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初级中学七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

合集下载

精品初中历史 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教案

精品初中历史 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教案

第7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李春设计和建造赵州桥。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药王孙思邈和他的《千金方》。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学习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成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结合“隋唐时期我国名列世界前茅的科学技术成就有哪些?”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列表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隋唐时期,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2.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在当时世界上处于前列,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建筑的兴盛,孙思邈等功绩对祖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3.李白、杜甫、白居易不但才华横溢,诗艺高超,而且具有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以此向学生进行做人要德才兼备的教育。

教学要点一、兴盛的建筑业1.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2.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2.《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教学要求和建议一、本课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光耀千古的诗坛”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在我国很早就有。

到了唐朝,诗歌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期。

唐朝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留存下来的诗歌就有将近五万首,题材无所不有,体裁无所不备,著名诗人辈出,传世佳作迭出,可谓诗流纵横,群星灿烂。

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成就更达到诗歌创作的高峰。

唐朝诗歌是唐代文学百花之冠,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赵州桥是一座高度的科学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如何引导初一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是一个难点。

诗歌属于文学范畴,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是本课的又一个难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
唐朝繁荣文化传播又没有今天方便,为什么?
分析:
唐朝繁荣文化传播又没有今天方便,为什么?
【检测反馈】
重点:唐诗( 内容、风格、诗人多)
【交流反思】
投影有关诗:
表达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怀民情的思想情感,爱国教育。
探究历史人物或办成板报
诗歌介绍、诗人生平、唐诗摘抄、心得体会等
【课后作业】
本节课主要讲解的是辉煌的隋唐文化,重点内容主要是赵州桥、雕版印刷术以及唐诗的繁荣,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重点要讲解具体的发展状况。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课题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课型
新授
总节时
7




知识目标:了解世界上古老的赵州桥、雕板印刷、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对比各种桥,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利用唐诗的发展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让大家清楚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状况。
借助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大家深入的了解雕版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及其重要影响。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教 学 过 程
差 异 个 性 设 计
教学资源
【创设情境】
组织教学,回忆隋唐繁荣
【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归纳】
导入新课从背诵唐诗开始,进行新课。
展示挂图 《隋朝的赵州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人教版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单选题
1.观察下图,它应是()
A.大同云冈石窟的画面
B.敦煌千佛洞的画面
C.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D.顾恺之的《洛神斌图》
2.下列哪项成就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
A.曲辕犁
B.筒车
C.印刷术
D.麻沸散
3.(2009·江苏南京)下列不属于隋朝的中国古代“世界之最”是( )
A.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B.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科举制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D.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朝辞白帝白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材料二国破在山河,城春草木深。

——《春望
材料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请回答:
(1)三则作者分别是谁?(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位诗人各自的诗歌特色。

(3)他们身上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参考答案:单选:1.C2.C3.D(1)李白﹑杜甫﹑白居易(2)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气魄雄浑,沉郁悲枪;白居易:直白如话,通俗易懂(3)如:热爱祖国,
忧国忧民,关心民情等。

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1.7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1.7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1.7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时期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掌握赵州桥、长安城、雕版印刷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对唐诗共同进行赏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李春和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难点:赵州桥结构的先进性;雕版印刷术的作用;诗歌欣赏。

【教学方法】比较法、讲述法、列表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同学们,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到: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交通发达,民族融合,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教育制度先进,是我国文化高度繁荣的一个阶段。

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科技方面也是别开生面,成就斐然。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隋唐时期发达的科技水平。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隋唐时期的建筑有何特点?说出两个代表性建筑的大致情况。

2.简要说说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情况。

3.唐玄宗时完善科举考试的措施产生产生了哪些影响?概述唐诗的繁荣情况。

成就最突出的三位诗人是什么?4.说出唐代三大诗人的诗歌特点及成就。

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隋唐建筑的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代表建筑:(1)赵州桥:①设计建造者: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

②设计巧妙之处:采用了单孔石拱的设计方案;平拱式既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又方便人畜通行,还节省了石料;两个敞肩式小拱,增强了桥的泄洪能力,减轻了桥的自重,而且造型美观。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名师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名师教案人教版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单选题
1.观察下图,它应是()
A.大同云冈石窟的画面
B.敦煌千佛洞的画面
C.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D.顾恺之的《洛神斌图》
2.下列哪项成就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
A.曲辕犁
B.筒车
C.印刷术
D.麻沸散
3.(2009·江苏南京)下列不属于隋朝的中国古代“世界之最”是( )
A.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B.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科举制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D.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朝辞白帝白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材料二国破在山河,城春草木深。

——《春望
材料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请回答:
(1)三则作者分别是谁?(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位诗人各自的诗歌特色。

