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沙溶石丸治疗胆结石72例临床疗效观察
硝矾散化裁治疗胆石症60例临床观察

o hn s dcn ,i ag C a g o g5 2 0 ) fC ieeMe iie J y n un d n 2 0 0 e
【 btat Ojc v :oosr l i lhr et f c o x o na nco i i i Me os6 ae o co i i A s c】 bet eT bev cnc ea ui eet f i f sno l t a s t d :0css f h lt — r i e i at p c f a a h eh s. h eh
a i r ii e no t ame t n o t lgo p n a c r a c t o e n mb r 6 a e n te t n r u r d ssweed vd d it r t n d e nr ru si c o d n ewi c d u e . 0 c s si rame tgo p weea — e a o h
t a n go p,4 css 67 ) eec rd 2 css 2 .% ) re l e e t e 6 css 6 % )f ciea d7 c ss r t t ru e me ae ( .% w r ue ,1 ae ( 1 7 mak dy f ci ,3 ae ( 0 e et n ae f v f v
【 关键词】胆石症 ; 硝矾散 ; 熊去氧胆酸
【 中图分类号】 55 R 7.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7—6320 )904—3 636 1(080—560
Cl i a s r a i f6 s s o ol ih a i e t d i c l n 0b e v ton o 0 Ca e fCh e t i s s Tr a e
中医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57例

中医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57例【摘要】本文对57例胆囊炎、胆结石,使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的经验,包括病理分析、治疗方法、方药作了介绍。
【关键词】胆囊炎胆结石大柴胡汤清热消石胆囊炎、胆结石系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近几年来接诊治疗过57例,疗效满意,现根据记忆资料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急性胆囊炎21例,常出现右上腹疼痛,体位改变和呼吸时疼痛加剧,右肩或后背部放射性疼痛,高热、寒战,并有恶心呕吐。
慢性胆囊炎36例,常出现消化不良,上腹不适或钝痛,并有恶心、腹胀及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加剧。
胆囊炎常并发胆结石,胆结石常促发胆囊炎。
胆囊炎胆结石,可引起心肌缺血性改变,诱发冠心病,出现胆心综合征。
“B型”超声检查,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不良,有胆石的可显示胆石的大小。
血液化验白细胞增高。
57例患者中,有8例结石较大,动员住外科手术治疗,余49例用中医中药治疗。
2治法及药物治疗上,以疏肝利胆、清热化湿、消石通便为原则。
中医中药治疗以大柴胡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柴胡15g、黄芩9g、芍药9g、半夏9g、枳实9g、大黄6g、生姜15g、大枣15g。
痛甚加玄胡索、川楝子;便秘者适当增加大黄、枳实分量;并发结石者加金钱草、海金沙、滑石;并发黄疸加菌陈、山栀子。
每天1剂,煎2次,日服2次,七天为1疗程。
服药期间,禁食油腻、辛辣及饮酒。
典型病例罗××,男,52岁,农民,于2003年夏来院就诊,主诉:右上腹疼痛,进食油腻或情绪不畅即发,反复发作一年余。
近日劳累后上腹疼痛,牵引腰背及右肩部,发热、口苦、恶心呕吐,便秘尿黄。
检查:舌红、苔黄、脉弦数,探热℃,血检白细胞较高,“B”超报告为胆囊炎、胆结石。
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并有胆结石。
处方:大柴胡汤加银花10g、连翘10g、金钱草25g,大黄增至8g、滑石10g,连服5剂后,疼痛缓解,呕吐停止。
再按证加减,连服二星期,症状全消失,血液检查正常,“B”超复查未见结石,胆囊炎胆结石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排石丸治疗胆石症420例

排石丸治疗胆石症420例
王必昌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02(010)007
