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时训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试卷含答案解析(2)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一单元《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试卷含答案解析(2)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一、选择题1.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A.开始从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B.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目的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英法联军B.八国联军C.法国军队D.英国军队4.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对中国“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5.恩格斯在谈到某国对中国的侵略时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这个国家是指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6.近代史上,下列城市被迫开放。

按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上海、南京、天津B.上海、天津、南京C.南京、天津、上海D.南京、上海、天津7.2019年11月13日,为迎接马首铜像重回故乡,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捐赠仪式。

“马首”将与其他六尊已经回家的兽首铜像聚首京城,在“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亮相。

近代史上导致兽首铜像流失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火烧圆明园C.火烧廊坊D.火烧颐和园8.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发生了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B.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再次洗劫圆明园9.美国人德涅特在《美国东南亚外交史》中写道:“(19世纪50年代)美国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他)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B)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2.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A)A.亚罗号事件B.虎门销烟C.太平天国运动D.领土争端3.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都城的古都。

该地在近代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通过(A)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4. 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他的主要依据是( C )A.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B.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C.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5.中国近代外国军队中首次入侵北京的(B)A.八国联军B.英法联军C.英国军队D.日本军队6.“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C )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7.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B)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8.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A.侵略国以扩大侵略权益为目的B.侵略国仍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C.侵略国继续割占中国领土D.侵略国仍强迫清政府增加赔款数额9.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

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选择题1.鸦片战争此后 ,西方列强不知足既得利益,妄图进一步翻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 年,以哪两国联军为主凶 ,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A. 英美联军B.美俄联军C.俄法联军D.英法联军3.之因此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持续,主假如由于()A. 都是为了翻开中国的大门而发动的战争B.都是因鸦片输入而惹起的C.两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D.两次战争都是为了使鸦片贸易合法化3.有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日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能够解读到的历史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B.戚继光抗倭C.英法联军械烧圆明园D.三元里抗4.以下图为圆明园 12 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

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以下哪一事件中被迫走开故乡的()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俄国割占东北国土5.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颂扬他们。

他以为,“此次远征行动干得风光而美丽,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光荣。

”可雨果却严苛地斥责了他们的行径。

“他们的行径”是()A .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国土 D. 对华畅销商品6.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时期?()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中法战争7.成语“趁火抢劫”用来比喻乘虚而入牟取私利。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霸占中国大片国土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沙俄8.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初占据中国国土和割占中国国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A. 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俄国、日本D.英国、俄国9.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列强被迫签署的不同等合约有()①《天津合约》②《南京合约》③《北京合约》④《瑷珲合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0.以下对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表达中 ,正确的选项是 ( ) ①都是西方列强为翻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国土和主权③都逼迫中国签署不同等合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 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非选择题11.阅读以下资料 ,回答以下问题。

2018-2019学年初二上册(人教部编版)历史课后练习: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2018-2019学年初二上册(人教部编版)历史课后练习: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作为近代早期的两场侵略战争,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共同点有()①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2.历史小组同学在测绘清王朝国土面积时,发现现在中国的国土面积与当时相差很多。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A.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占领香港B.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占我国沿海岛屿C.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造成的D. 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的结果【答案】D3.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相似之处是()A. 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B. 都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C. 侵略者都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D. 都有利于侵略者进行经济侵略【答案】D4.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列强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结局”,发动了()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5.圆明园大量珍贵文物流落海外开始于()A. 鸦片战争期间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答案】B6.“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与材料吻合的历史事件是()A. 虎门销烟B. 火烧圆明园C. 黄海大战D.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答案】B7. 曾经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如今却成了残垣断壁,这是()A. 英法联军的罪行B. 日军侵华的铁证C. 甲午战争的遗迹D. 沙皇俄国的罪恶【答案】A8.在10月18日放火烧圆明园之前,额尔金还在北京张贴了告示,说明了烧圆明园的原因和预定的放火时间:“任何人,无论贵贱,皆需为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18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这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预习提纲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借口:英——;法——又叫西林教案2.参与国:(主凶);俄美(帮凶)3.时间:1856-1860(在位)4.1860.10月,洗劫和焚毁;1860.10月,攻陷北京和签订《》5.结果:(1)1856《天津条约》清VS俄美英法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地点)②增开、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各口岸自由航行【可以看出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VS英法美内容:被迫承认合法化(3)1860《北京条约》清VS英法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为商埠③割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6.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鸦期间列强的罪行1.英法联军——火烧1860年2.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趁火打劫】中俄《》——割占领土最多注:1861,清政府设“总理衙门”——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注:慈禧——咸丰帝的贵妃,同治帝的生母。

