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精细化工过程与设备 第八章 固体干燥

合集下载

重点内容精细化工过程及设备

重点内容精细化工过程及设备

重点内容精细化工过程及设备第一章:釜式反应器1、釜式反应器的结构:壳体,支座、人孔或加料孔、搅拌装置,换热装置,传动及密封装置、2.反应釜分类:不锈钢反应釜、碳钢反应釜、搪玻璃反应釜、钢衬PE反应釜、钢衬ETFE反应釜3.釜式反应器的筒体一般为圆筒形。

釜底和釜盖常用的形状有平面形,碟形、椭圆形,球形,釜底也有锥形的。

4.釜式反应器中用的最多的是折边椭圆形和折边球形的底和盖。

椭圆形底应力分布均匀,球形的有应力集中,因此设计选型时一般选用椭圆形底。

5.搅拌的目的是?①使互溶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混合均匀。

②形成乳浊液或悬浮液。

③促进化学反应和加速物理变化过程。

如促进溶解、吸收、吸附、萃取、传热等过程。

也能刮除沉积在器壁上的附着物,提高传热效率。

6.搅拌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简答题)(1)桨式搅拌器材质:钢制、木板或高分子材料。

适用于不需要剧烈混合的场合,例如用于物料的缓慢溶解、将物料保持在悬浮状态等。

它可以适用于混合粘度达200000厘泊的液体系统。

(2)框式搅拌器材质:用扁钢、木材或高分子材料制成。

框式搅拌器可以看作是桨式搅拌器的变形,二者的区别在于框式搅拌器可使物料作不大剧烈的上下混合。

例如用于糊状物的稀释、浆状物的混合,并使传热加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有沉淀析出于反应釜壁和反应釜底的场合。

(3)锚式搅拌器锚式搅拌器可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框式搅拌器。

材质:过去由铸铁浇铸而成;现在可以有不锈钢、高分子材料和用无缝钢管外面涂以搪玻璃材料制成。

(4)推进器式搅拌器材质:一般为不锈钢。

用于对所处理的物料作剧烈的混合,它可以搅拌粘度在6000厘泊以上的液体;它可以使易分层的液体形成乳浊液或保持物料在悬浮状态。

(5)涡轮式搅拌器这类搅拌器能保证被处理物料作最剧烈的混合。

用以混合几种比重不同的粘稠液体形成乳浊液是最有效的。

它是由拧紧在轴上的所谓涡轮组成。

6.叶轮的分类:轴向叶轮、径向叶轮7.搅拌器的选用原则:(简答题)搅拌器的选型主要根据物料性质、搅拌目的、工艺过程对搅拌的要求及各种搅拌器的性能特征来进行。

固体物料的干燥PPT(化工原理)

固体物料的干燥PPT(化工原理)
新型的干燥技术如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正在逐步推广应用,这些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等优点,为未来的干燥技 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03 干燥过程分析
干燥过程的物理变化
01
02
03
去除水分
通过蒸发或升华的方式, 将固体物料中的水分去除, 使其达到所需的干燥程度。
形态变化
随着水分的去除,固体物 料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如 从湿润状态变为干燥状态。
在真空环境中,利用低温或高温使物 料中的水分蒸发,适用于易氧化、易 分解或热敏性物料的干燥。
06
其他干燥方法
如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
干燥的物理化学基础
湿分的概念
湿分是指物料中所含的水分或其他溶剂,是影响干燥过程的重要因素。湿分的性质、含量和状态对干燥速率、产品质 量和能耗等都有重要影响。
湿分蒸发的原理
通过干燥可以去除物料 中的水分或其他溶剂, 获得一定组成的干制品 。
干燥后的物料体积缩小 ,重量减轻,便于运输 和贮存。
干燥可以改善物料的外 形、色泽和口感,提高 产品质量。
在许多加工过程中,如 造纸、纺织、陶瓷等, 干燥是必不可少的工艺 环节。
干燥的原理和分类
干燥原理
干燥是利用热能将物料中水分或其他溶剂蒸发 掉的过程。根据传热方式和传质推动力的不同,
其他领域的干燥应用
污泥的干燥
污泥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经过干燥 处理,以降低水分含量,便于后 续的处理和利用。
废水的蒸发
废水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通过蒸发 工艺,将水分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实现废水的净化。
05 干燥的优缺点分析
干燥的优点
高效节能
通过去除物料中的水分,提高 其含水率,使其达到所需的干 燥程度,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化工原理 第八章 固体干燥.

