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

施的制订 , 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2 . 1 水 文地 质测 绘
水文 地 质测 绘 是一 项 综合 性 较强 的工作 。利用 遥 感 图像 解 译地 貌 、 水体 和 含水 岩体 , 具 有效 果 明显 的特 点 。通 过 对遥 感 图像 的解 译 , 能 够 迅速 地 总结 出该 地 区 的水 文地 质 规律 。 1 9 8 1 年, 地 矿 部 就 提 出要 求 : 在 区域 水 文 地质 普 查 工 作 中 , 应 用 遥感 技 术 主要 是 对 卫
学的发展提供 了许多新 的信息和资料。
1 遥 感 技术在 地 质 学科 中 的发展 1 . 1 遥 感技 术 概述
心 。 目前 , 遥感 地质的发展 和推广 , 已经使 常规地质 调查工作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近年来 , 随着卫星遥感 技 术 的 发展 和 遥 感 图像 处 理 软 件 的开 发 , 遥 感 地 质 学 得 到高 速发 展 。
1 . 2 遥 感地质 学的发 展
遥 感 地 质 工 作 开 始 于 航 空 摄 影 刚 刚 问世 的年 代 。 1 9 1 3 年在 利 比亚 曾用 航 空摄 影 镶嵌 图编制 了本 戈逊 地
区的油 田地质图。2 0 世纪 5 0 -6 0 年代世界各 国大量应 用 了航 空 地 质 工作 方 法 。航 空地 质 在 区域 地 质 调查 中
伴 随着 光 学技 术 、 计 算 机技 术 、 电子 技术 和 空 间科 学技
任 何 生 产建 设 工 程 项 目的 安排 , 都 应首 先 查 明该
术 的发展 , 由2 O 世纪 3 0 年代 的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发 展起来并 在 2 O世 纪 6 0 年兴 起而被应 用于各个领 域 。
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简述

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简述摘要: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中,合理应用遥感技术,能够促进地质勘察整体水平的提升。
基于此,文章结合实践,先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进行概述,然后对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地质勘察的应用进行分析,最后对遥感技术在地质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遥感技术;地质;应用前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各行业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中,勘察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其问题进行处理。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需借助地质勘察技术对地质进行全面勘察,因此,对地质勘察与遥感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水工环地质勘察与遥感技术重要性1.1含义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目的是对水文、地质等的勘察,在工作过程中,对勘察技术及位置选择具有较高要求,可对水位、岩石顶板深度进行更好地勘察。
1.2工作内容我们都知道,水工环包含环境、水文与工程地质等内容的勘察,其中,水文地质是指对地下水分布情况、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等的分析,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参考;环境地质针对海水入侵、水资源恶化与短缺等问题的研究;工程地质则是对地质灾害等问题的分析,对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进行分析,为项目设计、施工等提供重要参考。
在勘察工作中,受水域影响,造成勘察难度的增加,为此,在工作过程中,需对地质问题全面进行评估,结合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设计方式。
1.3遥感技术重要性第一,光谱信息。
传统测绘技术通常是利用几何形态,光谱技术虽在测绘工作中得到应用,但传统测绘方式由于光段较少,在精确性方面存在较多不足。
图像解译技术的不断推广,在测绘工作过程中,光谱信息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加波段,实现对地面情况的全面分析,再与成像光谱仪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测绘的准确性;第二,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制图的现代化,促进基础图件成图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此外,对遥感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和航空摄影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多时相、多波段的地球表面信息,为水文地质调查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途径。
本文将探讨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其在地质勘探、水文监测、地质灾害评估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一、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1. 地形地貌特征提取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地形模型(DTM)等数据,提取地表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为地质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通过对地形地貌特征的分析,可以识别出地质构造、褶皱构造、断裂带等地质构造信息,为地质勘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地质构造解译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覆盖的植被、土壤、岩层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识别出地质构造、岩性、矿化蚀变等信息,为地质勘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特别是在矿产勘探领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识别出潜在的矿产资源分布区域,为矿产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
1. 地表水体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遥感图像,识别出地表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信息,从而实现对地表水体的监测和调查。
通过对地表水体的监测,可以实现对水体的面积、深度、水质、水量等信息的获取,为水文监测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2. 土壤湿度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微波遥感数据,实现对地表土壤湿度的监测。
