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

合集下载

机械工程材料-绪论-第一章

机械工程材料-绪论-第一章
.
二、过量变形失效
1 过量弹性变形及抗力指标
2 (1)零构件发生过量弹性变形失效: 3 Dl[Dl] (拉压或者弯曲条件下) 4 或者 q [q] (扭转条件下) 5 (2)过量弹性变形的原因:零构件的刚度不够 6 (3)抗力指标:弹性模量E或者切变模量G
.
2 过量塑性变形及抗力指标
3 (1)发生条件:塑性变形量超过允许变形量 4 (2)原因:偶而过载或者零构件本身抵抗塑
,符号为s
T
.
(2)给定温度下,在规定时间内使试样产生一
定蠕变总变形量d的应力值,符号为:s
T d
/
t
2 持久强度:材料在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抵抗断裂的 能力。
3 表示方法:用给定温度和规定时间内试样发生 断裂时的应力表示,sTt t---时间;T----温度;
三、高温下零件的失效和防止
加工性能(切削、锻造等) 铸造性能(适合铸造与否) 焊接性能(容易焊接与否) 热处理性能(可热处理强化)
.
三、 学习《机械工程材料》的目的
(1) 获得常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知 识,了解各种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特性和应用范围;
(2)在了解材料性能和设计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可根 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正确设计和合理选材;
.
第五节 零件的腐蚀失效
问题 1 什么是腐蚀?可分为几类? 2 高温氧化腐蚀常发生在那些零件中?耐热
钢为什么具有抗高温氧化能力? 3 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条件是什么? 4 改善零件腐蚀抗力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
一、腐蚀的定义和分类
1 腐蚀:材料表面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 应或者电化学反应所引起的表面损伤现 象。
5 (2)过程:类似于疲劳断裂,是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

机械基础:第03章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基础:第03章机械工程材料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2 常用金属材料
3.2.2 合金钢
3.合金工具钢 (2)刃具钢 ②高速钢 用途:主要适宜于制造切削速度较高的刃具(如车刀、钻头等)和形状复杂、负载较重的 成形刀具(如铣刀、拉刀等)。此外高速钢还可用于制造冷冲模、冷挤压模以及某些耐磨 零件。常用的高速钢有钨系高速钢,如W18Cr4V;钼系高速钢,如W6Mo5Cr4V2等。 (3)模具钢 定义:主要用来制造各种模具的钢称为模具钢。 ①冷变形模具钢 用于制造冷态金属成形的钢称为冷变形模具钢。如冷冲模、冷压模等。冷变形模具钢的性 能特点是高的硬度和高耐磨性,具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和疲劳强度。 常用的冷变形模具钢有9SiCr、Cr12和Cr12MoV等。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2 常用金属材料
3.2.1 碳素钢
2.碳素钢 (1)碳素结构钢 ②优质碳素结构钢 牌号:优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用两位数字表示,这两位数字代表钢的平均含碳质量分数的万 之一。例如45表示平均含碳质量分数为0.45%的优质碳素结构钢。 按照钢中锰的含量不同,可分为普通含锰量钢(WMn≤0.80%)和较高含锰量钢(WMn =0.7%~1.2%)两种,如果是后一种钢,则在两位数字后面加上Mn,如45Mn表示平均含碳 量分数为0.45%的较高锰优质碳素结构钢。 用途:优质碳素结构钢既保证力学性能又保证化学成分,而且钢中的有害杂质硫、磷质量分 数较低,质量较高,故广泛用于制造较重要的零件。
根据钢中含有害元素磷、硫质量分数划分。
普通碳素钢 Ws≤0.035%,Wp≤0.035%
优质钢
Ws≤0.030%,Wp≤0.030%
高级优质钢 Ws≤0.020%,Wp≤0.025%
第3章 机械工程材料
3.2 常用金属材料

机械工程常用材料

机械工程常用材料

J
硬度 HBS
应用举例
ZG30Mn
正火+回火

300
558
18
30
———
163
ZG40Mn
正火+回火 ≤100
295
640
12
30

——
163
承受摩擦和
正火+回火
395
590
20
55



179 冲击的零件,如
ZG40Mn2
调质
≤100
685
835
13
45
35

35 269~302 齿轮
ZG50Mn2
ZG06Cr13Ni6Mo
560 760
15
35 50 600 221~286 造性能尚好,耐泥砂磨损,可用于制作
ZG06Cr16Ni5Mo
600 800
15
大型水轮机转轮(叶片)。适用于壁厚
35
40
500
221~286 200mm 以下的铸件
注:对于壁厚小于 500mm 的铸件,表中力学性能的相应降低数值,应依据不同制造工艺由双方商定。
200 189~288
高温时抗拉强度/MPa 500 600 700 800 900 ℃℃℃℃℃
225 144 — — —
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 /℃
性能及应用举例
炉条、金属型玻璃模、高炉支架式水 550

