辑思维新领域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导入:何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humanism),又译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

一、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至前4 世纪)材料: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出现了第一批职业教师。

这些人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智者(Sophists)。

那时,人们把凡是有智慧、有能力的人,都称为智者。

但智者作为一个学派的名称,始于与德谟克利特同乡的普罗泰格拉,他是智者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以教授辩论术、修辞学、文法为职业。

他第一个宣称自己是智者,是教人智慧的教师。

从此,人们就把那些专门教书、教人以雄辩术和其他科学知识并收取学费的人,称为智者。

智者学派并不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学术团体,很多人都是教师和知识分子,他们自觉地承担起了启蒙民众的作用,向民众传授辩论术、修辞学、市政学和人性知识等(自然哲学不在其教授的范围),从而使这些公民适合于雅典的民主制,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

1.背景:(1)政治: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经济:工商业的繁荣。

解说:普罗泰戈拉生在阿布德拉城,公元前445年,他从故乡阿布德拉来到雅典从事教育活动,创办了传授“智慧之课”的学校,凡是愿意来学习的人,只要缴纳一定学费,就可以入学听课。

他在雅典住了很久,与伯利克里是好朋友,经常与伯利克里讨论问题,伯利克里因而培养了自己的雄辩才能。

后来普罗泰格拉因"不敬神灵"被控,被雅典政府判处死刑,著作《论神》被焚,不得不逃出了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遇到风暴逝世。

2.思想: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解说:普罗泰格拉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意思是说,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

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

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

高二历史 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共34张PPT)

高二历史 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共34张PPT)
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3、对于社会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根据智者学派言论概括其思想:
他们关不于存神在,否。我定既神不是知一道切他的们的尺存度在,—也—不普罗知泰格道拉
不存人在是的万事物物的人不尺存是度在万,的是物尺存度的在。尺的度事物存在—的—普尺罗度泰,格拉也是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
D
4.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
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
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5.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
苏格拉底 法。
影响:
四种美研德究:人性本身,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
要表现智,慧使哲正学义真正勇成敢为一节门制研究“人”的学问。
苏格拉底和智者思想有何异同?
相同点: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
不同点: 智者学派认为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
的;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 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 一定
一、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的背景
材料1:爱琴海和东地中海的曲折海岸和多岛而不广阔的海域,使
希腊人很快进入到以通商航海和手工业为
主。
航海、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顾准文集》
材料2: 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
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是古希腊人开始
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 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背景
人的地位提高
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 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 突出。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背景
独特的地理环境
三面环海,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 阻隔。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背景
西方人文主义出现的背景 西方人文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智者学派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更改数据图表
This is a subtitle for your presentation
10、 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 面下恹恹欲睡。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又轻柔的一 缕缕编织着麻花辫。她脸上写满笑意,似乎满心的慈爱永远装不下,溢到嘴边。流到眼角,纺织进长长的。麻花 辫。阳光亲吻着长发,像散上了金粉,闪着飘忽的光辉。女儿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不停地说着什么,不时把 母亲逗出会心的微笑,甜美的亲情融化了冬的寒冷,使萧索的冬景旋转出春天的美丽。 11、 太阳终于伸出纤纤玉指,将青山的柔纱轻轻褪去。青山那坚实的肌胸,挺拔的脊梁坦露在人们的面前,沉静 而坚毅。不时有云雾从它的怀中涌起,散开,成为最美丽的语言。那阳光下显得凝重的松柏,那苍茫中显现出的 点点殷红,那散落在群山峰顶神秘的吻痕,却又增添了青山另外的神秘。 12、 原野里那郁郁葱葱的植物,叫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秋天的萧索,勃勃生机与活力仍在田间高山涌动。谷子的叶 是墨绿的,长而大的谷穗沉甸甸地压弯了昨日挺拔的脊梁;高粱仍旧那么苗条,满头漂亮的红缨挥洒出秋的风韵; 那纵横原野的林带,编织着深绿浅黄的锦绣,抒写出比之春夏更加丰富的生命色彩。 13、 终于,心痛,心碎,心成灰。终于选择,在月光下,被遗忘。百转千回,早已物是人非;欲说还休,终于咫 尺天涯;此去经年,你我终成陌路。爱你,终是一朵花开至荼糜的悲伤,一只娥飞奔扑火的悲哀。 14、 世界这么大,能遇见,不容易。心若向阳,何惧忧伤。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 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屈服于痛苦的弱者。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 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 15、 孤独与喧嚣无关,摩肩接踵的人群,演绎着身外的花开花谢,没谁陪你挥别走远的流年。孤独与忙碌迥异, 滚滚红尘湮没了心境,可少了终点的奔波,人生终究一样的苍白。当一个人成长以后,在他已经了解了世界不是 由鲜花和掌声构成之后,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多么可贵。 16、 生活除却一份过往和爱情外,还是需要几多的遐思。人生并不是单单的由过往和爱情符号所组成的,过往是 人生对所有走过岁月的见证;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轻若飞花,轻似落霞,轻如雨丝;因为简单,才洞悉 心灵之静,静若夜空,静似幽谷,静如小溪。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新人教版必修3)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新人教版必修3)
2011-11-12
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
①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
进作用
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探索范围:宇宙自然 探索范围:宇宙自然——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 主要内容:人 性、人与社会 、人与人 主要内容:
消极作用: 消极作用:
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 性,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困境 ——容易陷入
2011-11-12
8.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 8.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 实现社会和谐 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 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 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下列哲学思想 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直接借鉴意义 的是( 的是(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A.“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 B.“know yourself ” 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C.“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D.“最初偏离真理毫厘, D.“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缪 之千里” 之千里”
2011-11-12
2..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 2..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 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 C A.古希腊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A.古希腊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成为社会的中心 B.人成为社会的中心

