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2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中一年级质量检测试题
2008汕头市高二期末统测试卷1

2008年汕头市高二级期末质量统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艾滋病研究者发现,1%~2%的HIV 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 之前体内存在三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A .一定含有C 、H 、O 、N 四种元素 B .一定含有20种氨基酸C .高温能够破坏其结构D .人工合成后可以用于防治艾滋病2.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腺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C.人体心肌细胞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D.细菌和动植物细胞中都在进行着ATP 的合成与分解3.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鉴定:①细胞的死活 ②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伸缩性大小的差异③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④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⑤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 ⑥细胞膜是单层膜A .①②③B .②④⑥C .②③⑤D .①②⑥4.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人体消化酶作用规律的是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下图表示一个二倍体动物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及DNA 数目的变化。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图中两曲线重叠的各段,每条染色体都不含染色单体B.在BC 段和HI 段都可能发设一个正常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含量时间a ) a a )℃生基因突变,且基因突变都可能传给后代C. 在AG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HQ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D.在DE段和LM段,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7.如图所示为物质代谢过程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间的关系,请问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和各种生物体都能进行的过程分别是哪些部分?A.1和5 B.5和3 C.2和3 D.3和58.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A.2小时 B.4小时 C.1.6小时 D.1小时9.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以产生新的基因A.茎尖 B.根分生区 C.叶肉 D.花药10.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11.下列生理活动在突触小体中不能发生的是A.丙酮酸氧化分解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12.对于生长素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育中的种子合成大量的生长素,促进果实成熟B、对于离体器官的细胞分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应用此原理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有很强的调运养分的效应,因此能够引起顶端优势D、它的基本生理效应是促进植物生长,但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生长13.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A.过敏反应增强 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C.效应B细胞数量减少 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14.果蝇的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广东省汕头市东里中学2008-2009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考试数学理科

广东省汕头市东里中学2008—2009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三数学(理科)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A=2{|21},{|ln(1)}x x B x y x -<==-,则A B 为A .{|1}x x <B .{|12}x x <<C .{|2}x x <D .{|1}x x ≤2.两个圆0124:0222:222221=+--+=-+++y x y x C y x y x C 与的公切线有且仅有: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3.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已知主视图、左视图所对应的三角形皆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对应的四边形为正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8B .12C .16D .204.曲线22x y =关于直线2x =-对称的曲线方程是:A. 282x y =--B. 282x y =-C. ()242x y -= D. ()242x y +=5.已知向量,a b 的夹角为060,且22,a b ==在ABC ∆中,,AB a b CA a =-=,则角A 的值是: A. 0120 B. 030 C. 0150 D. 060 6.8.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若该程序输出的结果为56,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A. 6i <B.5i <C. 5i≥ D.4i <7.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1)(1)f x f x -=+,则“()f x 为偶函数”是“2为函数()f x 的一个周期”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有不必要8.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点P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12||4||PF PF =,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e 的最大值为(A )43 (B )53 (C )2 (D )73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9~12题是必做题,13~15题是选做题. 每小题5分,满分30分.9.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三项依次为1,1a +,35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n a =__________.10.若复数iia 213++(a R ∈,i 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11.在约束条件012210x y x y >⎧⎪≤⎨⎪-+≤⎩下,目标函数2S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12.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ABCD 是边 长为1的正方形,且BCF ADE ∆∆、均为正三角形, EF ∥AB ,EF=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选做题:在下面三道小题中选做两题,三题都选的只计算前两题的得分.13.