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模拟试题答案解析
《高等数学(一)》(专升本)2024年福建省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高等数学(一)》(专升本)2024年福建省全真模拟试题一、单选题(每题4分)1、设x2是f(x)的一个原函数,则f(x)=()2、()A.收敛B.发散C.收敛且和为零D.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3、设z=z3-3x-y,则它在点(1,0)处( )A.取得极大值B.取得极小值C.无极值D.无法判定4、5、()A.0或1B.0或-1C.0或2D.1或-16、设b≠0,当x→0时,sinbx是x2的( )A.高阶无穷小量B.等价无穷小量C.同阶但不等价无穷小量D.低阶无穷小量7、A.xex2B.一xex2C.Xe-x2D.一xe-x28、A.充分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必要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9、10、A.0B.1C.2D.+∞二、填空题(每题4分)11、12、13、设y=5+lnx,则dy=_______。
14、求函数y=x-lnx的单调区间,并求该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l的方程.15、设ex-ey=siny,求y'16、17、18、函数y=cosx在[0,2x]上满足罗尔定理,则ξ= .19、20、设函数z=x2ey。
则全微分dz= .三、解答题(每题10分)21、22、23、求微分方程y”-5y'-6y=0的通解.24、25、26、27、求微分方程y''-y'-2y=0的通解.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4分)1、【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由于x2为f(x)的一个原函数,由原函数的定义可知f(x)=(x2)'=2x,故选A.2、【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数项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的知识点.3、【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函数在一点处的极值的知识点.(1,0)不是驻点,故其处无极值.4、【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由级数收敛的定义可知B正确,C不正确.由于极限存在的数列不一定能保证极限为0,可知A不正确.极限存在的数列也不一定为单调数列,可知D也不正确.5、【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定积分的知识点.k2-k3=k2(1-k)=0.所以k=0或k=1.6、【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无穷小量的比较的知识点.7、【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变上限积分的性质的知识点.8、【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由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可知C正确,D不正确.9、【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10、【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所给级数为不缺项情形。
黑龙江省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某人想沿着梯子爬上高4米的房顶,梯子的倾斜角(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不能大于,否则就有危险,那么梯子的长至少为( ) A .8米B .米C .米D .米2.某校在国学文化进校园活动中,随机统计5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如表所示,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学生数(人) 5 8 14 19 4 时间(小时) 6 78 910 A .14,9B .9,9C .9,8D .8,9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a ,-b)在第一象限内,则点B(a ,b)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4.1903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证实,放射性物质在放出射线后,这种物质的质量将减少,减少的速度开始较快,后来较慢,实际上,放射性物质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所用的时间是一个不变的量,我们把这个时间称为此种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如图是表示镭的放射规律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镭的半衰期为( )A .810 年B .1620 年C .3240 年D .4860 年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9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 ) A .1k <B .0k ≠C .1k <且0k ≠D .0k >6.甲、乙两名同学进行跳高测试,每人10次跳高的平均成绩恰好都是1.6米,方差分别是,,则在本次测试中,成绩更稳定的同学是()A.甲B.乙C.甲乙同样稳定D.无法确定7.九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 km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20 min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骑车学生速度的2倍,求骑车学生的速度.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x km/h,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1010123x x=-B.1010202x x=-C.1010123x x=+D.1010202x x=+8.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C=90°,把纸片沿EF对折后,点A恰好落在BC上的点D处,点CE=1,AC=4,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个数是()①∠CDE=∠DFB;②BD>CE;③BC=2CD;④△DCE与△BDF的周长相等.A.1个B.2个C.3个D.4个9.如图,在△ABC中,AB=AC,AD和CE是高,∠ACE=45°,点F是AC的中点,AD与FE,CE分别交于点G、H,∠BCE=∠CAD,有下列结论:①图中存在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②△AHE≌△CBE;③BC•AD=2AE2;④S△ABC=4S△ADF.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 B.2 C.3 D.410.为了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某班计划购买毽子和跳绳两种体育用品,共花费35元,毽子单价3元,跳绳单价5元,购买方案有()A.1种B.2种C.3种D.4种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利用1个a×a的正方形,1个b×b的正方形和2个a×b的矩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所示),从而可得到因式分解的公式________.12.用一个圆心角为120°,半径为4的扇形作一个圆锥的侧面,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____. 1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A (2,﹣4)与点B 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 14.若关于x 的方程x 2-2x+sinα=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锐角α的度数为___.15.如图,矩形OABC 的边OA ,OC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B 在第一象限,点D 在边BC 上,且∠AOD =30°,四边形OA′B′D 与四边形OABD 关于直线OD 对称(点A′和A ,点B′和B 分别对应).若AB =2,反比例函数y =kx(k≠0)的图象恰好经过A′,B ,则k 的值为_____.16.如图,利用标杆BE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已知标杆BE 高1.2m ,测得 1.6,12.4AB m BC m ==,则建筑物CD 的高是__________m .17.已知抛物线y =-x 2+mx +2-m ,在自变量x 的值满足-1≤x≤2的情况下.若对应的函数值y 的最大值为6,则m 的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10分)某学校为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在九年级随机抽查了若干名学生进行测试,然后把测试结果分为4个等级;A 、B 、C 、D ,对应的成绩分别是9分、8分、7分、6分,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两幅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查测试的学生人数为,图①中的a的值为;(2)求统计所抽查测试学生成绩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19.(5分)如图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2×12网格中,已知点A,B,C,D均为网格线的交点在网格中将△ABC绕点D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A1B1C1;在网格中将△ABC放大2倍得到△DEF,使A 与D为对应点.20.(8分)如图1,图2…、图m是边长均大于2的三角形、四边形、…、凸n边形.分别以它们的各顶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画弧与两邻边相交,得到3条弧、4条弧…、n条弧.(1)图1中3条弧的弧长的和为,图2中4条弧的弧长的和为;(2)求图m中n条弧的弧长的和(用n表示).21.(10分)如图,在△ABC中,∠ABC=90°,BD⊥AC,垂足为D,E为BC边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AE、BD交于点F.(1)当AE平分∠BAC时,求证:∠BEF=∠BFE;(2)当E运动到BC中点时,若BE=2,BD=2.4,AC=5,求AB的长.22.(10分)如图,以AB 边为直径的⊙O 经过点P ,C 是⊙O 上一点,连结PC 交AB 于点E ,且∠ACP =60°,PA =PD .试判断PD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若点C 是弧AB 的中点,已知AB =4,求CE •CP 的值.23.(12分)如图,AB 是⊙O 的一条弦,E 是AB 的中点,过点E 作EC ⊥OA 于点C ,过点B 作⊙O 的切线交CE 的延长线于点D . (1)求证:DB=DE;(2)若AB=12,BD=5,求⊙O 的半径.24.(14分)已知边长为2a 的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Q ,对于平面内的点P 与正方形ABCD ,给出如下定义:如果2a PQ a <<,则称点P 为正方形ABCD 的“关联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A (﹣1,1),B (﹣1,﹣1),C (1,﹣1),D (1,1).(1)在11,02P ⎛⎫- ⎪⎝⎭,213,22P ⎛⎫ ⎪ ⎪⎝⎭,()30,2P 中,正方形ABCD 的“关联点”有_____; (2)已知点E 的横坐标是m ,若点E 在直线3y x =上,并且E 是正方形ABCD 的“关联点”,求m 的取值范围; (3)若将正方形ABCD 沿x 轴平移,设该正方形对角线交点Q 的横坐标是n ,直线31y x =+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M 、N 两点.如果线段MN 上的每一个点都是正方形ABCD 的“关联点”,求n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C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 如图:AC=4,AC ⊥BC ,∵梯子的倾斜角(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不能>60°. ∴∠ABC≤60°,最大角为60°.即梯子的长至少为米,故选C.2、C【解题分析】解:观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课外阅读时间为1小时的人数最多为11人,∴众数为1.∵将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25个和第26个数据的均为2,∴中位数为2.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1)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2)中位数的确定要分两种情况:①当数据组中数据的总个数为奇数时,把所有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②当数据组中数据的总个数为偶数时,把所有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D【解题分析】先根据第一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判断出a、b的符号,进而判断点B所在的象限即可.