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解析(word版)

合集下载

上海市黄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黄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默写(1)月上柳梢头,______。

(《生查子•元夕》)(2)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3)为报倾城随太守,______,______。

(《江城子•密州出猎》)(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登斯楼也,则有______,宠辱偕忘,______,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中融入古代传说的是()A. 首联B. 颔联C. 颈联D. 尾联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列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所抒情感相似的一项是()A.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B.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4.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你还在我身旁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1)模仿本诗第1、2节的特殊写法,改写下面的话。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改写:______(2)诗的最后一句“你还在我身旁”应该怎么读?请从朗读的角度,提两条建议。

①______;②______。

(3)王同学很喜欢这首诗,打算在班级的新年联欢会上为全班同学朗诵。

上海市黄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文言文阅读(40分)1.(15分)默写1.,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2.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孔孟论学》)5.嗟夫!,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2.(4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各题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用了(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

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年”两句再现了词人早年满怀豪情壮志慷慨从戎的情景。

B.“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的遗憾。

C.“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痛苦与不甘。

D.“此生”三句表明词人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州终老此生。

3.(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选文作者(人名)和《醉翁亭记》的作者(人名)同属“唐宋八大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3.文中的驴子看上去是“”(用文中语句),而实际上却很无能,我们常用成语“外强中干”来形容。

而由此文也延伸出了成语:。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

上海市黄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黄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默写(1)草枯鹰眼疾,______ 。

(《观猎》)(2)______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______ ,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山水之乐,______ 。

(《醉翁亭记》)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2.某校图书馆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决定重新布置环境,购置新书,并且还设计了“重温经典,分享阅读”为主题的读写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更多地走进图书馆,阅读经典,积累名言佳句,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整个活动中,要求全体同学必须完成以下三个任务:(1)连一连----图书馆准备将一些名言佳句贴到墙上,增添文化气氛,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有一部分名言佳句和对应的作者被搞混了。

请你帮助工作人员,找到以下三句名言佳句的作者,并在句后的括号里填上相应作者的序号。

①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______②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______③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

但他是永生的。

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巨著,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

______A、胡适B、鲁迅C、雨果D、伏尔泰E、冯骥才(2)理一理----由于图书馆较长时间没有购置过新书,因此想趁此机会合理添置学生喜欢的书籍,吸引学生进图书馆阅读。

为此图书馆对各年级学生代表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阅读的喜好。

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对馆内现有20000册藏书进行了整理。

调查与整理的情况汇总如下表:学生阅读喜好调查及图书馆藏书情况请你根据上述表格的数据,对图书馆添置新书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3)想一想----在这次读书活动中,全体同学从二十篇推荐书目中选择一篇进行阅读,撰写读后感,老师将同学的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并取了漂亮的书名。

2022上海初三中考语文一模黄浦区(含答案)

2022上海初三中考语文一模黄浦区(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学科试卷(练习)(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6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4.劝人抛开个人悲苦,乐观进取,积极向上,可以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句子“,”。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题(24分)小石潭记(节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红桥游记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

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

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①,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

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

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

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

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

王谢冶城之语②,景晏牛山之悲③,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

箨庵继成一章,予亦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④,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⑤,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注]①袨服(xuàn fú):艳服。

②指王羲之和谢安登上冶城时的感叹。

③指齐景公和晏子游牛山时的感叹。

④意思是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⑤遘(gòu):相遇;碰上。

5.《小石潭记》作者是代的(人名)。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顾.而乐之()(2)良会未易.遘()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黄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2018·1·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

(柳宗元《小石潭记》)2、, ,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3、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诉衷情》)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5、 ,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6、来源于本诗,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的成语是“”。

(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抒发了作者忘却世俗的隐逸胸怀。

B、表现了作者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

C、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的道理。

D、表达作者对山中秋色的独特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4分)【材料】“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一句,参考资料一般译作: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

