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需要细品的香茗
文字,生命里的一缕清香

文字,生命里的一缕清香

喜欢文字,嗅着浓浓的书香,可以使心安静,使人沉淀,使人丰盈,让人学会深爱,学会珍惜,与岁月言欢,与光阴静好。
---------题记

常常会在自己的文字沉浸,不管旧的,还是新的。
文字是灵魂的凝聚,是心灵的芬芳,每个喜欢写文字的女人,或许都有一颗感性之心,因了文字,以一颗素心,一盏茶香里,静守自己的围城,用一支素笔,一曲琴音,写尽人间悲欢,在人生的路上,纷扰这么多,给心留一处清静,如此,亦好。

喜欢把自己养在文字里,又把文字养在光阴里,就像养在心田的一朵花,总会在记忆回暖的片刻,温情地绽放,安守一窗明月,聆听那些纷扬的时光。

我以文字,安顿流年,温柔时光,行于尘世,总有纷扰,总有浮沉。
带着温存,拾起我心中散漫的惆怅,于是,我把烦恼三千用文字的姿态,覆盖了生活里的炭火焦灼,落落千山万水,让每一个忧伤的词语,都忘记哭泣。

夜色如水,有零零散散数不清的孤独,那些记忆中深藏的故事,那些妖娆不绝的念,都在文字中掩埋,文字里晾晒,文字里归真,音乐中浣洗,回眸,已绽放成光阴里的一朵香,馥郁着我们的生活。

轻捻菩提,落身红尘。
和文字喃喃细语,以文字涤心、养心,修心。
用文字说爱,说欢喜与疼痛,用墨香,在字里行间,穿梭时光,
在一首诗里,冷暖清欢……
。
2018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满分作文《细品汉字之美》

2018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满分作文写作表达。
(50分)细品香茗,享受一苦、二甜、三回甘的茶趣;细品六月,欣赏夏日的浓墨重彩;细品唐诗宋词,感叹古韵的典雅;细品身边小事,感悟生活的真谛……请在“细品____”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不少于600。
细品汉字之美从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之后的金文、大篆、小篆,再到秦末的隶书、西汉的草书、东汉的楷书和行书……汉字之美源远流长。
如果说,书法之美,是汉字的“美之表征”,那么,形、义之美,则是汉字“美的内蕴”——汉字之美,美在象形。
考古发现,汉字的最初形态是象形的,事物是什么样子,人们就仿照其形象创造出一个汉字:“日”写作“ O ",“月”写作“,“”就是“人”,“”就是“羊”……大家看,这一个个汉字分明就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呀!于是十分佩服老祖宗的聪明,如果没有他们、哪有这优美的文字!汉字之美,美在会意。
先说“从”字吧,两个“人”一前一后,显然就是“跟从”“随从”呀!再比如“休”字,一个“人”正靠在一棵树上,那不就是在休息吗?还有,“不好”为“孬”,“不正”为“歪”,“小土”为“尘”;“臭”字更绝,只要你自大一“点”可就臭名远扬了!“教”字也很有意思,在甲骨文中,其左上方是一串串筹码,左下方是一孩童象形,右边的“反文”则是一只握着戒尺的手,瞧瞧,不但本义、对象可以体现出来,“教”的方法也体现出来了:不施罚难施教(说笑了)。
于是十分赞叹老祖宗的智慧,如果没有他们,哪有这灵通的文字!汉字之美,美在音、形、义三位一体。
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80%以上,且逐年增多,这为学习汉字、记忆汉字、理解汉字、使用汉字提供了极大方便。
凡是带金字旁的字大都与金属相关,凡是带木字旁的字大都与树木相近,凡是带草字头的字大都与花草沾边,凡是带皿字底的字大都与器皿是“近亲”……因为这些字一半表义一半表音,所以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其字形就基本可以理解,也因此,人们常说,只需认识两三千个汉字,就可以轻松阅读中文书籍和报刊这是使用拼音文字的人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高三作文】读书如品茗

