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逆向选择和信息甄别》
信息经济学第五章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ppt

道德风险存在于下列情况: 由于不确定性与不完备得合同使得负有责任得经
济行为者不承担全部得损失(或利益),因而她们不承受 她们行动得全部后果,同样地,也不享有行动得所有好处。
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与道德风险理论:
美国斯坦福、哥伦比亚等大学得经济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 奖得主,其主要成就在于“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得市场理论”做出了奠 基性得贡献。
在美国,在企业管理人员、政府官员、自由职业者等高 薪职业中,有色人种与女性得比例大大低于白种男性比例。
在中国,在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 职业中,女性得比例大大低于男性。
讨论: 歧视就是传统习俗造成得,还就是市场经济因素造成得?
在劳动市场上,表面上似乎存在着对女性得性别 歧视倾向(不排除存在实质上性别歧视得可能),但出现 这种结果得内在原因在于,由于信息非对称,每个女性 了解自己得真实生产率,而雇主并不能够从各种生产 率组合得人群中选择出高生产率得雇员。面临这种不 利选择得局面时,理性得雇主将会选择预期招工成本 最小得方法来选择员工。
平均质量
价格
质量曲线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价格
数量
A
B
图表 3-2:旧汽车市场均衡
不完全信息对旧市场均衡得影响可由图表3-2表示。图表3-2A表示旧汽车得 平均质量随着价格得上升而提高,图表3-2B表示由于买主了解到旧汽车价格越低, 其质量就越低,即所谓“便宜没好货”,因此,当旧汽车价格下降时,购买量反而会相 应减少,故旧汽车需求曲线将会向后弯曲。这表明旧汽车市场得需求不仅依赖于价 格,而且依赖于质量。供给曲线由于价格上升上市出售得旧汽车将会增加,故将会 照常向上倾斜。
克洛夫首先引入经济学著作。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委托代理理论课件

行动、类型或信 号
防盗措施 饮酒、吸烟
耕作努力 工作努力 工作努力
市场需求 项目风险 市场需求 任务难易
事前 逆向选择
事后 道德风险
隐藏行动
隐藏信息
逆向选择模型 信号传递模型 信息甄别模型
隐藏行动的道德 隐藏信息的道德风
风险模型
险模型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三、委托-代理问题和激励机制
1.激励机制的基本原理 所有者事先要制定一个契约来限制经营者。 将经营者的利益尽可能的整合到所有者利益里,在两者之间
建立正相关关系。
即构建一个所有者和经营者基本一致的目标利益函数 ,并 最终接近对称信息的最优状态。
委托人使代理人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或不得不选择 与委托人目标和标准相一致的行动的机制。
(二 ) 有不确定性但可监督的委托—代理人博弈
代理人的努力成果有不确定性 ,但委人对代理人能够完全 监督。
产出有不确定性,风险完全由 委托人承担,与代理人无关, 根据代理人的工作情况而不是 工作成果支付报酬。
代理人的工作成果的不确定性 直接影响的只有委托人的选择 ,不会影响代理人的选择,但 会有间接影响。
2.激励机制的具体设计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差异: 第一,利益不相同,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委托人追求的是
资本收益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的是自身效用最大化。
第二,责任不对等。代理人掌握着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但 不承担盈亏责任;委托人失去经营控制权,但最终承担责 任。
具体设计: (1)经营者分享部分剩余索取权。 (2)设计最优激励方案。以合作和分担风险为中心。 (3)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
逆向选择

公共管理中的逆向选择 ——委托代理关系中