笔记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2、第二次鸦片战争参与列强及时间主谋: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1)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3)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大赔款额。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一、选择题1、在1858年,一位沙皇俄国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遭到清军的阻挠,可这个渔夫却说自己是合法的,他的理由是()A.沙皇俄国武力比中国强大B.这里自古就是沙皇俄国的领土C.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D.中俄《瑷珲条约》规定此地区归沙俄2.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 B.戚继光抗倭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三元里抗英3.英法联军舰队指挥官何伯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在‘亚罗号事件’之后,联军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些过火,但并没有侵占中国的企图。

最重要的是,联军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下列各项中有力地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①英国侵占香港岛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通商口岸③逼迫中国赔偿英法军费④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④4.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B.镇压三元里起义C.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签订《南京条约》5.标志着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的事件是()A.《天津条约》的签订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C.英法联军攻陷广州D.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6.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A.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B.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7.1856年10月,一艘名为“亚罗”的商船的船员被广东水师以参与海盗活动为由扣押。

事发后,英国驻广州领事想借此机会挑起事端,便以该船曾在香港注册(确在香港注册,但扣押时已经过期)且悬挂英国国旗为由,向中方抗议。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含答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练习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其爆发的时间为()A.1856年B.1857年C.1858年D.1860年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国发动这次战争的借口是()A.“亚罗号事件”B.“马神甫事件”C.虎门销烟D.闭关锁国3.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赔款太少B.通商口岸太少C.清政府不听话D.鸦片输入受阻4.中国近代史上,列强通过下列哪一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并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D.《北京条约》5.1860年,在北京的居民有可能看到仓皇出逃的清朝皇帝()A.乾隆帝B.康熙帝C.道光帝D.咸丰帝6.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下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联军“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

材料中的“参与联军”中的横线处应该填写()A.德意B.俄奥C.英法D.美日7.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8.电影《傲蕾·一兰》歌颂了达斡尔族人民抗击沙俄侵略的英勇事迹,揭露了沙俄对我国领土的侵略行径。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吞了中国东北地区大片领土,其中包括()A.巴勒喀什池东南地区B.库页岛C.辽东半岛D.伊犁地区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在于()A.中国的资源被掠夺B.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10.阅读改错题:小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贴吧里发现了如下两篇有错误的帖子,请改正过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测评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1.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两次战争的目的相同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的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

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

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3.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间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5.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6.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尼布楚条约》7.“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句话是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B.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得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8.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了“大公鸡”。

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A.英国B.日本C.俄国D.法国9.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

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10.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11.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近代以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13.“这把火胜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单项选择
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9世纪50年代,以哪两个国家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A.英、美B.美、俄
C.俄、法D.英、法
2.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A.“亚罗号事件”B.“马神甫事件”
C.虎门销烟D.闭关锁国
3.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黄埔条约》
D.《北京条约》
4.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
A.《虎门条约》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5.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攻占北京,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D.获得大量赔款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
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俄、美两国为帮凶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7.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英国、法国
B.英国、美国
C.俄国、日本
D.英国、俄国
8.19世纪50—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下列符合以上条件的条约是()
①中俄《瑷珲条约》②中俄《改订条约》③中俄《北京条约》④中俄《辛丑条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是因为()
A.中国的资源被掠夺
B.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
C.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D.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二、组合列举
10.鸦片战争后,侵略者得寸进尺,古老的中国仍然处在劫难之中。

(1)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打开____________,扩大侵略权益。

(2)《____________》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____________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材料解析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在海外漂泊150余年终于“回家”的国宝——圆明园猴、牛、虎、猪四大兽首。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1)材料一中圆明园兽首“海外漂泊150余年”与哪一次战争有关?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发动这次战争的侵略者犯下了哪一暴行?(3分)
(2)材料二中俄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你知道具体指什么吗?(2分)
(3)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它们能够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3分)
四、活动与探究
12.1856年10月,五千年文明古国惨遭列强铁蹄的蹂躏,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镌刻着历史的丰碑。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远逝的辉煌——耻】
材料一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

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1)阅读材料一,“夏宫”是指哪里?“两个强盗”指的是谁?(3分)
【劫掠的疆土——痛】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中的图示,指出字母A、B、C三处地区各是通过什么条约被沙俄割走的。

(4分)
【历史的见证——悟】
材料三断壁残垣、荒芜废墟
(3)阅读材料二及材料三,这些沉重的历史对你有何启示?(3分)
1.D 2.A 3.B 4.B
5.C[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词语为“海盗式扩张”,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能够充分体现这一点。

6.B[解析]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将辉煌的宫殿化为灰烬,犯下了滔天罪行。

③④正确,①②错误。

7.D
8.A[解析] 本题考查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史实。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因此,①②③正确。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