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技术及太阳能技术在绿色住宅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如何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

绿色建筑如何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

绿色建筑如何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凸显,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则是绿色建筑的关键一环。

绿色建筑,简单来说,就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点,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首先,太阳能的利用在绿色建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太阳能热水器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应用,它通过吸收太阳能将水加热,为居民提供生活热水,大大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则是更为先进和广泛的应用方式。

在绿色建筑的屋顶和外立面上安装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仅可以满足建筑自身的用电需求,多余的电量还可以并入电网,实现能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此外,太阳能还可以用于建筑的采光和照明。

通过合理的设计,利用自然光来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时间,既节约了能源,又提高了室内的舒适度。

风能也是绿色建筑中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在一些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在建筑顶部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

虽然单个建筑所能获取的风能相对有限,但如果在一个区域内多个建筑同时利用,累积起来的能源也相当可观。

同时,通过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也可以引导自然风进入建筑内部,改善通风效果,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水能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方面。

通过在建筑周围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储存和处理,可以用于灌溉、冲厕等非饮用用途。

中水回用则是将建筑内使用过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这不仅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还降低了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能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比如,利用生物质燃料如木屑、秸秆等进行供热和发电。

另外,在建筑周边种植能源作物,如油菜、向日葵等,通过提取其油脂来生产生物柴油,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中高层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中高层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中高层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09-18T11:49:31.967Z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5期作者:王倩[导读] 目前,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一种积极的绿色节能方式,王倩迈进工程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21摘要:目前,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一种积极的绿色节能方式,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随着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理念的出现,将太阳能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热水系统中的应用,是我们国家多年来大力推广的建筑节能减排措施中的重要一环。

经过多年工程使用和相关规范的完善,中高层建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已经比较成熟,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中高层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做论述。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系统;中高层绿色建筑;应用引言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就是把太阳光通过有效的手段转换成热能加以利用。

在我国建筑中应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包括集中-集热供热水系统、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及分散供热水系统三种。

其中,集中-集热供热水系统主要是安装在屋顶或者屋体上,其储热水箱主要安装在屋顶,加热后的热水主要存储在储热水箱中,使用时只需开启管道即可。

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主要安装在屋顶,采用各分户水箱进行储水,主要安装在室内或阳台。

分散式热水系统,每个用户具有独立的集热器、管道、加热设备及其他控制元件等。

现有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检测依据的是《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评定规范》,其采用日有用得热量、升温性能、贮水箱保温性能等指标进行评定,评价体系较全面、数据精准,这是其优点,其缺点是在检测前提条件及计算较为复杂。

1目前多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设计现状以某高层住宅项目为例,其最高一个给水分区共8层,该分区于屋顶设太阳能热水器供热水。

经图纸测量,从屋顶太阳能热水器至该分区最底层住户的淋浴点,热水管道采用S3.2PPR热水管,长度约为50m,管径为De25,管内冷水量约为52L。

住宅中的中水技术应用(全文)

住宅中的中水技术应用(全文)

住宅中的中水技术应用(全文)范本一:一、中水技术概述1.1 中水的定义1.2 中水的来源1.3 中水的分类二、住宅中的中水回收系统2.1 中水回收系统的组成2.2 中水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2.3 中水回收系统的优势三、中水处理工艺3.1 滤网过滤3.2 生物处理3.3 活性炭吸附3.4 脱盐处理四、中水回用方式4.1 卫生间冲洗4.2 喷灌用水4.3 温泉池补给4.4 冷却循环水补给五、中水回收系统的应用案例5.1 单家庭住宅5.2 公寓楼5.3 商业建筑六、中水回收系统的运维管理6.1 系统巡检6.2 设备维护6.3 运行监控七、中水回收系统的经济效益7.1 节约用水成本7.2 降低污水处理成本7.3 资源再利用八、中水回收系统的环境效益8.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8.2 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8.3 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附件:中水回收系统示意图、中水回用监测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中水:指在生活、生产等过程中排放的相对清洁成分较高的废水。

2. 中水回收系统:通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将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成符合再利用要求的水质,并将其用于非饮用水的回用系统。

3.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大孔结构和吸附性能,去除中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

