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法,除法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5、0乘任何数都得0。

6、乘法估算:81×68就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所以81×68≈5600。

7、除法估算:493÷8想除数8的口诀六八四十八,就把被除数493估成480,口算480÷8得60。

所以493÷8≈60。

8、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9、解决有关“倍”的问题,先把“是”改成“=”,“的”改成“×”。

如:长是宽的3倍,得到“长=宽×3倍”,也就是“宽×3倍=长”,“长÷3倍=宽”。

10、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一组数据相加的总数÷数据个数。

1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

(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1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11,30整,只有2月有变化。

13、平年全年有365天,其中2月28天,全年是52个星期零1天。

14、闰年全年有366天,其中2月29天,全年是52个星期零2天。

1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如1996、2000、2004、2008、20XX年都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16、常用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17、1日(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8、小明今年20多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法、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法、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法、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法、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乘法、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乘法、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共8课时总第61课时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会熟练地口算、笔算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会用乘法验算乘、除法。

2、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乘、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各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2.再看例题。

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些例题解释同一个内容?这些内容你理解吗?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知识。

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1.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

师巡视;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在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

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1、出示教科书第112页第2~4题〔或让学生翻开书自读这3题〕。

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

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第1题用估算,第2题用口算,第3题用笔算。

〕〔2〕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P116-117页第1-4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加法与减法1. 加法•加法的定义:把两个或更多的数相加得到一个和。

•加法的性质:–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零元素:a + 0 = a•加法的计算方法:–逐位相加法: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满十进一。

–分组相加法:将数按照位数分组相加,最后将各组的和相加即可。

2. 减法•减法的定义: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

•减法的性质:–减法的性质与加法相似,但没有交换律。

–减去零不变:a - 0 = a–减法变加法:a - b = a + (-b)•减法的计算方法:–相等差法:差的绝对值与被减数相等。

–逐位相减法:对应位数相减,不够减的向高位借,借一当十。

二、乘法与除法1. 乘法•乘法的定义:将两个或更多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乘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乘法逆元:a * (1/a) = 1•乘法的计算方法:–逐位相乘法:从个位开始逐位相乘,满十进一。

–分组相乘法:将数按照位数分组相乘,最后将各组的积相加。

2. 除法•除法的定义: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每份相等。

•除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与乘法相似,但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除以自身为1:a / a = 1–除以1为自身:a / 1 = a•除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除法:将被除数按照除数的位数分组,从左到右依次相除。

–余数法:除数与商的乘积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三、长度与重量1. 长度•长度的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等。

•长度间的换算:– 1 m = 10 dm = 100 cm = 1000 mm– 1 dm = 0.1 m– 1 cm = 0.01 m– 1 mm = 0.001 m•长度的比较:可以使用尺、直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比较。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 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 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乘与除知识点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 - 乘与除知识点一、乘法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乘法知识点:1. 乘法的概念:乘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积的运算。

例如,对于两个数a和b,它们的乘积记作a × b,读作“a乘以b”。

2. 乘法的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这意味着乘法运算的顺序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3. 乘法的分配律:乘法还满足分配律,即a × (b + c) = a × b + a × c。

这意味着在计算含有括号的乘法式子时,可以先将括号内的运算进行,再将结果与括号外的数相乘。

4. 乘法口诀表:学生需要掌握并熟记乘法口诀表,以便能够快速进行乘法运算。

通过乘法口诀表,学生可以快速计算任何两个一位数的乘积。

5. 多位数的乘法:学生在小学三年级还会学习多位数的乘法。

这需要他们掌握竖式乘法的方法,并能够正确地对齐位数进行运算。

二、除法知识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开始学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除法知识点:1. 除法的概念: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除法的结果称为商,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

2. 除法的商和余数:当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时,除法的结果通常由商和余数组成。

商表示能够整除的次数,余数表示除法运算后的剩余部分。

3. 除法的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当被除数能够整除除数时,余数为零,这种情况下称为“整除”。

当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时,余数不为零。

4. 除法的反运算:乘法除法与乘法是互为反运算的。

例如,对于等式a ÷ b = c,可以通过乘法运算反向计算得到等式c × b = a。

5. 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除数是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它决定了分成多少份。

被除数是需要被除以除数的数,它被分成了几份。

三、综合运用乘除运算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将乘法和除法运算进行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复习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4、北斗星永远在北方,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下午在西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第三单元统计1、求平均数公式:总和÷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份数平均数×份数=总和2、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3、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中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折线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4、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表是多少个单位,是表示1、2、5、10或更多单位。

第四单元年、月、日1、重要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乘法口诀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课本p71,乘法口诀。

教学目的
系统复习乘法口诀,巩固对乘法口诀的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背默乘法口诀。

1、指名学生背诵1-6的乘法口诀。

指名学生默祸国殃民1-6的乘法口诀。

2、师指背口诀。

3、指名学生背默7、8、9的乘法口诀。

师指背口诀。

4、口答
四()二十八()六三十()九三十六()七十四五五()九()八十一二()十二四()三十二五()三十五指名学生回答。

二、运用口诀
1、口算乘法
4×9 9×5 6×3 3×4 4×8
8×9 6×5 5×3 7×6 6×9
指名学生口算,并说说用哪一种口诀。

2、口算除法
12÷2 32÷4 56÷7 30÷6
40÷5 46÷8 27÷3 16÷4
3、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式题和两个除法式题。

四八三十二
4×8=32 32÷4=8 8×4=32 32÷8=4
指名学生口答。

练习完成:五九四十五三八二十四七九六十三三、总结
熟悉乘法口诀表
四、作业
熟练背默1-9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提纲一、位置与方向1、在平面图上我们一般定义上面为“北”,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东南和西北相对,西南和东北相对。

