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秋天的梧桐树教案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秋天的树》及教学反思[5篇范例]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秋天的树》及教学反思[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e9c5729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78.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秋天的树》及教学反思[5篇范例]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秋天的树》及教学反思《小班科学教案《秋天的树》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科学教案《秋天的树》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落叶树和常绿树的不同特征,尝试有规律的排序。
2、在交流分享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的树叶若干;绿叶树、常绿树图片若干。
2、课件“树妈妈的话”一份。
活动过程:一、经验回忆:说说自己收集的各种树叶1、说一说: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表达。
2、谈一谈:你捡到的是什么树叶?它象什么?”3、教师小结:原来这些树叶有的会在秋天变成黄颜色或者红颜色,有的一年四季都是绿颜色的,而且不同的树叶都有它不同的样子,真是太漂亮了。
4、提问:——“为什么这些树叶有的到了秋天会变成黄颜色,然后枯掉了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还是绿绿的留在大树妈妈的身上呢?”——“让我们听听大树妈妈是怎么说的。
”二、播放课件,幼儿拓宽经验——“为什么有的树叫落叶树?而有的树叫常绿树?——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是落叶树、哪些是常绿树吗?(.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
)——师小结:有些树一年四季常绿,秋天也不例外,这叫常绿树。
如棕榈树、冬青、桂花树等。
有些到了秋天叶子就枯黄,树枝变成光秃秃的,这叫落叶树。
如水杉、枫树、柿子树等等。
三、文学欣赏:树真好树真好。
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
树真好。
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到处乱跑。
树真好。
阵阵风儿吹,满树花香飘呀飘。
树真好,天热了,我们躺在树下睡午觉。
四、操作活动:种树1、欣赏常绿树、落叶树的图片,引发幼儿对间隔排列的关注。
2、操作“种树”。
教学反思:这次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
因为:《纲要》中指出,科学活动的目标定位应遵循:(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秋天的树》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秋天的树》教案:秋天的树课时:1小时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树木的变化,了解秋天树木的特点和变化;2. 学会描述树木在秋天的变化,并通过插画等方式表达出来;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秋天树木的特点和变化;2. 描述秋天树木的变化。
教学准备:1. 《秋天的树》故事书;2. 树叶模型;3. 笔和纸;4. 插画绘图纸。
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秋天的树木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树木的变化。
2. 呈现:教师给学生讲解秋天树木的特点和变化,例如树叶变黄、变红、掉落等。
3. 实践:教师发放树叶模型给学生,并让他们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描述树叶的特点。
4. 表达:学生用纸和笔画出秋天的树木,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或观察描绘。
5. 分享: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并描述自己画的树木的特点和变化。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秋天树木的特点和变化,提问学生对秋天树木的理解和感受。
7. 反思: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包括教学过程中的教法和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秋天树木的特点和变化。
2. 教学方法选择:本课采用了观察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秋天树木的变化,并通过描述和插画来表达出来。
3. 学生表现:学生在观察树叶和绘制树木插画时,表现出了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能够较准确地描述树木的特点和变化。
4. 教学反思与改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触摸和感受树叶的变化,增加他们的亲身体验和认知深度。
小班科学活动秋天的梧桐树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秋天的梧桐树二、活动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秋天的梧桐树,了解梧桐树在秋天的变化。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活动准备:1. 梧桐树的图片或实物。
2. 彩纸、画笔、剪刀等绘画材料。
3. 音乐CD《秋天的梧桐树》。
四、活动过程:1. 引入:展示梧桐树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孩子们观察梧桐树在秋天的变化,如树叶的颜色、形状等。
2. 讨论: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对梧桐树的观察和感受,引导孩子们用语言表达出来。
3. 创作:给每个孩子发放彩纸、画笔、剪刀等绘画材料,邀请他们用这些材料创作一幅关于秋天的梧桐树的画。
4. 展示:让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5. 结束:播放音乐CD《秋天的梧桐树》,让孩子们在音乐中结束本次活动。
五、活动延伸:1. 邀请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周围的梧桐树,并记录下来。
2. 让家长们参与孩子的创作过程,一起完成一幅关于秋天的梧桐树的画。
3. 开展一次梧桐树知识问答活动,检验孩子们对梧桐树的认知程度。
六、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秋天的梧桐树(续)七、活动目标:1. 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秋天的梧桐树的认识。
2.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活动准备:1. 梧桐树模具或实物。
2. 绳子、剪刀等工具。
3. 音乐CD《秋天的梧桐叶》。
九、活动过程: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孩子们回忆梧桐树在秋天的变化。
2. 小组活动: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梧桐树模具或实物。
邀请他们用绳子、剪刀等工具,将梧桐树叶制作成各种有趣的作品。
3. 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经验。
4. 解决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解决梧桐树叶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树叶容易掉落等。
5. 结束:播放音乐CD《秋天的梧桐叶》,让孩子们在音乐中结束本次活动。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秋天的梧桐树》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秋天的梧桐树》教案概述教学背景小班科学教学是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探索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树是秋天的代表树种;2.了解梧桐树的生长特点;3.能够观察和描述梧桐树叶片的特点;4.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秋天的到来。
