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课件:(九)陈遗至孝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教学课件-PPT四部分聊斋志异 1

用
至都,梦至冥司,冥王怒其不义,命鬼以沸汤浇其足。既醒
增加
总是
足痛不可忍后肿溃指尽堕。又益之疟。辄呼曰:“我诚负义
!”遂死。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1
【注释】①厍(shè):姓。②祖述舜:明末清初将领,在吴三桂手下。 ③伪周总戎:伪周,指清初明将吴三桂叛清之后所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 总戎,一方军事长官。④乘:偷袭。⑤就缚:受绑,受擒。⑥纳款于总督 蔡:向姓蔡的总督表示归顺。总督,明清地方军事最高长官。蔡,指蔡毓 荣,清汉军正白旗人,字仁庵。吴三桂叛清作乱,蔡以绥远将军总督云贵。
(于是,就) (表目的,来)
(到) (完)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1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1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祖厚遇之 (2)潜以兵乘祖 (3)因就缚之 (4)命鬼以沸汤浇其足 (5)又益之疟 (6)辄呼曰
(九)厍大有负义
明末清初将领,在
(shè)姓
吴三桂手下
优待
厍大有,字君实,汉中洋县人。以武举隶祖述舜麾下。祖厚
伪周,指清初明将吴三桂叛清之后所建立的地方
割据政权。总戎,一方军事长官
暗中
偷袭
遇之,屡蒙拔擢,迁伪周总戎。后觉大势既去,潜以兵乘祖
受绑,
向姓蔡的总督表
于是 受擒
示归顺
。祖格拒伤手,因就缚之,纳款于总督蔡。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件P PT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1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27篇:1-9篇(共40张PPT)人教部编版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 1.解释课内加点的词。 (1)饭疏食,饮水(喝)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及,比得上) (3)逝者如斯夫(像) (4)温故而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二)西湖七月半 吾辈始舣舟①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 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②,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 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座。韵友③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④发。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 拘人,清梦甚惬。 【注释】①舣(yǐ)舟:将船向岸边靠拢。②靧(huì)面:洗脸。③ 韵友:风雅的朋友。④竹肉:竹,指箫、笛等竹制管乐器;肉,歌喉。
(2)尝月下戏(玩耍)
(3)人语之曰(对……说)
(4)当极明邪(亮)
(5)不然(这样)
(6)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解析】A.才;B.重新/又;C.到/达到极点;D.安放/安于。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二)西湖七月半 吾辈始舣舟①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 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②,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 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座。韵友③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④发。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 拘人,清梦甚惬。 【注释】①舣(yǐ)舟:将船向岸边靠拢。②靧(huì)面:洗脸。③ 韵友:风雅的朋友。④竹肉:竹,指箫、笛等竹制管乐器;肉,歌喉。
(2)尝月下戏(玩耍)
(3)人语之曰(对……说)
(4)当极明邪(亮)
(5)不然(这样)
(6)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解析】A.才;B.重新/又;C.到/达到极点;D.安放/安于。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 读27篇 :1-9篇 (共40 张PPT) 人教部 编版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教学课件-PPT四部分聊斋志异 9

因有顾虑而 徘徊
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
如同,像
同“值”,价值
,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
(lí)遭遇祸患
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货:出售、卖。②欻(xū):忽然。③昧爽:拂晓、黎明。④ 逡巡:因有顾虑而徘徊。⑤罹(lí):遭遇祸患。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9
6.抄录文中使用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9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9
(三)狼
出售、
卖
(xū)忽然
看,窥视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
稍微, 略微
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
相当于“之于”,
“在”的意思
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
才
示以空担。狼乃止。
拂晓,黎明
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目似瞑,意暇甚 (2)少时 (3)一狼仍从 (4)屠乃奔倚其下 (5)乃悟前狼假寐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很) (一会儿) (跟从) (于是,就)