【题目详解】∵点A(a,-b)在第一象限内,∴a>0,-b>0,∴b<0,∴点B((a,b)在第四象限,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牢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4、B【解题分析】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函数图象的横坐标,可得答案.【题目详解】由横坐标看出1620年时,镭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故镭的半衰期为1620年, 故选B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利用函数图象的意义及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是解题关键. 5、C 【解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题目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9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0(6)490k k ≠⎧⎨=--⨯>⎩, 解得:k<1且k≠1. 故选:C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根的判别式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结合根的判别式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 6、A 【解题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题目详解】∵S 甲2=1.4,S 乙2=2.5, ∴S 甲2<S 乙2,∴甲、乙两名同学成绩更稳定的是甲; 故选A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7、C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设骑车学生的速度为xkm/h,则汽车的速度为2xkm/h,由题意得,1010123x x=+.故选C.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8、D【解题分析】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C=90°,∴∠A=∠B=45°,由折叠可得,∠EDF=∠A=45°,∴∠CDE+∠BDF=135°,∠DFB+∠B=135°,∴∠CDE=∠DFB,故①正确;由折叠可得,DE=AE=3,∴=∴BD=BC﹣DC=4﹣1,∴BD>CE,故②正确;∵BC=4,CD=4,∴CD,故③正确;∵AC=BC=4,∠C=90°,∴,∵△DCE的周长,由折叠可得,DF=AF,∴△BDF的周长+(4﹣),∴△DCE与△BDF的周长相等,故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9、C【解题分析】①图中有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故结论错误;②根据ASA证明即可,结论正确;③利用面积法证明即可,结论正确;④利用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即可证明,结论正确. 【题目详解】∵CE ⊥AB ,∠ACE=45°, ∴△A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F=CF , ∴EF=AF=CF ,∴△AEF ,△EFC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图中共有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故①错误,∵∠AHE+∠EAH=90°,∠DHC+∠BCE=90°,∠AHE=∠DHC , ∴∠EAH=∠BCE ,∵AE=EC ,∠AEH=∠CEB=90°, ∴△AHE ≌△CBE ,故②正确,∵S △ABC =12BC•AD=12AB•CE ,AE ,AE=CE ,∴CE 2,故③正确, ∵AB=AC ,AD ⊥BC , ∴BD=DC , ∴S △ABC =2S △ADC , ∵AF=FC , ∴S △ADC =2S △ADF , ∴S △ABC =4S △ADF . 故选C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 10、B 【解题分析】首先设毽子能买x 个,跳绳能买y 根,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再根据二元一次方程求解. 【题目详解】解:设毽子能买x 个,跳绳能买y 根,根据题意可得:3x+5y=35,y=7-35 x,∵x、y都是正整数,∴x=5时,y=4;x=10时,y=1;∴购买方案有2种.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列方程.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a1+1ab+b1=(a+b)1【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a1,b1,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都为ab,组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a+b,面积为(a+b)1,所以a1+1ab+b1=(a+b)1.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关键是理解题中给出的各个图形之间的面积关系.12、4 3【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204=2180rππ⨯,解得r=43.考点:弧长的计算.13、(﹣2,4)【解题分析】根据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x,-y)即可得解.【题目详解】解:∵点A (2,-4)与点B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点B的坐标为:(-2,4).故答案为:(-2,4).【题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掌握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4、30°【解题分析】试题解析:∵关于x 的方程2sin 0x α+=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241sin 0,α=--⨯⨯= 解得:1sin 2α=, ∴锐角α的度数为30°;故答案为30°.15 【解题分析】解:∵四边形ABCO 是矩形,AB=1,∴设B (m ,1),∴OA=BC=m ,∵四边形OA′B′D 与四边形OABD 关于直线OD 对称,∴OA′=OA=m ,∠A′OD=∠AOD=30°∴∠A′OA=60°,过A′作A′E ⊥OA 于E ,∴OE=12m ,A′E=2m ,∴A′(12m ), ∵反比例函数k y x=(k≠0)的图象恰好经过点A′,B ,∴12 ,∴,∴故答案为316、10.5【解题分析】先证△AEB∽△ABC,再利用相似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题目详解】解:由题可知,BE⊥AC,DC⊥AC∵BE//DC,∴△AEB∽△ADC,∴BE AB CD AC=,即:1.2 1.61.612.4 CD=+,∴CD=10.5(m).故答案为10.5.【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相似的判定和性质.利用相似的性质列出含所求边的比例式是解题的关键.17、m=8或【解题分析】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题目详解】抛物线的对称轴,抛物线开口向下,当,即时,抛物线在-1≤x≤2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在时取得最大值,即解得符合题意.当即时,抛物线在-1≤x≤2时,在时取得最大值,即无解.当,即时,抛物线在-1≤x≤2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在时取得最大值,即解得符合题意.综上所述,m的值为8或故答案为:8或【题目点拨】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1)50、2;(2)平均数是7.11;众数是1;中位数是1.【解题分析】(1)根据A等级人数及其百分比可得总人数,用C等级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a的值;(2)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计算可得.【题目详解】(1)本次抽查测试的学生人数为14÷21%=50人,a%=1250×100%=2%,即a=2.故答案为50、2;(2)观察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为1492081274650⨯+⨯+⨯+⨯=7.11.∵在这组数据中,1出现了20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1,∴882+=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用到的知识点: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19、(1)见解析(2)见解析【解题分析】(1)根据旋转变换的定义和性质求解可得;(2)根据位似变换的定义和性质求解可得.【题目详解】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DEF 即为所求.【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作图﹣位似变换与旋转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位似变换与旋转变换的定义与性质.20、 (1)π, 2π;(2)(n ﹣2)π.【解题分析】(1)利用弧长公式和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代入计算;(2)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和弧长公式计算.【题目详解】(1)利用弧长公式可得312111180180180n n n πππ⨯⨯⨯++=π, 因为n 1+n 2+n 3=180°. 同理,四边形的=31241111180180180180n n n n ππππ⨯⨯⨯⨯+++=2π, 因为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2)n 条弧=31241111(2)1801 (180180180180180)n n n n n πππππ⨯⨯⨯⨯-⨯⨯++++==(n ﹣2)π.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扇形的面积公式和弧长的计算公式,理解公式是关键.21、(1)证明见解析;(1)2【解题分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1,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BEF =∠AFD ,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BFE =∠AFD ,等量代换即可得解;(1)根据中点定义求出BC ,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 即可.详解:(1)如图,∵AE 平分∠BAC ,∴∠1=∠1.∵BD ⊥AC ,∠ABC =90°,∴∠1+∠BEF =∠1+∠AFD =90°,∴∠BEF =∠AFD .∵∠BFE=∠AFD(对顶角相等),∴∠BEF=∠BFE;(1)∵BE=1,∴BC=4,由勾股定理得:AB=22AC BC-=2254-=2.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2、(1)PD是⊙O的切线.证明见解析.(2)1.【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连结OP,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OP=2∠ACP=120°,然后计算出∠PAD和∠D的度数,进而可得∠OPD=90°,从而证明PD是⊙O的切线;(2)连结BC,首先求出∠CAB=∠ABC=∠APC=45°,然后可得AC长,再证明△CAE∽△CPA,进而可得,然后可得CE•CP的值.试题解析:(1)如图,PD是⊙O的切线.证明如下:连结OP,∵∠ACP=60°,∴∠AOP=120°,∵OA=OP,∴∠OAP=∠OPA=30°,∵PA=PD,∴∠PAO=∠D=30°,∴∠OPD=90°,∴PD是⊙O的切线.(2)连结BC,∵AB是⊙O的直径,∴∠ACB=90°,又∵C为弧AB的中点,∴∠CAB=∠ABC=∠APC=45°,∵AB=4,AC=Absin45°=.∵∠C=∠C,∠CAB=∠APC,∴△CAE∽△CPA,∴,∴CP•CE=CA2=()2=1.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探究型.23、(1)证明见解析;(2)15 2【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由切线性质及等量代换推出∠4=∠5,再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出结论;(2)由已知条件得出sin ∠DEF 和sin ∠AOE 的值,利用对应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推出结论.试题解析:(1)∵DC ⊥OA , ∴∠1+∠3=90°, ∵BD 为切线,∴OB ⊥BD , ∴∠2+∠5=90°,∵OA=OB , ∴∠1=∠2,∵∠3=∠4,∴∠4=∠5,在△DEB 中, ∠4=∠5,∴DE=DB.