化工原理 第八章 固体干燥.

第八章固体干燥第一节概述§8.1.1、固体去湿方法和干燥过程在化学工业,制药工业,轻工,食品工业等有关工业中,常常需要从湿固体物料中除去湿分(水或其他液体),这种操作称为”去湿”.例如:药物,食品中去湿,以防失效变质,中药冲剂,片剂,糖,咖啡等去湿(干燥) 塑料颗粒若含水超过规定,则在以后的注塑加工中会产生气泡,影响产品的品质. 其他如木材的干燥,纸的干燥.一、物料的去湿方法1、机械去湿:压榨,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法去除湿分,能耗底,但湿分的除去不完全。

2、吸附去湿:用某种平衡水汽分压很低的干燥剂(如CaCl2,硅胶,沸石吸附剂等)与湿物料并存,使物料中水分相续经气相转入到干燥剂内。

如实验室中干燥剂中保有干物料;能耗几乎为零,且能达到较为完全的去湿程度,但干燥剂的成本高,干燥速率慢。

3、供热干燥:向物料供热以汽化其中的水分,并将产生的蒸汽排走。

干燥过程的实质是被除去的湿分从固相转移到气相中,固相为被干燥的物料,气相为干燥介质。

工业干燥操作多半是用热空气或其他高温气体作干燥介质(如过热蒸汽,烟道气)能量消耗大,所以工业生产中湿物料若含水较多则可先采用机械去湿,然后在进行供热干燥来制得合格的干品。

二、干燥操作的分类1、按操作压强来分:1)、常压干燥:多数物料的干燥采用常压干燥2)、真空干燥:适用于处理热敏性,易氯化或要求产品含湿量很低的物料2、按操作方式来分:1)、连续式:湿物料从干燥设备中连续投入,干品连续排出特点: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均匀,热效率高和劳动条件好。

2)、间歇式:湿物料分批加入干燥设备中,干燥完毕后卸下干品再加料如烘房,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或要求干燥时间较长的物料的干燥。

3、按供热方式来分:1)、对流干燥:使干燥介质直接与湿物料接触,介质在掠过物料表面时向物料供热,传热方式属于对流,产生的蒸汽由干燥介质带走。

如气流干燥器,流化床,喷雾干燥器。

2)、传导干燥:热能通过传热壁面以传导方式加热物料,产生的蒸汽被干燥介质带走,或是用真空泵排走(真空干燥),如烘房,滚筒干燥器。

《固体干燥》课件

《固体干燥》课件
人工干燥可以控制干燥温度、湿度和 时间,干燥速度快,但需要消耗能源 ,成本较高。
真空干燥
真空干燥是指在真空环境中,使固体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并逐 渐干燥的方法。
真空干燥可以降低水的沸点,加快干燥速度,同时可以防止 物料氧化、变质等,但需要特殊的真空设备和较高的操作技 术。
微波干燥
微波干燥是指利用微波能量使固体物料中的水分迅速蒸发 并逐渐干燥的方法。
在固体干燥过程中,湿分在固体内部 的扩散是干燥过程的重要环节。扩散 速率取决于湿分在固体中的扩散系数 和浓度梯度。
相变原理
相变原理是指通过物质相变来去除湿分的原理。
在相变原理中,物质首先被加热到熔点或沸点,然后通过相变释放出所含的湿分。 常见的相变干燥剂包括氯化钙、碱石灰等。
相变原理适用于大量湿分的去除,尤其在需要快速干燥的场合。然而,相变过程需 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能耗和干燥效果。
05
固体干燥的影响因素
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干燥速率加快
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水分子的扩散速度和蒸发速度都会增加,从而加快 了干燥速率。
温度对干燥平衡的影响
温度的升高可能会导致干燥平衡的湿度值发生变化,因为温度会影响物质的吸附等温线 。
湿分的影响
要点一
湿分含量越高,干燥时间越长
湿分含量越高,需要蒸发的水分越多,干燥时间就越长。
《固体干燥》课 件
目录
• 固体干燥概述 • 固体干燥原理 • 固体干燥技术 • 固体干燥设备 • 固体干燥的影响因素 • 固体干燥的优化与改进 • 固体干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固体干燥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固体干燥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固体物料中的水分或其他溶剂去除,使其 达到所需的干燥状态的过程。

