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学期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课件

合集下载

粤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测量长度和时间 PPT课件

粤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测量长度和时间 PPT课件

123.45 dm
这是单位
这是数字
会放
⑴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 紧靠被测物体; ⑵ 放正 尺的位置,不能倾斜; ⑶刻度尺的零刻度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会看 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 会读 测量值要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 ;
。 会记 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 数字 和 单位
正确使用刻度尺



1、首先观察量程、最小分度值、零刻度. 2、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尺 要放正。 3、读数时,视线要垂直刻度线。 4、要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并记单 位。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你能准确判断以下几幅图吗?
不用尺,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

比较
定性比较 定量比较

比较长短
比较快慢
测量长度(length)
测量长度 *单位(unit):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 比较的标准量。 ※ 无物理单位,数值无意义

长度的单位

寸,尺,丈,英尺,米,千米,厘米... 为了国际交流方便,我们现在都统一用国际 单位制(SI),它的长度单位是米(metre).其他 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
5、在精确测 量时,要估读到分 度值的下一位。
0cm 1
都不准确!应该取 1.37cm,最后一位数7虽 然是估读的,但它告诉 我们物件的长度在1.3cm 到1.4cm之间更接近 1.4cm。你明白了吗?

是取1.3cm呢, 还是取1.4cm?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注意: 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

一张纸的厚度为7.5×10-5m = 75 μm= 7.5×10-8 Km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43m = 8.84443 Km= 8.84443×106 mm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测量长度和时间课件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测量长度和时间课件

三、时间的测量
石英钟
停表
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 间是 60s ,分度值 是 1s ;
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 间是 60min ,分度值 是 1min ;当前示数是 _1练习:
0 3 3
( × ) ( √ )( × ) 1_._8_9__cm
1
2 cm
_1_._8_1_cm
4
5 cm
1.8 (或_1_._9_)_cm
4
5 cm
三、时间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秒 (s) 2、其它单位:
年、月、日、小时(h)、分钟(min) 3、常用的测量工具:
钟表、停表
测量长度和时间
帽高与帽沿的直径是否一样长?
一样长
4
4
中心的两个圆哪个的面积大?
一样大
一、国际单位制(SI):
1、单位: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 叫做单位。
2、说明: 过去,许多国家对同一物理量的单位不统一,给
国际交流带来麻烦,故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 统一的单位,即国际单位制。
练习:请你填适当的单位
一支新铅笔的长是1.75_d_m__ 一元钱硬币的直径是23.0__m_m_ 某同学的身高是1.60__m__ 中学生正常步行时两脚之间的距离大约 是50_c_m_
二、长度的测量:
3、常用的测量 工具:
根据测量需要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二、长度的测量: 4、探究:如何使用刻度尺? ⑴怎样知道物理课本的长和宽?
例如: 测窗户玻璃宽度我们选择分度值为_1_m_m_的刻度尺,
我们在校运会中测量运动员跳远成绩应选分度值为_1_c_m__ 的刻度尺。
二、长度的测量:
4、探究:如何使用刻度尺?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1)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1)
2、单位换算
25mm _____ m _____ nm ______ km
0.5h _____ min _____ s
3、某人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 为9.20cm、9.21cm、9.20cm,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cm 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 C.9.21cm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D.9.20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有意义的
A
×
B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C
0 cm 1
2
3
4
5

3、会看
视线要垂直于尺面,正对刻度线 (视线要垂直于刻度线)