(才) (像)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9
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
如同,像
同“值”,价值
,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
(lí)遭遇祸患
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货:出售、卖。②欻(xū):忽然。③昧爽:拂晓、黎明。④ 逡巡:因有顾虑而徘徊。⑤罹(lí):遭遇祸患。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9
6.抄录文中使用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9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9
(三)狼
出售、
卖
(xū)忽然
看,窥视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
稍微, 略微
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
相当于“之于”,
“在”的意思
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
才
示以空担。狼乃止。
拂晓,黎明
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目似瞑,意暇甚 (2)少时 (3)一狼仍从 (4)屠乃奔倚其下 (5)乃悟前狼假寐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很) (一会儿) (跟从) (于是,就)
(才) (像)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优 秀课件P PT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9
部编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课堂课件部分世说新语 2

•
8.唯有经历劳动的洗礼,挥汗如雨, 奋斗筑 梦,才 能悟得 真谛, 享受劳 动所带 来的快 乐。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4.鲁迅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可以从 鲁迅与 萧红的 忘年交 来引出 对萧红 及其作 品的介 绍。
•
5.对比论证。把古代的格物致知和当 今世界 要求的 格物致 知放在 一起加 以比较 ,从而 突出强 调了本 文的论 点。
•
6.本文虽然属于学术性演讲,但通俗 易懂, 听众易 于接受 。首先 ,作者 在演讲 过程中 注意结 合自己 的切身 体验, 如作者 讲到了 自己初 到美国 大学念 物理时 的彷徨 恐慌, 这样就 拉近了 与听众 的距离 ,并使 他们真 切地感 受到格 物致知 精神的 重要性 。
接见完(匈奴使),(曹操就)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
(2)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王高雅的气质,不同寻常,但是床边拿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5.曹操为什么不亲自接见匈奴使者?
因为曹操认为自己相貌丑陋,不足以震慑偏远国家。
6.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同寻常 这个
之,追杀此使。
——选自《世说新语·容
止》
【注释】①魏武:曹操,生前封魏王,死后谥号武,曹丕即位后追尊他为 武帝。②自以形陋:自己觉得自己相貌丑陋。③崔季珪(guī):崔琰,字 季珪。传说他相貌清朗而威重。④代:代替。⑤捉刀:握刀。⑥床头:床 边。床,古代的一种坐具,类似今天的板凳。⑦间谍:古时也称“细作”, 指暗探。⑧雅望:指仪表很美,令人非常敬仰。雅,指仪表之美。望,仰 望。
•
1.单元介绍,重点是本单元主题“女 性的声 音”的发 展历史 介绍。 让学生 了解女 性小说 发展的 历史及 特点。 2.
部编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优秀PPT第四部分聊斋志异 4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猎者会意,即足踏象背,攀援而升。
猎人明白了象的意思,就脚踩象背,爬到树上。
(2)至一处,以蹄穴地,得脱牙无算。
到了一个地方,大象用蹄子挖地,挖出无数脱落的象牙。
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课 件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4
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课 件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4
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课 件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4
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课 件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4
【译文】狻猊在群象中挑了一只肥的,想要与之搏斗吃了它,群象害怕得 颤抖着,没有一只敢逃跑的,只是都抬起头来仰望着树上,好似哀求猎人 可怜搭救。猎人明白了象的意思,就朝着狻猊射了一箭,狻猊中箭立刻断 了气。群象仰头看着天空,好像要跪拜和舞蹈。猎人爬下树,象又趴在地 上,用鼻子牵动猎人的衣服,好像是让他骑在自己背上。猎人跨到大象背 上,大象驮着他走了。到了一个地方,大象用蹄子挖地,挖出无数脱落的 象牙。猎人从大象背上下来,把象牙捆绑起来,放在象背上。大象驮着把 他送出大山,才返回。
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课 件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4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偶卧憩息/不觉沉睡/被象鼻摄而去
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课 件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4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挟矢如山 (2)自分必遭残害 (3)释置树下 (4)狻猊立殪 (5)意若拜舞 (6)象乃负送出山