化工原理课件 固体干燥共136页PPT

化工原理课件 固体干燥共136页PPT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化工原理课件 固体干燥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化工原理7固体干燥

化工原理7固体干燥

化工原理7:固体干燥1. 简介固体干燥是化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固体干燥的目的是去除固体材料中的水分或其他溶剂,以提高其保存性、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本文将介绍固体干燥的原理、常用的干燥方法以及干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 固体干燥的原理固体干燥的原理是基于蒸发的原理,即将液体中的水分或溶剂蒸发掉,使固体材料中的水分含量降低。

固体干燥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三个阶段的变化:加热阶段、干燥阶段和冷却阶段。

加热阶段:在这个阶段,固体材料被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使其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

同时,固体材料内部的水分也会通过温度梯度的传导逐渐向表面迁移。

干燥阶段:在加热阶段之后,固体材料的表面水分已经蒸发光了,此时需要继续加热,使固体内部的水分逐渐排出。

这个阶段需要维持一个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冷却阶段:在固体材料的内部水分排除后,需要将温度逐渐降低,使固体完全干燥。

冷却阶段也是干燥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3. 常用的固体干燥方法固体干燥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固体干燥方法:3.1 自然干燥自然干燥是最简单直接的干燥方法之一,它利用自然环境中的风力和阳光将固体材料中的水分蒸发掉。

自然干燥的优点是成本低廉,但缺点是速度较慢,无法控制干燥的速度和温度。

3.2 通风干燥通风干燥是通过将空气吹入干燥室,利用空气中的热量和携带的湿度将固体材料中的水分蒸发掉。

通风干燥的优点是干燥速度较快,可以通过控制风速和温度来控制干燥的速度和效果。

3.3 热空气干燥热空气干燥是将热空气通过固体材料中,以提高固体材料表面的温度,从而使水分蒸发。

热空气干燥的优点是速度快,可以精确控制干燥速度和温度,缺点是需要大量的能源。

3.4 微波干燥微波干燥是将微波辐射传递到固体材料中,利用微波辐射的加热效应使固体材料中的水分蒸发。

微波干燥的优点是速度快,能耗低,但需要对固体材料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适当的调整。

4. 注意事项在进行固体干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定干燥的目标,即需要达到的水分含量或溶剂含量。

化工原理 干燥讲解

化工原理 干燥讲解

【例8-1】讨论:
t (℃)
20
80%
100 1.85%
H 0.0117 0.0117
I (kJ/kg) 49.69 (小) 131.85 (大)
经过加热,↓,湿空气吸湿能力增大,是一种很好的
载湿体; I↑, 湿空气热焓增大,是一种很好的
载热体;
所以,新鲜空气进入干燥器之前需要预热
∵空气价廉易得,∴热空气是最常用的干燥介质
36
【例8-1】常压下的空气,
t1=293K, 1 = 80% 时, t2=373K, 求 H2 , 2 , I2
求 H1 , I1
解: (1) t1=293K=20℃ ,
1 = 80%,p总 =101.3kPa,
t1 = 20℃ , 算得:ps1=2.338kPa
p1 = 1 ps1
H1


边 )
等水汽分压线-水平线
右 )
+
温度坐标 常压下湿空气的 H-I 图(p251) 湿度坐标
(p196) 29
H-I 图由以下线群组成:
①等湿线(等H 线),范围 0~0.2 kg/kg(绝干气); ②等焓线(等I 线),范围 0~680 kJ/kg(绝干气); ③等温线(等t 线),范围 0~250℃;

0.622 p总
p1 p1
H1

0.622
p 1 s1 p总 1 ps1
0.622 0.8 2.338 101.3 0.8 2.338
0.0117kg/kg绝干气
IH1 (1.01 1.88H1)t1 2490 H1 (1.01 1.88 0.0117) 20 2490 0.0117 49.8 kJ/kg 绝干气