(2)作DF ⊥AB 于F ,连接OE ,∵DB=DE , ∴EF=12BE=3,在 RT △DEF 中,EF=3,DE=BD=5,EF=3 , ∴DF=22534-=∴sin ∠DEF=DF DE = 45 , ∵∠AOE=∠DEF , ∴在RT △AOE 中,sin ∠AOE=45AE AO = , ∵AE=6, ∴AO=152.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圆的性质,切线定理,三角形相似,三角函数等知识,结合图形正确地选择相应的知识点与方法进行解题是关键.24、(1)正方形ABCD 的“关联点”为P 2,P 3;(2)1222m ≤≤或2122m -≤≤-;(3)33233n ≤≤-. 【解题分析】(1)正方形ABCD 的“关联点”中正方形的内切圆和外切圆之间(包括两个圆上的点),由此画出图形即可判断; (2)因为E 是正方形ABCD 的“关联点”,所以E 在正方形ABCD 的内切圆和外接圆之间(包括两个圆上的点),因为E 在直线3y x =上,推出点E 在线段FG 上,求出点F 、G 的横坐标,再根据对称性即可解决问题;(3)因为线段MN 上的每一个点都是正方形ABCD 的“关联点”,分两种情形:①如图3中,MN 与小⊙Q 相切于点F ,求出此时点Q 的横坐标;②M 如图4中,落在大⊙Q 上,求出点Q 的横坐标即可解决问题;【题目详解】(1)由题意正方形ABCD 的“关联点”中正方形的内切圆和外切圆之间(包括两个圆上的点),观察图象可知:正方形ABCD 的“关联点”为P 2,P 3;(2)作正方形ABCD 的内切圆和外接圆,∴OF =1,2OG =.∵E 是正方形ABCD 的“关联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内切圆和外接圆之间(包括两个圆上的点),∵点E 在直线3y x =上,∴点E 在线段FG 上.分别作FF ’⊥x 轴,GG ’⊥x 轴,∵OF =1,2OG =∴12OF '=,22OG '=. ∴1222m ≤≤. 根据对称性,可以得出2122m -≤≤-. ∴122m ≤≤212m ≤≤-. (3)∵33M ⎛⎫- ⎪ ⎪⎝⎭、N (0,1), ∴33OM =,ON =1. ∴∠OMN =60°.∵线段MN 上的每一个点都是正方形ABCD的“关联点”,①MN 与小⊙Q 相切于点F ,如图3中,∵QF =1,∠OMN =60°, ∴233QM =. ∵33OM =, ∴33OQ =. ∴13,03Q ⎛⎫ ⎪ ⎪⎝⎭. ②M 落在大⊙Q 上,如图4中,∵2QM =33OM =, ∴32OQ =∴232Q ⎫⎪⎪⎭. 332n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题、正方形的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寻找特殊位置解决数学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最新权威全真模拟笔试试题(综合能力测试部分)和答案解析(三)

最新权威全真模拟笔试试题(综合能力测试部分)和答案解析(三)1、1月13日,XXX与XXX联合召开会议,表彰“星城十佳法官”。
2、他并不富裕,但还XXX和照顾比他自己更穷的亲戚。
3、我只不过是替他辩护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4、说话,写文章,第一要言简意赅,做到言之成理矫揉造作;第二要朴素、自然,防止言之成理拖泥带水。
5、血管是人的生命之河。
堤坝薄弱,随时可能因“决堤”而危及性命;若河流阻塞,则循环受阻身心交病。
6、煤炭与石油、天然气相比价格低廉,以同等发热量计算,目前石油价格是煤炭的5倍,天然气价格是煤炭的3倍,所以,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煤炭价格必然相形见绌。
7、“不折腾”其实是对一个常识的确认:一个正常的社会,必须致力于增进以民主和民生为双轴的全民核心利益,必须改善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在内的公共生活,必须在安定和谐中让民众免于匮乏与恐惧。
8、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1、1月13日,XXX与XXX联合召开会议,表彰了“星城十佳法官”。
2、他虽然不富裕,但仍然XXX和照顾比他自己更穷的亲戚。
3、我只是替他辩护了几句,说明了事实的真相。
4、在说话和写文章时,首先要言简意赅,做到言之成理,不要矫揉造作;其次要朴素、自然,避免言之不清。
5、血管是人体的生命之河。
如果堤坝薄弱,随时可能因“决堤”而危及生命;如果河流阻塞,就会导致循环受阻,身心交病。
6、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煤炭价格低廉。
以同等发热量计算,目前石油价格是煤炭的5倍,天然气价格是煤炭的3倍。
因此,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煤炭价格必然相形见绌。
7、“不折腾”实际上是确认一个常识:一个正常的社会必须致力于增进以民主和民生为双轴的全民核心利益,必须改善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在内的公共生活,必须在安定和谐中让民众免于匮乏和恐惧。
8、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IPMP资格认证D级全真模拟考试题答案解析

D级全真模拟试题答案试题1:判断题(正确选【∨】错误选【×】)1.【×】【∨】 6.【×】【∨】11.【×】【∨】16.【×】【∨】2.【×】【∨】7.【×】【∨】12.【×】【∨】17.【×】【∨】3.【×】【∨】8.【×】【∨】13.【×】【∨】18.【×】【∨】4.【×】【∨】9.【×】【∨】14.【×】【∨】19.【×】【∨】5.【×】【∨】10.【×】【∨】15.【×】【∨】20.【×】【∨】试题2:选择题1.【A】【B】【C】【D】14.【A】【B】【C】【D】27.【A】【B】【C】【D】40.【A】【B】【C】【D】2.【A】【B】【C】【D】15.【A】【B】【C】【D】28.【A】【B】【C】【D】41.【A】【B】【C】【D】3.【A】【B】【C】【D】16.【A】【B】【C】【D】29.【A】【B】【C】【D】42.【A】【B】【C】【D】4.【A】【B】【C】【D】17.【A】【B】【C】【D】30.【A】【B】【C】【D】43.【A】【B】【C】【D】5.【A】【B】【C】【D】18.【A】【B】【C】【D】31.【A】【B】【C】【D】44.【A】【B】【C】【D】6.【A】【B】【C】【D】19.【A】【B】【C】【D】32.【A】【B】【C】【D】45.【A】【B】【C】【D】7.【A】【B】【C】【D】20.【A】【B】【C】【D】33.【A】【B】【C】【D】46.【A】【B】【C】【D】8.【A】【B】【C】【D】21.【A】【B】【C】【D】34.【A】【B】【C】【D】47.【A】【B】【C】【D】9.【A】【B】【C】【D】22.【A】【B】【C】【D】35.【A】【B】【C】【D】48.【A】【B】【C】【D】10.【A】【B】【C】【D】23.【A】【B】【C】【D】36.【A】【B】【C】【D】49.【A】【B】【C】【D】11.【A】【B】【C】【D】24.【A】【B】【C】【D】37.【A】【B】【C】【D】50.【A】【B】【C】【D】12.【A】【B】【C】【D】25.【A】【B】【C】【D】38.【A】【B】【C】【D】13.【A】【B】【C】【D】26.【A】【B】【C】【D】39.【A】【B】【C】【D】试题1: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类开展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都是项目。
原创2023学年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有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对的得3分,答错或不答一律得0分.1.(3分)(2023•胡文原创)4的相反数是()A.4B.﹣4 C.D.考点:相反数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性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采用逐一检验法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概念,(4的相反数)+(4)=0,则4的相反数是﹣4.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相反数的性质.相反数的定义为: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2.(3分)(2023•胡文原创)在△ABC中,∠A=20°,∠B=60°,则△ABC的形状是()A.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C,即可判定△ABC的形状.解答:解:∵∠A=20°,∠B=60°,∴∠C=180°﹣∠A﹣∠B=180°﹣20°﹣60°=100°,∴△ABC是钝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比较简单,求出∠C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3.(3分)(2023•胡文原创)如图是由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堆成的物体,则这一物体的正视图是()A.B.C.D.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解答:解:从正面看易得左边一列有2个正方形,右边一列有一个正方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4.(3分)(2023•胡文原创)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正确的是()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根据不等式组取解集的方法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解答:解:,由②得:x<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3,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5.(3分)(2023•胡文原创)甲、乙、丙、丁四位选手各射击10次,每人的平均成绩都是9.3环,方差如表:选手甲乙丙丁方差(环2)0.035 0.016 0.022 0.025则这四个人种成绩发挥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方差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解答:解:∵S甲2,=0.035,S乙2=0.016,S,丙2=0.022,S,丁2=0.025,∴S乙2最小,∴这四个人种成绩发挥最稳定的是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6.(3分)(2023•胡文原创)已知⊙O1与⊙O2相交,它们的半径分别是4,7,则圆心距O1O2可能是()A.2B.3C.6D.12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本题直接告诉了两圆的半径及两圆相交,求圆心距范围内的可能取值,根据数量关系与两圆位置关系的对应情况便可直接得出答案.相交,则R﹣r <P<R+r.(P表示圆心距,R,r分别表示两圆的半径).解答:解:两圆半径差为3,半径和为11,两圆相交时,圆心距大于两圆半径差,且小于两圆半径和,所以,3<O1O2<11.符合条件的数只有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由数量关系及两圆位置关系确定圆心距范围内的数的方法.7.(3分)(2023•胡文原创)为了更好保护水资源,造福人类,某工厂计划建一个容积V(m3)一定的污水处理池,池的底面积S(m2)与其深度h(m)满足关系式:V=Sh(V≠0),则S关于h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B.C.D.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先根据V=Sh得出S关于h的函数解析式,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注意深度h的取值范围.解答:解:∵V=Sh(V为不等于0的常数),∴S=(h≠0),S是h的反比例函数.依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知,图象为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是双曲线,当k>0时,它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0时,它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8.(4分)(2023•胡文原创)的立方根是.考点:立方根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的立方根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立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应先找出所要求的这个数是哪一个数的立方,由开立方和立方是互逆运算,用立方的方法求这个数的立方根.注意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原数的性质符号相同.9.(4分)(2023•胡文原创)分解因式:1﹣x2= (1+x)(1﹣x).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专题:因式分解.分析:分解因式1﹣x2中,可知是2项式,没有公因式,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1﹣x2=(1+x)(1﹣x).故答案为:(1+x)(1﹣x).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0.(4分)(2023•胡文原创)地球绕太阳每小时转动经过的路程约为110000千米,将11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1×105.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110000=1.1×105,故答案为:1.1×105.