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燕山大学教务在线共20页文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五章(燕山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五章(燕山大学)]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目的和要求:认清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的本质,懂得推翻国民党发动统治的斗争是必要的、正义的、进步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五章(燕山大学)。
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懂得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伟大创造。
了解这一时期错误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懂得端正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及其本质。
2.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重大意义。
3. 三次“左”倾错误路线的严重危害、原因和端正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视频录像计划学时:2学时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一)国民党各派的纷争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以后,全国出现了短暂的三个政权同时并存的局面:即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南京国民政府、奉系军阀张作霖把持的北京政府和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
国民党内部则派系林立,存在着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以及以谢持、张继为代表的“西山会议派”在上海的国民党中央。
此外,还有割据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控制着山西、河南一带的冯玉样,盘踞两广的桂系、粤系势力李济深等。
为了争夺中央权力,国民党内的政客集团和军阀互相勾结,你争我斗,政争迭起。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和“东北易帜”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以后,蒋、冯、阎、桂四派新军阀为了共同完成对奉系军阀的“北伐”,暂时获得妥协,他们的军队分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2、3、4集团军。
1928年4月5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

清“ 除去 共恶 产化 党”
官清 污除 吏土去 和豪腐 投劣化 机绅 分、 子贪
清党的结果,“使本党起了一个很大的 分化和损失”,“一般投机腐化恶化分子都 纷纷混入了本党”。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特刊》第12号
“清党时期,倏逾半年,共产党之逆迹 固已大暴国中,本党之精神亦日见湮灭。”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政治路线 1935年12月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中国革命战争战略
1936年12月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思想路线
1937年夏
《实践论》、《矛盾论》
课后思考题
民党反动分子所抛弃的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由
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分子继承下来了。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二)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1.八七会议 (1)清算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2)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汪寿华•26岁 萧楚女•36岁
熊雄•35岁
陈延年•29岁 赵世炎•26岁
夏明翰•28岁
郭亮•27岁
罗亦农•26岁 向警予•33岁 陈乔年•26岁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 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 为群裂。
——周文雍
正是革命到了紧急 关头,才需要不怕危险 的人。为大众的幸福而 被杀头,也就是我的幸 福。
周文雍•23岁 陈铁军•24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六章(燕山大学)之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六章(燕山大学)之二]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一)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中国的抗日战争怎样才能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抗战一开始就提出了一条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对日作战,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六章(燕山大学)之二。
党认为,中国是有力量进行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的,这种力量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广大人民中,只有动员和组织人民,才能抵御强敌,才能引导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财政经济政策、教育政策和民族团结政策,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
这是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
纲领所阐明的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
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
(二)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全国抗战开始后,由于战争局势的复杂,许多人对战争将如何发展认识不清,“亡国论”、“速胜论”等有相当大的影响。
澄清这些错误观点,指明抗日战争的基本走势,是指导抗日战争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三]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袁世凯出山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惊恐万状,立即派陆军大臣荫昌赶赴武昌前线,调兵镇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三。
然而,因为北洋军大部分将领为袁世凯的心腹爪牙,所以荫昌指挥失灵。
10月14日,在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
但袁世凯为了逼迫清政府交出更多的权力,一面借口“足疾”尚未痊愈留在河南彰德,继而提出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授予他军事全权等条件;一面指使冯国璋、段祺瑞等北洋军将领暂取观望态度,致使清军进攻武汉受挫。
27日,清政府被迫召荫昌回京,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水陆各军。
当时,北洋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正秘密组织燕晋联军直捣北京,而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则联合第三镇协统卢永祥等发动“兵谏”,于10月29日在滦州联名电奏清政府速开国会,改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特赦“国事犯”。
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11月1日,在北洋军攻克汉口的当天,皇族内阁被迫辞职,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来京组织责任内阁。
袁世凯取得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后,立即派人刺杀了吴禄贞,同时进京组阁。
可是袁世凯并不打算立即攻占武昌,而企图利用南北对峙的局面夺取全国政权。
11月26日,经过袁世凯和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密谋,英国驻汉口领事出面向湖北军政府提议南北停战议和。
为了创造议和的有利条件,27日,北洋军攻陷汉阳,威胁武昌。
2、南北议和12月初,南北双方达成协议,开始停战。
18日,各省军政府议和代表伍廷芳和袁世凯派出的议和全权大臣总代表唐绍仪在上海开始和谈。
南北代表除讨论军队停战的具体措施外,主要就实行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展开争论。
袁世凯在议和期间一面以倡言君主立宪要挟革命党,一面以革命党要求共和立宪来逼迫清政府。
20日,当南北议和代表举行第二次会议时,英、美、俄、法、日、德六国驻上海总领事同时向双方代表提出照会,表面上要他们“尽速达成协议,使目前的冲突归于停止”,实际上是压迫南方革命势力尽快向袁世凯妥协。