猎人明白了象的意思,就脚踩象背,爬到树上。
(2)至一处,以蹄穴地,得脱牙无算。
到了一个地方,大象用蹄子挖地,挖出无数脱落的象牙。
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课 件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4
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课 件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4
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课 件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4
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课 件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4
【译文】狻猊在群象中挑了一只肥的,想要与之搏斗吃了它,群象害怕得 颤抖着,没有一只敢逃跑的,只是都抬起头来仰望着树上,好似哀求猎人 可怜搭救。猎人明白了象的意思,就朝着狻猊射了一箭,狻猊中箭立刻断 了气。群象仰头看着天空,好像要跪拜和舞蹈。猎人爬下树,象又趴在地 上,用鼻子牵动猎人的衣服,好像是让他骑在自己背上。猎人跨到大象背 上,大象驮着他走了。到了一个地方,大象用蹄子挖地,挖出无数脱落的 象牙。猎人从大象背上下来,把象牙捆绑起来,放在象背上。大象驮着把 他送出大山,才返回。
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课 件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4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偶卧憩息/不觉沉睡/被象鼻摄而去
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上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 传统文 化拓展 训练课 件第四 部分聊 斋志异 4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挟矢如山 (2)自分必遭残害 (3)释置树下 (4)狻猊立殪 (5)意若拜舞 (6)象乃负送出山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世说新语 4

•
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 坚持和 加强党 的全面 领导, 才能真 正落实 以人民 为中心 的发展 思想, 建设现 代化经 济体系 ,健全 人民当 家作主 的制度 体系, 推动社 会主义 文化繁 荣兴盛 ,保障 和改善 民生, 加强和 创新社 会治理 ,加快 生态文 明体制 改革, 正确认 识和应 对复杂 的国际 局势
(五)杨氏之子
很,十分
拜访 代词,他的
于是,就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
介词,给
这
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选自《世说新语
》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目似瞑,意暇甚 (2)人不堪其忧 (3)为人谋而不忠乎 (4)以刀劈狼首
(很)
(代词,那,指“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 (替) (介词,用)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甚聪惠 (2)孔君平诣其父 (3)孔君平诣其父 (4)乃呼儿出 (5)为设果 (6)此是君家果
(很,十分) (拜访)
(代词,他的) (于是,就) (介词,给)
(这)
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C 例句:此是君家果 A.正是江南好风景 B.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C.自以为是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3.文本中不断提到“大自然”,在充 满了诗 情画意 的大自 然面前 ,在可 爱温顺 的小动 物面前 ,素芭 没有任 何交流 的障碍 ,她甚 至能比 常人更 为轻易 地表达 自己。
•
4.作者用了几乎两章的篇幅,把素芭 放置到 比社会 环境温 暖得多 的自然 环境中 ,在这 里,素 芭不仅 是美好 的,还 有着无 言的快 乐。侧 面的烘 托让素 芭的形 象更为 动人。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课件:(九)齐人有好猎者

这样
然。
【注释】①旷日:荒废时日。旷,荒废。②州里:邻里,乡里。③惟:思 考。④无从:没有办法。⑤疾耕:努力耕田。⑥田:古同“畋”,打猎。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其人舍然大喜
(喜欢,爱好) (经过)
(……的样子)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惟其所以不得之故 (2)惟其所以不得之故 (3)于是还疾耕 (4)狗良则数得兽矣 (5)常过人矣 (6)百事也尽然
①有了问题,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有效地解决。②凡事要努力,勤奋,才能取得 成功。
【译文】齐国有个喜好打猎的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就是打不到野兽。回家 就愧对家人,出门就愧对乡里亲朋。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 不好。想得到一只好狗,但是家里贫穷买不起。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 勤奋耕作,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买好狗,有好狗就可以捕到野兽 了。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打猎是这样,其他事情都是这样啊!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
齐国有个喜好打猎的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就是打不到野兽。
(2)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不只打猎是这样,其他事情都是这样啊!
