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鲜(冻)畜禽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与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肉类食品安全风险现状与对策

我国肉类食品安全风险现状与对策

我国肉类食品安全风险现状与对策摘要:当前我国肉类食品安全整体趋稳向好,但影响肉类食品安全的深层原因仍然存在,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本文分析了我国肉类食品从养殖、加工到消费和流通的整个产业链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风险,以及对比分析了国外肉类食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风险,剖析了我国肉类食品安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提高我国肉类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期望通过加强风险监测、构建风险预警体系以及开展经济利益驱动型食品安全风险专项整活动,提高我国肉类食品安全水平。

关键词:肉类;食品安全;风险;对策Abstract:Currently,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meat safety in China is getting better but still grim,for the underlying factors causing meat food safety risks still exi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od safety problems and risks along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of meat products in China,including breeding,processing,consumption and circulation,and provid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ose in other countries,outlines the factors constraining meat safety in China,and proposes four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Chinese meatproducts:strengthening risk monitoring,constructing early warning system,promoting meat safety risk communication and conducting food safety special rectification activities of meat adulteration driven by economic interests.Key words:meat;food safety;risk;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15)11-0034-05doi:10.15922/ki.rlyj.2015.11.008我国肉类产量已经连续20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肉类生产大国。

生鲜畜禽肉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调查

生鲜畜禽肉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调查

分析与检测生鲜畜禽肉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调查□ 宋 晟 郭焜鹏 张海韵 王芳斌 唐小兰 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摘 要:通过研究生鲜猪肉与生鲜鸡肉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与污染规律,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建议,实验室从长沙市生鲜市场随机采集生鲜猪肉99份、生鲜鸡肉76份,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4-2016进行检验。

结果显示,在随机抽检的99份生鲜猪肉中,有83份样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83.8%;在随机抽检的76份生鲜鸡肉中,有60份样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78.9%。

这表明,长沙市生鲜市场上销售的生鲜猪肉与生鲜鸡肉受沙门氏菌污染严重,具有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应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培训,加强生鲜畜禽肉及其制品中致病菌的监管。

关键词:沙门氏菌;生鲜畜禽肉;食品安全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已发现的沙门氏菌菌株根据其抗原成分可分为甲、乙、丙、丁与戊等菌组。

有些沙门氏菌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

典型的沙门氏菌病症状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及腹部绞痛等,通常在发热后72 h内会好转。

婴儿、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则可能因沙门氏菌进入血液而出现严重且危及生命的菌血症,少数还会导致脑膜炎或骨髓炎等。

大多数沙门氏菌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通过多种粘附素结构粘附到不同宿主细胞表面,通过沙门氏菌可将毒素样蛋白注入到真核靶细胞,从而引起宿主细胞凋亡。

治疗沙门氏菌疾病通常会用到抗微生物药物,从而导致出现耐药菌株,使药物失去效力。

人类沙门氏菌病一般都是由于食用了被污染的动物源食品(主要是蛋、肉、禽和奶)。

动物源性食品包括生鲜鸡肉、生鲜猪肉。

为了调查长沙市销售的生鲜鸡肉、生鲜猪肉的沙门氏菌污染情况,本实验室对长沙市销售的生鲜鸡肉、生鲜猪肉进行了随机取样调查,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4-2016[1]对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鉴定,研究畜禽产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与污染规律,了解沙门氏菌污染对人类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造成的危害,指出目前我国沙门氏菌污染控制工作存在的不足,为防治沙门氏菌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更有效、更全面的指导意见,为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生鲜肉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实施细则

生鲜肉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实施细则

生鲜肉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实施细则1.1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鲜肉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产品范围包括畜禽肉和畜禽内脏。

本细则内容包括适用范围、产品种类、检验依据、抽样、运输储存、检验要求、判定原则。

1.2 产品种类畜禽肉主要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兔肉、驴肉、马肉等畜肉以及鸡肉、鸭肉、鹅肉、鸽肉等禽肉。