RTCr2
150 207~288 243 166 — — —
600
煤气炉内灰盆、矿山烧结车挡板
8
400
220
5
≤220
KTB380-12 可用于有特殊要求,焊接后不需热处理的

机械工程材料 名词解释&简答

机械工程材料 名词解释&简答
2.简要说明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及结晶过程。
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过冷,即实际结晶温度必须低于理论结晶温度。金属结晶过程是由形核、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并且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并进的。
3.指出在铸造生产中细化金属铸件晶粒的途径。
用加大冷却速度,变质处理和振动搅拌等方法,获得细晶小晶粒的铸件。
三、铁碳相图
19.从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形成条件及组织形态上分析共析渗碳体与共晶渗碳
体的异同点。
共晶渗碳体与共析渗碳体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是相同的。共晶渗碳体是由共晶成分的液体经共晶转变形成的,为莱氏体的基体。共析渗碳体是由共析成分的奥氏体经共析转变形成的,以片状分布在铁索体基体上。
20. 从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形成条件及组织形态上分析一次渗碳体与二渗碳体的异同点。
-次渗碳体与二次渗碳体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是相同的。一次渗碳体是从液体合金中结晶出来的,呈宽条状。二次渗碳体是由奥氏体中析出的,在钢中呈断续网状或网状在白日铁电与共晶渗碳体连为一体
四、热处理
21.简述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
6.形成间隙固溶体的组元通常应具有哪些条件?举例说明。
形成间隙固溶体的两组元原子直径差要大,即d质/d剂<0. 59,所以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元素为原子直径小的碳、氮、硼;溶剂元素为过渡族金属元素。如铁碳两元素可形成间隙囤溶体。
7.置换固溶体的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置换固溶体的溶解度与组元的晶体结构、原子直径差和负电性等因素有关。 .
名词解释
一、性能
1.刚度: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2.抗拉强度: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
3.屈服强度: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或材料在屈服(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时昀应力。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材料是指用于机械制造和工程结构中的材料,它们具有特定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对于机械设计和制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着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机械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是机械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制造各种零部件和结构件。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铝、铜、铁等。

钢是一种铁碳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广泛应用于制造机械零部件和工程结构。

铝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适用于制造航空器和汽车等轻型结构。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制造电气设备和散热器等。

铁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和机械设备中。

塑料材料是一类轻质、耐腐蚀、绝缘性能良好的材料,适用于制造各种零部件和外壳。

常见的塑料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

聚乙烯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冲击性,适用于制造容器和管道等。

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适用于制造化工设备和食品包装等。

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候性,适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和建筑材料等。

聚苯乙烯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和吸音性,适用于制造保温材料和包装材料等。

陶瓷材料是一类硬度高、耐磨性好、耐高温的材料,适用于制造耐磨零部件和耐火结构。

常见的陶瓷材料包括氧化铝、氮化硅、碳化硅等。

氧化铝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制造磨料和耐火材料等。

氮化硅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高温强度,适用于制造刀具和轴承等。

碳化硅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高温强度,适用于制造耐磨零部件和陶瓷刀具等。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适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结构件和零部件。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玻璃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抗冲击性,适用于制造化工设备和船舶等。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制造航空器和汽车等轻型结构。

机械材料分类

机械材料分类

机械材料分类机械材料分类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用途,机械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或金属化合物组成的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中。

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组织结构,金属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 铁素体材料铁素体材料是由铁与碳组成的合金,主要包括普通碳素钢和合金钢。

普通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加工性能,适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合金钢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来改善钢的性能,如增加硬度、耐磨性等。

1.2 铸铁材料铸铁材料是由铁与碳、硅等元素组成的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低成本,广泛应用于制造大型机械零件。

根据组织结构的不同,铸铁可以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和白口铸铁等。

1.3 有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包括铜、铝、镁、锌、铅等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制造电气设备、航空航天器件等。

