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划矿区划分及开拓方式
矿床开拓方法分类依据

矿床开拓方法分类依据矿床开拓是指对地下矿藏进行勘探、开采、加工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
矿床开拓方法的分类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按照矿床类型分类1.金属矿床开拓方法金属矿床开拓方法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适用于矿床埋藏浅,矿体规模大,矿石品位高的金属矿床。
地下开采适用于矿床埋藏深,矿体规模小,矿石品位低的金属矿床。
2.非金属矿床开拓方法非金属矿床开拓方法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适用于矿床埋藏浅,矿体规模大,矿石品位高的非金属矿床。
地下开采适用于矿床埋藏深,矿体规模小,矿石品位低的非金属矿床。
二、按照开采方式分类1.露天开采露天开采是指在地表直接开采矿石的方法。
它适用于矿床埋藏浅,矿体规模大,矿石品位高的矿床。
露天开采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但对环境污染较大。
2.地下开采地下开采是指在地下开采矿石的方法。
它适用于矿床埋藏深,矿体规模小,矿石品位低的矿床。
地下开采的优点是对环境污染小,但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三、按照采矿方法分类1.传统采矿方法传统采矿方法主要包括手工采矿、爆破采矿、机械采矿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矿床规模小,矿石品位低的矿床。
传统采矿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但生产效率低,安全性差。
2.现代采矿方法现代采矿方法主要包括矿山自动化、矿山智能化、矿山信息化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矿床规模大,矿石品位高的矿床。
现代采矿方法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但成本高。
四、按照采矿技术分类1.机械化采矿技术机械化采矿技术主要包括矿山机械化、矿山自动化、矿山智能化等。
这些技术适用于矿床规模大,矿石品位高的矿床。
机械化采矿技术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但成本高。
2.化学采矿技术化学采矿技术主要包括浸出法、氧化还原法、溶解法等。
这些技术适用于矿石品位低,难以采用传统采矿方法的矿床。
化学采矿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但对环境污染较大。
矿床开拓方法的分类依据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依据适用于不同的矿床类型和开采条件。
井田开拓方式

平硐开拓
在山岭和丘陵地区, 在山岭和丘陵地区,往往在矿井地面工业 场地标高以上埋藏有相当储量的煤炭。 场地标高以上埋藏有相当储量的煤炭。开 采这部分煤炭最简单、 采这部分煤炭最简单、经济的开拓方式就 是平硐开拓。 是平硐开拓。 平硐开拓, 平硐开拓,就是从地表开掘水平巷道进入 山体或丘陵内的煤层。一般地, 山体或丘陵内的煤层。一般地,以一条主 平硐担负运煤、运料、出矸、行人、排水、 平硐担负运煤、运料、出矸、行人、排水、 进风和敷设管线等任务。 进风和敷设管线等任务。在井田上部回风 水平开回风平硐或回风井担负回风任务。 水平开回风平硐或回风井担负回风任务。
(a)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 (c)立井多水平上山式 (b)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式 (d)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混合式
主井; 副井; 井底车场; 主要石门; 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石门;5-开采水平运输大巷
(四)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 (1)分煤层大巷,即在每个煤层设大巷; 分煤层大巷,即在每个煤层设大巷; (2)集中大巷,在煤层群集中设置大巷,通过 集中大巷,在煤层群集中设置大巷, 采区石门与各煤层联系; 采区石门与各煤层联系; (3)分组集中大巷,即对煤层群分组,分组设集 分组集中大巷,即对煤层群分组, 中大巷。 中大巷。
缺点: 缺点:
(1)在自然条件相同时,斜井井筒长,围岩不 在自然条件相同时,斜井井筒长, 稳定时,斜井井筒维护费用高; 稳定时,斜井井筒维护费用高; (2)采用绞车提升时,提升速度低,能力小, 采用绞车提升时,提升速度低,能力小, 动力消耗大; 动力消耗大; (3)当井田斜长较大时,提升系统复杂; 当井田斜长较大时,提升系统复杂; (4)斜井的通风风路长,通风阻力大。 斜井的通风风路长,通风阻力大。
矿床开拓办法分类与开拓巷道评述