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阅读能力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 •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 .(__________ 《过零丁洋》)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3.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4•月上柳梢头, __________ .(______ 《生查子.元夕》)5. ,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6. 上下天光, ___________ .( _______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地诗,完成第7—8题(4分)四块玉.别情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斜”在曲中地意思是尼分)&下列理解不正确地一项是()(2 分)A .“心难舍”刻画女子送别时依依不舍地心情B ."杨花雪”指像杨花一样地雪C .“人去也”写女子目送爱人远去后地叹息.D .这首小令以景衬情,化情入景,语意晓畅.(三)阅读下文,完成9 —11题(8分)狼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9. 上文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欧阳修是(朝代)作家.(2分)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地句子,注意加点字地含义.(3分)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1. 下列理解不正确地一项是()(3 分)A .山间四季景色变幻而多美.B .人们.太守.山林和禽鸟一起欢乐.C .太守酒醒之后用文章叙述了这些事情D •人们不知太守为什么乐,因为太守醉而没说(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闵子骞兄弟两人,母卒,其父更娶,复生二子•子骞为其父御,失辔,父持其手,寒,衣甚单.父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温,衣甚厚•即谓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寒儿,汝去无留• ”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 ”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韩非子•喻老》,有删改)【注释】①失辔:抓不住马缰绳•12. 解释上文中加点词.(4分)⑴其父更娶()(2)母去()13.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地一项是()(3分)A.如今你欺负我,让我儿受冻B .如今你欺负我,我儿心寒C •现在你欺骗我,让我儿受寒D •现在你欺骗我,我儿心寒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骞“失辔”地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表现了子骞地品质.(3 分)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请珍视我们地汉字许民彤①一则文化报道写道:您还能熟练默写出“罄竹难书”•“鳞次栉比” •“沆瀣一气” •“鳏寡孤独”,,这些成语吗?如今,编辑手机短信.在电脑上打字正在取代汉字复杂地书写方式,越来越多地中国人发现,当自己需要写几个字时,竟不知从何下笔”②据调查,近43%地人基本全用电脑写字.人们眼中地“文字工作者”正在疏远手写文字,网络写手和80后作家自不用说,在高校,几乎所有老师都是利用电脑撰写论文.上班族地日常工作就是,打开电脑,登录MSN收发邮件,办公中地多数事情都可通过网络.电话或传真解决,需要手写地时候已越来越少.现在,对中小学生来说,字帖学习书写汉字早已让位于奥数.英语地补习课程.大洋网地调查表明,高达80%地受访者有过“提笔忘字”地尴尬,更有近50%地人承认“有些字怎么也想不起来”.民意中国网和北京益派机构地调查表明83%地人曾经“提笔忘字”.③很多不同阶层地人,正在面临着提笔忘字或者患上“电脑失写症”地困惑,遗忘了汉字地书写方式和艺术.但是,不少地人尤其是网络青年,对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地使用,却是得心应手.“偶稀饭你酱紫地人”,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句话地意思或许再熟悉不过,而大部分年纪稍大些地人,恐怕只有目瞪口呆地份.这句网络语言翻译过来就是“我喜欢你这样子地人”.这种用法在网络上早已流行多年,但这只是目前汉语.汉字使用中存在地问题之一.在一次全国性地“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 座谈会上,有关语言文字研究方面地专家学者,重点指出了目前汉语言文字使用中国网络语言“雷”泛滥.汉字书写为吸引眼球求奇求怪地种种现象”④今天,我们提笔忘字.患上“电脑失写症”,网络语言泛滥,或者是汉字被肆意错改.错用,乃至用许多符号来代替汉文字地使用,是否说明我们地语言发展已经进入了技术地时代?对此,甚至有人忧虑中国汉字有可能遭到信息化技术地全方位“屏蔽”地危险•技术时代,人类地语言文学使用能力呈现 _______ 几乎是一种趋势•当代社会中文混乱地一种现象,就是当代人语言和词汇日益地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我们今天地心智•情感.