固体干燥操作

固体干燥操作

【例7-1】 已知湿空气的总压为101.3kPa,相对湿度为 70%,干球温度为20℃。试求:(1)湿度H;(2)水蒸 气分压pw;(3)露点td;(4)焓I;(5)如每小时将 100kg绝干空气预热到97℃进入干燥器,求单位时间所需 热量Q;(6)每小时送入预热器的湿空气体积V。
解:已知p=101.3 kPa,φ =70%,t=20℃。由饱和水蒸气表查得,水在 20℃时的饱和蒸气压ps=2.32 kPa。 (1)湿度 H 0.622 ps 0.622 0.70 2.32 0.0102 kg水/kg绝干空气
(5)预热绝干空气及其所带水蒸气所需的热量
Q 100 (1.01 1.88 0.0102)(97 20) =7925kJ/h =2.20kW
(6)湿空气体积 273 20 =84.3m3/h V 100H 100 (0.773 1.244 0.0102) 273
pd Hp 0.622 H
计算得到pd,查其相对应的饱和温度,即为该湿含量H和总 压p时的露点td。同理,由露点td和总压p,可确定湿度H。
(3)绝热饱和温度tas 绝热饱和过程中,气、液两相最终达到的平衡温度称 为绝热饱和温度。
绝热饱和器
空气

