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5】
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5篇

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1
在长征路上,红军们忍饥挨饿,艰难跋涉,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而我呢,做事总是半途而废,不坚持到底,前几次到公园去玩,看见大哥哥,大姐姐们滑旱冰的那英姿飒爽的样子,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第二天就让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旱冰鞋,可是滑旱冰哪有那么好学,刚一滑就摔了好几次骨碌。
我没有勇气再学了,在爸爸的耐心劝说和指导下,我才坚持学了下来。
和红军叔叔的坚强意志相比,我简直太渺小了。
杨靖宇为了活下去,经常吃一些棉絮,树跟和树皮,生活十分艰苦。
敌人不让家属送吃的,想存心饿死他。
可是过了好多天了,杨靖宇依然顽强的活着,敌人很奇怪,就剖开他的身体,发现有许多棉絮之类的东西。
杨靖宇这种战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使敌人地为之敬畏。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革命年代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我们的意志和英雄们相比,却是一个矮子,一个巨人。
他们在我们心目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让我们从这些先烈身上汲取..........
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2。
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5篇

Luck is an accessory to hard work.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__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5篇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1】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
8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
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
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
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坚强的红军战士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
是呀,敌人的围剿算得了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得了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黑草地,这些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坚强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
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
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
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
2022长征胜利84周年的优秀心得范文5篇精选

2022长征胜利84周年的优秀心得范文5篇精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今年是长征胜利84周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20xx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这震惊中外的军事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在此期间,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省。
长征途中,天上有敌人的飞机轰炸,地下有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沪定桥、五岭、乌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险的阻隔,红军要战胜这些艰难险阻,不仅身体要遭受超出人类极限的种种痛苦,而且还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如此看来,长征就是一曲悲壮的交响乐,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
但是毛泽东所作的这首《七律长征》,却没有刻意描写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经历的苦难和牺牲,而是洋溢着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连那从浩浩太古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崛山,都雪霏日出,为红军的胜利而笑逐颜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凭借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的长征精神,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开始了扬眉吐气的日子。
从这首诗中,我领略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了我们现今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长征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绝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就会?迎来自己人生的尽开颜。
20xx长征胜利84周年体会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020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5篇(精品范文).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2020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5篇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2020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5篇》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对网友有用。
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告诉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红军长征是多么的艰难我们要学习红军的勇敢精神。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仅供参阅。
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1】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
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锻造了革命力量,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长征胜利80年来,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长征题材文艺作品。
这些作品充分发掘红军长征题材的美学内涵,以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为世人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宏伟长卷,极大地弘扬了长征精神,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讲好中国故事。
长征题材就是典型的中国故事,长征题材文艺创作的实践给了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几点启示。
其一,应充分挖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素材,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
长征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是中国当代文艺对人类文化的一个独特贡献,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作品以其独具的思想艺术魅力,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发挥着独特而积极的作用。
反复要求今天的文艺作品要由“高原”走向“高峰”。
长征题材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就是今天的文艺创作或者文艺作品由高原向高峰攀进的一个坚实的基石。
要进一步深入挖掘这些题材的思想内涵,并用精湛的艺术手段将其变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精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其二,应科学分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有声有色地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故事,不仅要讲,而且要讲得引人入胜、打动人心。
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五篇

