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合集下载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知识梳理起源:公元前5C中叶以后,古希腊思想家(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对人的重视兴起发展:14至17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进一步弘扬:17、18C启蒙运动(古希腊神话突出特点——众神的人格化,折射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一、人文主义的含义: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代表及主张:(一)智者学派1、概念:传授智慧的教师2、产生原因:古希腊经济繁荣,民主政治的发展;城邦民主制的发达使人们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这样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显得日益突出;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的本身。

研究领域:人类社会(政治、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3、代表人物①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尺度;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他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评价:体现了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本质,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②安提丰: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评价:看到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当时历史条件下显得难能可贵4、影响:积极:①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起来积极作用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③批判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在当时难能可贵消极: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困境(二)、苏格拉底1、研究课题:人类及其环境作为研究的课题2、思想主张:1)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的真谛2)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3)提倡善良的道德,强调“知德合一”4)优秀个人应具备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的素质3、评价: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4、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关注焦点:人类社会;代表作《理想国》2、亚里士多德:关注焦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张: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三练探突破: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是一种强调个体自由、人文关怀和人类价值的思想流派。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随后在欧洲各国逐渐发展和盛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这一时期,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和受教于亚茅士学派(Stoicism)的影响,人们开始逐渐摒弃中世纪的神权主义和神秘主义,追求个体的自由和人类的尊严。

人文主义者如伽利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通过他们的艺术、科学和哲学成就,倡导了人文主义的理念,强调人的价值和能力。

在16世纪,人文主义的思想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在法国,蒙田(Montaigne)以其《随笔》为代表,强调思辨和个人主义;英国的培根(Francis Bacon)提出实证主义的思想,主张通过实证和实践来探求真理;英国的萨克尔(Thomas More)则在他的《乌托邦》中探讨了理想社会的构想。

17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伏尔泰(Voltaire)以其批评教权和维护言论自由的言论为人文主义的代表,他提倡理性和审慎的思考,并反对迷信和压制。

伏尔泰的观点在他的著作《哲学字典》和《辩论自由》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

18世纪的德国,则迎来了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思想。

康德主张个体的自主性和道德自由,并提出了“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思想。

黑格尔则强调个体和社会的关系,认为人类通过实践和对立的辩证运动来获得自由和理性。

19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延续了前几个世纪的发展,并与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等思潮相结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解放和人权的保障。

弗洛伊德则在心理学上对人的自我意识和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20世纪至今,人文主义思想在继续发展,并与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等思潮相互交融。

艾伦·德波顿(Alain de Botton)和达斯汀·哈勃(Dustin Harder)等现代思想家和作家,通过他们的著作和讲座,试图把人文主义的理念带入当代社会,并引导人们重拾关怀他人和寻求人类意义的价值观。

高二历史 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共34张PPT)

高二历史 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件(共34张PPT)
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3、对于社会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根据智者学派言论概括其思想:
他们关不于存神在,否。我定既神不是知一道切他的们的尺存度在,—也—不普罗知泰格道拉
不存人在是的万事物物的人不尺存是度在万,的是物尺存度的在。尺的度事物存在—的—普尺罗度泰,格拉也是
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
D
4.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
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
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5.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
苏格拉底 法。
影响:
四种美研德究:人性本身,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
要表现智,慧使哲正学义真正勇成敢为一节门制研究“人”的学问。
苏格拉底和智者思想有何异同?
相同点: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
不同点: 智者学派认为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确
的;强调个人自由,忽视社会道德。 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要求必须满足 一定
一、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的背景
材料1:爱琴海和东地中海的曲折海岸和多岛而不广阔的海域,使
希腊人很快进入到以通商航海和手工业为
主。
航海、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顾准文集》
材料2: 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
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是古希腊人开始
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 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高二历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高二历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安提丰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苏格拉底 主要观点:
知识就是美德
认识你自己
知识来自教育
观点评析: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美德与教育的关系
①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 ②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 ③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很相似; ④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 ⑤他们的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⑥都重道德; ⑦教育思想上有许多共同点……
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
二、苏格拉底
1、主要思想:
①重视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②支持寡头政治; ③“知德合一”学说; ④认为人性向善,人性趋恶源于无知;
⑤提出优秀个人的必要素质。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有谁? 2、主要意义:
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
孔子与苏格拉底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 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 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多少类似之处。 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 (我国周元王七年),正是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 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即公 元前479年);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七十岁 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据说孔 子名丘,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 大相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据威 尔杜兰在其所著《西洋哲学史话》里的记载,说他有光秃秃的头, 大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 有的书上更说他有一个便便的大腹,如此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 配上蹒跚的脚步,自然是够难看的了。

