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一二单元精简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1地图三要素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1: 10000000 或1/10000000 或一千分之一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比例尺 1 \ 100千米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则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在相冋图幅情况小,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8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冋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冋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社区的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社区类型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举例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高科技园区、大学区等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街道、乡、镇、县、市等社区的差异社区的规模不等,有大有小;社区的特色各异,城乡差距显著;即使在同一城市内,也有不冋特色的社区。
社区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定方向(地理坐标)30°W 030 0E0N(赤道)S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的世界4、季风气候(P26图2-13)5、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气候生长)不同的植物养育)不同的动物构成)不同的自然景观6、世界人种的分布(P30图2-22)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复习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1、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P62、构成社区的要素: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P63、地图的三要素:P6-8(1)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它的画法有多种,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比例尺(缩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例如,0 10 20千米。
文字式。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数字式。
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3)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常见图例见P8,要求识记一些常见的图例。
)4、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具体事例在P9)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P10—P121社区的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社区类型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举例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高科技园区、大学区等村落、城镇等街道、乡、镇、县、市等2、社区的差异:社区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规模不同;二是特色各异,包括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之间的差异。
城市与农村是差异比较明显的两种社区类型。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资料.

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一、从社区看我家:1、地图最基本的语言(三因素):方向、比率尺、图例和注记。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方向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方。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最精准的定向法。
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第一看有没有指向标、经纬网。
注意山脉走向、河流流向的表述(见作业本、葵花练习)。
3、比率尺(缩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率尺没有单位,只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的减小程度。
⑴比率尺的表示方法:数字式(如1:500000)、线段式(如05千米)、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换算时注意单位。
⑵比率尺大小:(化成数字式)。
大比率尺>1:200000>中比率尺>1:1000000>小比率尺。
分母越大,比率尺越小。
⑶例尺大小与表示的实地范围、内容详略程度、坡度陡缓之间、河流道路宽窄的关系:图幅同样,比率尺越大的地图包含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尽;反之,比率尺越小地图包含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大略(简单)。
(大小详陡窄,小大粗缓宽)4、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的符号、文字或数字,注记是对图例说明的文字或数字。
在试卷上会区分图例?注记?(smj试卷)书籍最后一页常用图例。
二、在社区中生活:1、社区拥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管理功能等。
(会做选择题,如:投票选举、小区内设锻炼器材分别表现哪一功能?)1、社区是我家,社区处于不停变化中,建设美好社区需要大家共同参加(社区认可感)第二课乡村与城市一、乡村聚落:1、乡村聚落,即乡村,是乡村地域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所。
2 、乡村形态:平原乡村规模较大(呈团状),房子密集;山区乡村规模小(山谷中呈带状) ,房子稀少。
(举例、平原与山区有何不一样—图,反应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去环境的互相关系。
)(见葵花P31 第10题)3 、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新教材完整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材料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本单元必须记忆+理解)(一)我的家在哪里21、乡村聚落也叫村落,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物产也不同。
各区域之间就会产生在物产、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交流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
3、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5、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之间景观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造成乡村聚落和乡村聚落之间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综合探究一一、常见地图:①政区图:②地形图;③旅游图:交通图等二、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对该区域的地形有一个大致了解,能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况。
三、海拔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也叫绝对高度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3、等高距:两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叫等高距4、几个特殊的海拔点:A、世界海拔最高点:珠穆朗玛峰B、世界海拔最低点:死海;C、中国海拔最高点:珠穆朗玛峰,D、中国海拔最低点:吐鲁番盆地。