• 在政府作为委托人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政
府在选拔公共企业经营者即代理人时,由
于信息不对称而无法对代理人的能力高下
做出甄别,只愿意聘请价格较低的代理人,
从而导致逆向选择。
公共管理中的逆向选择 ——政绩工程
• 政绩工程: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顾现实条件,不尊重客观规 律,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劳民伤财,后患 严重。 • 由于领导干部升迁的机会掌握在上司手中,而不是老百姓手里, 因此执政者眼睛的“理性”角度是“向上”而不是“向下”,加 之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上级政府很难确切的知道下级官员的 工作能力和工作努力程度,因为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无法量化。 于是政绩工程成为领导干部向上级展示其工作能力和工作努力程 度的信号,而且这信号一直被领导干部所使用说明信号发送是成 功的,因此被上级认为“政绩”显著的官员屡屡得到提升。这样 的“政绩观”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大行其道,屡试不爽,也就是说, 领导干部通过有效地向上级展示了其能力和努力,也将得到更多 的收益—升迁的机会,所以政绩工程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升迁的信 号。而上级也认同了这种信号。如此看来,政绩工程屡禁不止的 原因首先是制度安排事实上已经认同了这种信号传导机制—对准 上级的政策传导。
逆向选择理论
理论起源
• “逆向选择”源自经济学范畴
• 对“逆向选择”的定义及规避研究作出重 大贡献的是三位美国经济学家: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克洛夫教授 *斯坦福大学的斯宾塞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的斯蒂格利茨教授 • 他们因对非对称信息市场的研究,共同获 得2001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何谓逆向选择
规避逆向选择—市场调节
• 市场调节 市场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市场机制不自觉 的扮演缓解信息不对称的角色,常见的形式有: (1)声誉。现实中买卖双方并非只进行一次交易,这种买卖关系可 能会长期维持。卖方力图通过为自己高质量的商品建立某种声誉以 吸引买方,而买方也力图通过最初试探性的交易发现一劳永逸的可 靠货源,节省搜寻成本。从这个角度看,买方与卖方有着一致的利 益取向,如果在他们中间能建立一种“诚信”的社会惯例,那么逆 向选择就不会出现。卖方做大量广告、建立商标、完善服务等就是 基于此。 (2)试错。在大量存在的“没有任何关于商品质量的信息与了解产 品质量的完全信息这两种情况之间,理性消费者通过知识和信息技 术的积累,通过反复试错和筛选,使市场趋向于“质价一致”,导 致“便宜没好货”的局面。 (3)契约。当事人双方签订一份双方认可的契约,在契约中对交易 产品的各种性能和指标作出明确规定。在契约的约束下,尽管当事 人双方可能拥有不对等的信息量,但出于声誉和法律关系等方面的 考虑,信息优势方一般并不能充分利用信息优势获取过多的好处。
信息不对称下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的基本和原理

信息不对称下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的基本和原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信息差异,导致交易中一方拥有更多或更准确的信息,从而影响了交易的效果和结果。
逆向选择

7.4
道德风险
成功将会获得20万元 工资
成功 平均销售 概率 收入
低质量 工作 表现 高质量 工作 表现 60% 12万元
平均利 润
7万元
5万元
80%
16万元
7万元
9万元
在成功和不成功的情况下支付不同 的报酬,让程序员意识到高质量的工作 表现符合自己的利益。
三、斯宾塞的教育信号
如果求职者表面看起来都一样,雇 主如何区分呢?逆向选择? 雇主可以通过求职者接受教育程度 的高低把他们区分开来,并支付不同的 工资。 既然高学历和高工资相挂钩,那为 什么不是所有的求职者都通过智力投资 来获得更高的工资呢?