最新燕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燕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b )A.《中英北京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经济侵略B.军事侵略C.文化侵略D.政治侵略3.中国近代史上割去台湾全岛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B.《天津条约》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4.外国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银行是()A.英国丽如银行 B.英国汇丰银行C. 德国德华银行D.美国花旗银行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农民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6.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B.孙中山C.魏源D.马建忠7.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著作是()A.《海国图志》 B.《盛世危言》C.《筹海篇》 D. 《夷情备采》8.1895年,严复就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 )A.“救亡”的口号B.实行君主共和C. 振兴中华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标志着中国近代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 )A.商品倾销与资本输出B.军事侵略与资本输出C.政治控制与资本输出D.商品倾销与政治控制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 )A. 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B. 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资产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C. 反对帝国主义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D. 反对英帝国主义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2.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巩固政权的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B.《资政新篇》的颁布C.西征D. 《万大洪告示》的颁布3.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A.太平天国 B.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C. 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4.《资政新篇》是一个( )A. 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B. 具有鲜明封建主义色彩的方案C. 具有鲜明小资产阶级色彩的方案D. 具有鲜明社会主义色彩的方案5. 洋务运动兴起于( )A.19世纪60年代初B. 19世纪70年代初C.19世纪30年代初D. 19世纪80年代初6.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冯桂芬B. 曾国藩C.李鸿章D.左宗棠7.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西学为体,中学为用”C. “师夷长技以制夷”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8.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 《原道觉世训》D. 《原道醒世训》9.洋务派创办的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A.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B. 金陵机器局C. 福州船政局D. 湖北枪炮厂10.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 )A.戊戌维新B.太平天国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一章(燕山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一章(燕山大学)]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资本-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文化奴役,了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进行的不懈的斗争,了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从而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的本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一章(燕山大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1.资本-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2.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3.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视频录像计划课时:3课时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它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略战争三次入侵:沙俄侵入新疆伊犁,日本进攻台湾,英军入侵西藏奇怪的战争:日俄战争血腥屠杀: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旅顺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他们见人即杀,有的被砍去脑袋,有的被割去双耳,小孩被钉在墙上,或挖去双眼,或割去双耳;有的妇女被奸污后割腹开膛。
屠杀持续四天之久,整个旅顺陷入血泊中,死尸堆积高达数尺。
1900年,俄国入侵中国东北时,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沙俄军警把中国人居住的村庄烧光,把数千居民枪杀,或驱入黑龙江中活活淹死。
沙俄还在中国东北海兰泡等地进行血腥屠杀,至少有25万多人惨死在沙俄的屠刀之下。
(二)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签订不平等条约:每一次战争之后,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类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
主要有: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上篇综述(燕山大学)之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上篇综述(燕山大学)之一]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编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对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只是到了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才积贫积弱,从而正确认识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和性质;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基本特征,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从而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和国情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充分的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上篇综述(燕山大学)之一。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封建社会为何由盛而衰?2、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和关系等。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学时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㈠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1、延续时间最长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源远流长。
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考古学家在云南禄丰曾发现被认为是人类直接祖先的腊玛古猿的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距今有800万年。
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元谋猿人化石是早期直立人的代表,距今有170万年。
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化石及其遗址,是最为典型和完整的人类学资料,是同时期世界上其它古人类化石及遗址都无法比拟的。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
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继,更不像古希腊、罗马文化那样中经蹂躏以至荒芜。
中华民族自夏代进入文明社会,历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既没有经过外敌入侵,又没有自行断裂,这是任何古代民族都无与伦比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燕山大学)之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燕山大学)之一]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了解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从而正确认识无论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还是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真正指明出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二章(燕山大学)之一。
教学重点三次早期探索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主要内容一是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运动,企图用武装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二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实现自强和求富;三是资产阶级中的改良派发动戊戌维新运动,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来挽救民族危亡。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视频录像计划学时:2学时第一节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农村社会变动与太平军起义(一)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动1.农村经济更加残破(1)鸦片输入的激增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老百姓“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田赋负担实际增加一倍以上。
这些负担归根到底,仍然落到了农民的头上。
加速了劳动者的破产。
(2)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拼命搜刮百姓如江浙一带的的漕赋,原需交米1石的,战后竟需交米2石5、6斗,(10斗=1石,一石=120斤)甚至达3、4石之多;湖南的地丁税则从每丁银1两变成了每丁几两。
这些都使劳动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3)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地租剥削率很高到太平天国起义前夕,土地兼并已经十分激烈,官僚、贵族占地的规模最为惊人,如道光时期的大学士琦善占地竟达25600顷(1公顷=10000平方米)以上。
满汉大员有地几百顷、数千顷的很多。
一般地主占地规模也相当惊人,以致广大自耕农和小地主破产。
至于佃农的境况就更加恶劣了,他们需向地主缴纳高额地租,并且常常受到高利贷者的重利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