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叶德磊版

合集下载

叶德磊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叶德磊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一、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梗概)1.GDP与GNP这两个指标的运用功能有何差异?答:GDP衡量的是一国领土范围内或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产值,而不管这些产值的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GNP衡量的是一国国民或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

由于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的数据不足,GNP较难统计,GDP则较易衡量;GDP相对于GNP来说是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衡量指标(如本国使用外资时解决的是本国就业问题)。

2.某国的企业大量缩减在国内的投资,增加在国外的投资,这对该国的GDP与GNP有何影响?答:会减少该国的GDP或者放缓该国GDP的增长速度,并增加该国的GNP。

3.阐释GDP的三种统计方法的基本理论原理。

答: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按市场价格首先计算各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中的增加值,然后再将各部门的增加值相加即为统计期内的GDP。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会被各经济主体所购买,因此,将各经济主体在该时期的购买额或支出额加总,便可得到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产值即GDP。

这便是支出法的基本原理。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GDP是由劳动、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和政府这一服务性要素共同创造出来的,因此,它会分解为各种要素的收入。

于是,将这些要素收入全部加总并进行必要的技术调整,便可得到对应的GDP。

这是收入法的基本原理。

GDP等数据。

答:略。

5.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在两部门经济中,Y=C+S,那人们在口袋中的零用钱和用于购买股票、债券的收入不是没有被计入吗?谁来解释一下?学生大头回答说,这些收入在国民收入总量中占的比例很小,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学生大眼回答说,因为储蓄被定义为总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所以购买股票、债券的收入及零用钱被归于储蓄(S)中计入进去了。

你同意谁的看法?答:大眼说得对。

6.从GDP指标的局限性出发,分析树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观的重要性。

答:正是由于GDP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国民的福利享受状况,所以不能单纯地追求GDP的增长,而要树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观,GDP的增长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内容。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课件(叶德磊编著)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四章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课件(叶德磊编著)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四章

MR=MC为利润极大化的条件适用于所有市场类 型中的所有厂商。
案例 歌星演唱会的利润最大化
2008年秋季,上海某演出公司策划一场歌星演唱会,演唱会拟定在上海万人体育 馆内举行。演唱会一旦举行,成本开支几乎是完全可以预算的:歌星及乐队的出场费、 招待费(包括餐饮、住宿、交通等开支)、场地租借费、安保费、工作人员加班费等。 演出公司估计,尽管到时市里有韩国电影周等活动,但凭所请几位歌星的影响力, 出票数有望至少达到6000张。当然,场内位置不同,票价也不同,但按平均票价计算, 出票数达到4800张便正好与演唱会的成本持平。因此,演唱会盈利是很有把握的。 刚到演出公司实习的经济系大学生陈慧玲看了演出策划书后有些困惑:每增加一 个观众的票价收入是公司的边际收益,这时的边际成本是多少呢?按照MR=MC的原则, 理想的观众人数是多少呢?陈慧玲回校向微观经济学的教师求救,教师的一番话解开 了陈慧玲的困惑。 问题: 该教师应该是怎样分析的呢?
八. 政府的价格管制 (一)边际成本定价法 P AC
P1 P2
MC N
F E MR
Q1 Q2
D
Q
(二)平均边际成本定价法 P D
PM
P2
P1
AC
MC MR
QM
Q2 Q1
Q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与产量决定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1.每个厂商的产品是不同质的,即存在产品差 别。但差 别又不是很大。 2. 厂商数量众多,它们是市场价格的影响者, 但无法相互勾结以控制市场价格。 3.厂商常有独自行事的特征。 4.行业进出比较容易。
1.卡特尔的统一价格 2.卡特尔的市场分配
案例 彩电价格联盟
2000年6月9日,康佳、TCL、海信、创维、厦华、乐华、金 星、熊猫、西湖等 9家国内彩电骨干企业的老总们云集深圳, 举行“中国彩电企业峰会”,签署“彩电价格同盟”协议,制 定彩电产品的最低售价,企图联手制止彩电价格的下滑。6月 12日,当时的国家计委价格处负责人指出,彩电价格联盟有违 《价格法》,有垄断性同盟的性质。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论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论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导论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如果各种经济资源都很充裕即不存在稀缺问题,那么就不需要经济学。