通过对土壤湿度的监测,可以实现对农田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土壤的墒情状况等信息的获取,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 地质灾害评估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多时相的遥感图像,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损失程度等信息的评估。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评估,可以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危害程度等信息的获取,为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遥感技术及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

文地 质类 型区勘 查方 法和评 价 方法 。划 分标准 选 用地貌 类 型和不 同的含 水介 质相 结 合 作 为 划 分 标 准 。 3、遥 感 区域 水 文地 质调 查 遥感 区域水 文地质调 查是在 区域水文 地质调查 工作 中, 对工作 区不 同时段 的航 空 、航 天遥 感 地面 图像和 数据 信 息进 行分 析处 理, 最终 用于 研究 调查 区 水文地 质 条件 的全 过程 。遥 感技 术在 区域 水文 地质 调 查 中的应用 始 于 2 O世 纪 7 年 代末 , 可 以帮助 人们 直观地 了解 地质 体和地 质构 造 以及 其他 各种 与 O 它 水文地质 条件有 关 的遥 感可见 地面现象 , 并可进 而分析其 所 反映的水 文地质条 件 及其 变化 , 浅部 地下 咸水 、淡 水 的分布及 其变 化情 况, 如 盐渍 化土 壤的分 布 与演变 , 壤沙 化情 况及其 演变 、水土保 持现 状及其 变化 , 土 以及地 下水 的蒸发 蒸腾 、 地 面 沉 降 等 等 。 2 4 遥 感影像 解译 . 幅影 像 图只有 经过 合理正确 的判 读解 译之后 才能真 正 为水文 工作提 供 准 确方便 的 资料 遥 感解 译 已经从原 始 的 目视解 译转 变到 到人机 交互 解译 并 向智能解 译 发展 。 目视 解译 是解 译 的基础 , 目前 成 熟的方 法有 : 接判读 法 、 直 信 息 复 合 法 、对 比分 析 法 、 地 理 相 关 分析 法 、综 合 推 理 法 等 。 随着 计 算 机技 术的发 展, 水文 工作 者开 始利用计 算机分 类或 人机交互 解译来更 快捷方 便 的 完成 工 作 。模 式 识别 和 自动解 译 专 家系 统 也有 着 不 可 估量 的 前 景。 解 译 原 理 是 根据 目标 地 物 九 大标 志 特 征 : 色调 、颜 色 、 阴影 、形 状 、 纹理 、大 小 、位置 、相 关布 局 和 图型 也就 是 地物 目标 属性 和 空 间位置 来 进 行判 读还 原 图形 。水文影 像 判读 首先 应 收集 选 择水 文地 质 影像 资料, 熟悉地 物光谱特 征, 然后 建立 反射光谱 和影像 间对应关 系最 后进行 水文区域 野外考察 验证解 译 。
《遥感图像解译技术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图像解译技术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0 引言为了更好的建设水文地质直接或间接解译标志,指导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测绘,获取常规地面调查难以取得的水文地质信息,减少野外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技术,对研究区地质、构造进行遥感解译,并利用遥感信息的多源性、时间周期性以及空间宏观性特点,分析处理提取的影像数据资料,确保研究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对提高地质环境工作预见性具有积极意义。
1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1 地质概况研究区内地层包括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详见表1-1。
表1-1 井田地层系统表根据勘探情况,研究区煤层赋存稳定,没有大型断裂构造,仅存在部分宽缓的禢曲,该区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偏简单。
1.2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区的断裂构造不发育,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和类型和区域情况类同。
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含水层为下白垩统志丹群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和中侏罗统直罗组、延安组上、中部(煤8层顶板以上)砂岩复合承压含水层,以上两个含水层其井田北边界和东边界为补给边界,西边界和南边界为排泄边界,地下水补给来源为井田边界处地下含水层的侧向补给,地下水自北东向西南流出研究区,地下水流场情况见图1-1、图1-2。
图1-1 环河组承压水等水压线图图1-2 华池、洛河组承压水等水压线图根据研究区自然条件和含、隔水层的赋存情况,地下水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潜水和前第四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两大类。
对矿井开采有影响的含水层主要为前第四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其他含水层影响小。
总体来说,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小。
2 遥感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在对研究区进行遥感数据处理与图像解译过程中,以卫星数据为主要的遥感信息源,DEM 为高程信息源,通过分析卫星影像数据,特别是植被、水体、土壤和岩石光谱等特点,在常规的图像校正、镶嵌等技术基础上,充分挖掘卫星数据与地下水、生态有关信息,为生态、水文地质信息提取和遥感解译提供技术基础。
遥感技术在新生代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以喀喇昆仑山温泉幅1:25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为例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e s .A c c o r d i n g l y , t h e p i r m a r y v i s u a l i n t e pr r e t a t i o n s t o m a j o r s e d i m e n t s , g e o m o ph r o l o g y a n d
o f Ka r a k o r a m Ra ng e a s a n Ex a m pl e
AN Gu o — y i n g ( C h i n a A e r o G e o p h y s i c a l S u r v e y a n d 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C e n t e r f o r L a n d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
wa t e r s y s t e m we r e s t u d i e d a n d t h e s c le a 1: 25 0, 0 00 RS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ma p o f Ce n o z o i c s t r a t a wa s o b t a i ne d.