四、指鹿为马的信息甄别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 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 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 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柠檬市场
所谓“柠檬市场”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买方 不知道卖方的产品的真实质量,只愿按该市场产 品质量的平均水平出价;产品质量高于市场平均 水平的卖方只得退出市场,使得该市场所有产品 的平均质量下降,买方则相应调低其出价;拥有 较高质量产品的卖方不断地退出,买方的出价不 断地调低,如此循环往复,该市场最终有可能沦 为充斥着“柠檬”的“柠檬市场”(“柠檬”一 词在美国俚语中指称“次品”或“不中用的东 西”)。
柠檬货II:相同偏好
P 6000 4000 2000 2000 4000 6000
供给 ( P)
需求P( )
柠檬货III:买方对汽车的评价高于卖方
假定卖方对汽车的评价等于质量θ,但买方 的评价比质量高出20%,并且买方数目多 于卖方。交易发生时的支付为: π买方=1.2θ-P,π卖方=P-θ 由于买方的评价高于汽车本身的质量,因此, 买方的需求曲线斜率将不再是1而是1.2, 而卖方的评价与柠檬货II中相同,因此,卖 方的供给曲线与柠檬货II相同。
第五讲 事前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

假定车的质量在[2000,6000]区间上均匀 分布,密度函数为1/4000。 如果所有的车都在市场出售,消费者愿意 购买的价格为车的预期质量 E=4000P=4000E=3000P=3000E= 2500P=2500…P=2000,唯一的均衡价格 是P=2000。
送礼
2016/5/10
25
解释中国人送礼习惯
月饼的流通,不是为了吃; 名烟名酒的价格为什么如此高? 请客吃饭不在吃的是否舒服,而是请客的 人花了多少钱。所以饭馆的档次越来越高。 “谁送礼不知道,谁不送礼都知道”。
2016/5/10
26
种山药与社会地位 在波纳佩岛上,谁能种出特别大的山药,谁的社 会地位就高,谁就能赢得人们的尊敬并可担任公 共职务。请结合信号传递模型谈谈波纳佩岛上的 这种奇异风俗。 形成这种传统的原因不是因为大山药本身有什么 神奇的威力,不是因为种出就会拥有魔法,而是 因为该岛居民相信,能种出比别人更大的山药的 人,一定比别人更有智慧,这样的人更能胜任公 共职务,管理好岛上的重大事务。这就是说,种 出大山药是因为它能够反映出种植者的过人智慧 才受到特别重视,它也是一种传递人们无法直接 了解的信息的机制。 2016/5/10 27
第二级价格歧视
第一级价格歧视的问题在于,垄断出售没 有有效的方式将支付意愿较高的买者和支 付意愿较低的买者区分开来; 第二级价格歧视:每一个消费者获得的价 格因其购买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而所有消 费者所面临的定价机制是一样的。如,批 量折扣价(买得越多越便宜)。
2016/5/10
31
第二级价格歧视
个
婴儿争扯到所罗门王殿前,她 们
都说婴儿是自己的,请所罗门 王作主。所罗门王稍加思考后作出决定: 将婴儿一刀劈为两段,两位妇人各得一半。 这时,其中一位妇人立即要求所罗门王将 婴儿判给对方,并说婴儿不是自己的,应 完整归还给另一位妇人,千万别将婴儿劈 成两半。听罢这位妇人的求诉,所罗门王 立即作出最终裁决 —— 婴儿是这位请求不30 2016/5/10 杀婴儿的妇人的,应归于她。
信息经济学第五章_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信息供给: ——信息供给:一次信息市场 信息供给
简单模型 一般模型 逆向选择 应用 保险市场的 委托代理关系 简单模型 道德风险 应用
解决方法 抵消性 规则
二手车市场 劳动力市场 信贷市场 保险市场
一般模 型
人才雇用 信贷市场 基金管理
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模型分类: 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模型分类:
第二节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也译为败德行为, 道德风险也译为败德行为,是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 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 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 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 , 行为。 行为。
道德风险与人类行为的道德水准的高低没有密切的关系,它在 道德风险与人类行为的道德水准的高低没有密切的关系, 人的经济行为中是合乎个体理性, 人的经济行为中是合乎个体理性的,因而对这个词汇的使用存在不 同的看法。在市场经济中,道德风险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同的看法。在市场经济中,道德风险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是 指市场参与者针对自身的隐蔽信息而采取的理性反应。 指市场参与者针对自身的隐蔽信息而采取的理性反应。