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1.(4分)(2023•胡文原创)如图,∠AOB=70°,QC⊥OA于C,QD⊥OB于D,若QC=QD,则∠AOQ= 35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判断OQ是∠AOB的平分线,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QC⊥OA于C,QD⊥OB于D,QC=QD,∴OQ是∠AOB的平分线,∵∠AOB=70°,∴∠AOQ=∠A0B=×70°=35°.故答案为:35.点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判定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根据到角的两边距离相评: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判断OQ是∠AOB的平分线是解题的关键.12.(4分)(2023•胡文原创)九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解答:解: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故九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13.(4分)(2023•胡文原创)计算:+= 1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把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即可.解答:解:原式= ==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加减法,即同分母的分式想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14.(4分)(2023•胡文原创)方程组的解是.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运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解答:解:(1)+(2),得2x=4,x=2.代入(1),得2+y=3,y=1.故原方程组的解为.点评: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方程组解法中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15.(4分)(2023•胡文原创)如图,顺次连结四边形ABCD四边的中点E、F、G、H,则四边形EFGH的形状一定是平行四边形.考点:中点四边形分析: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等于原来四边形某一对角线的一半,说明新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所以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解:如图,连接AC ,∵E、F、G 、H分别是四边形ABCD边的中点,∴HG∥AC,HG=AC,EF∥AC ,EF=AC;∴EF=HG且EF∥HG;∴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断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16.(4分)(2023•胡文原创)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8,对角线AC和BD 相交于点O,AC:BD=1:2,则AO:BO= 1:2 ,菱形ABCD的面积S= 16 .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知: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又因为AC:BD=1:2,所以AO:BO=1:2,再根据菱形的面积为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计算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O=CO,BO=DO ,∴AC=2AO,BD=2BO,∴AO:BO=1:2;∵菱形ABCD的周长为8,∴AB=2,∵AO:BO=1:2,∴AO=2,BO=4,∴菱形ABCD的面积S==16,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性质和勾股定理,注意: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和菱形的面积为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17.(4分)(2023•胡文原创)有一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x 的值是7,可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12,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6,第3次输出的结果是 3 ,依次继续下去…,第2023次输出的结果是 3 .考点:代数式求值专题:图表型.分析:由输入x为7是奇数,得到输出的结果为x+5,将偶数12代入x代入计算得到结果为6,将偶数6代入x计算得到第3次的输出结果,依此类推得到一般性规律,即可得到第2023次的结果.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开始输入x 的值是7,可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7+5=12;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12=6;第3次输出的结果是×6=3;第4次输出的结果为3+5=8;第5次输出的结果为×8=4;第6次输出的结果为×4=2;第7次输出的结果为×2=1;第8次输出的结果为1+5=6;归纳总结得到输出的结果从第2次开始以6,3,8,4,2,1循环,∵(2023﹣1)÷6=335…2,则第2023次输出的结果为3.故答案为:3;3点评: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弄清题中的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89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18.(9分)(2023•胡文原创)计算:(4﹣π)0+|﹣2|﹣16×4﹣1+÷.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析:分别进行零指数幂、绝对值、负整数指数幂、二次根式的化简等运算,然后按照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1+2﹣4+2÷=1.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涉及了零指数幂、绝对值、负整数指数幂、二次根式的化简等知识点,属于基础题.19.(9分)(2023•胡文原创)先化简,再求值:(x﹣1)2+x(x+2),其中x=.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第二项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将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x2﹣2x+1+x2+2x=2x2+1,当x=时,原式=4+1=5.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涉及的知识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多项式除单项式,去括号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9分)(2023•胡文原创)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 作BE⊥AD于点E,C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E=C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中线的定义可得BD=CD,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BDE和△CD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解答:证明:∵AD是△ABC的中线,∴BD=CD,∵BE⊥AD,CF⊥AD,∴∠BED=∠CFD=90°,在△BDE和△CDF中,,∴△BDE≌△CDF(AAS),∴BE=CF.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边相等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21.(9分)(2023•胡文原创)四张小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它们除数字外没有任何区别,现将它们放在盒子里搅匀.(1)随机地从盒子里抽取一张,求抽到数字3的概率;(2)随机地从盒子里抽取一张,将数字记为x,不放回再抽取第二张,将数字记为y,请你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并求出点(x,y)在函数y=图象上的概率.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概率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1)求出四张卡片中抽出一张为3的概率即可;(2)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得出点的坐标,判断在反比例图象上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随机地从盒子里抽取一张,抽到数字3的概率为;(2)列表如下:1 2 3 41 ﹣﹣﹣(2,1)(3,1)(4,1)2 (1,2)﹣﹣﹣(3,2)(4,2)3 (1,3)(2,3)﹣﹣﹣(4,3)4 (1,4)(2,4)(3,4)﹣﹣﹣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有12种,其中在反比例图象上的点有2种,则P==.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反比例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2.(9分)(2023•胡文原创)已知抛物线y=a(x﹣3)2+2经过点(1,﹣2).(1)求a的值;(2)若点A(m,y1)、B(n,y2)(m<n<3)都在该抛物线上,试比较y1与y2的大小.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1)将点(1,﹣2)代入y=a(x﹣3)2+2,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a 的值;(2)先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3,再判断A(m,y1)、B(n,y2)(m<n <3)在对称轴左侧,从而判断出y1与y2的大小关系.解答:解:(1)∵抛物线y=a(x﹣3)2+2经过点(1,﹣2),∴﹣2=a(1﹣3)2+2,解得a=﹣1;(2)∵函数y=﹣(x﹣3)2+2的对称轴为x=3,∴A(m,y1)、B(n,y2)(m<n<3)在对称轴左侧,又∵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m<n<3,∴y1<y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利用已知解析式得出对称轴进而利用二次函数增减性得出是解题关键.23.(9分)(2023•胡文原创)某校开展“中国梦•胡文原创梦•我的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设有征文、独唱、绘画、手抄报四个项目,该校共有800人次参加活动.下面是该校根据参加人次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1)此次有200 名同学参加绘画活动,扇形统计图中“独唱”部分的圆心角是36 度.请你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经研究,决定拨给各项目活动经费,标准是:征文、独唱、绘画、手抄报每人次分别为10元、12元、15元、12元,请你帮学校计算开展本次活动共需多少经费?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手抄报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用1减去其它所占的百分百就是独唱的百分比,再乘以360°即可得出扇形统计图中“独唱”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其它的人数就是绘画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2)根据征文、独唱、绘画、手抄报的人数和每次的标准求出各项的费用,再加起来即可求出总费用.解答:解:(1)绘画的人数是800×25%=200(名);扇形统计图中“独唱”部分的圆心角是360°×(1﹣28%﹣37%﹣25%)=36(度),故答案为:200,36.如图:(2)根据题意得:296×10+80×12+200×15+224×12=9608(元),答:开展本次活动共需9608元经费.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4.(9分)(2023•胡文原创)某校为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举办了动漫制作活动,小明设计了点做圆周运动的一个雏形,如图所示,甲、乙两点分别从直径的两端点A、B以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同时沿圆周运动,甲运动的路程l (cm)与时间t(s)满足关系:l=t2+t(t≥0),乙以4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半圆的长度为21cm.