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1练案含解析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习题:1 沁园春 长沙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4.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请举几例说明。毛泽东笔下的秋有怎 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1)在古典诗词中,“秋”多与“悲”“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如“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 雨愁煞人”等。
(2)这首词写的虽是寒秋景物,词人的情感却是豪迈昂扬的。在词 人笔下,秋虽然给人以”寒”的感觉,但却是一派“竞自由”的欣欣向荣 的景象,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有关。毛泽东不是普通的 书生,他是一个立志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他有博大的胸襟和奋 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词作气势磅礴,充满豪情, 他眼中的秋景也是蓬勃绚烂的。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读准字音
加点字
湘.江
百舸.
寥.廓
峥.嵘
看
观看. 看.护
读音 xiāng gě liáo zhēng kàn kān
加点字பைடு நூலகம்
橘.子洲
苍.茫
携.手
挥斥方遒.
尽
尽.然 尽.快
读音 jú cāng xié qiú jìn jǐn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写对字形
词语 雄 yīng 义愤填 yīng yàn 品 chóu 怅 chóu 密 未雨 chóu 缪
【知义明理】 这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包括“内修” 和“外治”两个方面:“修身、正心”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外治”。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把自己生命的历 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铸就了伟岸的人格。时至今日,它仍然在 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沁园春 长沙》
《天净沙 秋思》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沁园春 长沙 练习与解析

沁园春长沙练习与解析1.选出字形和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百舸.(gě)携.来(xié)沧.茫(cāng)B.湘.江(xiāng)漫.江(màn)竟.自由(jǐng)C.怅.寥廓(chàng)峥.嵘(zhēng)挥斥.(chì)D.方遒.(qiú)万户侯.(hóu)浪遏.飞舟(jié)解析:“沧茫”应写作“苍茫”;“竟自由”应写作“竞自由”;“遏”的读音应是“è”。
答案:C2.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
像“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写出了勃勃生机。
下面的词语中,锤炼的最为精彩的字的一项是()A.遍、尽、透、争B.长、浅、竞、廖C.独、击、翔、流D.染、碧、茂、斥解析:“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尽”字写出了“染”之广;“透”字写出了江绿的色彩;“争”字写出了船只的气势。
A项四个字写出了秋天的欣欣向荣的景象,符合整首词的风格,从这一点上看,答案应该选A。
如若能言之有理,选别的答案亦可。
答案:A3.下列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解析:诗歌的朗读,同一个词语不能读破,主谓短语在主语和谓语中间应该有停顿。
“问苍茫大地”一句,“问”是领起的动词,在“问”之后应该停顿;“谁主沉浮”一句应在“谁”之后作一停顿。
答案:D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百舸.___________ 岁月稠.___________峥嵘..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扬粪土..当年万户侯___________ 浪遏.飞舟___________挥斥方遒.___________解析:这组词语里面,应该注意“粪土”一词的灵活用法,名词动用,要把握住这一点。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1单元1沁园春长沙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一、诗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3题。
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①。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②,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极目,放眼远望。
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
②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遇巫山神女,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对仗工稳,一方面表明了诗人的行踪,一方面说明了游泳的地点。
B.“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的描写,也显示出诗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C.“风樯动,龟蛇静”,以“风”字起,紧接着上阕意脉,瞩目两岸景色,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D.“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用直接描写,通过神女的眼睛反映中国的巨大变化,生动形象而又新颖别致。
2.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两句里,哪个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诗中有何含义?(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4~5题。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10月。
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进攻。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
这年农历九月初九,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因有情而易老,天因无情而难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1单元-1沁园春 长沙 Word版含解析

1沁园春长沙本课话题——以天下为己任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色,触景生情,关注到祖国的命运、革命的未来,从而陷入深沉的思索: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主宰。
抒发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
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对当时的抗疟疾药物产生了抗药性,一度被压制的疟疾又卷土重来。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药物,但始终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
