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七年级生物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新编201910)

教学目标
1.知识:
(1)简述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 (2)总结出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
2.能力:
(1)利用多媒体收集相关的生物学信息; (2)整理、选择信息并与别人交流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2)能够客观地评价科学家的工作,理解科学 是不断发展的,而且科学的发展要受到社会生产 力的限制,自然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 论的奠基人。1809年2月12日,出生 于英国医生家庭。1825年至1828年 在爱丁大学学医,后进入剑桥大学 学习神学。1831年从剑桥大学毕业 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 船“贝格尔号(Beagle)”作历时5 年(1831-1836)的环球旅行,观 察和搜集了动物、植物和地质等方 面的大量材料,经过归纳整理和综 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行的概念。
教材分析
“生物学是探究生命的科学”一节内容意在调 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设备和一 些相关文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选择和学习;鼓励小组组员间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 识;鼓励并培养小组间的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总 结能力。分三阶段活动:①指导学生利用书籍、报 刊、多媒体,在课下亲自搜集中外生物学家的故事。 ②以小组的形式汇总、整理、选择信息,了解2~3 位生物学家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成就及他 们在研究工作中给学生留下的深刻印象的事情。③ 课堂教学中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及学生对生物学家研 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总结。
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活 动:谈谈你心目中的生物学家。
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自主探究
1.生物分类:
(1)创始人:瑞典科学家林奈,被称为“分__类__学___之__父____”。 (2)分类单位:按大小和从属关系可排列为____界__、___门__、___纲__、___目__、___科___、__属__。、种
生物进化论:
(1)内容。①揭示出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来源于原___始___的__共___同___祖__先_,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着亲
缘关系。②人类是由早期的_猿___类_演化而来,人类的远祖可能生活在__非__洲_。 ③用自__然___选___择_解释生命世界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2)创始人:英国科学家__达___尔__文。
A.达尔文 B.林奈 C.孟德尔 D.米勒
3.(2019·天津学业考)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A )
A.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B.中国科学家屠呦呦
C.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D.瑞典科学家林奈
4.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科学家来自6个国家。其中只有一个是发展
中国家,它是
( C)
A.越南 B.印度 C.中国 D.美国
2.生物进化论:
(1)内容。①揭示出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来源于_原__始___的__共___同__祖___先_,不同生物之间存在 着亲缘关系。②人类是由早期的猿__类___演化而来,人类的远祖可能生活在_非___洲_。 ③用_自__然___选__择_解释生命世界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2)创始人:英国科学家达___尔__文__。
和先驱。
2、林奈与生物分类
林奈
Carl Von Linné
(1707-1778,又译林耐、林内),
瑞典博物学家,创立了双名命名法。
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学生已经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接触过一些基础的生物知识,如动植物的分类、简单的生态学概念等。此外,学生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学习过基本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生物学这种贴近生活的学科通常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在观察、描述和表达方面的能力较强,但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合作学习,有的则偏好独立思考。
4. 教室布置:
- 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将教室分成不同的区域,如讲授区、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
- 在讨论区设置小组桌椅,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 实验操作台应靠近水源和电源,便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同时确保实验台面的清洁和安全。
- 教室内外可悬挂或张贴与生物学相关的海报、标语,营造良好的生物学学习氛围。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物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生物学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生物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 对学生观察生物现象的记录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实践操作:
- 审核实验报告,关注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过程和结果分析,给出具体意见,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4)小组合作:
- 评估小组的PPT或海报制作,从内容、设计、展示等方面给出评价,促进学生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第2章第1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对于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生物有一定的接触,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缺乏系统性的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对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较浓,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搭建生物学的基本框架,培养科学思维。
2.学生在观察、实验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3.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需进一步培养,教学中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学生对生物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不足,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助学生完成实践作业和阅读拓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及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提高学习效果。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树立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价值观。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生物学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其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学。
4.培养学生的生物绘图、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习惯。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生物学现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一单元二章一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学

导入新课
为什么北极熊能适应北极寒冷的气候?
