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测2016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核心热点总动员专题08电解质(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6年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专题(08)血液循环(含答案)

2016年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专题(08)血液循环(含答案)

血液循环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血流的种类和特点1.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

特点: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远离心脏后不断分支变细,最小的动脉分支成毛细血管。

2.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特点:数量最大,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3.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较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手上看到的“青筋”就是静脉。

(4)出血的初步护理: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点拨】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毛细血管静脉血流方向:由动脉→毛细血管→静脉A.心脏有四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

动脉与心室连接,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静脉与心房连接。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B.当心房收缩时,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瓣膜进入心室。

接着心室收缩,心房与心室间的瓣膜关闭,左心室的血液从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各处,右心室的血液从肺动脉泵出流向肺部。

然后动脉瓣关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肺部的血液经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全身各处的血液经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

C.并不是所有的动脉内部都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不是所有的静脉血内部都流静脉血,如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D.心脏: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

(左心室的壁最厚)2、每分输出量、心率。

A、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Х心率B、每分输出量也叫心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

运动员主要通过提高每搏输出量来提高心输出量。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3卷理综化学及答案讲解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3卷理综化学及答案讲解

O=CaO2·8H2O↓+2NH4Cl 温度过高时过氧化氢分解
5)去除结晶表面水分 (6)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纯度较低
.(15分)
1)亚氯酸钠
2)①4OH-+3ClO
-+4NO=4NO3-+3Cl-+2H2O 提高 ②减小
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mol·L-1) 8.35×10-4 6.87×10-6 1.5×10-4 1.2×10-5 3.4×10-3
NaClO
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
(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pH逐渐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沉钒”得到偏钒酸铵(NH
VO3)沉淀,写出“煅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PFS)是水处理中重要的絮凝剂,下图是以回收废铁屑为原料制备PFS的一种工艺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
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
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
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
.KMnO
b.
Clc.22HOd.3HNO
4)聚合釜中溶液的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pH偏小时Fe3+水解程度弱,pH偏大时则

5)相对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的优点是______。

(讲练测)2016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核心热点总动员专题08电解质(含解析)

(讲练测)2016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核心热点总动员专题08电解质(含解析)

专题08 电解质【名师精讲指南篇】【高考真题再现】1.【2016年高考海南卷】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A.c(CO32−)B.c(Mg2+) C.c(H+) D.K sp(MgCO3)【答案】A2.【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答案】A3.【2016年高考江苏卷】H2C2O4为二元弱酸。

20℃时,配制一组c(H2C2O4)+c(HC2O4-)+c(C2O42-)=0.100 mol·L-1的H2C2O4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pH=2.5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c(HC2O4-)B.c(Na+)=0.100 mol·L-1的溶液中:c(H+)+c(H2C2O4)=c(OH-)+c(C2O42-)C.c(HC2O4-)=c(C2O42-)的溶液中:c(Na+)>0.100 mol·L-1+c(HC2O4-)D.pH=7的溶液中:c(Na+)>2c(C2O42-)【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图像知pH=2.5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 c(HC2O4-),A错误;B.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分析c(Na+)=0.100 mol·L-1的溶液中:c(H+)+c(H2C2O4)=c(OH-)+c(C2O42-),B正确;C、关键图像可知c(HC2O4-)=c(C2O42-)的溶液显酸性,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草酸氢钠和草酸钠的混合溶液,在溶液中:c(Na+)=0.100 mol·L-1+ c(HC2O4-),C错误;D、由图像知pH=7的溶液为草酸钠溶液,草酸根水解,c(Na+)>2c(C2O42-),D正确。

2022年高考化学三轮讲练测核心热点总动员:专题08电解质

2022年高考化学三轮讲练测核心热点总动员:专题08电解质

核心热点8:电解质【名师精讲指南篇】 【高考真题再现】1.【2022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浓度均为L 、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0lg V V 0lgV V )()(++R c M c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

有关结论正确的是()加入的物质结论A50mL1mol·L-1H2SO4反应结束后,cNa=cSO42-B溶液中c(OH −)c(HCO3−)增大C50mLH2O由水电离出的cH·cOH—不变D固体反应完全后,溶液ol/LB.cNa=cHCO3-cCO32-cH2CO3C.cHcNH4=cOH-cHCO3-2 cCO32-D.cCl->cNH4>cHCO3->cCO32-【答案】C【考点定位】电解质溶液【名师点睛】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热点中的热点。