×
×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4、会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 . 7 8 cm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
分度值1mm ;物 体长度2.78cm .
测量时间工具
日晷
沙漏
机械表
电子表
停表
摆钟
原子表
小刻度盘: 单位:min 分度值:30s 量程:15min
大刻度盘: 单位:s 分度值:0.1s
读数: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读数
方法: 1、先读小刻度盆分的 读数读整数分钟。 2、再读大刻度盆的读数
此时,如果 A:指针未过半(整格~0.5) 秒针读数是在0~30秒; B:指针已经过半(0.5~整格) 秒针读数是在30~60秒
如下图为昆山开往南京及北方方向列车时刻表。
1.T756次列车从昆山到无锡运行的时长: 50min 。 2.N516次列车全程运行时长: 4h39min 。 3.K152次从无锡到开封运行时长: 12h8min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96页 0142页 0188页 0223页 0258页 0312页 0387页 0437页 0487页 0537页 0587页 0637页 0680页 0770页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4 尝试科学探究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八年级上册 1.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八年级上册 1.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毫秒(ms)、微秒(um)、 纳秒(nm)
单位换算:
时 x60 分 x60 秒 x103 毫秒 x103 微秒 x103 纳秒
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 停表
读数训练
3min 37.5s
59
0 31
28 57
14 0 1
13
2
2
26
12
3
55 24
11
4
10
5
9 8 76
53
= 217.5s
33 4 35 6 37
为 67% 。
2 1
0
低 于
150 153 156
159162 165 168 171 174 177
高 于
~ ~ ~ ~~ ~ ~ ~ ~ ~
150152155158 161164167170173176179179
测量时间
时间单位
基本单位: 秒 (字母符号:s)
常用单位:
分(min)、时(h) 、天(d)
9、 下图中,直尺的最小分度是__1_c_m___,量程是 _0_-_3_0__c_m_.物体a的长度是_3__.4_c_m__.
10.测量某物体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 25.0cm,25.1cm,25.12cm,25.3cm,26.4c m, 则测量结果中 25.12cm 数据是不合理, 26.4cm 数据是不正确的,测量所使用刻度 尺的分度值是 1,cm物体的长度更接 近 25.1c。m
5.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计值 和单位组成。
(测量结果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3.7cm
3.15cm

断 正



A
B
C
1、下列长度中接近1mm的是( A ) A.铅笔芯直径 B.一张纸厚度 C.指甲的宽度 D.新粉笔的长度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参考课件:1.2 测量长度和时间(共43张PPT)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参考课件:1.2 测量长度和时间(共43张PPT)
法)。差
特点:只可尽量减小,不可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 1 选精密工具 2 改进测量方法 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与错误的区别 : 错误可避免
讨论、交流、展示
• 交流了解时间的单位和各单位的换算关 系,总结单位换算的规律,
• 认识一些常见的时间记录仪器读法。
二、测量时间
三、电流热效应的应用与控制
• 1.电流通过具有电阻的导体一
同学们再见! 定要产生热量,我们可以利
用电流的热效应制作电热器。 • 2.电流的热效应也会使有些电
器温度过高而影响正常工作, 有时甚至还会形成火灾。
点击
C 3 、 下 列 单 位 换 算 正 确 的 是
(
)
A.6.2米=6.2×100=620厘米.
B.7.2米=7.2米×100=720厘米.
C.4.2米=4.2×100厘米=420厘米
D.1.2米=1.2米×100厘米=120厘米
检测预习 交流展示
• 1、交流、讨论、列举生活中一些刻度尺 并引导同学们怎样认识它们的测量范围 和最小分度值。
他们有怎样的换算关系呢?
km m
每下一级扩大 1000倍
mm um nm
乘倍数


除倍数
每下一级扩
m
大10倍
dm
cm
mm
单位换算的格式
500m=_5_0_0_×_1_0_μ m=_5_×__1_0_8_μ m 6
42cm=_4_2_×_1_0_7_nm=_4_.2_×__1_0_nm 8
选一选!
还要注明单位。 例子:铅笔的长度测量值是5.55 cm ,其中5.5是 准确值,0.05是估计值,单位是cm。
思考、讨论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基础巩固练
7.下列工具不能用来计时的是( C )
基础巩固练
8.【中考•广东节选】图中停表的读数是____3_3_5__s。
能力提升练
9.【中考·广州】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 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 500”,前两位数是直径, 后三位数是高度,此型号电池高度为( D ) A.14 mm B.145 mm C.500 mm D.50.0 mm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差别太大,故 2.45 cm 记录错误,故应去掉;物体的长度为 L=
2.35
cm+2.36 3
cm+2.36
cm ≈2.36
cm。
【答案】A
能力提升练
11.关于长度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刻度尺时,一定要从零刻度线的位置量起 B.测量结果为10 cm和测量结果为10.0 cm,这两个测 量结果相同 C.测量中只要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D.测量中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测量中的 误差
基础巩固练
2.下列工具中能测量长度的(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③④ D.有①②③④⑤
基础巩固练
【点拨】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常用的测量 工具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三 角板等,故①②③④⑤都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答案】D
基础巩固练
3.某同学测量长度实验如图所示,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__,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沪粤版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2动手做实验》沪科粤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第2课(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要做些什么。