一、基本模型——二手汽车市场原理 基本模型——二手汽车市场原理
假设存在这样一个二手汽车市场, 100人希望出售他们的旧汽车, 假设存在这样一个二手汽车市场,有100人希望出售他们的旧汽车, 人希望出售他们的旧汽车 同时又有100人想买旧汽车, 同时又有100人想买旧汽车,买主和卖主都知道这些旧汽车中高质量与低 100人想买旧汽车 质量的汽车各占50% 质量的汽车各占50%。 50 拥有最高质量和最低质量旧汽车的卖主的预期售价分别为2000 和 拥有最高质量和最低质量旧汽车的卖主的预期售价分别为 2000和 2000 1000美元,而最高质量和最低质量旧汽车的潜在买主的预期支付价格则 1000美元, 美元 分别为2400和1200美元。 分别为2400和1200美元。 2400 美元 如果信息对称且充分,买主不难确定旧汽车的质量, 如果信息对称且充分 ,买主不难确定旧汽车的质量,该市场不存在 什么问题。低质量旧汽车将按1000 1200美元之间的价格出售 1000~ 美元之间的价格出售, 什么问题。低质量旧汽车将按1000~ 1200美元之间的价格出售 ,高质量 旧汽车将按2000~2400美元之间的价格交易。 旧汽车将按2000~2400美元之间的价格交易。 2000 美元之间的价格交易
信息经济学第五章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保险市场的 委托代理关系
道德风险
简单模型 一般模型
解决方法 抵消性 规则
应用 二手车市场 劳动力市场 信贷市场 保险市场
简单模型
一般模 型
应用 人才雇用 信贷市场 基金管理
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模型分类:
事前 事后
隐蔽行为
隐蔽信息 3. 逆向选择模型 4. 信号传递模型 5. 信号甑别模型
对卖主而言,高质量旧车的卖主因为W*< VH ,如果出售的话, 不能弥补其效用损失,因此会退出市场。结果只剩下低质量旧车在 市场上交易。
三、例题分析
逆向选择是在签定委托—代理合同前常见的隐蔽信息环境,它大量 出现在商品销售市场、保险市场、劳动市场、借贷市场、旅游等服务市 场,以及金融风险和古董名画等文化市场上。
经济生活中的逆向选择:
盗版排挤正版 二手电脑与二手手机
基本思想: “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不中用的东西,由
阿克洛夫首先引入经济学著作。
信息经济学将由于非对称信息而导致交易一方面临不 利的选择环境,称为“逆向选择”。
二手产品市场中,低质量产品将高质量产品排挤出市 场的主要原因是
——它们都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上出售。
假设全体劳动力总数为N,其劳动生产率服从均值为En的 正态分布(图表3-6)。由经验和统计分析可知,男性劳动 生产率平均高于女性(这对于雇主来说属于公共信息),这 种劳动生产率的分布结构如图表3-7所示。
人数
人数
女性
男性
En 劳动生产率 图表 3-6: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布
.
AB C
D
劳动生产率
图表 3-7:男女劳动生产率分布
在美国,在企业管理人员、政府官员、自由职业者等高 薪职业中,有色人种和女性的比例大大低于白种男性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博弈和信息经济学
(2):逆向选择和信息甄别 第一节 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2。(北大中国经济中心版)连续质量的模型: (1)潜在买主的决策: 潜在买主(记为2)的效用函数:u2=M+(3/2)q· n (1) —— 其中,q为旧货的质量;n为旧货的数量,设为0-1变量,买与不买; M为其它物品的效用; (3/2)为买主的旧货质量评价系数,急于购买。 潜在买主的预算约束:y2=M+p· 或 M=y2-p· n n (2) ——其中, y2为买主总收入; M为购买的其它物品(价格为1);p为旧货
2006-3-7 11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博弈和信息经济学
(2):逆向选择和信息甄别 第一节 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分析此时卖主的决策:根据(9)式,q ≤ p(而买主开价p =3/2 ), 卖主只会出售质量小于3/2的旧货。
“逆向选择”问题产生了:原来[0,2]区间分布,由于潜在 买主根据 E(q)=1决定最高买入价3/2,造成旧货分布区间缩为[0,
当工人的生产效率e不可观察时,产生不对称信息。
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均衡状态下企业按照工人的生产效率支 付工资,w=e,企业利润为0; 按质论价,不同效率的工人工资水平不同。
那些眼高手低、本事不大要价倒是很高的人请另寻高就
2006-3-7 16
对称信息情况——工人的生产效率是公开的:
第四章 逆向选择和信息甄别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选讲)*
联立(5)(11)求解:当且仅当p =0成立。此时卖主供货质量q =0 。
结论:均衡状态下没有交易发生,市场彻底萎缩。 对比分析:
旧货质量完全信息下,潜在买主购买的充要条件: pi ≤ (3/2) · q i
卖主购买的充要条件:
2006-3-7
q i≤ p i
13
双赢区间为:q i ≤ pi ≤ (3/2) · q i 。
价格。
思考:既然旧货质量参差不齐,为什么价格p是单一的?
