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其预防____公开课

合集下载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定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定
血液传染病
如乙型肝炎和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
食物传播
2
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如霍乱。
3
空气传播
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如流感。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传染性皮肤病。
传染病防控措施
勤洗手
接种疫苗
用肥皂和水洗手可有效防止传播。 疫苗可提供免疫力,阻止传染。
பைடு நூலகம்
佩戴口罩
口罩可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
医疗防控体系的建设
医院设施
建设现代化的医疗设施,提供良 好的诊疗环境。
医护人员
增加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 高诊治能力。
医疗设备
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治疗 效果。
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
1 保护个人健康
预防传染病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
2 维护社会稳定
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疫情的传播,维持社会秩序。
3 经济发展
防控传染病有助于减少医疗费用和人力损失。
疫苗的种类及接种原则
疫苗类型 灭活疫苗 减毒疫苗
重组亚单位疫苗
接种原则 免疫力持久,但接种副作用较大。 接种后产生较强的免疫力,接种副作用相对较小。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接种效果较好。
病媒生物的防控
蚊子
灭蚊剂和蚊帐可有效控制蚊媒 传染病。
跳蚤
定期清洁宠物和居住区域,减 少跳蚤数量。
蜱虫
穿长袖衣物和戴帽子可预防蜱 虫叮咬。
疾病预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1
数据收集
收集疾病相关数据,如病例报告等。
2
信息分析
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疫情和风险。
3
预警发布
及时发布警报和建议,促进应对措施。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常见疾病及其预防”第三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详细内容包括: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方法;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及健康教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了解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传染病的定义、特点、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传染病疫情图片,引发学生对传染病危害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传染病。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预防传染病的经验。

4.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预防传染病的相关例题。

(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学习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随堂练习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传染病及其预防》2. 内容:(1)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2)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方法(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

(2)列举三种常见传染病,并说明其预防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提高健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精选13篇)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精选13篇)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精选13篇)《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通过班会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传染病都有哪些。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尤其是H7N9禽流感的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背景:针对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容易出现人传染病,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所以通过本周主题班会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三、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最近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容易出现人传染病,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初春、秋季的气候乍暖还寒,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从比较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到比较少见但更致命的流脑、出血热等,都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十分关键。

历史上传染病的流行:1348年,欧洲出现了鼠疫大爆发,短短5年间,欧洲人口减少了近1/2。

传染病的大流行是人类的灾难。

1918年全球爆发流感,死亡人数达2000万,其中美国死亡50万,比因战争死亡的人数还要多。

调查:从小到大你患过那些病?(二)学生讨论并掌握有关知识。

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有什么不同?近视眼:由于患者自身的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能传染。

结膜炎:由于外来的致病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传染病流传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以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课件pptx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课件pptx

