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核心考点突破导学案课件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共PPT

二、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元素 (宏观)
概念:元素 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下列概念有何区别和联系?
分子 原子
原子 离子
原子 元素
(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相互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成原子, 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电解水反应
氢
氢
氧
氢
氢
氧
通电
水
氢气 + 氧气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 新的分子。 在这个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1、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 (带正电) 中子 (不带电)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带负电)
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991年,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别人合作,重 新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核电 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核外电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
一般少于4个 易失电子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
非金属 一般大于或等于4个 易得电子
离子的形成
原子: Na +11 2 8 1 失一个电子
离子: Na+ +11 2 8
Cl +17 2 8 7 得一个电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册第三 单元复 习课件 -课件 分析下 载
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请用原子、 分子或离子填空:
(1)应用最广泛的铁是由 铁原子 构成的;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氮分子 ;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 和 氯离子 构成的。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册第三 单元复 习课件 -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册第三 单元复 习课件 -课件 分析下 载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决定 元素 种类
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的 化学性质
核电荷数 原子核
➢怎么看原子结构图和离子结构图
下面A、B、C、D四幅图,你知道那幅图是原 子结构图,那幅是离子结构图吗?
属于原子的是 A、C ,依据是 质子数=电子数 。 属于离子的是 B、D ,依据是 质子数≠电子数 ; 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D ,因为: 质子数>电子数 。 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B ,因为: 质子数<电子数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原子得到或失去 电子而形成的,所以正电荷数≠负电荷数
原子构成的规律:
⑴、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⑵、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⑶、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 ⑷、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 ⑸、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同, 决定原子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课件分析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复习 名师教学PPT课件

什么是元素?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 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 ①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
一类原子的总称
子
区 ②只有种类,没有个数 别 ③宏观概念
④能组成物质,不能构 成分子,原子
②既有种类,又有个数 ③微观概念
④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也可构成分子
金属元素,如钠、镁、铝等,最外层电子一般 小于4个,在 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非金属元素,如氧、氯、硫等,最外层电子一般 大于4个,
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电到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最外层电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 做 阳离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 阴离。子
能观察到的是
( )D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5、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物由质构成练微习 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 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 称。
⑴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汞原子构成的; ⑵人工降雨用的干冰是由 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⑶食盐中的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
例如:H+、Na+、Mg2+、Al3+、Cl-、O2-、S2-
1、下列微粒是阳离子的有( D );
是阴离子的有
( BC )
是原子的有
( A );
为稳定结构的有 (BCD )
A
B
C
D
3、 元素X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
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 复习课件

②表示___元__素__符__号___ ②表示氧元素的符号为O
③表示___元__素__名__称___ ③表示氧元素
④表示_相__对__原__子__质__量___ ④表示氧元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是16.00
物质)
元素符号 前面的数
表示原子的个数
Fe:表示_一__个__铁__原__子__ Fe:表示金属铁
2H:表示_2_个__氢__原__子__
表示某种离子
离子符号 表示某种离子所带正(负)
电荷数
离子符号 前面的数
表示离子的个数
O2-:表示__氧__离__子___ O2-表示_(一__个__)_氧__离__子__带___ _2_个__单__位__负__电__荷___
稳定性 不稳定 不稳定 相对稳定 相对稳定 相对稳定
用离子符号 用离子符
表示方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O,S 表示:如Na 号表示:
法等
+,Mg2+ 如O2-,F
,Al3+等 -,Cl-等
相互转换 阴离子
① 失去 电子 ② 得到 电子
原子
③ 失去 电子 ④ 得到 电子
阳离子
相对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
【实验突破】 分子的运动现象探究 【实验步骤】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 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 溶液的颜色。从A烧杯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 管中,向其中慢慢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另取一 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 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2O2-表示__2_个__氧__离__子_____
①圆圈及其中数字:表 ①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
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__质__子_____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PPT课件

横行(周期):将 电子层数 相同的
元素,按 最外层电子数 递增的
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氢H
氦H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表格信息
3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16
S
硫
32.06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练一练
(2019天水)静静发现炒菜所用的食盐为加碘食盐。
经查阅资料可知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下图所示信息。
为遥 有知 暗不 香是 来雪 。,
3.分子之间有间隔
气态
练一练
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 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D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C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D 海绵能吸水
练一练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
的解释,合理的是( C )
A如.:质不子能数讲不氢同、氧两个元素B.相对原又子讲质个量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如外:层1电个子氧数原不子同
书写
大写 一大二小 F N Na Ca
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所有元素符号都有)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所有元素符号都有)
3、表示该元素的单质(金属元素、稀有气体 和 C Si P S)
3、右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C.X属于非金属元素
D.x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为XCl
有自己热爱的事, 是一种幸运。
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① 5个氧原子 5O ② 2个铜原子 2Cu
③ 氮元素 N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册)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课题2 原子的结构*课题3元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课题2 水的净化课题3 水的组成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合作探究: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的发展历史①.古代: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课件牛老师

1.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A_,_B_,_C
A.
2.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B_,_C
+9 2 7
3.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A_,_B___
C.
+17 2 8 7 B.
+12 2 8 2 D.
解题思路:对于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其化学性质相似;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判断是金属
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对于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练3.习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离子的是( D )
考点四 元素
1.元素
离子符号的书 写你掌握了吗
元素是__核__电__荷__数____(即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种类:100余种(由此组成了3000多万种物质)可分为 ___金__属___元素、__非__金__属__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2)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__、__硅__、__铝__、__铁__、__钙__。 (3)生物细胞中含量在前五位的元素:__氧__、__碳__、__氢__、__氮__、__钙____。
不显电性
离子 带电的__原__子__ 或___原__子__团_
带正电或负电
化学变化中 点 是否可分
可以再分
不可再分
原子团在某些变 化中可以再分
化学符号 化学式
元素符号
离子符号
(续表)
相同点
分子
原子
离子
(1)都具有微粒的基本性质(质量和体积都 很小、不停地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等)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练习1】
A
【练习2】
B
考点二 原子及其构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全套

(1)将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mL B 。 (2)湿衣服晒一段时间会变干 C 。 (3)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花香 C 。 (4)可以将大量氧气压缩到钢瓶中 B 。 (5)假如一滴水的分子个数由10亿人同时数,每人每分钟数100 个,日夜不停地数,需3万年才能数完 A 。 (6)墨汁滴入一杯清水里,清水很快变黑了,主要是因为 C 。
(2)在反应中,氢分子变成 氢原子 ,氯分子变成 氯原子 , 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是 氯化氢分子 。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氢分子 ,氯气在化学 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氯原子 ,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 化的粒子是 氢分子和氯分子 。
10.为了解释下面(1)~(6)项事实,请在后面空格里选择填写有 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科学家已经可以移走原子“画出”最小的中国地图(如图)。
根据这一事实,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D)
A.原子的体积很小
B.原子是客观存在的
C.说明我国科学技术已进入操作原子的阶段
D.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知识点3: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D
)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C
B.矿泉水 D.河水
2.(邵阳中考)2017年4月22日,湖南省首届芍药花节在邵东
县斫曹乡芍药花基地举行,引来无数游客,走近基地,芍药
花香扑面而来,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
)
A.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隔
知识点2:原子 3.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D ) A.原子的质量极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极小 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数目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