(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 已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ρθ=,则该圆的圆心到直线sin 2cos 1ρθρθ+= 的距离是 .14.(不等式选讲选做题)已知函数2|1|(0),()1(0),x x f x x x -+⎧=⎨->⎩≤ 那么不等式()0f x <的解集为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 如图:PA 与圆O 相切于A , PCB 为圆O 的割线,并且不过圆心O ,已知∠BPA=030,PA=PC=1,则圆O 的半径等于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已知a+b=5,且.272cos 2sin 42=-+C B A(1) 求角C 的大小; (2)求△ABC 的面积.17.(本小题共14分)如图,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20)M ,,AB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360x y --=点(11)T -,在AD 边所在直线上.18.(本小题满分12分)四棱锥V-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面VAD 是正三角形,平面VAD ⊥底面ABCD 1)求证AB ⊥面VAD ;2)求面VAD 与面VDB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BA P19.(本小题满分12分) 设A 、B 是双曲线1222=-y x 上的两点,点N (1,2)是线段AB 的中点.(I )求直线AB 的方程(II )如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双曲线相交于C 、D 两点,那么A 、B 、C 、D 四点是否共圆?为什么?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1x =是函数32()3(1)1f x mx m x nx =-+++的一个极值点,其中,,m n R ∈0m <. (Ⅰ)求m 与n 的关系表达式; (Ⅱ)求()f x 的单调区间;(Ⅲ)当[1,1]x ∈-时,函数()y f x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恒大于3m,求m 的取值范围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5,a 2=5,a n +1=a n +6a n -1(n ≥2). (1)求证:{a n +1+2a n }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3)设3n b n =n (3n -a n ),且|b 1|+|b 2|+…+|b n |<m 对于n ∈N *恒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广东省东里中学2008—2009第二学期第一次考试数学答题卡(理科)注意事项:⒈ 答题卷共4页,用钢笔或黑色(蓝色)签字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汕头市2008年高中一年级统一测试

汕头市2008年高中一年级统一测试化 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Ba :137第一卷 选择题(共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北京市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提出“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并承诺改变北京市环境质量,但经过努力,下列目标还是不可能实现的是( )A .拓展绿地,减少扬尘B .减少丢弃塑料,废旧品进行再利用C .禁止汽车尾气中排放含CO 或NO 2等气体D .控制工业废气排放2.现代光纤通信是以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A .硅 B .铜C .二氧化硅D .铝3.提出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戴维B.阿伏加德罗C.门捷列夫D.道尔顿4.石油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困惑。
以下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不当的是A .用木材作燃料 B.用液氢替代汽油 C .开发风能 D .开发地热 5.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A.∶‥‥O ∶C ∶‥‥O ∶B.N NC. [∶‥‥O ∶H]-D.Na +[∶‥‥O ∶‥‥O ∶]2-Na +6.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电极一定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原电池工作中总是负极溶解,正极上有新物质生成D.原电池的正极是还原剂,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此被还原7.等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 .C2H4 B. C2H6 C.C3H6 D. C6H68. 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出原子的: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9.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②④10.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和O3互为同位素B.O2比O3稳定C.等体积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O2与O3的相互转变是物理变化11.把镁条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影响产生氢气反应速率的因素是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 的浓度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③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
2008—2009学年下期期末测试

催化剂C H C H OO Hn CH 2CH 2CH 2CH 2n2008—2009学年下期期末测试高中一年级 化学 参考答案一、二、选择题(42分,其中:1-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7-16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三、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 17.(10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第3周期、IIIA 族 (2)B(3)N 2 + 3H 2 2NH 3(4)f ;氢化物稳定性HCl >H 2S (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HClO 4>H 2SO 4、Cl 2 + H 2S == 2HCl + S ↓、Cl 2 + Na 2S == 2 NaCl + S ↓等) 18.(6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 碳 (2)(2)OH - + HCO 3- == CO 32-+ H 2O (或:OH - + H + == H 2O 、NH 4+ + OH - == NH 3·H 2O 、HCO 3- + H + == H 2O +CO 2↑、CO 32- + 2H + == H 2O +CO 2↑) 19.(10分) (1) (2)2CH 3CH 2OH + O 2催化剂 △2CH 3CHO + 2H 2O(3)乙酸乙酯,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4分)20.(10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Zn + 2H + == Zn 2+ + H 2↑ (2)盐酸的浓度、反应温度 (3)产生气泡的快慢(4)锌与盐酸反应放热,0-t 时间内,反应体系温度逐渐升高,因而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此时反应物浓度的影响为次要因素);时间t 后,反应物(盐酸)浓度逐渐降低,因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此时反应温度的影响为次要因素)。