(√)
2、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和劳务。

(√)
3、实证分析主要强调“应该怎样”。

(×)
4、均衡分析就是指分析达到某种均衡状态的条件,以及怎样才能满足这些条件从而达到均衡。

均衡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意味着均衡状态是经济生活中的常态。

(×)
5、边际分析又叫增量分析,所以这种方法只分析经济变量的增量变化,不分析经济变量的减量变化。

(×)
二、简答题
1、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前提是什么?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分别回答什么问题?
3、概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4、西方经济学主要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复习思考题(含计算题)参考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复习思考题(含计算题)参考复习资料
2.一般而言,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规模经济?哪些属于范围经济?哪些既没有规模经济也没有范围经济?
(1)铁路部门将A城开往B城的客车车厢由过去的8节增至12节。
(2)铁路部门决定客运列车顺便承担部分货运业务。
(3)铁路部门将单层客运车厢改为双层车厢。
(4)将非就餐时间的餐车车厢用作茶座。
(5)冰箱生产厂家也开始生产保健饮品。
答:
(1)均衡价格提高,均衡产量增加;
(2)均衡价格不确定,均衡产量减少;
(3)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确定;
4.有人说大学学习费用的上涨并未使入学学生减少,需求规律在这里不起作用。你如何看?
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即使大学的学习费用上涨,入学学生却不见减少。这不能说明需求规律不起作用。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
作者:叶德磊
第1章
1.比较下列各组中两种产品或劳务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大小:
(1)苹果与食盐;(2)录音机与磁带;
(3)小麦与时装;(4)理发与旅游。
答:
(1)苹果的需求弹性较大,食盐的供给弹性较大;
(2)录音机的需求弹性较小,磁带的供给弹性较大;
(3)小麦的需求弹性较小,时装的供给弹性较大;
(4)理发的需求弹性较小,旅游的供给弹性较大。
2.分析供给曲线的斜率与供给弹性大小之间的关系。
答:供给弹性大的商品,其供给曲线较平坦,供给曲线的斜率较小。
3.借助于图形分析下列市场条件下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变动情况,并作简要的说明:
(1)需求增加,供给不变;(2)需求减少,供给减少;
(3)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令0.3L2+1080Βιβλιοθήκη 0(0.32)(40)=0

西方经济学第11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11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课后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总投资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所有投资,即净投资加重置投资。

一般所说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

净投资是指使资本总量发生变化的投资,即意味着原有资本存量的改变。

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设备的投资,即折旧,它是保证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

净投资是指使资本总量发生变化的投资,即意味着原有资本存量的改变。

2.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得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算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

3.自发投资指的是利率为零时将会有的投资量,自发投资与利率无关。

自发投资受到货币供给量、市场容量、社会资源状况和产出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

引致投资于自发投资相对而言,是指有经济中的内生变量引起的投资,即为适应某些现有产品或整个经济的开支的实际或预期增加而发生的投资。

4. IS曲线(IS Curve)表示的是投资等于储蓄(I = S)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或者说,IS曲线上任何一点所代表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都会使产品市场均衡。

5.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某一时点上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对货币的需求,也被称为“流动性偏好”,指人们愿意牺牲利息等收入而持有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交易需求是指由人们的交易动机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量,交易动机指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预防需求是指人们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量。

投机需求人们为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时机而持有货币,一般投机需求与利率反相关。

6. 凯恩斯指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降低了,也就是说证券的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下跌,因而会将持有的所有证券换成货币,更不会去购买证券。

这种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的情况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称“凯恩斯陷阱”。

7. LM曲线表示的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1章导论一、基本概念⒈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理论。

p4⒉宏观经济学: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的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的理论。

p4⒊规范分析: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研究如何才能符合标准。

p16⒋实证分析:指基本排除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结论。

p16⒌均衡分析:均衡主要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

p17⒍非均衡分析:非均衡是与均衡相对而言的。

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信息是不完备的,搜集信息是要花费成本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交易不可能完全是均衡的交易,非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p17⒎流量分析:指对流量总量指标的投入产出变化及对其他总量指标影响的分析。

p18⒏存量分析:指对存量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

p18二、思考题⒈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p3~4答题要点: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⒉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它不是我们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p5~6答题要点: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我们的经济理论水平,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