(1)甲运动4s后的路程是多少?(2)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多少时间?(3)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多少时间?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根据题目所给的函数解析式把t=4s代入求得l的值即可;(2)根据图可知,二者第一次相遇走过的总路程为半圆,分别求出甲、乙走的路程,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根据图可知,二者第二次相遇走过的总路程为一圈半,也就是三个半圆,分别求出甲、乙走的路程,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当t=4s时,l=t2+t=8+6=14(cm),答:甲运动4s后的路程是14cm;(2)由图可知,甲乙第一次相遇时走过的路程为半圆21cm,甲走过的路程为t2+t,乙走过的路程为4t,则t2+t+4t=21,解得:t=3或t=﹣14(不合题意,舍去),答: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3s;(3)由图可知,甲乙第一次相遇时走过的路程为三个半圆:3×21=63cm,则t2+t+4t=63,解得:t=7或t=﹣18(不合题意,舍去),答:甲、乙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相遇时,它们运动了7s.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试题比较新颖.解题关键是根据图形分析相遇问题,第一次相遇时二者走的总路程为半圆,第二次相遇时二者走的总路程为三个半圆,本题难度一般.25.(12分)(2023•胡文原创)如图,直线y=﹣x+2分别与x、y轴交于点B、C,点A(﹣2,0),P是直线BC上的动点.(1)求∠ABC的大小;(2)求点P的坐标,使∠APO=30°;(3)在坐标平面内,平移直线BC,试探索:当BC在不同位置时,使∠APO=30°的点P的个数是否保持不变?若不变,指出点P的个数有几个?若改变,指出点P的个数情况,并简要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求得B、C的坐标,在直角△BOC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解;(2)取AC中点Q,以点Q为圆心,2为半径长画圆⊙Q,⊙Q与直线BC的两个交点,即为所求;(3)当BC在不同位置时,点P的个数会发生改变,使∠APO=30°的点P 的个数情况有四种:1个、2个、3个、4个.如答图2所示.解答:解:(1)在y=﹣x+2中,令x=0,得y=2;令y=0,得x=2,∴C(0,2),B(2,0),∴OC=2,OB=2.tan∠ABC===,∴∠ABC=60°.(2)如答图1所示,连接AC.由(1)知∠ABC=60°,∴BC=2OB=4.又∵AB=4,∴AB=BC,∴△ABC为等边三角形,AB=BC=AC=4.取AC中点Q,以点Q为圆心,2为半径长画圆,与直线BC交于点P1,P2.∵QP1=2,QO=2,∴点P1与点C重合,且⊙Q经过点O.∴P1(0,2).∵QA=QO,∠CAB=60°,∴△AOQ为等边三角形.∴在⊙Q中,AO所对的圆心角∠OQA=60°,由圆周角定理可知,AO所对的圆周角∠APO=30°,故点P1、P2符合条件.∵QC=QP2,∠ACB=60°,∴△P2QC为等边三角形.∴P2C=QP=2,∴点P2为BC的中点.∵B(2,0),C(0,2),∴P2(1,).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为(0,2),(1,).(3)当BC在不同位置时,点P的个数会发生改变,使∠APO=30°的点P的个数情况有四种:1个、2个、3个、4个.如答图2所示,以AO为弦,AO所对的圆心角等于60°的圆共有2个,记为⊙Q,⊙Q′,点Q,Q′关于x轴对称.∵直线BC与⊙Q,⊙Q′的公共点P都满足∠APO=∠AQO=∠AQ′O=30°,∴点P的个数情况如下:①有1个:直线BC与⊙Q(或⊙Q′)相切;②有2个:直线BC与⊙Q(或⊙Q′)相交;③有3个:直线BC与⊙Q(或⊙Q′)相切,同时与⊙Q(或⊙Q′)相交;直线BC过⊙Q与⊙Q′的一个交点,同时与两圆都相交;④有4个:直线BC同时与两圆都相交,且不过两圆的交点.点评:本题是代数几何综合题,考查了坐标平面内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难点在于第(3)问,所涉及的情形较多,容易遗漏.26.(14分)(2023•胡文原创)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顶点A(﹣6,0),过点E(﹣2,0)作EF∥AB,交BO于F;(1)求EF的长;(2)过点F作直线l分别与直线AO、直线BC交于点H、G;①根据上述语句,在图1上画出图形,并证明=;②过点G作直线GD∥AB,交x轴于点D,以圆O 为圆心,OH 长为半径在x轴上方作半圆(包括直径两端点),使它与GD 有公共点P .如图2所示,当直线l 绕点F旋转时,点P也随之运动,证明:=,并通过操作、观察,直接写出BG 长度的取值范围(不必说理);(3)在(2)中,若点M(2,),探索2PO+PM的最小值.考点:圆的综合题.3718684分析:(1)利用正方形与平行线的性质,易求线段EF的长度.(2)①首先依题意画出图形,如答图1所示.证明△OFH∽△BFG,得;由EF∥AB,得.所以;②由OP=OH,则问题转化为证明=.根据①中的结论,易得=,故问题得证.(3)本问为探究型问题,利用线段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如答图2所示,构造矩形,将2PO+PM转化为NK+PM,由NK+PM≥NK+KM,NK+KM ≥MN=8,可得当点P在线段MN上时,2OP+PM的值最小,最小值为8.解答:(1)解:解法一:在正方形OABC中,∠FOE=∠BOA=∠COA=45°.∵EF∥AB,∴∠FEO=∠BAO=90°,∴∠EFO=∠FOE=45°,又E(﹣2,0),∴EF=EO=2.解法二:∵A(﹣6,0),C(0,6),E(﹣2,0),∴OA=AB=6,EO=2,∵EF∥AB,∴,即,∴EF=6×=2.(2)①画图,如答图1所示:证明:∵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OH∥BC,∴△OFH∽△BFG,∴;∵EF∥AB,∴;∴.②证明:∵半圆与GD交于点P,∴OP=OH.由①得:,又EO=2,EA=OA﹣EO=6﹣2=4,∴.通过操作、观察可得,4≤BG≤12.(3)解:由(2)可得:=,∴2OP+PM=BG+PM.如答图2所示,过点M作直线MN⊥AB于点N,交GD于点K,则四边形BNKG为矩形,∴NK=BG.∴2OP+PM=BG+PM=NK+PM≥NK+KM,当点P与点K重合,即当点P在直线MN上时,等号成立.又∵NK+KM≥MN=8,当点K在线段MN上时,等号成立.∴当点P在线段MN上时,2OP+PM的值最小,最小值为8.点评:本题是几何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与圆的相关知识.图中线段较多,注意理清关系.第(1)(2)问考查几何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第(3)问考查几何最值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注意的是: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初中数学常见的最值问题的基础,典型的展开图﹣最短路线问题、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均是利用这一性质,希望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四、附加题(共10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友情提示:请同学们做完上面考题后,再认真检查一遍,估计一下你的得分情况,如果你全卷得分低于90分(及格线),则本题的得分将计入全卷总分,但计入后全卷总分不超过90分;如果你全卷已经达到或超过90分,则本题的得分不计入全卷总分.27.(2023•胡文原创)方程x+1=0的解是x=﹣1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分析:通过移项即可求得x的值.解答:解:由原方程移项,得x=﹣1.故答案是:x=﹣1.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常见的过程有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1等.28.(2023•胡文原创)如图,∠AOB=90°,∠BOC=30°,则∠AOC= 60 °.考点:余角和补角.3718684分析:根据图形,求出∠BOC的余角即可.解答:解:由图形可知,∠AOC=∠AOB﹣∠BOC=90°﹣30°=60°.故答案为:60.点评:考查了余角的定义: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
2024届湖南省邵东县市级名校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湖南省邵东县市级名校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一定没有实数根的是()A.210=-D.220x mx--=-+=C.2x xx x--=B.2x x46902.将一把直尺和一块含30°和60°角的三角板ABC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如果∠CDE=40°,那么∠BAF的大小为()A.10°B.15°C.20°D.25°3.如图,是在直角坐标系中围棋子摆出的图案,若再摆放一黑一白两枚棋子,使9枚棋子组成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两枚棋子的坐标是()A.黑(3,3),白(3,1)B.黑(3,1),白(3,3)C.黑(1,5),白(5,5)D.黑(3,2),白(3,3)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x2x3=x6B.(m+3)2=m2+9C.a10÷a5=a5D.(xy2)3=xy65.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达到720 000平方米,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72×106平方米B.7.2×106平方米C .72×104平方米D .7.2×105平方米6.如图是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这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D .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1μm=0.000001m )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们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有很大危害.2.5μm 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52.510m -⨯B .70.2510m -⨯C .62.510m -⨯D .52510m -⨯8.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m 的值应是( )A .110B .158C .168D .1789.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 .对太原市民知晓“中国梦”内涵情况的调查B .对全班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的调查C .对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的调查D .对2017年全国快递包裹产生的包装垃圾数量的调查10.已知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当y <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0B .﹣1<x <1或x >2C .x >﹣1D .x <﹣1或1<x <211.学校小组5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 )分别为:147,156,151,152,15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 .147B .151C .152D .15612.如图,A 点是半圆上一个三等分点,B 点是弧AN 的中点,P 点是直径MN 上一动点,⊙O 的半径为1,则AP +BP 的最小值为A.1 B.22C.2D.3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则原四边形的对角线AC、BD所满足的条件是_____.14.在某公益活动中,小明对本年级同学的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捐10元的人数占年级总人数的25%,则本次捐款20元的人数为______ 人.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是A(4,-1)、B(1,1),将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A′B′,若点A′的坐标为(-2,2),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1651-_____1(填“<”或“>”或“=”).17.计算:2a×(﹣2b)=_____.18.化简:a+1+a(a+1)+a(a+1)2+…+a(a+1)99=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某同学报名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有以下 5 个项目可供选择:径赛项目:100m、200m、1000m(分别用A1、A2、A3 表示);田赛项目:跳远,跳高(分别用T1、T2 表示).(1)该同学从 5 个项目中任选一个,恰好是田赛项目的概率P 为;(2)该同学从 5 个项目中任选两个,求恰好是一个径赛项目和一个田赛项目的概率P1,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加以说明;(3)该同学从 5 个项目中任选两个,则两个项目都是径赛项目的概率P2 为.20.