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部分城市中考浮力题

合集下载

2011到2013年浮力与压强中考真题

2011到2013年浮力与压强中考真题

浮力与压强专题测试1. (2013·浙江金华)如图所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海水中匀速竖直下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受海水的压强增大B .重力小于浮力C .动能增大D .重力是维持匀速下潜的原因2.(2013·浙江绍兴)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

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A .F 甲<F 乙,ρ甲=ρ乙B .F 甲<F 乙,ρ甲>ρ乙C .F 甲>F 乙,ρ甲>ρ乙D .F 甲=F 乙,ρ甲<ρ乙3. (2013·浙江义乌)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 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 2.则A.P 1>P 2B.P 1<P 2C.P 1=P 2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一只未点燃的蜡烛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露出长度为L ,当把蜡烛水面以上部分截掉后剩余部分A .还会重新露出水面B .不会重新露出水面C .以上两种可能都有D .无法判断是否会重新露出水面5.(05上海市)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 )A. p 甲<p 乙B.p 甲=p 乙C.p 甲>p 乙D.无法判断6.(04泰州)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 .B .C 三个小球,放在同一液体中,结果A 球漂浮,B 球悬浮,C 球下沉到容器底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的体积可能相等B .如果三个小球的材料相同,则A .B 两球一定是空心的C .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 >FB >FCD .如果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 则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A >ρB >ρC7.如图. 一块冰浮于水面,那么当冰熔化前后,其水面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如果把水换成果汁,其液面将______。

2011物理中考题分类汇—密度与浮力

2011物理中考题分类汇—密度与浮力

2011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密度与浮力9、【包头2011】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

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A、5 :2B、2 :5C、5 :4D、4 :512、【包头2011】如图6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 cm2、高为5 cm,体积为80 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A、0B、0.3NC、0.5ND、0.8N18、【包头2011】(5分)有一金属块,请你测出它的密度。

现提供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溢水杯、烧杯、水、细线。

(1)实验步骤: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上,调节使横梁平衡。

b.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如图11甲、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g。

c.用天平测量出,并将水注入溢水杯至满,用细线系好金属块放入溢水杯中,使溢出的水流入烧杯,用天平测出。

(2)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是。

22、【包头2011】(9分)在南极科学考察中使用的海洋破冰船,其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2×104 kW,航行于海面上时,它的排水体积为1800m3。

破冰船针对不同的冰层采用不同的破冰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接触冰面前,船全速航行,船体大部分冲上冰面,就可以把冰压碎。

已知ρ海水=1.0×103 kg/m3。

g取10N/kg 。

求:(1)若破冰船的牵引力用F表示,速度用V表示,发动机的功率用P表示,请你导出F、V和P之间关系式:P=F·V(2)若破冰船以额定功率在海面上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了20km,破冰船受到的阻力和破冰船所做的功各是多少?(3)在一次破冰行动中,当船冲上冰面后,船的排水体积变为原来的1/3,船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6 m2,此时破冰船对冰层的压强是多少?6、【威海】有关图中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说明同种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B、图乙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C、图丙是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图象D、图丁表明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07-11年河南中招河南中考浮力和压强试题

07-11年河南中招河南中考浮力和压强试题

河南中考浮力和压强试题1、兰兰有一个石头雕成的小乌龟,重约6 N ,她想利用所学知识探究两个课题:A.实际测量一下小乌龟的重力;B.测量小乌龟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兰兰手边只有一个量程为0~5 N 的弹簧测力计,为了完成探究,她又找到了以下器材:轻质滑轮(滑轮重和摩擦忽略不计)、铁架台、轻质刻度尺、细线(自重不计)、足够大的量杯和足量的水,如图14所示。

请你从A 、B 两个课题中任选一个,并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参照示例设计实验方案。

2、2007年是农历猪年,兰兰家有一个猪宝宝的摆设,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5所示。

猪宝宝是实心的,兰兰很想知道它究竟是由什么物质制成的,于是设法测得了它的质量是1.78kg ,体积为2×10-4m 3,猪脚着地的总面积是4cm 2。

(g 取l0N /kg)(1)通过计算和查表判断猪宝宝可能是由何种物质制成的。

(2)猪宝宝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3、.图3为小莉在水平地面上玩滑板时的情景。

她的滑板重40N ,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l0-4m 2,当体重为440N 的小莉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