畜禽内脏主要包括畜禽肝、肾、肠、胃、心、肺等。

1.3 检验依据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 5009.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T 5009.35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44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8 畜禽肉中己烯雌酚的测定GB/T 5009.116 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0366 动物源产品中喹诺酮类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0444 猪组织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检测方法微生物学检测方法GB/T 20746 牛、猪的肝脏和肌肉中卡巴氧和喹乙醇及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0752 猪肉、牛肉、鸡肉、猪肝和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0763 猪肾和肌肉组织中乙酰丙嗪、氯丙嗪、氟哌啶醇、丙酰二甲氨基丙吩噻嗪、甲苯噻嗪、阿扎哌垄阿扎哌醇、咔唑心安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0764 可食动物肌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GB/T 20766 牛猪肝肾和肌肉组织中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酮、己烯雌酚、己烷雌酚、双烯雌酚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0797 肉与肉制品中喹乙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20799 鲜、冻肉运输条件GB/T 21311 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1312 动物源性食品中14种喹诺酮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T 21313 动物源性食品中β-受体激动剂残留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GB/T 21317 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类兽药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2286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 2707 鲜(冻)畜肉卫生标准GB 16869 鲜、冻禽产品GB/T 5009.208 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测定GB/T 23499 食品中残留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GB 296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食品中13种磺胺类药物多残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9695.6 肉制品胭脂红着色剂测定SB/T 10388 畜禽肉中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恶唑的测定SN/T 1627进出口动物源食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N/T 1924 进出口动物源食品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SN/T 2051 食品、化妆品和饲料中牛羊猪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PCR法SN/T 2557 畜肉食品中牛肉成分定性检测方法实时PCR法SN/T 2978 动物源性产品中鸡源性成分PCR检测方法SN/T 2980 动物产品中牛、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三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SN/T 3731.5 食品及饲料中常见禽类品种的鉴定方法第5部分:鸭成分检测PCR法SB/T 10923 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测定实时荧光PCR法DB32/T 1163 鸡肝中金刚烷胺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整顿办函〔2010〕50号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四批)》的通知农业部公告第193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公告第236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农业部781号公告-3-2006 动物源食品中3-甲基喹噁啉-2-羧酸和喹噁啉-2-羧酸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农业部781号公告-4-2006 动物源食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部1025号公告-14-2008 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农业部1025号公告-18-2008 动物源食品中β-受体激动剂残留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部1025号公告-23-2008 动物源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部1031号公告-4-2008 鸡肉和鸡肝中己烯雌酚残留检测气相色谱-质谱法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定。

2024年上半年畜禽监测调查工作小结

2024年上半年畜禽监测调查工作小结

2024年上半年畜禽监测调查工作小结____年上半年畜禽监测调查工作小结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畜禽养殖业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保障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加强对畜禽养殖环节的监测和调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____年上半年的畜禽监测调查工作进行小结,分析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工作内容1. 畜禽种类统计通过对畜禽养殖场进行实地调查,统计了____年上半年我市畜禽种类的分布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猪、鸡、鸭、牛、羊等是养殖规模较大的品种,而兔、鹅、鸽等品种的养殖规模相对较小。

2. 养殖场环境调查针对畜禽养殖场养殖环境的监测,我们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部分养殖场周边存在垃圾堆放和废弃物乱倒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养殖场的环境质量。

此外,一些养殖场设施陈旧,对畜禽生长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3. 畜禽疫情监测针对畜禽养殖中的重要疫病,我们进行了病例监测和病害报告工作。

通过对猪瘟、禽流感等疫情的监测和调查,及时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4. 养殖场管理调查为了提高畜禽养殖场的管理水平,我们对养殖场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养殖场存在管理混乱、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力量,完善管理制度。

三、工作成效1. 统计数据准确通过对畜禽种类的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决策提供参考。

2. 疫情防控效果显著通过及时发现畜禽疫情,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保障了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环境问题整改明显通过对养殖场周边环境的调查,促使一些养殖场加强环境整治工作,改善了养殖场的环境质量。

