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中考语文 议论文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阅读练习
附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一4题。

(15 分)
①“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为至理名言,历来被视为有逃避变节的嫌疑,其实不然。

小到个人的自我设计,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随着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难免要作出调整,改变,甚至于不得不放弃。

知难而进者固然可喜;审时度势,善于放弃更难能可贵!
②鲁迅是万人敬仰的大文豪。

当初他曾经选择了学医救国的道路。

但当他认识到要拯救中华,只有先拯救国人那麻木的灵魂时,便毅然放弃了他的最初选择,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同敌人作殊死斗争。

试想,如果没有他的放弃,无数的国民能战胜愚昧,争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吗?可见,放弃可以使生命得到升华,甚至可以造福万民。

放弃也是一种大智。

③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得到。

干事业的人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

苦苦的挽留夕阳,是傻人;久久的感伤春光,是蠢人。

什么也不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舍不得家庭的温馨,就会羁绊起程的脚步;迷恋手中的鲜花,很可能就耽误了你美好的青春。

④人生旅途上要学会珍惜,珍惜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和荣誉,因为任何微小的成绩和荣誉都来之不易,都曾经为之付出过艰辛。

俗话说“聚沙成塔”, “滴水成冰”,都含有“积少成多”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辩证法。

我们在前进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可贵的。

⑤然而,人生路途上只学会珍惜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放弃。

这个放弃不是通常说的去掉,他的特定含义是,提醒自己不要过于迷恋已经取得的哪怕是相当显著的成绩和荣誉,不要因为对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沾沾自喜而耽误了向前赶路,去摘取更为辉煌的人生成果。

俗语“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就是告诫人们不要自满,不要停止继续进取的步伐。

⑥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为了采集眼前的花朵而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不值得的,道路正长,前面尚有更多的花朵,让我们一路走下去。

⑦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个少年背负着一个沙锅前行,不小心绳子断了,沙锅也掉到地上碎了,可是少年去头也不回的继续前行。

路人喊住少年问:“你不知道你的沙锅碎了吗?”少年回答:“知道”。

路人又问:“那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少年说:“已经碎了,回头何益?”说罢继续赶路。

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点感悟。

这个少年是对的,既然沙锅已经碎了,回头看了又看有什么用呢?
⑧这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失败一样,已经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

与其在病苦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再一次奋发努力。

还是让我们学会放弃吧!像那个少年一样。

不要因为失败而做无谓的自责和叹息。

当我们真正学会放弃时,才会发现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超越,一种真正的战胜自我的强者姿态。

⑨也许有时我们只看到了放弃时的痛苦,而忘记了那些如果我们不放弃就会得到的更大的痛苦。

所以我们要学会放弃。

1、通读这篇议论文,请你选择从最能阐述作者主要观点的角度为文章拟个恰当的题目。

(2分)
2、①根据文中的基本观点,判断下面两句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并说明理由。

(4分)
名言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名言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
②具体说说,作者在第②段引用鲁迅弃医从文的典型事例有何作用?(3分)
3、请结合语境,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句子,使之成为排比句。

(2分)
珍惜它,就是珍惜自己的劳动;,。

4、生活中你肯定有过“放弃”之举,请结合你的生活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4分)
参考答案:1、示例:我们要学会放弃(或: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
2、①示例:名言一:不能。

因为“傲气”和“傲骨”是指人的作风和性格。

本句并未谈到对待事情的做法,这不符合本文“学会放弃”的观点。

名言二;能。

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舍弃“鱼”而取“熊掌”,符合本文“学会放弃”的观点。

②第②段用鲁迅弃医从文的典型事例,鲜明有力地论证了“放弃也是一种大智”的观点。

3、示例:就是珍借自己的劳动,就是珍惜自己的人生。

4、示例:中考临近,学习紧张,我不得不放弃观看精彩的NBA球赛和精彩的歌星大赛,因为我懂得迷恋它们就会耽误我的学习,耽误我的前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15分)
“文化快餐”不宜多吃
①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
映入你的眼帘。

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②时下,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

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中
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
读其中的“名句”;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
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
视VCD畅销不衰。

③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
是可以理解的。

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

④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

试想: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就能仅靠三十六集
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
文就能“明志”吗?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后人岂能浮光掠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

⑤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

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

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

某省电视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

⑥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

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

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

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探赜(zé)索隐,钩深致远”(《周易》),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渴”充“饥”。

“文化快餐”实在不宜多吃。

1、用原文句子作答:作者在本文反对的是;主张的是。

(4分)
2、“文化快餐”为什么不宜多吃?(2分)
3、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作者在第④段连用四个反问句,若变成陈述句,其表达效果怎样?(2分)
5、“国学热”是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温家宝总理也在202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号召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

请结
合温总理的话,谈谈你对“新读书主义”的看法。

(40~50字,4分)
【答案】
1、(4分,每点2分)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与书结缘,精读深

2、(2分,每点1分)①会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或者:消化不了,
吸收不了)②会犯常识性的错误,以致贻笑大方。

3、(3分)举例论证(1分);通过列举三位公众人物的事例,论证了“书读少
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或:“书读少了,就会犯常识性的错误”)(2分)
4、(2分,每点1分)变成陈述句,则削弱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论辩的力量。

5、(4分)答案略。

(给分原则:1、观点明确、正确;2、阐述清晰、有力;3、
语言简洁、明了)
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14分)
马德
人生烦恼无数。

先贤说,把心沉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

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先贤甚至什么都没想,就沉静下来了,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

真是层出不穷。

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

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

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消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

一类像是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

却发现,永远登不到顶,最终也看不到头。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

另一类人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要登到哪里。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流岚,赏赏
霓虹,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自足。

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
本质的价值。

有的人本来幸福着,却看起来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却看起来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

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真
切,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
了人生的大滋味。

所以人生的烦恼实是自找的。

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都有。

为权,为钱,为名,为利。

人人行色匆匆,背着这
个沉重的布囊,装得越多,牵累得也就越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

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诗所写的那样,
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
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其实,谁都是幸福的。

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

(选自2020年6月19日《杂文报》)
1.通读这篇议论文,请你写出最能阐述作者主要观点的语句。

(2分)
2.第四段“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

”从全文看,作者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是怎样的?(4分)
3.第十一、二段作者用“活得糊涂”和“活得清醒”来阐释对幸福和烦恼的认识,并说“人生的烦恼实是自找的”,这些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4.文章的最后“其实,谁都是幸福的。

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

”读了本文,你一定会有很多感悟,请谈谈你对“幸福”的看法?(4分)
答案:1.答案:要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

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2.答案:幸福相对于烦恼而言只是相对的,幸福是一种感觉,当你感到幸福时,你的一切都将充满了幸福,否则只能与烦恼打一辈子交道。

评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3.答案:首先要把心态放平,欲望不要过高,要宽宏大量,不要斤斤计较,要淡泊名利,抛弃烦恼,享受幸福。

评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4.答案示例:俗话说:想开常快,知足常乐。

幸福就是享受生活,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把快乐带给别人,自己才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