Ap pl i c a t i o n o f Sa t e l l i t e Re mo t e Se n s i ng i n Re g i o na l Hy d r o g e o l o g i c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T a k i n g C e n o z o i c S t r a t a i n We n q u a n S h e e t( 1 : 2 5 0 , 0 0 0 )
新技术在水文地质中应用

新技术在水文地质中应用1. 遥感图像显示地表特征。
到目前为止,遥感获取的地下水信息大多通过定性推理和半定量的方法获取,并与水文地质数据相结合,使其具有实际意义。
一般来说,遥感中应用的电磁波来源于地表或地表以下较浅土层(少于1m)的辐射或反射,因此,深层含水层不能利用遥感直接探测。
然而,遥感技术为水文地质学家提供了常规地球物理方法以外的一种有效方法。
地质学家可以通过航空和卫星像片解译得到的地表特征来推测含水层的位置。
从卫星图像中还可以获取地面调查甚至低空航空相片所无法得到的地面信息。
在植被灌层覆盖稠密的地区,雷达能穿透地表覆盖物,显示地表特征,因此雷达图像在揭示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方面很有价值。
2. 航空地球物理学,如航空磁测调查,也能提供地面以下的信息,但因为分析结果的不唯一性,必须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合理解释。
非地面的微波传感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但仅能获取一定条件下的信息,如粗粒物质、地质条件简单和水位较浅的地区的信息。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微波图像能呈现沙漠中部分被掩埋的古河网;从热红外图像上能直接识别裂隙带。
然而,这些现象经常是偶然才出现的。
二、一般方法航空像片用于地下水的初步探测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近来逐渐被卫星图像数据取代,特别是陆地卫星Landsat系列。
卫星图像可以提供区域的概略特征、大尺度区域的地表特征,而这些在航空图像和地面调查中往往是不能获取的。
通过卫星图像可以推断出岩石类型、结构、地层以及地层中岩石的组成。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卫星图像上的地面采样点进行插值,与单独进行野外调查的方法相比,更能准确地确定地表结构,同时更加经济。
总体来说,对航空相片或卫星图像的分析应该在实地调查之前进进行,这样可以排除含水层较低的地层,确定需进一步调查的区域。
通过遥感数据能够提取的地下水信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区域地质、气候条件和地表覆盖类型等因素。
在干旱和半干旱区,由于地表覆盖物较少,所以很容易从遥感图像上解译出地质特征。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地质灾害是自然界中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现象,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及时准确的监测手段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空间观测技术,凭借其大面积、快速、动态、多源等特点,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或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电磁波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与接收装置、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等部分组成。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遥感技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可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根据所利用的电磁波谱段,可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
三、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点(一)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通常具有突然性、破坏性强的特点,其发生往往与地形地貌、岩土体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破坏力大等特点,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崩塌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翻滚、坠落的现象。
崩塌的发生通常与岩石的结构、构造、风化程度以及地形条件等因素有关,具有速度快、规模大小不一的特点。
四、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原理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基于其对地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
通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获取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壤湿度等信息。
在滑坡监测中,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滑坡体的形态、位移、植被变化等特征的监测,分析滑坡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苏鲁杨红玉
来源:《山西农经》2020年第06期
摘要:遥感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分析了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特点,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实际应用情况。
关键词:遥感技术;水文地质;调查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6-0147-02;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P641.7 ; ; ; ;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并且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遥感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目前已在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普遍应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遥感技术主要是基于电磁波理论,对目标物体所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进行处理分析,得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影像资料,为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进而提高水文地质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1]。
1;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特点
1.1; 遥感技术不受空间因素的影响
传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主要是采用人工方式来收集相关信息。
工作人员需要实地开展野外测量作业,受自然环境及天气等因素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高,同时恶劣的野外环境容易给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危险。
遥感技术对地域空间条件要求较低,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片区域进行快速勘测,大幅提高了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能够为水文地质研究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改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的质量。