(6分)如图,在△ABC中,AB=AC,AE是角平分线,BM平分∠ABC交AE于点M,经过B、M两点的⊙O 交BC于点G,交AB于点F,FB恰为⊙O的直径.(1)判断A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BC=6,AC=4CE时,求⊙O的半径.21.(6分)有一项工程,若甲队单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若乙队单独做要超过规定日期3天完成;现在先由甲、乙两队合做2天后,剩下的工程再由乙队单独做,也刚好在规定日期完成,问规定日期多少天?22.(8分)矩形ABCD一条边AD=8,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点B落在CD边上的点P处.(1)如图1,已知折痕与边BC交于点O,连接AP、OP、OA.①求证:△OCP∽△PDA;②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求边AB的长.(2)如图2,在(1)的条件下,擦去AO和OP,连接BP.动点M在线段AP上(不与点P、A重合),动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N=PM,连接MN交PB于点F,作ME⊥BP于点E.试问动点M、N在移动的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线段EF的长度;若变化,说明理由.23.(8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交于点M,点E在边BC上,且∠DAE=∠DCB,联结AE,AE与BD交于点F.(1)求证:2DM MF MB=⋅;(2)连接DE,如果BF=3FM,求证: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24.(10分)某商店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销售一种礼盒.2014年,该商店用3500元购进了这种礼盒并且全部售完;2016年,这种礼盒的进价比2014年下降了11元/盒,该商店用2400元购进了与2014年相同数量的礼盒也全部售完,礼盒的售价均为60元/盒.(1)2014年这种礼盒的进价是多少元/盒?(2)若该商店每年销售这种礼盒所获利润的年增长率相同,问年增长率是多少?25.(10分)计算:4cos30°+|3﹣12|﹣(12)﹣1+(π﹣2018)026.(12分)如图,在一条河的北岸有两个目标M、N,现在位于它的对岸设定两个观测点A、B.已知AB∥MN,在A点测得∠MAB=60°,在B点测得∠MBA=45°,AB=600米.(1)求点M到AB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2)在B点又测得∠NBA=53°,求MN的长.(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3≈1.732,sin53°≈0.8,cos53°≈0.6,tan53°≈1.33,cot53°≈0.75)27.(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抛物线y=-x2+bx+c经过A、B两点,并与x轴交于另一点C(点C点A的右侧),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2)若点P在第二象限内,过点P作PD⊥轴于D,交AB于点E.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线段PE最长?此时PE等于多少?(3)如果平行于x轴的动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点Q,与直线AB交于点N,点M为OA的中点,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MON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题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的概念,求出△的正负即可解题.【题目详解】解: A. x2-x-1=0,△=1+4=5>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2-+=, △=36-144=-108<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4x6x90C. 2x x+=, △=1>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x x0D. 2x mx20--=, △=m2+8>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属于简单题,熟悉根的判别式的概念是解题关键.2、A【解题分析】先根据∠CDE=40°,得出∠CED=50°,再根据DE∥AF,即可得到∠CAF=50°,最后根据∠BAC=60°,即可得出∠BAF 的大小.【题目详解】由图可得,∠CDE=40°,∠C=90°,∴∠CED=50°,又∵DE∥AF,∴∠CAF=50°,∵∠BAC=60°,∴∠BAF=60°−50°=10°,故选A.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一点是解题的关键.3、A【解题分析】首先根据各选项棋子的位置,进而结合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判断得出即可.【题目详解】解:A、当摆放黑(3,3),白(3,1)时,此时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当摆放黑(3,1),白(3,3)时,此时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当摆放黑(1,5),白(5,5)时,此时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当摆放黑(3,2),白(3,3)时,此时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以及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利用已知确定各点位置是解题关键.4、C【解题分析】根据乘方的运算法则、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除法和积的乘方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题目详解】x2•x3=x5,故选项A不合题意;(m+3)2=m2+6m+9,故选项B不合题意;a10÷a5=a5,故选项C符合题意;(xy2)3=x3y6,故选项D不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乘方的运算法则、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除法和积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乘方的运算法则、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除法和积的乘方的运算.5、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把一个数记成a×10n(1≤a<10,n整数位数少1)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此题可记为1.2×105平方米.考点:科学记数法6、C先根据俯视图判断出几何体的形状,再根据主视图是从正面看画出图形即可.【题目详解】解:由俯视图可知,几何体共有两排,前面一排从左到右分别是1个和2个小正方体搭成两个长方体,后面一排分别有2个、3个、1个小正方体搭成三个长方体,并且这两排右齐,故从正面看到的视图为:.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几何体三视图,熟记三视图的概念并判断出物体的排列方式是解题的关键.7、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大于0而小于1的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10的指数是负整数,其绝对值等于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前所有0的个数.考点:用科学计数法计数8、B【解题分析】根据排列规律,10下面的数是12,10右面的数是14,∵8=2×4−0,22=4×6−2,44=6×8−4,∴m=12×14−10=158.故选C.9、B【解题分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B、适合普查,故B符合题意;C、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C不符合题意;D、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10、B【解题分析】y<0时,即x轴下方的部分,∴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分两个部分是−1<x<1或x>2.故选B.11、C【解题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进行解答【题目详解】将5名同学的身高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159、156、152、151、147,因此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52.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中位数的定义: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称为中位数.12、C【解题分析】作点A关于MN的对称点A′,连接A′B,交MN于点P,则PA+PB最小,连接OA′,AA′.∵点A与A′关于MN对称,点A是半圆上的一个三等分点,∴∠A′ON=∠AON=60°,PA=PA′,∵点B是弧AN∧的中点,∴∠BON=30 °,∴∠A′OB=∠A′ON+∠BON=90°,又∵OA=OA′=1,∴A′B2∴PA+PB=PA′+PB=A′B=2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AC⊥BD【解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由四边形EFGH为矩形,根据矩形的四个角为直角得到∠FEH=90°,又EF为三角形ABD的中位线,根据中位线定理得到EF与DB平行,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EMO=90°,同理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EH与AC平行,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AOD=90°,根据垂直定义得到AC与BD垂直.【题目详解】∵四边形EFGH是矩形,∴∠FEH=90°,又∵点E、F、分别是AD、AB、各边的中点,∴EF是三角形ABD的中位线,∴EF∥BD,∴∠FEH=∠OMH=90°,又∵点E、H分别是AD、CD各边的中点,∴EH是三角形ACD的中位线,∴EH∥AC,∴∠OMH=∠COB=90°,即AC⊥BD.故答案为:AC⊥BD.【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熟练掌握矩形性质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解题关键.14、35【解题分析】分析:根据捐款10元的人数占总人数25%可得捐款总人数,将总人数减去其余各组人数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本年级捐款捐款的同学一共有20÷25%=80(人), 则本次捐款20元的有:80−(20+10+15)=35(人),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计算出捐款总人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 (-5,4)【解题分析】试题解析:由于图形平移过程中,对应点的平移规律相同,由点A 到点A'可知,点的横坐标减6,纵坐标加3,故点B'的坐标为()16,13,-+ 即()5,4.-故答案为: ()5,4.-16、<【解题分析】≈0.62,0.62<1,<1; 故答案为<.17、﹣4ab【解题分析】根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解答即可.【题目详解】2a ×(﹣2b )=﹣4ab .故答案为﹣4ab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的乘法,关键是根据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解答.18、(a+1)1.【解题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题目详解】原式=(a+1)[1+a+a(a+1)+a(a+1)2+…+a(a+1)98],=(a+1)2[1+a+a(a+1)+a(a+1)2+…+a(a+1)97],=(a+1)3[1+a+a(a+1)+a(a+1)2+…+a(a+1)96],=…,=(a+1)1.故答案是:(a+1)1.【题目点拨】考查了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熟练掌握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1)25;(1)35;(3)310;【解题分析】(1)直接根据概率公式求解;(1)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一个径赛项目和一个田赛项目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一个径赛项目和一个田赛项目的概率P1;(3)找出两个项目都是径赛项目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两个项目都是径赛项目的概率P1.【题目详解】解:(1)该同学从5个项目中任选一个,恰好是田赛项目的概率P=;(1)画树状图为:共有1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一个径赛项目和一个田赛项目的结果数为11,所以一个径赛项目和一个田赛项目的概率P1==;(3)两个项目都是径赛项目的结果数为6,所以两个项目都是径赛项目的概率P1==.