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复习题

合集下载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作家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王安石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儒林外史》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维D. 李白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诗?A. 李白B. 杜甫C. 陆游D. 白居易7.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哪位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柳永D. 李清照8. 《庐山谣》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1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哪位诗人的诗?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1-5 B A A D B 6-10 C A A A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

2.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

3.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

4.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___。

5.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1. 施耐庵 2. 吴承恩 3. 罗贯中 4. 吴敬梓 5. 蒲松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答案:1.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聪明、机智、才华横溢,但同时也多愁善感,性格复杂。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友情真诚,但因身世的不幸,使她的性格中带有一种悲观和敏感。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湍急(tuān)B. 忏悔(chàn)C. 缜密(zhěn)D. 蜚声(fēi)2.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B.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决定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

C. 这部电影的情节虽然紧凑,但是角色刻画不够深入。

D.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填入下面句子中空缺处最恰当的词语是:尽管他身体不适,________还是坚持完成了比赛。

A. 然而B. 因此C. 而且D. 反而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王子复仇的故事。

C.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巨著。

D. 所有上述陈述都是正确的。

二、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桃花心木》节选林清玄桃花心木并不生长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它生长在山野之间,溪流之畔。

这种树木的木质坚硬,纹理美观,是制作家具的上好材料。

然而,它的生长过程却异常艰难。

桃花心木的种子非常微小,它们必须依靠风力或者水流传播到适合生长的地方。

一旦找到合适的土壤,它们就会迅速生根发芽。

但是,幼苗期的桃花心木非常脆弱,它们需要面对各种自然条件的考验。

有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就能摧毁一整片幼苗。

即使能够幸存下来,它们还要与周围的植物争夺阳光、水分和养分。

桃花心木的生长周期非常长,一棵成年的桃花心木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长成。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2022年专升本工作正在火热开展当中,为帮助考生们复习好语文科目考试,下面,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收获!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篇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惟陈言之务去”出自( )A.《谏逐客书》B.《种树郭橐鸵传》C.《答李翊书》D.《答司马谏议书》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托尔斯泰4.《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6.“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A.神州B.中国C.中原D.九州7.“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8.《行路难》的作者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9.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11.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牧12.《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13.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小说B.散文C.散文诗D.政论14.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A.登高临远B.睹物思人C.雨洒江天D.佳人颙望1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专升本试题及答案语文

专升本试题及答案语文

专升本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B. 明查暗访C. 一愁莫展D. 金榜提名答案:A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老当益壮。

B. 他因为工作繁忙,所以对家庭的照顾不周,真是画蛇添足。

C. 他一言不发,沉默寡言,真是一语中的。

D.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真是前怕狼后怕虎。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原因,会议推迟了一个小时。

B.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异。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答案:C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C.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的作品。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离群的孤雁。

B. 她的笑容如春天般温暖。

C. 他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答案:D6.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 《楚辞》是屈原所著,属于先秦文学。

C.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史书。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异。

B. 他总是早睡早起,勤奋学习,成绩优异。

C. 他像一只离群的孤雁。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答案:B8. 下列关于现代文学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

B.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

C. 《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之一。

D.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D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离群的孤雁。

专升本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旁征博引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博采众长B. 明察秋毫明辨是非明镜高悬明哲保身C. 风声鹤唳风起云涌风华正茂风声水起D. 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鸣惊人一箭双雕答案: 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C. 我们一定要把这次活动办得圆满成功。

D.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

答案: D二、填空题3.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________。

”答案:低头思故乡4. 请根据提示填写成语。

形容事情发展得非常快,可以用成语“________”。

答案:一日千里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

昔有一商人,其家甚富,而其子不学无术。

一日,商人外出,其子见家中有金,遂取之,与友共饮,挥霍一空。

商人归,见金尽,责其子曰:“汝何不学而费吾金?”子对曰:“吾不知金之可贵也。

”商人叹曰:“吾子不学,吾金亦无用矣。

”5. 商人外出前,家中的金子是由谁保管的?答案:商人的儿子6. 商人的儿子为什么挥霍了家中的金子?答案:因为他不学无术,不知道金子的可贵。

四、作文题7.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此处略,考生需根据个人情况撰写)五、翻译题8.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案:不因为物质的得失而感到高兴,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感到悲伤。

六、简答题9.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才情出众,但同时也有些孤傲和敏感。

七、论述题10. 论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答案:此句出自《论语·学而》,意为学习并经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复习的必要性。

对现代教育而言,它启示我们学习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知识的巩固和运用,通过不断的复习和实践,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专升本语文整套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语文整套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语文整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殚精竭虑B. 涣然冰释C. 怅然若失D. 怙恶不悛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问我:“你今天为什么来这么早?”B. 他大声说:“我明白了,你的意思!”C. “这不可能,”他说,“这绝对不可能。

”D. “你准备好了吗?”他问。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C.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心情像冬天的雪一样冰冷。

D. 以上都是。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C.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D. 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每空2分)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

