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EMVC习得情况比较研究
英语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上的差异研究

A Study of Differences in Vocabulary LearningBetween English and Non-English MajorsAbstract:The present study is an attempt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between 39 non-English majors and 26 English majors and the correlations thereof with their vocabulary. The instruments adopted a questionnaire, a vocabulary test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s. Detailed analysis of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has yielded the findings as follows: 1) The English majors tend to adopt a variety of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2) Subjects in different majors a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several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3) There exist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heir vocabulary.Key Words:vocabulary; vocabulary strategy; English majors; non-English majors,英语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上的差异研究摘要:本文以39名非英语专业和26名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词汇量测试、面谈等方式,对两者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差异及其与词汇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广泛运用各种策略习得词汇;2)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在多项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别;3)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量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学习英语在未来的职场和个人发展中将会越来越重要。
然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能存在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差异。
首先,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由于他们接受过语言学和教育学等相关课程的培训,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英语语法、词汇和语音规则。
另外,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具有更高的英语水平,这也使得他们更自信和有动力去学习英语。
相比之下,非英语专业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英语。
他们经常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如词汇量不足、语法错误、口音不准等。
然而,他们也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来弥补这些差距。
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是词汇记忆。
英语专业学生通常接受过系统的词汇训练,因此他们更容易掌握新词汇。
而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听力、写作等方式来加强词汇记忆,并将新词汇和语境联系起来。
此外,使用词汇卡片和应用程序也是一种有效的词汇记忆方式。
另外,阅读是另一个重要的学习策略。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和难度的英语文章,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增加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同时,听力也是提高英语技能的关键,通过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听英语歌曲等方式,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提高听力水平和口语流利度。
最后,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
通过写作,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巩固语法知识,提高词汇量,并发展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非英语专业学生可以使用语法和词汇工具来减少错误率,并在发表前找到高水平的编辑审阅,以提高文章质量。
总之,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存在差异,但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帮助所有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并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差异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差异以及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学习策略。
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主要特点是学习时间较长且总体水平较高。
由于在专业课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学习英语文学、语言学等相关知识,他们对于英语的语言结构和语法规则比较熟悉。
与此英语专业学生也更注重运用英语进行口语和写作实践,以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
他们在听、说、读、写四个技能上平衡发展,并且对于语言学习的策略也有一定的了解。
针对以上问题和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学习策略,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简化语法规则的讲解,将重点放在常用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可以增加听力和口语训练的时间,提供更多与非母语人士交流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比如制定学习计划、多听多读多写多说、做总结等,提高学习效率。
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从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相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会得到显著提高。