4. 脱盐处理:采用逆渗透等技术,去除中水中的盐分、重金属和微量有机物。

范本二:一、中水技术简介1.1 中水的定义和特点1.2 中水在住宅中的应用1.3 中水技术的发展现状二、住宅中的中水回收系统2.1 中水回收系统的基本原理2.2 中水回收系统的组成部分2.3 中水回收系统的运行方式三、中水回收处理工艺3.1 机械过滤3.2 生物处理3.3 膜分离技术四、中水回用方式4.1 冲洗用水4.2 灌溉用水4.3 温泉补给用水4.4 冷却循环用水五、中水回收系统的应用案例5.1 单户住宅中的中水回收5.2 多户住宅小区中的中水回收5.3 商业建筑中的中水回收六、中水回收系统的管理与维护6.1 日常管理措施6.2 设备运行监测6.3 维护和维修七、中水回收系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7.1 节约用水成本7.2 减少污水处理厂负荷7.3 降低环境污染附件:中水回收系统示意图、中水回用效果检测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中水:指在生活、生产等过程中排放的相对清洁的污水。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摘要】绿色建筑是一种注重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建筑方式,其中排水节水节能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中雨水收集系统、灰水回收系统、太阳能利用技术、地源热泵系统和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情况,并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也在本文中得到了阐述。

未来,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为建筑行业注入更多环保和节能元素,为建设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城市贡献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绿色建筑、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雨水收集系统、灰水回收系统、太阳能利用技术、地源热泵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前景展望。

1. 引言1.1 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针对传统建筑存在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建筑理念。

它是通过应用先进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技术,从建筑设计、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施工、建筑运营等多个环节,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节约能源资源,提高建筑的便利性和舒适性的一种建筑形式。

绿色建筑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力求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平衡。

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是“三个节约”,即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和减少污染。

它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优化建筑设计,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能效,采用可持续建材,实行垃圾分类等。

通过这些举措,绿色建筑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建筑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绿色建筑是一种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为目标,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

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绿色建筑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生活空间。

1.2 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重要性排水节水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能耗和资源消耗也逐渐增加,给环境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而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建筑中水技术在居住社区的应用与发展

论建筑中水技术在居住社区的应用与发展
生动植物 、 自然在这里和谐共 处。
图1 “ 未来海洋” 二期浪琴湾平面圈
1景观水 系特点及建筑 中水 回用的必要性 为达到现代人居环境的功能要求及实现 人与 自然 生态环
境 的和谐 , 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 的生态型居住环境 , 构筑 亲水景
观的生活空间。
厦 门岛水资源 十分珍 贵 , 该项 目生 活用水 量 为 10 0 而 00 m/ , 化 用 水 量 为 10 E 天 , 观 水体 换 水 用水 量 为 E天 绿 0 0m / 景
i e t r c ce y a p i s e h o o y a d t o d r i e t e vr me t l e e s r . f inl e y ld b p l g t i tc n l g n e g o sd n i n i n n alb n u d c y n h h e l a o c e
社 区的绿化浇灌 、 洗车、 洒路 和景观水 系等 , 充分循环使 用水资源, 确保社 区良好 的人居环境。 【 关键词 ] 景观水 系; 中水 ; 人居 环境 ; 可持续发展
Ab t c :T eeaehg i se c ae a d ma yln sa ewae ytmsi d m s e t la d te wae o s mpin i a - sr t h r r ih vr c n e rt n n a d c p trsse n mo e Rei ni ,n h trc n u t sb r a e d a o e
K y wo d e r s:l d c ae y t m; ca me tr r sd n i n i n n S s i e e eo me t n a s p w trs s e e r li d wae ;e ie t e vr me t; u t n d d v l p n e l a o a

建筑知识:水电和太阳能的应用

建筑知识:水电和太阳能的应用

建筑知识:水电和太阳能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需要建造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

水电和太阳能就成为了建筑领域中最受关注和应用的技术之一。

本文将探讨水电和太阳能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一、水电技术水电技术是将水流转化成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水流驱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在建筑领域中,水电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两个方面:1.水泵系统水泵系统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传统的水泵系统需要依赖电力才能运转,这不仅会增加能源消耗,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采用水电技术的水泵系统可以利用自然的水流能量,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从而驱动水泵的运转。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节约能源消耗,还可以提高水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可靠性。

2.小型水电发电系统建筑物周边通常都有水源,利用这些水源来驱动小型水电发电系统,就可以为建筑物提供绿色能源。

小型水电发电系统通常由水轮发电机、储能电池、逆变器和控制器等组成,可以将水能高效转化为电能,供给建筑所需的用电设备。

二、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技术是目前最流行的清洁能源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将太阳能辐射转换为电能。

在建筑领域中,太阳能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两个方面:1.太阳能光伏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是建筑中最常见的应用光伏系统的技术,通过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电能,再经过逆变器等设备,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建筑内部的用电设备。

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从而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2.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水的设备,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传热管将热能传递给水箱内的水,从而得到热水。

太阳能热水器不仅能够为建筑提供热水,还可以减少传统燃料的使用,节约能源消耗。

三、水电与太阳能的比较虽然水电和太阳能在应用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们都具有清洁能源的优势。

与传统燃料相比,它们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等有害气体,可以保护环境。

中水在我国城市小区的应用

中水在我国城市小区的应用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中水在我国城市小区的应用金 洋我国城市污水多数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建设部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2003年污水处理率达到42%,不足污水排放量的一半。