4.如图8所示,将—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人甲液体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放人乙液体中,小球沉人杯底。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图15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C.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小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D.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等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5.在科学晚会上,小亮用一根胶管表演了一个有趣的节目。

如图3所示,他一只手握住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

产生这一现象的物理原理是。

6.图9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D.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7.如图7所示,把一个苹果放入浓盐水中,苹果处于漂浮状态。

压强和浮力2011年中考题精选

压强和浮力2011年中考题精选

第十三章 压强和浮力一、基础练习1、压力是指垂直压力物体表面的力。

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作用面和作用点:接触面表面3、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压强的计算公式:P =S F ,其中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P 表示压强。

国际标准单位帕斯卡,简称“帕”。

1帕=1牛/米2。

5、增加和减少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减小压强。

在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

6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

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F二、复习过程例1:三个质量均为2千克的物体,如图放置,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它们对接触面的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实物投影,请同学们作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例2 广州市 通常情况下,物体压在同样的泥地上,如果压强相同则压痕深度相同.野生动 物调查员在野外泥地上发现黑熊刚留下的足印.为了估算黑熊的质量,他把一个底面积是 10cm 2的容器放在足印附近的泥地上,再慢慢往容器中倒入沙子,直到容器在泥地上留下与 黑熊足印深度相同的痕迹,测出此时装了沙的容器总质量为1.25 kg .(g 取10N /kg ) (l )装了沙的容器对泥地的压强多大?(2)量出黑熊与地接触的足印痕总面积共800cm 2,估算黑熊的质量有多大?一、基础练习1、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规律: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ρgh 。

其中:P 表示压强,单位帕,ρ表示液体的密度,g 取9.8牛/千克。

在粗略计算中可取10牛/千克。

H 表示深度,强调是自由液面到所研究点的竖直高度。

3、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天津市2011年中考冲刺(压强_浮力)

天津市2011年中考冲刺(压强_浮力)

天津市2011年中考冲刺(压强浮力)1.(大连)下列现象中属于应用大气压强的是A.用力捏小皮球,球变瘪了 B.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C.茶壶盖上留有小孔 D.把药液射进肌肉里答案:C2.(大连)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A和B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p水>p酒精),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甲和乙分别放到两种液体中,如图2所示,则此时甲和乙长方体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P甲、P乙,以及A和B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 A、F B的关系是A. P甲<P乙F A<F B。

B. P甲=P乙 FA>FB。

C. P甲=P乙FA<FB。

D. P甲= P乙F A = FB。

答案:D3.(上海)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A 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

B 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C 甲对地面压强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D 甲对地面压力一定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答案:D。

4.(石家庄)下列单位中,属于压强单位的是A.N/m2B.m/s C.kg/m3 D.J/s答案:A5.(石家庄)如图1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图1A.一样大B.乙的最小C.丙的最小D.甲的最小答案:C6.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答案:A7.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时,若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迅速跑开 B.单脚站立 C.双脚站立 D.趴在冰面上挪开答案:D下列是同学们关于此装置的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灌水时必须灌满,否则瓶子上端有空气,水会迅速流出来B.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10米高的水柱,瓶子太短,无法实现自动喂水C.若外界大气压突然降低,容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瓶内,使瓶内的水面升高D.只有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才会流出来答案:D9.(德阳)、一个水池水深2米,我们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所形成的鱼的虚像,水池底受到的压强为 Pa。

《浮力》中考真题--实验、计算题

《浮力》中考真题--实验、计算题

浮力中考真题—实验、计算题1.(2011山东临沂,第II卷第7题)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请你根据图中所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是N;(2)根据图(a)、(b)、(c)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有关;(3)根据图实验可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体积有关。

【答案】(1)1.8(2)液体密度(3)(a)、(b) 、(c)(只填(b)、(c)同样给分)2.(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20题)现有细线、弹簧测力计、带提手的小水桶、量筒、水、溢水杯、现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等器材,请你选取其中的器材,用两种方法测出完全浸入水中的小石块所受的浮力。

写出选用的器材和简要步骤。

方法一、器材:步骤:方法二、器材:步骤【答案】20.方法一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小桶、水、小石块步骤:(1)用细线栓住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小石块重量G;(2)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小石块,让他慢慢全部浸入小桶内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则小石块所受浮力为F-G。