1.2; 遥感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人工勘测方式效率较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项目的进度,遥感技术主要是利用卫星等航空航天设备进行勘测,显著提高了勘测效率。
同时,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中主要是基于可见光波、紫外光波和红外光波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有效识别,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抗干扰性。
因此,遥感技术基本上不受天气和地形等条件的影响,不仅可以白天勘测调查区域,夜间
同样可以进行勘测,能够全天候对水文地质环境进行调查,进而提高勘测效率,获得更全面、完善的数据资料,有助于水文地质调查人员更好地分析水位的变化规律等水文地质特点[2]。
2; 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具体应用
2.1; 合理选择数据类型
遥感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信息采集分析技术,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应注意遥感成像的方式与常规物体成像方式不同,在图像数据类型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因此,首先应确定合理的数据类型,然后再基于该类型数据图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释波段。
例如分别采用TM1和TM3波段来解释水体和岩体等。
2.2; 处理遥感数据
在水文地质调查研究中对遥感数据进行分析之前,首先应对遥感数据的失真情况进行校正。
具体来说,要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数据误差区间范围,明确参数调节区间,再适当调整遥感传感设备参数,确保遥感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遥感图像几何误差处理时,通常需要選择一个参照点,例如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地物作为几何空间的参照点,将其空间位置作为标准对遥感图像及地表坐标进行校准,有效消除几何误差对数据的影响。
2.3; 合理选择合成图像信息的波段
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在具体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地物对象非常复杂,并且不同区域的地质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在应用遥感技术时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波段参数[3]。
在调查完成获得不同的波段数据后,需要对不同的波段数据进行组合,此时要全面考虑地物的实际组合情况,并充分考虑水文地质勘探结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合理确定相应的波段,进行数据的合成,保障遥感图像质量能有效反映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
3;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
3.1; 水文地质测绘工作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水文地质测绘工作是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最复杂的工作内容之一,由于该项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综合能力。
因此,传统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操作非常复杂,用时较长,效率较低,并且精度也难以达到工程建设项目的要求。
在水文地质测绘工作中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合理解析研究区域内的地貌特征、水体特征及含水岩层特征,帮助调查人员全面、准确地了解研究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情况。
水文地质测绘工作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①基于遥感技术能够对地质界线进行准确清晰地勾绘,帮助研究人员更加准确地掌握地质地貌特征、活动断裂特征和隐伏断裂特征。
特别是对于第四纪界线的地质特征遥感技术具有良好的分析效果。
②研究人员可基于遥感技术准确获得地下水、水体及水系的清晰图像,通过分析这些图像,研究人员可以有效了解水文地质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对地下水的径流情况、排泄情况和补给情况进行有效评估。
③通过遥感技术开展水文地质情况普查,在自然环境复杂及交通不便的区域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勘测效率,并且能够有效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2; 地下水资源分布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地下水的分布往往受到含水岩层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常规的勘探工具及勘探方式对于调查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难度较大,应用遥感技术可有效解决该问题,不管是松散堆积区还是基岩山区等复杂的地质条件,遥感技术均可取得良好的勘测效果。
在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下水资源调查时,应基于遥感图像明确富水构造带以及含水岩层的具体分布,结合相关资料对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和资源量进行具体计算。
此外,基于遥感技术的红外图像还可以准确有效地显示出地下水的溢出带和浅埋带位置,有助于更加准确地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范围。
3.3; 工程建设地质勘探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目前已在工程建设地质勘探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水利工程为例进行分析,遥感技术可以对地面地质特征进行全面解析,再结合其他地面勘探结果,有助于研究人员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水库沿岸地区与库区内岩层的走向以及透水性等特征,基于这些数据信息,研究人员能够准确快速判断可能发生渗漏的位置,为工程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此外,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准确绘制河谷和地下水图像,为绘制工程综合地质图提供资料支持。
4; 结束语
遥感技术在现代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研究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情况,为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方案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吴延明.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索[J].西部资源,2017(4):155-156.
[2]王恋.遥感技术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的应用现状[J].世界有色金属,2017(4):226.
[3]贺寅生.水工环地质勘查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8):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