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问题对比探究

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问题对比探究
王 汶雅
( 广 东第二师 范 学院外语 系 广东・ 广州 5 1 0 8 0 0 )
中图分类 号: H 3 1 9 . 3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3) 3 1 — 0 1 3 4 — 0 3
c o l l e g e f o Gu a n g d o n g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对象。两位学生均为男性 ,分别来 自英语专业和计算机专
业, 两人成绩在班上均属 中等水平 ( 成绩排名基于其英语期
We ny a
解决专业与非专业学生面对的这些写作 问题?
2 . 2研 究 方 法
Ab s t r a c t E n g l i s h w r i t i n g i s o g e n c o n s i d e r e d a d i f i c u l t p a r t f o r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t o l e a r n a b o u t . T h i s p a p e r a i me d o t i f n d o u t t h e
采访过程中c同学就说到自己词汇量不够有些单词拼错了不太会拼这也可以从他当场写的作文中看出如他的作文开篇本想表达写信会依旧存在letterwritingstillexist结果他把exist写成了exit同学在词汇方面的问题则没有那么突出主要是存在单词拼写错误问题如他把positive写成了posetive322语法问题采访时两位同学对于语法均表示很有自信都提到自己不存在语法方面的问题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涉及到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两种学生类型。
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来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一般会更加注重语言基础的打牢和语法知识的掌握。
他们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精度,因此更加重视应用语境的训练。
此外,英语专业学生为了提高口语和写作能力,还会进行大量的模仿、背诵和模拟练习。
1. 单词记忆:英语专业学生常常通过记忆单词卡片、单词表和单词本等方式来增加词汇量。
一般而言,他们还会主动查询单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以确保自己使用单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2. 阅读训练:英语专业学生会经常阅读英文材料,特别是相关专业的文献和论文。
同时,他们注重阅读的细节、语言的结构和表达的逻辑性,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学科素养。
3. 模仿训练:英语专业学生重视模仿训练,通过模仿优秀的英语范本来提高自己的口语和写作技能。
例如,通过模仿BBC主持人的发音和语调来提高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
相比于英语专业学生,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英语考试或者达到基本的交流和阅读水平。
因此,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通常更加实用和充分利用时间。
1. 利用语音学软件:非英语专业学生往往遇到语音、发音难以掌握的情况,他们可以通过使用语音学软件,如百度输入法等,来自主学习,并且该软件可以进行实时纠正发音,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2. 听力练习:为了提高听力水平,非英语专业学生通常会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如通过听英文音乐、电影、新闻等来提高听力水平。
通过自己的主观选择,让自己充满兴趣地学习,也能够提高学习的主观性。
3. 实用词汇学习: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非英语专业学生会优先学习实用性强的词汇,如购物、职场、旅游等领域的生活用语。
综上所述,非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具有不同的学习策略。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The background of this study lies in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strategies between English majors and non-English majors. As English has become a global language, the demand for proficient English speakers has increased in various fields, leading to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On the other hand, students in non-English majors also need to acquire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fo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purposes. Howeve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nglish majors andnon-English majors may adopt different learning strategies due to their varying backgrounds, interests, and goals.1.2 研究目的Specifically, this study seeks to explor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specific learning strategies do English major students use in their studies? How do these strategies differ from those used by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In what ways do these differences impact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the two groups?1.3 研究意义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reasons behind these differences, whether they are influenced by personal preference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r external factors. Identifying the underlying causes can help institutions develop targeted interventions to bridge the gap and promote more e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across all disciplines.2. 