高考历史重要考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高考历史重要考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高中历史重要考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复兴阶段(14~16世纪)文艺复兴——以人权反对神权(1)背景:①经济前提: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繁荣。

②阶级方面: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

③文化底蕴:保留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④社会现实:中世纪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实质:是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兴起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4)代表: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是英国典型代表。

(5)历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

(6)影响:解放了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1.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年)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

这反映了当时历史学界出现了什么思潮?答案人文主义思潮。

2.“他呼吁世俗权力,要求国家驾驭宗教;他谴责教士不同于俗人是欺人之谈;他力劝人们在圣经中找寻真谛。

”“他力劝人们在圣经中找寻真谛”实际上否定了谁的作用?答案教会和教皇。

3.欧洲的某个时期,产生了一个“充满思考与批判”的社会群体。

他们极力展望“新世界的政治蓝图”。

认为天主教会“应对人们盲目崇拜、不宽容以及加诸于人类社会的无数不幸负责”。

判断这个社会群体是哪个社会群体。

答案启蒙思想家。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们开始关注人类的自我反思和人类生活的意义,他们开始提出人类自身的可能性和价值。

其中,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家们对人类自身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幸福、德行和道德的观点。

在古希腊思想中,人被视为自由的个体,有能力通过理性思考来探索真理和追求幸福。

柏拉图强调了理想国家的构想,提出了哲人统治的理念,认为哲学家应该是最有智慧和正义的人,并应为国家决策提供指导。

这种思想对后来的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一方面,古罗马的哲学家,尤其是斯多噶派的哲学家,强调了人的功利性,并将个人的善作为最高价值。

他们认为人类应该通过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满足来实现道德和伦理。

同时,古罗马的法律和政治制度也强调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然而,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在此期间,教会对人类的观念强调了人作为神的创造物的无能和渺小。

教会对宗教的崇拜和对神的顺从成为主导,而理性和个人追求则被压制。

然而,文艺复兴的兴起为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创造了机会。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和思想家开始研究古代的哲学和文化作品,并重新发掘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人文主义传统。

他们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批评了教会所灌输的追求宗教权威和宗教教条的观点。

这些思想家,如伽利略、笛卡尔和伊拉斯谟,主张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强调了人的理性和个体的尊重。

他们提出了自由思想、个人权利和民主的观点,为后来的人文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们。

他们提出了关于人的自由、自我反思和人类生活意义的观点,并对后来的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中世纪时期的教会对人的观念进行了压制,但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起为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创造了机会。

这些思想家重新发掘了古代文化和哲学的传统,强调了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提出了自由思想和个人权利的观点,奠定了后来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