教材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物理学后(安排在《1.1希望你喜爱物理》之后),通过安排学生人人动手的小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让学生从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基本方法。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就需要仔细观察、认真动手实验和进行测量。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具有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还没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能力弱。

学生乐于动手实际操作,缺乏对规范操作规程的掌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重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1)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 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理念】:突出新科学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

本节的重点在于:(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本节的难点在于: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鉴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与讨论【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进入了物理学的世界,现在我们先来做几个有趣的实验:1、隔掌吸钉2、纹丝不动3、成像奥秘(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新课教学师:长度测量在生活中非常重要,如要量体裁衣。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长度的测量。

先请同学们作个智者,用什么方法判断:(1)二位同学的高矮;(2)上海的东方明珠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谁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些因素导致测量出现误差?误差能完全消灭吗?
1.错误与误差不同: 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 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 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 减小误差,但是在最后的结果确定时,还须注意小数 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同一把刻度尺的最小 分度值相同,测得数据的准确值应相等,计算时要去 掉出现错误的数据,剩余的取平均值并保留到与测量 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才接近真实值.
思考
不同长度
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都要了解它 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如图所示,写出 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刻度尺的量程 是 20cm ,分度值是 1mm 。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测量要求 A、“选”:根据 选择适当的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 是否磨损 分度值 线 量程 、 、 。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零刻度线 保持平行 紧靠 要 , 有刻度线的一边要 歪斜 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 正对着 (即“紧贴物体且不 ” )。 分度值的下一位 D、“看”: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 (要估读且只能估读一位) 数字 单位 F、“记”:测量结果由 组成。(也可表达 准确 估读 和 单位 为:测量结果由 值﹑ 值和 组成)。
测量比赛: 各组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 度,并将测量结果填入表格,看谁测得又快又准。
测量对象 课本
长度
宽度
作业本
时间的测量和测量误差 测量错误和误差的不同。 1.古代人测量时间有哪些方法?


日晷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 秒 ,符 s 号是 . 2.现代生活中我们常用 钟表 来测量时间,在运 动场和实验室,为了较方便的测量时间间隔,我们 经常用 停表 测量时间.
3 .受测量工具等因素的影响,测量值和真实值 之间 (“总有”或“没有”)误差,误差只能 总有 减小 消除 尽量 ,不能 .
分组练习:停表使用
利用你们手中的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 次数:正常人心跳 60-100 次/分钟。
误差
被测物体真正的长度即真实值只有一个,而每位同 学测同一个物体的测量结果可能不同 ,说明测量值和真实 值之间是有差别的,这就是 误差 ,除此以外还有哪
AB和CD哪个较长?
中心两个圆哪个较大?
只靠感官判断不准确
单位换算关系
长度的测量
1千米(km)=1000米=103米 1分米(dm)=0.1米=10-1米
熟悉测长度和测 1厘米(cm)=0.01米=10-2米 时间工具的名称,长 1毫米(mm)=0.001米=10-3米 度和时间的主单位。
1微米(μm)=0.000001米=10-6米 1纳米(nm)=0.000000001米=10-9米
测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 (1)一贴二平三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 零刻度磨损的刻度尺,可任选一整数刻度线为
“测量零点”
(3) 长度测量结果要估读一位且只能估读一位,若
被测长度的终端恰好对准某一刻度线,应估读
“0”.
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停表的实物图,长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 0.1s 是 30s ,分度值是 ;短针转一圈度量的时间是 , 15min 30s (或0.5min) 分度值是 。图中记录的时间是 。 3min37.5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