(5)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 21.(14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MnO 2 + 4HCl(浓)△MnCl 2 + Cl 2↑+ 2H 2O(2)分液漏斗 (3)B(4)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5)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 H 2O(6)黄绿色逐渐退去,试管内壁有无色油状液体生成。
汕头市2008年高中二年级质量检测

汕头市2008年高中二年级质量检测英语本试卷共10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答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听力理解(5段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每段播放两遍。
各段后有几个小题,各段播放前每小题有5秒钟的阅题时间。
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及其相关小题,在5秒钟内从题中所给的A、B、C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第1段对话,回答第1~3题。
1. Why is it difficult to solve air pollution?A. Because mo st people don’t want to stop it.B. Because most people don’t think it is serious.C. Because most of our pollution is caused by things people need.2. In which places is air pollution the worst?A. In villages.B. In the country.C. In crowded cities.3. Why is air pollution dangerous to our health?A. Because it pollutes restaurants.B. Because it pollutes plants.C. Because it pollutes factories.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4~6题。
2008-2009学年广东汕头高二新课程统一检测理综生物部分

2008-2009学年度广东省汕头市高二新课程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物理、化学、生物答题纸上。
2.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分别写在各学科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试题自行保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一32 Cl一35.5K—39 Fe一56 Cu一64 Ba—137第I卷(选择题共126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1~7小题为生物题,8~14小题为化学题,每小题6分,共8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1/8B.乙图所示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丁图所示生态系统内的食物链不超过30条D.丙图所示患者W的父亲不可能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2.下列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或技术,不正确...的是A.利用离心法分离噬菌体外壳和其侵染的细菌B.摩尔根等运用假说演绎法,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艾弗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D.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推断染色体与基因有明显的平行关系3.在动物的睾丸细胞中,由A、C、G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
下列分别针对X、Y、Z的答案正确的是A.6、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3、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3、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6、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堆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M、N、P和Q点分别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A.abcd B.bcad C.acdb D.bdca5.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不同的育种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采用的育种方法依次是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6.下表是对甲、乙、丙图所示的生命现象及a、b、c所表示的变量的分析,正确的一组为7.在天气晴朗的夏季,将用全素营养液培养的植株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进行培养。
汕头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第二次)

汕头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第二次)政治本试卷共6页,4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际铁路2008年8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A.京广高速铁路B.京津城际铁路C.京沪高速铁路D.广深城际铁路2.国务院于2008年8月13日通过了新修订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新《纲要》从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提出了坚守亩耕地红线的目标。
A.15万亿B.15亿C.18亿D.18万亿3.中共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活动A.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B.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D.解放思想学习4.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中国改革发展问题。
A.医疗B.教育C.社会保障D.农村5.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内陆“冰盖之巅”建立的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是A.中山站B.长城站C.昆仑站D.泰山站6.大陆与台湾直航、直航及直接通邮2008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