(3)他们身上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参考答案:单选:1.C2.C3.D(1)李白﹑杜甫﹑白居易(2)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气魄雄浑,沉郁悲枪;白居易:直白如话,通俗易懂(3)如:热爱祖国,
忧国忧民,关心民情等。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7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叙述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中以赵州桥为代表的建筑艺术,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以及光耀千古诗坛这三项杰出的文化成就。

我国历史上,最为开放与最具文化底蕴的朝代,当属隋唐盛世。

当时国家强盛、经济繁荣,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仅有的。

在这个基础上,承袭并突破了魏晋南北朝的隋唐文化,博大清新、辉煌灿烂,蔚成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中的高峰。

二、教学对象分析由于隋唐文化对我国历史的影响深远,所以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灿烂的隋唐文化多少都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唐诗,更是有着深刻地认识。

但概念化与系统的认识还没有建立起来。

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直观情景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促成学生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迈进。

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以大运河、赵州桥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通过唐诗,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3.列举隋唐时期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例如赵州桥、唐都长安、雕版印刷术等。

2.了解唐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赵州桥先进工艺的探究,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对唐诗的共同赏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认识到李白等诗人的诗歌特点,才华过人,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做人要学习他们德才兼备。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难点1.重点(1)李春和赵州桥。

(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3)光耀千古的诗坛。

2.难点(1)赵州桥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2)唐代几位伟大诗人作品的理解与赏析。

(二)解决方法1.赵州桥及其科学性和艺术性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的设计理念和建筑工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要比欧洲早几百年,因此,对赵州桥的学习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第七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教案

第七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教案

第七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2.掌握隋唐文化中的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2.隋唐文化中的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

三、教学重点1.了解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2.掌握隋唐文化中的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了解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2.如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解、讨论、分组研究等方式。

2.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2. 课堂讲解(30分钟)教师进行课堂讲解,介绍隋唐文化中的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个时期的文化。

3. 分组研究(4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一个方面的隋唐文化,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教师可以给出相关的材料或问题以帮助学生进行研究。

4. 学生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展示,介绍他们研究的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5. 总结(10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并向学生介绍如何进一步深入学习隋唐文化。

七、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了解他们对隋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听课效果。

八、教学资源1.隋唐时期的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相关材料。

2.多媒体设备。

九、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深入了解隋唐文化。

2.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地参观,体验文化的魅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教案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他们穿的是什么样的服装吗?各国把中国人叫什么?把世界各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活动预期效果:【生1】唐装。

【生2】唐人。

【生3】唐人街。

【生4】因为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人都把唐朝看成中国的象征。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设置悬念,以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讲述:唐朝时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共同努力创立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今天我们就将学习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讲授新课】总体构思: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高超的建筑水平;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光耀千古的诗坛。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首先让我们一同学习高超的建筑水平。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的建筑有何特点呢?学生活动预期效果:隋唐的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的建筑在哪方面有突出成就?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

1.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多媒体展示: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指出图中桥的名称、设计者,什么时候建造的?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赵州桥是隋朝时期一个叫李春的工匠设计并主持建造的,原名叫安济桥,现在叫“赵州桥”。

【提出问题】请欣赏赵州桥,指出桥的外观造型有何特点?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出特点:1.科学性:桥跨度大,弧形平。

上平过车马,下阔可通船。

四小拱瘦身省材,水大泄洪。

两端的小拱加大泄洪面积,减小对桥身的冲击。

2.艺术性:大小拱相配,轻盈匀称。

多媒体展示: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了七百多年。

教师小结:赵州桥在建造上有其独到的特点:桥身跨度大,而弧形平缓,既节约石料,又便于行人和四辆行走;平拱大跨度的运用,不仅增加了排水面积,减少了水流阻力,而且又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重量增加了桥的稳定性;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每道拱券可独立站稳,自成一体,既便于施工,节约木材,又便于单独修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李春营建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唐本草》,孙思邈和《千金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李春、僧一行、孙思邈的事迹,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结合《隋唐时期我国科技成就一览表》的设计和填写,培养学生列表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注意吸收文化成果,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值得我们自豪,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2)隋唐文化中的每一项科技成果无一不是经过发明者无数次试验、钻研、认真学习前人成果取得的,我们要学习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李春、孙思邈的成就,雕版印刷术。

难点:唐朝时期的医学。

三、教法:启发式谈话法,朗读或学生讲述故事。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交通发达,民族融合,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教育制度先进,这些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解隋唐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

