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第3单元第5讲《英国的制度创新与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高三岳麓版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 必修1 3-1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网络感知
第三单元
第1讲 英国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1
目标定位
4
典题示例
2
基础梳理
5
课堂巩固
3
互动探究
6
课后强化作业
目标定位
课标展示
考纲要求
考点聚焦 ① 光荣革 命 ②《权 利法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 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 宪的特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 的确立
2.制定:________年,制宪会议在________召开,制 定了一部新宪法,即________,并于________年正式颁布。
参考答案: 1.1776 费城 邦联 中央政府 1789 孟德斯鸠 分权 2.178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787年宪法
二、1787年宪法 1.性质:是关于美国________的________大法。 2.内容 (1)宪法规定美国实行________政体。________拥有一系 列主权权力,并有权强制各州实施________法律。在宪法中 未列明的权利都属于________或者________。 (2)宪法依据________的原则,把国家权力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又互相制约。
2.标志:1689年颁布《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 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3.影响 (1)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________。 (2)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________的时期。
参考答案: 1.大宪章 2.权利法案 3.法治 王权 议会 议会 资产阶级
稳定发展
二、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 (1)“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________”的国 家元首,______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2)1721年,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英国历史上 第一任内阁首相。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 英国的制度创新 Word版含答案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设计思路: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生,是高考第一轮复习课。
第一轮复习重在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
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综合运用概要讲述法、诱导法、史料解析法、讲练结合法等多种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资源,一方面帮助学生明确考点,注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基本流程如下:
(一)课前准备:发给学生一张试卷(试卷包括考点目标、双基要求和能力训练三部分)布置学生课前完成双基要求的填空部分,了解基本史实、整理结构。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伊丽莎白二世的图片导入
2.单元概述、破题、明确本课考点目标
3.线索梳理及基本知识落实,穿插能力训练,讲练结合。
4.课堂小结:突出重点,点出英国政治制度变革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5.课后探究
二、教案:。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八课 英国制度的创新教学案例设计

英国制度的创新【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制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大宪章》和《权利法案》制定过程及其意义。
知道责任制内阁的含义及其形成过程。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及相关资料的研习和互动研讨,明确责任制内阁的含义,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努力做到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养成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大致历程,通过认识其渐进性特点,明确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近代社会政治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学习以君主立宪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确立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任何新制度的出现都要经过一个反复的曲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重点难点】重点:《权利法案》制定及其意义。
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难点:英国议会制的形成及发展。
责任制内阁的具体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岳麓版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课本及教参€€ 自制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注重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课件展示: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四国国旗,要求学生辨认,设问四国的政体,由此导入本单元,因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所以应引导学生大致对该单元形成一个整体印象。
略讲,设置悬念即可。
导入第8课:课件展示布莱尔与伊丽莎白二世图片,提问:是谁在统治英国?引出英国的政治制度:权力从君主转向内阁首相的渐进的过程。
(似曾相识的图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将学生按就近位置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可指定或自荐一到两人为组长,展开合作学习,互相讨论。
各组重点探究本组问题,适当了解其他问题。
教师用课件展示探究问题,然后巡回指导。
合作探究(一)第一小组你能说一说《大宪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吗?第二小组英国议会制的由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案

必修一第 8 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标解读】认识《权益法案》拟订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财富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色。
课标领悟:(1)知识与能力:《权益法案》的主要内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色;培育学生提取、比较、鉴识史实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主动参加、合作研究、史论联合;获得解读信息的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英国法制的不停完美推进了政治体系确实立和发展,认识法治的完美推进政治文明进度的互相关系。
课标解读:(1)认识《大宪章》为英国留下了限制王权的政治传统。
(2)知道《权益法案》的主要内容,认识它宣布的历史意义。
(3)认识君主立宪制不停发展的表现,要点掌握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君主立宪制的特色。
【要点难点】要点:《权益法案》,责任内阁制、君主立宪制的特色;难点:理解法治和民主的关系,认识其在现代政治文明中起到作用。
【教课思路设计】《英国的制度创新》,主要介绍了英国现代政体的成立和发展完美,内容政治性强、深入理解透辟比较困难。
所以,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头打破教材的次序,紧扣课题,概括为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 《大宪章》--- 英国现代政体的基石” ;第二部分“ 《权益法案》--- 英国现代政体确实立” ;第三部分“法制的完美 ---英国现代政体的发展”。
要点突出“法治完美推进民主发展”这条主线,最后升华出“民主法治人类政治文明的潮流”这一看法。
依据课标的内容,每一版块由资料印证,问题引领,深入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与认识,稳固对知识学生合作参加,培育学生从资猜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教师合时点拨,力求打造高质量的“生本讲堂” 。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用历史上出现过的重要法律文件图片,背景音乐使用轻音乐。
导语为:“法治和民主是现在世界政治发展的主旋律。
现代政治制度发源于英国。
英国的新制度是在如何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是如何不停发展的呢?”今日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英国制度的创新》,探访英国法治民主之路。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教学设计

1.英国君主立宪制与责任制内阁的关系。
2.英国制度创新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3.英国制度创新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英国制度创新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重点。
例如:为什么英国会率先进行制度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责任制内阁是如何形成的?英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对我国政治制度有何启示?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
-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分析: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制衡关系。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及政党制度的发展
-讲解:责任制内阁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政治体制中的作用。