第三,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作为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参考依据,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西方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⒊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p13~14答题要点:⒋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包括哪些基本问题?p14~15答题要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需求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和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又称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课件叶德磊编着习题答案完整版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课件叶德磊编着习题答案完整版
(资料来源:黎诣远《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P45.)
三.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用来衡量消费者收入的变 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的变动程度。
Q Q M Q M Q EM = M M Q M Q M
(一)正常商品 其EM>0,说明商品需求与消费者 收入成正向变化. 奢侈品的EM>1。 必需品的0<EM<1 。 (二)低档商品 其EM<0,说明商品需求与消费者 收入成反向变化.
第一节
一.需求与需求函数
需求
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 一定的商品价格所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 品的数量。
需求的两个条件:(1)有购买欲望 (2)有购买能力
需求函数就是表示某一特定时期内市场 上某种商品需求量(Qd)与其价格(P)之间的 关系。 Qd = f (P)
二.需求曲线与需求规律 需求曲线:是表示和反映价格与需求量之 间的反向关系的函数曲线。
供给量变化和供给变化的图示
P
● ●
O 供给量的变化 (点的移动)
s
P
S2 S S1
Qs
O
供给的变化 (线的移动)
Qs
第三节 需求与供给的弹性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一)一般性定义 需求弹性是表示和衡量某一商品的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 对它本身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 是表示价格的变化所导致的商品需求量变 化的程度。
供给规律: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商 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三.供给量变化和供给变化 1.供给量的变化:是指除了销售价格以外, 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情况下,只是由 于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供给者愿意而且能 够供给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2.供给的变化:指在决定供给量的价格因素 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如 生产技术、要素价格等)而引起的供给者 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市场结构——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

2.完全竞争市场——也称纯粹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3.收支相抵点——价格等于最低的短期平均成本的均衡点就叫做停止营业点。

4.停止营业点——价格等于最低的平均可变成本的均衡点就叫做停止营业点。

5.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价格与愿意接受的最小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6.完全垄断市场——或者称卖者垄断,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的一种市场结构。

7.价格歧视——指完全垄断厂商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同一种产品。

8.一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根据消费者购买每单位产品愿意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来确定每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

9.二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把这种需求曲线分为不同段,根据购买量的多少来确定不同的价格:在较少的购买量范围内索取较高的价格,超额购买部分则索取较低的价格。

10.三级价格歧视——指完全垄断厂商对不同的消费者规定不同的价格,但同一消费者不论购买多少数量,价格都是相同的。

11.博弈——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

12.纳什均衡——指在给定竞争对手的策略条件下,各局中人所选择的某一最优策略的组合。

二、问答题1.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而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解答: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整个行业产品价格就由这种需求与供给决定。