【讲授新课】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赵州桥。

请同学们联系小学语文课本上学过的一篇课文,指出图中桥的名称、设计者,什么时候建造的?是隋朝时期一个叫李春的工匠设计并主持建造的,原名叫安济桥,现在叫“赵州桥”。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位于今天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6年)。

全长52.82米,宽9.6米,桥上有3股道,中间走车马,两侧行人。

桥的净跨度长达37.37米,是当时中外跨度最大的石拱桥。

桥的跨度虽大,但拱高只有7.23米。

桥面坡度平缓,有利于交通和运输。

赵州桥的建筑有怎样的特点?1.大拱两端上方各有两个小拱,可以减轻桥身重量和桥基的压力;遇到洪水,小拱排水,增加了排水量,减弱激流对桥身的冲击,这种“敞肩式”的桥梁设计符合力学原理。

结构科学,坚固耐用,防洪省料。

2.桥跨度大,弧形平,既可以增大排水功能,又使桥面坡度平缓,便于车马往来,还可以节省工料。

3.整个桥型,大小拱相配,轮廊清晰,线条柔和,在雄伟中显出秀逸、轻盈、匀称。

历代诗人写了许多诗篇赞美赵州桥。

“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宋代一诗人)
“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雾”(明·祝万祉)
赵州桥的两侧栏杆、栏板和柱子也装饰得十分华美。

石栏板上雕刻的蛟龙,有的互相缠绕,有的回盘相望,有的张目怒视,有的做成二龙戏珠,有的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变幻多端,“若飞若动”。

它是隋代石刻的精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赵州桥对我国各地桥梁的建造影响很大。

在中外桥梁史上,赵州桥占有突出地位,赵州桥建成
700多年后,欧洲才出现类似的石拱桥,如14世纪法国的赛雷桥,但在一百八十年前早已毁坏。

赵州桥至今已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历经强烈地震,任凭风吹雨打,仍屹立于洨河上。

赵州桥,这座具有高度科学水平和艺术水准的工程技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为你自豪。

2.长安城和含元殿
唐都长安是在隋都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它东西约九千七百多米,南北长约八千六百多米,是今天西安旧城面积的十倍。

长安城规模庞大,“长安百万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长安城市、坊分开,东西对称,城内街道、住宅规划得有如棋盘,全城街道整齐宽直,树木成行,两边有排水设施;这些都是我国城市建筑史上的新创造。

它不仅在当时给日本、新罗等国都市营造以巨大影响,而且对以后我国的城市建设也有深远的影响,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我国城市建筑的独特风格和优良传统。

简要介绍唐大明宫含元殿: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东北的龙首原上,居高临下,唐太宗时开始修建。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皇帝每年元旦、冬至举行大朝会,以及阅兵、献俘等主要仪式,都是在此殿举行,其性质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面积也基本相当。

隋唐时期的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这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

到隋唐时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什么是雕版印刷术呢?“雕版印刷是把要印的书稿反刻在一块块木板上,让字面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为正字了。

”这种印刷术是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而发明的。

印刷术是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方法,我国很早就有了好几种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方法,如印章和拓石,这就是印刷术的先驱。

印刷术的发明,不是偶然的,它来源于生活的体验,来自于具体的实践,离不开人们的观察、思考、创新。

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我们的行动,做科技创新的有心人,去总结、探索、创造、革新,成为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人物。

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唐朝雕版印刷的原本,多已失散。

现在所看到的《金刚经》,长约488厘米。

卷首为佛像画,后为经文。

画着释迦牟尼对弟子们说法的神话故事,四周环绕的天神也在静听,大家神色肃穆。

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字体整齐,浑朴厚重,着墨均匀,刀法纯熟,是优美的版画艺术。

这部《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雕版印刷术的贡献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熟练工匠,一天可印两千张”,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此后,逐步传到国外,唐朝时期,朝鲜和日本来我国的留学生学到许多工艺技术,包括印刷技术。

十二世纪,我国的雕版技术传到埃及,并西传到欧洲。

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伟大贡献。

三、唐朝的医学成就
1.贞观时,办分科医学校(早西方200年)
2.《唐本草》(世界之最)
唐高宗时期,由宫廷主持编写的一部药物学著作,它总结了1000多年来的药物学知识,图文并茂。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订的药典,早西方800多年。

3.孙思邈(“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孙思邈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指导学生看教材小字内容得此结论)。

用毕生精力研究医学,虚心学习前人经验,搜集民间药方,亲临深山老林采集药物,经过不断修改补充,写成《千金方》,即取“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之意。

《千金方》记载了五千多个药方,淘汰了古代医书中一些不合理药方,吸取了民间同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是我国医学史的重大革新。

孙思邈被人们尊称为药王。

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共同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科技成果,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值得我们自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