二、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是指除金属材料以外的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陶瓷和复合材料等。

2.1 塑料材料塑料材料是由聚合物组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绝缘性和机械性能。

根据聚合物的来源和性质,塑料材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2.2 橡胶材料橡胶是一种高分子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根据橡胶的来源和性质,橡胶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大类。

2.3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由非金属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等组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制造高温器件和耐酸碱介质的部件。

三、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多种材料的优点。

根据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可以分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层合复合材料等。

3.1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是将颗粒状的增强材料嵌入到基体材料中形成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冲击性,适用于制造摩擦零件和冲击负荷较大的部件。

机械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及其特性分析

机械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及其特性分析

机械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及其特性分析机械工程是应用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领域,其中涉及到广泛的材料选择。

在机械工程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提高产品性能和延长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机械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材料及其特性。

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机械工程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可塑性。

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铝、铜和铁等。

- 钢:钢具有强度高、硬度大的特点,同时具有较好的塑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结构件。

- 铝:铝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适用于制造轻型结构和航空航天器件。

- 铜: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导线等领域。

- 铁:铁是常见的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塑性。

2. 塑料材料塑料是一种具有可塑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们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聚乙烯(PE):聚乙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化学性,常用于制造管道、储罐和塑料零件等。

- 聚丙烯(PP):聚丙烯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高韧性的材料,常用于汽车零部件和容器等领域。

- 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塑料材料,它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和电绝缘性能,常用于制造管道、电线等。

- 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具有低成本、良好的耐冲击性和绝缘性能,在包装和电子器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纤维材料纤维材料是由纤维形状的颗粒组成的材料,常用于机械工程领域的结构件和强度要求较高的零件。

- 碳纤维:碳纤维具有极高的强度和刚度,同时重量很轻,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体育器材等领域。

- 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具有优异的强度、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在船舶、风力发电和建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 聚酰胺纤维(ARAMID):聚酰胺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热性,广泛用于防弹材料、绳索和高温隔热材料等。

4.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一类脆性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耐高温和绝缘性能。

在机械工程中,陶瓷材料主要用于制造轴承、绝缘体和切削工具等。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失效------零件若失去设计要求的效能即为失效。

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形状或尺寸的变化叫变形。

弹性------是指材料弹性变形的大小。

弹性塑性变形------外力去除后能够恢复的变形叫弹性变形,不能够恢复的叫塑性形变。

弹性模量E---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性能指标。

主要取决于材料中原子本性和原子间结合力。

熔点越高E越高。

反映原子间结合力强弱,跟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刚度------零件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形变的能力。

强度------材料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是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形变的应力。

屈服强度δs----是材料开始产生最大均匀塑性形变的应力。

抗拉强度δb塑性-是指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断后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

硬度------是表征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

韧性------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它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

韧性好,发生脆性断裂的倾向小。

冲击韧性A---是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k裂功的能力。

断裂韧性K------是指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

Ic应力腐蚀------是指材料在拉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联合作用下所产生的低应力脆性断裂现象。

蠕变------材料在长时间的恒温,恒应力作用下缓慢的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称为蠕变。

由于这种变形而引起的断裂称蠕变断裂。

(碳钢在300—350℃)蠕变极限-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材料对塑性变形的抗力指标。

持久强度------材料在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抵抗断裂的能力。

过冷现象----液体温度达到T0时并不能结晶,必须到T以下的某一温度Tn时才开始结晶,称为实际结晶温度。

在实际结晶过称中总是低于T,这种现象称为过冷现象。

过冷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ΔT== T0——Tn称为过冷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材料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失效------零件若失去设计要求的效能即为失效。

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形状或尺寸的变化叫变形。

弹性------是指材料弹性变形的大小。

弹性塑性变形------外力去除后能够恢复的变形叫弹性变形,不能够恢复的叫塑性形变。

弹性模量E---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性能指标。

主要取决于材料中原子本性和原子间结合力。

熔点越高E越高。

反映原子间结合力强弱,跟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刚度------零件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形变的能力。

强度------材料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屈服强度δs------是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形变的应力。

抗拉强度δb----是材料开始产生最大均匀塑性形变的应力。

塑性-是指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断后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

硬度------是表征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

韧性------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它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

韧性好,发生脆性断裂的倾向小。

冲击韧性A k---是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断裂韧性K Ic------是指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