适用条件; (1) 矿体范围大,厚度小,下盘岩石不稳固, 矿石稳固,矿石价值不高; (2) 矿井急需短期投产,争取早日见矿,并 需作补充勘探。
二·下盘斜井开拓法 斜井布置在矿脉的下盘开拓法。如图2-6。
Top soil
ore Inclined shaft
优点:不需要留保安矿柱,井筒平直, 维护条件好。 缺点:需要掘进石门,不作探矿。掘 进斜井不能出矿。
surface
Ore body
Level 120 Level 60 Level 0 Level -60
shaft
第二节 开拓方法分类
单一开拓方法 用一种主要开拓巷道开拓地下矿床。
联合开拓方法 矿床上部用一种主要开拓巷道,而其下部用另一种 主要开拓巷道;或用两种主要开拓巷道组合起来开 拓一个或几个矿体。
ore
Ventilation shaft
Haulage drift
Ground ,平硐在矿体内。
第四节 斜井开拓法 inclined shaft
基本条件:倾斜或缓倾斜矿体(150 ~ 450), 矿体赋存 在地平面以下,矿体埋藏不深的中小型矿山,地表无过 厚的表土层,可采用斜井开拓。
上盘竖井开拓剖面图
ore
Haulage drift
shaft
这种开拓方法与下盘竖井开拓法比较,存在严重缺点。 在下列条件使用:
(1)根据地面地形条件,矿体下盘时高山,而上盘地形 平坦,采用上盘竖井,井筒的长度较小。
(2)根据矿区地面地形条件及矿区内部和外部的运输联 系,选厂和尾矿库只宜布置在矿体上盘方向。
(1)垂直矿体走向的上盘平硐开拓 (2)垂直矿体走向的下盘平硐开拓 (3)沿矿体走向的侧翼平硐开拓
一·垂直矿体走向下盘平硐开拓法 当矿脉和山坡的倾斜方向相反时,则由下盘掘进平硐穿 过矿脉开拓矿床,这种开拓方法叫做下盘平硐开拓法。
矿床开拓及采矿方法

狮子山铜矿开拓方法及采矿方法一、开拓方法1、开采地下金属矿床时,必须先从地表掘进一系列井巷到达矿体,以建立地表与矿体之间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人行、材料、通风、提升、运输、供水、排水、供电、供风、充填等系统,这些工程的综合就称之为矿床开拓。
总共分为单一开拓法(平硐开拓、竖井开拓、斜井开拓、斜坡道开拓)以及联合开拓法(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开拓)。
狮子山矿是采用平硐、盲竖井以及斜井联合开拓法。
2、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狮子山铜矿体属于一个盘区三个矿块,一期工程设计井田开采面积为12400m2,二期主控工程深度在1335.0 水平(八中断至十三中段),垂直深度250 米,走向长度400米左右,矿石量3974300吨,地质品位0.905%,金属量35891 吨。
三期主控工程深度在1237 米水平(十三中断至十五中段),垂深度100 米,走向长度500 米左右,矿石量1321985吨,地质品位0.82% ,金属量10867.7 吨。
四期正在做初步设计预科研。
3、开拓顺序一般按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中段采用环形运输,分别在矿体上、下盘开掘沿脉巷道,中间以穿脉贯通。
根据矿体埋藏情况选用的采矿方法和充分利用原有勘探坑道,阶段高度一期工程为50〜69米二、三期工程为50 米。
中断高度选择依据:根据地质、技术、经济等因素。
基本地质情况:矿体厚度平均为21米,走向N5O0〜60°E,倾角700~820,倾向南东,平均走向长360米,垂深670—850 米。
矿岩硬度f=4〜8,中等稳固。
技术因素:尽量降低开拓工程总量和费用,有利于生产和集中管理。
4、矿山开拓方法(1 )根据矿体埋藏情况及矿区地形条件,狮子山铜矿一期工程设计标高为1585米以上(八中断以上),采用平硐—溜井加辅助盲竖井联合开拓,竖井提升废石、主溜井下放矿石至八中断,最后在八中断装矿经主平隆运输至坑外起点站。
一期主溜井在各中段建立分支溜井,下放至主溜井。
矿山生产矿量的划分和计算边界确定标准

矿山生产矿量的划分和计算边界确定标准1.开拓矿量的划分和计算:1)开拓矿量:凡是按设计规定的开拓系统均已施工完毕;完成C级或C级以上储量的生产勘探;构成了完善的干线运输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能进行放矿运输和提升矿石;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采准工程的施工。
在此开拓系统以上的平衡表内的工业矿量,列为开拓矿量。
2)开拓矿量的边界:开拓水平以上可推算一个中段高度的工业矿量;对超过一个中段高度又不能再另行开拓中段时的工业矿量也可列为开拓矿量;对于开拓中段以下的下垂半截矿体不超过一个中段高度,又不另开一个中段,拟采用下向采矿方法回采的工业矿量,可列为开拓矿量。
凡为保护地表河流、水体、建筑物、运输线以及地下重要工程,如竖井、斜井、溜矿井等所列的永久性矿柱的矿量,在保护期间不能列为开拓矿量,只有废除其保护作用,允许回采时方可列为开拓矿量。
2.采准矿量的划分和计算:1)采准矿量:在矿体开拓范围内,是开拓矿量的一部分;已完成相应网度的生产探矿,求得可靠程度较高的地质储量(通常为C级以上储量);已划分为可采矿块;按采矿设计规定的各项采准工程已经施工完毕;符合开采顺序的矿量,列为采准矿量。
2)采准矿量的边界:在回采顺序内采矿矿块已经划定,在矿块内如设计规定的顶底柱,矿壁不和矿房同时回采时,则采准矿量的边界边即为矿房的边界。
如同时回采时,则设计要采的矿块边界为采准矿量的边界,各类矿柱矿量只有在完成矿柱回采设计新规定的采准工程后,方可为采准矿量的边界。