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
1969年初,屠呦呦被任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项目”课题组长,负责在中国传统医学医药宝库中寻找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的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里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和结核等慢性疾病。
她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
中国中医研究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座旧楼房,屋内设备明显滞后。
屠呦呦的办公室内没有任何装修,一张沙发已经破得不能坐了,屋里的电器只有两样——电话和存放药品的旧冰箱。
从1969年到现在,屠呦呦一直都在进行青蒿素研究,一心忘我工作。
屠呦呦曾坚持亲自试药,患上中毒性肝炎。
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
当时,屠呦呦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
但她们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
屠呦呦以天下为己任,不怕吃苦,执着青蒿素研究40年,最终,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出奇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解读及训练(含答案):1沁园春 长沙

1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知识链接】㈠走近作者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哲人、诗人,他在生活的各个时期都有诗作,或抒情或怀古或咏物,展现那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世界。
他的诗歌充满了贯穿革命的正气和改变寰宇的浩气,柳亚子先生曾以“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的诗句赞之。
㈡背景资料片段一: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
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
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充分表达了17岁少年的宏大抱负。
片段二:这首诗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
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预习检查】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伴侣.( ) 橘.子( ) 百舸.争流( )劲.风( ) 峥嵘..( )..( )气势磅礴寥廓..( )方遒.( ) 沁.园春( )浪遏.飞舟( )2.默写下列名篇名句。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 。
②天若有情天亦老, 。
③为有牺牲多壮志, 。
④天生一个仙人洞, 。
【达标训练】㈠填空选择题1.“词”这种文学式样兴起于,成形于,盛行于;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每首词遵循一种格式,叫,这首词的“沁园春”就是;因为句子长短不齐,又称;按其篇幅的长短,可分为、、三种;按其风格的不同,可分为派和派两种。
2.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rò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廓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òu)密辟谣..(pìyáo)3.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百舸寥郭B.沉浮携带仓茫C.挥斥酋劲峥嵘D.遏阻惆怅激扬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粪土) B.怅.寥廓(失意)C.挥斥方遒.(强劲有力)D.浪遏.飞舟(阻止)5.诗词讲究炼字。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必修1 第1课 沁园春 长沙 同步训练(含解析)

1*沁园春长沙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湘.江/镶.嵌染.色/点燃.飞翔./享.受B.沉浮./符.合寥廓./括.号峥.嵘/征.兆C.茂.盛/藐.视挥斥./钥匙.僧侣./鲁.莽D.舟.船/周.详遒.劲/追求.遏.止/碣.石项,分别读xiāng/xiāng,rǎn/rán,xiáng/xiǎng。
B项,分别读fú/fú,kuò/kuò,zhēng/zhēng。
C项,分别读mào/miǎo,chì/shi,lǚ/lǔ。
D项,分别读zhōu/zhōu,qiú/qiú,è/ji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轻歌慢舞丰功伟绩变本加厉B.苍海桑田苍茫大地融会贯通志大才疏C.百舸争流挥斥方遒待价而沽虎视眈眈D.鱼翔浅底层林尽染篷荜生辉流言蜚语项,“轻歌慢舞”的“慢”应写作“曼”;B项,“苍海桑田”的“苍”应写作“沧”;D项,“篷荜生辉”的“篷”应写作“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庆祝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社区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一群风华正...茂.的老人积极参与活动。
B.每次回忆起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这位解放战争时期扛过枪、打过仗的老战士总会显得非常激动。
C.农民科学种田,工人不断创新,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科研……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就“中国梦”添枝加叶....。
D.毛泽东的词大多以翻云覆雨....的磅礴气势抒写革命豪情,意境雄浑优美,风格豪迈奔放,《沁园春长沙》就是这样的宏伟诗篇。
项,“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特指年轻人,此处对象用错。
C项,“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此处应改为“增砖添瓦”。
D项,“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精品)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 1沁园春 长沙含答案

课时作业 1[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百舸.孟轲.沉疴.枝柯.B.怅.惘蚊帐.苌.弘伥.鬼C.峥.嵘狰.狞挣.扎风筝.D.寥廓.城郭.敦.厚淳.厚解析:A项,“舸”读“ɡě”,其余都读“kē”;B项,读音依次为“chànɡ”“zhànɡ”“chánɡ”“chānɡ”;C项,都读“zhēnɡ”;D项,读音依次为“kuò”“ɡuō”“dūn”“chún”。
答案:C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挥斥..(力量)方遒怅.(失意)寥廓漫.(满)江B.浪遏.(阻止)飞舟主.(主宰)沉浮鹰击.(搏击)长空C.百侣.(同伴)激扬...(地位很高的人)..(激浊扬清)万户侯D.击水..(不平凡)岁月稠.(多)..(击打水)峥嵘解析:A项,“挥斥”的意思是“奔放”。
“怅”在这里表达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
C项,“万户侯”在本词中指大军阀、大官僚。
D项,“击水”的意思是“游泳”。