合理饮食和作息
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
充足睡眠
保证每天7-8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增强免疫力。
适度锻炼
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或室内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加强个人防护
佩戴罩
在公共场所或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风险。
勤洗手
用流动水和肥皂勤洗手,或使用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艾滋病的病原和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艾滋病的症状和诊断 重点人群和宣传教育策略
其他常见传染病
麻疹、风疹、腮腺炎等传 染病的特征和传播途径
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诊断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措施
重点人群和疫苗接种策略
05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档案
为每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身体状况、疫苗 01 接种情况等信息。
定期对健康档案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准 02 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健康档案,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和传染 03 病风险。
加强健康教育
01 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传染病预 防知识和技能。
02 通过宣传栏、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 传传染病预防知识。
02 组织开展健康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 对传染病预防的重视程度。
0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01 飞沫传播
病原体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产生的 飞沫传播。
02 尘埃传播
病原体附着在尘埃上,通过空气流动进行传播。
03 气溶胶传播
病原体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被人吸入后感染。
水源传播
01
02
03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__公开课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__公开课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血吸虫病
由流感病毒引起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血吸虫病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血吸虫病
由结核杆菌引起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血吸虫病
由(皮肤癣菌)真菌引起
流感传播需 要的环节
流感患者 带病毒的空气 易患流感的人
资料分析2:
肝炎患者用过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 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饭馆的餐具要严 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感染上肝炎、流感、 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肝炎在人群中传播需要哪些环节?
资料分析2:
肝炎患者用过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 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饭馆的餐具要严 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感染上肝炎、流感、
流脑
• 受到脑膜炎双球菌的感染以后,只有少数人会发病 ,而多数人只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后不治自愈 。这是因为脑膜炎双球菌没有进入血液,只感染了 上呼吸道黏膜。这些人虽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 也可以作为传染源,把病菌传染给其他人。冬季和 春季预防流脑,最主要措施是经常晒衣服、晒被褥 、晒太阳,房间要经常开窗换气,使室内保持阳光 充足、空气新鲜。在流行季节,家长不要带孩子到 人多的公共场所,更为不要到病人的家中串门。根 据天气预报变化情况,给孩子随时增减衣服。注射 流脑疫苗有预防效果,6个月至15岁的儿童容易被流 脑传染,需要采取预防接种方法加以保护。婴儿6个 月时接种第一针,3岁以内注射第二针。发现病人后 应及时送医院隔离治疗。间隔三年再接种一针。接 种应在流脑流行的季节前完成。
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课件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课件
隔离治疗:对于某些传染病,如新冠肺炎, 需要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传染给他人。
康复护理
1
康复目标: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
活质量
2
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
括饮食、运动、心物
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4
康复评估:定期评估康复效果,调整康
复计划,确保患者康复效果达到最佳。
传染病的预防公开课课件 总结
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01
保护个人健康: 预防传染病可 以降低患病风 险,保障个人 健康
02
维护公共卫生: 预防传染病可 以减少疾病传 播,维护公共 卫生
03
降低医疗负担: 预防传染病可 以降低医疗费 用,减轻医疗 负担
04
促进社会稳定: 预防传染病可 以减少疾病对 社会和经济的 影响,促进社 会稳定
03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避免 食用生肉
04
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05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 高抵抗力
06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公共卫生措施
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如勤洗手、 保持室内通风等
接种疫苗,提高 免疫力
避免接触传染源, 如避免接触患病 人群、避免接触 野生动物等
加强锻炼,提高 身体素质,增强 抵抗力
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01
临床症状:观察患者的症状 02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尿
和体征,如发热、咳嗽、呼
液、粪便等标本的检测,如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01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 传播的病原体,如流 感病毒、结核杆菌等
03
食物传播:通过食物 传播的病原体,如沙 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精选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精选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七章第二节,主题为“传染病及其预防”。

详细内容包括: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措施;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及我国免疫规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

2. 使学生掌握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疫苗接种,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措施。

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模型、实物。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传染病图片,引发学生对传染病的关注,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疾病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如何预防?”2. 新课导入:讲解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让学生对传染病有全面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拟演示传染病传播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传播途径。

4. 例题讲解:讲解常见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方法,结合PPT展示图片,让学生加深印象。

5. 随堂练习:发放传染病识别和预防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6. 疫苗接种教育:介绍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我国免疫规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疫苗接种。

六、板书设计1. 传染病定义、特点、传播途径。

2. 常见传染病识别与预防方法。

3. 疫苗接种重要性及我国免疫规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3种常见的传染病,描述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答案:例如:流感、手足口病、肺结核。