精神•和创造力,越来越趋向于衰弱和萎缩地现实,我们正在陷入过度地精神贫困•⑤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地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我们所创造地汉字•汉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它地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音韵之美,独步世界,举世无双”因为我们优美地汉字,我们成为了诗歌地大国,成为了举世无双地书法艺术地大国•我们没有理由不珍视我们地汉字!16•第①段划线句子中地错别字是 ____________ ,它正确地书写是(2 分)17•第③段“雷”在文中地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段运用地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主要论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19. 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恰当地位置是是()(3 分)西方一位文化批评家曾经指出:作为传统文化地重要载体,汉字记载着中国文化地变迁,中国人地一切情感,都藏匿在小小地方块字中,如今却在电脑和手机地冲击下面临危机,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取代,当写日记变为写博客”长此以往,汉字会消亡吗?A.①②之间B. ③④之间C. ④⑤之间D. ⑤之后20. 第四段空格依次填写词语恰当地一组是(6分)A.老化贫乏B. 老化贫困C. 退化贫困D. 退化贫乏(二)阅读下文,完成21 —26题(28分)寻找失落地古都吴作望①1871年9月,太阳像火盆一样烤着南部非洲,在通往马绍那地漫漫荒原上,一个面色憔悴;背着沉重行囊地年轻人,顶着烈日孤独而吃力地前行,几只灰色地秃鹫不时地在他头顶盘旋•②这个年轻地探险家叫莫克,来自德国•莫克不同于其他探险家地是,别地探险家来非洲是为了发财,攫取黄金和钻石;而他只有一个目地,填补欧洲人所绘制地这片大陆地图上地“空白”,因为当时在欧洲人眼中,非洲是片“黑暗地大陆”,非洲人是原始地•愚昧尚未开化地民族,不可能创造什么辉煌文明地古都”③莫克很小地时候,常听当海员出身地父亲谈到非洲,他就下决心长大后到非洲探险,要找到《圣经》中所说地盛产黄金和宝石地俄斐•让那一段失落地文明历史像袅袅青烟重新在非洲大地升起•重现这片大陆过去地灿烂辉煌•④ 1869年,也就是莫克27岁这年,他孑然一身踏上非洲探险之旅•然而,三年时间过去了尽管热带森林留下他地足迹,猎刀屡次逼退袭向他地野兽,遭到过毒蛇咬伤,也患过可怕地疟疾,莫克都挺过来了,但令他沮丧地是,始终没有找到梦萦中地那座文明古都,甚至连一块残片都没有找到.⑤这天,烈日下人迹罕至地荒原似乎走不到头,裸露地岩石随处可见•到了中午时分,莫克感到饥肠辘辘,四周也找不到水,他失去了继续前行地勇气•携带地指南针告诉他,此刻折而向南,几日之后就可以搭上回德国地商船;如果继续向西,他将陷入弹尽粮绝地地步,极可能成为头顶盘旋地秃鹫口中地美食⑥附近有一棵粗矮地树,莫克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棵野生地油梨树•枝叶下垂地地方,挂着一枚不大地青果•莫克喜出望外,伸手摘下欲解饥渴时,忽然发现,这棵树并不是孤独地,它地周围有许多被风沙掩埋地腐烂树桩,一直延伸到荒无人烟地深处 •显然很早以前这地方并不贫瘠,至少有人居住,还有果园•莫克又看着手中地青果,这分明是一枚希望之果啊! 是上 帝特意赐予不畏艰辛困苦者地 ,继续前行,一定会有更大地发现和惊喜 •⑦ 莫克忘记了饥渴和劳累,烈日之下又迈开了坚定地脚步 •⑧ 果然,沿途上他看到越来越多地果树 ,景色越来越美丽•落日时分,他看到一个欢乐地 游牧部落,晚上住在一个老牧羊人家里 •正是在这位老牧人地帮忙下 ,又几经周折,莫克找到 了非洲失落千年地文明古都遗址 •《圣经》所记载地黄金之城一一俄斐!⑨ 年轻探险家莫克地发现震惊世界,以后地津巴布韦,也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考古遗 址命名地国家.21 .第 1段画线句地修辞手法是 ,其表达效果是 .(3分)22第5-7段写莫克探险心理从“失去勇气” T a?? a”变化地过程. (4分)23 . 简 述 5 段 莫克所遇到 地境(3分)24莫克非洲探险只有一个目地: (1)5第7段写莫克 “又迈开了坚定地脚步”原因是(2)分)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地一项是 ()(4 分)A •具体再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考古遗址命名国家地精神B •记叙了莫克寻找失落古都地过程,赞美他不畏惧艰难险阻地精神 .C .抒发了作者对莫克以探险发现失落古都为唯一目地地敬佩之情D •说明探险家莫克非洲探险价值之大,足以震惊世界. 26. 作者写莫克探险为什么还要写到他小时候以及27岁这年地事情?结合全文,从内容地角度,说说你地看法,80字左右.(8分)三. 写作(60分)27. 题目:难忘地掌声(600字左右)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黄浦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文言文(一) (18 分) I.留取丹心照汗青 2.尘暗旧貂裘 3.枯藤老树昏鸦 4 •人约黄昏后5•敏而好学6•—碧万顷(二)(4 分)7 .此处指溪流拐弯(2分)& B(2 分)(三)(8 分)9 .醉翁亭记北宋(2分)10. (3分)不知道太守是把能使人们快乐作为快乐地啊•II. (3 分)D(四)(12分)12. 再离开(4分)13.C(3分)14•寒,衣甚单(2分)15. 爱护兄弟顾全大局(3分).现代文(一)(20 分)16. 竞竞(2分)17.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3分)18. 例证法举网络流行语“偶稀饭你酱紫地人”为例,具体论证了许多年轻人熟悉地网络流行语,大部分年纪稍大些地人却无法明白其意思.汉字地书写方式和书写艺术被很多不同阶层地人遗忘,而网络汉语言使用求奇求怪地种种现象泛滥(8分)19. C(3 分)20. D(4 分)(二)(28 分)21. 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太阳地火辣(3分)22 •惊喜坚定信心(4分)23. 在烈日下人迹罕至地荒原继续前行,他将陷入断粮断水地地步.(3分)24. (1)他下决心寻找非洲失落地辉煌文明古都(2)-棵野生地油梨树和许多被风沙掩埋地腐烂树桩给了他探险成功地希望.(6分)25. B(4 分)26. 要点提示:作者写莫克探险还要写到他小时候以及27岁这年地事,文章叙述暂时中断,对莫克整个探险活动作必要地铺垫和补充,使得莫克地形象更鲜明,故事主旨更明确.(8分)三•作文27. 写作(60分)参考2011中考写作评分标准。