【摘要】@@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自制排石丸治疗胆结石患者4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rn一般资料rn420例中男性102例,女性318例;年龄38~76岁.均经B 超检查确诊.其中胆囊结石230例,肝内胆管结石20例,胆总管结石170例;结石直径0.3cm~1.2cm.rn治疗方法rn排石丸由连钱草、金钱草、茵陈、鸡内金、石见穿、龙胆草、元胡、大黄、芒硝等组成.先取连钱草、金钱草、茵陈水煎汤剂浓缩,再将余药粉碎过120目筛,合浓缩液泛丸(黄豆粒大小),晒干装瓶密封备用.治疗时每日服4次,首次服15g,以后每次服10g(一般在服药前食用脂肪餐,如油煎鸡蛋、猪蹄汤),20日为1个疗程.服用本药后一般会有轻泻,偶见头晕、腹痛,一般不影响继续治疗.孕妇忌服.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王必昌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栖霞山红枫街昌平特色中医诊所,210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
【相关文献】
1.乌梅排石丸治疗胆石症40例临床观察 [J], 商洪涛;徐建华;陈允旺;陆晓东;宋晓琳;丰广魁;孙守斌;李家楼;董慧
2.利胆排石丸治疗胆囊炎,胆石症200例疗效观察 [J], 张裕囡
3.清热利胆排石汤及肝胆结石丸治疗胆石症50例 [J], 田清芳
4.通胆排石丸治疗胆石症100例临床观察 [J], 卜滢
5.清肝利胆排石丸治疗胆石症55例临床观察 [J], 戴姣;欧少福;雷明盛;黄惠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硝石散治疗泌尿系结石(膀胱、尿道、肾结石,也可治胆道结石)

硝石散治疗泌尿系结石(膀胱、尿道、肾结石,也可治胆道结石)第 1791 期作者 / 袁惠民张连同主编编辑 / 段瑞⊙ 校对 / 张芊芊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
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
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
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
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在中国约为1.1%~8%,该病的发病率虽不高,但3~5年后的复发率可高达21%~53%。
结石的主要成分为草酸钙、磷酸钙、尿酸、胱氨酸、鸟粪石和磷灰石,其形成与遗传、饮食习惯、饮水量相关。
泌尿系结石常以腰背疼痛、腹胀、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引起尿路感染、急性肾功能损伤、输尿管狭窄等严重不良后果。
随着微创手术的普及和体外碎石技术的不断拓展,泌尿系结石已不再属于顽疾,但由于泌尿系结石易复发,反复的手术治疗难以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
对肾内结石、小结石及术后复发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既经济实惠又行之有效。
泌尿系结石可归属中医“石淋”、“腰痛”等范畴。
泌尿系结石的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渐至虚实夹杂。
本虚即为脾肾亏虚,标实乃湿热之邪蕴结成石,二者相辅相成。
泌尿系结石急性发作时邪实为主,而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结石则是以虚证为主,实证次之。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难以做到“和于术数,法于阴阳”,往往饮食不调,作息无度,故易耗损先天和后天之气。
先天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利,则水湿内生,郁而化热;后天脾主运化水液,为津之泵,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则湿热蕴结,煎灼津液,凝练成石。
也有患者因嗜食肥甘厚腻而致下焦湿热在先者,湿热滞于下焦成石,结石久滞尿路,攻伐不下,遂至肾虚,后又伤及脾脏,致虚实夹杂之证。
(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此外,脾胃位处中焦,肾与膀胱位属下焦,此二焦为气机升降之关键。
肺气之宣降,肝气之条达,心肾之相交,皆依赖于气机通畅。
消石丸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消石丸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观察
欧微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13(022)003
【摘要】目的:观察消石丸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分别用消石丸和排石颗粒予以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 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有效率为
7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石丸组疗效优于排石颗粒组,表明消石丸治疗肾结石疗效显著.