流感:通过飞沫传播,预防方法有勤洗手、戴口罩、注射流感疫苗等。

手足口病:通过接触传播,预防方法有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等。

肺结核:通过飞沫传播,预防方法有接种卡介苗、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治疗等。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疫苗接种的看法,为什么我们要主动参与疫苗接种?答案: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可以保护个人和家人的健康,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传染病及其预防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二、传染病的防止方法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动人群
切断传输途径
请说出下图是防止传染病的什么方法 :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控制传染源
请说出下图是防止传染病的什么方法 :
搞好清洁卫生和消毒
切断传输途径
请说出下图是防止传染病的什么方法 :
进行体育锻炼和防止接种
保护易动人群
防止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输途径 保护易动人群
综合方法
重点方法
相结合
小结:
1、传染病的概念 2、传染病的特点 3、三种类型的病原体 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5、防止传染病的普通方法
1、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B )
A 、近视 B、 肝炎 C、 贫血 D、 龋齿 2、水灾过后要避免瘟疫暴发,注意饮食
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 B )
A、④③①②
B、②⑤①④
C、④⑤③②
D、④①③②
关注健康 关爱生命 远离疾病 幸福安康
流感、肺结核、腮 腺炎、麻疹等
引发疾病的 重要途径
飞沫、空气
蛔虫病、细菌性痢 疾、甲型肝炎等
乙型肝炎、艾滋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丝
虫病等
血吸虫病、狂犬 病、破伤风等
饮水、食物 注射器、 吸血昆虫
接触
3、易动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 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输途径
易动人群
(必须同时含有才干流行,缺少其 中任何一种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 起来。)
举例:流行性感冒
病原体:流感病毒 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带病毒者 传输途径:飞沫、空气等
易动人群:老人、小孩、抵抗 力弱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下列哪一项属于病原体( D ) A、 细菌、垃圾、蛋白质 B、人、某些动物,如狗、猪等 C、DNA、蛋白质、矿物质 D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 • • • • • • • • • • •
6、下列各种病症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C ) A、 胃病、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 B、血吸虫病、神经炎、淋病 C、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蛔虫病 D、水痘、胃癌、疯牛病 7、家人患肝炎期间,为切断传播途径,应该( B ) A、隔离并彻底治疗病人 B、 对病人的餐具进行消毒 C、不随地吐痰 D、 消灭吸血昆虫 8、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B ) A、切断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播媒介 9、大量消灭“四害”,从防止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是属于 (C ) • A、切断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 C、切断传播途径 D、以上都不是
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哥哥 ) 易感人群 2.弟弟被传染前是( ) 空气 3.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 ) 4.蚊子在疟疾病的传播当中充当了(传播途径 )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早发现, 控制传 早报告, 染源 早隔离, 饭前、便后要 早治疗。
切断传 播途径
保护易 感人群
洗手,做好个 人卫生和环境 卫生。常开窗、 通风好,空气 加强身体锻 爽、病菌跑。 炼,充足休 正确使用消毒 息,消除恐 液。 惧心理,以 增强自身的 抗病能力, 积极参加计 划免疫
空气、飞沫传播
饮水、食物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如疟疾、出血 热等。
接触传播 如狂犬病、炭疽、 破伤风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 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易 感 人 群
老年人
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空气、飞沫
传 染 源
饮水、食物 生物、媒介
土壤、接触
易 感 人 群
传播途径
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找出以下三种 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染病 流感 肝炎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返回
疾病名称 流 感 手癣足癣 贫 血 肺结核 血吸虫病
是否可传染
疾病名称 是否可传染 近视眼 水 痘 龋 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 型脑炎
传染病的特点:
尝试说出下列常见传染病是由 什么引起的?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血吸虫病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血吸虫病
由流感病毒引起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血吸虫病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血吸虫病
由结核杆菌引起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血吸虫病
由(皮肤癣菌)真菌引起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肺 结 核手癣ຫໍສະໝຸດ 足癣 蛔 虫 病 血吸虫病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 ,成人中也有发病。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 途径,接触人体后2-3周发病。腮腺肿胀在 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 肿胀完全退尽。腮腺炎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 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 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 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2005年秋天,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出现了禽流感 疫情。禽流感是甲型流感病毒所导致的禽类传染 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在 欧洲也发现有死于禽流感的鸟类。为了控制疾病 的流行,我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从而避免了 疫情的蔓延。 (1)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禽流感的 病原体 ,患 了禽流感的家禽属于 传染源 ,奋战在预防禽流 感疫情蔓延的一线工作人员属于 易感人群 。 (2)为了预防禽流感在禽类中蔓延,一旦发现感 染上禽流感的家禽后,人们立即捕杀这些家禽,从 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种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径 并对该养殖场进行严格的消毒,这属于 ; 隔离养殖场,防止人们随便进入养殖场属于 保护易感人群 。