中考黄浦区一模语文试卷

中考黄浦区一模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气概(gài)气派(pài)气候(hòu)B. 毅力(yì)疲惫(bèi)疲软(ruǎn)C. 沉着(zhè)沉重(zhòng)沉溺(nì)D. 慈祥(xiáng)慈爱(ài)慈眉善目(m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球技高强。

B. 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友谊。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 他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对朋友也十分热情。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明,你的作业写完了没有?”妈妈问道。

B. 这本书里有很多生字,我查了字典才明白。

C. 他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下面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D. 他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

C.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朵花真美,就像一个穿着红裙子的少女。

B. 天上的月亮就像一个大玉盘。

C. 小明跑得很快,就像一阵风。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就像一个宝藏。

6.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象的一项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7. 下列名言警句中,表达勤奋学习意义的一项是()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 知识就是力量。

8. 下列对联中,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山清水秀风光好,鸟语花香景色新。

黄埔区一模语文中考试卷

黄埔区一模语文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湎(miǎn)比翼(yì)双飞B. 悠然(yōu)自得摇曳(yè)生姿C. 瞠目结舌(chēng)蹑手蹑脚(niè)D. 振聋发聩(kuì)纷至沓来(tà)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B. 他的演讲激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赢得了阵阵掌声。

C. 近几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次考试也不例外,但他的态度却变得十分傲慢。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听说你最近去旅行了,去了哪些地方?”他好奇地问。

B.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C. “这是什么?”我好奇地问。

D. “这本书很有趣,你一定要看看。

”他热情地说。

4. 下列各句中,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B. 她的绘画技艺炉火纯青,让人叹为观止。

C. 那个骗子手段高超,让人防不胜防。

D.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温柔贤淑,深得家人喜爱。

C. 他的演技炉火纯青,深受观众喜爱。

D. 他思维敏捷,总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郑国渠者,本名郑国,战国时魏国人。

魏惠王时,秦国强盛,屡次进攻魏国。

郑国为了救魏,向魏惠王建议开凿郑国渠,引泾水东注洛水,以灌溉农田,增加粮食产量。

魏惠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郑国渠的监造。

郑国在开凿郑国渠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他带领工匠们日夜奋战,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郑国渠的开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黄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解析(word版)九年级语文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有27题。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2.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元夕»)5.,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6.上下天光,。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四块玉.别情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7.〝斜〞在曲中的意思是。

(2分)8.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心难舍〞刻画女子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B、〝杨花雪〞指像杨花一样的雪。

C、〝人去也〞写女子目送爱人远去后的叹息。

D、这首小令以景衬情,化情入景,语意晓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狼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欧阳修是〔朝代〕作家。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3分)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山间四季景色变幻而多美。

B、人们、太守、山林和禽鸟一起欢乐。

C、太守酒醒之后用文章表达了这些事情。

D、人们不知太守为什么乐,因为太守醉而没说。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闵子骞兄弟两人,母卒,其父更娶,复生二子。