但对单个厂商来说情况就不同了。

当市场价格确定之后,对单个厂商来说,这一价格就是既定的,无论它如何增加产量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1.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应该放弃中小企业的发展”。请你运用所 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判断这一观点的正确与否。
答: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中小企业组成的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 市场,而完全竞争市场具有很高的市场效率。有些行业,只适合由中小 企业来经营。再说,拥有规模经济的大企业也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来 的。
准备的基本思路(供参考): 正方:信誉较好的餐饮公司提供的午餐的质量较高,卫生状况令人
放心。信誉本来就是公司的一种显示信号。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做法就 如同奥委会为奥运会指定知名运动服装或优质饮料等一样,难道世界认 可的奥委会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吗?
反方: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压制了市场的自由竞争,难
(2)如实行平均成本定价,则: P=AC18-Q=0.05Q+6 从而:Q=120, P=12, π=0
如实行边际成本定价,则: P=MC18-Q=0.1Q+6 从而:Q=80,P=14 由于80(Q)<120(Q),所以据题意,应为平均成本定价。
第5章 1.分别运用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分析一些现实社会经济现象。
第2章 1. 富有的人对于丢失100元现金表现得无所谓,贫穷的人对于丢失 50元现金却表现得焦虑不安,请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此加以说明。 答: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00元现金对于富人的边际效用很 低,所以他不在乎。但50元现金对于穷人的边际效用很高,所以他很在 乎。 2. 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理论说明丰富多样的暑期生 活对于愉快的暑假的重要性。 答:如果暑期活动很单调、贫乏,那么少数活动带来的边际效用会 急剧递减。例如,对某一活动,如果天天玩,最后会觉得很乏味的。学 生在整个暑期的总效用不会高。根据消费者均衡理论,应该从事丰富多 彩的暑期活动,并使每一种活动的边际效用都相等,这时,学生的暑期 生活才最愉快。 3. 对于一部轿车来说,第二只轮胎与第一只轮胎相比较,……第 四只轮胎与第三只轮胎相比较,边际效用并未减少,这是否与边际效用
平、企业家的总体收入水平等。
4.略。
5. 略。
6.判断下述命题的正确与否:(1)MRP=MFC原则与MR=MC原则的基本
原理实际上是相通的。(2)MRP值与MR值、MFC值与MC值是分别பைடு நூலகம்等
的。(3)MRP可视作要素市场上单位要素变动所带来的MR,MFC则可视
作要素市场上单位要素变动所带来的MC。
答:(1)正确
提示:参考教材上的相关分析。
2.分别给出一个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的案例分析,并说明这两种均 衡的区别。
答:略。
3.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博弈?请举例说明和分析。 答:存在。如在考试前,他们之间关于猜考试题与不让猜中考试题的 博弈;上课时,老师维持课堂纪律与学生偷看手机短信的博弈;等等。
4.试分析围魏救赵、笨鸟先飞、狗急跳墙、虚张声势等成语或俗语中 所包含的博弈过程或博弈中的策略。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
作者:叶德磊
第1章
1. 比较下列各组中两种产品或劳务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大小:
(1) 苹果与食盐;
(2) 录音机与磁带;
(3) 小麦与时装;
(4) 理发与旅游。
答:
(1)苹果的需求弹性较大,食盐的供给弹性较大;
(2)录音机的需求弹性较小,磁带的供给弹性较大;
(3)小麦的需求弹性较小,时装的供给弹性较大;
2. 一般而言,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规模经济?哪些属于范围经
济?哪些既没有规模经济也没有范围经济?
(1) 铁路部门将A城开往B城的客车车厢由过去的8节增至12节。
(2) 铁路部门决定客运列车顺便承担部分货运业务。
(3) 铁路部门将单层客运车厢改为双层车厢。
(4) 将非就餐时间的餐车车厢用作茶座。
(5) 冰箱生产厂家也开始生产保健饮品。
答: (1)均衡价格提高,均衡产量增加; (2)均衡价格不确定,均衡产量减少; (3)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确定;
4. 有人说大学学习费用的上涨并未使入学学生减少,需求规律在这里 不起作用。你如何看?
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等教 育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即使大学的学习费用上涨,入学学生却 不见减少。这不能说明需求规律不起作用。
递减规律相矛盾?为什么? 答: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矛盾。因为在这里,四只轮胎是作为一
个整体(一只商品)。
4.设商品A的需求函数为:QA=200-10PA+8PB-7PC-9M。其中,PA、 PB、PC分别表示商品A、B、C的价格,M表示消费者收入。那么A是正常 商品还是低档商品?A与B及A与C是属于替代商品还是互补商品关系?
第4题: (1)SFC=190 (3)SMC=53 (5)STC=270+45Q
(2)SAVC=53 (4)SAFC=190÷1000=0.19
第5题:由于教材中(第1次印刷本)原题有误,且学生这时还未学到求极 值问题,所以现改为:
已知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L(劳动),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 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Q=-0.1L3+5L2+80L,求:
(4)理发的需求弹性较小,旅游的供给弹性较大。
2.分析供给曲线的斜率与供给弹性大小之间的关系。 答:供给弹性大的商品,其供给曲线较平坦,供给曲线的斜率较
小。
3. 借助于图形分析下列市场条件下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变动情
况,并作简要的说明:
(1) 需求增加,供给不变;
(2) 需求减少,供给减
少;
(3)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答:
(1)规模经济
(2)范围经济
(3)规模经