【高三作文】读书如品茗人生如茶,需要去慢慢品味,需要去细细品茗。
读书无疑是人生中重要的一种情感体验,它会让人品味到最深处,也会让人细细感悟生活的真谛。
读书如品茗,就是在茶香中悟出智慧,从书中找到人生的答案。
品茗的过程需要细心而用心,如同读书也需要时间和精力。
世上没有一味茶叶能在一瞬间让人回味无穷,也没有一本书能在一触即发之间让人顿悟。
只有细细品茗,才能感受到茶的香醇和味道的变化;只有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到书中的哲理和人物的命运。
读书的过程不仅仅是走马观花,酣畅淋漓,更多的是品味其中的韵味,思考其中的哲理。
品茶之前需要洗茶,这样才能去除尘埃,让茶更加香醇。
同样,读书之前需要学会思考,通过思考才能洗涤心灵,更好地接受书中的知识。
只有凭借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才能发现书中的缺陷和不足,进而取得更好的收获。
通过思考,我们还可以从书中找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
品茗是一种静心的过程,只有心静下来,才能品出茶的滋味。
读书也一样,只有心静下来,才能真正的沉浸感受书中的世界。
对待读书,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关掉一切干扰,把自己完全沉浸在书中。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品味到书中的美好,更好地体会到书中的情感。
品茗时,我们可以用嘴巴去品味茶的芳香,还可以用心灵去体会茶的香气。
读书时,我们也可以用眼睛去品味文字的美丽,更可以用思想去体会书中的智慧。
只有将视觉和思维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领略到书中的世界。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模拟书中的情节,体验书中的主人公的思维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
读书如品茗,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修行。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提高自己的品位和修养。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真正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和宽广。
读书如品茗,是一种启迪,是一种营养,更是一种愉悦。
读书如品茗,不仅带给我们学识的滋养,更带给我们心灵的净化。
“细品____”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

“细品____”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细品香茗,享受一苦、二甜、三回甘的茶趣;细品六月,欣赏夏日的浓墨重彩;细品唐诗宋词,感叹古韵的典雅;细品身边小事,感悟生活的真谛……请以“细品____”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体裁不限(诗歌不得少于20行)。
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一是要认真审题补好题。
细:就是仔细、详细、周密;品:就是品评、品鉴、品尝、品味。
考生可以根据试题中那段导语的提示来补题,更可以根据自己对于“品”字的理解来补题:如果将“品”字理解为品评、品鉴,则可以以某个(些)人、某件(些)事、某本书、某篇文、某首诗、某幅画等来补题;如果将“品”字理解为品尝、品味,则可以以某种(些)食品、某种(些)饮料、某种特产或“哪句话”“哪个眼神”等来补题。
补题时既要看该内容是否真的值得去“细品”,又要看自己是否真的“细品”过。
二是要突出重点扣好题。
“细品”了什么、怎样“细品”的、“细品”时的感受是什么、“细品”后的收获有哪些等,都可以作为写作重点。
但一篇文章篇幅有限,不可能也没必要将这些内容都一一道来,并写具体、写详细,只需根据自己的实力和表达的需要选写其中一两个方面即可,要紧紧围绕着“品”字来行文。
切记:是“品”而不是“看”,是用心而不是用眼,是“细品”而不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
三是要主动求变善出新。
要善于选取他人不敢选取或极少选取的切题的素材来写,要善于表现他人不敢表达或极少表达的正确的主旨主题,要善于选用自己最为擅长且与众不同的文体形式、表达方式和结构方式,要善于使用最具有自己语言风格的语言。
作文需要创新、出新,让我们将创新进行到底。
【优秀范文1】细品生活生活是一首歌,时而哀约婉转,时而雄浑豪放,优美的旋律飘逸出心之悲欢、人之离合。
我的生活像一曲《伦敦格里小调》,抒情中带着一些伤感。
小学毕业了,转眼将升入初中,心中真的很高兴,但又有一点说不出的难过。
最新品味书中的每一个文字作文