3.备采矿量的划分和计算:1)备采矿量:在矿量准备回采范围内,是采准矿量的一部分,是经过采准工程结束后进行二次圈定的地质储量,可靠程度更高;完成了一切采准切割工作(回采设计的切割巷道、一切割层的切采、漏斗、人行通道、电耙硐室、安全出口等);并完成采矿准备工作的块段,立即能进行回采的矿量,列为备采矿量。
2)备采矿量的边界:作好采矿准备的矿房边界;作为采矿准备的矿柱边界;对已采矿矿块中途变更采矿方法;只有按新设计的采帮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将相应范围划分为备采矿量的边界;对开采矿块中途因地质、安全等情况变化,则需要完成相应补充探矿和补救措施后,才能划分备采矿量的边界。
描述本矿井各采区、水平布置方式及延伸计划

描述本矿井各采区、水平布置方式及延伸计划本矿井分为三个采区,分别为采区1、采区2和采区3。
采区1位于矿井的北部,采区2位于矿井的中部,采区3位于矿井的南部。
采区1的水平布置方式为平行布置,即水平巷道与采煤工作面平行进行,形成多个水平巷道与工作面组合。
采区1的延伸计划是在原有的水平巷道基础上继续延伸,开拓新的工作面,以增加煤炭产量。
采区2的水平布置方式为交错布置,即水平巷道与采煤工作面呈交叉状进行布置,形成水平巷道与工作面的垂直交叉。
这种布置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煤炭开采,提高采煤效率。
采区2的延伸计划是在原有水平巷道的基础上继续延伸,同时在交错点开拓新的工作面。
采区3的水平布置方式为扇形布置,即水平巷道与采煤工作面呈扇形进行布置。
采区3的延伸计划是在原有水平巷道的基础上继续延伸,扩大扇形布置的范围,以增加采煤面积和提高煤炭产量。
整个矿井的延伸计划是在各个采区的基础上,继续延伸水平巷道,开辟新的工作面,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
同时,还计划进行垂直布置,即在已有采区的基础上开凿新的垂直巷道,与水平巷道交叉,形成新的采煤工作面,以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
矿井开拓巷道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矿井开拓巷道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在一定的井田地质、开采技术条件下,矿井开拓巷道可有多种布置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通称为开拓方式。
合理的开拓方式,一般要在技术可行的多种开拓方式中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一、井田开拓方式分类井田开拓方式种类很多,一般可按下列特征分类。
:(一)按井筒(硐)形式按井筒(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二)按开采水平数目按开采水平数目可分为:单水平开拓(井田内只设 1 个开采水平);多水平开拓(井田内设2 个及2 个以上开采水平)(三)按开采准备方式按开采准备方式可分为上山式、上下山式及混合式。
(1)上山式开采开采水平只开采上山阶段,阶段内一般采用采区式准备。
(2)上下山式开采开采水平分别开采上山阶段及下山阶段,阶段内采用采区式准备或带区式准备;近水平煤层,开采水平分别开采井田上山部分及下山部分,采用盘区式或带区式准备。
(3 )上山及上下山混合式开采上述方式的结合应用(四) 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1) 分煤层大巷,即在每个煤层设大巷;(2) 集中大巷,在煤层群集中设置大巷,通过采区石门与 各煤层联系;(3) 分组集中大巷,即对煤层群分组,分组中设集中大巷 根据我国常用的开拓方式,其分类可见图 3—14所示因此,立井开拓方式可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立井多水 平上、下山式;立井多水平上山式;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及上、 下山相结合的方式。
如图 3—15所示。
图3 —15立井开拓方式图了一14开拓方式分冀.(a)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b)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式;(c)立井多水平上山式;(d)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式混合式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石门;5—开采水平运输大巷二、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井田开拓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一定的矿山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下,根据矿区总体设计的原则规定,正确解决下列问题:(1)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及其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场地的位置。