【总页数】1页(P84-84)
【作者】欧微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荆州,4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自拟消石通淋组方联合经皮肾镜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肾结石100例疗效观察
2.自拟消石溶石汤治疗肾结石42例
3.消石利胆汤合消石丸治疗胆石症33例
4.自拟化瘀消石汤治疗肾结石32例
5.自拟消石溶石汤治疗肾结石80例临床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沙溶石丸治疗胆结石72例临床疗效观察Clinical effective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72 cases of gallstones with theXiaosha Rongshi Wan周新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473061)中图分类号:R36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5)14-0077-02 证型:GDI【摘要】目的:观察硝沙溶石丸治疗胆结石的疗效。
方法:用自拟硝沙溶石丸治疗胆结石72例。
结果:总有效率为88.89%。
结论:硝沙溶石丸治疗胆结石疗效可靠。
【关键词】胆结石;硝沙溶石丸;中医药治疗【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efficacy of the Xiaosha Rongshi Wan on the gallstones. Methods: 72 cases of gallstones were treated with the Xiaosha Rongshi Wan.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88.89%. Conclusion: Treating gallstones with the Xiaosha Rongshi Wan showed reliable efficacy.【Keywords】Gallstones; The Xiaosha Rongshi Wan; TCM treatment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5.14.041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占我国胆道疾病的60%,笔者于2007年1月-2013年6月运用自拟的硝沙溶石丸治疗胆结石72例,取得了肯定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7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均具有胆石症的临床表现,均经肝胆B 超明确确诊符合《200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中胆结石的西医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排除胆道严重梗阻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胆囊收缩功能良好。
72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42例;年龄30岁以下5例,31~50岁39例,5l岁以上28例,40岁以上者发病率较高;病程5年以下36例,5~10年23例,10年以上13例;B超检测,结石在1cm以上者12例,0.5~lcm者34例,0.5cm以下者26例。
所选病例符合肝胆湿热证中医辨证:右胁胀痛,脘闷纳呆,厌食油腻,恶心呕吐,口苦咽干,便秘溲黄,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2 治疗方法所选病例均口服硝沙溶石丸治疗。
硝沙溶石丸药物组成及制作方法:硝石3份,海金沙10份,白芍10份,金钱草6份,蒲公英4份,黄芩3份,柴胡2份,大黄0.5份,郁金3份,鸡内金3份,枳实3份,瓜蒌3份,甘草2份,上药洁净后干燥,粉碎过120目筛成细粉,水泛制为丸,烘干,分袋,8g/袋,1袋/1次,3次/d,30d为一个疗程。
嘱患者清淡饮食,适量饮水,适当锻炼。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
①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除,B超复查证实结石消失;②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B超检查证实结石体积变小,数量减少;③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反复发作,B超检查证实结石无改变。
3.2 结果治疗结果见表1。
本组72例,治愈59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89%。
表1 结石大小和疗效的关系结石大小(cm)n 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0.5 26 21 3 2 92.310.5~1.0 34 28 2 4 88.241.0~1.5 12 10 0 2 83.334 病案举例病例1:患者甲,男,42岁,教师,2011年3月12日初诊。
2周前因肝区隐痛就诊于当地某市级医院,超声检查:肝右叶胆管结石(结石大小1.1cm×0.7cm),建议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因费用较高和惧怕手术而求治于中医。
二诊:肝区隐隐作痛,纳呆,舌质黯边有齿痕,苔薄黄腻,脉弦数。
给予硝沙溶石丸治疗,3次/d,口服。
3d后肝区隐痛缓解,60d后行超声检查显示:胆总管0.75cm,胆总管肝脏未见异常,结石消失。
以后每年体检复查,结石未见复发。