故答案为.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20、(1)AE与⊙O相切.理由见解析.(2)2.1【解题分析】(1)连接OM,则OM=OB,利用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得到OM∥BC,∠AMO=∠AEB,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切线的判定即可得证;(2)设⊙O的半径为r,则AO=12﹣r,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得到AB=12,易证△AOM∽△AB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题目详解】解:(1)AE与⊙O相切.理由如下:连接OM,则OM=OB,∴∠OMB=∠OBM,∵BM平分∠ABC,∴∠OBM=∠EBM,∴∠OMB=∠EBM,∴OM∥BC,∴∠AMO=∠AEB,在△ABC中,AB=AC,AE是角平分线,∴AE⊥BC,∴∠AEB=90°,∴∠AMO=90°,∴OM⊥AE,∴AE与⊙O相切;(2)在△ABC中,AB=AC,AE是角平分线,∴BE=12BC,∠ABC=∠C,∵BC=6,cosC=14,∴BE=3,cos ∠ABC=14, 在△ABE 中,∠AEB=90°,∴AB=BE cos ABC ∠=314=12, 设⊙O 的半径为r ,则AO=12﹣r ,∵OM ∥BC ,∴△AOM ∽△ABE ,∴OM AO BE AB=, ∴r 3=12r 12-, 解得:r=2.1,∴⊙O 的半径为2.1.21、规定日期是6天.【解题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为:甲工作2天完成的工作量+乙规定日期完成的工作量=1,把相应数值代入即可求解.【题目详解】解:设工作总量为1,规定日期为x 天,则若单独做,甲队需x 天,乙队需x+3天,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122133x x x x -⎛⎫++= ⎪++⎝⎭解方程可得x=6,经检验x=6是分式方程的解.答:规定日期是6天.22、(1)①证明见解析;②10;(2)线段EF 的长度不变,它的长度为2..【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先证出∠C=∠D=90°,再根据∠1+∠3=90°,∠1+∠2=90°,得出∠2=∠3,即可证出△OCP ∽△PDA ;根据△OCP 与△PDA 的面积比为1:4,得出CP=AD=4,设OP=x ,则CO=8﹣x ,由勾股定理得列方程,求出x ,最后根据CD=AB=2OP 即可求出边CD 的长;(2)作MQ ∥AN ,交PB 于点Q ,求出MP=MQ ,BN=QM ,得出MP=MQ ,根据ME ⊥PQ ,得出EQ=PQ ,根据∠QMF=∠BNF ,证出△MFQ ≌△NFB ,得出QF=QB ,再求出EF=PB ,由(1)中的结论求出PB 的长,最后代入EF=PB即可得出线段EF的长度不变.试题解析:(1)如图1,∵四边形ABCD是矩形,∴∠C=∠D=90°,∴∠1+∠3=90°,∵由折叠可得∠APO=∠B=90°,∴∠1+∠2=90°,∴∠2=∠3,又∵∠D=∠C,∴△OCP∽△PDA;∵△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CP=AD=4,设OP=x,则CO=8﹣x,在Rt△PCO中,∠C=90°,由勾股定理得:,解得:x=5,∴CD=AB=AP=2OP=10,∴边CD的长为10;(2)作MQ∥AN,交PB于点Q,如图2,∵AP=AB,MQ∥AN,∴∠APB=∠ABP=∠MQP,∴MP=MQ,∵BN=PM,∴BN=QM.∵MP=MQ,ME⊥PQ,∴EQ=PQ.∵MQ∥AN,∴∠QMF=∠BNF,在△MFQ和△NFB中,∵∠QFM=∠NFB,∠QMF=∠BNF,MQ=BN,∴△MFQ≌△NFB(AAS),∴QF=QB,∴EF=EQ+QF=PQ+QB=PB,由(1)中的结论可得:PC=4,BC=8,∠C=90°,∴PB==,∴EF=PB=,∴在(1)的条件下,当点M、N在移动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不变,它的长度为.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相似形综合题.23、(1) 证明见解析;(2) 证明见解析.【解题分析】分析:(1)由AD∥BC可得出∠DAE=∠AEB,结合∠DCB=∠DAE可得出∠DCB=∠AEB,进而可得出AE∥DC、△AMF∽△CM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FMDM=AMCM,根据AD∥BC,可得出△AMD∽△CM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MCM=DMBM,进而可得出FMDM=DMBM,即MD2=MF•MB;(2)设FM=a,则BF=3a,BM=4a.由(1)的结论可求出MD的长度,代入DF=DM+MF可得出DF的长度,由AD∥BC,可得出△AFD∽△△EF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F=EF,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出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详解:(1)∵AD∥BC,∴∠DAE=∠AEB.∵∠DCB=∠DAE,∴∠DCB=∠AEB,∴AE∥DC,∴△AMF∽△CMD,∴FMDM=AMCM.∵AD∥BC,∴△AMD∽△CMB,∴AMCM=DM FMBM DM,=DMBM,即MD2=MF•MB.(2)设FM =a ,则BF =3a ,BM =4a .由MD 2=MF •MB ,得:MD 2=a •4a ,∴MD =2a ,∴DF =BF =3a .∵AD ∥BC ,∴△AFD ∽△△EFB ,∴AF EF =DF BF =1,∴AF =EF ,∴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矩形,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找出FM DM =AM CM 、AM CM =DM BM;(2)牢记“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4、(1)35元/盒;(2)20%.【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设2014年这种礼盒的进价为x 元/盒,则2016年这种礼盒的进价为(x ﹣11)元/盒,根据2014年花3500元与2016年花2400元购进的礼盒数量相同,即可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设年增长率为m ,根据数量=总价÷单价求出2014年的购进数量,再根据2014年的销售利润×(1+增长率)2=2016年的销售利润,即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试题解析:(1)设2014年这种礼盒的进价为x 元/盒,则2016年这种礼盒的进价为(x ﹣11)元/盒,根据题意得:3500240011x x =-,解得:x=35,经检验,x=35是原方程的解. 答:2014年这种礼盒的进价是35元/盒.(2)设年增长率为m ,2014年的销售数量为3500÷35=100(盒).根据题意得:(60﹣35)×100(1+a )2=(60﹣35+11)×100,解得:a=0.2=20%或a=﹣2.2(不合题意,舍去).答:年增长率为2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的应用;增长率问题.25、134-【解题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负指数幂的性质、零指数幂的性质、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题目详解】原式=1×+2﹣3﹣2+1 =2+2﹣1 =1﹣1.【题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6、 (1) (900π-; (2)95m.【解题分析】(1)过点M 作MD ⊥AB 于点D ,易求AD 的长,再由BD=MD 可得BD 的长,即M 到AB 的距离;(2)过点N 作NE ⊥AB 于点E ,易证四边形MDEN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ME 的长可求出,再根据MN=AB-AD-BE 计算即可.【题目详解】解:(1)过点M 作MD ⊥AB 于点D ,∵MD ⊥AB ,∴∠MDA=∠MDB=90°,∵∠MAB=60°,∠MBA=45°,∴在Rt △ADM 中,tan MD A AD== 在Rt △BDM 中,tan 1MD MBD BD =∠=,∴BD =MD ,∵AB=600m ,∴AD+BD=600m ,∴600m =,∴AD =(300)m ,∴)π,∴点M 到AB 的距离π.(2)过点N 作NE ⊥AB 于点E ,∵MD ⊥AB ,NE ⊥AB ,∴MD ∥NE ,∵AB ∥MN ,∴四边形MDEN 为平行四边形,∴)π,MN=DE ,∵∠NBA=53°,∴在Rt △NEB 中,cot 530.75o BE NE =≈, ∴BE (6752253)π≈-m ,∴MN=AB-AD-BE 22575395m ≈-≈.【题目点拨】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能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很多有关测量问题,根据题目已知特点选用适当锐角三角函数或边角关系去解直角三角形,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再转化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是解题的关键.27、(1)y=-x 2-2x +1,C (1,0)(2)当t=-2时,线段PE 的长度有最大值1,此时P (-2,6)(2)存在这样的直线l ,使得△MON 为等腰三角形.所求Q 点的坐标为(3+132-,2)或(3132--,2)或(3+172-,2)或(3172--,2) 【解题分析】解:(1)∵直线y=x+1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A (-1,0),B (0,1).∵抛物线y=-x 2+bx +c 经过A 、B 两点,∴ 164b c 0?{c 4--+==,解得 b 3?{c 4=-=. ∴抛物线解析式为y=-x 2-2x +1.令y=0,得-x 2-2x +1=0,解得x 1=-1,x 2=1,∴C (1,0).(2)如图1,设D (t ,0).∵OA=OB ,∴∠BAO=15°.∴E (t ,t +1),P (t ,-t 2-2t +1).PE=y P -y E =-t 2-2t +1-t -1=-t 2-1t=-(t+2)2+1.∴当t=-2时,线段PE 的长度有最大值1,此时P (-2,6).(2)存在.如图2,过N 点作NH ⊥x 轴于点H .设OH=m (m >0),∵OA=OB ,∴∠BAO=15°.∴NH=AH=1-m ,∴y Q =1-m .又M 为OA 中点,∴MH=2-m .当△MON 为等腰三角形时:①若MN=ON ,则H 为底边OM 的中点,∴m=1,∴y Q =1-m=2.由-x Q 2-2x Q +1=2,解得Q 313x -±=. ∴点Q 3+13-,2313--,2). ②若MN=OM=2,则在Rt △MNH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MN 2=NH 2+MH 2,即22=(1-m )2+(2-m )2,化简得m 2-6m +8=0,解得:m 1=2,m 2=1(不合题意,舍去).∴y Q =2,由-x Q 2-2x Q +1=2,解得Q 317x 2-±=. ∴点Q 3+17-2317--,2). ③若ON=OM=2,则在Rt △NOH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N 2=NH 2+OH 2,即22=(1-m )2+m 2,化简得m 2-1m +6=0,∵△=-8<0,∴此时不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MON为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MON为等腰三角形.所求Q点的坐标为2)或(,222).(1)首先求得A、B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抛物线与x轴另一交点C的坐标.(2)求出线段PE长度的表达式,设D点横坐标为t,则可以将PE表示为关于t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出PE长度的最大值.(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将直线l的存在性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可知直线l是否存在,并求出相应Q点的坐标.“△MON是等腰三角形”,其中包含三种情况:MN=ON,MN=OM,ON=OM,逐一讨论求解.。
司法考试民法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司法考试民法全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甲被宣告死亡后,继承人乙继承了一幅字画,为报答好友的友情,便将该画赠给了好友,后甲出现,并撤销了死亡宣告。
对于该字画,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甲可以请求丙返还 B.甲可以请求乙返还 C.甲可请求乙按该画的市价赔偿 D.甲可以请求乙适当补偿 2、甲商店从捷克购进了一批玻璃器皿,价格昂贵,但因销售人员的失误,标成国产玻璃器皿,价格相差20倍以上。
顾客乙以国产产品的价格,购进了该批玻璃器皿。
后被甲商店经理发现,并找到乙,双方为此发生纠纷。