方法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小桶、水、溢水杯、小石块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量G1;(2)在溢水杯中倒入与出水口相平的水;(3)用细线栓住小石块,使之慢慢全部浸入水中,用小桶收集排出的水;(4)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与水的总重量G2,则浮力为G2-G1。

[来源:]方法三器材:细线、水、量筒、小石块步骤:(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示数V1;(2)用细线拴住小石块,使之慢慢全部浸入水中,在读出此时量筒示数V2,则浮力为ρ水g(V2-V1)。

3.14(2011江苏苏州,第27题)如图所示是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图甲和图乙中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相等,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大小的关系是:F1<F2<F3=F4,则;(1)由图甲和图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由图乙和图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由图丙和图丁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浮力也越大(2)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也越大(3)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4.(2011四川铜仁,第15题)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2011年中考浮力专题

2011年中考浮力专题

1、甲、乙两个漂浮在水面上的均匀物体,体积之比为2:3,密度之比是1:4,则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3、有一个木块,把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静止后从杯中溢出10g水。

若把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静止后会从杯中溢出_______g酒精。

(ρ酒精=0.8×103kg/m3,ρ水=1.0×103kg/m3,ρ木=0.5×103kg/m3)4、铁块的体积是200cm3,全部没入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cm3,排开的水重是__ ___N,受到的浮力是___ __N,当它一半体积没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 ____N。

5、将形状、体积相同的四个球分别浸在煤油和水中,如图为各物体静止时的情况。

由图可知,这四个物体中受到浮力最小的是__________,重力最小的是_________。

第5题图第11题图6、某同学想知道某种液体的密度,但由于条件所限,他不能直接测出这种液体的质量或重力,于是他就利用学过的浮力知识设计了一种求密度的方法:先将重1牛的小金属筒口朝上放入水中,筒有1/2的体积浸没在水中;然后他取100厘米3的这种液体装入小筒,将筒又放入水中,筒的1/10体积露出水面。

通过计算他知道了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kg/m3,小筒的体积为。

(g取10N/Kg)7、某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密度为5×103Kg/m3、体积为V1的金属块放在该物体上,整个物体刚好浸没在水中;若将体积为V2的同种金属块挂在该物体下物体也刚好浸没在水中,则V1和V2之比____ 。

8、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盆清水便可鉴定一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简单的方法是: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铁球的重力G,然后将铁球浸没水中,如果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了,即可断定铁球是实心的,否则就是空心的。

(ρ铁=7.8×103kg/ m3)9、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B,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再将A、B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A、B两球静止时,水对A、B两球的浮力之比F A:F B=8:5,则ρA=kg/m3,ρB= kg/m3。

2011中考物理题——压强和浮力

2011中考物理题——压强和浮力

第八章压强和浮力第一节:压强1.(2011桂林)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解析:铁轨下铺枕木,坦克装有履带,书包带很宽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刀刃磨得很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答案:C2.(2011本溪)答案:A3. (2011天津)答案:AD4.(2011自贡)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B、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C、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D、滑冰鞋上的冰刀很薄。

解析: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其它选项的情况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答案:C5. (2011嘉兴)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

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这是因为()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C.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了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解析:用同样大小的力把气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答案:B6.(2011绍兴)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

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解析:甲乙两图受力面积相同,但作用效果不同,是因为压力不同引起来的;乙丙两图压力相同,但作用效果不同是因为受力面积不同引起来的;故不正确的只有C。