导入新课
为什么花朵能散发清香?
导入新课
为什么我们的心脏能够有节律地搏动?
导入新课
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人类又是怎样形成的? ……
生命世界充满了奥秘,学习生物学能帮 助我们探索这些奥秘,在不断探索中我们 会更加了解和热爱大自然。
B 巴斯德
b 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
C 林奈
c 杂交水稻之父
D 列文虎克
d 双名法
讲授新课
练一练
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 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乙;响度相同的是 甲、丙 。
甲
乙
丙
课堂小结
音调
概念:乐音的高低 决定因素:声源的振动频率
乐
概念:声音的大小
音
响度
声源的振动振幅
决定因素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讲授新课
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生物学家的科 学活动分不开的。
你能说出几个生物学家的名字吗? 你知道生物学家是怎样工作的吗? 你心目中的生物学家是什么样子的?
讲授新课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博 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建 立了“进化学说”
人与声源的距离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随堂训练
1.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 音( B )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随堂训练
2.如图所示,用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相同速 度不等的力滑过,可以用来研究发声体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以上都可以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单元第2章第1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2.瑞典科学家__料_林___奈_____创立了流统一的生物命名
法,被誉为“分类学之父”。分类学家们将地球上所有
的生物按大小和从属关系可排列为门界、_纲__、_目__、_科__、 _属__、种___、___等分类单位。每种生物在这种排列中都
有自己的分类地位。
Z 自主学习
3.达尔文是_生___物__进____理论的创始人。 4.20世纪50年代化,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 ___________,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的物双学螺阶旋段。
D 达标训练
8.分类单位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 A)
A.界 B.种 C.目 D.科 9.既是生物科学研究的主体,又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对象
的是( C)
A.动物 B.植物 C.人 D.微生物
10.下列不属于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是(D)
A.人类基因组计划 B.破解SARS病毒的遗传 C.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D.移动通信
生物学是探索 生命的科学
生物学及其 发展历程
林奈与生物分类 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 发现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D 达标训练
1.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验方法,研究血液的流动
方向并发现了血液循环的科学家是(B )
A.林奈 B.哈维 C.达尔文 D.沃森
结构
5.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
生物的__形__态____、 _结___构____、 _分__类_____、 _生___理____、 _遗___传__和__变___、 __进__化____、 _生___态____的科学。
异
Z 知识梳理
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观察、调查、 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2章 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课件初中七年级全册生物课件

A.DNA分子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B.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C.血液循环的发现 D.生物分类系统的建立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随堂检测(jiǎn cè)
知识点三: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5.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物的( )D
第五页,共二十七页。
合作(hézuò)学习
【合作学习】
阅读孟德尔的故事,回答探究一和探究二 1822年7月20日,孟德尔出生在奥地利西里西亚 (现属捷克)海因策道夫村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 庭里,父亲和母亲(mǔ qīn)都是园艺家(外祖父是园艺 工人)。孟德尔童年时受到园艺学和农学知识的熏 陶,对植物的生长和开花非常感兴趣。 1840年他考入奥尔米茨大学哲学院,主攻古典哲学, 但他还学习了数学。学校需要教师,当地的教会看 到孟德尔勤奋好学,就派他到首都维也纳大学去念 书。
是( ) C
A.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 B.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C.达尔文运用实验的方法建立了“进化学说” D.人类基因组计划破译了人体细胞内全部DNA所 含的遗传信息 15.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 来源于对大自然的( ) A.观察(guānchá)与调查 DB.调查与比较
11.瑞典科学家林奈和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进行科
学研究时都运用的是观察描述法,而科学家哈维
在发现血液循环时用的方法(fāngfǎ)是( )
A.观察法 B.归纳演义法 C.对比法 D.实验法
D
12/11/2021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课后练习
12.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C