正文2.1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分析The study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mong English major students is crucial in understanding how they approach their studies and achieve academic success. English major students tend to employ a variety of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comprehension skills. These strategies may include extensive reading, vocabulary building, grammar exercises, and writing practice.2.2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分析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 also tend to rely more on rote memorization and repetition in their language learning. They may spend less time on in-depth analysis of grammar rules or complex vocabulary, and instead focus on memorizing commonphrases and expressions that they can use in everyday conversations. This can lead to limitations in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especially in academic or professional settings where more complex language skills are required.2.3 学习策略差异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差异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术表现。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态的比较研究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态的比较研究作者:宋海萍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11期摘要:外语学习焦虑感是造成学习差异的主要情感因素,为降低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对英语学习的负影响,本文采用Horwitz等设计的五级量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对西南政法大学2014级大学新生进行抽样调查,比较研究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况,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显著高于非英语专业学生,且焦虑主要表现在负面评价焦虑、考试焦虑、外语课堂焦虑三个指标上。
关键词:外语学习焦虑英语学习英语教学改革1.引言英语学习焦虑是指由语言学习过程的特点引起的、与课堂语言学习相关的一系列由自我感知、信念和行为等构成的明显的忧虑和恐惧感(Horwitz,2001:112)。
英语学习焦虑通常与英语学习的成果评价有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害怕交际、害怕考试、害怕负面评价。
外语学习焦虑感是造成学习差异的主要情感因素(Ehrman,2003:313),它对英语学习的正评价,即学习过程、考试成绩、英语交际能力、自尊心、自信心等都有负面影响。
为降低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对英语学习的负影响,防止新生因英语学习焦虑增加而造成成绩不断下滑,以及英语学习困难生现象的出现,教师应当通过各种途径明确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状况,并尽可能帮助学生缓解焦虑。
因此,笔者对西南政法大学2014级新生进行抽样调查,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进行对比研究,基于降低英语学习焦虑这个问题提出,教师应承担主要责任的认识,对英语学习焦虑值高的学生进一步进行消除和缓解的干预策略研究,旨在提高英语教学的效能。
2.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比较研究2.1研究方法2.1.1研究工具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以Horwitz(1986:125)等设计的五级量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为依据。
问卷分为个人信息和焦虑问卷两部分,一是个人信息,包括年级、性别、年龄;二是焦虑问卷,共33道题,包括口语焦虑、负面评价焦虑、考试焦虑、外语课堂教学焦虑四个方面。
英语专业与非专业学生英语写作问题对比研究

英语专业与非专业学生英语写作问题对比研究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和教学的薄弱环节,不少学生和老师长期受其困扰。
本文以广东某本科院校的大二学生为对象,通过访谈法,对比探究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问题。
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动机情感、构思、谋篇布局、词汇、语法、英汉差异、写作策略与技巧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本文尝试对相关问题进行归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英语写作问题对比研究一、研究背景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许多国际场合都以英语为沟通媒介。
在全球化影响下,中国对具备英语沟通能力的人才需求逐渐增加。
目前在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普遍把英语作为必修课,可见国内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核心技能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和教学的难点,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任重而道远。
当下,不少专家学者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教学,在情感动机,认知和策略,文化或思维模式,语篇衔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但是,针对英语专业和非专业学生英语写作问题的对比探究比较少。
因此,笔者针对二者英语写作的动机与情感、构思、词汇、语法、修辞手法、英汉差异、写作策略与技巧等方面进行对比探究,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研究设计(一)研究问题笔者探讨的问题:1.英语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分别存在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异同?2.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3.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二)研究方法笔者采用访谈法收集信息。
本次访谈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向受访者简要说明本访谈的研究目的;第二部分是邀请受访者现场按要求写命题作文,以此了解学生的具体写作情况;第三部分是通过受访者回答具体访谈问题,以此了解学生在英语写作动机情感、构思、谋篇布局、词汇、语法、英汉差异、写作策略与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来自广东某本科院校的两名大学生受邀参加本次访谈。
该校在广东省为二本院校,生源质量在广东各高校处于中间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 言