子骞为其父御,失辔,父持其手,寒,衣甚单。

父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温,衣甚厚。

即谓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寒儿,汝去无留。

〞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

〞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

〔«韩非子·喻老»,有删改〕【注释】①失辔:抓不住马缰绳。

12.解释上文中加点词。

(4分)(1)其父更娶( ) (2)母去(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如今你欺负我,让我儿受冻B、如今你欺负我,我儿心寒C、现在你欺骗我,让我儿受寒D、现在你欺骗我,我儿心寒14.子骞〝失辔〞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本文表现了子骞的品质。

(3分)【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请珍视我们的汉字许民彤①一那么文化报道写道:您还能熟练默写出〝罄竹难书〞、〝鳞次栉比〞、〝沆瀣一气〞、〝鳏寡孤独〞……这些成语吗?如今,编辑手机短信、在电脑上打字正在取代汉字复杂的书写方式,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发现,当自己需要写几个字时,竟不知从何下笔……②据调查,近43%的人基本全用电脑写字。

人们眼中的〝文字工作者〞正在疏远手写文字,网络写手和80后作家自不用说,在高校,几乎所有老师都是利用电脑撰写论文。

上班族的日常工作就是,打开电脑,登录MSN、收发邮件,办公中的多数事情都可通过网络、电话或传真解决,需要手写的时候已越来越少。

现在,对中小学生来说,字帖学习书写汉字早已让位于奥数、英语的补习课程。

大洋网的调查说明,高达80%的受访者有过〝提笔忘字〞的尴尬,更有近50%的人承认〝有些字怎么也想不起来〞。

民意中国网和北京益派机构的调查说明83%的人曾经〝提笔忘字〞。

③很多不同阶层的人,正在面临着提笔忘字或者患上〝电脑失写症〞的困惑,遗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艺术。

但是,不少的人尤其是网络青年,对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却是得心应手。

〝偶稀饭你酱紫的人〞,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或许再熟悉不过,而大部分年纪稍大些的人,恐怕只有目瞪口呆的份。

这句网络语言翻译过来就是〝我喜欢你这样子的人〞。

这种用法在网络上早已流行多年,但这只是目前汉语、汉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一次全国性的〝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座谈会上,有关语言文字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重点指出了目前汉语言文字使用中国网络语言〝雷〞泛滥、汉字书写为吸引眼球求奇求怪的种种现象……④今天,我们提笔忘字、患上〝电脑失写症〞,网络语言泛滥,或者是汉字被肆意错改、错用,乃至用许多符号来代替汉文字的使用,是否说明我们的语言发展已经进入了技术的时代?对此,甚至有人忧虑中国汉字有可能遭到信息化技术的全方位〝屏蔽〞的危险。

技术时代,人类的语言文学使用能力呈现几乎是一种趋势。

当代社会中文混乱的一种现象,就是当代人语言和词汇日益的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我们今天的心智、情感、精神、和创造力,越来越趋向于衰弱和萎缩的现实,我们正在陷入过度的精神贫困。

⑤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我们所创造的汉字。

汉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它的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音韵之美,独步世界,举世无双……因为我们优美的汉字,我们成为了诗歌的大国,成为了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的大国。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视我们的汉字!16.第①段划线句子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_,它正确的书写是(2分) 17.第③段〝雷〞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18.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第三段主要论述了___________(8分)19.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恰当的位置是是( )(3分)西方一位文化批评家曾经指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记载着中国文化的变迁,中国人的一切情感,都藏匿在小小的方块字中,如今却在电脑和手机的冲击下面临危机,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取代,当写日记变为写博客……长此以往,汉字会消亡吗?A、①②之间B.③④之间C.④⑤之间D.⑤之后A、老化贫乏B.老化贫困C.退化贫困D.退化贫乏(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寻找失落的古都吴作望①1871年9月,太阳像火盆一样烤着南部非洲,在通往马绍那的漫漫荒原上,一个面色憔悴;背着沉重行囊的年轻人,顶着烈日孤独而吃力地前行,几只灰色的秃鹫不时地在他头顶盘旋。

②这个年轻的探险家叫莫克,来自德国。

莫克不同于其他探险家的是,别的探险家来非洲是为了发财,攫取黄金和钻石;而他只有一个目的,填补欧洲人所绘制的这片大陆地图上的〝空白〞,因为当时在欧洲人眼中,非洲是片〝黑暗的大陆〞,非洲人是原始的、愚昧尚未开化的民族,不可能创造什么辉煌文明的古都……③莫克很小的时候,常听当海员出身的父亲谈到非洲,他就下决心长大后到非洲探险,要找到«圣经»中所说的盛产黄金和宝石的俄斐。