教学资源•幼儿园附近的梧桐树;•书籍和图片资料。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10分钟)通过展示梧桐树的图片和实物叶片,激发幼儿对梧桐树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讨论秋天的特点。
步骤二:观察梧桐树(10分钟)带领幼儿到校园附近的梧桐树下,观察梧桐树的特点,包括树干、树叶、树枝等。
鼓励幼儿提问,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梧桐树的生长特点。
步骤三:探索叶子(15分钟)让每个幼儿找到一片梧桐树的叶子,并观察其外形、颜色和质地等特点。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叶片的特点,并比较不同叶子之间的异同。
步骤四:制作叶子画(20分钟)给幼儿提供白纸、颜料和画笔等材料,引导他们按照自己观察到的梧桐树叶片的特点,绘制出属于自己的梧桐树叶子画。
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加强对梧桐树的认知。
步骤五:教学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幼儿的参与程度等。
并对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幼儿们对秋天的代表树种——梧桐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通过观察梧桐树的特点,幼儿们探索和发现了梧桐树叶片的形状、颜色和质地等特点,并通过制作叶子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同时,通过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幼儿们对秋天的到来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本次课程中,教师采用了观察、实践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
通过图片、实物和画画等多种教学资源的运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机会。
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发现和描述梧桐树的特点,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秋天的梧桐树》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秋天的梧桐树》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秋天的梧桐树的外观特征,如树干、树叶等;•了解秋天的梧桐树的生长过程,如从种子成长为树苗、从树苗成长为大树等。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观察、感受秋天的梧桐树,从而喜欢自然、爱护自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述秋天的梧桐树的外观特征和生长过程。
情感目标•培养小班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倡导幼儿保护自然、珍爱自然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知识点•秋天的梧桐树的外观特征;•秋天的梧桐树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难点•通过情境创设、问答等方式引导幼儿认知秋天的梧桐树的外观特征;•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激发幼儿对秋天的梧桐树的生长过程的想象。
教学方式•情境创设•问答•故事讲解•图片呈现三、教学过程1.认知秋天的梧桐树的外观特征•情境创设:教室里有一棵秋天的梧桐树。
•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梧桐树,说出梧桐树的外观特征,如树干、树叶等。
•教师补充:秋天的梧桐树有很多黄色的叶子,树干非常高大,很多小鸟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
2.认知秋天的梧桐树的生长过程•通过故事《种子的力量》讲解秋天的梧桐树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了解从种子成长为树苗、从树苗成长为大树的过程。
•通过图片呈现秋天的梧桐树在不同季节的外观,帮助幼儿理解秋天的梧桐树的生长过程。
3.总结•教师总结梧桐树的外观特征和生长过程,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感受秋天的梧桐树,让他们从小爱上自然、保护自然。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问答、故事讲解、图片呈现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认知秋天的梧桐树的外观特征和生长过程,并在教学中倡导幼儿保护自然、珍爱自然的价值观念,达到了教学目标。
需要进一步完善课件和教具,提高教学效果,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秋天的梧桐树的外观特征和生长过程。
同时,要不断鼓励幼儿观察、感受自然,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他们从小爱上自然、保护自然。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秋天的树》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秋天的树》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树木的生长过程;2.掌握树叶颜色变化的原因;3.能够观察并描述树叶变化的过程;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课件或图片展示秋天树木的变化过程;2.多张不同季节的树叶图片;3.用于树叶变化观察的小树或树叶模型;4.提前准备好讲解树叶颜色变化原理的简单实验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播放一段与秋天树木有关的视频或向学生展示秋天树木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简单介绍秋天树木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秋天树叶颜色的变化是生物的自然反应。
3. 观察树叶变化(15分钟)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树或树叶模型分发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树叶的变化过程。
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树叶变化的问题,如为什么树叶会变黄?为什么会掉落?4. 实验讲解(10分钟)通过简单的实验,向学生展示树叶颜色变化的原理。
可以取一些树叶样本,放入温水中,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
5. 实验操作(15分钟)将实验材料分发给学生,让他们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6. 教学反思(5分钟)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树叶颜色变化的原理,并让他们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四、教学效果评价1.观察记录:学生的实验记录是否准确、细致;2.参与度:学生对课堂的积极参与程度;3.反思能力:学生对树叶颜色变化原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4.知识掌握:学生是否能够描述树叶变化的过程和原理。
五、教学改进反思本节小班科学课以《秋天的树》为主题,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秋天树叶变化的原理。
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细心,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指导。
下次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通过这次小班科学教案的实施和教学反思,我发现学生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思维仍然有待培养。
小班科学教案秋天的梧桐树

小班科学教案秋天的梧桐树小班科学教案:秋天的梧桐树导言:秋天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季节,大自然的景色变得五彩斑斓,无论是红叶还是果实,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而在这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将以梧桐树为主题,通过科学教案的设计,引导小班幼儿探索梧桐树,了解秋天带给它们的变化和活动。
