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马路天使》

合集下载

马 路 天 使

马 路 天 使

马路天使
《马路天使》是美国作家约翰·沙斯特的小说,讲述了一位无家可归的男子乔治,他在洛杉矶的马路上漂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乔治被人们称为“马路天使”,他的善举帮助了很多人,但他自己却始终无法走出自己的困境和内心的痛苦。

小说通过描写乔治与街头无家可归者、孤儿、流浪汉以及不幸遭遇的人们的交往,展现了乔治内心复杂的情感和对于正义、善良的追求。

尽管乔治身处困境,但他依然努力帮助他人,坚持着内心的信念。

《马路天使》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思考,引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它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良与邪恶、真善美与丑陋的并存,让人们对社会的不公、贫困以及人们的孤独感、无助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这本小说深情而震撼,带有一种人性的温暖和力量,展示了一个失落的灵魂如何在黑暗中找到希望。

它使人们思考自己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激励人们去追求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2024年论《马路天使》的都市空间与声音编织》范文

《2024年论《马路天使》的都市空间与声音编织》范文

《论《马路天使》的都市空间与声音编织》篇一一、引言《马路天使》作为一部经典的中国电影,以其独特的都市空间与声音编织方式,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城市世界。

本文旨在探讨《马路天使》中都市空间的构建及其与声音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其如何通过这些元素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都市空间的构建《马路天使》中的都市空间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特点。

电影通过不同角度和视角展示了城市的风貌,包括繁华的街道、拥挤的巷子、繁忙的交通等。

这些空间的构建不仅体现了都市的现代化和繁华,还展示了都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此外,电影还通过对不同空间的关系和互动进行刻画,使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都市的生机与活力。

三、声音编织的艺术在《马路天使》中,声音元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影通过运用各种声音手法,如配乐、音效、对话等,构建了一个丰富的声音世界。

这些声音不仅为电影提供了情感和氛围的支持,还与画面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听体验。

此外,电影中的声音还具有象征意义,通过声音的变化和对比,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四、都市空间与声音的相互关系在《马路天使》中,都市空间与声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首先,都市空间为声音提供了发生和发展的背景。

不同的空间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效果,使得声音更加真实和生动。

其次,声音也为都市空间增添了情感和氛围。

通过声音的变换和对比,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都市空间的情感色彩。

最后,都市空间与声音共同构建了电影的艺术风格和主题,使得《马路天使》成为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经典之作。

五、结论《马路天使》通过精心的都市空间构建和声音编织,成功地呈现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城市世界。

都市空间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画面素材和情感表达方式,而声音元素的运用则使得电影更加具有情感和氛围的支持。

都市空间与声音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构成了《马路天使》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路天使》中都市空间与声音编织的艺术手法,以及其如何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马路天使电影观后感

马路天使电影观后感

马路天使电影观后感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名为《马路天使》的电影,这是一部让人动容的作品。

影片以真实的社会背景为背景,展现了一个普通人为正义奋斗的故事。

在观影过程中,我被影片中所蕴含的深度和情感所震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影片以精彩的开篇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背影出现在银幕上,而他的背后是繁忙的城市街道。

这个简单的场景给我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仿佛这位司机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

然而,随着剧情的展开,我发现这位司机并不仅仅是普通人,他对于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使得他变得特别起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名叫张伟。

他生活在一个破旧的小镇,每天面对拥堵的交通和不断变换的乘客。

尽管生活困苦,但张伟却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他相信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并为他人带来一丝温暖。

影片表现了张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不仅考验了他的职业道德,更触动了他内心的善良与公正。

他常常处在道德与现实的交叉点上,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

例如,当他遇到一个穿着破烂的老人时,他不仅要决定是否接受他为乘客,还要决定如何正确对待这位需要帮助的老人。

这些场景使我思考什么才是正义,又该如何正确行事。

除了主角张伟的形象,影片还展示了一群社会阶层各异的乘客。

每一位乘客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悲欢离合。

影片通过这些乘客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幸,让我深感社会的冷漠和无奈。

然而,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故事,张伟的坚持和努力变得更加具有意义,也让我们看到了善良与正义的力量。

