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电子版五篇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电子版五篇怎么备教案呢?第一要明确资料决定方法,方法是为资料服务的;要摸索教学目的、学生年龄特点、班级特点等因素。
比方,如何提出问题,创造情境、激发疑问、引发动机,启示摸索,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理想的翅膀》教材分析:课文描写课春天小朋友们放风筝的情形。
每一只风筝都代表了同学们的理想。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通过课文学习进行理想教育。
3、掌控本课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学习从文中找重点句概括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进程:〖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一、导课:同学们,春姑娘回来了,大自然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把你画的春天的风景说给大家听好吗?春天是美丽的季节,在春天里你都想做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二、新授:1、在这么美丽的季节里让我们跟随可闻一曲放风筝好不好?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找一个你记得最牢的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5、谁想当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6、游戏:我说你对。
7、小组合作进一步学习生字。
8、谁能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
(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字分析生字)9、开火车读课文,小组比赛。
想一想,“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那一句话能概括第二至第六自然段的意思?朗诵挑战赛:比一比,谁读得。
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学习生字1、读生字,纠正字音,2、出示“翅膀筝翩舞棒”,学生自己交换谈区分及书写规则。
结合语文天地中,描一描、写一写。
3、出示“胎,棒,竖,勺”:你能说出这些字的笔顺吗?小组同学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你能把这些字写的漂亮吗?学生自己独立写,然后小组评议。
说说这些字的笔顺,先在小组中相互说说,再指名说说。
4、学生可就难写的字数空或描一描后再书写。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五篇详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五篇详案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获得成功是我条件、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进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进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进程,教师要通过教案链接这个两方面。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完璧归赵》【教学目标】1、识生字7个;积存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嘱咐”和“嘱咐”。
2、正确朗诵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知道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灵大胆、不畏强横的人物特点。
【教学进程】一、导入,激趣。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板书课题,激趣摸索:“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摸索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换: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知道。
(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为何“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1)引导学生学习第1-3节,并摸索。
(2)交换,然后指导朗诵,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
(教师适当诠释蔺相如此行的重任。
从国力来看,赵国只能答应交换;要是让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赵国就会被人小视。
)2、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参插《词句活动室2》)。
(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①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②说一说:为何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恳切,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摸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③读一读;秦王为何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
(第1、3句话的知道,可以从秦王的反应表现入手,比方:“信以为真”和“只好同意”。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优质教案五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优质教案五篇三年级语文教案1《小河的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理解相关的词语,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利用它们。
3.理解诗歌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范读,指导学生读出长句中的停顿,注意不同标点符号时语气的表达。
通过范读、探究、找关键词句的方法突破。
激发学生对诗歌朗读的热爱和兴趣。
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生字词卡片、了解家乡的河流辽河、军河队沈阳的建设带来了哪些好处。
2.学生准备查找小河的来历形成及对人类有哪些好处相关资料。
收集XX省沈阳都有哪些河流,他们对家乡沈阳的建设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学设计:课前交流:课前老师让收集关于河流的资料,你们收集了么?(生汇报)(课件播放小河经过高山、平原、田野……流淌的动画)(一)导入一条蜿蜒的小河哗哗的流淌着,它穿越高山、平原;浇灌田野、森林。
小河哗哗的流淌着,她在唱自身的歌,她在告诉我们什么呢?(二)通读识字1.自由读课文,把自身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做记号,然后在组内解决。
2.学生互动,拿出汉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3.老师检查学生识字、识词情况,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坎坷干涩乳汁哺育崇高浇灌寂寞嘴唇播种分享4.课件出示汉字,生认读。
一类字让学生自身能说出识记生字的方法及相关的词语。
5.指导生字。
指导书写学生认为男鞋、易错的字。
如“哺灌”。
评比欣赏。
(三)理解课文1.指名学生大声读课文,划出全文共有几个小节。
2.你喜欢哪个小节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
3.(课件出示画面)师:我是一条小河,一条奔跑的小河。
听,哗啦哗啦,那时我流过城市山村,正在把动人的故事诉说,小河的歌里都唱了哪些故事?(唱自身是明亮的小河、快乐的小河、绿色的小河)(1)第一节: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同学回答,回答到哪就指导哪句话的朗读。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妙、奏”等7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美妙、演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背诵第2、3自然段。
3.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妙、奏”等7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美妙、演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背诵第2、3自然段。
2.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些大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2)引出课题《大自然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思考:课文主要—1 —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3.精读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①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②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引导:这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句,概括了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③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学习第2自然段①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它是怎样演奏的?②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③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读出微风的轻柔和狂风的雄伟。