Life is a circle. Some people have not walked out of the circle drawn by fate for a lifetime. In fact, every point on the circle has a soaring tangen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五篇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中有这样一句话。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被迫长征。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这两年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陆续从江西瑞金到陕北根据地会合。
在这短短两年间,让我记忆深刻的故事有很多,但我最爱读的就是《丰碑》。
《丰碑》这个故事讲了红军在一次过雪山时,发现一个战士冻死了,靠在一根枯树杆上,而他仅仅穿了一件薄薄的单衣,像一片树叶那样薄的单衣,紧紧贴在身上。
看到了这一幕,军团长大怒,要警卫员把军需处处长叫来,准备询问为何不给这位战士发御寒衣物。
可是当警卫员小声地对军团长说这位就是军需处处长时,军团长禁不住摘下军帽,流下了眼泪。
在仅仅两年时间内,有多少多少这样感人肺腑的故事啊!《小董过雪山》、《草地夜行》、《马背上的小红军》……他们都像这位军需处处长一样,有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为了让多一些人顺利长征,他们有的付出生命代价;有的坚强不屈;有的……他们有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着大无畏的气概。
红军在过草地时断粮过,走在前面的部队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吃不上了。
在那时,一点点干粮就是一条命呀!可是想想现在,我们衣食无忧,可是有些人不但没有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还说什么不好,一会儿那个不好,一会儿这个不好,真是“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找茬(碴)儿。
”很好的东西他还故意“挑个刺”出来。
夏天,你会呆在阴凉的房间里吹着凉爽的空调。
但你想想看,假如你正在长征中,正在烈日曝晒下行走,一面还要防着敌军,那是多么艰苦啊!那时歇都不能歇。
2020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五篇(精品范文).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2020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五篇《2020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五篇》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史册中,今年是长征胜利84周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20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2020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1】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时光飞逝,如今长征的胜利已经84周年了,在84周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队伍在革命史上写上了光荣的一笔。
它好似一副画卷画着气壮山河的英雄画面:在冰天雪地里,风似刀般割在英雄们的脸上,但他们却宛如一条巨龙,蠕动着、蜿蜒着它庞大的身躯,穿越着那二万五千里的路程。
夜晚,伸手不见五指。
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长征中的艰险是我们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们顽强不屈,抵御自然灾害,长途漫漫和粮食短缺问题。
前辈们穿着草鞋在雪地、手机版在沼泽中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我们要把他们身上坚持不懈地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当我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想想这些在长征中的英雄是怎样克服困难,他们在那么艰难的时候都能挺过来了,我们这些小困难为什么就不能解决呢?现在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觉得这个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
这是多么不应该的阿!有句名言说过:“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或许这个还不够,那我们应该会想到在红军长征的时候,那些英雄们在面对粮食短缺的时候,竟然还用草皮,树皮来做粮食填饱肚子,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却不好好珍惜。
我们应该好好像那些红军叔叔们学习啊!但在社会上也有像红军叔叔面对困难从不喊苦的人。
就像造隧道的工人们,他们在一个温度达到40度以上的空间里面工作,而且在炎热的夏天,外面的温度已经够高的了,可以想象他们里面的温度会让人受不了。
2020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感悟5篇

