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重要图片集锦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 (共15张ppt)
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 雪(节选)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 惜秦皇汉武, 一九三六年二月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政治一统
经济一统
思想文化一统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 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 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 于京师。 这则材料,说明了西汉时期政治 上存在什么问题?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汉武帝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币制大乱 经济停滞 中央收入减少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 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此材料说明了西汉初年,思想上存 在什么问题?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
儒家
用儒家思想来教化 百姓,百姓就会安 分守己,天下可以 太平。儒家思想治 国,既体现皇上的 仁慈,又教化了百 姓。
监察 制度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皇帝
(中央) 司隶校尉
监督 和检举京 师百官和 皇族的不 法行为
地 方
刺 史
全国分为“十三”州部(监察 区)
刺 刺 史 史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刺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史
监督地方官员和诸侯行为, 向中央反映情况
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 盐。 ——《汉书》 由中央统一铸 造货币 五铢钱 极大地增加了 中央收入
道家
治理国家要顺 其自然,无为 而治。百姓无 拘无束,可以 对皇帝说三道 四。
法家
制定严厉刑 法,对乱说者 治罪,看今后 谁还敢诽谤皇 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 舒)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课件共7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课件共72张PPT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 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 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以及请愿、 考试、选举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 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司法独立等。
主权在民
平等 自由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 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空想性
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第一个 比较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
案,顺应世界潮流。 进步性
三、太平天国运动
4、评价:
材料一: 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全盛
时,太平天国已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材料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
具有反封建反侵 鹰凶恶怕弓打,洋略人怕的的双红重头军任(务太平军)。”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 大的一次农民 战争; 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破坏了中国的国防安全,严重损害了中国 的主权
使东交民巷成为“国中之国”,各国 公使以武力为后盾,成为密谋侵略中 国的大本营
侵略与反抗的总结
鸦片战 争
(18401842年)
签订中英 《南京条约》
中 社国 会开逐逐始步从沦封为建半 殖民地步半封建社 会 为。 中鸦 国沦近片代战史争成的
关天培、
陈化成 爱国
袁世凯复 辟帝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 科学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1915
新文化 运动
伟大的思 想解放
1919
1921.7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4.1.1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共3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4.1.1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共37张PPT)

(1)资料一中毛玠提出了什么建议让曹操捞足了 政治资本?
(2)资料二中沮授是在哪一次战役前向袁绍劝谏? (3)沮授认为袁绍不宜“攻许”的最主要原因是 什么?
(1)“奉天子以令不臣”,与”挟天子以令诸侯” 意思相近
(2)官渡之战
(3)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有理;袁绍恃众凭强 举师南征,违义。
二、官渡之战
资料二 绍简精兵十万、骑万匹,欲以攻许……(沮) 授曰:“夫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 之骄兵。义者无敌,骄者先灭。曹操奉天子以令 天下,今举师南向,于义则违。且庙胜之策,不 在强弱。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炼,非公孙瓒坐 而受攻者也。今其晚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师,窃为 公惧之!”(《资治通鉴》卷六十三)
孙吴开发江南 造船业先进 通夷洲
五、西晋的建立和统一
1、背景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建立 266年,司马炎 3、统一 280年,灭吴
六、西晋的灭亡
1、原因
统治腐朽皇帝弱智 统治集团发生内乱 民族矛盾激化
266年~316年
2、灭亡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5课 三国鼎立
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军阀混战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5课 三国鼎立
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

十万人

乌巢
官渡之战
袁绍
曹 操 三、四万人 曹操
资料1 (毛)玠语太祖(曹操)曰:“……宜奉 天子以令不臣,修根植,蓄军资,如此霸王之业 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三国志.毛玠传》)
议一议: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
孙、刘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31张PPT)》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31张PPT)》PPT课件

东汉建立
西汉皇族后裔刘秀在绿林军配 合下,一举摧垮新莽大军,攻 破长安,新朝灭亡。25年刘秀 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
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光武中兴”
东汉的灭亡 220年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
政治
削弱封 国势力
推恩令
强化监 察制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央 司隶校尉
地方
刺史
经济
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
思想文化
措施:
州部(监察区),每部委派刺史一 人,定期巡视。
②中央:设立司隶校尉,以监督朝廷、都城 和周边地区的官员与皇族的举止。
影响:
提高了官员的行政效率,加强了皇帝的权威。
经济上
措施: 将地方的货币铸造、食盐与铁器
生产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 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作用:
极大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实现了经济上 的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
监督和 检举京师百 官以及皇族 的不法行为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 方
刺 刺 刺刺 刺刺刺刺刺刺刺刺 刺 史 史 史史 史史史史史史史史 史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①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 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②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但也体现了文化专制 的一面。
一、汉初的分封制与“七国之乱”:
西周
分封制 西汉?
秦朝
郡县制
刘邦共封了七 个异姓王和九个同 姓王,他们在王国 内可以任免官吏, 自征租赋,自铸钱 币,自集军队。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玉2498片,金线1100克)
法 家
秦亡!
道 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共26张PPT)