A.法国学者(xuézhě)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第一篇: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精品文档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学目标〗1.知识:(1)简述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2)总结出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
2.能力:(1)利用多媒体收集相关的生物学信息;(2)整理、选择信息并与别人交流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2)能够客观地评价科学家的工作,理解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而且科学的发展要受到社会生产力的限制,自然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设计思路〗1.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与设计思路分析:“生物学是探究生命的科学”一节内容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设备和一些相关文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资料的搜集、整理、选择和学习;鼓励小组组员间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识;鼓励并培养小组间的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分三阶段活动:①指导学生利用书籍、报刊、多媒体,在课下亲自搜集中外生物学家的故事。
②以小组的形式汇总、整理、选择信息,了解2~3位生物学家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成就及他们在研究工作中给学生留下的深刻印象的事情。
③课堂教学中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及学生对生物学家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总结。
2.教学中注意的问题:① 本节课前对全体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即搜集你佩服的中外生物学家的故事,要能说明科学家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取得的成就和值得你钦佩的方面,整理成5分钟以内的小组发言稿。
② 要求以小组为学习单位,组长要做好小组内工作的分工(搜集信息、汇总整理记录信息、小组汇报)和记录,在本堂交流课前汇总组员的信息,并与组员共同选出2~3名生物学家的故事准备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③ 教师提前3天时间布置此项活动,并为家里不能上网的学生提供多媒体教室和某些相关书籍,如《图形科普》《牛顿科学世界》等。
④ 教师要为学生的汇报交流提供多媒体平台。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北京一六六中学是所百年老校,前身是著名的贝满女中,现在是北京市东城区区属重点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维 英国科学家 (1578-1657)
血 液 循 环 图
LOGO
实验法:实验是运用仪器在人工控制的条 件下进行研究的一种手段。
LOGO
沃森 美国生物化学家 (1928-~)
克里克 英国生物物理学家 (1916-2004)
LOGO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LOGO
人类基因组计划
LOGO
生学物家 李时珍 林 奈 达尔文
实验 实验 观察,实验
LOGO
讨论:
1、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 2 、人们进行生物学研究有哪些主要的方法? 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 进化、生态的科学。
3、当今世界各国为什么都在加强生物学的研 观察和实验。 研究对象:生命现象。 究?
微观上: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深入 发展,人们对生命的探究逐渐接近对生命本质 的研究; 宏观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研究,使生 态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学在宏观上 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LOGO
林奈 达尔文 哈维 沃森与克里克
血液循环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生物分类系统 生物进化论
考察,调查, 分类,比较
实验法 实验法 观察法
LOGO
LOGO
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倪欢欢
活动:谈谈你调查
观察
查阅资料
实验
交流
LOGO
自然科学活动包括:
调查 观察 实验 交流 查阅资料
LOGO
采 集 植 物 渔 猎 动 物
远古时期
生物 形态、 分类、 行为
流传积累动植物的 基本知识 19 世纪初
生物之间的 相互联系、 生命发生、 发展的规律
主要贡献
编著《本草纲目》 分类学之父。二名法,
主要科学活动
观察,调查,查阅 文献,交流
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
观察,调查
创立了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命世界的现 象及其变化规律。
观察,调查
哈维 孟德尔 沃森和克 里克
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发现了生物的遗传定律 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生物 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生 物 学 迅速发展
LOGO
首次提出“生物学” 这一科学名词
拉马克 法国学者 (1744-1829)
LOGO
创立统一的“生物命名法” “分类学之父”
根据生物的形态、习性等特点
动植物排列成有规律的完整系统
把生物分为七个等级 : 界门纲目科属种
林奈 瑞典科学家 (1707-1778)
LOGO
界 门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纲
目
单子叶植物纲 哺乳纲
莎草目 灵长目
科 属
种
禾本科 小麦属
小麦种
人科 人属
智人种
LOGO
神创论 进化学说
考察、调查、 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 英国科学家 (1809-1882)
分类、比较
LOGO
LOGO
研究血液流动方向
结扎和剖切血管 放血 证明:人体心脏在半小 时里所推动的血量超过 全身血液的总量,血液 流出心脏后在相当短的 的时间里返回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