4. 养殖场管理水平提升通过对养殖场管理情况的调查,发现了问题所在,促使部分养殖场加强了管理力量,完善了管理制度,提高了养殖场的管理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1. 监测手段不够先进在畜禽监测调查中,仍存在一些技术手段不够先进的问题,如监测设备老旧,数据采集方式较为陈旧等,影响了监测调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市场畜禽产品的调查报告

市场畜禽产品的调查报告

市场畜禽产品的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市场畜禽产品是指销售给消费者的各类动物产品,如鸡肉、猪肉、牛肉、鸡蛋等。

这些产品在市场中受到广泛关注,其质量和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报告对市场畜禽产品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其质量、安全状况以及监管措施的现状。

2. 方法为了确保调查对象的多样性,我们选择了不同地区的七个主要畜禽产品市场进行了调查。

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和采访市场工作人员,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和信息。

3. 调查结果3.1 质量状况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市场畜禽产品的质量状况参差不齐。

一些市场的畜禽产品质量较好,符合相关标准,而另一些市场的产品质量不佳,存在质量问题,如肉质不新鲜、容易变质等。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市场经营者意识不够强、监管不到位等。

3.2 安全问题畜禽产品的安全问题也是令人关注的。

在采集的样品中,我们进行了常规的食品安全检测。

结果显示,有部分样品存在农药残留、抗生素超标等问题。

这说明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中,一些农户和商贩在使用农药和抗生素方面存在不规范和超标使用等行为。

3.3 监管措施根据我们的调查,市场畜禽产品的监管措施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

一些地区建立了畜禽产品市场的监管机构,并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如定期检查、抽检样品、发布警示等。

然而,也有地区的监管措施不够到位,监管力度不够强。

4. 建议鉴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提高市场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4.1 增强监管力度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市场畜禽产品的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监管机构,制定更严格的标准和规定,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确保市场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2 强化农户和商贩的质量意识加强对农户和商贩的培训,提高其对市场畜禽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认知,教育他们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杜绝使用农药和抗生素超标等不规范行为。

4.3 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合格、安全的畜禽产品。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投诉渠道和处理机制。

畜禽产品中病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畜禽产品中病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畜禽产品中病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赵格王玉东王君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渊青岛冤,青岛266032)摘要:畜禽产品中致病微生物引发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组 成与常用研究工具,综述了其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解析了我国开展畜禽产品中微生物定量风 险评估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和相关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院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畜禽产品;定量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我国是畜禽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畜禽产品 的质量安全直接影响整个食品安全的大局。

食源性 致病微生物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危害因素[1],而随着生产、销售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新的致病微 生物或耐药株不断涌现,给当下各国的食品安全带 来新的挑战。

微生物风险评估,特别是定量风险评 估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控制食品安全的科学手段,也是当前食源性疾病防控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因此,加强我国畜禽产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定量 风险评估研究,对于完善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 制,保障民众的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一、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组成与常用研究工具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渊quantitative microbial risk assessment,QMRA)是一种根据致病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其引发人类感染性状的调查资料或实验数 据,利用数学模型对微生物的摄入量与其对人体致 病的概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的方法' 它是微生物风险评估的最优模式,是制定相关微生 物限量标准的重要参考。

QM RA可为风险管理政 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3],其与危害分析与 关键控制点(HACCP)结合无疑会对有效防控畜禽产品中致病菌的传播和繁殖,减少致病菌危害和 食品安全事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QMRA分为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剂量反应评价(dose-response assessment)、暴露评 估(exposure assessment)和风险特征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 4部分。

2024年一季度食品安全检查总结(二篇)

2024年一季度食品安全检查总结(二篇)

2024年一季度食品安全检查总结根据对2024年一季度的食品安全检查的全面调查与分析,总结如下:一、检验结果总览:在2024年一季度的食品安全检验中,共对全国范围内的食品生产企业、农村集贸市场、餐饮行业以及进口食品进行了抽样检查,并运用各种科学的检测方法,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重金属含量等主要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整体上,食品安全状况较为稳定,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隐患。