即使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也极少回用,结果导致一方面水体受到污染,另一方面城市水资源短缺。

近年来,城市污水回用已经逐渐提到日程上来,北京、天津、沈阳、鞍山、抚顺、大连、青岛、石家庄、太原、大同、西安、深圳等地已经建成或拟建一批污水处 理或回用工程项目,同时将改造旧有的污水灌溉系统。

目前,中水已经在我国的许多小区得以应用,1999年落成的全国首座环保住宅小区--北京房山北路春小区,实现了“三无”:无废气、无废水、无垃圾。

之所以没有废水,是因为该小区每日排放的640m3生活污水经过小区内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行再利用,用于浇绿地、洗汽车、冲马路,每天多余的中水排入该区的一个人工湖中。

据悉,现在全国已有天津、大连、青岛、西安等十几个大中城市开始了中水进入居民小区的试点工作。

根据有关资料,城市小区家庭日常生活污水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粪便水,属于重污染水,在住宅用水中占20%~25%,其污染作用占整个污水的80%;另外一部分是洗涤用水,通常包括洗衣服、洗菜等用水,其排量占污水的75%~80%,但污染程度只占污水的20%左右,这部分水适于作中水处理。

据专家介绍,一般用过一次的水,污染杂质只有0.1%左右,经再生处理重复利用,可实现水在自然界中的良性循环。

目前城镇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再生处理,其70%可安全回用于工业冷却、园林绿化、汽车冲洗及居民生活杂用,估算相当于增加城市供水量的50%。

目前,我国城市小区建设中水系统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并日趋完善。

首先,具有利于中水系统设计和平稳运行的水量特点(排水量大,杂用水需求也大,水量容易平衡);其次,城镇居民小区的不断规模化,以及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将使中水系统的初始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案例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案例

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案例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案例绿色建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旨在通过利用先进的科技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建筑物更有效地使用水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下面将用逐步思维的方式,介绍几个应用这些技术的案例。

第一步,应用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浇灌植物、冲洗厕所等非饮用水用途。

这样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并降低污水处理的负担。

在一些绿色建筑项目中,设计师结合建筑物的屋顶和排水系统,将雨水收集到一个专门的储水装置中。

这些系统通常包括过滤器,以确保雨水的质量符合使用标准。

第二步,应用低流量水龙头和淋浴器。

低流量水龙头和淋浴器可以通过控制水流强度来减少水的使用量,而不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

这种技术可以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因为减少的水量也意味着减少了加热水的需求。

第三步,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的热量来加热水,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绿色建筑中,这种系统通常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结合使用,以提供建筑物的能源需求。

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在温水需求较大的地方,如游泳池、洗衣房和浴室中应用。

第四步,应用灰水处理系统。

灰水是指来源于洗手盆、淋浴、洗衣机等非污水处理系统的废水。

在传统建筑中,灰水通常被直接排入下水道,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而在绿色建筑中,设计师通常会引入灰水处理系统,通过过滤和消毒等处理过程,将灰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如用于浇灌植物或冲洗厕所。

通过以上四个应用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建筑物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随着绿色建筑的推广,这些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水技术及太阳能技术在绿色住宅中的应用
摘要:绿色住宅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而预计建造的一种能使住宅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无废、无污、能源能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新型住宅模式;现代住宅区要求向节水型、雨污水资源化、无害化型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宅,中水系统,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上海生态住宅示范楼,日本经堂杜
绿色建筑是21世纪国际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基于对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的经验探索,其理念可以概括为“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十六个字。

它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等),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1.绿色住宅的产生及含义
1.1绿色住宅的产生
当环境污染、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呼吁全球关心环境、关注未来。

世界各国亦纷纷加大环境宣传力度,积极倡导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概念应运而生,绿色产品随之面世。

绿色住宅是自然主义的兴起与环保运动高涨的产物。

住宅被赋予了充分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充满想象空间的绿色概念。

1.2绿色住宅的内涵
绿色住宅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而预计建造的一种能使住宅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无废、无污、能源能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新型住宅模式。

这种住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亲自然性,即在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维护管理、拆除改建等一切活动中都尽可能地把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实现住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2.绿色住宅的适用技术
2.1中水技术
现代住宅区要求向节水型、雨污水资源化、无害化型的方向发展。

不少国家已着手建筑中水道系统的研究和实施,各国根据自己区域的特点,确定出适合其国情的中水回用技术。

2.1.1中水的含义
中水是指水质介于(上水)自来水与(下水)污水之间的水。

一般是城市污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或其它用途的相应回用水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主要用于厕所冲洗、园林浇灌、道路清洁、车辆冲洗、基建施工、景观及设备冷却等。