5.齐人打猎状况之所以改变,是因为齐人认识到了什么?采取了怎样的行 动?
认识到家贫无从得良狗;于是还疾耕致富。
6.从这则寓言中你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
邻里, 乡里 思考 ……的原因 原因
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
没有
努力
办法
回家 耕田
贫无从。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
部编版语文七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传统文化拓展训练优秀课件PPT第二部分论语 9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老之将至”的“至”不同的一项D是
A.过中不至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去后乃至 D.幸甚至哉
【解析】ABC均为“到”的意思,与例句同;D.达到极点。
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1 、 文 中 有多 处细节 描写, 请找出 来并谈 谈这些 细节描 写对于 刻画人 物、表 现作品 主题的 作用。 把握文章内容,梳理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认识人物形 象在当 代的意 义
•
2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 某一侧 面。虽 然比一 般的特 写涉及 的范围 大得多 ,但属 于集中 于一事 、一个 侧面的 写法。 真正写 一时一 事的人 物通讯 ,也很 常见。
•
3.寻 找 诗 词 中 的标 志性语 言。如 在以时 空为序 的诗词 中要注 意寻找 表示时 空转换 的词语 ,句子 ;写景 抒情或 托物言 志的诗 词中要 注意末 尾卒章 显志的 抒情议 论句。
•
4这 首 诗 之 所 以一直 令后人 传诵不 已,主 要是因 为它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月为主 体,为 我们描 绘了一 幅春江 花月夜 的美丽 画图, 表现了 一种迥 绝的宇 宙意识 ,一个 更深沉 、更寥 廓、更 宁静的 境界。
(三)孔子为人
楚国
同“汝” 为什
大夫
向
回答
,你
么
做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
如此
代词,他,
而已
指孔子
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选自《论语·述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 (喜爱,爱好)
(回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家至孝 (2)母好食铛底焦饭 (3)遗作郡主簿 (4)恒装一囊 (5)辄贮收焦饭 (6)战于沪渎
(十分,非常) (喜欢)
(担任,做) (经常,常常)
(总是) (交战)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A.母好食(吃) B.每煮食(饭) C.遗作郡主簿(指陈遗) D.归以遗母(遗留)
【解析】D.遗:赠送。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战于沪渎
闻之于宋君
B.归以遗母
以刀劈狼首
C.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 待君久不至,已去
D.遂带以从军
遂成枯落
【解析】A.在/表被动,被;B.把/用;C.已经;D.于是,就/最终。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译文】吴郡人陈遗,在家里十分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 担任主簿的时候,经常带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回家 后,(陈遗)就(把它)带给母亲。后来恰逢孙恩在吴郡作乱,袁山松马 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袋锅巴,来不及送回家,便带着随 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结果(袁山松)被打败了。军队溃散,逃到山 林沼泽中,(没有粮食吃)大多数人都饿死了,只有陈遗因为带有锅巴活 了下来。当时的人认为这是对他纯厚孝心的报答。
(九)陈遗至孝
十分,
(chēng)平底 担任,
经常,
非常
喜欢
浅锅
做
常常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来自东晋末,孙恩聚众数万,
总是
兵败被迫跳海而死
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
即袁山松
袁府君即日便征。
指在吴郡 作乱
来不及
交战 古水名
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
单独,独自
,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
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
【注释】①铛(chēng):平底浅锅。②孙恩:东晋末,孙恩聚众数万,兵 败被迫跳海而死。③贼出吴郡:指在吴郡作乱。④袁府君:即袁山松。⑤ 未展:来不及。⑥沪渎:古水名。
【词语溯源,回归教材】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去后乃至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一屠晚归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就把锅巴储存起来,回家后,(陈遗)就(把它)送给母亲。
(2)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袋锅巴,来不及送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
7.你从陈遗的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敬老人。(围绕孝道谈,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