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
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是一项重要的规划工作,旨在将中国广大的矿产资源进
行科学合理地划分,为国家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指导和支持。
根据地质条件、矿产类型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通常由
政府部门和专业地质机构共同制定。
这一方案的制定需要依靠大量的地质勘探和钻探工作,分析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品位等因素,以及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中国成矿区带的划分通常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基于地质条件,考虑矿床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确定各个成矿区带的范围。
地质因素包括岩性、构造特征、矿化类型等,这些因素对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储存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需综合考虑矿产类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对经
济发展的贡献与发展潜力各异,因此需要将其与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合理划分成矿区带。
同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确
定成矿区带时,必须考虑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安排矿区的开发规模和方式,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是基于地质条件、矿产类型和区域经济发展
的考虑,旨在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一方案的制定需要科学的勘探和研究成果的支持,以确保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同时,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与支持,以推动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规划矿区井田划分及开拓方式的说明1、福安公司(鸡东煤矿)位于矿区中部,鸡东县南,西以F49断层为界与鸡西分公司张新矿相邻;东到F2断层与鸡西分公司荣华立井相邻;北自平阳-麻山断层;南至10号煤层-600m标高投影线。
井田走向长5km,倾斜宽3.4km,面积约17.0km2。
井田构造形态为一走向近东西向南倾斜的复式褶皱,并伴随一组轴向断层。
井田内主要开采对象为城子河组煤层,其次为穆棱组煤层。
含可采煤层10层,其中穆棱组有10-5、10-1号煤层,城子河组有7、7下、6D、6C、6B、3、1、6D下号煤层。
煤种属低硫、低磷、中灰、中-高发热量的长焰煤、弱粘煤、气煤。
属高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性,无煤层自燃现象。
按照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的计算方法,2002年末矿井地质储量为111.9061Mt。
至2006年末尚有地质储量109.5Mt,可采储量63.91Mt。
矿井原有系统采用斜井开拓方式。
主井倾角16°,采用带式输送机提升。
西翼辅助提升井倾角27°,提升容器采用1吨固定式矿车串车。
划分三个水平,一水平高程--200m,二水平高程--500m,三水平高程--800m。
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系统,主井、1号副井、2号副井入风,中央风井、东风井回风。
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
改扩建工程主要内容有: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由90万t/a扩大到150万t/a,服务年限32.8年。
2)主井提升采用1000mm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担负煤炭提升及运送人员任务。
3)将原西翼辅助提升井改造为1号副(辅助提升)井,采用1吨固定式矿车串车提升,利用原有JK-2.5/20型提升机,担负西翼设备、材料的提升任务。
2号副(辅助提升)井选用JK-2.5/20型提升机,担负东翼设备、材料的提升任务。
4)采区数由2个增加到4个;布置2个高档普采工作面,4个炮采工作面。
5)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1号副(辅助提升)井、2号副井及主井入风,中央风井、东风井回风。