(4)范围经济
(5)没有规模经济也没有范围经济
3. 某人在2月1日以每股5.20元买进A股票1万股,7月1日以每股8.10 元卖出。而2月1日B股票的价格为3.80元,7月1日的价格为7.90元,请 用相关成本理论分析该人的盈亏得失状况。
答:从账面上看,该人是赢利了。但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该人是 亏损了。因为如果投资于B股票,利润率更高。
(1)劳动人数为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2)厂商雇用劳动力人数的合理范围。
解:(1)APL=-0.1L2+5L+80 =-0.1×102+5×10+80 =120
MPL= -0.3L2+10L+80 =-0.3×102+10×10+80 =150
(2)企业应在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正的生产阶段组织 生产才是合理的,即满足<0和MPL>0。 令=-0.2L+5=0 ∴L=25 即:L>25,AP开始递减。 令MPL=-0.3L2+10L+80=0 (0.3L+2)(-L+40)=0 ∴L1=-(不合题意,舍去) L2=40 ∴厂商雇佣劳动力人数的合理范围为25≤L≤40。
答:利:可以稳定厂商的收益,稳定厂商员工的就业。 弊:有卡特尔形式的垄断之嫌,会保护落后的行业和厂商。
第8题: LAC=0.1Q2-10Q+300……① LMC=0.3Q2-20Q+300……② 由LAC=LMC,有:
0.1Q2-10Q+300=0.3Q2-20Q+300 则:Q=50 代入式①:LAC=50 厂商长期均衡时,P=LAC=50 π=PQ-LTC=50×50-(0.1×503-10×502-300×50)
5.为什么说垄断竞争市场适合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需要? 答:垄断竞争市场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厂商依靠创造产品差
别、提升产品品质来求得生存和发展,从而生产出多种多样、式样丰富 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和选择。 6.略。
7. 生产同一产品的少数几家大厂商为了制止价格的连续下滑而联合 限制产量,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为的经济利弊和社会利弊?
2. 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对于企业的劳动工资管理和激励机制构 塑有何启迪意义?
答:不能指望单纯地依靠提高工资来刺激劳动供给,还要十分注重 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方面的劳动激励。
3.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评判企业家或经营管理者的收入
的合理性?
答:考虑的方面主要有:经营的企业的业绩、社会平均工资收入水
又设商品F的需求函数为:QF=150+19PF-5M。则商品F是属于正常商 品还是低档商品或吉芬商品?再设商品J的需求函数为:QJ=900.02PJ+0.07M。则商品J是属于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答:A是低档商品。因为QA与M成反向变化。 A与B属于替代商品关系,因为QA与PB成正向变化。 A与C属于互补商品关系,因为QA与PC成反向变化。 F属于吉芬商品,因为QF与M成反向变化,与PF成正向变化。 J属于必需品。因为M的变化只会导致QJ的很小的正向变化。
第5题: Q=M·P-n=-n·MP-n-1 Ed=、=-nMP-n-1· =-n·=-n
第6题: 先求QX在PX=8时的点弹性: =-0.5 Ed=-·=-0.5×=-0.5×
== Qy在Py=8时的点弹性便为:×2=
又知Y的需求曲线必通过(QX=36,PX=8)点,便有:36=ab·8存在。
又:·=·= 即:=1 也即:36=a-8a=44 ∴Qy=44-Py
2.为什么说利润极大化的一般原则是MR=MC? 答:如果MR>MC,意味着厂商继续扩大产量可使利润总额增加。反 之,如果MR<MC,意味着每增加一单位产量反而带来损失,从而引起总 利润减少。这时减少产量倒可以使利润总额增加。所以说利润极大化的 一般原则是MR=MC。 3.略。
4. 为什么有时发生亏损的厂商会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关闭? 答:因为假如厂商停止生产经营,但仍需支出固定成本。在短期 内,有时发生亏损的厂商选择继续生产,这时产品的全部销售收入除收 回全部可变成本外,还可以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从而可以避免更大的 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