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聂耳与国歌》优质课教案_16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聂耳与国歌教案 湘教版

6 聂耳与国歌【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纪、省、族、亡、危、勇、景、首、聂、烧、挥、赴”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积累词语。
3.了解“……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
4.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
5.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2.诵读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难点】体会第四、第五自然段中的语言及其所含的爱国情感。
【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课前查工资料,了解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了解聂耳;《课时测评》学生用书。
【授课类型】新授【教学方法】教师:质疑、引导、点拔。
学生:读、悟、议结合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掌握生字的书写。
2.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
3.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的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全体起立,播放国歌。
2.你们知道国歌的歌名吗?它是由谁作词,谁作曲的呢?(《义勇军进行曲》、聂耳词、田汉曲)3.板书课题:聂耳与国歌。
4.同学们查找过资料,你知道聂耳吗?(学生交流预习收获)5.教师简介聂耳。
(课件出示)6.读课题质疑:课文会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交流预习收获并提出疑问)7.着重归纳两个问题。
(1)国歌是什么时候产生的?(2)聂耳是怎样写出国歌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并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生字用拼音读准音,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课件出示生字)(2)理解生词,在不理解的词语旁边做好记号;(3)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
2. 检查自学效果。
(1)同桌互相测试对方对生字的认识情况。
(“聂”的声母是鼻音,“省”、“亡”、“景”的韵母都是后鼻音。
)(2)出示词语:聂耳世纪危亡义勇军情景民族3.“开火车”领读,齐读词语。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聂耳与国歌课件湘教-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陈毅刚5岁半,就开始 在一家私塾读书。他小小年 纪,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 学们都称他“小神童”。
一天,毛老师来到陈 毅家,看到他正在灶前一 边烧火,一边看书。因为 他看书入了迷,火烧得太 旺了,锅里冒出了煳味儿。
妈妈刚好从井边洗菜回来,发 现米饭烧煳了,气得火冒三丈,
心想:___________ 。 抄起刷子,就往灶前冲去。
《风云儿女》上映后,影片的主题歌 《义勇军进行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表达了处在民族危机中的中华民族不屈的 心声。为此很快就在中华大地上传唱开来。 由于它在中国历史的这一特定时刻所产生过 的巨大作用,在1949年被确定为代国歌,以 后又被定为国歌。
1935年7月17日,聂耳因赴苏联途经日 本逗留时,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不 幸溺水逝世,终年仅为24岁。但他不朽的旋 律,至今仍伴随着中华民族继续奋进不息。
聂耳短暂创作中的辉煌顶 点是《义勇军进行曲》。1934 年,由夏衍编剧的电影《风云 儿女》开始拍摄。在这部电影 的结尾处,安排有一首主题歌。 聂耳主动去找夏衍,表示他能 写好这首主题歌。
当夏衍正要拿给他这部电影的剧本,以便让他 熟悉剧中的故事内容和思想情绪时,聂耳说他早已 熟悉了剧本。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把田汉写的这首 主题歌的歌词背了两遍,丝毫不差。这使夏衍大为 惊奇,也对这位22 岁的青年有了信心。于是,主 题歌的谱曲任务就交给了他。
1930年,聂耳离开家乡来到上海,第二年就考 入了黎锦晖领导下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 师。黎锦晖是位热心于儿童歌舞音乐和通俗歌舞音 乐的音乐家。可是,在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 民族存亡危机深重的时候,明月歌舞剧社却还在大 演轻歌曼舞的节目。聂耳对此大为不满,在1932年 的7月间,连续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对当时的音乐 界前辈黎锦晖进行批评。
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聂耳与国歌》精品学案第一课时

《聂耳与国歌》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掌握生字的书写。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
3.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的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一、情境导入: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歌吗?知道这首歌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聂耳与国歌》。
2.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二、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把读不准、不认识的字消灭掉。
3. 认读生字卡片。
给生字注音纪()省()族()亡()危()勇()景()首()聂()烧()挥()赴()4.开火车读,试着读出后组词、练习说话。
三、自由读课文。
1.理解相应生词,不理解的词语在边上做记号。
2.通读课文,做到流利准确。
3.检查自学效果。
4.把生字带入课文,再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四、重点强化,促进感知。
1.自由读课文,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国歌。
2.看图:你看懂了什么?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讲了哪几个“镜头”。
2.引导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
五、拓展延伸1.我国的国旗是什么?2.《国歌》的全称是什么?3.《国歌》的词作者,曲作者是谁?4.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六、课上训练1.积累词语我最棒()存亡()关头前仆()浴血()()不挠()前进2. 找出反义词连起来多大出开有小入少无关。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聂耳与国歌课件

