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ACS治疗全领域-NSTEACS的治疗(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01-NSTE-ACS医学PPT课件

01-NSTE-ACS医学PPT课件

心电图检查:
• 静息心电图是诊断NSTE-ACS的重要方法。 ST-T波动态变化时NSTE-ACS最有诊断价值 的心电图表现: 症状发作时记录到一过性ST段改变(常 表现为2个或以上相邻导联ST段下移 ≥0.1mv),症状缓解后ST段缺血性改变改 善或者发作时倒置T波呈“伪正常化”,发 作后恢复至原倒置状态。
0.5-1.0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心肌损伤标志物:
• 与传统的心肌酶(如CK、CK-MB)相比, cTn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cTn增高 或增高后降低,并至少有1次数值超过参考 值上限99百分位(即正常上限),提示心 肌损伤坏死,并提供危险分层。
• 如果症状发作后3-4h内cTn测定为阴性,应 在症状出现后6-9.12-24h再次检测(I,A)
NSTE-ACS的诊断 • 临床表现 • 体格检查 • 心电图表现 • 心肌损伤标记物 • 影像学检查
临床表现:
• NSTE-ACS典型心绞痛主要症 状:发作性胸骨后闷痛,紧缩 压榨感,可放射至左肩、下颌 部等,呈间断性或持续性,伴 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窒 息感、甚至晕厥
• NSTE-ACS不典型表现有:牙 痛、咽痛、上腹隐痛、消化不 良、胸部针刺样痛或仅有呼吸 困难。(常见于老年、女性、 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或痴 呆症患者)。
心肌损伤标志物:
• cTn是明确NSTE-ACS诊断和危险分层的重 要依据之一。
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检测时间
时间 开始升高时间(h) 峰值时间(h) 持续时间(d) 肌红 蛋白 1-2 4-8 2-4 10-24 cTn cTnT 2-4 10-24 7-14 cTnI 6 18-24 3-4 CK-MB
III级 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

STE-ACS的抗栓治疗进展 ppt课件

STE-ACS的抗栓治疗进展  ppt课件

课件
49
UA/NSTEMI patients
Medical treatment
Conservative
Early intervention Angiography
Medical treatment
Angiography/ PCI/CABG
Medical treatment
PCI/CABG
课件
52
Study Design
53
Benefit of Intervention
Conservative (n=915) Intervention (n=895)
Death/MI/RA at 4 months
18.4 0.59 (0.480.72) <0.001 3.6 0.70 (0.471.04) 0.08 2.2 1.17 (0.751.82) 0.49
课件
11
1. Sabatine MS et al. New Engl J Med 2005
30天的临床事件
15
安慰剂 氯吡格雷
20%*
p=0.026
临床终点的发生率 (%)
10
5
0
0
5
10
15
Time (days)
20
25
30
*CV 死亡、MI 再发缺血导致急诊血管重建术的风险比
课件
Sabatine MS et al. New Engl J Med 2005;352:1179-1189
12
安全性
氯吡格雷 (n=1733) 主要出血性终点(%) TIMI 严重出血 安慰剂 (n=1719) p值
0.17 0.18 0.38
33 (1.9 27 (1.6) 59 (3.4)