——买主信息不完全,无法区分出来不同旧货质量,产生逆向选择。 注意:买主并不知道旧货的真实质量,但是知道各种类型和相应概率。
2006-3-7 8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博弈和信息经济学
(2):逆向选择和信息甄别 第一节 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潜在买主不完全信息,期望效用决策: E(u2)=M+(3/2)E(q)· n (3)
不对称信息情况(1):保留工资相同
当工人的生产效率是私人信息时,出现不对称信息; 由于工人的生产效率无法观测,企业只能根据生产效率的期望值支 付工资: w=E(e) 当所有工人的保留工资w0相同时:
(1) 当劳动市场上高素质的工人比例较大时,工资水平超出保留效用, E(e) >w0,所有工人全部就业。 出现“滥竽充数”,引进假人才 (2) 当劳动市场上低素质的工人比例较大时,工资水平低于保留效用, E(e) <w0,所有工人都放弃工作。 出现人才流失
3/2]
第二回合交易中继续产生逆向选择:潜在买主根据[0,3/2]的旧货 质量分布,期望质量均值为E(q)=0.75,开价进一步跌为:
p ≤ (3/2) ·0.75
相应的卖主只会提供质量低于[(3/2) · 0.75]的旧货,市场进一步萎缩
。。。。
2006-3-7 12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博弈和信息经济学
卖主的预算约束:y1=M+p· 或 M=y1-p· n n (7) 卖主具有对旧货质量的私人充分信息q ,分析其决策,直接将预算 约束(7)代入效用函数(6): u1= y1+ (q-p)· n (8) 卖主决策: 当且仅当q > p,自己消费效用更大,不会转手的; 当且仅当q ≤ p,转手的价钱p更划算。 (9) 10 2006-3-7
博弈论前沿专题
(Advances in Game Theory)
东北财经大学 数量经济系 刘德海
ldhai20和信息经济学 (2):逆向选择和信息甄别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Akerlof,1970);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第三节 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Stiglitz,1987) ; 第四节 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五节 劳动力市场的信号发送(Spence,1973); 第六节 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甄别。
(1) 思考:为什么期望效用E(u2)仅与质量均质E(q)有关?风险中性效用; (2) 根据假设,买主从统计等渠道知道类型的概率分布,记平均质量E(q)。
分析潜在买主在预算约束下效用最大的决策: 将预算约束(2)代入(3)式中:E(u2)= y2 +[(3/2)E(q)-p]· n (4) (5)
2006-3-7
资料来源:《无公害无人喝彩,放心菜超市难卖》
6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博弈和信息经济学
(2):逆向选择和信息甄别 第一节 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连续质量的模型:
假设:旧货质量从θL到θH连续均匀分布。 分析:
2000 6000
(1) 买方不完全信息下,最大期望收益决策(如图):E(θ)=4000元
Akerlof论文中假定q服从均匀分布,现设服从[0,2]区间的均匀分 布,分析潜在买主的决策:
旧货质量的均值:E q) (
2
0
(1/ 2)dq 1
代入到(5)式中,潜在买主购买的充要条件为:p ≤ (3/2) ·E(q)= (3/2)
由于不完全信息,此时潜在买主最高出价仅为p=3/2。
潜在买主作出是否购买的决策(即n=0或1?):
当且仅当:(3/2)E(q) ≥ p 潜在买主进行购买。
2006-3-7 9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博弈和信息经济学
(2):逆向选择和信息甄别 第一节 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2)卖主的决策: 卖主(记为1)的效用函数:u1=M+q· n
(6)
注意:卖主的旧货质量评价系数为1(而潜在买主为3/2,需求更为迫切)。 因此质量信息q公开条件下,成交价位于(1,3/2)时是双赢的。 但是此时质量信息是隐藏的,问题由此产生。