答案: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抒情,下阕主要是回忆往事,用诗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联系起来,从“谁主沉浮”的设问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再到“到中流击水”的壮志,鲜明地彰显出诗人少年时期的________,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把诗人心忧天下和人民的生活处于________之中的情景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展现了人民无法做江山主人的悲哀,诗人在________,充分显露出诗人要改造旧天地,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胸怀。
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在心中始终流动着奔涌的鲜血,旨在报国,作为一个青年,能够把祖国放在心中,以天下为己任,在文中展现得________。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沁园春长沙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1)

1 沁园春长沙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上阕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高低相间,虚实结合,烘托了气氛。
B.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C.“恰”字以后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是对往昔战斗生活的高度概括。
D.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E.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词人迎着风浪阔步前进的革命豪情和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
项,“高低相间,虚实结合”不当,应为“远近相间,动静结合”。
E项,“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不恰当,应是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特别是词的下阕中描写“恰同学少年”的有关词句。
参考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的青年革命家形象。
二、语言运用3.右图是橘子洲被湘江环抱图,请用简洁语言并运用想象手法加以描述,不少于15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抓住橘子洲被湘江环抱的特点加以描写,可描写橘子洲的形态,也可描写橘子洲绿色苍翠的特点,另外加以想象,注意字数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参考答案橘子洲,似结在常春藤上的绿色瓜果。
她平静、高洁、美丽,溢满着情爱、温馨、浪漫,永远让人着迷,令人神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案1沁园春·长沙(1)本练案共2页,共17题,满分为60分,用时40分钟一、打牢语言基础(3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42454004(C)A.沁.(qìn)人心脾橙黄橘.(jú)绿金碧.(bì)辉煌百舸.(kě)争流B.龙飞凤翔.(xiánɡ)怅.(chuànɡ)然若失寥.(liáo)若晨星大体轮廓.(kuò)C.茫.(mánɡ)无边际沉.(chén)默寡言携.(xié)手并肩人烟稠.(chóu)密D.诗朋酒侣.(lǚ)遒.(qú)劲有力当.(dānɡ)局者迷遏.(è)制腐败【解析】A“舸”应读“ɡě”。
B“怅”应读“chànɡ”。
D“遒”应读“qiú”。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42454005(A)A.沁园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携来百侣B.橘子州鹰击鱼翔挥斥方遒王侯将相C.主沉浮苍海横流漫江碧透峥嵘岁月D.竟自由指手画脚视若粪土怒不可遏【解析】B“州”应为“洲”。
C“苍”应为“沧”。
D“竟”应为“竞”。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42454323(D)①美国挥舞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使得一些国家唯其马首是瞻....,但在中国面前,却踢到了铁板上,受到中国政府的强硬反击。
②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③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④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⑤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同学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⑥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①马首是瞻:比喻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指挥。
②差强人意:勉强符合人的心意,它的意思是基本肯定的。
不合语境。
③光怪陆离:光彩奇异,色泽繁杂,形容奇形怪状,各式各样,用来修饰“现代观念”是可以的。
④九牛一毛:指的是许多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的极少数,微不足道。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⑤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⑥弄巧成拙:本想耍弄技巧,结果反坏了事。
“对孩子提过高要求”不是耍弄技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42454008(D)A.毛泽东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面对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写下了这首壮丽词篇。
B.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都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思想是值得深入学习和落实的。
C.在写作技法上,以传统的形式反映现代的生活内容,拼成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生动活泼的全景式写意风景画,可见词人的独运匠心。
D.时至今日,我们诵读、理解与鉴赏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长沙》一词,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无不深深地为一代伟人的才情所叹服。
【解析】A“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面对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语序不当,应为“面对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
B“都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思想是值得深入学习和落实的”句式杂糅,应删去“是值得深入学习和落实的”。
C介词结构掩盖主语,应为“在写作技法上,本词以……,由此可见……”。
5.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42454324(A)A.进入2018年以来,公司的效益连续下滑。
在危急关头,他不计个人得失,主动俯就财务总监一职,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间。