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几乎年年涉及。

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溶液的ol硝酸铵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mol。

(3)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molN2,其△H=J·mol-1。

【答案】(1)NH3·H2O NH4OH-降低增大;;(2)NH4NO3△催化剂加热高温H+OH-一定条件下N2O2H2O;cN2OcH2O2;4(3)-139【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判断。

【名师点睛】以氨气、硝酸铵和氮的氧化物为载体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数目及反应热的计算。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高考命题的主旨,考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化学高考的常见题型。

专题02 氧化还原反应-2016年高考化学三轮讲练测核心热点总动员(原卷版)

专题02 氧化还原反应-2016年高考化学三轮讲练测核心热点总动员(原卷版)

2016年学易高考三轮复习系列:讲练测之核心热点总动员核心热点2:氧化还原反应【名师精讲指南篇】【高考真题再现】1.【2015北京理综化学】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步骤现象 Fe 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 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Fe 、Cu 接触后,其表面产生红棕色气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Ⅰ 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 2=2NO 2B .Ⅱ中的现象说明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 进一步反应C .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 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 3D .针对Ⅲ中现象,在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 是否被氧化2.【2015海南化学】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 + 3C1O - + 4OH - = 2RO 4n-+3Cl -+5H 2O 。

则RO 4n-中R 的化合价是( ) A .+3B . +4C . +5D .+6 -3.【2015江苏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B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 、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b 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 :C CO+H 2CO 2+H 2O途径b :CCO 2 O 2燃烧 O 2 燃烧 H 2O高温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4.【2015江苏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H2O2分解产生1molO2,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B.室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pH>7 C.钢铁水闸可用牺牲阳极或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防止其腐蚀D.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 2V2O5△高温、高压催化剂浓硫酸Δ180℃催化剂充电放电催化剂Δ2NH3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5.【2015上海化学】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 + 5O2→ 4NO + 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 A.2Na + 2NH3→ 2NaNH2 + H2↑B.2NH3 + 3CuO → 3Cu + N2 +3H2OC.4NH3+ 6NO → 5N2 + 6H2O D.3SiH4 + 4NH3→ Si3N4 + 12H26.【2015上海化学】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

讲练测2019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核心热点总动员专题08电解质含解析2019051328

讲练测2019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核心热点总动员专题08电解质含解析2019051328

电解质【名师精讲指南篇】【高考真题再现】1.【2018新课标3卷】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应该从题目所给的图入手,寻找特定数据判断题目中的沉淀滴定的具体过程。

注意:横坐标是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纵坐标是氯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详解:A.选取横坐标为50mL的点,此时向50mL 0.05mol/L的Cl-溶液中,加入了50mL 0.1mol/L的AgNO3溶液,所以计算出此时溶液中过量的Ag+浓度为0.025mol/L(按照银离子和氯离子1:1沉淀,同时不要忘记溶液体积变为原来2倍),由图示得到此时Cl-约为1×10-8mol/L(实际稍小),所以K SP(AgCl)约为0.025×10-8=2.5×10-10,所以其数量级为10-10,选项A正确。

B.由于K SP(AgCl)极小,所以向溶液滴加硝酸银就会有沉淀析出,溶液一直是氯化银的饱和溶液,所以c(Ag+)·c(Cl-)=K SP(AgCl),选项B正确。

C.滴定的过程是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所以滴定的终点应该由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决定,将50mL0.05mol/L的Cl-溶液改为50mL 0.04mol/L的Cl-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0.8倍,所以滴定终点需要加入的硝酸银的量也是原来的0.8倍,因此应该由c点的25mL变为25×0.8=20mL,而a点对应的是15mL,选项C错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8 电化学(练)(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8 电化学(练)(含解析)

专题08 电化学(练)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c-逐渐减小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OH)-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24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解池工作原理,这是两个装置的重点,也是新电池的考查点,需要熟记,同时考查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电化学中必考的一项内容,一般先写出还原剂(氧化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然后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最后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完成缺项部分和配平反应方程式,作为原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42-;充电是电解池,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阴离子在阳极上放电,即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对可充电池来说,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接电源正极,原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不能接反,否则发生危险或电极互换,电极反应式是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逆过程;涉及到气体体积,首先看一下有没有标准状况,如果有,进行计算,如果没有必然是错误选项。

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反应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本题难度适中。

2.【2016年高考浙江卷】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

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M+nO2+2nH2O=4M(OH) n。

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B.比较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C.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4M n++nO2+2nH2O+4ne–=4M(OH)nD.在M–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完整版)讲练测2016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核心热点总动员专题06电化学含解析