应力腐蚀------是指材料在拉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联合作用下所产生的低应力脆性断裂现象。

蠕变------材料在长时间的恒温,恒应力作用下缓慢的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称为蠕变。

由于这种变形而引起的断裂称蠕变断裂。

(碳钢在300—350℃)蠕变极限-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材料对塑性变形的抗力指标。

持久强度------材料在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抵抗断裂的能力。

过冷现象----液体温度达到T0时并不能结晶,必须到T0以下的某一温度T n时才开始结晶,称为实际结晶温度。

在实际结晶过称中总是低于T0,这种现象称为过冷现象。

过冷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ΔT== T0——T n称为过冷度。

过烧---------钢材在奥氏体单项区温度范围内锻造或轧制,温度过高钢材氧化严重或发生奥氏体晶界熔化称过烧。

一般控制在固相线以下100---200度,过高晶粒粗大,过低塑性差,导致产生裂纹。

自由能----物质能够对外做功的能量。

自然界的一切自发转变过程总是从其能量较高的状态倾向能量较低的状态,同一物质的液体和固体,由于状态不同就有不同的自由能。

固体与液体间的自由能差为结晶驱动力。

结晶------物质从液体转变为晶体的过程为结晶。

欲使液体结晶就必须有一定得过冷度,以提供结晶驱动力,冷却速度大,过冷度大,过冷度大,自由能大,自由能大,结晶驱动力大,结晶倾向大,晶核多。

单晶体-----一块晶体只有一个晶核长成,只有一个晶粒,称之为单晶体。

如:单晶硅。

实际使用中的金属材料通常为多晶体。

晶体结构----晶体中原子在空间的具体排列就成为晶体结构。

常见的有三种: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立方。

各项异性---不同晶面上和晶向上的原子排列情况不同,故在不同方向上的性能不同。

(单晶体)(多晶体-织构)晶体缺陷-----在实际晶体中会出现许多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称之为晶体缺陷。

细晶强化-----材料的晶粒越细,晶界越多,强度越高。

通过细化晶粒而使材料强度提高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同素异构-----同一种元素在固态下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晶体结构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工业纯铁-----含有少量杂质的纯铁称为工业纯铁。

室温下为α-Fe,具有体立方结构,强度低,塑性,韧性很好。

铁和碳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形成固溶体,化合物。

固溶体------就是固体溶液,它是溶质原子溶入溶剂中形成的晶体,保持着溶剂元素的晶体结构。

化合物----它的特点就是晶体结构和性能都不同于其组成元素铁素体-----人们把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用α或F表示具有体心立方结构。

(max0.0218%)奥氏体------人们把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用γ或A表示具有面心立方结构。

(max2.11%)固溶强化-----通过融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固体溶液)而使材料的强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渗碳体-----碳和铁形成的化合物,特点:晶体结构和性能都不同与其组成元素,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熔点高,硬而脆。

Fe3C熔点1227℃。

能轻易划破玻璃。

如果他在铁碳合金中以网状或粗大片状或作为基体出现时,将导致材料的脆性增加,如果以球状或细小片状出现时,将起强化作用。

相------指系统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化学成分,同一结构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组织组成物-----构成显微组织的独立成分,它可以是单项,也可以是两项混合物或三项混合物。

(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组织组成物的类型,数量,大小,形态,分布状况不同,就构成不同的显微组织。

分析材料的显微组织必须考虑两方面的情况:一是该组织组成物的类型如F;P等;二是组成物的数量(多或少),大小(粗或细),形状(片,球,网,针等)和分布(均匀或沿晶界,相界等)相图-----表示合金在缓慢冷却的平衡状态下相或组织与温度,成分间关系的图形,又称平衡图或状态图。

匀晶转变----在共存的两项区直接从液相中结晶出固溶体即:L→α这种转变称为匀晶转变。

显微偏析-----先结晶和后结晶的固溶体的化学成分不同,这种固溶体成分的微观不均匀现象称为显微偏析。

杠杆定律------在固液两相共存时,随着温度变化,液相和固相的成分分别沿着液相线和固相线变化。

如何知道两个相的相对质量的计算方法。

与力学中的杠杆定律相似。

它只适用于两相区。

(分子相反法则)包晶转变------在恒温下(1495℃),有一定成分的液相和一定成分的固相相互作用生成一个一定成分的新固相的转变。

(L+α→β)。

共晶转变-----在恒温下(1148℃),有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转变成两种一定成分的固相的转变。