对于商场的行为性质应如何定? A.应认定为欺诈,乙可要求商店假一赔二 B.应认定为重大误解,甲商店享有撤销权 C.应认定为重大误解,只有乙享有撤销权 D.应认定为显失公平,甲商店享有撤销权 3、甲的一套住房出租给乙,每月租金1000元,乙又将该房租于丙,每月租金1200元,对于转租合同和多出的租金,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如果经甲同意,转租合同有效,未有约定的多余租金200元归甲 B.如果经甲同意,转租合同有效,未有约定的多余租金200元归乙 C.如果甲不同意,转租合同无效,多余的租金200元归甲 D.如果甲不同意,转租合同有效,多余的租金200元归乙 4、下列行为中,属于民法上的添附的是: A、甲在自家的平房三问上加盖三问楼房 B.乙将甲的茅台酒与自己的墨水混合在一起 C、丙误将乙的宝石当作自己的宝石镶在自己的戒指上 D.丁村的河滩地因洪水改道与丙村的河滩地挤压相连 5、甲为一农民,因建房而向乙借款,双方约定,将自己承包的5亩耕地及地上所种的小麦抵押给乙,因甲无力还款而引起纠纷。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抵押合同全部有效 B.该抵押合同全部无效 C·该抵押合同中涉及小麦作为抵押物的条款有效 D·该抵押合问中涉及的5亩承包地作为抵押物的条款有效 6、甲与乙签订借款合同,并与乙就自己的汽车出质给乙签订了字据,后甲未将该车按约交付为乙,并将该车卖与了丙,后为此引起纠纷。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及逻辑判断》全真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及逻辑判断》全真模拟试题(一)一、类比推理练习题(一)1.莲子:爱慕()A.知音:流水B.菊花:金黄C.江南:小巧D.孺子牛:奉献2.竞争:共赢()A.博弈:和棋B.买卖:互惠C.判决:和解D.球赛:平局3.丝线:刺绣()A.中国:国家B.牙膏:刷牙C.山脉:山峦D.课本:读书4.打折:促销()A.播种:施肥B.工作:劳累C.刮风:下雨D.跑步:锻炼5.杂志对于( )相当于( )对于农民A.编辑蔬菜B.书刊农村C.传媒农业D.报纸果农6.量尺:厘米()A.时间:小时B.天平:千克C.电话:号码D.显微镜:细胞7.平静:讲述()A.欣喜:接受B.恼怒:言论C.悲哀:哀乐D.快乐:行为8.军队:命令()A.乐队:指挥B.游客:向导C.志愿者:号召D.学生:教导9.兴趣:索然无味()A.知识:不学无术B.误会:善解人意C.骨气:卑躬屈膝D.礼貌:盛气凌人【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前者的寓意或象征意义是后者,莲子表达了爱慕之意。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为D项,孺子牛表达了奉献。
A项知音和流水没有明显关系。
B项菊花和金黄是或然属性关系,菊花可能是金黄的,也可能不是。
C项江南和小巧没有明显的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D。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题干词语之间为对应关系,积极的竞争可以达到共赢,共赢对竞争双方都有益。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B项有些买卖可以互惠,同时互惠对买卖双方也都有益,符合题干逻辑。
A项>和棋是博弈的可能结果之一,但>和棋>不一定>对博弈双方都有利,不符合题干逻辑。
C项判决的结果可能是和解,但和解不一定对双方都有利,不符合题干逻辑。
D项球赛的结果可能是平局,>但>平局>不一定对双方都有利,不符合题干逻辑。
因此答案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
解析:算法地复杂度主要包括算法地时间复杂度和算法地空间复杂度.所谓算法地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地计算工作量;算法地空间复杂度一般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地内存空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链式存储结构克服了顺序存储结构地缺点:它地结点空间可以动态申请和释放;它地数据元素地逻辑次序靠结点地指针来指示,不需要移动数据元素.故链式存储结构下地线性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数据结构概念一般包括个方面地内容,数据地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数据上地运算集合.数据地逻辑结构只抽象地反映数据元素之间地逻辑关系,而不管它在计算机中地存储表示形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地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及限制使用语句,总地来说可使程序结构良好、易读、易理解、易维护.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其中结构设计是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地关系;数据设计是将分析时创建地模型转化为数据结构地定义;接口设计是描述软件内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及软件与人之间如何通信;过程设计则是把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地过程性描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确认测试地任务是验证软件地功能和性能,以及其他特性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定地各种需求;集成测试地主要目地是发现与接口有关地错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数据流图包括个方面,即加工(转换)(输入数据经加工变换产生输出)、数据流(沿箭头方向传送数据地通道,一般在旁边标注数据流名)、存储文件(数据源)(表示处理过程中存放各种数据地文件)、源和潭(表示系统和环境地接口,属系统之外地实体).不包括选项中地控制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数据库中地数据具有"集成"与"共享"地特点,亦即是数据库集中了各种应用地数据,进行统一构造与存储,而使它们可以被不同应用程序所使用,故选项)正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模型即实体联系模型,是将现实世界地要求转化成实体、联系、属性等几个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地两种联接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阶段包括以下几个过程:从图向关系模式转换,逻辑模式规范化及调整、实现规范化和,以及关系视图设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人工管理阶段是在世纪年代中期以前出现地,数据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文件系统是数据库系统发展地初级阶段,数据独立性差;数据库系统具有高度地物理独立性和一定地逻辑独立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由里到外分别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出来地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地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支持下地系统文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在中,一个"表"就是一个关系,每个关系都有一个关系名,即表名.
()
解析:表是所有数据库对象地基础.
()
解析:注意是表二和表一构成地关系,不是表一和表二.
()
()
解析:选择查询能够根据指定地查询准则,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也可以使用选择查询对记录进行分组,并且对记录进行总结、计数、平均以及其他类型地计算;参数查询是一种利用对话框来提示用户输入准则地查询;操作查询与选择查询相似,但不同地是操作查询是在一次查询操作中对所得地结果进行编辑等操作;查询就是用户用语句来创建地一种查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匢语句表示将查询地字段添加到目地表中.
()
解析:查询地视图包括设计、数据表、视图.
()
解析:)选项为返回数值表达式值地绝对值,)选项平方根值,)选项数值表达式地符号值.
()
解析: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既可以添加数据库表也可以添加查询.
()
解析:窗体是数据库应用中一个非常重要地工具,可以用于显示表和查询中地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和修改数据.但没有包含)这项功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设计"视图是用于创建窗体或修改窗体地窗口;"窗体"视图是显示记录数据地窗口,主要用于添加或修改表中地数据;"数据表"视图是以行列格式显示表、查询或窗体数据地窗口;而"透视表"视图是没有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绑定型控件针对地是保存在窗体或报表基础记录源字段中地对象.
()
解析:常见地窗口事件有"打开"、"关闭"和"加载",没有"确定"事件.
()
解析:报表地数据来源与窗体相同,可以是已有地数据表、查询或者是新建地语句.但报表只能查看数据,不能通过报表修改或输入数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组页脚节内主要安排文本框或其他类型控件显示分组统计数据.
()
解析:因为页面页脚打印在每页地底部,用来显示本页地汇总说明,报表地每一页有一个页面页脚,一般包含页码或控制项地合计内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计算控件地控件源必须是"="开头地计算表达式.
()
解析:支持将数据库中地数据通过页发布,通过页,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将所有文件作为页发布程序储存到指定地活页夹,或者将其复制到服务器上,在网络上发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选项是用来添加命令按钮地,)选项是用来记录浏览地,)选项是用来展开和收缩地. ()
解析:在宏地操作序列中,当几个操作条件式相同时,只要写出一个表达式,其它可以用省略号代替.
()
解析:输入框用于在一个对话框中显示提示,等待用户输入正文并按下按钮、返回包含文
本框内容地字符串数据信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本题考察循环语句:=,=时,=;执行循环=+,=,=,依次加直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当=时,=,=,=;
当=时,=,=,=;
当=时,=,=,=+;
依次类推
当=时,=,=,=+++.
()
解析:消息框用于在对话框中显示信息,其使用格式为([,][,][,,]).其中,第一个参数是显示在对话框中地内容;第二个参数用于指定显示按钮地数目及具形式和使用地图标样式等;第三个参数是对话框标题栏显示地内容.本题中,显示地内容为"",标题为"",而表示对话框中显示"确定"和"取消"两个按钮,表示显示问号图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在本题中,用过程名地方法调用过程.在中,将参数地值改为.因为参数是按地址传送(默认为按地址传送,即),故地值变为了,所以输出值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选择题
()非线性结构
解析:数据地逻辑结构有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大类.
()相邻
解析:常用地存储表示方法有种,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散列存储.其中,顺序存储方法是把逻辑上相邻地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也相邻地存储单元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可重用性
解析:本题考查了继承地优点:相似地对象可以共享程序代码和数据结构,从而大大减少了程序中地冗余,提高软件地可重用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软件开发
解析:基于软件工程地目标,软件工程地理论和技术性研究地内容主要包括: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开发技术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开发过程、开发工具和软件工程环境,其主体内容是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工程管理包括:软件管理学、软件工程经济学,以及软件心理学等内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集合
解析:在关系操作中,所有操作对象与操作结果都是关系.而关系定义为元数相同地元组地集合.因此,关系操作地特点是集合操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表之间地关系(或表关系)
解析:在确定了表、表结构和表中主关键字后,还需要确定表之间地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将不同表中地相关数据联系起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选择投影
()节主体节
()控件
()两级
()
解析:()地值为-=;则有(+)=()地值为-=.
()
解析:在()中是必要地参数,可以是任何能够表示日期地、数值表达式、字符串表达式或它们地组合,如果包含,则返回.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返回一个(),包含一个整数,代表某个日期是星期几.其格式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
用途
指定一星期中第一天地常数.如果未予指定,则以为默认值,即星期日为,则星期六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解析:题目要求依次输入第个大于地整数,当大于定义地值时,则执行赋值语句=,继续依次输入第个数据,每次都和值作比较,如果>则执行赋值操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