演唱和表演案例展 示
展示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 国歌演唱和表演,唤起观众 的爱国情感。
小结
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聂耳的音乐成就和《义勇军进行曲》让我们了解了他和国歌的故事。
国歌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学习国歌有助于增强爱国情怀,通过适当的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国歌的技巧和内涵。
国歌的演唱和表演技巧和注意事项
演唱和表演国歌需要锻炼声音和情感表达技巧,同时注意细节和演绎方式。
逝世和贡献
聂耳在年轻的时候英勇就义,但他的音乐事业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深远影响。
《义于革命战争时期,成为了中国 共产党的代表歌曲。
创作经过
聂耳通过深入研究和灵感的迸 发,创作了这首激情四溢、鼓 舞人心的歌曲。
流行和传承
《义勇军进行曲》深入人心, 至今仍被广泛演唱和传唱,成 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旗帜。
2
语调和音准的训练
通过模仿演唱和音准训练,我们可以提高国歌演唱的准确性和表达力。
3
情感表达和节奏把握
国歌演唱需要表达深沉的情感,同时掌握节奏感,使演唱更加生动有力。
国歌的演唱和表演
演唱注意事项
• 保持稳定的呼吸和饱 满的声音
• 注意发音准确和清晰 • 传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表演形式
• 个人演唱 • 合唱演唱 • 乐器伴奏演奏
学习国歌的重要性
1 意义和作用
学习国歌有助于增强爱国情怀,加深对国家的认知和归属感。
2 学习方法
通过听歌、学唱和了解歌词,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国歌的内涵。
3 尊重和传承
学习国歌时要尊重它的历史和精神,传承和发扬国家的音乐文化。
国歌演唱技巧的训练
1
声音的掌握和练习
通过发声和喉咙的放松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声音。
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聂耳与国歌》精品学案第二课时

《聂耳与国歌》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掌握生字的书写。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
3.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的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一、巩固背诵。
1.同桌互相检查背诵。
2.“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二、理解课文。
1.默写。
记住易错字词。
2.小测:看拼音写汉字。
wánɡ wēi yǒnɡ
jǐnɡ shǒu niè
shāo huī fù
3.释词语:
生死存亡
危急关头
浴血奋战
不屈不挠
前仆后继
奋勇前进
三、精读课文,读读议议
1.导读第1、2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第3、4自然段。
(1)哪些词语最能代表聂耳的想法,行动和心声。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随着音乐伴奏,欣赏国歌。
3.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
(1)国歌的创作和谱曲成功以后,在祖国抗战时期起了什么作用?
(2)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3)背诵这一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读课文第6自然段。
2.你对这一段的内容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想?
五、课堂练习
1.背诵《国歌》歌词。
2..我能把字正确地填在括号里。
带戴峰锋导异堵绪脑恼
穿( ) ( )路山( ) ( )引情( ) ( )利 ( )车 ( )袋 ( )怒惊(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聂耳与国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这是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国歌产生的背景,聂耳创作国歌的过程,以及歌曲的巨大意义,让学生体会热爱祖国、热爱国歌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内容含有的爱国之情。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读中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歌的思想感情,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电影《风云儿女》片段,同学们,你们知道这
是哪部电影吗?电影里放的是哪一首歌?它的词
曲是谁写的呢?
2、简介聂耳、田汉。
3、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想一想:
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指名朗读。
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生死
存亡”、“危急关头”,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民的爱
国热情。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师读第3自然段,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火一样燃烧的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通过“激动、主动请求”这些词你体会到什么?
你认为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聂耳全身心地投入曲
谱创作中?
指名回答,各种方法理解、感悟词句。
(1)他一遍又一遍的朗诵着歌词:“起来,不愿
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
新的长城……”他仿佛听到了祖国母亲对
儿女的呼唤,仿佛看见了抗日勇士在浴血
奋战。
(2)他忘了吃饭,忘了睡觉,一会儿在钢琴上
弹出激昂的音调,一会儿在房子里来回疾
走,一会儿又挥动臂膀高唱起来。
(3)反复朗读,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2、学习第5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国歌的创作和谱曲成功以后,在祖国抗战时期起
到了怎样的作用?
带读,指名读,比赛读,齐读。
3、《义勇军进行曲》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决心和勇
气,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在抗战时期起
到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
国歌。
四、情感升华
1、你知道哪些抗日英雄?出示图片。
2、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们用鲜
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起,珍惜我们拥有的
幸福生活,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练就更大的本
领,长大以后,做一个有用的人,使我们的祖国更富强。
五、总结延伸
1、齐唱国歌。
2、阅读一个有关中华民族受苦受难、奋起反抗的故事,或者收集聂耳的有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