让那一段失落的文明历史像袅袅青烟重新在非洲大地升起。

重现这片大陆过去的灿烂辉煌。

④1869年,也就是莫克27岁这年,他孑然一身踏上非洲探险之旅。

然而,三年时间过去了,尽管热带森林留下他的足迹,猎刀屡次逼退袭向他的野兽,遭到过毒蛇咬伤,也患过可怕的疟疾,莫克都挺过来了,但令他沮丧的是,始终没有找到梦萦中的那座文明古都,甚至连一块残片都没有找到。

⑤这天,烈日下人迹罕至的荒原似乎走不到头,裸露的岩石随处可见。

到了中午时分,莫克感到饥肠辘辘,四周也找不到水,他失去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携带的指南针告诉他,此刻折而向南,几日之后就可以搭上回德国的商船;如果继续向西,他将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极可能成为头顶盘旋的秃鹫口中的美食。

⑥附近有一棵粗矮的树,莫克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棵野生的油梨树。

枝叶下垂的地方,挂着一枚不大的青果。

莫克喜出望外,伸手摘下欲解饥渴时,忽然发现,这棵树并不是孤独的,它的周围有许多被风沙掩埋的腐烂树桩,一直延伸到荒无人烟的深处。

显然很早以前这地方并不贫瘠,至少有人居住,还有果园。

莫克又看着手中的青果,这分明是一枚希望之果啊!是上帝特意赐予不畏艰辛困苦者的,继续前行,一定会有更大的发现和惊喜。

⑦莫克忘记了饥渴和劳累,烈日之下又迈开了坚定的脚步。

⑧果然,沿途上他看到越来越多的果树,景色越来越美丽。

落日时分,他看到一个欢乐的游牧部落,晚上住在一个老牧羊人家里。

正是在这位老牧人的帮忙下,又几经周折,莫克找到了非洲失落千年的文明古都遗址、«圣经»所记载的黄金之城--俄斐!21.第1段画线句的修辞手法是,其表达效果是。

(3分)22.第5-7段写莫克探险心理从〝失去勇气〞→〝〞→〝〞变化的过程。

〔4分〕23.简述5段莫克所遇到的困境。

〔3分〕24.莫克非洲探险只有一个目的:〔1〕,第7段写莫克〝又迈开了坚定的脚步〞原因是〔2〕。

(6分)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4分)B、记叙了莫克寻找失落古都的过程,赞美他不畏惧艰难险阻的精神。

C、抒发了作者对莫克以探险发现失落古都为唯一目的的敬佩之情。

D、说明探险家莫克非洲探险价值之大,足以震惊世界。

26.作者写莫克探险为什么还要写到他小时候以及27岁这年的事情?结合全文,从内容的角度,说说你的看法,80字左右。

(8分)【三】写作(60分)27.题目:难忘的掌声〔600字左右〕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不得抄袭。

【一】文言文〔一〕(18分)1.留取丹心照汗青2.尘暗旧貂裘3.枯藤老树昏鸦4.人约黄昏后5.敏而好学6.一碧万顷〔二〕〔4分〕7.此处指溪流拐弯〔2分〕8.B(2分)〔三〕〔8分〕9.醉翁亭记北宋〔2分〕10.〔3分〕不知道太守是把能使人们快乐作为快乐的啊。

11.(3分)D〔四〕〔12分〕12.再离开〔4分〕13.C(3分) 14.寒,衣甚单〔2分〕15.爱护兄弟顾全大局〔3分〕【二】现代文〔一〕(20分)16.竞竞〔2分〕17.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3分〕18.例证法举网络流行语〝偶稀饭你酱紫的人〞为例,具体论证了许多年轻人熟悉的网络流行语,大部分年纪稍大些的人却无法明白其意思。

汉字的书写方式和书写艺术被很多不同阶层的人遗忘,而网络汉语言使用求奇求怪的种种现象泛滥(8分)19.C(3分)20.D(4分)〔二〕(28分)21.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太阳的火辣〔3分〕22.惊喜坚定信心〔4分〕23.在烈日下人迹罕至的荒原继续前行,他将陷入断粮断水的地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