C.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C.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D.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宗教的怀疑 D.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宗教的怀疑
2011-11-12
4.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 4.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 放运动, 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 题是( 题是( D )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第5课 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5课  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B
3.(2010· 浙江文综12)论文的关键词对 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 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 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 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D
1.(2011年北京卷,20)某位古希腊哲学 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 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B
பைடு நூலகம்
2.(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27)苏格拉底 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 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 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 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 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 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4、思想主张: (1)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3)社会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二、苏格拉底的思想 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1、背景 雅典社会风俗日下,道德沦丧 2、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主张“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 人生,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 起源:古希腊时期 发展:文艺复兴时期 成熟:启蒙运动时期 强调人的价值 主张发展个性 构建理想社会
一、智者学派
BC5C,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1、背景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研究主题: 人和人类社会 3、研究范围: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 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 范等

原创8: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原创8: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他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 二十年,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 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 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后被马其顿国王聘为亚历山大的教师。数年后,他回 雅典开办学校,边教学边著述。他的著作丰富,内容 广泛,现存47部著作。他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 逻辑学。
欧提勒士振振有词地回击说:“如果我胜诉了,那 么根据法院判决我当然不用付钱;如果我败诉,根 据合同我也不应付钱,总之,我决不会付钱。”
4.评价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 进步性: (1)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局限性: 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 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苏格拉底之死 罪名:不敬神和败坏青年
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 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 的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眼泪。毒酒的作 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 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留下的遗言是: 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 上这笔债。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何谓“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humanism) 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以 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主张灵肉和谐、 立足于现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 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民主政治发展;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1.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版 历 史
的老百姓正为战争造成的缺吃少穿愁苦着
。而老普的实用主义,恰对众人的心思。
人既然是万物的尺度了,那么,咱就不管
是非曲直,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因此,
老普一炮走红,四面八方的小青年们,纷
纷揣着银子投奔到老普门下求学。老普开
始职业教师的生涯。
一第、一单人元是万物的尺度-----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经自幼随父学艺,后来,当过兵,曾经三次参战。大约

在40岁左右苏格拉底出了名,并进人五百人会议。大约
版 历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且宣

传其他的新神,败坏青年”的罪名被判有死罪。在收监
期间,他的朋友买通了狱卒,劝他逃走,但他拒绝了,
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的法律,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
人 教 版 历 史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作 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作希腊的孟子。那么二者有哪些地方相 似,哪些地方又不同呢?
1、主张的不同点
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但是,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1、柏拉图
研究主题:人类社会; 代表作:《理想国》
主张:理性思考
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意义
他鼓励人们独立思考问题
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理想国》一书中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 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有正义感和理性的闲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 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人 教 版 历 史
➢4、智者学派的影响
(1)这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如他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是万物的尺度。
(1)探索主题(对象): 人和人类社会
(2)思想主张 ①强调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3)评价:
积极性:强调人的作用、否定神的意志,体现
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局限性:
过分强调个人作用,忽视制度、法律 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
⊙【学思之窗】
半费之讼: 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格拉一半学费,
剩下一半,等欧提勒士以后打赢了第一 场官司再付; 如果第一场官司打输了,则证明普罗泰 格拉教学效果不佳,那么欧提勒士剩下 的另一半学费就可以免去不交。
《隐士和熊》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 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 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 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苏格拉底的演讲
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苏格拉底和他的两个弟子
——哲学家西塞罗
《苏格拉底之死》——壮丽的日落
苏格拉底之死
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有罪,罪名主要两项:不敬神和腐蚀 青年。有501人作为审判官,最后以280票对220票认为苏格拉 底有罪,并判死刑。朋友们打算营救他逃离雅典,但他拒绝了, 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雅典法律,因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 约。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城邦法律不公正,你就不必遵从它们, 但是如果你违反了城邦法律,你仍然必须服从惩罚。
2.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 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 益突出)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衰落
公元前 8世纪
雅典城 邦萌芽
公元前6 世纪初
梭伦改革,
雅典民主制 度基础奠定
公元前6 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改 革,雅典民主 政治确立
公元前5 世纪
公元前4 世纪
城邦制渐衰
伯利克里执政, 雅典民主政治发 展到顶峰
“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 道他们不存在。”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 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 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 谓冷热。
否定神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上述材料体现了普罗泰格拉哪些思想主张?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 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何谓“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
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 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立足于尘 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①人性, 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②理性,对真理的追求; ③超越性,对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资料搜集:苏格拉底之死的真正原因?
①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 ②否定传统的神,而宣扬自己思想。
问题探究:苏格拉底之死体现了哪些人文精神?其思
想有何影响? 体现了遵守法律,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等人
文精神。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 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想一想: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 有何异同点?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动教动育脑可:以使人认识到灵魂内已有的 这美些德言。论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观点?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 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 人……要认识你自己。 ……你们不能只 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 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 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 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 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 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奥林匹斯山的众神
美 神 维 纳 斯
智 慧 女 神 雅 典