《ACS诊断和治疗》课件

《ACS诊断和治疗》课件
《ACS诊断和治疗》PPT 课件
这份PPT课件旨在介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和治疗。通过本课件, 您将了解ACS的类型、症状、诊断与评估、危险分层、药物管理、抗血小板 治疗、抗凝治疗、β受体阻滞剂应用以及急诊科和医院环境下的ACS管理等内 容。
导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不稳定 型心绞痛。
ACS管理方面的研究和技术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问 世。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危险级别, 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冠状动脉介入
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进行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血运重建
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恢复 冠状动脉的血运。
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清楚地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可以扩张狭窄的血管。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症
ACS的类型和原因
ACS通常分为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主要由冠状动脉的阻塞引起,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则是由冠 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引起。
ACS的症状
ACS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呕吐和出冷汗等。
ACS的诊断和评估
通过心电图、血液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方法对ACS进行诊断和评估。
ACS患者的危险分层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戒烟、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等,对于ACS患者的康复和再 发风险的降低至关重要。
ACS后的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ACS患者长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减轻心 脏负荷。
ACS患者的监测和随访
对于ACS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随访,以评估疗效和质量。
ACS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抗凝治疗可以抑制血液凝结,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nsteacs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nsteacs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公共卫生管理
加强监测与预警
建立NSTEACS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 并处理疫情,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
制定应急预案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上关于NSTEACS防治的 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和 经验,提高我国NSTEACS防治的整体 水平。
针对NSTEACS的突发情况,制定科学 合理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 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控制策略
强化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NSTEACS的认识,了 解其危害和预防方法,增强自我
保健意识。
规范诊疗流程
医疗机构应制定规范的诊疗流程, 提高NSTEACS的早期识别和诊断 水平,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NSTEACS防治的投入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患者的 医疗保障水平。
康复与护理
定期随访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 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 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 运动、戒烟限酒等。
心理支持
患者可能存在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家属和医护 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心理支 持。
04
NSTEACS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01 02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05
NSTEACS疾病的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研究
通过对NSTEACS疾病相关基因 的研究,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
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蛋白质组学研究
分析NSTEACS疾病相关蛋白质 的表达和功能,揭示疾病进程中
的关键分子。
细胞模型研究
建立NSTEACS疾病的细胞模型 ,用于药物筛选和机制研究。

ACS的救治ppt课件

ACS的救治ppt课件
6
伴有ST段持续抬高的急性冠脉 综合症(STE-ACS)
7
主要思想
• 早期诊断及分诊 • 尽早开始再灌注治疗
• 优化二级预防
8
9
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PCI) 直接PCI 补救性PCI • 急诊CABG
10
STE-ACS患者的紧急再灌注治疗
• 持续剧烈胸痛>30分,含服硝酸甘油(NTG)不缓解;
Am J Cardiol 2004;94:772-774
20
PCI vs. Lysis:时间的重要性 21项随机研究的资料
Boersma E. et al. Eur Heart J 2006 27:779-788
21
Estimated Treatment Effect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PCI vs. Lysis: 时间的重要性 Conditional on PCI Related Delay (DB-DN)(min) NRMI 2,3 及 4 注册的资料 After Adjusting for Covariates
不稳定 斑块
稳定斑块 脆性/稳定的
时间
3
ACS的分类
急性冠脉 综合征
不稳定型 心绞痛
非ST段抬高 心肌梗塞
ST段抬高心 肌梗塞
4
ST段持续抬高的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腔 血管完
非ST段持续抬高的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未完 全闭塞
全闭塞
心电图
心肌酶谱
CK- MB or Troponin ST段抬高心梗 死亡/猝死
Am J Card 2005;95:100-101
Fibrin-specific

ACS诊断和治疗PPT教学课件

ACS诊断和治疗PPT教学课件

康复和二级预防
康复治疗
在急性期治疗后,患者应接受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 动康复等,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二级预防
对于已经发生过ACS的患者,应采取二级预防措施,包括长 期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和生活方式调整等,以降低复发风险 。
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教育
对患者进行教育,使其了解ACS的发 病机制、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 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抗凝药物
如华法林、低分子量肝素等, 用于降低血液凝固风险,防止
血栓形成。
β受体拮抗剂
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用 于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
痛症状。
ACE抑制剂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用 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肌重构,
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介入治疗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通过导管扩张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态等,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复 发。
05
ACS的最新研究进展
新药研究和治疗策略
01
02
03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
研发针对血小板聚集的新 药物,用于预防ACS患者 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
新型降脂药物
研究新的降脂药物,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进一步减少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形成。