5、等高线特点:同线同高:相同的等高线海拔高度相等同图同距:同一幅地图等高距相同密陡稀缓:等高线密的地方,地势陡峭,等高线疏的地方,地势平缓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等高线向数值小处凸出等高线向数字大处凸出两个等高线中间的低处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6、判断坡度陡缓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7、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
8、居民区应该修建在: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便利等。
9、分层设色地形图:1)颜色越深,海拔越高;颜色越浅,海拔越低;绿色:平原;黄色:高原、山地;蓝色:海洋2)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对某一地区沿剖面线地带的地势起伏状况有准确的了解。
七上历史与社会全部复习资料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一.地图的三要素:1.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最普遍)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2.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文字式。
数字式。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与注记的说明,注记是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二.1.社区是指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哪里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2.在一些生活小区,有社区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和学校。
小区配套设施完备,人们生活便利。
3.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4.人在一个社区中生活,会逐渐适应那里的环境,进而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产生喜爱与依恋的感情。
这种认同感,对社区的团结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多种多样的社区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一.1.乡村聚落,及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分布:①高山上——为了避免洪涝威胁(洪涝区)②水边——气候干旱,降雨量稀少,需要充足的水分(干旱区)形态:①组团状——平原②条带状——山谷3.乡村聚落的建筑:①自然环境气候:陕北窑洞——冬暖夏凉云南傣家竹楼——防潮骑楼——遮阳避雨冰屋——防寒保温(低矮、无窗)沙特阿拉伯民居——适应昼夜温差大(墙厚、窗小)②人文条件:福建客家竹楼-----御敌4.由于自然条件不同,人们生产生活各不相同,生活也各具特色。
农村——从事耕事耕作渔村——从事捕鱼工作林场——从事植树造林工作牧场——从事放牧: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及外职业的人。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一、地图三要素(地图的语言):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1、方向(1)地图上的八个方向:(2)三种定向法: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的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最常用的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哪种定向法:先看有无经纬网,后看有无指向标,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时,使用一般定向法2、比例尺(1)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3)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 1:10000000或1/10000000线段式比例尺 0 100千米(4)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如A1:1000 B1:5000 则A比例尺比B比例尺大(5)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单如中国政区图和浙江省政区图,图幅相同,则浙江省政区图比例尺大,内容详细3、图例和注记(常用图例P6和P115页)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二、社区和聚落(一)社区的功能经济功能:如超市等于商品经济活动相关的;政治功能:如与选举,权力等有关;文化功能:如科教文卫,一些文体娱乐活动等;管理功能:如巡逻、维护等比较具体的行为(二)乡村和城市1、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相互关系。
▲自然环境影响着乡村聚落分布、形态、房屋建筑、生产方式等,即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2、城市聚落(1)产生: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2)造成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三)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如:人才交流:城市优秀教师支持西部偏远地区教育;技术交流:医学技术指导,农业技术指导;经济交流:向农村卖彩电,冰箱,汽车,电脑;信息交流:网上查找就业信息。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bede5ccc1755270722089f.png)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一学期一度的期末考试又要到来了,那么初一同学该如何复习历史?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呢?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希望对您有用。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三、山顶洞人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三、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资料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1:10000000或1/10000000或一千分之一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比例尺100千米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则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在相同图幅情况小,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方向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定方向N 经纬网定方向(地理坐标)300N 00 (赤道) 300S 300W 00 300E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N W
E S 图例和注记常用图例(P8图1-4)2、社区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社区的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社区类型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区是指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村庄、小城镇、街道,也可以是市区、郊区、大都市等(小区不是)
2、社区的功能(社区必须兼具如下功能)
⑴政治功能。
如选举代表、宣传国家政策、评选社区先进。
⑵经济功能。
如商品贸易、物资交流、建立超市、市场、工厂、公司。
⑶文化功能。
如社区里的学校、文化娱乐健身设施、医院、邮局等等。
⑷管理功能。
如治安巡逻、卫生检查、设备设施维修、计生检查等。
3、地图的基本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4、在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最常用,适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向正北方。
(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
(最准确)
5、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分母大的比例尺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大)
(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1:500000)、线段式(0 5千米)、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投影机用线段式。
(3)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愈大实地范围愈小,描述的地理事物愈详细;比例尺愈小实地范围愈大,描述的地理事物愈简单。