采用原有ZK60-№24通风机,电机功率增加降到630kW。
6)设地面瓦斯抽采系统。
7)增设洗煤厂。
2、北方制钢有限公司新城煤矿位于矿区中北部,东以F48断层为界与鸡西分公司城子河矿相邻;西到F31断层与鸡西分公司新发矿相邻;北自煤层露头;南至-900m 标高。
井田走向长4.5km,倾斜宽约4km,面积约18.0km2。
井田构造形态为一走向东西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10-30°。
并伴随网格状断裂,其中落差100m以上的断层有4条,落差10-80m的9条。
井田内主要开采对象为城子河组煤层。
含可采煤层8层,其中3、4、24、36A号煤层全井可采。
煤种属低硫、特低磷、中-富灰、较高发热量的炼焦用煤。
属高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性,无煤层自燃现象。
据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黑国土资储备字[2004]150号《关于<黑龙江省鸡西市新城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确认截至2004年3月底煤炭资源/储量为33.8552Mt。
至2006年末尚有地质储量33.67Mt,可采储量17.15Mt。
矿井原有系统采用斜井开拓方式。
主井倾角25°,提升容器采用箕斗。
副井倾角25°,提升容器采用1吨固定式矿车串车。
划分两个水平,一水平高程--250m,二水平高程--600m,二水平以下采用暗斜井开拓。
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
改扩建工程主要内容有: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由30万t/a扩大到90万t/a,服务年限14.7年。
2)主井提升容器9吨箕斗改为10吨箕斗,提升机电机640kW改为1000kW,轨道更换为38kg/m。
3)将原新风井改造为二号辅助提升(副)井,作为人车提升井。
4)布置2个高档普采工作面,2个炮采工作面。
5)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辅助提升(副)井及主(箕斗)井入风,人车井及风井回风。
3、鸡西市新曙光煤电厂煤矿鸡西市新曙光煤电厂煤矿已于2005年12月由沈阳煤业集团先租后买,现属沈阳煤业集团盛隆公司。
该井田位于矿区西南部,行政隶属于梨树区管辖,井田西以F2断层为界,东以F4断层为界,北部境界为煤层露头,南至F5断层。
井田面积15.17km2,坐标为1954北京六度带坐标系统(详见下表)矿界拐点坐标表2009年12月7日,新办理了2#煤层扩储,新采矿许可证面积为72.2186km2,坐标系统为1954北京三度带坐标系统。
2下#、5#二个煤层矿区范围拐点坐标标高:从350米至-350米新扩储的2#煤层矿区范围拐点坐标标高:从350米至-950米2011年7月1日办理了延续,坐标也变更为1980西安三度带坐标系统,采矿许可证面积71.796km2。
2下#、5#矿界拐点坐标表(1980西安)2#矿界拐点坐标表(1980西安)井田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向南倾斜、走向自西部北东向转至东部北东东向的单斜构造,浅部倾角60-80°,深部10°左右。
并伴随有北西、北东向两组断层。
井田内主要开采对象为穆棱组煤层。
含可采煤层为2下、5号煤层。
至2006年末尚有地质资源储量8.90Mt。
煤种属低硫、中磷、中-富灰、较高发热量的气肥煤—号和肥气煤二号。
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尘有爆炸性,煤层属Ⅱ级自燃。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
主井倾角21--25°,采用JK-2.5单滚筒提升机。
副井倾角21--25°,采用JK-2.5/20单滚筒提升机。
划分两个水平,一水平己采完报废,二水平高程--240m。
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主井、副井、一区入风井三条进风井筒、风井回风。
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截止2012年末剩余资源储量6743.22万吨。
改扩建工程主要内容有: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由21万t/a扩大到90万t/a,服务年限30年。
2)由原来的串车运输变更为皮带和蓄电池电机车牵引1吨固定箱式矿车运输3)由原来的高档普采变更为综合机械化采煤。
4)由原来的串车提升变更为皮带、串车提升,布置1个综合机械化工作面高。
5)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主井、副井、一区入风井进风,风井回风。
6)设地面瓦斯抽采系统。
7)增设洗煤厂。
4、黑龙江省碱场煤矿六井黑龙江省碱厂煤矿六井已于2005年12月沈阳煤业集团先租后买,现属盛隆公司。
该井田位于矿区西部,鸡西市新曙光煤电厂煤矿西南5km。
行政隶属于穆棱市八面通镇管辖,井田西以F13断层为界,东以F10断层为界,北部境界为煤层露头,南至-500m水平标高。