ACS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 ,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降低 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ACS的症状和体征
胸闷、胸痛、心悸、气促等是ACS的常见症状,其中胸痛是最具特征性的症状。
ACS的胸痛通常呈压榨性、紧缩性或窒息性,可放射至左肩、下颌、左上肢等部位 。

从早期到全面:ACS患者的全程管理之路ppt课件

从早期到全面:ACS患者的全程管理之路ppt课件
伴有冠脉多支血管病变且植入支架的既往MI患者
既往MI合并CKD人群 PEGASUS-TIMI 54 亚组显示: CKD患者延长替格瑞洛治疗获得更多净获益
替格瑞洛延长治疗,各肾功能亚组的缺血事件相对风险获得一致降低(P=NS),而未增加CKD患者的出血风险 这提示,CKD患者延长替格瑞洛治疗具有最佳获益-风险比
STEMI---- DANish研究不推荐延迟支架置入
Kelbæk H, et al. 2016 ACC Abstract 405-08.
DANAMI 3-DEFER试验是一项开放随机对照试验。纳入1215例发病≤12小时、心电图至少两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0.1 mV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患者接受标准的直接PCI支架置入(标准治疗组,n=612),另一组延迟支架置入(延迟48小时,DEFER组,n=603)。中位随访42个月,主要终点是全因死亡、心衰住院、再梗和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组成的复合终点
16% RRR
替格瑞洛组 (n=9,333) 氯吡格雷组 (n=9,291) 两组均包含阿司匹林
倍林达®较氯吡格雷显著降低再发心肌梗死和心血管死亡
随机化后时间 (月)
累计发生率 (%)
0
2
4
6
810126 Nhomakorabea5
4
3
2
1
0
7
氯吡格雷
倍林达®
5.8
6.9
HR 0.84 (95% CI, 0.75-0.95) P=0.005
观察性、回顾性调查研究,共纳入108315例首次被诊断为急性心梗的患者,平均随访2.54年。主要终点事件:365天内以及366天到随访结束的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卒中或心源性死亡发生率

马依彤NSTE-ACS抗栓治疗(CIT)_PPT幻灯片

马依彤NSTE-ACS抗栓治疗(CIT)_PPT幻灯片
概述
• 2011 年 8 月 ESC 年 会 上 , Christian Hamm 和 Jean-Pierre Bassand教授公布了NSTE-ACS的 处理指南。
• 此次更新是继ESC2002年和2007年两次更新后, 循证医学最丰富的一次更新。
• 其中抗栓治疗建议数据大多来自于大型RCT研 究。
7天
替卡格雷
环戊基-三唑并吡啶 可逆
活性药物 30分钟 3-4天
5天
TRITON – TIMI 38
ACS (STEMI or UA/NSTEMI) & Planned PCI
AHale Waihona Puke A 双盲N=13,608普拉格雷 (60 mg LD, 10 mg QD)
氯吡格雷 (300 mg LD, 75 mg QD)
CRUSADE危险分层评分系统
2011ESC NSTE-ACS推荐采用CRUSADE评分 评估患者远期预后和出血风险
2011年ESC指南
适应证/证 据
Ⅰ/B
临床/解剖
推荐使用已有风险评估评分对患者的预后及出血风险进行 评估(例:GRACE评分或CRUSADE评分)
抗栓药物分类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噻吩吡啶类药物 GPⅡbⅢa受体 拮抗剂 磷酸二酯酶抑制 剂 (西洛他唑)
Am Heart J.2010;160:595
普拉格雷和替卡格雷凭借低不良事件发生 率在2011 ESC指南中脱颖而出
化学类别 停药后血小板功
能 药物活化
起效时间 药效持续时间 手术前停药时间
氯吡格雷
噻吩吡啶类
不可逆 前体药物 受代谢影响 2-4小时 3-10天
5天
普拉格雷
噻吩吡啶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