在观影过程中,我被电影的镜头语言以及音乐所感动。

镜头的运用非常巧妙,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音乐的运用同样精彩,既能凸显电影的节奏感,又能为观众营造出一种温暖和温情的氛围。

影片的结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张伟最终将自己的出租车改装成了一间流动的图书馆,为那些没有书读的人们提供阅读的机会。

论《马路天使》的都市空间与声音编织

论《马路天使》的都市空间与声音编织

论《马路天使》的都市空间与声音编织论《马路天使》的都市空间与声音编织《马路天使》是一部由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通过对都市空间和声音的描写,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丑陋和人性的扭曲。

本文将深入探讨《马路天使》中都市空间和声音编织的作用,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首先,都市空间在《马路天使》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小说以北京为背景,通过描绘马路、走廊、街头巷尾等场景,展现了都市的庞大和拥挤。

鲁迅以“在马路上,没有任何停车场,没有一片草地”来形容这个都市空间。

都市空间的压迫性和拥挤感令人窒息,使人们无法找到独立私密的空间。

这种空间的局限性沉重地压制了人的思维和行动,人们只能被动地呼吸着都市的霾气。

其次,声音在《马路天使》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小说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汽车的喇叭声、广播的嘈杂声、人们的喧哗声等。

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喧闹、混乱的音景。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声音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它们像钢铁般的尖锐声音穿透人们的耳膜,扭曲着人们的神经,使人陷入混乱的状态。

在这个嘈杂的声音环境中,人们很难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思考,他们变得麻木、冷漠、自私。

《马路天使》通过描述位于马路上的小贩天使的遭遇,以及他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揭示了社会的丑陋和人性的扭曲。

小贩天使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然而他却要面对贫穷和社会的歧视。

他身处一个拥挤喧闹的都市空间,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围绕着。

这些声音不仅让他难以产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还对他的心智产生了极大的压力。

小贩天使无力承受这样的压力,最终选择了自杀。

《马路天使》在都市空间和声音编织的描述中,彰显了作家对当时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都市空间的拥挤和陌生,以及声音的压抑和嘈杂,剥夺了人们的自由和尊严,使人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丧失了原始的人性。

小贩天使的悲剧反映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漠视,并警示人们关注社会的人道主义问题。

综上所述,《马路天使》通过对都市空间和声音的描写,呈现了当时社会的丑陋和人性的扭曲。

(完整word版)电影《马路天使》赏析

(完整word版)电影《马路天使》赏析

电影《马路天使》赏析经过十周左右的选修课中国电影史的学习,我学习了从1905年到现代的中国电影史。

上课的内容很丰富,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结合实际,使用多媒体将每一节课的内容都很好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其中最让我感触最大的是拍于1937年的电影《马路天使》。

电影《马路天使》的故事梗概大概如下:青年陈少平是个吹鼓手,他和卖报的老王、卖水果的小贩、剃头司务、失业者是结拜的兄弟,他们住在同一个弄堂的小阁楼上。

在他们住所的对面住着一对生活贫苦的姐妹小云和小红。

小云因为生活的逼迫下只得做了下等妓女,而小红则因为天生有着一副好嗓子,就跟着琴师去卖唱。

小红和青年小陈每天对窗玩闹,日久生情。

但是有一次,小红在一个茶楼里唱歌,流氓古成龙一眼看中了小红,便企图将她占有。

小红只得与小陈商量对策,他们去找律师,想控诉古成龙霸占民女的行为,但律师收费昂贵,小红和小陈无奈之中只得在小云和众弟兄的帮助之下逃往别处。

后来,小云也逃到这里,和老王过着平静的生活。

但是有一天,小陈为一理发店当吹鼓手,恰被琴师发现,遂得知了小红的住处,便找古成龙来抓小红。

可这时,只有小云和小红在家中,最后,小云为了帮助妹妹逃走,自己却死在琴师的刀下。

《马路天使》的影史地位:马路天使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压轴之作,描绘活泼市井生活的伟大的艺术杰作,我国早期社会问题片的集大成者,3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发展高峰的标志。