遇见书真好。
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品一杯香茗,捧一本好书,坐在阳台里,让沁人心脾的淡淡的墨香弥漫在整个屋子。
眼睛看过每一个文字,心灵深入每一篇故事,悟作者心中的感情。
书香让人如痴如醉,翻阅那收尽人间万种风情的纸页,那真挚的感情,绚烂的意境,使我陶醉,情感悲喜交加,情节一波三折,沉迷于书香,难以言语,让我爱不释手。
阳光带来温暖,带来光明,照在脸上,照在书上,暖洋洋的,金灿灿的,香茗冒着热气,指腹划过文字,堪比人间仙境。
看祖国大好河山;看历史硝烟弥漫;看书中儿女情长;看诗人悠然自得。
时而漫步羊肠小道;时而看芳草连天;时而听夜半钟声;时而听春雨连绵。
在香茗之中,醉于书香。
书中世界变幻莫测,有时观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沙漠奇景,有时领略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万丈豪情。
有时欣赏“欲把西湖作文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美景,有时感悟陆游的“南师北定中原,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唯有书香,艳比西子。
读书,是读一种意境,一种享受,读书不是为了闲来无事而消磨时光,也不是在他人面前高谈阔论,卖弄学识。
读书,读的是另一种人生,多读一本书,等于多活一个人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读到一本好书,身心会沉醉于此。
与保尔一起成长、坚强;与岳飞一起“收拾旧山河”;与曹操一起“煮酒论英雄”;与黛玉一起泪葬桃花;与关公一起“过五关,斩六将”……静心读书,是人间最好不过了。
我珍惜与书在一起的那段时光,手捧一本小集,细品一杯香茗,茶香与书香交织入鼻,书香缓缓流泻,内心浮躁时,不由自主握起一本书,在芬芳的书香中,在清香的茶香中,品味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领悟作者每一丝情感。
读书就是读人生,遇见书真好!1。
精选美文:在文字里静品幽幽书香情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故事,一辈子。
题记一一漫步在诗书的时间轮,望着赤日炎炎的夏天,思绪不禁翻开了卷卷黄页。
那种感觉如夏雨落入尘世的前奏,雨点柔柔的、软软的,轻轻融进暗香浮动的梦境,飘逸浓浓醉心书香扑面而来,韵味悠久,沁人肺腑融入灵魂深处淡雅迷醉,如涓涓流水般,流过指尖,流过键盘,流到我的心底,填充我的灵魂,陪我一起领悟生活,让书中文字的韵律,渐渐安静我的灵魂,让我在书中沉淀自己,去除生命的糟粕,提取生命的精华。
让我在这尘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安静而美好。
夏的夜晚,窗外如水般的月色洒满了房间,月光正照射在书桌上那被风“翻”动着的书页,一行文字,映入眼帘:我的鼻翼边正萦绕着阵阵“书香”,像美酒一样叫人沉醉。
轻触淡淡的,不浊,不浮,不腻。
慢慢的品味书中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每个方块字,从心上曼妙衍生,洋洋洒洒,如漫天飞花,而我,捧着那些零落隽永的花瓣,就像捧着山间细流低吟浅唱的清泉,潺潺的流进我干涸的生命和心田。
每一个文字,都是一次感情的凝结然后升华得到的,它是心灵的一片风帆,它是人生的航程,它给了我无尽的智慧,给了我无穷的力量,给了我不竭的源泉。
在安静的夜里看书,成了我最惬意的事。
“开卷有益”,浮华的尘世,点一盏心灯,信手端起一杯清茶,只需轻轻地嘬上一小口,茶汤慢慢下行,那种舒爽,那种恬淡,那种悠然,那种意境,淡淡的香茶融着书香,清新着味觉,一室幽香,一缕思绪,恬静若水。
任那缕缕茶香飘逸心空,任那幽幽墨香沁入心脾,驱散了疲劳,抚平了忧愁。
茶香与书香对语,实则是与自己的灵魂对视。
文字,有种偏执的喜欢,喜欢沉溺在一个词、一个语句、一篇文章里。
在阅读中,梳理心羽。
喜欢《罗马假日》里的那一句: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要在路上。
繁华红尘,避开喧嚣,在寂静一隅,品一盏茶香,与文字中徜徉,也是一场心灵的旅行。
古代名文人黄山谷说的:“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但如果穷年累月,一襟风尘,满面烟火,人就真的是俗不可耐的。
细细品出香茗味作文800字