-分析:英国政党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3.英国制度创新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利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通过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异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通过分析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过程,揭示其与君主立宪制的关系。
3.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现场,体验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增强学生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例如:模拟英国议会辩论,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探讨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等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脉络,了解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英国制度创新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然而,由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尚处于发展阶段,对英国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特点及其影响可能缺乏深入理解。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存在过于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岳麓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一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教案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导入: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度过今天美好的45分钟我们上课之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是什么?它是英国的国歌,歌名叫《天佑女王》。
那么,女王何以在英国的民众中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她在英国政坛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英国,探索英国制度创新的奥秘,揭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神秘面纱。
那么到底谁主英国政坛之沉浮呢?下面就让我们观看一段视频就英国政坛有哪些重要的关键角色?那让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关键角色国王。
一提到国王,很多同学可能会想到中国封建时代一言九鼎的君主。
那么,英国国王的权力又是如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当今英国女王的档案。
英国现任女王是伊丽莎白二世,她1953年即位,今年已经是第60年了。
就是在今年的六月份英国人为他们敬爱的已是86岁高龄的女王举行了登基60周年庆典。
那英国女王到底扮演者什么角色,我们来看一则腾讯新闻思考问题一。
英国女王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可见,英国女王不是这个国家的主宰。
那么议会是么?再看关键角色二:议会。
这是英国议会的档案材料。
从材料中,我们能够看出它起源于:13世纪。
被称为议会之母。
英国议会大厦,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宫中,濒临美丽的泰晤士河,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议会大厦上著名的大本钟,每隔15分钟敲一次,她像一位警惕而又忠实的站岗卫士,一丝不苟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从来没有超过一秒钟。
就是在今年,为了庆祝伊丽莎白女王登基60周年,大本钟改名为伊丽莎白钟。
关于英国议会的更多知识让我们来看下面材料思考问题二。
从材料中,我们能够看出英国议会的组成。
怎么产生的?上议院:世袭下议院:选举。
真正享有权力的是上院还是下院?对下议院。
有哪些权力?其实用两个字就能够概括议会的权力。
怎样?议会权力至上。
下议院是由选民选出代表来,然后他们开会来讨论国家大事,形成国家最高权力。
这种民主的运作方式其实就是代议制。
代议制简而言之,就是代表选民议国家大事。
现代社会的民主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研析教案第3单元第5讲《英国的制度创新与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岳麓版必修1

第5讲 英国的制度创新与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考 纲]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课 标]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一、英国的制度创新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1)历史传统:13世纪初,大贵族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 重大事宜的制度。
(2)政治前提: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
(3)《权利法案》:确立了__________,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
(4)历史意义⎩⎪⎨⎪⎧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2.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行政职责。
②1721年, 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③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 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2)原则⎩⎪⎨⎪⎧①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 治上共进退。
②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核心。
(2)英王是国家元首,______实际上是国家最高行政首长。
(3)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4)首相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4.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________________力量迅速壮大。
(2)内容: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5讲 英国的制度创新与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第5讲英国的制度创新与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选择题1.(2012届江西百校摸底考试)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的“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观点普遍被西方思想家、政治家所认同。
为此,他们采取的措施有(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建立分权制衡的民主制度2.(2012届广东信宜华侨中学月考)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
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文中“完美的政治设计”指的是( )A.建立君主立宪政体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颁布了《权利法案》D.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3.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4.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
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国王5.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
这是因为(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席位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6.(2010年海南单科)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A.代议制 B.分权制C.共和制 D.联邦制7.(2012届广东中山一中高三第二次统测)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大法官共9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B.实现“三权分立”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8.(2012届广东汕头二中模拟文综)2011年8月15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京履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 英国的制度创新与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考 纲]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课 标]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一、英国的制度创新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1)历史传统:13世纪初,大贵族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 重大事宜的制度。
(2)政治前提: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
(3)《权利法案》:确立了__________,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
(4)历史意义⎩⎪⎨⎪⎧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英国社会从 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2.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行政职责。
②1721年, 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③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 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2)原则⎩⎪⎨⎪⎧①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 治上共进退。
②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核心。
(2)英王是国家元首,______实际上是国家最高行政首长。
(3)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4)首相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4.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________________力量迅速壮大。