答案:C7.(2011湖州)一些同学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都为圆柱和四棱柱,他们想了解支柱的最大承受压力与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为此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每人各选三张相同的白纸,按图a所示分别折成空心的四棱柱、圆柱、三棱柱(如图b),接合处用双面胶粘住;②三位同学分别在四棱柱上放一硬质塑料板,然后:甲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砝码,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砝码的总质量(如图c);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50克),直到支柱被压塌,记录添加钩码的总质量;丙同学往塑料板上不断添加细沙,直到支柱被压塌,用天平称出添加细沙的总质量并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部分城市中考浮力题
1.(2011•盐城)小华用牙膏探究物体的沉与浮.如图所示,牙膏悬浮在水中,牙膏所受浮力 _________ (小于/等于/大于)重力.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牙膏将 _________ (上浮/下沉).如果不加食盐,将牙膏内部分空气排出,再次放入水中后,牙膏将 _________ (上浮/下沉).
第(1)题·
2\.(2011•咸宁)如图甲所示,弹簧秤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一个由阀门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缓慢放水,此过程中合金块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经过 _________ s 的放水时间合金块刚好完全离开水面,
程中合金块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_________ N . 3.(2011•厦门)如图所示,将木块A 和金属块B 则木块受到的浮力F 甲 _________ F 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甲 _________ p 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3)题
4.(2011•无锡)如图所示是小华利用合金块、水等器材来探究浮力的实验情景.设计甲乙、丙所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 的关系.合金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_________ N ,合金块的体积为 _________ m 3,其密度为 _________ kg/m 3.(g 取10N/kg )
第(4)题
15.(2011•昭通)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了探究. (1)甲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程0~5N ,分度值0.2N )、天平(带砝码盒)、量筒及水、蜡块(10g 左右)
探究问题:蜡块的上浮条件. 实验过程:
①首先测量蜡块的重力:方案一是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蜡块的重力;方案二是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再求出重力.
你支持方案 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 .
②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 . ③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 (2)乙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装有水的大烧杯、蜡块、铁钉(见右图). 探究问题:蜡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过程:把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
蜡块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为了使浸没在水中的蜡块会下沉,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蜡块中,然后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沉入水底. 方案二: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部分插入蜡块中,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也沉入水底.
①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在蜡块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 _________ 的大小. ②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 .
③虽然两种方案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方案一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 _________ . 21.(2011•兰州)在水中放入质量为3kg 的木块,木块静止时有3/5的体积浸入水中.求:(g=10N/kg )
(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2)木块的体积.
12.(2011•枣庄)“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学校科技小组同学张强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可以方便的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是由小筒和秤盘两部分组成,如图甲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20cm 2,高度为20cm ,小筒和秤盘总质量为100g .(取g=10N/kg )问:
(1)如图甲,当秤不放物体时,“浮力秤”受到的浮力是多少?此时“浮力秤”的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多少? (2)如图乙,在秤盘上放一石块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5cm ,则该石块的质量是多少? (3)通过实验,张强同学把“浮力秤”的读数均匀的刻在了小筒上,请简要回答:张强是怎样确定该“浮力秤”的零刻度线和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的?
14.(2011•雅安)如图所示,某同学在一薄壁平底玻璃管中装入沙子,管口密封,制成一个“密度计”,用来测量液体密度.已知,试管和沙子总质量为40g ,试管底面积为2.5cm 2
.当
放入某未知密度的液体中静止时,“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为50cm 3
.(提示:计算中取g=10N/kg )
(1)“密度计”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3)液体对“密度计”底面的压强是多大?
15.(2011•上海)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试验,并实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_________ 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_________ 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和5和6的数据、现象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沦是 _________ . ④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得到的初步结论未必足以使人信服,应该用更多的实验
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密度范围在 _________ 千克/米3
内实心物块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为上述结论提供最有力的证据. 16.(2011•陕西)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总质量为0.21kg ,底面积为3×10﹣3
m 2
,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请解答下列问题(g 取10N/kg )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2)如图所示,在该装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5×10﹣5m 3
的物块A ,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m .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
(3)物块A 的密度是多少?
17.(2011•青海)如图甲所示,把边长为0.1m 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然后在其上表面放一块底面积为2.0×10﹣3
m 2
的小柱体,如图乙所示,静止时方木块刚好能全部浸入水中.(g=10N/kg )求: (1)甲图中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小柱体放在木块上面时对木块的压强? 19.(2011•南昌)如图所示,“远征号”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驶向东海执行任务,该潜水艇设计体积约为Vm 3,自身质量为m t .当它在东海某位置海面下h m 深度出潜伏时,求:(已知海水的密度为ρkg/m 3,g=10N/kg ;不考虑潜水艇体积变化) (1)它所受到的浮力F 浮;
(2)潜水艇壳体受到海水的压强P . 24.(2011•衡阳)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金属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实验步骤如下:
(1)按如图甲的方法测出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为 _________ N .
(2)按如图乙的方法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大小为 _________ cm 3
. (3)用公式F 浮=ρ水gV 排计算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_________ N . (4)比较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大小,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会 _________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7.(2011•达州)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
3m 3、重6N 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 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N/kg )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 30.(2010•乌鲁木齐)有一个实心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读数为10N ;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读数为4N .(g=10N/kg )求: (1)物体的体积;
(2)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