(理基)汕头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汕头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第二次)理科基础本试卷全部为单项选择题,共13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作答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全卷共75道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0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A.刘翔在110米跨栏时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B.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2. 我们乘电梯上高层楼房时,经历了加速启动、匀速运行和减速停止的过程,则我们分别所处的状态是A.先失重,正常,后超重B.先正常,超重,后失重C.先超重,失重,后正常D.先超重,正常,后失重3. 下列各图象中,不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4.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的物体的g值大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5.如图,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但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现将F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FA. F1是物体对水平面的摩擦力B. F2是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C. F1与水平面给物体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F2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6. 火车在转弯时实际是在做圆周运动,为保证行车安全,修筑铁路时应使内外轨有一定高度差.下列关于火车转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减轻轮缘与铁轨的挤压,修筑铁路时在转弯处使外轨略高于内轨B.为减轻轮缘与铁轨的挤压,修筑铁路时在转弯处使内轨略高于外轨C.在转弯处火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在转弯处火车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7. 下列能量的转化现象中,不属于...其他形式能向机械能转化的是A. 你用力蹬自行车上一个斜坡B. 用太阳能电池做动力的电动汽车在赛车场上奔驰C.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发动机熄灭之后,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止D. 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供给电动水泵抽水,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8.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A.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可能不变B.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C.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可能不变D.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减少9. 如图,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对于自由下落的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选用重物时,重的比轻的好B.选用重物时,体积小的比大的好C.重物所受重力应远大于它所受的空气阻力和纸带受到打点计时器的阻力D.选定重物后,为了比较重物动能增加量与重力势能减少量的大小关系,需要称出它的质量10. 引力常量通常取G =6.67×10-11N·m2/kg2,关于引力常量G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仅适合于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的计算B.它适合于任何两个质点或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的计算C.它的数值由牛顿首次测出D.它的数值很小,说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非常小11. 关于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物体所具有的能叫做动能B.物体做斜向上抛运动,运动过程中重力始终做功,所以其动能增加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所以其动能也改变D.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其动能一定不变12. 如图,一个小木块被压缩的弹簧卡在玩具小车的左、右两壁之间,当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时,不计一切摩擦,玩具小车左、右两壁受到的压力F1和F2的变化情况为A.F1增大,F2不变B.F1不变,F2减小C.F1增大,F2减小D.F1增大,F2增大13. 在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电路图中,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最合理的是14.如图,一重力不计、带电量为q的正电荷以速度v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从进入到穿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荷始终不受磁场力作用B.该电荷受到洛仑兹力作用,力的大小为Bqv,方向与v相同C.该电荷将在磁场中做曲线运动D.该电荷将沿直线匀速穿过磁场15. 如图,让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后,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不改变A、B两极板带的电量而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同时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那么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A. 一定减小B. 一定增大C. 一定不变D. 可能不变16. 如图是等量异种点电荷Q1、Q2的电场线分布图,A、B为Q1、Q2连线上对称的两点,C、D为Q1、Q2连线的中垂线上两点,由图中可以判断A. A、B两点的场强不相等B. A、B两点的电势相同C. C、D两点的场强相等D. C、D两点的场强不相等17. 关于磁场、磁感线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它们并不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相互作用B.磁感线的方向,就是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减小的方向C.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和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S极所指的方向一致D.直线电流磁场的磁感线,是一些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这些同心圆都在跟导线垂直的平面上18. 如图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制作的充气泵的结构示意图.当电流从电磁铁的接线柱a流入时,吸引小磁铁向下运动,由此可判断A. 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B. 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C. 永磁铁的下端为S极D. 无法判断19.据称2007年冬季是自1869年人类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大暖冬之一,气象偏高与下列哪组中的两种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偏高有关系A.SO2、CO2B.NO2、CO C.CO2、CH4 D.NO、O320.近两年我省连发化学品爆炸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头市2009年高中一年级质量检测
数学科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4 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选择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生务必将非选择题的解答写在答题卷的框线内,框线外的部分不计分.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选择题的答题卡和非选择题的答题卷都收回,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管.