(2)内容: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方法点拨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一、二、三”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 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1.联邦宪法的制定(1)背景⎩⎪⎨⎪⎧ ①政治前提: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利坚合众国建立。
②邦联困境:松散的邦联,需要变革政治体制,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③面对难题:面临既要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又要确 保共和制的难题。
(2)制定:1787年,由华盛顿主持的__________在费城举行,制定了1787年宪法。
(3)原则⎩⎪⎨⎪⎧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制政体,包括总统、议会和联邦司法体系,各州保 留较大的自主权。
②分权制衡原则:国家权力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③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易混易错 英国首相与美国总统的权力比较英国首相一般是议会第一大党的领袖,英国首相的决策一般能得到议会的支持,因此, 首相权力受议会制约较小;而美国的国会与总统之间是“制约”与“平衡”的关系,美 国总统的重大决策要得到议会的批准,其权力受议会制约较大。
(4)影响⎩⎪⎨⎪⎧①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②美国成为实行联邦制的 共和国。
③它创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发展、完善(1)宪法修正:内战结束后,宪法修正案废除________,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 性。
(2)两党制:两党制成为美国__________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 争夺的战场。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主题1 形成与发展史料(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3)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4)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5)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6)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由上述史料可知,《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限制了国王在立法、税收、军事、司法及其独裁专制方面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法律原则。
主题3君主立宪制的突出特点(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
(3)内阁对议会负责,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由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4)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5)实行分权原则。
主题4首相、议会下院和内阁间的具体关系英国议会包括上院和下院,上院议员由国王任命,下院掌握实权。
英国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即为首相。
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
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主题5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1)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2)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3)各派通过有序的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4)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主题6英国议会选举权的演变史料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
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
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史料体现了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①1832年议会改革后,选民人数增加,但工人阶级仍没有选举权。
②历经两次议会改革后到1885年,成年男子取得普选权。
③二战前夕,实现全民普选。
从中体现了曲折性、长期性、斗争性的特点。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主题1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与内容(1)背景: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及海外商业的发展与利益;不能征税无力偿还国内外债务;不能维持常备军无力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安全威胁;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当务之急。
(2)内容图解主题2美国两党制主题3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史料美国国会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
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首脑怀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权力。
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2/3参议员同意后才能加以定罪并予以罢免。
在美国历史上有三位总统面临过弹劾。
……美国国会山上的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史料表明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权力相对独立,且相互制约与平衡。
其积极作用是有利于民主政体的运行,防止独裁和专制。
主题4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1)进步性:①对世界而言,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它保障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对美国而言,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标志着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保障了美国的长期稳定。
同时确立了联邦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中央的集权,避免了独裁的出现,也有利于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2)局限性: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留下了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
史料一经过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长期坚决斗争,1791年,美国国会批准生效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美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出版、请愿等自由。
史料表明宪法没有规定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后经人民斗争才补充。
史料二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注:黑人)。
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史料表明宪法承认黑人奴隶制及黑人贸易;留有种族歧视与压迫的烙印;剥夺了妇女、黑人、印第安人、奴隶的选举权。
英美两国政体主题1英美两国政体的比较主题2 英国与美国的政治制度的形成都是由本国的国情决定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英国历史上有限制王权的传统有很大关系,英国议会历史特别 悠久,且掌握着国家的财政大权;资产阶级兴起强大后控制了议会并取得了与王权进行 斗争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议会权力的增强出现了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的情况。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形成与美国独立后的形势密切相关。
美国没有封建专制传统,独立后就建立了典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反殖民斗争坚定了建立共和国的信念;政治家们有防止独裁和专制、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主自由的远见卓识。
例1 (2011·海南高考)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 选择公举。
”这一国家应是( )A .美国B .德国C .日本D .俄国答案 A审题突破 从材料信息“须各官合议”,“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本省之 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可以判断该国制度有两个议会,并实行地方分权,这种情况符合美国的政治制度,故选A 项。
命题感悟 扎实地识记所学基础知识,立足材料信息是命题立意的两大关键因素。
例2 (2011·大纲全国高考)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
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 邦最高法院。
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
华盛顿的 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 .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 .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 .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 .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答案 C审题突破材料中华盛顿城国会大厦、白宫、联邦最高法院三座建筑,紧密构筑在一起,体现了政体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也反映出建筑群的协调、美观。
故选C项。
A项“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与华盛顿城的建造有一定关联,但不能体现政治文化特点;B项“议会中心”不符合美国政体结构;D项与材料无关。
例3 (2011·北京高考)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姐妹革命”。
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是两个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