二、主要问题与隐患:1. 农药残留问题:在一季度的检查中发现,部分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出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其中以蔬菜、水果类农产品为主。

主要原因包括农药施用不当、使用过期农药以及对农药使用量控制不严格等。

2. 微生物污染问题:一季度的检验中,发现了部分食品品种存在细菌或霉菌污染的情况,如饼干、面包、熟食等。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生产过程中卫生措施不到位,容易导致微生物滋生繁殖。

3. 进口食品安全问题:2024年一季度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进口食品存在着添加非法添加剂、成分不明等问题,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物价涨幅过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也是进口食品问题的一部分。

4. 产品标签不规范问题:在检验中发现,一些食品企业的产品标签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包括标签上的营养成分信息不全、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等。

5. 餐饮行业安全问题: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隐患,包括菜品的加工卫生不达标、器具清洗不彻底以及食材采购环节的管理不到位等。

三、整改建议:针对上述问题与隐患,我们提出以下整改建议:1. 农药残留问题: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范,加强对农民的农药使用培训,提高农民对农药使用的意识和技能。

2. 微生物污染问题: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建立完善的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食品生产车间和设备的清洁与消毒,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3. 进口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进口食品检验机制,严格把关进口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坚决打击非法添加剂的销售行为。

生鲜鸭肉中兽药残留的检测与分析

生鲜鸭肉中兽药残留的检测与分析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II)0.引言 (1)0.1立题背景及依据 (1)0.1.1兽药残留概述 (1)0.1.2兽药残留产生的原因 (1)0.1.3兽药残留的危害 (2)0.1.4 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4)1.1材料 (4)1.1.1试剂 (4)1.1.2主要仪器 (4)1.2方法 (4)1.2.1样品的采集方法 (4)1.2.2样品的前处理 (5)1.2.3氯霉素的检测方法 (5)1.2.4呋喃妥因的检测方法 (5)1.2.5呋喃西林检测方法 (6)1.2.6呋喃唑酮的检测方法 (7)1.2.7呋喃它酮的检测方法 (8)1.2.8磺胺喹噁啉的检测方法 (8)2结果与分析 (10)2.1氯霉素 (10)2.2呋喃妥因 (11)2.3呋喃西林 (12)2.4呋喃唑酮 (12)2.5呋喃它酮 (13)2.6磺胺喹噁啉 (14)4讨论 (17)4.1实验方法 (17)4.2超标样品的处理 (17)4.3兽药残留的防治措施 (18)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fresh duckAbstract:Samples for three days before slaughter and slaughter were taken through random method and 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ix kinds of veterinary drugs (chloramphenicol, nitrofurazone, furaltadone, furazolidone, nitrofurantoin, Sulfaquinoxalinum) residues which left in fresh duck produc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veterinary drug residual laws (negative, positive rate is not exceeded, the positive standard rat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Chloramphenicol three days before slaughter and slaughter exceeded the rates prevailing positive is 1.76% and 0.71% respectively ;The amount of Nitrofurantoin three days before slaughter and slaughter date exceeded the rate of positive is 1.32% and 0.35% respectively; The amount of Nitrofurazone three days before slaughter and exceeded the rate of positive slaughter date is 0.88% and 0.36%; The amount of Furazolidone three days before slaughter and slaughter date exceeded the rate of positive is 1.32% and 0.71% respectively; The amount of Furaltadone three days before slaughter and slaughter exceeded the rate of the day were positive 0.44% and 0; The amount of Sulfaquinoxalinum three days before slaughter and slaughter date exceeded the rate of positive is 0.88% and 0.33% respectively. It can be seen that fresh duck in Shandong region are still have security issues.