细细品出香茗味作文800字细呷一口,萦绕在心间的,是别样的清香……一年四季,总可以见到父亲在喝茶:春夏是绿茶,秋冬是红茶。
每每见到他喝茶时那悠然自得的神情,我总是满心疑惑:茶真的那么好喝吗?一天,我去厨房倒开水,无意间瞥见父亲最爱喝的碧螺春竟然就在一旁,顿时心中一动:“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我也来尝尝茶的甜味。
”放下杯子,打开盒子,揭开袋子,一根根弯弯曲曲的青黑色的东西映入眼帘。
我不禁有些扫兴:“这是茶吗?这能喝吗?”我随便抓了一些丢进水桶杯子里,再倒满开水。
咦!透过玻璃,只见茶叶慢慢变大,茶水渐渐变绿,有意思!总算等水没那么烫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杯子,仰起脖子,“咕嘟”就是一大口。
谁知茶水入口,又苦又涩,我差点儿喷出来。
这味道父亲竟然甘之如饴,真是不懂!又一天,我又见父亲躺在藤椅上面,左手执书,右手握杯,时不时地抿上能一口,啧然有声,甚为享受。
我深觉不以为然:“不要这么夸张吧?苦兮兮的,还不如喝热茶呢!”父亲却依然陶醉:“香茗香茗,香气逼人,甘甜无比啊!”他又慢慢起身,微笑地看着我,大有深意地问:“没有苦,哪来甜?当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品出甜的……”难道我不入流?不行,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母亲又为我泡了一杯茶。
茶杯未变,茶叶依然,一道水柱冒着热气冲入杯中,驱使着茶叶在杯里翻腾。
一根根茶叶在杯中遨游,宛如飞鸟投林,又似鱼翔浅底,龚清德的活力喷薄而出。
玩累了,尽兴了,它们缓缓舒展开自己的身体,这不就是一片片小巧苍翠的碧绿的叶子吗?茶叶也有生命啊!我小心地接过妻子递来的茶杯茶杯,端起慢慢凑近鼻尖,一股淡淡的清香若有若无,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是春天的味道,这是自然的味道。
父亲在旁提醒我:“小口,慢慢喝,细细品。
”我就呷了一口,让它在我的口腔游荡一番后才咽下,茶水顺流而下,颇有“一线喉”的味道。
砸吧砸吧嘴巴,齿尖唇边还有茶的甜味,只是已慢慢淡去。
不自觉地咽了一下口水,忽觉舌尖传来一阵甜味,淡丝丝的,却又如丝线般柔软蜿蜒,真的有甜味!我闭上眼再细细感受:这就是苦尽甘来吧!睁开眼,映入眼帘的却是父亲微笑的脸庞……。
捧一缕书香品一杯茗茶900字作文