(下转79页)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sx±,mmol/L)组别治疗阶段n TC TG LDL-CHDL-C观察组治疗前 50 5.21±1.04 2.70±1.96 4.30±0.86 1.05±0.37 治疗后 50 3.82±1.01*△ 1.88±1.34*△ 2.93±0.76*△ 1.41±0.33*△对照组治疗前 50 5.18±0.97 2.73±1.93 4.28±0.83 1.03±0.40 治疗后 50 4.29±1.13* 2.43±1.383.49±0.80* 1.22±0.34*2.3 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sx±,U/L)组别治疗阶段n ALT ASTγ-GT观察组治疗前 50 113.76±37.03 105.38±30.20 164.36±55.03 治疗后 5047.32±10.33*△40.02±10.05*△43.97±15.64*△对照组治疗前 50 110.96±40.22 102.17±31.17 160.60±54.89 治疗后 50 65.32±23.10* 60.13±16.39* 82.44±30.55*2.4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显效共22例,有效25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32例,无效6例。
3 讨论脂肪肝的病理基础肝细胞内脂肪来源更多[2],肝脏自身氧化脂肪酸及合成脂蛋白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肝细胞脂肪样变性。
脂肪肝的治疗临床尚无特效药物,其中最常用的为他汀类药物,主要是在于通过降低血脂来改善脂肪肝,但是研究发现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并不能增加疗效[3]。
脂肪肝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疾浊”“胁痛”等范畴[4]。
中药降脂灵片由枸杞、何首乌、黄精、山楂、决明子组方,具有补益肝肾、降脂通便功效。
现在医学研究证实枸杞及决明子、何首乌、山楂对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有明显降低作用,而何首乌及山楂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加用了降脂灵后对患者血脂及肝酶改善有协同疗效。
综上所述,降脂灵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脂肪肝合并高血脂症时能明显改善血脂及肝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较单用辛伐他汀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1]李运夏,贾兴泽.脂肪肝患者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J].河北医学,2012,34(20):3082-3084[2]唐汇敏,卜言丽,王建安,等.脂肪肝发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变迁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5):547-549[3]郭晓萍,袁伯钊,程宇埔.降脂灵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2):1426-1427[4]Cohen J C, Horton J D, Hobbs H H. Human fatty liver disease: old questions and new insights[J].Science, 2011, 332(6037):1519-1523编辑:段苏婷编号:ER-14120500(修回:2015-05-15)(上接77页)病例2:患者乙,女,72岁,2009年7月16日就诊。
主诉: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5年。
有时向右肩背部放射,阵发性加剧,饮食不慎加重,伴纳差,咽干口苦,胸胁痞满,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大小约6.8cm ×2.7cm,后壁回声好,壁增厚,胆囊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光团伴声影,大者约0.6cm×1.0cm,胆总管直径0.6cm。
提示:胆石症,慢性胆囊炎。
中医诊断:胁痛,证属湿热中阻。
湿热入于血分,客于肝胆,煎熬胆汁,结为砂石。
治宜清热祛湿,健脾疏肝,利胆溶石。
给予硝沙溶石丸治疗,每日3次,口服。
3d后肝区隐痛缓解,15d黄疸等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
60d 后超声检查显示:胆囊约3.0cm×2.6cm,壁稍毛燥,内未见结石光团,随访1年未复发。
5 讨 论肝胆石症属中医“胁痛”“胆胀”“黄疸”等范畴。
常因饮食不节,湿热内生,致湿热中阻,熏蒸肝胆,湿热客于肝胆,湿热羁留,煎熬浓缩的胆汁,凝为砂石。
其病机为湿热中阻,客于肝胆,煎熬胆汁,结为砂石。
治宜清热除湿,舒肝健脾,溶石利胆。
硝沙溶石丸中瓜蒌、黄芩、大黄祛除中焦湿热,甘草益气调中,枳实、鸡内金消食和胃,诸药物合用健脾和胃,从源头上杜绝湿热产生;黄芩、柴胡、郁金疏肝利胆,清热除湿;重用白芍养阴柔肝;金钱草、鸡内金、硝石、海金沙溶石、消石、化石。
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清热除湿,疏肝健脾,利胆溶石之功效。
药理研究证明:金钱草、柴胡、郁金、黄芩、大黄等有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枳实、黄芩、白芍、金钱草具有松驰胆囊括约肌作用;黄芩、白芍、大黄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白芍、郁金具有镇痛作用。
硝沙溶石丸治疗胆结石,既符合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的原则,亦有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结果的支持,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82-285编辑:段苏婷编号:EA-141202030(修回:2015-05-17)。