(L→α+β)。

(晶粒细化,温度最低,流动性好,铸造,保险丝共晶合金)莱氏体Ld。

共析转变------在恒温下(727℃),有一定成分的固相同时转变成两种一定成分的新固相的转变。

(α→β1+β2)。

(晶粒更细化,易过冷,形核率大,产生内应力)珠光体P。

铁碳合金按碳的质量分数和室温下平衡组织可分为三类:A 工业纯铁(ωc<0.0218%) F, FeCⅢB 钢(ωc为 0.0218%~2.11%)亚共析刚(ωc<0.77%) F P共析钢(ωc=0.77%) P过共析钢(ωc>0.77%) P FeCⅡC 白口铸铁(ωc为2.11%~6.69%)亚共晶白口铸铁(ωc<4.3%) P FeCⅡLd共晶白口铸铁(ωc=4.3%) Ld过共晶白口铸铁(ωc>4.3%) Ld FeCⅠ低碳钢:(ωc为0.10%~0.25%)容器建筑结构中碳钢:(ωc为0.25%~0.60%)轴类高碳钢:(ωc为0.60%~1.30%)工具热脆-------当钢材在1000----2000℃锻造或轧制时,FeS 和γFe的共晶体会融化,使钢材变脆,沿奥氏体晶界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

S的作用。

冷脆--------P元素固熔于F中,有强化作用,但它剧烈的降低了钢的塑性和韧性,特别是低温韧性,是刚在低温下变脆,这种现象叫冷脆。

P可以增强钢在大气中的抗腐蚀性,添加少量稀土,钛等元素,可以抑制冷脆。

氢脆---------H在钢中的含量达到0.5----3mL/100g会导致钢的塑性,韧性显着下降导致零件在使用中突然断裂的现象。

镇静钢------钢液在浇筑前用锰铁,硅铁,铝进行充分脱氧,注入锭摸后钢液不发生碳,氧反应处于镇静状态。

沸腾钢------钢液在冶炼的后期加入少量的锰铁进行轻度脱氧,钢液氧含量高,注入锭摸后发生碳氧反应,析出CO大量气体,引起钢液沸腾。

区域偏析------钢锭先结晶部位和后结晶部位化学成分不同,性能不一样的现象。

形变强化------人们把金属材料经冷塑性变形后,随变形度增加,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降低的现象。

(加工强化)如:冷拔丝。

回复--------工件在经冷加工变形后,在加热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基本保持加工硬化效果。

这个阶段称回复,工业称去应力退火。

再结晶------工件在经冷加工变形后,当温度继续升高,原子活动能力增大,破碎的晶粒,拉长的晶粒变成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粒内应力完全消除,加工硬化消除,这个阶段称为再结晶,或再结晶退火。

工业纯铁在800度时已经完全再结晶。

钢的再结晶退火一般选用600---700℃,这样既保证完全再结晶又不止使晶粒粗化。

晶粒长大----再结晶结束后,如果温度继续升高或演唱加热时间,便会出现大晶粒吞并小晶粒的现象,这一阶段叫晶粒长大。

热加工,冷加工-------再结晶温度是冷加工和热加工的分界线,高于它为热加工反之为冷加工。

500℃钢:锡,铅,常温加工。

高级优质碳素钢:ωs<0.020%, ωp<0.030%(压力容器)实际晶粒度------在具体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大小称为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

本质晶粒度------只表示钢在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大小。

过冷奥氏体------通常将在临界点(A1 A3 A cm)以下尚为发生转变的不稳定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

奥氏体等温转变相图孕育期-------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开始时所需时间长短为孕育期。

珠光体-------铁素体跟渗碳体所形成的相间片状组织。

(P,S,T)贝氏体------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B上B下)马氏体M------碳在铁素体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体心正立方结构,其硬度高,强度高必须进行回火后才能使用。

临界冷却速度------V临,(V C V K)由奥氏体直接转变为马氏体的最小冷却速度。

P95钢的淬透性------刚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称为钢的淬透性。

除钴以外,其它元素都能挺高钢的淬透性。

除钴以外,所有的合金元素融入奥氏体后都能使奥氏体等温转变图右移,除钴和铝外,其他元素融入奥氏体后都使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Ms和Mf点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