(完整版)讲练测2016年高考化学三轮复习核心热点总动员专题06电化学含解析

专题 06 电化学【名师精讲指南篇】【高考真题再现】1.【 2016 年高考北京卷】用石墨电极达成以下电解实验。

实验一实验二装置现象a、 d 处试纸变蓝; b 处变红,局部退色;c两个石墨电极邻近有气泡产生;n 处处无显然变化有气泡产生;以下对实验现象的解说或推断不合理的是()A. a、 d 处: 2H2O+2e- =H2↑+2OH-B. b 处: 2Cl - -2e - =Cl 2↑C. c 处发生了反响:Fe-2e - =Fe2+D.依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处能析出铜【答案】 BC 等电极 ) ,则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放电的先后次序是2-- ---S >I >Br >Cl >OH>含氧酸根离子,阴极则是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放电次序是Ag+>Hg2+ >Fe 3+>Cu2+>H+,与金属活动性次序恰好相反。

所以掌握电解池反响原理是此题解答的要点。

注意依照实验现象分析可能发生的电极反响。

2.【 2016 年高考海南卷】某电池以K2FeO4和 Zn 为电极资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Zn 为电池的负极B.正极反响式为2FeO42- + 10H ++6e-=Fe2O3+5H2O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迁徙【答案】 AD3.【 2016 年高考上海卷】图 1 是铜锌原电池表示图。

图 2 中, x 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 轴表示()A.铜棒的质量B.c(Zn2+)C.c(H+)D.c(SO42-)【答案】 C【分析】试题分析:该装置构成原电池, Zn 是负极, Cu 是正极。

A.在正极 Cu 上溶液中的 H+获取电子变为氢气, Cu 棒的质量不变,错误; B.因为 Zn 是负极,不停发生反响 Zn-2e - =Zn2+,所以溶液中 c(Zn 2+) 增大,错误; C.因为反响不停耗费 H+,所以溶液的 c(H +) 渐渐降低,正确; D.SO42-不参加反响,其浓度不变,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质【名师精讲指南篇】 【高考真题再现】1.【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浓度均为0.10mol/L 、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0lgV V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OH 的碱性强于ROH 的碱性B .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a 点C .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 -)相等D .当0lg V V=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R c M c 增大 【答案】D【考点定位】电解质强弱的判断、电离平衡移动(稀释、升温);难度为较难等级。

【名师点晴】本题了图象方法在溶液的稀释与溶液的pH 的关系的知识。

解图像题的要领时是:先看三点,再看增减;先看单线,再做关联。

本题区分MOH 和ROH 的关键就是两线的起点pH 。

当开始时溶液的体积相同时,稀释的倍数越大,溶液的离子浓度越小,溶液的pH 就越小。

稀释相同倍数时,强碱比弱碱的pH 变化大。

2.【2015浙江理综化学】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 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pH=9.0时,c(NH4+)>c(HCOˉ3)>c(NH2COOˉ)>c(CO32-)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4+)+c(H+)=2c(CO32-)+c(HCO3-)+c(NH2COOˉ)+c(OHˉ)C.随着CO2的通入,c(OHˉ)c(NH3·H2O)不断增大D.在溶液中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ˉ的中间产物生成【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电荷守恒关系,图像分析应用等。

【名师点晴】本题从知识上考查了电解质溶液。

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外加各类物质对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影响。

在比较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时经常要用到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这三大守恒关系。

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综合运用能力,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的方法积三大守恒的掌握情况。

这道高考题为一道中档题,创新性较强。

3.【2015重庆理综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B.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C.25℃时,0.1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D.0.1 mol AgCl和0.1mol AgI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答案】C【解析】A.醋酸属于弱酸,加入少量醋酸钠,c(CH3COO-)浓度增大,抑制了醋酸的电离,A错误;B. 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硝酸铵,属于强酸弱碱盐,NH4+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PH<7,B错误;C.硫化氢属于弱酸,部分电离,硫化钠属于强电解质,全部电离,等浓度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C正确;D.AgCl和AgI的K sp不相等,c(Ag+)·c(Cl-)=K sp(AgCl),c(Ag+)·c(I-)=K sp(AgI),0.1mol AgCl和0.1molAgI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Ag+)浓度相等,则c(Cl-)不等于c(I-),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酸碱混合溶液的PH判断,溶液的导电性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名师点晴】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以及沉淀溶解平衡都属于动态平衡,平衡移动原理对它们均适用,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酸碱混合溶液的PH判断,溶液的导电性和沉淀溶解平衡等联系起来,这些均为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凸显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重要性,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突出了主干知识,体现了知识的基础性。