一九八三年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中国电影九十年优秀影片”之一。

本片堪称中国30年代有声片的经典。

这部被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赞美的“风格极为独特,而且是典型中国式”的影片,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依旧魅力不减。

本片还留下了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歌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

影片评论:用一句话来刻画这部影片,即是它是新现实主义先驱,风格深沉隽永,而节奏明快诙谐。

《马路天使》是由袁牧之自编、自导,赵丹、周璇主演的一部具有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艺术成就的现实主义优秀影片,是我国早期社会问题片的代表作之一。

马路天使简评

马路天使简评

《马路天使》观后感
1932年的《马路天使》,很老的片子。

我很少看老片子,像这样的电影有着拙劣的运镜,生涩的光线,早年戏剧痕迹明显的表演,故事模仿同时代的法国电影……可是这一切都遮掩不了那个时代,中国电影欣欣向荣的气息,以及影人们迫不及待的阵势。

电影中的情节展现出真实的社会生活印痕。

吹鼓手和老王为帮助小红逃离古成龙的魔掌,一起来到律师事务所。

在这里,可以充分地证明导演袁牧之对当时下层百姓生活、性格的深刻观察。

小陈和老王表现得既憨厚,又风趣,处处透出一种天才的幽默,。

后来律师看出他们穷人的身份,直接不耐烦地把价钱摆了出来。

他俩一下就在高额的诉讼费前蔫了下来。

这与他俩刚刚上楼来到律师事务所感觉这里在云里简直是天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歌曲的安排与电影的展开也十分恰当。

小红第一次唱《四季歌》时,其实是小红对自己身世的倾诉。

而《天涯歌》的演唱,更是对剧情、人物性格、情感的深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陈和小红在窗台上唱《天涯歌》时,那种由心底散发出来的笑容,正是一个人面对苦难时重新获得勇气生活下去的源泉。

后来,因为误会后,小红再次在酒店里唱起这首歌,同样的旋律、同样的歌手,却将小红内心莫大的痛楚完全挖掘了出来。

小陈再忍受不住,愤然而去。

这是他俩情感世界的一次展露,为更深一层地理解对方、爱对方作了很好的铺垫。

马路天使观后感

马路天使观后感

马路天使观后感引言《马路天使》是一部由刘宇温执导,彭于晏、倪妮主演的电影。

该片以现实生活中的城市问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悲伤而温馨的故事。

观看这部电影后,我深受感动并产生了许多思考。

本文将从情节、表演以及电影所传达的启示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观后感。

情节《马路天使》的故事发生在一个都市中,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喵喵的成长之路。

她在一个复杂的城市环境中,面对种种困难,却仍然坚持追求梦想。

喵喵的父亲是城管队员,被女儿的纯真与善良深深感动,并为她取名为“马路天使”。

电影中喵喵与她的父亲以及一群有爱心具有正义感的人一起,为改善城市环境而努力。

整个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情感,每个角色之间的关系也很真实。

其中,喵喵与她的父亲之间的互动尤为动人。

作为孩子,喵喵天真无邪的同时,也具备着善良和正义感。

她的纯真与无畏让我重新思考了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

表演彭于晏与倪妮在电影中的表演可谓精湛。

彭于晏饰演的父亲形象温暖可爱,他塑造了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城管队员形象。

他紧张而专注地保护市民的权益,同时积极陪伴、照顾着自己的女儿。

通过他的表演,观众可以感受到父爱的真挚和坚定。

倪妮则饰演了一个聪明伶俐、乐观向上的小女孩。

她将喵喵的个性诠释得恰到好处,让人无法忽视她的存在。

倪妮将角色的可爱和天真充分表现出来,令观众为之动容。

整个角色的塑造让我对孩子们的无邪与坚持产生了更深的思考。

电影的启示电影所传递的主题不仅仅是关于城市问题,更是关于人性和情感。

它提醒我们在城市的喧嚣与压力下,不要忽视生活中的温暖与人性的关怀。

喵喵无论面对困难与挑战,都保持着一颗善良而坚定的心,这给予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电影提醒我们要关注城市环境问题,并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中。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意识,为改善城市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喵喵和她父亲在电影中的行动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了周围的人。