2006-3-7 3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博弈和信息经济学
(2):逆向选择和信息甄别 第一节 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1。(复旦版)基本模型: 问题描述:城市小三轮收购旧家电,翻新后的二手货销往农村地区 假设: (1) 旧货只有高、低两种质量类型θH =6000元 、θL =2000元,且各占 一半,有关类型和相应概率分布的信息是买卖双方的共同知识。但 是旧货的真实质量却只是卖方的私人信息,买方并不知晓。 (2) 买卖双方对旧货的评价一致,都为旧货本身的质量θ 成交价格P,此时 卖方效用:u s= P -θ; 买方效用:u b=θ- P ; 线性函数风险中性 对称信息分析:买方或者6000元买高质量旧货,或者2000元买次品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博弈和信息经济学
(2):逆向选择和信息甄别 第一节 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3。应用讨论:模型中逆向选择的后果是市场彻底萎缩,为什么我国 当前假货市场反而如此泛滥?(分析基本模型的条件)
信息完全,出现价格差异化的市场区分(假货、真货相互产生外部 性问题); 不完全信息下离散质量模型,高质量产品被驱逐后,剩下单质劣品 供不应求,潜在买方的质量评价系数大于2; (试重复均衡求解过程,其意义?萝卜快了不洗泥) 卖主的利润空间很大(成本很低),或者保留效用很小,质量评价系 数小于3/4。 (试重复均衡求解过程)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博弈和信息经济学
(2):逆向选择和信息甄别 第一节 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3)逆向选择是如何发生的?
分析买卖双方交易的充要条件:(5)和(9)联立, q ≤ p ≤ (3/2)·E(q) (10) 注意:如前所述,在质量信息q公开条件下, E(q)=q,(1,3/2)是双 赢空间。但是,不完全信息下, E(q)≠q
(2):逆向选择和信息甄别 第一节 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4)逆向选择下的市场均衡:
潜在买主的第一回合决策: pt ≤ (3/2) · E(q) t
(5)
卖主的决策: q ≤ p,由潜在买主的最高开价pmax决定了均匀分布的 旧货供给质量的上限。 导致第二回合均匀分布的旧货质量均值: E(q) t-1 =1/2 · maxt (11) p
注:此时存在问题,双方效用是多少?解决途径:双方评价不一致
2006-3-7 4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博弈和信息经济学
(2):逆向选择和信息甄别 第一节 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
不对称信息的分析:
买方在不完全信息下,最大期望收益决策: E(θ)=0.5θH+0.5θL=4000元 当买方最高只愿意出4000元时,高质量的旧货将被驱逐出该市场, 只剩下低质量的旧货。 效率损失:与完全信息比较,一半的潜在交易(高质量的旧货)无 法完成,市场失灵。 如何解决?花费一定的成本,鉴别出潜藏的信息。
阿克罗夫(Akerlof)在其1970年发表的《柠檬市场:产品质量的不 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中举了二手车市场的案例。在二手车市场,显 然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两者之间的信息是非对称的。买者 肯定不会相信卖者的话,即使卖家说得天花乱坠。买者唯一的办法 就是压低价格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买者过低的价格 也使得卖者不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导致低质品充斥市场,高质 品被逐,最后导致二手车市场畏缩。
2006-3-7
14
[资料夹]:“西湖龙井”品牌受假冒产品威胁
“西湖龙井”作为中国第一明茶,品牌受到假冒产品的严重威胁: 02年浙江名优茶产值26.42亿元,其中冠以“龙井”的名茶产值 超过10亿元,而“西湖龙井”产值仅为7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