西方人文主义起源

西方人文主义起源
众 神 之 神
第5课 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宙 斯
公元前8 公元前8、9世纪希腊神话时代, 世纪希腊神话时代, 人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 人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 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泰勒斯 公元前 世纪 泰勒斯(公元前 世纪) 泰勒斯 公元前6世纪
人文主义的含义: 关心人, 人文主义的含义: 关心人,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 背景:经济、政治、 背景:经济、政治、公民地位 西 方 人 文 代表 主 主张 义 思 想 的 起 源 影响
1、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为研究主题; 的价值, 以 为研究主题;重视 的价值, 提出 主张: 主张: “ ”;反对 ,强调 ,但忽视 。 评价: 评价: 2、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主张: 是人内在的灵魂, 主张:“ ”;“ ”; 是人内在的灵魂, 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意义: 意义: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 积极: 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 积极: 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
公元前5世纪) 三、苏格拉底(公元前5世纪)
苏格拉底之死
说明? 说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苏格拉底主要观点: 苏格拉底主要观点: 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 1、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认为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 物的尺度” 背景、目的) 物的尺度”(背景、目的) 提出“美德即知识” 2、提出“美德即知识” 善是人内在的灵魂, 3、善是人内在的灵魂,提出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 的已有美德 评价: 评价: 1、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2、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③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客观的,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 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 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 (2)内涵:以人为本,洞察宇宙, 探索人生,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 定作用。
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异同
( 1 )相同点:都注重探索人与人类社 会;都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认为 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繁荣的根本。(2) 不同点:①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 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②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 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古希腊哲学中人文主义的表现和内含 (1)表现:①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 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 调人的价值,主张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 体,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 会和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②苏 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强调“美德即知 识”,他进一步提出要加强人的精神修养, 改造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 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 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 远影响。
( 3 )重要影响:①进步性:苏格拉底 把美德与认识、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 这一方面把道德行为知识化和科学化, 另一方面又把知识判断和价值判断相 联系。这种从认识论上、从科学上来 了解道德本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做法,是积极的,很 有启发意义。②局限性:苏格拉底把 美德绝对化、永恒化,当他完全排斥 道德的具体性、历史性和现实性时, 就走向了唯心主义。
我们如何认识“美德即知识”? (1)产生背景:在苏格拉底的时代,智者运 动使得传统的道德观念面临全面的崩溃, 道德沦丧,世风日下。重建人们的道德价 值观,成为时代的需要。 (2)基本含义:①人的现实的、具体的道德 行为是有矛盾的,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 既有善又有恶。但是道德作为知识,却是 绝对的、永恒的。②人们只有认识了美德 的含义,也就是真正懂得了美德,才可以 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人 具备美德的知识,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天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2016—2017学年广东佛山高二上学期质检)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其共同点是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参考答案】D
【解题必备】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背景
(1)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

2.研究领域: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3.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4.主要观点
(1)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3)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二、“美德即知识”
1.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当时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目的: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3.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4)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4.历史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关注焦点:人类社会。

(2)代表作:《理想国》。

(3)主张: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4)评价:柏拉图的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
(1)地位: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2)主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1.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的制约
B.城市国家开始逐渐形成
C.海外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
D.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
2.在较保守的希腊人看来,如果没有终极真理,如果善和正义是相对于个人的一时兴致,那么宗教、道德、国家、连社会自身也无法维持下去,于是一种新的建立在真理是实在的和绝对标准确实存在理论基础上的新哲学产生了。

不属于这个新派别的思想家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3.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本方能达本”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
4.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的是
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B.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
C.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柏拉图认为,“人是一种文明的动物,然而他需要适当的教育,如教育得不好,他就是最野蛮的动
物”,“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据此可知柏拉图
①肯定、重视人的价值
②赞同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
③对雅典的民主制度彻底失望
④重视教育,以挽救颓废中的城邦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根据材料中“如果没有终极真理,如果善和正义是相对于个人的一时兴致,那么宗教、道德、国家、连社会自身也无法维持下去”得知这个新学派反对个人主义,强调道德,这与智者学派思想不同,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个性,否定公众道德标准,故本题选项A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是属于这个新派别的思想家。

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总结材料中苏格拉底的观点是强调人只有认识“自己的本性”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而“知本方能达本”即表达了这一含义,B 项正确;A、D两项强调人的地位,与人认识自己无关,排除;C强调实践的意义,与苏格拉底强调的重点不同,排除。

4.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理论,与中国的孔子有相同之处,D项即是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说法正确;A强调的是礼乐制度的重要性,可以排除;B 项为孔子的“仁”“爱”思想,与题意不符,可以排除;C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平等,可
以排除。

本题答案为D。

5.C【解析】本题考查柏拉图的思想。

由“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可知①正确;由材料中的“需要适当的教育”可知柏拉图认为人“需要适当的教育”,④正确;柏拉图对雅典民主制度的态度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含有②或③的选项,C项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