其次,电影让我意识到孩子的纯真和善良是我们应该珍视和保护的。

观《马路天使》有感

观《马路天使》有感

含泪的天使在微笑--------观《马路天使》有感人们都说,最美的艺术在民间,最美的歌声在民间,最好看的剧本在民间,殊不知,梦中的天使其实也在民间。

有时我常常在想,人们为什么会被感动。

我相信人作为一种感情动物,其实在心灵的深处都有一块“柔区”,一旦这个柔区被接触到,人便会变得情绪激动,从而作出强烈的反应。

看完《马路天使》,我确信我的“柔区”被结结实实的触动了。

一种颤栗的感觉。

《马路天使》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两个姐妹的生活,一个是在酒楼里卖唱的妹妹小红,一个是在路边卖身的姐姐小云,一个清纯玉女,另一个街边妓女,两种人,同样的生活,命运并没有多怜惜哪个,但是这两姐妹确实相互关心,相互扶持。

在电影里小红的清醇可人确实让人着迷,但是我却更为她的姐姐所感,如果说在不幸中寻找幸福,那就是妹妹找到了爱情,而姐姐却因为妓女的身份而被心爱的人所厌恶,每次赵丹看姐姐小云的眼神里总是透露出一丝不屑,蔑视,而对于妹妹小红却是关爱有加,姐姐并没有因此而记恨妹妹,而是一心想帮助妹妹逃出这种生活圈子,因为她知道妹妹如果一直呆在这结果和她是一样的,她不想让妹妹重复她的痛苦,而演员赵慧深很好的诠释了姐姐这一角色,不多的几句台词,淡淡的眼光,邋遢的步子,落寞的身影,这几组简单的镜头就清晰地勾出一个善良不幸的女人。

一场大雨的夜晚,小芸在街上拉客,跌跌撞撞不稳的脚步不时踏在泥水中,无奈,厌倦又有些放任地去裹紧披肩。

就这几步路,也得艰难走过。

她必须走下去,为了生活,为了妹妹,而电影的结尾以姐姐为救妹妹而死,更把这情感推向高潮,让人不禁感慨,我想这就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体,虽然是生活的在马路上的妓女,但是她的精神、思想确是像天使一样的高尚。

看完这部电影,我确实被震撼了,被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底层小人物的悲喜人生所震撼。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歌女、吹鼓手、报贩、剃头匠、小报摊主等这些出身卑微的贫苦青年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极度匮乏,多年的动荡与战乱也使得他们孤苦伶仃、家破人亡,然而,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在艰难的岁月中互相扶持、苦中作乐,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评《马路天使》
作者:曹烨炽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10期
摘 ; 要:影片《马路天使》截取20世纪30年代大上海生活的一个横断面,刻画了一群血肉丰满的小人物。

他们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却依然贫穷。

在影片中,有的人甚至连一个正式名字都没有。

尽管如此,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在艰难的岁月中互相扶持、苦中作乐,甚至不惜为彼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关键词:《马路天使》;小人物;渴望
中图分类号:J905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0-0140-01
光影声画里,那些老去的时光被记录在影像中,黑白空间里,她的一颦一笑都带着回忆的韵味。

动荡不安的社会,破烂不堪的弄堂,简陋的酒楼,肮脏无序的理发店,仿佛带我走近了30年代旧上海的芯子。

影片描绘着活泼的市井生活,讲述着平凡人的不幸与坚忍。

狭窄的马路旁,热闹非凡,暗潮汹涌,成为了影片中一切悲喜剧的发源地。

影片以一个爱情故事为主轴,运用活泼的喜剧手法传达了深沉的悲剧性内容,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含蓄而又辛辣的嘲讽。

小人物生活的大背景巧妙地从一个“难”字中引出。

男主人公和几个狐朋狗友讨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难”时,说“难”字不是半个才子佳人的一半儿,就是“半个上海”“半个天津”“半个武汉”,然后引到报纸上“国难当头”的大字标题。