4.【2015天津理综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B.饱和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C.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D.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NH4Cl 溶液【答案】C本题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原理。

涉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理论、蛋白质的性质判断等【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反应自发判断的依据、熵值、焓值变化的判断,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原理的分析,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同一化学反应催化剂可以不同的认识,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判断、沉淀的溶解平衡移动的判断,包含了选修4中的大部分的内容,对于反应原理的应用,应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如化学反应中焓减、熵增为反应自发的判断依据,如何判断,勒夏特列原理对于任何可逆反应都适用,溶液中的平衡也不例外,催化作用与催化效果的不同,抓住反应的本质,使学生加以理解应用。

5.【2015天津理综化学】室温下,将0.05mol 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

有关结论正确的是()【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盐类水解平衡应用。

涉及离子浓度的比较、比值的变化、溶液pH 的变化等【名师点睛】盐的水解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水的离子积的变化、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液pH的判断、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盐水解的应用、电荷守恒规律、物料守恒规律、质子守恒规律的应用,加入其他试剂对水解平衡的影响、稀释规律等,这类题目抓住水解也是可逆反应,所以可应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答。

对于条件的改变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需在判断平衡移动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有时需结合平衡常数、守恒规律等,尤其是等式关系的离子浓度的判断或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是本知识的难点。

等式关系的一般采用守恒规律来解答,若等式中只存在离子,一般要考虑电荷守恒;等式中若离子、分子均存在,一般考虑物料守恒或质子守恒;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水解、电离程度的相对强弱的关系。

6.【2015四川理综化学】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7。

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Kwc(H+)<1.0×10-7mol/LB.c(Na+)= c(HCO3-)+ c(CO32-)+ c(H2CO3)C.c(H+)+c(NH4+)= c(OH-)+ c(HCO3-)+2 c(CO32-) D.c(Cl-)> c(NH4+)> c(HCO3-)> c(CO32-)【答案】C【考点定位】电解质溶液【名师点睛】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热点中的热点。

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几乎年年涉及。

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围绕盐类水解的类型和规律的应用试题在高考中常有涉及。

考查的重点内容有: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主要考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判断;某些物质的导电能力大小比较;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及电离平衡的移动;将电离平衡理论用于解释某些化学问题;同浓度(或同pH)强、弱电解质溶液的比较等等。

);2、水的电离程度影响的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3、盐溶液蒸干灼烧后产物的判断;4、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

7.【2015山东理综化学】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pH=7时,c(Na+)= c(A—)+ c(HA)D.b点所示溶液中c(A—)> c(HA)【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通过分析图像的分析、酸碱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结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规律,考查了离子浓度比较、水的电离程度的比较。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电解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大小关系以及水的电离程度等知识和规律。

解答本题时应正确分析图像,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分析出溶液的溶质,根据酸碱性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规律,考查了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2015海南化学】(8分)氨是合成硝酸、铵盐和氮肥的基本原料,回答下列问题:(1)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其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溶液的PH (填“升高”或“降低”);若加入少量的明矾,溶液中的NH4+的浓度(填“增大”或“减小”)。

(2)硝酸铵加热分解可得到N2O和H2O,250℃时,硝酸铵在密闭容器中分解达到平衡,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平衡常数表达式为;若有1mol硝酸铵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3)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molN2,其△H=kJ·mol-1。

【答案】(1)NH3·H2O NH4++OH-降低增大;;(2)NH4NO3△催化剂加热高温H+OH-一定条件下N2O+2H2O;c(N2O)c(H2O)2;4(3)-139【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判断。

【名师点睛】以氨气、硝酸铵和氮的氧化物为载体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数目及反应热的计算。

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高考命题的主旨,考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化学高考的常见题型。

题目难度中等。

【考点深度剖析】一、溶液的的酸碱性及pH1.一个基本不变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应用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水溶液必须是稀溶液;温度必须相同。

2.两种测量方法溶液的pH 值可以用pH 试纸测定(精确到整数,且只能在1~14的范围内),也可以用pH 计(精确到0.1)测定。

3.三个重要比较水溶液可分为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下表是常温下这三种溶液的比较:4.pH (1)pH =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