7.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其中《阿Q正传》是一篇______。

8.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以______著称,被誉为“诗圣”。

9.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主要描写的是______。

10.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主要描写的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共30分,每题10分)11. 简述《史记》的作者及其主要成就。

12. 请简述“赋”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13.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四、阅读理解题(本题共20分)14. 阅读下面的文章(略),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概括其主要事迹。

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暗访B. 一愁莫展C. 变本加厉D. 一诺千金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参加这次重要的会议。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下列古文中,属于《史记》中的作品是:A. 《左传》B. 《国语》C. 《史记》D. 《汉书》5. 下列诗句中,出自《诗经》的是:A.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6.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是:A. 画蛇添足B. 锦上添花C. 点石成金D. 画饼充饥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C. 他喜欢读书,喜欢旅行,喜欢音乐。

D. 他聪明,勤奋,善良,诚实。

8.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狡猾B. 机智C. 虚伪D. 狡诈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飞翔。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C.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D. 他聪明,勤奋,善良,诚实。

10. 下列成语中,与“杯弓蛇影”意思相反的是:A. 疑神疑鬼B. 草木皆兵C. 心无旁骛D. 心不在焉答案:1. D 2. C 3. A 4. C 5. C 6. B 7. B 8. B 9. A 10. 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19. 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A.飞鸟相与还
B.结庐在人境 C.悠然见南山 D.心远地自偏 ABCD 正确答案: D
20.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A.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 B.茅盾——《子夜》、《香市》 C.巴金——《爱尔克的灯光》、《家》 D.曹禺——《雷雨》、《曰出》 ABCD 正确答案: A
35. 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此诗写作于抗曰战争临近胜利之时 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 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ABCD 正确答案: A
二、填空题 (共 10 题,共 30 分) 36. 孔子名丘,字_______. 正确答案: 仲尼
41. 陈情表》选自《____文选______》。 正确答案: 文选
42. 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 _____人。 正确答案: 绍兴
43. 《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沈从文
44.
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 _______》。 正确答案: 激流三部曲
45. 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 ______家。 正确答案: 翻译
21. “多行不义必自毙”“贻笑大方”“夙兴夜寐”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诗经·氓》 C.《陈情表》、《诗经·氓》、《郑伯克段于鄢》 D.《礼记·大同》、《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 ABCD 正确答案: B
A.国风 B. 小雅 C.大雅 D.颂 ABCD 正确答案: A
33. 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复习题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1、《郑伯克段于鄢》选自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国语》B、《史记》C、《战国策》D、《左传》2、《战国策》是一部()A、编年体史书B、纪传体通史C、国别体史书D、哲学著作3、《张中丞传后叙》中抨击的任务是()A、张巡B、许远C、南霁云D、贺兰进明4、《报刘一丈书》中“甘言媚词,作妇人状”是写()A、门者B、权者C、客子D、干谒者5、《马伶传》在记叙马伶与李伶第二次较量是所用的方法是()A、顺序B、倒叙C、插叙D、分叙6、下列诗句中引用《诗经》中诗句的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7、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A、陶渊明B、王维C、孟浩然D、李白8、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A、边塞诗B、爱情诗C、山水诗D、田园诗9、王维山水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A、旷达飘逸B、慷慨雄壮C、沉郁顿挫D、诗中有画10、《行路难》是一首()A、七律B、五律C、七绝D、七言歌行11、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史”的是()A、李白B、屈原C、白居易D、杜甫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A、咏史诗B、爱情诗C、送别诗D、怀古诗13、《泊秦淮》是一首()A、新乐府诗B、七律C、七绝D、七古14、《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A、送别诗B、爱情诗C、边塞诗D、山水诗15、屠格涅夫最后一部作品是()A、《贵族之家》B、《处女地》C、《散文诗集》D、《初恋》16、《再别康桥》选自()A、《猛虎集》B、《志摩的诗》C、《翡冷翠的一夜》D、《云游》17、下列诗歌中属五言古体诗的是()A、《短歌行》B、《饮酒》C、《国殇》D、《从军行》18、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维19、《郑伯克段于鄢》的叙事手法是()A、顺序B、倒叙C、平叙D、补叙20、诗歌想象丰富,比喻新奇,擅长描绘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的诗人是()A、岑参B、李白C、李商隐D、王惟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报刘一丈书》中有关部分,回答21—23小题。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

起则上所上寿金。

主者故不受,则故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

然后命吏内之。

则又再拜,有固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21、在该段落里,作者刻画了哪几类人物,他们各自具有什么性格特征?22、在这里作者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暴露官场的黑暗?23、对这几类人,作者有什么态度?(二)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6小题。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进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24、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一共有几条?25、作者立论的原则是什么?26、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驳论方法?(三)阅读屈原《国殇》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鼓鸣。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27、简述这段选文的层次大意。

28、选出直接描写楚国将士英勇作战的诗句。

29、依次分析这段选文所用的表现方法。

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课文《爱尔克的灯光》片段,然后回答30—32小题。

我匆匆地来,也匆匆地去。

用留恋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是最后一次了。

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寻觅什么。

但是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

我不会想我的一个姑母或者嫂嫂,对着园中老花树垂泪。

我没有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当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