观察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时间轴,归纳 其换算公式:
思 考
民国 民国 民国 (民国纪年)
元年 2年 3年 民国6年
1911年 1912年1913年 1914年 1917年 (公元纪年)
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
公元年=民国年+1911
考考你
检测:八路军的臂章上的“中华民国二十
C 七年”,应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
意义: 2024/1/9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国家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否定君主专制)
人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 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 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立法权
3.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 不包括( )
A.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 B.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C.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D.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 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了三权分立
2月13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任职;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袁世 凯在北京就任中华 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胜利的果 实被袁世凯窃取
总结:为什么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 材料一:在武昌起义袁胜世利后凯,军北事方实半壁力江强山大还在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军的手中 材料二:清末,袁世袁凯被世认凯为个是人“治威世望之高能臣”,凡一切拥护清廷和反对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课件 (27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课件 (27张)

虎门销烟的办法
是林则徐经过多次
试验后发明的。在
海滩高处挖两个15
丈见方的池子,灌
上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然后将鸦片 投入池中。侵泡半
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内的销毁鸦片烟池
日后,将生石灰抛入,顷刻池水便沸腾起来。工作人员
用铁锄、木耙来回翻搅,直到把烟土化尽。退潮时开启
涵洞,销毁的鸦片随海浪被送进大海。一位美国传教士
应邀参观销烟过程后写道:“我们已反复检查了销毁烟
危害: 加重人民负担,政府财政吃紧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 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危害: 破坏关税主权
3.《南京条约》的附件:
①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 门条约》。
广州商馆
《虎门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侨民在中国犯 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 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 法律审判的特权。
土过程的每一个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中进行的细心和
忠实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我对在沟里销毁
烟土的检查,感到非常满意。”
知识拓展
为纪念 “虎门销烟”,国 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 “国际禁烟日”,1987年6月, 联合国改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想一想:今天,青少年应 如何正确对待毒品?
纽约·林则徐广场
②经济落后清政府战和不定,军事指挥 失当。
③旧式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 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
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与先进 的资本主义制度相对抗。
鸦片战争中,清朝为什么会失败?
①内在原因:清政府封建制度落后, 国力衰弱,经济技术落后,政府腐败 ②外在原因:英国是资本主义头号强 国,拥有先进的社会制度与先进的生 产力,国力强盛,军事实力雄厚 ③根本原因:衰败的封建主义无法抗 衡新兴的资本主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 (共15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 (共15张ppt)

“推恩令” 皇帝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 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 帝封他们侯,新封的候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 理。
假如这个正方形为一个诸侯王的封地
他有五个儿子,根据汉朝的推恩令,他的 封地就变成了如下图:
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雪(节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 惜秦皇汉武, 一九三六年二月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政治一统
经济一统
思想文化一统
政治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 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 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 于京师。 这则材料,说明了西汉时期政治 上存在什么问题?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汉武帝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道家
治理国家要顺 其自然,无为 而治。百姓无 拘无束,可以 对皇帝说三道 四。
法家
制定严厉刑 法,对乱说者 治罪,看今后 谁还敢诽谤皇 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 舒)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 绝其道,勿使并进。” 长安设立太学
推行儒学
地方设立官学 私人传授儒学
儒家五经(后来两千 多年传统教育的核心)
监察 制度
地 方
刺 史
刺 史
皇帝
(中央) 司隶校尉
监督 和检举京 师百官和 皇族的不 法行为
地 方
刺 史
全国分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十三”州部(监察 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1.1.3古代印度(共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1.1.3古代印度(共24张PPT)

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
C 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这段材料反映什么社会问题?
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严。
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不 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成为“种 姓制度”。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实质:
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 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P8 第2段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 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 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 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5、佛教被弘扬的时间人物 公元前3世纪 阿育王
既然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等级制度, 为什么身为统治阶级的阿育王还要宣扬和传 播佛教?
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佛教?
佛教追求“众生平等”,反映了当时人们对 等级制度的痛恨,具有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她用来世的幸福安慰今生 不幸的人们,佛教也讲忍耐顺从,迎合了当时统 治者的需要;撇开宗教意识,佛教对个人的自身 修养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达到心 灵的宁静和平和。
背景
(四)佛教的创立
阅读课本P8-9,自主学习
1、佛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 2、为什么要创立佛教? 3、佛教的教义是什么? 4、佛教在什么时候被哪个国王弘扬? 5、佛教传播路径
(四)佛教的创立 1-7
1、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随着社会的发 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 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 矛盾尖锐。
(一)古代印度的地理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图片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林则徐左宗棠
圆明园残迹
圆明园残迹
圆明园残迹
华尔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京师同文馆
谭嗣同就义
孙中山
李大钊胡适
鲁迅
大”时的毛泽东
董必武李达
大"浙江南湖游船会址
A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时的周恩来万隆会议时的周恩来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红军强度的泸定铁索桥
西安事变
卢沟桥事变
彭德怀-----百团大战
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8月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
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积极支援前线
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张謇一一实业救国家
大生纱厂
詹天佑
候德榜
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