2.1.2中水系统形式
中水处理及回用按市政条件分三种情况考虑:
(1)有市政中水管网,小区污废水合流
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水合流,排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中水系统水源为市政中水。

这种系统形式是最为推荐的。

(2)无市政中水管网,小区污废水分流
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水分流。

污水经化粪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废水经小区废水管网收集至小区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

中水系统水源为小区回收的杂排水。

(3)无市政中水管网,小区污废水合流
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水合流。

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小区污水管网收集至小区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

中水系统水源为小区内回收的排水。

2.1.3中水处理的技术特点
中水处理系统建成后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严重缺水而又日益扩大城市规模的各个地区意义重大。

(1)建中水处理系统简便易行。

只需要普通电源和相应的建筑面积,对土地地形没有特别要求,可在山坡、平地、地下、屋顶建造。

(2)中水系统设计和施工时应防止中水污染上水。

中水管道与上、下水管道平行埋设时,水平净距应大于0.5m,交叉埋设时,中水管道应位于上、下水管道的中间。

为了防止中水处理系统故障,应设上水作为中水水源的切换装置。

2.2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
太阳能作为清洁、无污染、方便易得的可再生建筑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在住宅中的应用,技术上除了有光热和光电两个主要方面,还有太阳能与混合通风的结合;布局上主要在屋顶、阳台、外墙等有充足阳光的部位设置。

2.2.1光热方面
光热主要体现在住宅的供应生活热水、供热制冷上。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住宅的一体化除在设计时要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布置外,太阳能热水系统自身的体系和形式也将作进一步改进,传统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从质量和性能方面都不能满足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适应性更大的平板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建筑一体化设计: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能比较好地与建筑实现完美结合。

以分体式双循环承压运行为主,将储热水箱设在地下室、阁楼或楼梯间、阳台等部位隐藏放置,不占室内空间,避免屋顶、阳台和外墙承重;集热器与住宅屋顶、南立面的阳台护栏、飘窗、墙面等相结合,使住宅外观整体统一,层次丰富,效果突出。

2.2.2光电方面
光电主要体现在住宅的光电转换、照明上。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

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形式的不同,BIPV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

将光伏方阵依附于建筑物上,建筑物作为光伏方阵载体,起支承作用。

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

光伏组件以一种建筑材料的形式出现,光伏方阵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

2.2.3太阳能与混合通风复合能量系统
太阳能与混合通风复合能量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能量系统,他主要包括3层内涵:
(1)太阳能作为动力来强化自然通风。

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是利用太阳能来加热房间排风,提高排风温度,增加热压,从而强化自然通风。

这种系统通常是在屋面设置太阳能烟囱或将屋面做成太阳能集热屋面的结构
(2)太阳能作为热源来加热室内外空气,空气输运由混合通风系统完成。

直接利用太阳能加热流经空气集热器的空气,或利用太阳能加热温室中的空气,然后由混合通风系统送入房间,这种系统通常用于太阳能采暖。

(3)利用太阳能为混合通风系统进行蓄热。

在混合通风系统中,太阳能蓄热是通过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加热的空气流经卵石床或PCM储能设备来实现的。

3.应用实例
上海生态住宅示范楼由一幢代表联排小住宅之一个单元的“零能耗”独立住宅和一幢代表多层公寓的低能耗生态公寓组成,独立住宅建筑面积238㎡,为二层砖混结构,在该建筑中集成了大量一二年内即可在住宅建设中推广应用的绿色住宅实用技术,力求达到“零建筑能耗”的目标。

采用3kW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并网技术,光伏电池每块200W,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块光伏电池,并与屋面结构浑然一体。

生态住宅示范楼注重实现了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生态公寓的二三层阳台分别安装2.7㎡和4.2㎡的阳台护栏悬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独立住宅上方安装了4.6㎡的遮阳屋檐悬挂型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热水系统,为规模化利用太阳能提供了工程示范和应用可行性。

4.总结
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必将促进住宅建设数量和质量继续提升,维护生态平衡、营造绿色住宅,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绿色住宅时时体现着“以人为本”、“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让人居环境更加舒适、优美、洁净。

我们还要更多的借鉴国外的成果经验,引进国外的绿色新技术。

从而我国的绿色住宅发展的水平,为我国绿色住宅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绿色住宅技术集成与示范——上海生态住宅示范楼[J].住宅科技,2006(03):16
2.住宅小区建筑中水系统问题探讨[J].住宅产业,2006(02):31
3.住宅小区中水技术[J].住宅科技,1992(11):11
4.太阳能技术在多层住宅中的设计应用[J].建筑学报,2001(07):42
5.太阳能在住宅中的应用现状与建筑一体化技术[J].住宅科技,2008(07):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