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吼叫,驱散了我的离愁。

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了广大的世界中去!30、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所展示的两条不同的生活道路各指的是什么?31、作者重回故里和离开故地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32、“我没有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当让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

”作者跟那些人所走的人生道路各是什么路呢?(二)阅读小说《米龙老爹》片段,然后回答33—35小题。

一个月来,大太阳一直朝着田野喷下灼人的火焰。

在这火雨的浇灌下,生命的花朵盛开,欣欣向荣。

绿油油的大地一眼望不到边。

蓝湛湛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

诺曼底人的农庄分散在平原上,被又高又细的毛榉围着,远远望去,好似一片一片的小树林。

走到跟前,推开虫蛀的栅栏门,却又叫人认为是一座大花园,因为那些想农民一样的瘦骨嶙峋的老苹果树都开了花。

黑黝黝的老树干,歪歪扭扭,成行地排列在院子里,向着晴空撑开它们的圆顶,白的白,红的红,光彩夺目。

苹果花的清香,敞开的牲口棚里散发出的浓烈气味,还有厩肥堆发酵冒出的热气掺混在一起。

厩肥堆上歇满了母鸡。

33、这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34、这景物描绘中洋溢着怎样的气氛?其中暗寓着什么样的情感?35、这段描写是属于哪一类描写?它在小说整体结构上有何作用?(三)阅读《风波》片段,然后回答6—38小题。

现代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上人又都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

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地打招呼。

九斤老太早作过了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

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是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地往来。

36、这段文字如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37、十八个铜钉的饭碗有何象征意义?38、作者描写六斤的形象主要用什么描写方法?四、作文39、题目:有志者,事竟成模拟试题(二)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说理的论证方法属于()A、演绎论证B、归纳论证C、对比论证D、类比论证2、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庄子》B、《论语》C、《孟子》D、《韩非子》3、韩愈《答李翊书》主要论述了()A、为人与为文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古人与今人的关系D、用与不用的关系4、下列人物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有()A、孔子和孟子B、庄子和老子C、荀子和韩非子D、孔子和老子5、《谏逐客书》中,作者列举秦国四位先君广招人才的史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6、屈原的《国殇》选自()A、《离骚》B、《九歌》C、《九章》D、《天问》7、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圣”的是()A、李白B、王维C、杜甫D、陶渊明8、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的三种景物是()A、明月江水秋花B、江水明月秋风C、清风黄花梧桐D、清风明月芦荻9、《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人物是()A、张巡张籍南霁云B、张巡许远于嵩C、许远张巡南霁云D、张巡许远雷万春10、《杜陵叟》是一首()A、七律B、五律C、新乐府诗D、旧题乐府诗11、苏轼、辛弃疾同为()A、婉约派词人B、豪放派词人C、风雅派词人D、北宋词人12、王实甫《西厢记》是一部()A、元杂剧B、明杂剧C、说唱文学D、传奇1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A、婉约词B、豪放词C、风雅词D、田园词14、郁达夫错创作的散文名篇有()A、《白杨礼赞》B、《荷塘月色》C、《故都的秋》D、《故乡的野菜》15、莫泊桑是()A、自然主义作家B、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C、法国19世纪小说家D、法国20世纪接触的诗人16、白居易的号是()A、六一居士B、香山居士C、青莲居士D、易安居士17、《报刘一丈书》的作者宗臣是()A、建安七子B、竹林七贤C、明前七子D、明后七子18、《饮冰室合集》的作者是()A、胡适B、黄遵宪C、梁启超D、顾炎武19、孟子散文的一般特点是()A、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论辩手法B、善用夸张C、运用语言故事说理20、下列诗篇中属边塞题材的有()A、国殇B、行路难C、从军行D、短歌行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课文,然后回答21—23小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儿女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1、孟子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22、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

23、找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说其本体和喻体。

(二)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然后回答24—26小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4、这首词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5、这首是怎样表现词人感情的?26、分析词中七组叠字运用的艺术效果。

(三)阅读下面一段课文,然后回答27~29小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名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7、这段话说的是一种什么?道理?28、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29、这段话出自哪篇文章,其作者的写作风格是什么?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小说片段,然后回答30~32小题。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上放了肉。

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悉熟悉他的五虎断魂枪。

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

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以被狂风吹了走。

”30、这里作者是用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沙子龙形象的?31、沙子龙夜间练枪的活动,表现出怎样的心理?32、文中最后一句话反映了沙子龙什么心态?(二)阅读徐志摩《再别康桥》片段,然后回答33~35小题。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3、“悄悄的我走了”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感情?34、“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诗人什么样的姿态?35、最后一节诗与第一节略有重复,其中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阅读朱自清《论气节》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6~38小题。

原来气是动的,可以变化。

我们常说志气,志是心之所向,可以在四方,可以在千里,志和气是配合着的。

节却是静的,不变的,所以要“守节”,不要“失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