公元前7世纪以前的希腊神话 时代,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 神 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赫拉特利特(公元前6世纪)
自然
“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 纪

中叶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 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 神存在的价值。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线索)
产生 前5C中叶以后(奴隶制)
古希腊人文思想、智者学派等
发展
14-17C(近代)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7-18C
成熟 启蒙运动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都是同一时代,以人和人类社会为 相同点: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
的作用,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
不同点:人的作用,忽视社会道德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 度”,强调道德对人作用,认为美德即知 识
孔子与苏格拉底比较
不 都关注人,人与社会,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同 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点 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C、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它是否对人有利和
符合人性
D、所有的人在教育、财产、种族方面都是平等 的。
5、苏格拉底对古代希腊哲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是
A、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B学问
C、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创立了逻辑学பைடு நூலகம்
7、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B
A、天地万物生死存亡都是神意志的安排,人类不必神
苏格拉底把最后的时间放在与追随者们探讨灵魂不灭的问题。 毒芹草的汁液已经碾好,盛在一只杯子里端了上来。苏格拉底
不动声色地说:把这玩意作奠酒怎么样?克力同恳求苏格拉底 等太阳从地平线上落下去再服食毒药。
苏格拉底把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 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安提丰
3.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自然界的现象 B.人类的伦理道德 C.上天神意的安排 D.法律规范和习俗
4.古希腊最博学的人是 A.柏拉图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课堂练习
1、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源头来处 A
A、希腊 B、罗马 C、意大利 D、英国 2、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以上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何变化?
一、智者学派
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 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 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 由于社会的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 教师”,即“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 艺术——修辞学,争辩的艺术——雄辩术, 据理论证的艺术——辩证法。
⊙学习延伸 阅读材料,想一想,孟子的思想 与古代希腊哪位思想家有何相似之 处?

提示:孟子强调人要爱人,要有羞
耻心,实际上是强调人要有美德,这与苏
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柏拉图 地位:西方哲 学史上第一个
关注焦点:人类社会使体唯系心化论的哲人学。 代 表 作:《理想国》
(1)观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 积极意义和局 限性
积极意义是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 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 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
局限性是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 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 和社会公德。
普罗泰格拉被看作是西方第一次启蒙运 动的先驱,你如何理解?
探究: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智者学派有什么特点?
思考:什么是智者学派?为什么这时候人 们愿意学习雄辩术等知识?
以下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两个年轻人的对话。 依据对话内容,结合必修一所学知识思考:
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民主政治发展,
阿菲尔:你上午去参加公民大会吗? 公民地位提高。 阿里托:希波战争胜利后,我的葡萄酒生意一直很好,
我正要赶往港口送货,然后参奴加隶公制民经大济会的。繁荣 阿菲尔:中午到我家讨论公民发言权问题,如何? 阿里托:不行,我要去听普罗泰格拉老师的课。我想参
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
孔子忧道不忧贫,正人心辟邪说。
苏格拉底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至死不屈。
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
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
相 似
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点 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
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
他们生活的时代也很相似。
孔子,诸侯兼并,动乱频仍,民不聊生。 苏格拉底,城邦纷立,纷争不断。
人类是最高级
(2)地位:
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前384—前322)
■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 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观点、贡献及地位: (1)真理高于一切 (2)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 辑学. (3)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与柏拉图一起,被称为对西方 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力的两人之 一。
加陪审法庭,但演说水平不够。上次与你讨论 的问题想好了吗? 公民参政的实际需要 阿菲尔:“究竟是标枪,还是掷标枪的人,还是主持者 对标枪刺死事件负责?”我思考很久,但没有结论
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
(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原因) 1.古希腊经济的繁荣(在广大奴隶的劳动基
础上,古希腊的文化迅速主发要展原起来因)
费心
B、人的伦理道德
C、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D、追求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方面的秩序
8、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共同点是
A、关注人类社会或生活
A
B、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