2020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感悟5篇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长征,不光是靠自己的双脚从漫漫征途中走过来的老一辈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它不仅载入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史册,在世界史中,它同样也是永远不可忘记的重要一笔。
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有关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180多年前,一支为了正义,为了解放穷苦人民的革命队伍——中国工农红军,让人们见证了这漫漫征程。
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艰难前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狂轰乱炸中忘死拚搏。
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夺取腊子口、翻越夹金山、跨越大草地……这一件件,这一幕幕刻骨铭心、催人泪下的悲壮的情景,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红军战士们硬是靠着自己的双腿,历时一年余,转战十一个省,纵横两万五千里,最终走完了漫漫长征路。
是什么使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呢?难道有神仙相助吗?还是老天刻意的安排呢?不!都不是!完全是靠他们那种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坚韧不拔和革命乐观主义的长征精神!如今,80多年过去了,我们特别怀念那些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我们要继承他们的革命遗志,接过革命的火把一代一代传下去,弘扬长征精神,继续新长征。
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很多绊脚石,拦路虎,我们难道要退缩吗?不,当然不。
我们不但不退缩,还要用长征精神克服困难,打败挫折。
当个人的利益和集体利益放生矛盾时,自觉地做出自我牺牲来维护集体的利益;当碰到各种困难的时候,勇往直前;当遭受挫折和失败时,不气馁,要有为达到目标而产生的锲而不舍的恒心、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
我们没有忘记长征,更没有忘记创造这个神话的伟大功臣——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心得体会2红军长征时,从一九三五年十月进入陕北时部队只剩六千人,伤亡最少八万人!八万啊!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啊,八万人,为我们的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牺牲。
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有哪些?我们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全都是革命先烈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起来看看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欢迎查阅!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1从小我就特别喜欢枪,更喜欢听爸爸给我讲关于红军打战的故事,所以我一直盼望着去亲身体验一下红军长征路。
2016年的暑假,我们全家旅游去了四川省的若尔盖大草原,这里曾是红军长征的地方。
我们坐车行驶在海拔4000多米的大草原上,除了偶尔可以看见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外,很久才能看到几个藏民骑马经过,他们是来这里放牧的牧民。
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在路边上看见竖着一块大石碑,上面讲述了红军几次经过这里的故事。
这时一片乌云飘过,天色暗了下来,顿时感到身上有些凉丝丝的,草原上的天气可真是变幻莫测,刚才还晴空万里,一会儿却变得阴沉沉的了。
司机叔叔催促我们大家赶快上车,说是再不走就要下暴雨那路可就难走了。
想想红军长征时如果冒着大雨徒步走在这片沼泽地里,一定非常艰难。
又经过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花湖风景点,这时已经下起了牛毛细雨。
我们刚下车就被一阵刺骨的寒风吹得瑟瑟发抖,虽然是8月酷暑天,可是我们一行人却冻得把羽绒服穿在了身上。
天灰蒙蒙的,我们低着头顶着风往景区深处走去,没走出几百米远我们的鞋子、裤子就被淋湿了。
我们也没心思看什么花湖了,只想早点上车离开这冰冷刺骨的鬼地方。
上车后我们立即打开了暖空调倒上一杯热水,换下湿衣服,唉,这下可舒服多了。
可是忽然想起刚才那个石碑上的介绍,红军路过这儿时可是冬天,酷暑天下了雨都这样,如果是冬天又下起大雪,肯定更加艰难。
我们饿了可以上车躲躲,可是红军不仅要在恶劣的天气下急行军,还要忍受饥饿和寒冷!爸爸告诉我还有许多红军战士因为陷进了沼泽里就再也没能走出这片大草地。
我看着眼前这一望无际、沼泽遍布的草原暗暗佩服这些红军,他们走出这片草地该有多大的毅力呀!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你一定听过飞夺泸定桥吧?如今泸定桥看上去还挺结实,可当年红军攻夺时,桥上只剩下几块被敌人破坏、丢弃的烂木板和13根铁索,脚下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而勇敢的22名红军战士却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一边铺木板一边匍匐前进,靠着不怕死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终于击败了国民党的军队,取得了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瑞金到陕西的长征征程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发奋图强的精神支柱。
为什么这漫漫征程可以成功呢?因为他们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他们能为集体牺牲自己: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机枪眼,让自己的战友安全度过机枪口,自己却中弹而牺牲;也因为他们坚强不屈,永不言弃:在过草地时,许多地方看上去象草地,但踩下去才发现是死泥潭,但他们却没有退缩,没有害怕,继续向前;更因为他们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在漫漫征程中,他们能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决不会自己先起内讧,在粮食紧缺的时候,一只金色的鱼钩钓起的鱼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全连的战友先尝。
多么可歌可泣精神啊!如此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又怎能让它毁在我们手中呢?我们要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
对于我们来说,就应该具有远大理想,然后朝这个理想顽强奋斗,将梦想变为现实,让人生道路焕发光彩,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正因为有这种精神,“神州五号”才能成功飞上太空,中国人民的梦想才得以实现。
如果当时杨利伟想到只是自己的安危而退却了,那“神州五号”的设计和创造者废寝忘食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如果他退却了,中国人民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如果他退却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也不会屹立于全世界了。
顾炎武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