2 . 2隐含 施 事 的 语 义特 征
英 语 中动 语 态 构 式 ( En g l i s h Mi d d l e Vo i c e Co n s t r u c t i o n, 以 下简称为E MV C) 的现有研究主要从转 换生成 语法 、 系 统 功 能 语法 、 认知语 言学三个维度展 开理论探讨 , 结 合 习得 对 E MV C 进 行 的 实证 研究 相对 较 少 。而 且 一 般 只 研 究 某 个 特 定 的 习得 对 象。 本 文 将 通 过 实 证 对 比研究 , 以期 发 现 英 语 专 业 学 习 者 与 非 英 语 专业 英 语 学 习者 习得 E MV C 情况的异同。 本 文 研究 问题
( 1 ) T h e wi n d o w b r e a k s e a s i l y .
动语 态 构式 中存 在 两 个 事 件参 与 者 , 即 主语 受 事 与 隐 含施 事 , 施 事才 是 事 件 的真 正 发 起 者 。 本文采纳第二种观点 , 认 为 中动 语 态存 在 施 事 , 且被隐含。 其 中的 一 个 理 论依 据 便 是 兰 盖 克 的 弹 子球 模 型理 论 。 根据兰盖克 , 在 句 子 中 所 表 示 的 事 件 的发 生 是 能量 传 递 的过 程 , 而 能 量 的传 递 一 定 有 能 量 的 源 头 。 比如 主
是 ; l 式周 刊2 0 1 5 年 第 7 5 期
中 国 英 语 专 业 与 非 英 语 专 业 英 语 学 习 者 E MVC 习 得 情 况 比 较 研 究
相 启征
( 重 庆 邮 电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 重庆 4 0 0 0 6 5 )
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 : 英 语 中动 语 态构 式 与 主 动 语 态 、 被 动 语 态共 同 构成 英语 语 态 的 完 整 连 续 统 , 它相对于主动态和被动 态, 既表 现 出独 立性 . 又呈 现 出统 一 性 的 特 征 。独 立性 在 于 它与 主 动 态和 被 动 态都 有 着 明 显 的 区 别性 特 征 , 而 统一 性 则表 现 在 句法 形 式 带 有 主 动 语 态 的 特征 . 而语 义上 又 具 有 被 动语 态 的 意 义 。 本 文 以认 知 语 言 学 的 原 型 理 论 、 基 于认 知 参 照 点 的 行 为 链 模 式 为 理 论 背 景 , 以中 国英语 专 业 和 非 英语 专 业 英语 学 习 者 为研 究对 象 , 通过 试 卷 测试 的形 式 , 对E M V C的 习得 进 行 实证 比 较研 究 , 发 现 两 者 对E MV C习 得 情 况 存在 三 个 层 面 的异 同 . 通 过 对 三 个 层 面 异 同 的研 究和 分析 . 可 以 为EMVC的 区别 教 学提 供 一 定 的 启 示 。 关键词 : 英 语 中动 语 态构 式 习得 原 型 理 论 行 为 链模 式 比较 研 究
动态 中 : J o r d a n p l a y s b a s k e t b a l l v e r y w e l l w i t h h i s s k i l l f u l h a n d s . 其 中 能量 的源 头 即为 能 量 的发 出者 ,句 中 的主 语 施 事 J o r d a n , 能量 通 过h a n d s . 最后传 递给b a s k e t b a l l 。如果没有 能量的发 出 者。 这 个 事 件 则 难 以 实现 。同 样 , 在 中动 语 态 构 式 中 : T h e b o o k s e l l s w e l 1 . 显然主语受 事 。 自身 在 没 有 外 界 力 量 的 参 与 下 是 不 可 能实 现 s e l l 的 动作 的 , 这 个 句 子 隐含 了施 事b y t h e p e o p l e 。因 此 施 事 才 是 能 量 的发 出者 , 只是 在 中动 构 式 中被 隐 含 了 而 已 。 2 _ 3 副 词修 饰 语 的语 义特 征 典 型 的 中动 语 态 构 式 副词 修 饰 语 一 般 为 : e a s i l y , w e l l , q u i c k l v 。 等等 。 而 非 典 型 的 中动 语 态 副词 修 饰 语 往 往 为 介 词 短 语, 或者不出现具有副词性质的短语 , 而 在 句 中 体 现 为 动 词 时 态 的变 化 、 否定 、 情 态 动 词 等 特 征 。 副词 修饰 语 在 中 动 语 态 构 式 中表 示 的 语 义 常 常 为 隐 含 施 事 完 成 事 件 动 作 的灵 活 性 、 容 易 程 度 等 。 同时 体 现 出主 语 受 事 本 身 的 属性 具 备 副 词 修 饰 语 语 义 所 表达 的 特 征 。 比如 : T h e b r e a d s l i c e s e a s i l y .T h e b e d s l e e p s c o m f o r t a b l y . 在句中 , e a s i l y 显 然是 指 面 包 柔 软 的 特 性 切 起来很容易 : 句 @c o m f o t r a b l y l  ̄样 是 由 于 床本 身舒 适 的 特 性 让 人感到舒服 。 因此 中动 句 中副 词 修 饰 语 的 出 现 , 更好地表明 中 动句受事作为主语 , 直接凸显其本身特性的理据性 , 好 像 不 需 要有施 事的参与就能 表达其特 征 , 这 是为什 么中动动词 可 以 直 接 采 用 简 洁 的 动 词 原 形 即 能 表 达被 动 的 复杂 意 义 。 3 . EMVC习得 比较 研 究 英 语 中 动语 态 作 为 英 语 中 重 要 的 语 法 现 象 , 受 到 研 究 者 的广泛关注 . 但 现有 研 究 多 侧 重 理 论 探 讨 , 有 限 的 习 得 实 证 研 究 也 往 往 只 是 关 注 某 一 特 定 对 象 的 习得 情 况 ,针 对 两 种 或 以 上特定对象E MV C 习 得 情 况 的 实 证 比较 研 究 却 没 有 得 到应 有 的 关 注 。 本 文 从 实 证 角 度 对 中 国英 语 专 业 学 习 者 和 非 英 语 专 业英语学习者E MV C 习得 情 况 进 行 比较 研 究 , 以期 发 现 两 者 在 E MV C 习 得 情 况 方 面 存 在那 些 异 同 , 从而为E M V C的针 对 性 教 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受试分别为 : 英 语 专 业 学 习者 为 四川外 国 语大学 国际学院2 0 0 9 级 大学二年级 的9 9 名 学生 , 其 中有 效 试 卷 为9 8 份。 一 份 为 空 白卷 : 非 英 语 专 业 英 语 学 习者 为 重 庆 邮 电
在 中 动语 态 构式 中 ,关 于 是 否 存 在 隐 含 施 事 始 终 没 有 达
成 共识 , Va nOo s t e n ( 1 9 7 7, 1 9 8 6) , L a k o f( 1 9 7 7) , K e mme r ( 1 9 9 3 ) 等人 认 为 中动 语 态 不存 在 隐 含施 事 。 主语 受 事 被 认 为 是 事件 发 生 的唯 一 参 与 者 。 是 能 量 传 递 的 发 起 者 。 而 以S w e e t ( 1 8 9 1 ) , Ha l l i d a y( 1 9 8 5 / 1 9 9 4) , F a g a n( 1 9 8 8 , 1 9 9 2) , S t r o i k( 1 9 9 2 , 1 9 9 5, 1 9 9 9 ) . F e l l b a u m( 1 9 8 6 ) , F e l l b a u m等 为 代 表 的 研 究 者 们 认 为 中
主要 关 注英 语 专 业 学 习 者 和 非 英 语 专 业 英 语 学 习者 在 以 下 三 个 层 面 习得 E MV C 上 呈 现 出 的异 同 : ( 1 ) 两 者 习 得E MV C 的优 劣程 度 是 否 均 与其 英 语 水 平 呈 现 出 正相 关 的关 系 ? ( 2 ) 两 者 在 习 得E MV C 时, 典型与非典 型习得 是否表现 出 相 同 的 难 易顺 序 ? ( 3 ) 两者对E M V C三 个 重 要 成 分 : 中动 动 词 、 副词修饰 、 隐 含 施 事 的 习得 难 易 顺 序 是 否 存 在 异 同? 1 . E MVC的 句 法 特 征 英 语 中 动 语 态 构 式 不 同 于 英 语 主 动 语 态 和 被 动 语 态 构 式, 在 句 法上 表现 出 不 同 的 句 法 特 征 。 英 语 中 动 语 态 的句 法 特 征一般表示为 : N P + V + C, N P 为 受 事 即主 语 , V 为 中动 动 词 , C 为 附加语 , 一 般 为副 词 或 者 表 示 副 词 作 用 的 短 语 。 比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