捧一缕书香品一杯茗茶年级:初一字数:900字体裁:散文捧一缕书香品一杯茗茶王苗一盏茶,一缕香,一捧古卷细思量。
如雪的灯光下,书香浸染,茶香缭绕,心香氤氲。
题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如那轻哀婉出纤细,淡淡树影隔轻帘;碧玉小家女,来嫁汝淮王。
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如晖,孑然一身,绕过长桥。
只听得吟道:“被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墨香”。
阅读似茗茶,需细品。
在如画的春天,便想起那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凄冷;江南的夏在聒噪中多了一份妩媚,只听那诗人吟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感到一丝快慰;多情的秋天因在大地换装时,增添了一份灿烂,在清风袅袅的黄昏,想起那“帘卷黄昏,人比黄花瘦”的婉约;在浩瀚的江水边想起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
手里捧着书,在幽幽的荷香中,温一壶月光品茶,在字里行间聆听,聊天那来自远古的清音。
捧读《红楼梦》,新仇知多少,想起大观园,就会想起她的泪。
她自命清高,其实无依无靠,见自己紧紧地掩起,“头来李蕊三分白,借的梅花一缕香”。
或许她伤,伤那香残燕子楼。
她没有好风借凭力的气魄,有的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
她悲哀落幕,涕洒血痕;她会吟诵,现已葬花。
她的一生都还泪,却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贾宝玉一段悲伤,留给才子们一声惊叹。
总喜欢想象“莫道故园春色好,疆场碧血艳如花”,或许,在伤感的背后,还会有将士们留下的一双双泪眼。
书香“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徐志摩的“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意,是那“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每个与文字有着不解之缘的人,都在现实中或在梦中追寻着那个书香的心灵港湾。
我们的生活不是至善至美,但我们的心灵可以充满书香。
书香可以是一杯香茗,可以是一池清水,也可以是一盆娇花,放开心扉去拥抱生活中的书香吧﹗阅读的生活就是把任何苦难都当作书一样的去品味,然后酿出人生的甘霖。
于午后捧一杯香茗,微风拂过,翻起泛黄的书页,感受书的芳香,是何等惬意﹗这是传人的经典,授人美德的书,教会我们孔子的谦虚为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为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就是让年轻的心 浅薄。”
灵埋没在故纸堆中死记硬背,一切的阅读
散文是诲人不倦的老者,他或用沉郁
与感悟都是为了攫取那个亮眼的分数。
顿挫的笔触揭示苍茫千年的历史,或用鞭辟
语文更应被看作一位纵横千古的哲 入里的理性阐明人性的丑恶与善良,他亦
人,每一帧书页均是他额上的一缕皱纹,饱 用热情可爱的笔调歌颂青春年华。阅读散
散文告诉我,那便是如三毛一样,将人
的意境是她神秘的面纱;优美的辞藻是她 生的欢欣与悲痛凝结成其独到的流浪文
迷人的笑靥;浪漫的思想是她飞扬的发丝; 学,淡然对待得到与失去。
多变的形式是她吟唱的小曲。
自问,如何才能冲破大城市钢筋水泥
她有时巧笑倩兮,娓娓道来古体诗的 的桎梏,温暖冷漠的人心?
潇洒;她有时不苟言笑,字斟句酌格律诗的
揉进了静淌的溪流与迷蒙的山岚。
后对人生大彻大悟的醒世;让我知道朱光
读诗,读诗,我的心已荡起涟漪,化不 潜对美学充满哲思的考究;让我知道周国
开、悟不出的情愁被那些敏锐透彻的文字 平所描述的黑夜中的朝圣者们陪伴的力量
一语中的畅快且淋漓;
与诚挚的信念。
读诗,读诗,原本的寥寥数语被氤氲成
散文,让我在长时间的阅读中慢慢沉
(通联:陕西省西安市ຫໍສະໝຸດ 一中)72 2019 第 1 期 中 (总 第 288 期 )
含着智慧与温情。他以其博大吸引我们,以其 文,感受到的是如沐春风般的教化,这位老
温柔呵护我们,让我们在与他相处的时光中 者不厌其烦地回答着我关于人生的思考。
渐渐培养出一颗坚强而不失敏感的心灵。
自问,如何才能拷问自己,撕开世上事
因而在学习语文时,我们应该像与人 物虚伪的表面而直达内心的根部?
相处一样,把不同类型的作品看成一个个
学世界。
间寻觅到了心灵最柔软处的那一丝悸动,