6、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7、聚落分为乡村聚落(村落)和城市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4)平原聚落与山区聚落的区别:
山区聚落分布相对分散;形态一般呈带状分布(半集聚、分散型);规模较小。
平原聚落分布相对集中;形态一般呈团状分布(团聚型);规模较大。
(5)乡村聚落中的房屋建筑,体现出当地气候的特点。
例如,我国云南省的傣族民居,以竹木为主材搭建而成,往往悬离地面,以减轻潮湿的程度;而沙特阿拉伯的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以适应白天炎热、风沙大、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
(6)乡村聚落从事:种植业、渔业、林业、牧业。
相应的类型分为农村、渔村、山村、牧村。
(7)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8)城市的功能:政治功能(北京),经济功能(上海)、文化功能(西安、北京)任何一座城市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
城市的分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高科技园区等。
(9)城市居民从事的行业: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
(10)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乡村景观:房屋低矮、分布稀疏;周围有大片农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等。
城市景观:高楼林立;交通发达;环境污染较重等。
8、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它们总是与一定的区域相联系。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不同,物产
也有所不同。
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不同区
9、常见地图
政区图:按制图区域的大小,可分世界政区图、大洲政区图、国家政区图和地区政区图等。
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最直观)。
旅游图:向人们提供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数量和特征、交通线路、旅游服务设施等。
交通图:向人们提供主要交通线路、交通方式等。
11、绝对高度(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如山高
相对高度: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人身高,国旗高度等
12、等高线: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这条线就称为等高线。
等高线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同。
(2)同一幅地图,等高距全图一致。
(2)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数值小,海拔低。
(3)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陡;等高线分布稀疏,坡度缓。
13、地形:平原(<200米)、高原(>500米)、山地(>500)、丘陵(200-500)、盆地(中间低,四周高)
14、(地形部位)等高线地形图判定方法:
山峰山顶: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用表示。
山谷:等高线低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
(在山谷,可以形成河流)山脊:等高线高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适合攀岩)。
鞍部: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爬山选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14、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况。
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白色表示。
在不同的等深线(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深线)之间。
海洋占71%,陆地占29%(七分海三分陆),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集中在南半球。
2、陆地可以分为大陆和岛屿。
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亚欧大陆。
面积较小,四面环水的陆地是岛屿。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北美洲)。
三面环水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亚洲)。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亚洲)。
3、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
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
赤道经过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只经非洲和南美洲大陆)。
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等。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纬度最高),大西洋呈“S”形,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洋,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南美洲),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亚洲),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亚洲),欧洲最高(阿尔卑斯山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南美洲),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非洲),北半球最冷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
人口比较稠密(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的东南部),有的地方人口比较稀疏(沙漠地区、高原地区、高纬度地区、雨林地区)。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黄色人种,分布最广的是白色人种。
南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叫拉丁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属于黄色人种。
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2.三大宗教:(回教)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伊斯兰教(忌猪肉)和佛教(第三)。
宗教景观:基督教—教堂(圣诞节),尖顶白色;伊斯兰教——清真寺(开斋节),圆形拱顶,顶上有装饰物;佛教——寺庙,塔形,金黄装饰。
近200个国家。
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P48页认识8国的国旗及地理位置),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咸水湖,又是世界最大湖泊)、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死海(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
东西半球: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南北半球:赤道0°纬线),南纬(S)、北纬(N),东经(E),西经(W)。
高中低纬度带的划分和地球温度五带的划分。
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半球位置是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带,小部分位于低纬度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位于亚洲的东部,东西跨经度达62度(73°E,135E),南北跨纬度达50度,濒临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
领陆、领海和领空,总称领土。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发达国家美国。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含沙最多(黄河),水能最丰富(刚果河),流量最大、流域最广(亚马孙河),流经国最多(多瑙河),鄂毕河、叶尼塞、勒拿河(入北冰洋),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入太平洋),印度河、恒河(印度洋)。
尼罗河(入地中海),多瑙河(入黑海),刚果河(入大西洋),亚马孙河(入大西洋)。
国家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