3、描述行进的路线图时,我们一般先画出路线,再描述。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不够除,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余数要比除数小。

2、没有余数时: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时: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0”不能做除数,做除数没有意义,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4、请正确算出下面各题,你就过关了:369÷3= 469÷3= 269÷3= 309÷3= 420÷3=832÷4= 613÷3= 562÷4= 704÷5= 580÷5=5、想:商中间有0的除法,在什么情况下商中间才有0?商末尾有0的除法,在什么情况下商末尾才有0?三、两位数乘两位数1、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先用整十数、整百数前面的数去乘,两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法计算的关键:(1)乘的顺序。

(2)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估算的方法:可以把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确定它们的积的范围,这样估算的结果比较准确。

4、请正确算出下面各题,你就过关了:(1)口算:80×10= 90×900= 40×800= 12×200= 400×11= (2)估算:89×30≈ 63×29≈ 52×68≈ 35×19≈ 24×39≈(3)笔算,注意笔算前心里先估算,估一估积应该在哪个范围?24×12= 19×19= 54×13= 98×78= 38×21=四、统计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种统计图——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特殊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

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除法练习题,期末必考计算题练习

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除法练习题,期末必考计算题练习

三年级乘除法计算练习班级:姓名:一列竖式计算78×52= 84×36= 49×28= 63×56= 62×45= 57×26= 47×25= 98×88= 618÷3= 482÷5= 650÷5= 324÷8= 859÷8= 572÷7= 52×28= 756÷7= 84×75= 53×18= 43×39= 65×94=二脱式计算405÷5+25 789-21×15 18×30÷6 (576-243)÷3 40×14-500 29+805÷5 (250-150)÷5 687+906÷3(487-367)+720÷9 288÷3÷4三、口算40×17= 50×70= 20×25= 30×23=54×17≈ 85×96≈ 62×36≈ 36×21≈720÷9 = 270÷3= 603÷3= 246÷2=321÷8 ≈ 457÷6 ≈ 231÷4 ≈ 498÷5 ≈四、应用题1、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3×20=60(元)答:人要60元。

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够吗?8×29=232(元)250元>232元答:带250元钱够了。

3、每瓶矿泉水2元,买20瓶需要多少钱?2×20=40(元)答:买20瓶需要40元。

4、每箱苹果30千克,8箱有多少千克?30×8=240(千克)答:8箱有240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的上面。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

2、把54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20里面有()个8,210连续减去()个7得0。

3、200÷4的商的末尾数有()个0,3000÷5的商的末尾有()个0。

4、☆÷□=21……5,□最小是(),这时☆是( )。

☆÷5=21……□,☆最小是(),☆最大是( )。

5、一个数除于8商是11,这个数最大是()
6、31×□2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能填(),8□6÷4的商的中间为0,□中可填的数有()。

7、624÷6商的最高位是()位;128÷7商是()位数,496÷8商是()。

8、□59÷7,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9、24的22倍是(),16个36相加,和是()
10、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做22个零件,那么工作15小时做了多少个零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 2
× 1 5
1 1 0……………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2 2………………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3 3 0……………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二、选择题
1、小红一周看105页书,平均每天看几页?列式为()。

A、105÷ 7
B、105 × 1
C、105 × 7
2、一个数的7倍是210,这个数是() A、1470 B、30 C、1570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位数。

A、2 B、3 C、2或3
4、好运来超市平均每天要用电50度,7月份一共要用电( )度。

A、1500
B、150
C、1550
5、1000 ÷ 8 的商的末尾有()个0。

A、2 B、1 C、0
6、在一个除法里,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

A、7 B、8 C、9
三、计算
1、口算;
20 ×50= 70 ×11= 5 ×24= 4 ×25= 12 ×19≈ 42×59≈ 9×36≈ 125×13≈9000 ÷3= 2000 ÷4= 4000 ÷5= 112 ÷3≈ 450 ÷7≈ 335 ÷5≈ 60÷8≈
2、竖式计算(带*号的验算)
525÷5= 543÷9= * 829÷8= 520÷4= 26×62= 12×55=
四、解决问题
1、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20箱,每箱苹果售价45元,每箱梨售价36元,苹果和梨一共可卖多少元?
2、养鸡场有鸡蛋90千克,如果每个包装纸盒装4千克鸡蛋,这样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盒,才能把这些鸡蛋装完?
修路队4天修了两段公路,第一段长430米,第二段长26米,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4、王老师批改作业,第一天和第二天各批改18本,第三天和第四天共批改40本,平均每天批改多少本?
5、李刚等四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6厘米,其中高红133厘米,王伟141厘米,王军138厘米,李刚身高多少厘米?
6、水果店有15箱苹果,每箱48千克,有24箱梨,每箱35千克,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来运,一次能运完吗?
7、小明看一本书,前4天每天看26页,后6天每天看40页,刚好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8、学校将旅游的人数平均分成1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24名学生和2名老师,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个假日旅游?旅游的师生平均乘坐8辆汽车,每辆车坐多少人?
9、解放军叔叔要修一段公路,计划每天修45米,12天完成任务,由于情况紧急要求比计划提前3天打通,每天应修多少米?
10上午9:30从学校出发,汽车每小时行65千米,到达目的地已是下午6:30,学校到目的地的距离是多少?
11、中秋节到了,月饼厂工人师傅要把800个月饼装箱。

按照8个装一盒,4盒装一箱来算,这些月饼能装多少箱?
12、一间教室的地面长6米,宽4米,用边长2分米的地砖铺地,一共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