是啊,国家沦丧,国事艰难,那些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环境更是难上加难。

小云、小红两姐妹被人贩子骗到大上海,被迫做妓女、卖唱。

她们被当做一件货品似地随意交易,人的尊严被肆意践踏。

代表着法理的律师,唯利是图,对不正当的行为视若无睹。

这些强烈的对比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质以及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的事实。

国难当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成立“伪满洲国”。

可国统区的人们喝酒、打牌、品茶、逗鸟,对国事毫不关心。

弄堂里的人下在粉刷墙头“太平里”中的“太平”二字,构成了一个“粉饰太平”的隐喻性景象。

影片借此对国民党实行的不抵抗政策进行了辛辣地讽刺。

影片中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一群艰难生存的普通人,但是影片中并不见满眼的凄凄惨惨,反而穿插了大量的明快的桥段,让人觉得充满温情。

友爱和情爱给黑白影像点亮了一束光,直射人心。

“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哎呀哎呀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

小妹妹似线郎似针,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周璇唱《天涯歌女》、赵丹拉琴的一幕堪称经典,生动地展示了那个年代底层青年男女的淳朴和天真烂漫。

他们从生活中采撷着自己的快乐和淘气,黑色的日子竟也有滋有味。

他们自然的演出,将深处社会最底层的年轻人的爱情,表演得如此动人。

那个坐在窗
前唱着“与郎穿在一起不离分”,甩着又黑又粗的麻花辫的小姑娘,即使在黑白影像里,也不输半分颜色。

爱情百种滋味,酸甜苦辣,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懂那心底的百转千回。

当小陈误会小红贪图好生活时,负气般地把小红的新面料扔到了窗外;而小红含泪唱起《天涯歌女》时,更是让人感到心疼。

“患难之交恩爱深”这一句就更显得意味深长了。

这也不禁让我联想到张爱玲笔下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

当爱情参杂更多利益计较的时候,反而会忽视最简单的彼此吸引。

但是在香港沦陷以后,反而觉得“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可靠的只有彼此。

一对平凡的男女在倾城的那一刻放下了心中的负担,真正去体会这个人。

小红与小陈的爱情建立在感情而不是物质基础上,否则她有条件可以成为有钱人的情人。

这两个年轻人,在几乎一无所有的境遇里,真诚地感受着彼此,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不为所动;面对恶势力,勇敢而机智。

对小陈和小红这对恋人而言,虽然没有“自由”这个言语的表达,但他们以私奔的方式逃避恶势力买卖婚姻的做法,就是追求自由表现。

他们的爱情与那个缺乏真情的“上等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发人深思。

在路边茶馆卖唱的小红、在路边等待接客的小云、在马路上以奏乐、卖报糊口的小陈和老王,他们虽然处于社会底层,生活朝不保夕,但是关注国家的命运,在患难中彼此关心,相互扶持。

片名“马路天使”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应该是泛指那些拥有真诚,善良等美好品格的平凡人。

但他们并不是完人。

当小云来到小陈躲藏时的小屋里以避开巡警时,小陈尽管帮助她躲过了巡警的滋扰,但还是本能地表现了对小云妓女身份的鄙视;甚至到后来,小云被琴师所伤后,老王一定要去找琴师拼命时,他也极力地阻拦,还说“为这么一个女人”,
姐姐小云为了成全妹妹小红的幸福,甚至付出了生命。

影片结尾,小云死了,面对小陈的道歉,她说,大家都是一样的命,谁也说不上原谅谁。

是的,他们都是一样的命运,是大时代的小人物,他们被轻视、被欺凌,但仍然要努力地活着。

他们都是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着的人们。

但他们的乐观和积极都为这暗色的生活和黑白的光影增添了色彩。

黑暗的天空遮不住闪亮的星,脏乱的马路旁生活着这样一群充满希望的少年。

这些闪现的温情让这个悲剧故事没有沦为绝望,更多了生机和活力。

战争状态下的生活依然在继续,我想这也是导演所要传递出的一种信念吧。

参考文献:
[1]刘福泉.管中窥豹泪中含笑——评《马路天使》[J].美与时代(下),201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