参考公式:
锥体的体积公式Sh V 3
1=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B P A P B A P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600sin 的值是( )
A 2
1 B 2
1-
C
2
3 D 2
3-
2.某学校教师中初级职称的有54人,中级职称的有36人,高级职称的有18人,为统计该校教师某方面的情况,计划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2人的样本,应在初、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中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
A 6人,4人,2人
B 4人,4人,4人
C 4人,6人,2人
D 5人,4人,3人 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为减函数的是( )
A 3x y -=
B 21
x y = C 2
x y = D x y 2
log
=
4.已知全集}6,5,4,3,2,1{=U ,集合2
{|320}A x x x =-+=,},42|{Z x x x B ∈≤≤=,
则集合)(B A C U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对角线AC 和BD 交于点O ,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60 70 80 90 100 110
A =
AO )(2
1AD AB - B =
AO )(2
1AD AB +
C C
D AB = D 0=+AC BD 6.为了了解某地参加计算机水平测试的1000名学生的成绩,从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的结果
用右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表示,则估计在这1000名学生中成绩小于80分的人数约有( )
A 100人
B 200人
C 300人
D 400人 7.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所有顶点都在半径为3的同一个球面上,则长方体的对角线AC 1的长是( ) A 3 B 6 C 9 D 不能确定 8.计算2log sin
12
π
12
cos
log
2
π
+的值为( )
A -4
B 4
C 2
D -2
9.如图是求2
2
2
10021+++= s 的程序框图,在①中应填上( )
A 2
i s = B 2
2)1(-+=i i s
C 2i s s +=
D 2
2i s s +=
10.函数x y 2sin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x y 2cos =的图象经以下的平移得到( ) A 向左平移2
π
个单位 B 向左平移
4
π
个单位
C 向右平移
2
π
个单位 D 向右平移
4
π
个单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规定的位置上.
11.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都参加了11场比赛,他们所有 比赛得分的情况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表示, 则甲、乙两名运动员 得分的中位数分别为 和 。
12.当],0[π∈x 时,函数3
cos(π
+
=x y 的单调增区间是
13.已知P 是直线:l 1+=x y 上的点,Q 是圆C :08622=+-+x y x 上的点,则|PQ|的最小值是
14.已知函数1(01)x y a a a -=>≠,的图象恒过定点A ,若点A 与点B )0,(m 、C )0,)(,0(≠≠mn n m n 在同一直线上,则
11m n
+的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2分)已知x x x f cos sin 3)(+=
(1)求)(x f 最小正周期及最大值; (2)若2()3
f α=,求)3
2cos(π
α+
的值。
16.(12分)口袋中有标号分别为1、2、3、4且大小相同的四个小球。
(1)从中取出2个小球,求至少有1个标号大于2的概率;
(2)从中取出一个记下标号,然后放回,再取一个记下标号,求两次号数和大于4的概率; 17.(14分)已知点P 是直角梯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AB//CD , BA ⊥AD , CD =2AB =4 ,PD =AD =2, PD ⊥平面ABCD
(1)求这个几何体侧视图的面积。
(2)求这个几何体的体积。
(3)若在PC 上有一点E ,满足PA//平面BED ,求CE :EP
18.(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向量a (1,2)=-,以及点
(8,0),(,),(sin ,)(0)2
A B n t C k t π
θθ≤≤
(1)若⊥AB a
且|||A B O A =
,求向量OB ;
(2)若4>k ,向量A C
与向量a 共线,且sin t θ的最大值为4,求θ。
正视
19.(14分)已知函数221,()
2()121,()
2x x x
f x x x a x ⎧->⎪⎪=⎨
⎪++-≤⎪⎩
(其中a a ,0>为常数)
(1)求函数()f x 的零点;
(2)关于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我们可以证明当2
1>x 时,x
x x f 2)(-
=为增函
数,当2
11≤
≤-x 时,)(x f =122
-++a x x 也为增函数。
因此,有人说)(x f 的增区间为
),1[+∞-。
你认为这个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你的理由。
20.(14分)已知点112212()()(0)A x y B x y x x ≠,,,是二次函数)0(212
>=
p x p
y 上的两
个动点,O 是坐标原点,且OA ⊥OB ,设圆C 的方程为2
2
1212()()0x y x x x y y y +-+-+=. (Ⅰ)证明线段A B 是圆C 的直径;
(Ⅱ)当圆C 的圆心到直线02=-y x
5
时,求p 的值.
汕头市2009年高中一年级质量检测(数学答题卷)
学校:姓名:学号二.填空题
11题答: 和; 12题答: ;
13题答: ;14题答; 三、解答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题(12分)
16题(12分)
17题(14分)
18题(14分)
正视
姓名学号19题(14分)
20题(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