一、目标1. 能够观察梧桐树的特点并进行描述。
2. 了解梧桐树在秋天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3. 发现并描述梧桐树的果实特征。
4. 感受秋天的美丽和自然的循环。
二、准备工作1. 教具准备:- 图片或实物展示梧桐树的各个阶段(生长、落叶、开花、结果等)。
- 秋天的梧桐树纸板拼图。
- 梧桐树的果实样本或图片。
- 彩色粉笔或彩色铅笔。
2. 教学环境准备:- 教室中设置一个梧桐树的角落,放置教具供幼儿观察。
- 积木区域的一角放置幼儿可以使用的素材,如纸板、剪刀、胶水等。
三、教学活动1. 导入(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和描述夏天一个好朋友叶叶的变化,提醒他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
- 教师引导幼儿对梧桐树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记得梧桐树长什么样子吗?它在春天和夏天长得一样吗?”2. 探究梧桐树的变化(30分钟)- 教师展示梧桐树的各个阶段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梧桐树在不同季节有哪些变化?”-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阶段进行讨论,并用彩色粉笔或彩色铅笔在纸上画出他们选定的阶段。
- 每个小组成员将自己的绘画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秋天的梧桐树拼图。
- 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出梧桐树在秋天的变化,如“叶子变黄,落叶,开花结果”等。
3. 发现梧桐树的果实(30分钟)- 教师展示梧桐树的果实样本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看到过这样的果实吗?”- 教师通过感官描述或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幼儿感受梧桐树的果实,如触摸、闻味、听声等。
- 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描述和比较梧桐树的果实特点,并用纸板、剪刀、胶水等素材制作一个梧桐树的果实模型。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秋天的梧桐树》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秋天的梧桐树》一、教案简介1.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秋天的梧桐树》•教学对象:小班幼儿•课时数:1节课,约40分钟•课程目标:通过观察梧桐树的变化,促进幼儿对季节变化的感知,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探索与发现。
2.教学内容1.引入:季节问答活动2.观察:观察梧桐树四季的变化3.操作:制作四季梧桐树立体画4.总结:总结四季梧桐树的变化3.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孩子问答季节,孩子通过表情回答来表示当前的季节,从而提出下面的问题:•你们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秋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秋天的时候,梧桐树经历了什么变化?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唤醒幼儿对季节变化的感知与认知,并对梧桐树变化的特别关注。
第二步观察(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梧桐树四季的变化,通过图片以及梧桐树实景观察的方式让幼儿对四季梧桐树的变化有直观的认知,以及探究梧桐树为什么会产生变化的原因。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探究如下问题:•梧桐树为什么会掉叶子?•梧桐树为什么会开花?•梧桐树的果实是什么样子的?第三步操作(15分钟)由幼儿进行操作,选择对应的颜色的材料进行梧桐树的进行制作。
幼儿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教师的指导完成,不同的要求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制定相应的过程与方法。
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们自由发挥,以不同的方式完成立体画。
制作完成的作品,可以在班级里进行展示,促进幼儿的自信心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第四步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四季梧桐树的变化,让幼儿自主表达对梧桐树的认知。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帮助孩子梳理并归纳他们的观察与认识内容,从而促进幼儿的认识和想象力的拓展。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梧桐树的变化,了解季节的变化,以及接近自然并探究自然。
在教学中,我使用了以下的方法:•通过问答带动幼儿的主动思考•通过观察实景梧桐树促进孩子的感知与认知•通过操作制作梧桐树立体画,让孩子表达、体验与探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幼儿年纪小,对于班级与环境认识较不明确•在制作梧桐树立体画过程中,幼儿的创意独立性不够,更需要教师在指导上用心一些,引导幼儿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促进幼儿主动思考,需要借助不同的引导方式,促进幼儿的参与与表达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适当的减少幼儿的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们多想一些新的想法,多创造一些新的形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述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学中先让幼儿表达自己,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探究与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活动秋天的梧桐树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秋天的梧桐树教案反思小班科学活动秋天的梧桐树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能说出梧桐树的名称,感知其外形特征,了解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初步学习由上及下由远及近的观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秋天的梧桐树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梧桐树的名称,感知其外形特征,了解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初步学习由上及下由远及近的观察。
3、在躲猫猫的游戏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梧桐树。
物质准备:1、预先在户外选择一棵梧桐树。
2、用梧桐树叶制作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1、出示树叶拼贴画,引发幼儿寻找树叶的愿望。
教师: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这是什么树的树叶?
2、观察梧桐树,感知梧桐树的特征,说出梧桐树的名称。
教师:这是什么树?我们站在远处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抱一抱。
分别观察梧桐树的树干、树皮、树叶是什么样的。
拾一片树叶,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树叶像什么?
3、引导幼儿发现梧桐树的好处。
教师带领幼儿站在太阳下和树阴下,感受温度的变化。
教师:你喜欢梧桐树吗?为什么?
4、教师带领幼儿玩躲猫猫游戏。
请幼儿找一棵梧桐树站好,教师寻找躲藏起来的幼儿,找到幼儿后,请小朋友说出梧桐树的一个特征,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你怎么知道这是梧桐树的?
活动反思
活动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多。
只是幼儿在做实验中急于想动手操作,没听清老师的注意事项,活动纪律比较混乱。
可见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
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