B.当别人到自己家来时,我们可以说: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C.我们学校要成立文学社,我们敬请您老担任我们社的顾问,如能得到您老的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D.某位作家的一本新书问世,他在《序言》中写道:现将拙文公开发表,以就正于读者。
【解析】A项,“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
敬词。
语境错误。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42454009(C)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介于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①形状是一个长岛②它四面环水③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④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⑤橘子洲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⑥绵延数十里A.③②④①⑤⑥B.②③⑥①④⑤C.⑤③②⑥①④D.⑤④②③①⑥【解析】这是一个说明性语段,主要介绍了橘子洲的相关情况。
备组合的六句话中,有主语的句子是⑤和②,据此可以排除③开头的A。
这六句话包括三层意思,③⑤介绍橘子洲的形成,①②⑥介绍橘子洲的形状,④为小结。
据此,可以确定答案为C。
在③⑤中,“也是……”句应在“是……”句之后,即③应在⑤后。
在①②⑥中,②有主语“它”,应在①⑥之前,据此可以排除ABD。
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要超过20个字。
(5分)导学号42454010毛主席作为最高领导人,能够长期艰苦朴素。
进入北京中南海后,他最奢侈的食物也就是一碗“红烧肉”。
他痛恨贪官污吏,亲自批出尚方宝剑,痛斩高级贪官张子善和刘青山。
他严格要求子女和亲属廉洁奉公,直到他去世之时,他的主要亲属没有一个人经商,没有一个人因为他而升官发财。
毛主席为中国领导人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最廉洁的领袖。
答:毛主席是中国历史上最廉洁的领袖(或“毛主席为中国领导人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典范”)。
【解析】这段文字包括两层意思,前面用了大量事实,说明了毛主席清正廉洁的表现,最后两句话对上文进行总结。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导学号42454011实践证明,_____①____。
什么时候毛泽东思想占了主导地位,国家就强大,人民就幸福;_____②____,国家就受挫折,人民就遭殃。
因此,我们_____③____,沿着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
答:示例:①毛泽东思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②什么时候偏离了毛泽东思想③一定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解析】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主要阐明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
①为起始句补写,需要提出整段文字的观点。
②为展开性补写,句式要与“什么时候毛泽东思想占了主导地位”相同,内容要与“国家就受挫折,人民就遭殃”相应。
③为总结句补写,需要补出这段文字的结论,且与“沿着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衔接。
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导学号42454325许多人从小就有当作家的梦想,其实实现这个梦想并不困难。
如果我们坚持阅读的习惯,一定可以积累许多的创作素材,因为只要阅读,就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了这些收获,必然会产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假以时日,认真创作,就会有经典的作品问世,实现我们的“作家梦”了。
①坚持阅读,不一定就能积累许多素材。
②有了素材,也不一定会产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
③不是有时间认真创作就可以写出经典作品。
二、提高阅读能力(26分)阅读《沁园春·长沙》上阕,完成10~17题。
导学号4245401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10.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D)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C.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解析】正确的节奏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独立.寒秋立:站立。
B.层林尽染.染:染红。
C.鹰击长空.空:天空。
D.谁主沉.浮沉:沉重。
【解析】沉:沉陷,沉没。
12.词这种文体在创作中,有时为了适应平仄、韵律或表达效果的需要,把常式语序作一些调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几句就是这样,这几句如果换成常式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C.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头。
D.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解析】先交待时间、观察点,再写所见。
13.下列对这首词中意象描写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万山红遍”中的“红”下得极妙,它是表色彩的形容词,此处赋予动词的意义,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渐来、万山渐红的动态意境。
B.“漫江碧透”中的“漫”字极有特色,它是“整个”的意思,即放眼望去,整个江中碧绿通透,给人一种深厚的绿意和沉重的感受。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得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儿游动得欢愉自在的景象。
D.“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万物”指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霜天”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霜天,实际上隐含当时我国所处的政治气候。
【解析】“……沉重的感受”与这首词的意境不合。
14.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触景生情,托物起兴。
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好秋天,词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发出气壮山河的一问。
B.“怅”是慨叹的意思,它由“看”的内容而来,“问”由“怅”而发,流露出郁郁不思的感情。
C.这三句除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还包含革命领导权在谁手里的问题,表现出主人公的高度革命责任感。
D.“大地”和“沉浮”一语双关,它包含自然界、民族、国家等,还包含领导权应在谁的手里问题。
【解析】“流露出郁郁不思的感情”分析不当,应为亢奋的激情。
15.下列关于诗词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C.古人根据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类型,《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D.“沁园春”是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则是这首词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