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trengthen monitoring.Key words: fresh duck meat ; veterinary drug residue ; detection ; analysis0.引言0.1立题背景及依据0.1.1兽药残留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动物性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不单纯是高蛋白、低脂肪等合理丰富的营养内容,而且现在食品卫生安全也被放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n w h o l e s le a ma r k e t s , f a r me r s ma r k e t s ,i n d i v i d u a l v e n d o s r s e l l i n g i n Na n t o n g , a n d s e n t t o C e n t e r s f o r D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Na n t o n g a n d Na n t o n g C e n t e r s f o r L i v e s t o c k I n s p e c t i o n ,f or mo n i t o i r n g p a t h o g e n s ,p o l l u t a n t s ,a r t i i f c i a l
i r s k c o n t r o l , p r o p o s e 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 c o n t r o l me a s u r e s . Me t h o d s T h e r f e s h( r f o z e n ) m e a t a n d p o u l t r y s a m p l e s 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定鲜( 冻) 畜禽 肉生产加工 良 好操作规 范 , 整合修订鲜 ( 冻) 畜禽 肉食 品安全 国家标准 , 最大 限度减少 和控 制微 生物 、
寄生虫 、 污染物的潜在危害 , 切实保障鲜( 冻) 畜禽 肉的食品安全。 关键词 : 鲜( 冻) 畜禽 肉; 食 品安全 ; 风险监测
中图 分 类 号 : R 1 5 5 . 5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9 5 6 1 ( 2 0 1 5 ) 0 5 — 0 6 3 2 — 0 3
c o l o i r n g , v e t e r i n a y r d r u g r e s i d u e s a n d o t h e r p r o j e c t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s t a n d a r d t e s t me t h o d s . Re s u l t s I n 6 4 0 r f e s h( f r o z e n ) m e a t
张周 建 ,张卫兵 , 卢 丹 ,陆艳艳 ,赵 荣梅
1 . 南通市港 闸区市场监管局 ,江苏 南通 2 2 6 0 1 1 ;2 . 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摘要 : 目的 收集鲜冻畜禽肉食 品安全风险隐患 , 找出风险控制关键环节 , 提 出相应 的科学控制措施。方法 采集批 6 4 0 份鲜( 冻) 畜禽 肉样 品中, 检 鲜( 冻) 畜禽 肉致病菌 、 污
发市场 、 农 贸市场 、 个体摊 贩销售的鲜( 冻) 畜禽 肉样 品, 送南 通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 南通市畜产 品检验检测 中心 , 按标准规定 的检验方法监测致病菌 、 污染物 、 人工合成色素 、 兽药残留等项 目。结果 出带菌样 品1 5 0 份, 检出率2 3 . 4 %( 1 5 0 / 6 4 0 ) ; 污染物含量不合格样品2 4 份, 不合格率3 . 7 5 %( 2 4 / 6 4 0 ) ; 兽药残 留未检出。 6 0 份猪 肉片 、 牛肉片样 品中, 检 出添加人 工合成色素样品1 4 份, 检出率2 3 . 3 %( 1 4 / 6 0 ) 。 结论 染物等检出率不低 , 违法添加行为存 在 , 应加 强致病菌 、 寄生虫的监测力度 , 加大违法添加行为 的打击力度 , 通过制
An a l y s i s a n d r e s e a r c h o f f o o d s a f e t y r i s k mo n i t o r i n g r e s u l t s o f f r e s h
( f r o z e n )me a t a n d p o u l t r y i n N a n t o n g
2 . Na n t o n gC e n t e r s f o r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P r e v e n t i o n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f n d o u t t h e f o o d s a f e t y r i s k h a z a r d o f f r e s h( f r o z e n ) m e a t a n d p o u l t r y , t h e k e y l i n k s o f f o o d s a f e t y
Z H A N G Z h o u - j i a n ,Z H A N G We i - b i n g ,L u D a n 。 ,e t l a
J . Na n t o n g G a n g z h a Ma r k e t S u pe r v i s o r y Au t h o r i t y , Na n t o n g , J i a n g s u 2 2 6 0 1 1 , C h i n a ;

6 3 2・
中国公共卫生 管理 2 0 1 5年 1 0 月第3 1 卷 第5 期 C h i n . J o f P H M. 0 c t . 2 0 1 5 V 0 1 3 1 N o . 5 ・食ຫໍສະໝຸດ 品卫 生 与食 品安 全 管理 ・
南通市鲜( 冻) 畜禽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与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