不饱和湿空气: t>tW(= tas)>td 饱和湿空气: t = tW (= tas) = td
(2)干基含水量X 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 kg水/kg绝干物料 X 湿物料中绝对干料的质量 两种表示方法的关系
w X 1 X
X w 1 w
用干基含水量计算更方便。
2.水分蒸发量W
单位时间内从湿物料中除去水分的质量,W,kg/h
在干燥前后,物料中绝干物料量不会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固体的干燥
§8.2 干燥设备 一,干燥器的分类 各种干燥器的分类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下面几种分类分类方法: 各种干燥器的分类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下面几种分类分类方法: (1)按操作压强分为常压或减压; )按操作压强分为常压或减压; (2)按操作方式分为间隙式与连续式; )按操作方式分为间隙式与连续式; (3)按干燥介质类别分为空气、烟道气或其他干燥介质; )按干燥介质类别分为空气、烟道气或其他干燥介质; 4)按干燥介质与物料流动方式分为并流、逆流和错流。 (4)按干燥介质与物料流动方式分为并流、逆流和错流。 流动方式的选择,对干燥过程有重大意义, 流动方式的选择,对干燥过程有重大意义,一方面会影响过程 速率,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产品质量,下面对各种情况略加叙述。 速率,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产品质量,下面对各种情况略加叙述。 在并流干燥器中,物料移动方向与干燥介质流动方向相同, 在并流干燥器中,物料移动方向与干燥介质流动方向相同,过 程中湿含量高的物料与温度高而湿含量小的介质在进口端相接触, 程中湿含量高的物料与温度高而湿含量小的介质在进口端相接触, 此处干燥推动力大; 此处干燥推动力大;而在出口端则湿含量较小的物料和湿含量较大 的干燥介质相接触,因而干燥推动力小。 的干燥介质相接触,因而干燥推动力小。所以并流的特点是推动力 沿物料移动方向逐渐减少。它适用于下列情况下的物料干燥: 沿物料移动方向逐渐减少。它适用于下列情况下的物料干燥:
第八章 固体的干燥
(1)传导干燥 ) 利用加热表面将热量传给湿物料, 利用加热表面将热量传给湿物料,湿物料中的湿分汽化而与物料分 开的干燥操作过程,称为传导干燥。 开的干燥操作过程,称为传导干燥。由于该过程中湿物料与加热介质不 直接接触,故又称为间接加热干燥。如果被干燥物料很稀或很湿时, 直接接触,故又称为间接加热干燥。如果被干燥物料很稀或很湿时,则 可采用传导加热。传导加热的热能利用率高,但干燥湿度比对流干燥高。 可采用传导加热。传导加热的热能利用率高,但干燥湿度比对流干燥高。 (2)对流干燥 ) 将干燥介质(热空气等)送入干燥器,以对流传热方式, 将干燥介质(热空气等)送入干燥器,以对流传热方式,将热能传 给湿物料,使物料中的水分(或溶剂)汽化,物料内部的水分(或溶剂) 给湿物料,使物料中的水分(或溶剂)汽化,物料内部的水分(或溶剂) 以气态或液态形式扩散至物料表面, 以气态或液态形式扩散至物料表面,然后汽化的蒸汽从表面扩散至载热 主体带出干燥器,这一干燥过程称为对流干燥。 主体带出干燥器,这一干燥过程称为对流干燥。对流干燥过程中传质传 热同时发生,干燥介质在将热量传给湿物料的同时, 热同时发生,干燥介质在将热量传给湿物料的同时,又将汽化的水分 或溶剂)带出干燥器,故干燥介质既是载热体又是载湿体, (或溶剂)带出干燥器,故干燥介质既是载热体又是载湿体,干燥介质 在干燥过程中是降温增湿过程。 在干燥过程中是降温增湿过程。
第八章 固体的干燥
(3)辐射干燥 ) 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器辐射至湿物料的表面, 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器辐射至湿物料的表面,并被湿 物料吸收转化为热能,而使水分或溶剂汽化, 物料吸收转化为热能,而使水分或溶剂汽化,这一干燥过程称为 辐射干燥。辐射器有电能辐射器(如用于发射红外线的灯泡) 辐射干燥。辐射器有电能辐射器(如用于发射红外线的灯泡)和 热能辐射器,干燥过程中热能比较集中, 热能辐射器,干燥过程中热能比较集中,适用于干燥固体扁平状 物料。 物料。 (4)介电加热干燥 ) 利用高频交流电压, 利用高频交流电压,以物料中介电损失所产生的内部热使湿物 料加热,水分汽化,物料被干燥。这种内部加热方式加热效率高, 料加热,水分汽化,物料被干燥。这种内部加热方式加热效率高, 干燥时间短,但费用大,使用上也受到一定限制。 干燥时间短,但费用大,使用上也受到一定限制。 化工生产中应用最普遍的是以不饱和热空气为干燥介质的对 流干燥。本章介绍的干燥设备也以这种干燥方式为主。 流干燥。本章介绍的干燥设备也以这种干燥方式为主。
精细化工过程与设备
授课教师 张大德代
第八章 固体的干燥