问题再现
易感人群 、 传染源 、_________ 1、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___ 传播途径 三个基本环节。 ___________ 病原体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 2、传染病是由________ 传染性、________ 流行性 的特点。 物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_______ 常见病原体,包括__、 、和___、 。 细菌 病毒 真菌 寄生虫 3、人类传染病按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 呼吸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____________、消化道传染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体表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 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 、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原体 的人或动物。 5、传染源是指能散播___________ 6、传染病传染性最强时期 发病初期 。
(2009 江苏徐州)今年春季,甲型H1N1流 感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目前在我国一些省 份和地区也发现了一些确诊病例。甲型H1N1 流感是有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主要通 过飞沫、空气以及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专 家建议,对甲行H1N1流感的防治要从早发现 、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入手; 要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 炼,增强自身抵抗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
胡锦涛主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一温 起总 :理 孩与 子艾 ,滋 病 别 人 哭在 !
防治艾滋病形象大使姚明、濮 存昕和患病小朋友在一起!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是由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 染病,病人多是儿童,所以也称小儿麻痹症 。症状常有发热和四肢疼痛。主要病变在神 经系统,所以,病后常有肢体瘫痪。小儿麻 痹的主要传染途径之一是通过粪便传染。所 以,预防这种传染病,主要是服用疫苗,还 要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良好 的个人卫生习惯。
(3)为了防止疾病在人类中蔓延,专家建议 人们远离家禽的分泌物,尽量避免触摸活的 鸡、鸭等家禽和鸟类,吃禽肉要煮熟、煮透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地面、天花板、 家具及墙壁的清洁;确保排水道顺畅。以上 措施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4)从病原体的类型来看,禽流感属于 病毒 性传染病。 (5)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传染病具有 传染性和流行性 等特点。
小明同学患了流行性腮腺炎,发烧、腮腺肿大 。医生建议小明回家休息,并积极的治疗。在班 内,除了小明外,还有2名同学也有与小明相似 的症状。班主任王老师对教室进行了通风,并进 行消毒,建议同学们加强体育锻炼,有条件的同 学进行腮腺炎病毒疫苗接种。 分析资料,思考资料中是如何达到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的?
畅谈收获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一块 分享!3分钟时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定义
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 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 染 病 及 其 预 防
3特点: 4种类 流行3环节 预防3措施
流行性、传染性(初期最强)和 免疫性 体表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2、封锁两地疫点周围方圆5公里,禁止 任何禽类食品运出,对进出疫区的所有 人和车进行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
预防传染病应做到: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综合措施
相结合
重点措施
英国及西欧国家曾多次发生“口蹄疫”,大批患 病的牛、羊被宰杀并焚烧。“口蹄疫”爆发期间 ,我国政府宣布停止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进口畜产 品和用作饲料添加剂的肉骨粉。为了有效地控制 “口蹄疫”的蔓延,英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给牲 畜接种口蹄疫疫苗。从预防流行病的角度来看: (1)英国等国家宰杀并焚烧患病的牛羊,其目的 是 。 (2)对此我国采取措施的目的是 。 (3)在全国范围内给牲口接种口蹄疫疫苗的目的 是 。
(2009 江苏徐州)今年春季,甲型H1N1流 感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目前在我国一些省 份和地区也发现了一些确诊病例。甲型H1N1 流感是有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主要通 过飞沫、空气以及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专 家建议,对甲行H1N1流感的防治要从早发现 、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入手; 要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 炼,增强自身抵抗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
返回
切断其中任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要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课堂小结
传 染 病 及 其 预 防
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源 传染病流行的 三个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预防传染病 的一般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当堂检测
3、对传染病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早隔离,这样做的理论根据是( C ) A发病晚期治愈效果差 B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弱 C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D发病晚期传染性最弱 4、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人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D A病原体 B易感人群 C传播途径 D传染源 )
(3)为了防止疾病在人类中蔓延,专家建议 人们远离家禽的分泌物,尽量避免触摸活的 鸡、鸭等家禽和鸟类,吃禽肉要煮熟、煮透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地面、天花板、 家具及墙壁的清洁;确保排水道顺畅。以上 措施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4)从病原体的类型来看,禽流感属于 病毒 性传染病。 (5)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传染病具有 传染性和流行性 等特点。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病原体:
传染源: 艾滋病患者(携带者) 传播途径: 1、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所有正常人
我们应如何与艾滋病病 人相处呢?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