④引导学生理解“呢喃细语”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⑤教师提问:风还会演奏出哪些美妙的声音呢?⑥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言。
(3)学习第3自然段①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它是怎样演奏的?②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教案篇一【创新教案】21、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想】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运用“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去理解体会重点词句,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模仿声音等手段,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你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你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你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2、学生自由阅读,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声音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它。
片段列举了风声、水声、动物的声音,这些事物我们再熟悉不过,但正是我们没用心去聆听,失去了听的兴趣,因而什么声音也没听到。
同学们,丰富美妙的声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只要用心地倾听生活中平平凡凡、朴朴实实、普普通通的声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4、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通过这篇课文我们来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1、要求:自己试着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
2、教师巡视交流情况。
3、检查字词:(课件出示)美妙演奏手风琴感受激动乐器虫鸣翻动歌曲拂过温柔狂风合奏雄伟乐曲威力打击热闹窗户雨滴汇聚小溪轻快散步轻轻柔柔敲敲打打呢喃细huzhidao 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哗啦啦唧哩哩淙淙潺潺(1)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教师指导好这几个字的读音“奏”读“zòu”,不要读成“zhòu”;“喳”读“zhā”,不要读成“zā”。
2024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练讲故事
①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③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④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2)抓住学生认为写得美的句子或段落指导朗读,让学生边想边读,把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而又十分有趣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学生拿出自己课前画的火烧云的画,仿照课文第三至第六自然段中画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先自己练习说,再找同学或朋友互相交流。
(4)拓展练习。学生结合自己课前观察到的云彩变化和颜色的变化,想象火烧云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和形状?然后根据“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样的顺序,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其他的动物、植物或建筑物等来形容火烧云的形状。要求先和同桌或好朋友交流讨论,再在全班交流。
四、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3、这些同学真了不起,积累了那么多的诗句,真棒!书上为大家推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让我们来听一听雨点在唱什么歌?(生自由读短文
4、你都知道雨点在唱什么歌?谁听懂了它的歌,他都做了些什么?
5、多么有趣的文章,写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你都找了那些文章给大家读一读,好吗?(学生介绍,老师评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带反思第一单元:我眼中的世界
教学目标:
-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世界。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天空里的阳光》、《稻穗儿》
2. 讲解和研究活动:天空里的阳光、稻穗儿、我眼中的世界
3. 练和巩固:朗读课文,描述自己眼中的世界。
4. 扩展活动:观察周围环境,写下自己眼中的世界。
教学过程:
第一课《天空里的阳光》
1. 激发学生对天空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观察天空中的变化。
2. 朗读课文《天空里的阳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3. 提示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
4. 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眼中的天空,表达观点和感受。
第二课《稻穗儿》
1. 引导学生观察稻田和稻穗,了解稻穗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听读课文《稻穗儿》,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3.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进行感悟和表达。
4. 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描述稻穗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通过课文的学习和活动的开展,我能够确保学生对世界的多样性有所了解,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世界。
课文选择了《天空里的阳光》和《稻穗儿》两篇相对简单的文章,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其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3篇_1

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基本技巧、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认识。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学生掌握耐久跑的正确姿势、呼吸方法及跑步节奏,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进取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方法、跑步节奏。
2. 耐久跑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持续训练、定时跑训练。
3. 耐久跑比赛规则:起跑、计时、犯规、终点冲刺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耐久跑的基本技巧、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激发学生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耐久跑的正确姿势、呼吸方法及跑步节奏,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技术要领。
3. 训练方法讲解与实践(15分钟):教师讲解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包括间歇训练、持续训练、定时跑训练等,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4. 比赛规则讲解与实践(10分钟):教师讲解耐久跑比赛规则,包括起跑、计时、犯规、终点冲刺等,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1. 学生技术掌握情况: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耐久跑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跑步姿势、呼吸方法、跑步节奏的正确性。
2. 学生训练效果:通过课后跟练、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耐力素质提升情况。
3. 学生比赛表现: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包括起跑、计时、犯规、终点冲刺等环节。
4. 学生态度与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