§8.1 概述 固体干燥是指含有含有水分或其他溶剂的固体湿物料, 固体干燥是指含有含有水分或其他溶剂的固体湿物料,受热之后 使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溶剂汽化,除去湿分的单元操作。 使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溶剂汽化,除去湿分的单元操作。干燥过程不同 于压榨、离心、过滤等机械去湿的分离过程,它是一个传热、 于压榨、离心、过滤等机械去湿的分离过程,它是一个传热、传质的 过程,可较为彻底地去除物料表面乃至内部的湿分。由于干燥过程中, 过程,可较为彻底地去除物料表面乃至内部的湿分。由于干燥过程中, 湿分发生相变,所以与机械去湿相比,其能耗较大,费用较高。 湿分发生相变,所以与机械去湿相比,其能耗较大,费用较高。 干燥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干燥的产品便于加工、运输、 干燥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干燥的产品便于加工、运输、 储存和使用。例如,化学肥料硝铵、 储存和使用。例如,化学肥料硝铵、尿素都是利用喷雾造粒的方法而 获得粒度均匀的干颗粒产品; 获得粒度均匀的干颗粒产品;呈悬浮液状的染料或经过过滤所得的染 料滤饼,若不经过干燥,湿物料在储存中就要发生分层,出现色差; 料滤饼,若不经过干燥,湿物料在储存中就要发生分层,出现色差; 食品工业中,干燥是食品保藏和食品加工的重要手段之一, 食品工业中,干燥是食品保藏和食品加工的重要手段之一,要长期保 存食品,一般都采用干燥的方法。其它各行各业也都离不开干燥过程。 存食品,一般都采用干燥的方法。其它各行各业也都离不开干燥过程。 一,干燥方式 干燥过程中按热能传给湿物料的方式不同,可将干燥分成以下几类。 干燥过程中按热能传给湿物料的方式不同,可将干燥分成以下几类。
第八章 固体的干燥
①物料在湿度较大时允许快速干燥而不会发生焦化现象的; 物料在湿度较大时允许快速干燥而不会发生焦化现象的; 干燥后物料不能耐高温,即产物会发生分解、 ②干燥后物料不能耐高温,即产物会发生分解、氧化等物理或化学性 质变化的; 质变化的; 干燥后的物料吸湿性很小, ③干燥后的物料吸湿性很小,否则干燥后的物料会从干燥介质中吸回 水分,影响产品质量。 水分,影响产品质量。 并流的缺点是由于推动力沿物料移动方向逐渐变小, 并流的缺点是由于推动力沿物料移动方向逐渐变小,所以在干燥 的最后阶段中,干燥推动力变得很小,干燥速度变慢,影响生产能力。 的最后阶段中,干燥推动力变得很小,干燥速度变慢,影响生产能力。 在逆流干燥器中,物料移动方向与干燥介质流动方向相反, 在逆流干燥器中,物料移动方向与干燥介质流动方向相反,入口 处的湿度高的物料与湿度大、温度低的干燥介质接触; 处的湿度高的物料与湿度大、温度低的干燥介质接触;在出口端湿度 低的物料与温度高湿度低的干燥介质相接触, 低的物料与温度高湿度低的干燥介质相接触,因此干燥器内各部分的 干燥推动力相差不大,分布比较均匀,适用于下列物料干燥: 干燥推动力相差不大,分布比较均匀,适用于下列物料干燥: 物料在湿度较大时不允许快速干燥,以免此时物料发生龟裂等现象; ①物料在湿度较大时不允许快速干燥,以免此时物料发生龟裂等现象; 干燥后的物料可以耐高温,不会发生化学分解、氧化等现象; ②干燥后的物料可以耐高温,不会发生化学分解、氧化等现象; 干燥后的物料具有较大的吸湿性; ③干燥后的物料具有较大的吸湿性; 要求过程速度大,同时又要求物料干燥程度大。 ④要求过程速度大,同时又要求物料干燥程度大。
图8.1 典型的对流干燥流程示意图
第八章 固体的干燥
2,对流干燥过程的特点 , 在对流干燥过程中,经过预热的不饱和热空气从湿物料的表面流 在对流干燥过程中, 将热量传给湿物料,使物料表面水分汽化, 过,将热量传给湿物料,使物料表面水分汽化,汽化的水分由空气带 干燥介质既是载热体又是载湿体,它将热量传给物料的同时, 走。干燥介质既是载热体又是载湿体,它将热量传给物料的同时,又 把由物料中汽化出来的水分带走,所以, 把由物料中汽化出来的水分带走,所以,干燥是传热和传质同时进行 的过程。传热的方向是由气相到固相, 的过程。传热的方向是由气相到固相,热空气与湿物料的温差是传热 的推动力,传质的方向是由固相到气相,传质的推动力是物料表面的 的推动力,传质的方向是由固相到气相, 水汽分压与热空气中水汽分压之差。传热传质的方向相反, 水汽分压与热空气中水汽分压之差。传热传质的方向相反,但密切相 干燥速率由传热速率和传质速率共同控制。 关,干燥速率由传热速率和传质速率共同控制。 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必须大于干燥介质 空气)中的水汽分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空气)中的水汽分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者差别越大干 燥操作进行得越快。所以干燥介质应及时将汽化的水汽带走,以维持 燥操作进行得越快。所以干燥介质应及时将汽化的水汽带走, 一定的传质推动力。如果干燥介质被水汽所饱和, 一定的传质推动力。如果干燥介质被水汽所饱和,即物料表面的水汽 分压等于干燥介质中的水汽分压,推动力为零,干燥操作停止。 分压等于干燥介质中的水汽分压,推动力为零,干燥操作停止。
第八章 固体的干燥
逆流干燥的缺点是:入口处的物料温度低而干燥介质湿度很大, 逆流干燥的缺点是:入口处的物料温度低而干燥介质湿度很大, 接触时介质中的水汽会冷却而冷凝在物料上,使物料湿度增加, 接触时介质中的水汽会冷却而冷凝在物料上,使物料湿度增加, 使干燥时间增加,也影响生产能力。 使干燥时间增加,也影响生产能力。 为了弥补并、逆流干燥的缺点,并强化生产,有时采用并流为了弥补并、逆流干燥的缺点,并强化生产,有时采用并流 逆流或逆流-并流联合操作方式 并流联合操作方式。 逆流或逆流 并流联合操作方式。 在错流干燥器中,物料移动方向与干燥介质流动方向垂直, 在错流干燥器中,物料移动方向与干燥介质流动方向垂直, 物料表面各部分都与湿度小温度高的干燥介质相接触, 物料表面各部分都与湿度小温度高的干燥介质相接触,所以干燥 推动力于表面各部分都很大, 推动力于表面各部分都很大,由于这个特点错流干燥适用于下列 物料干燥: 物料干燥: 物料在温度高和低时都能进行快速干燥及耐高温; ①物料在温度高和低时都能进行快速干燥及耐高温; 要求过程速度大,而允许介质及能量消耗大一些。 ②要求过程速度大,而允许介质及能量消耗大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