井田走向长2.5 km,倾斜宽1.9 km。
井区面积为 4.5207Km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矿许可证号:C2300002010041120066689,开采1#、3#煤层,坐标系统为1954六度带坐标系统,矿井范围由6个拐点连线圈闭,开采深度由290m至-500m 标高,拐点坐标如下:2011年4月办理了采矿权延续,坐标系统也变更为1980西安三度带坐标系统,矿区面积4.5205Km2。
1#、3#煤层拐点坐标如下(1980西安)至2006年末尚有地质储量6.48Mt,可采储量4.43Mt。
属高瓦斯矿井。
煤尘有爆炸危险。
六井机械化改造情况我矿原采煤工艺为炮采,2012年初该矿申请对采煤工作面进行机械化改造,并聘请了黑龙江省煤矿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沈阳煤业(集团)鸡西盛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碱场煤矿六井机械化改造方案》,牡丹江煤炭局于2012年3月以牡煤安发〔2012〕22号文件对该方案进行了批复;经过几个月的建设、装备,目前我、矿机械化改造工程已完工,牡丹江煤炭局于2012年5月以牡煤安发〔2012〕37号文件对该矿机械化改造联合试运转方案进行了批复,试运转时间为2012年5月31日至2012年6月30日,试运转结束后,我矿根据试运转情况编制了机械化改造联合试运转报告,各生产系统运转正常;牡丹江煤炭局于2012年7月2日组织相关人员对该矿机械化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和二级质量标准化进行了现场验收,并以牡煤安发〔2012〕46号文件对该矿机械化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出具了竣工验收意见,以牡煤安呈〔2012〕29号文件报请省局对该矿进行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
8月16日省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及牡丹江煤炭局来我矿进行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验收,验收合格,并办理了新版煤炭生产许可证。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服务年限22.7年。
5、立新煤矿延东公司六井位于鸡西煤田南部含煤条带中部,行政区隶属于鸡西市鸡冠区,井田北以煤层露头为界,东以F40、F42断层为界,西以F1断层为界,南部(深部)以-100m水平划界。
走向长约7.5km,倾斜宽约2.0km,面积15.0km2。
具体井田范围由12个拐点坐标圈定。
矿井为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现有高档普采工作面1个、炮采工作面1个,掘进组4个,2005年生产原煤31万t。
6、立新煤矿新一井位于鸡西煤田南部含煤条带中部,行政区隶属于鸡西市鸡冠区,井田南起煤层露头为界,北到上2煤层-200m标高地面投影线划界,东自F2断层,西至F3断层。
井田东西长约3.0km,南北宽约0.8km,面积2.4km2。
具体井田范围由14个拐点坐标圈定。
据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黑国土资储备字[2004]115号《关于<黑龙江省鸡西市立新矿区煤炭资源/储量清理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确认截至2002底立新矿区新一井煤炭资源/储量为9.667Mt。
井田内煤层属穆棱组,含有可采煤层2层,即上2、上1号煤层。
煤种属低硫、低磷、中-富灰、较高发热量的气煤、1/3焦煤。
属高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
至2006年末剩余煤炭资源/储量为6.48Mt,可采储量4.43Mt。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服务年限18.5年。
矿井为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现有炮采工作面1个,掘进组2个,2005年生产原煤5万t。
7、立新煤矿三井位于鸡西煤田南部含煤条带中部,行政区隶属于鸡西市鸡冠区,井田西北以煤层露头为界,东南以F2逆断层为界,北以F1逆断层为界,西以F3断层为界。
走向长约1.6km,倾斜宽约1.6km,面积3.0km2。
具体井田范围由10个拐点坐标圈定。
据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黑国土资储备字[2004]115号《关于<黑龙江省鸡西市立新矿区煤炭资源/储量清理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确认截至2002底立新矿区三井煤炭资源/储量为13.4385Mt。
井田内煤层属城子河组,含有可采煤层10层,即7上、7下、6、5中、5下、4、3上、3中、3下、2号煤层。
煤种属低硫、低磷、中-富灰、较高发热量的气煤、1/3焦煤。
属高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