正因如此,我心中理想的语文,绝不仅 让我感到,我与一个本不相干的人于奔腾
是一门可以用分数简单量化的学科,它更 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在那么奇妙的一瞬,曾
应该注重学习者的内心体验。或许有的人 有过灵魂的相遇。
将语文看作一门由概念堆砌而成的学科,
“我追寻人性的深度,却看到了人性的
精致简洁的语言捣练灵魂深度,含情 脉脉的文字诉说悲欢离合。与各色作品的相 伴让我能够在浩渺宇宙间做一个平凡却又 丰富的人,将我原本愚钝的心打磨得晶莹 剔透— — —诗歌让我对自然之美更为敏感。
散文令我对人生哲理深刻领悟;小说 使我不再孤独忧愁。在语文的世界中邂逅 不同的文字,宛如细品香茗,妙不可言。而 做到这些,则需要一颗柔软的心和一双可 以听得见安静的耳朵。
灵便会发生跨越时空的碰撞,迸发出另一 的朝圣者则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
首崭新的诗篇。于我而言,语文课就是这样 者留其名”聊以自慰;而那份不懈与坚持又
一场以梦为马的旅程,它带领着一个个未 被书写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
谙世事的孩童去探索不被时空所限制的文 它来寻找光明”……诗歌使我在茫茫苍宇
散文告诉我,那便是如鲁迅一样,将针
鲜活的人,透过文字去触碰他们的心灵,在 砭时弊的文字化作最锋利的刀刃,痛斥国
品味字句中感受国文之深邃,在斟酌辞藻 人的劣根性,以笔为剑,化成啸气。
中体悟生命的真谛。
自问,如何才能远离患得患失的惶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自如地享受现在?
诗歌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水乡之女。朦胧
散文告诉我,那便是如孙犁一样,将故
押韵。她也会在风云突变的日子里惶惶奔 乡的美好岁月记录进荷花淀派的作品,让
走,那是近代诗的先锋与革新。与诗歌相处 每一位读者感受到白洋淀的淳朴宁静,让
的时光中,我看见她乌黑明亮的眼眸里倒 古朴乡情缓缓浸入人们的心田……与散文
映着青山绿水,看见她温婉多情的心思里 的相遇,让我知道余秋雨在饱览大江大河
Z 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
文字,是需要细品的香茗
李漫航
浩浩读书海,渺渺古来经。纵横历史, 具体可感的一幕幕景致,令我身临其境。在
没有哪位先哲的深刻思想不在书中蕴藏; 读诗时,应该多增添一份细腻的心思,透过
博览古今,没有哪位伟人的高洁灵魂不在 那晦涩而凝练的语言去揣摩短短几字背后
书中永存。亲近一本书,是我们与作者以心 隐藏着的只可意会的情感。
换心的交流—— —探访他纯 洁 而敏 感 的 心
于我而言,这些不太直白的文字,正是
灵,钻研他不为时代所束缚的思想,追寻他 读书丰气蕴的一个印记。
虽然悲苦但追求至善的经历……当我们通
那些抗拒又难掩甜蜜的情思,化成了
过不朽的著作与作者感同身受时,两颗心 “你本无意穿堂风,偏偏孤倨引山洪”;孤独
淀,静静品味奔涌在文字间的思想。思想的 力量,使我的大脑愈加丰盈;发人深省的篇 章,构筑了我提升语文素养的青石板。
“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 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 甲虫。”小说是不安分的冒险家,他不甘沉 溺于平庸的生活,总要将千篇一律的规则 打破,让读者在一个奇幻的世界里剖析人 性,反思现实。他有一根充满创意的手杖, 轻轻一点就可以在最平常的生活背景里绘 制出一副最令人惊叹的画卷,其中杰出的 想象即使历经百年也依然引人入胜。跟随 小说这位冒险家,我在一张简单的书桌前就 可以遨游宇宙,探寻深海,甚至穿梭古今。
翻开《三体》,我看到了一幅用细腻笔 触描绘的大尺度时空画卷,而人类在其中 的位置却甚为微妙;翻开《1984》,我看到了 最丑恶的极权与易逝但永不消亡的自由之 火;翻开《故乡》,我看到了一个凄凉的时代 和在那个时代的灰暗天空下苟存的人们 ……然而,小说不仅可以带我穿越到形色 各异的社会环境中去,还令我结识了不同 时空下个性鲜明的朋友,让我从人物的经 历中提升自己。
我惋惜叶文洁失去所有亲人的悲苦遭 遇,也学会了她的坚强不屈;我赞叹裘莉娅 的机智冷静,也愤懑于她的逃避与无知;我 羡慕盖茨比鱼跃龙门的运气,也为他痴情 却不得好死的结局默默流泪。阅读小说是 一种双重交流,与我们所沟通的不仅是作 者,更是他所创造的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 色。在这些奇妙的阅读之旅中,或许我们可 以遇见一生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